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教学设计]如何到寺院向法师请法

[教学设计]如何到寺院向法师请法

2018-05-11 10页 doc 25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教学设计]如何到寺院向法师请法[教学设计]如何到寺院向法师请法 如何到寺院向法师请法 如何到寺院向法师请法 许多人在面对人生的困惑时,常会想到寺院散散心,向法师请教解惑的方法;或是将寺院当做“生命线”、“张老师”,拨电话寻求打开心结的方法。但是,有的人因为不清楚寺院的作息方式,或洽询渠道,而可能无法当下得到圆满的答复。这时,若能对僧团作息与执事略有所知,就不会造成彼此的困扰了。 例如有的人因为不认识寺院的法师,因此不管遇到任何问题,可能一到寺院就说要找住持法师,或拨电话指定要住持法师为其解答。其实,这些问题不一定都要由住持法师回答,寺院中可能会另有专...
[教学设计]如何到寺院向法师请法
[教学]如何到寺院向法师请法 如何到寺院向法师请法 如何到寺院向法师请法 许多人在面对人生的困惑时,常会想到寺院散散心,向法师请教解惑的方法;或是将寺院当做“生命线”、“张老师”,拨电话寻求打开心结的方法。但是,有的人因为不清楚寺院的作息方式,或洽询渠道,而可能无法当下得到圆满的答复。这时,若能对僧团作息与执事略有所知,就不会造成彼此的困扰了。 例如有的人因为不认识寺院的法师,因此不管遇到任何问题,可能一到寺院就说要找住持法师,或拨电话指定要住持法师为其解答。其实,这些问题不一定都要由住持法师回答,寺院中可能会另有专门的服务单位。如同制订《百丈清规》的百丈怀海大师名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在僧团的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要分工合作,担任不同的执事工作,例如大家熟悉的住持、知客、典座等皆是其中重要的工作。 住持是一寺的代,不但要代表寺院对外往来,为信众说法,更要承担教化僧众的工作,让僧众能够安住修行,非常重大。而在寺院的日常执事工作中,信众最熟悉的也是住持法师,所以遇到问题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想请住持法师帮忙解决问题。 其实,如果能先向知客处的知客法师请教,如何就自己所需的帮助请教相关的执事法师,将可以得到更快速而直接的服务。 一、如何依程序请教法师 知客处是寺院对外的门户,负责协助访客,因此不论遇到任何疑难问题,先找知客法师就对了~例如想要报名参加修行活动,或是要供佛、打斋„„等,都可以拨电话或直接到寺院请教知客处,可以得到亲切的解说与所需的服务。 例如对于需要心理辅导或佛法开示的人,知客处可能会请专门的 法师解答;对于家中需要助念服务的人,会转往提供助念的单位;对于想要皈依三宝或参加共修活动的人,也会细心地提供相关活动。 事实上,在参访寺院时,最好都先到知客处一趟,除了不失礼外,还可得到寺院最新修行活动的相关资料。例如有供物或是结缘品,应先转交知客法师处理;若是一进寺院就自行将供品放在佛桌,自行点香燃烛,可能会有失礼处。 如果希望能长期得到法师的修行指导,可以参加寺院所举行的共修活动,例如念佛共修、禅坐共修或者是佛法讲座课程,都可以得到专门负责的法师辅导,指点迷津。 二、拜访法师前的注意事项 原则上,寺院都非常欢迎居士亲近道场、学佛修行。但是,因为僧众的作息时间都有规定,除了每天起床(起板)、就寝(安板)时间固定外,有些寺院则有安居、进修等谢绝访客的安排。而由于寺院都仍维持早睡早起的传统,因此最好不要太晚到寺院参访,当然最好是先拨电话请教适合参访的时段。而所谓的安居,通常是指“结夏安居”。若正值寺院一年一度的结夏安居时期,就可能不大方便去拜访法师了。结夏安居源自佛陀时代,此时僧众不外出,于一处精进修行,以免在多雨的夏季外出,踩杀地面虫类,有伤慈悲。由于时空环境不同,现在各地寺院的结夏时间,或许与佛陀住世时皆有调整。因此拜访法师前,若先请教寺方,可避免因不了解寺方作息活动的特别安排而造成的参访不便。 此外,在进入寺院时,不要高声阔谈嬉笑,要轻声细语,动作也最好保持轻缓,对僧众尤其不要有拍肩、勾手等肢体动作,或许有人是藉此表示亲切,其实彼此和乐互敬,便也是亲切的表现了。 在大略知道僧团的作息,以及到寺院请教法师问题的程序后,就不会在参访寺院时,担心会打扰法师的生活,而且能针对自己所需的服务,得到圆满的解决。 2006-12-19 6:35:29 同宗同缘 等级:后堂威望:10文章:2920积分:19112魅力:7073现金:39439金币:13近访:2007-12-6 16:36:36门派:无门无派注册:2006年5月27日第 2 楼 ----------------------------------------------------------- --------------------- 你是正信佛教徒吗 一、民间信仰 中国人填写履历等各种表格时,对“宗教”一栏,多半会填“佛教”二字;换句话说,多数的中国人自认是佛教徒,除了曾经受过洗,或已参加过入教仪式的天主、基督及伊斯兰等各大小新旧教派的信徒,确知他们自己不是佛教徒外,其余多多少少,不论由于自己或亲属的关系,都和佛教的信仰有点渊源。这即是说,只要不否定佛教,不反对佛教的人,就算是佛教徒。所以从中国民间而言,佛教徒的涵义很广,因为中国人对于信仰宗教,一向是开放、涵容、多元性的。例如对水、火、风、雨等自然神的崇拜;对儒家所谓慎终追远式的祖神崇拜;对历史伟人、名将、烈士、贞女的崇拜;对特定的石头、树木等灵物的崇拜;对历史演义及神话小说中的人物及神仙的崇拜;以及对各种神秘现象的鬼神崇拜等,都能互融共存。虽然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而民间大众对于这些神道的崇拜和信仰则由来已久。这种信仰为民间所需,纵然受到唯物论者及一神信仰者的反对,却还是普遍地流行,但这些并不是正统的佛教。 二、多神崇拜 佛教传入中国,是在秦汉时代,当时已有民间信仰神灵的事实存 在。《楚辞?九歌》之中即有河伯、山鬼等自然神的名称。因此,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之初,也只是在原有的群神的名目中,又添增了一位新的神而已。虽然佛经的翻译、流通,日积月累形成了汉文的三藏教典,阐述了佛教不是一般民间信仰的流类,但那也只是属于研读佛经,乃真正修学佛法的人士才会了知的事;但是,一般人接触佛教的诸佛菩萨,也和接触中国原有的祖神、民族神、自然神等的态度和观念相同。 所以,在民间的小说、故事等的传说之中,神与佛并没有区别。例如:一般民间所知的如来佛、观世音,都是从通俗小说如《封神榜》、《西游记》及民间故事如《观音得道》等中得知,不是直接从佛经的研读而了解的。 三、灵媒与乩童 佛教的《华严经》、《地藏经》等,虽也载有各种天神地祗之名,而中国民间的多神崇拜,却不是出于佛经的传播,乃是来自所谓仙佛借窍等灵媒的降神,以及一般人所得灵异的感应,最普遍的是出于鸾坛,用扶鸾的方式,由乩童或笔生的口宣及鸾书等所示的诸神。最初多半是流传于民间小说中的历史人物及神话故事中的诸种神明;但佛教在中国普及之后,也有假托诸佛、菩萨、罗汉、祖师等名字,出现于灵媒之口及鸾书之笔的。因为儒、释、道三教的神、仙、圣、贤、佛祖、菩萨,也都可能轮番出现于任何一个灵媒之口及鸾坛的纪录,此即把佛教也视为民间信仰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民间信仰之中,已掺杂有佛祖及菩萨的崇拜了。 民间信仰对诸佛菩萨崇拜的目的,不外乎求愿、祈福、消灾、免难、延寿、除病,乃至求财、求子、求婚姻的美满等,这是宗教信仰的最初动机。将佛菩萨当作诸神崇拜,也会达成所求的目的,因为一切善神都会护持三宝,并保佑信仰三宝之人,向佛菩萨求愿,即会受到诸天善神的感应,并受到诸佛菩萨的垂悯。 对于佛教界普遍信仰观音菩萨及阿弥陀佛,使得中国的民间大众,对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也是最感亲切和熟悉的,故有“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之说。既然大众以佛菩萨作为求愿的对象,当然不 能说他们不信佛教。 四、佛法僧三宝 其实,佛教徒是以佛、法、僧三宝为归依或归敬的对象,而不是崇拜流行于民间的诸神,故在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最初度化在家信徒,即授三归。所谓三归,便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具体称为归依三宝。佛是大觉者,他是自觉、觉他而智慧与福德究竟圆满的人;法是由佛所说成佛的方法,以及为什么要成佛的道理;僧是学佛求法,并且助佛弘化,广度众生的出家人。初成佛道的释迦世尊,在尚未度出家弟子之前,便对两位在家弟子,商人提谓及婆梨迦说归依佛、归依法、归依未来比丘僧。唯有三归具足,才能成为正信的佛教徒。 如果仅止于信佛而不信法、不信僧,那是盲目的崇拜,便和民间的神鬼信仰类似;如果仅仅探究法义而不信佛、也不信僧,那就相当于一般的学者,看书做学问,与自己的信仰无关;如果仅归依僧,即与民间流行的认义父义母、拜龙头大哥等相近。唯有三宝具足,才能学佛、修法和敬僧。 僧是住持佛法的代表,因为他们修学佛法,所以是具体地象征着佛法。在释迦佛住世时代,僧已代佛弘法;当佛涅槃之后,更需要僧来传授佛法。僧是由出家人组成的团体,又叫做僧团,每一个出家人是僧中之人,称为僧人;在教化的场合,僧人即代表僧团,分头教化有缘的大众。因此,佛是佛法的源头,法是佛教的根本,僧是佛教的重心,三者缺一不可。三者和合,才成为全体的佛教。 五、正信的佛教 民间信仰的宗教层次,仅使信仰者求取神的救助,并未能使信仰者由自身起而自救救人。佛教的信仰既能使信仰者有求必应,更能使信仰者净化自己、强化自己,也能效法救人助人的菩萨与佛,更能成为菩萨与佛。中国是大乘佛教的化区,信仰佛教称为学佛、修法、敬僧的“三宝弟子”,“佛”是菩萨道的究竟圆满者;菩萨行是“佛 法”化世的轨范;“僧”是住持佛法的代表。 民间信仰的宗教行为,确有其存在的功能和流行的价值;当然,他们既无教义的依准,也无教团的约束,更无教师的诱导,仅靠灵媒、乩童等的操作,好则可以配合善良的风俗,否则也能破坏善良的风俗,腐蚀人心。佛教则不然,既有悠久的历史,也有层次分明的教义和教仪;既有二千六百年前出生于印度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也有代代相承的教团及教师。释迦牟尼世尊是历史明载的佛宝;佛教教义和教仪是法宝;佛教的教团和教师是僧宝。唯有信仰三宝及归依三宝,才是正信的佛教徒。 那么请问:您是正信的佛教徒吗, 2006-12-19 6:35:57 同宗同缘 等级:后堂威望:10文章:2920积分:19112魅力:7073现金:39439金币:13近访:2007-12-6 16:36:36门派:无门无派注册:2006年5月27日第 3 楼 ----------------------------------------------------------- --------------------- 学习地藏菩萨的孝亲精神 中国人的孝亲思想固然值得称道,而佛法的报恩观念尤为值得赞许,因佛法所说的孝道并不逊于中国儒家,甚至还有超过的地方。不说别的,单以成佛来说,一般以为佛的成佛由修六度万行而来,殊不知孝养父母才是成佛的主因,这在很多经中佛都这样说过。如《菩萨本业经》说:“孝事父母,当愿众生,一切护现,便成佛道。”《报恩经》也说:“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再如佛在因地中所表现的种种难行能行、难舍能舍的崇高伟 大之菩萨行,无一而不是为报父母恩的,并不是与孝亲毫无一点关系的~ 佛陀的成佛固是由于孝事父母,以度地狱众生为己任的地藏菩萨亦为孝思的触动,为救拔苦趣的慈母,始发度尽地狱众生的大愿。正因地藏菩萨的孝心与佛陀的孝心相互契合,所以在佛快要涅槃前,特到忉利天为母说法,以报生身慈母的亲恩,并且乘这机会,将在各地度化的分身地藏菩萨一一集合到天宫来,予以再三的赞许,认为像地藏菩萨那样为报亲恩而发愿度生,不但可使自己父母超升,亦得令诸众生离苦得乐。发心力学佛法的行者,应本佛陀的慈悲训诲,效法地藏那样的无尽孝思,除了报答生身父母的亲恩,还要立愿普度一切应度的众生。 为报父母深恩而愿度尽众生,可以到见地藏菩萨的愿力弘深。是以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时,特将未来救拔苦难众生的重责大任殷勤郑重地付嘱地藏菩萨,要他不畏艰难地一肩担当起来。我们知道,佛成佛后,其本身的一切问题已获得圆满解决,再没有什么可顾虑的,即使仍有念念不忘的,就是怎样地度化众生。佛在世间,固然不断地在做度化工作,但知入灭的时期不远,未来众生的化导不能不有所交代;到恶趣度众生,唯有大愿地藏菩萨。佛陀看清了这点,所以特为殷勤付嘱。 《分身集会品》中佛这样嘱咐说:“我在这个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使不调伏的心得以调伏,令舍不正当的邪道,使之归依如来的正法,接受我教化的虽不算少,但于十分中总还有一二分,仍然有他不良的恶习在。现我即将入于涅槃,希望你地藏菩萨,能够同我一样,广设种种的方便,调伏他们令得解脱。你看我累劫以来,为了感化这些生性极为刚强而又犯罪受苦的众生,不知经过多少的勤劳辛苦。可是其中还有一些未调伏的众生,不肯接受我的劝说,照样地在做罪恶的行为,由于我已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只好随他去受所作罪业的报应~” “话虽这么说,但仍不忍他们去受苦果,所以他们一旦堕落恶趣受大苦恼时,我望你能记住今天我在忉利天宫,将这些罪苦众生殷勤付嘱你去救度的使命,千万不要有负我的嘱托,务要本着你的悲愿去 行,且一定要做到,使这娑婆世界的众生,在弥勒未出世以前,就获得彻底的解脱,不再受诸苦难的袭击,非但如此,并要一直到达他们遇佛为之授记而后已。”这是一个极为艰巨的重大任务,不是一般佛法行者所能做得到的。佛陀看准了只有大愿地藏菩萨能担当得起这个重任,所以不惜大费唇舌地以未来世罪苦众生殷勤付嘱地藏菩萨。 地藏接受了佛陀的嘱咐,特诚恳地对佛表示说:“您老嘱咐我的事,一定尽我的力去做,请佛不要以这后世恶业众生为虑,我会慢慢地调伏他们,使他们终于得到解脱。”但到《嘱累人天品》中,佛为深重的大悲心所使,再度将末世罪苦众生殷勤付嘱于地藏菩萨说:“地藏~你能负起救度末世众生的任务,自然使我感到很大的安慰,但你应知南阎浮提的众生,志性是非常不定的,且不论哪一个众生,都是造恶的时候多,很少做善事,纵然有时发起一念善心,但不一会儿就又退失;若遇到什么恶缘,不仅不会遏止恶念的生起,且念念不断地在向恶的方面发展~ “地藏~正因众生念念增长罪恶,吾特分身百千亿形,随诸众生的不同习性,以不同方式教化他们。我虽尽了我的心愿,但仍有很多众生沉沦在这苦海中,不知要求出离。现我不久将入涅槃,感于众生愚痴苦恼,不得不以人天众殷勤付嘱于你,就是这些未来世的众生,只要在佛法中种少许善根;你要以你的道力维护他们;就是随业报应堕落恶趣的众生,或是刚到地狱门口的众生,只要他们念得一佛一菩萨的名号,或是念得一句一偈的大乘经典,你都应当运用你的神力,以各种不同的方便救拔他们,粉碎使他们受苦的地狱,上生善处,受极殊胜的快乐~” 是以愿力弘深的地藏菩萨,不仅是末世众生的有力救星,亦是地狱众生最可靠的救护者,因而奉行佛法的行人称念地藏菩萨的圣号,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不论对己对他,不论或存或亡,都有莫大的利益。特别在夏历七月,中国学佛的行人,读诵《地藏经》的特多,原因即在此。各地寺院历来都于七月举行地藏法会,领众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不唯要求现生的身心安乐,更重要的还是利益过往宗亲。我们的历代宗亲虽不一定都沉沦恶趣,但亦不能保证没有在恶趣 的,是以每年七月超荐一次,不唯显示我们孝思不匮,确也可仗佛力、法力、僧众之力予以超拔~ 诵经念佛能使亡者得益,不仅时代进步的现代人会对此生起怀疑,就是佛在世的那个时代,亦不免有人存有这个疑念。为此,《利益存亡品》中,有位久证无生的大辩长者,特代表大众向地藏菩萨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士~这个世界的南阎浮提众生,尤其是众生中的人类,不论是属哪个阶级的,在他的生命结束后,其家的小大眷属为他修诸功德,乃至设斋供养,造作种种善事,能不能使这命终人得大利益,进一步说,能不能使这命终人获得解脱,”这实是个有着代表性的请问,因这不但当时闻法大众想要知道,就是末法时代的我们,亦望有个清楚的了解~ 地藏大士回答大辩长者说:“你所问的这个问题,确很重要而有意义,在我本不够资格答复这问题,但为未来、现在的一切众生,仰承佛陀慈悲威德给予我的有力加被,今略为你解答:不论现在或未来的一切众生,在他临命终的那个时候,纵他自己已经不能称念佛菩萨的圣号,但若得到其他的人为他称念,使他听得清清楚楚的,无论他是有罪的或是无罪的,无论他是业轻的或是业重的,都能因此而得生死的解脱,最低限度亦可使他生到人天中来,享受人天中的快乐,不致堕落到恶趣中,受到极重的痛苦。”证知诵经念佛的确是能有益于亡者的。 在此不免有人要问:“平时自己称念圣号的人,尚不一定会有这样的效果,临命终时的人,只闻佛菩萨的圣号,怎么会有这样的效果,”问题在于诚恳不诚恳。一般平时念佛的人,大都散心地称念,看来口头在念佛,而心从来没有放在佛号上,更谈不上有什么诚恳,其效果自然很微。还有最大错误的,就是有些不明佛理的老太婆,念佛不求生净土,而将佛号当钱看,说念一声佛,可当一钱用,佛念得越多,将来在阴曹地府越富有。这不但亵渎佛,且是贪心表露,怎得念佛的感应,又怎得念佛的利益,无怪念佛的人多,而得念佛效果的百不得一。 至临终听闻圣号的人,时间虽然不多,念的又是别人,由于当时心念专一,又是一片恳切至诚,所以所得效果不同平时念佛。如人在 路上行走,突遇凶悍的盗贼从后面追赶上来,或要抢劫自己的财物,或要解决自己的生命,是时求救的心自然非常恳切,而所得的感应当然亦必迅速。中国有句俗语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个人在生时,说话尽管不怎样可靠,可是到生命快要结束时,感到自己的来日无多,不能再对人说欺骗话,所以所言也就出于真诚。是以人在临终时得闻圣号,内心感到清凉,至诚接受,当然会得解脱或上升~ 死后得孝子贤孙的超荐,固会使亡者得益,但七分中只得一分,其余的六分还是生者自得的,所以佛法虽不忘于亡者的救拔,但更重要的还是希望我们自己来修。《利益存亡品》说:“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是以在世做人,特别是做个佛弟子,应自己不断地修诸福业,不要等死后由眷属来超荐。如以为我的子孙很孝顺,在我死后,他们会来超度我的,我亦可以得解脱的,何必要我现在辛辛苦苦地修,现在得享受时且享受,死后自有儿孙来处理。假定这样想的话,那是极大的错误,对自己是绝对不利的。
/
本文档为【[教学设计]如何到寺院向法师请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