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2017-09-29 50页 doc 96KB 4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学生营养与健康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第一单元 中学生营养和保健 第一节 青少年发育期身体的特点 第二节 青少年营养与生长发育 第三节 青春期营养需要 第四节 中小学生需要的五类食品 第五节 适宜青少年的健脑营养素 第六节 考试前的营养调配与补充 第七节 同学,你有不良饮食行为吗, 第八节 青少年的五大健康问题 第一节 青少年发育期身体的特点 青年初期处于少年期发育的后期,身体已趋成熟,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各项形态指标先后呈现年增长速度减慢。 1(身体发育已基本完成,接近成人水平。由于性激素对脑垂体的抑制作用,身高体重增长速...
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中学生营养与健康 第一单元 中学生营养和保健 第一节 青少年发育期身体的特点 第二节 青少年营养与生长发育 第三节 青春期营养需要 第四节 中小学生需要的五类食品 第五节 适宜青少年的健脑营养素 第六节 考试前的营养调配与补充 第七节 同学,你有不良饮食行为吗, 第八节 青少年的五大健康问 第一节 青少年发育期身体的特点 青年初期处于少年期发育的后期,身体已趋成熟,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各项形态指标先后呈现年增长速度减慢。 1(身体发育已基本完成,接近成人水平。由于性激素对脑垂体的抑制作用,身高体重增长速度减慢,但骨骼已全部骨化,肌肉力量明显增长,比少年期具有更大的强度和耐久性;因而提高了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 2(神经系统发育特别是脑皮层的结构与机能的发育已基本完成,兴奋进程和抑制进程趋于平衡和稳定,动作更加协调,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进一步完善。这就为青年初期的学生从事较艰深的学习提供了 条件。 3(机能发育已趋于成熟,各项生理指标接近成人标准。根据调查统计,16-18岁的男生每分钟平均心率为78.1次,女生为80.7次;血压的指标,一般说14岁以后,稳定在收缩压12-17.3KPa(90-130mmHg)舒张压8-10.7kPa(60-80mmHg),且男生始终高于女生;肺活量在此期有明显的增长,且男生高于女生,女生的肺活量仍是男生的70,左右。性机能发育也基本完成,生殖器官逐步完善,进一步意识到两性关系的问题。 青年晚期身体发育特点: 青年晚期是指从17-25岁身体发育接近成熟的时期。也是求知欲强烈,想象力丰富,生命力旺盛的佳期,相当于大学阶段。 身体发育特点 生长突增始于少年期,青年初期生长减慢直到青年晚期才逐渐停止。一个人的身高、体重取决于遗传素质;产前、产后的健康与饮食情况、种族特征、一般生长环境、参加运动的机会以及气候状况。成熟开始的年龄也会影响体格的大小,晚熟的人常比早熟的高。 身高的增长速度女生于16-17岁,男生于19-20岁,以后缓慢下来,直到骨骼定型,才终止生长。 据调查研究,我国城市18-25岁学生的身高,男生平均为170.3cm,女生平均为159.00cm.,体重的个体差异比身高大。青年后期体重的增加,大部分是脂肪的增加,因而青年的面貌开始由瘦削变得圆润丰满。身体各部分的比例逐渐修正与成人相同,男生显得体形魁梧,肌肉发达,女生胸部隆起,臀部变圆,显示出女子特有的曲线美;这一阶段男生的平均体重为 58.5kg,女生为51.5kg;男生的平均胸围为85.7cm,女生为78.9cm.青年晚期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和机能的复杂化过程在迅猛推进。 大脑皮层的发育,呈现“飞跃”状态;为促使大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力、思维力的提高创造了物质基础。随着脑机能的运用,脑皮层细胞的活动数量急剧增加,联络神经纤维作用的发挥,又促进脑机能的发展,尤其是大脑左半球语言系统的最高调节能力骤增,从而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得以增强。 青年晚期循环及呼吸系统机能趋于完善。20岁左右的心脏容量,一般为250。290ml,脉搏频率基本趋向稳定。呼吸频率渐渐减慢加深,肺活量扩大,20岁左右的平均肺活量男女分别为 4124ml?552ml和2871ml?390ml。 第二性征已达成熟;皮肤的纹理和肤色的转变也在此时达到成熟,青春痘逐渐消失;脸部、身体与头部的毛发也发育完成。 第二节 青少年营养与生长发育 在青春期以前,同年龄的男女儿童身材高矮相差无几。但是由于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不同,因此生长突增的开始年龄也不同。一般说来,女孩生长突增的开始年龄比男孩早,年,约在,,岁左右,男孩的生长突增年龄为,,岁左右。因此,,,,,,岁的女孩平均身高反而超过同龄的男孩。在生长速度高峰出现后约一年,女孩将有月经初潮到来,一旦月经来潮后,身高的增长速度即明显减慢。 ,,,,,岁,男孩的生长发育水平超过同年龄女孩,身高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而且男孩停止生长的时间较晚,整个生长期较长,所以,男孩 生长突增期间身高增长的幅度较大。这样一来,到青春期末,男孩的身高就明显超过同年龄的女孩。女孩身高每年可增长,,,厘米,最多,,,,厘米;男孩身高可增长,,,厘米,甚至,,,,,厘米。据全国调查资料,,,岁的城市男孩平均身高为,,,(,厘米,比同年龄女孩的平均身高超出10厘米左右。 人身材的高与矮,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种族、遗传、地理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卫生条件、营养状况及伤病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多少等。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大类。研究表明,青少年身材的高矮,约60%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因素。而按科学的方法抚育孩子可使孩子的身高增长十几厘米。这说明先天不足可以后天来弥补。一般说,人到20,25岁就不再长高了,而在这段年龄之前,供给足够的营养,即各种儿童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可促进孩子的身高增长。具体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饮食调理: (1)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最佳“建筑材料”,成人每天约需要蛋白质80克,儿童相对需要更高些,不仅要保证蛋白质的数量,还要讲究质量。动物性食品,如鱼、肉、蛋、奶类所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齐全,营养价值高,应保证供给和需要。大豆的蛋白质也很优良,也应给儿童多吃豆腐和豆类制品。注意饮食的科学搭配,如豆类、花生、蔬菜与动物性食物的搭配,可进一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又可取长补短,增加人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有报道,赖氨酸和核酸与身高有密切关系,上述食物富含赖氨酸和核酸,宜经常给孩子食用。 (2)供给丰富的钙质: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钙600毫克,小学生需要800毫克,中学生需要1200毫克。如果食物中钙的供给不足,婴幼儿就会发生软骨病,学龄儿童就会长不高。所以,饮食中要注意供给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芝麻酱、海带、虾皮、瓜子仁及绿叶菜等。给幼儿和学龄儿童添加适量钙质和鱼肝油,对增长身高也有好处。此外,提倡孩子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因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3,从而有助于钙的吸收。 (3)少吃糖:糖吃多了易影响青少年的食欲。进食量减少,势必影响营养素的吸收。而且糖在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和乳酸增多,需要碱性的钙来中和,钙的消耗量增加,必然影响骨骼的生长。此外,茭白、竹笋、青蒜、菠菜等含草酸多的食物,能与食物中的钙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使食物中的钙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应注意食用方法或少食用。 (4)吃好早餐:早餐要吃饱吃好,因为青少年如果不吃早餐,机体为了供给上课用脑及活动的能量消耗都得动用体内储备的蛋白质,这就好比釜底抽薪。长此下去,青少年就会因缺乏蛋白质而影响生长发育及身高。 总之,为了使青少年获得长身体的充足营养,一定要让青少年吃好吃饱,食谱应注意多样化,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型和营养搭配,多种食物混合吃,以达到食物的互补作用,使身体获得各种必需的营养素。要纠正青少年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鼓励青少年多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也是促进青少年长高的重要因素。此外,还要注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心灵的创伤、精神紧张、情绪压抑,都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影响生长发育和身高增长,故应消除和避免,应给青少年创造一个温馨幸福的成长环境。 第三节 青春期营养需要 青春发育期是儿童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年龄大致在12—18岁,女性比男性约早2年。这是发育突飞猛进和性成熟的阶段,是一生体格、体质、心理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刻。从形态看,孩子身高、体重、肩宽、盆宽均有突增趋势,生理、心理发展也与之平行。男女间各方面发展的情况有差别,如男性肌肉发育较更明显,而女性体脂则持续发育。这时期的生长速度、性成熟程度、学习能力、运动成绩及劳动效率等均与营养状况关系密切。这是人类对热能和营养素需要最多的阶段,对热能及营养素的不足或缺乏也最敏感。营养不良可使发育期推迟,使生长发育各方面受到严重影响,反之,此阶段充足合理的营养不仅促进正常儿童的生长发育,也对原有营养不良儿童可因此能赶上正常发育的青少年。需要注意每个儿童青春期的到来有个体差异,故对热能、营养素的需要量也有不同。 一、营养需要 (一)热能 青春期体内合成代谢增加,跃进式的生长使机体对热能的需要达到一生需要的高峰。热能如供给不足,易发生营养不良、体重低下;摄入过多又可引起肥胖等问题,故热能供给要适宜。我国青少年热能供给量女性为9(6-10(0MJ(2300一2400kcal),男性 10(0-11(7MJ(2400—2800kcal)。国外学者认为青春期身高的增长最能反映此阶段合成代谢的情况,因而个体对热能的需要应以kJ/cm身高考虑为宜。如美国1989年推荐男性11-18岁,热能供给为66(9-71(1kJ/cm身高,女性为56(5-58(6kJ/cm身高。判断热能摄入是否足够可用身高、体重衡量,但轻度热能不足对生长影响很微细,短期内不易查觉,只是最终可见生长率降低,发育成熟推迟。由于儿童发育成熟期不一,个人活动量不同,既往生长发育、营养状况也不一致,故考虑青春期热能需要时务必注意个体差异。此外这阶段少年为了满足其热能需要,往往除三餐外,以杂食、零食的摄取构成其全日营养的一部分,故要注意这些食物的营养成分。 (二)蛋白质 青春期机体组织、肌肉增长很快,性器官迅速发育接近成人,因此需要供给充足、优质的蛋白质。供给量为80一90g,与热能供给一致,均是一生需求的高峰,蛋白质供热比应为13,一15,。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不仅要考虑生理状况,也要注意影响蛋白质代谢的因素,如膳食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适宜的热能摄入,机体营养状态及疾病等。在迅速生长的青春期中,机体蛋白质代谢对热能不足尤为敏感。如热能摄入不足,膳食蛋白质主要消耗在糖元异生作用而不能用以合成组织。研究证实男性少年在热能充足、蛋白质供热比为15,时可 获得氯平衡。评价蛋白质营养状况的简单易行方法是进行身体测量,身高、体重及中上臂围均可作为生长评价指标。生物化学方面判断指标是用肌酸酐的诽出量反映瘦体重的量。慢性营养不良时,骨铬肌量及肌酸酐徘出量均下降。血清白蛋白、运铁蛋白、前清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等均可反映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但白蛋白及运铁蛋白作为评价营养状况的特异 3天及12小时,性、敏感性不高;前清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的生物半减期短,分别为2—是早期诊断亚临床营养不良最有价值的指标。 (三)矿物质 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骨铬、肌肉、红细胞等的迅猛增长,在矿物质营养中以钙、铁、锌尤为重要、需要量增加。但据调查此类矿物质的摄入量却往往要低于供给量,因而要加以注意。 1(钙 机体的钙约99,存在骨路中,青少年骨路生长迅速,因而钙需要量增加,个体之间骨铬大小不同所需钙量也不同。一般成人骨量约45,是在青春期获取;此阶段钙营养状况良好,有助于骨密度峰值的提高,可减缓老年时骨质硫松的发生、发展。根据国外研究青春期平均每日需存留钙300mg,如以食物钙吸收率为30,计算,则在此骨路生长最活跃阶段,至少每日需要钙l000mg。各国钙供给量差别较大,WHO推荐11-15岁少年每日摄入600-700mg,16-19岁为500-600mg。美国推荐为1200mg。我国钙供给量,12岁为1000mg,13-15岁为1200mg,16-l 7岁为1000mg,18岁为800mg。 2(铁 青少年不论男、女均需要更多的铁以合成大量、新的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男性瘦体重(Lean body mass)增长明显,每增加1kg体重需要42mg铁,女性则为31mg。但女性月经来潮,一次月经量平均40ml,可损失铁约每天1(2mg,因而青春期铁的供给量女性高于男性。机体铁的需要量除受性别影响外,尚与体型大小有关,体型愈大所需铁量愈多。据调查青少年中铁缺乏多于缺铁性贫血。 3(锌 蛋白质合成需要锌,因而锌在生长过程很重要。青春期由于生长迅速及性的成熟,锌尤为重要。锌缺乏使生长迟缓、性发育不佳,补充锌可促进生长及性成熟。膳食中缺锌及以谷类为主膳食中大量植酸对锌吸收的障碍,均为青少年生长发育缓慢的主要原因。据调查报告不少青少年血浆锌水平不高,多见处于缺乏边缘水平。 4(其它矿物质 如碘、镁、铜、磷、铬、氟等也不能忽视,如碘是甲状腺素的成分,是正常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对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在青春期碘的需要量增加,缺碘常可致甲状腺肿。 (四)维生素 青春期维生素需要的研究有限,多为从婴儿及成人的需要推算而来。脂溶性维生素A、E供给量与成人相同。据调查一般青少年维生素A摄入水平不高,约有10,一40,的血浆维生素A处于低水平。由于骨路的迅速增长,维生素D供给量在青少年初期仍维持在学龄儿童的10μg需求量,随年龄增长至l6岁后即下降到5μg,与成人相同。维生素B1、B2及尼克酸这3种水溶性维生素与热能代谢有关,故青春期的供给量均随热能供给增长而增加。据国外用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测定,发现约有11,一27,的青少年维生素B2摄入不足,女性较男性严重。国内某些地区以4小时尿负荷检查,发现中学生中仅有10(5,一25(5,维生素B2营养水平良好。维生素C供给量与成人相同。虽然我国末制定叶酸、维生素B12及维生素B6的供给量,但应了解青少年对这些维生素需求增加。叶酸在DNA合成上的作用使之在青春期机体迅速增长时需要注意充分摄入;维生素B12与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代谢有关,因而需要量也增加。完全素食者易发生缺乏;维生素B6与氮代谢过程中许多酶活性有关,故也要注意充分供给,国外发现很多青少年膳食中维生素B6摄入水平低,如增加维生素B6摄入可改善依赖于维生素B6的红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 二、饮食供给 青春期少年自主性增强,学习压力大,其性发育、体态变化和面对即将在复杂社会中要成为成人等一系列问题均使之在心理、情绪方面产生很大压力。同时由于非常重视能否为同伴们所接纳,故在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容易发生改变而追赶时尚;因此其饮食有可能或不能满足营养需要,或使热能摄入过剩、其它营养素却不足。这尤其女性在青春期,由于体质的发育,一般均显得较丰满;在受到社会风气或习俗影响下,如对体型无正确看法,可严重影响其饮食行为,甚至采用不恰当的减重措施以致发生神经性厌食症而危害健康。对青春期青少年饮食供给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膳食组成 ( 青春期需要高热能及丰富的营养素,食欲旺盛,供给的饮食既有适宜的容积,又要有饱腹感。 类,又有一定动物性食品、豆类及蔬菜,其中绿叶菜应占一半以上。膳食组成除有适当粮谷 世界各地均有青春期缺碘、铁、钙、锌、维生素A等的报道,所以饮食要多样化、不偏食、不择食以获得全价营养。对零食要防止过多,并注意适当选择。同时也要防止因过于注重体型而忌食的偏向。 (二)膳食安排 与学龄儿童相似,要安排好一日三餐。尤其注意早餐供给足够热能以满足上午学习的热能消耗,午餐供热应为全日总热能的35,一40,。考试期间提高膳食质量,多供给优质蛋白质及类脂,特别是卵磷脂及维生素A、B1、B2、及C以补充高级神经系统紧张活动下的特殊消耗。在运动锻炼较强时也要加强蛋白质、矿物质与维生素的供给。 第四节 中小学生需要的五类食品 小学生每天应吃的食物有: 第一类食物:米饭、馒头、面条、玉米、红薯共375克,主要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 第二类食物:肉75克、鱼虾类25克、蛋25克、奶及奶制品200克,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第三类食物:大豆及其制品75克,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 第四类食物:水果75克、蔬菜250克,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 第五类食物:食用油15克、食糖10克,提供热能。 中学生每天应吃的食物有: 第一类食物:馒头、面条、玉米、红薯共500克,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B维生素。 第二类食物:肉100克、鱼虾类200克、蛋50克、奶及奶制品200克,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第三类食物:大豆及其制品150克,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 第四类食物:水果100克、蔬菜300克,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第五类食物:食用油15克、食糖10克,提供热能。 第五节 适宜青少年的健脑营养素 实践证明,通过调整饮食可迅速改善大脑的疲劳状态,所谓健脑食物,不是指某一种食品,也不是指某一种营养成分,而是指一种平衡的营养状态。那种认为只吃某种食物便可增强脑力的想法是不正确的。而有效的健脑方法是摄入对大脑有益的含有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并进行合理搭配,以增强大脑的功能,使脑的灵敏度和记忆力增强,并能清除影响脑功能正常发挥的不良因素。 脂肪:是脑细胞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在脑的成分中,50%,60%是由脂肪组成,脑需 (1) 要的必需脂肪中,主要有亚油酸、亚麻酸,也就是不饱和脂肪酸是构 成脑的最主要的营养素。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脂肪量的供给,可多选植物脂肪。动物性脂肪对维持脑功能有一定作用,可定时吃一点肥肉,但数量不能太多,要防止因补了脑而损坏了血管和心脏,植物和动物脂肪的比例应7?3,即植物脂肪7,动物脂肪3。另外,磷脂也是脑细胞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脂肪食物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可促进脑细胞发达,并保证脑的功能良好,是健脑的理想食物。最好的脂肪健脑食物是:野猪、野兔、野鸟、麻雀、鹌鹑、非养殖的鱼类及水产品,如虾、蟹、乌贼鱼、鱿鱼、牡蛎、鲜贝、各种鱼,在自然条件下饲养的动物及产品,如猪、牛、鸡、鸭、鹅、鸽子及其蛋。核桃仁、芝麻、松子、榛子、香榧子、花生米、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腰果、杏仁、桃仁、毛栗子等。作为健脑脂肪,不论是动物脂肪或植物脂肪,只要是在自然状态下饲养的动物及其产品,土壤、水源、空气未被严重污染,不用过量化肥及农药种植的植物脂肪均为优质脂肪。目前,经速成手段喂养出来的鸡、鸭、鱼、猪、牛等食用肉动物,因这些动物既不活动,又强行喂入含大量生长素的饲料,这就造成脂肪在动物体内大量积蓄,使能保证脑功能良好的优质不饱合脂肪酸减少了。多食入这种动物脂肪后,会使体内脂肪积蓄,给身体带来恶劣影响,使脑的功能下降,儿童由于脑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不但影响脑的发育,而且会成为小胖子,有的还会性早熟,因而要注意尽量避免给孩子食用这些食物。为保证小儿头脑能健全发育,要选择不饱合脂肪酸食物。 (2)蛋白质:是脑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在脑的成分中,30%,35%是由蛋白质组成脑中蛋白质的功能是控制脑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主宰脑的智能活动,帮助记忆与思考。在语言、运动、神经传导等方面也起主要作用。最好的蛋白质健脑食物是:非养殖的鱼、虾、贝类,如各种海鱼、黄鱼、鳊鱼、带鱼、乌贼鱼、金枪鱼、鲜贝、蛤蜊、牡蛎、蛏子、淡菜。在自然条件下饲养的动物如:猪、牛、羊、鸡、鸭、鹅、鸽、鹌鹑、禽蛋、牛奶、羊奶、核桃、花生米、芝麻、各种豆及其制品如黄豆、豆浆、豆腐、豆腐脑、豆脑干、素鸡、千张、腐竹、豆芽、青豆、蚕豆、小豆、豌豆、荷兰豆、葵花子、西瓜子、榛子、莲子、杏仁、鸡头米、毛栗子。 (3)糖:又称碳水化合物,是热量的能源,也是脑活动的能源,是脑活动的燃料,人从食物中摄取的糖分,进入体内先分解成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被身体吸收,葡萄糖由血液输送到身体各部位,成为活动时所需要的能源,脑是消耗量最多的器官,也就是消耗葡萄糖最多的器官,脑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全身能量消耗总数的20%。糖的最好来源是以没被严重污染的土壤、水源、空气而施有机肥料种植的,又没经过精加工的糙米、胚芽米及国家规定的八五面、九二米、小米、黄米、糯米、玉米、高梁、大麦、小麦、荞麦、燕麦、蕃薯、竹薯、木薯、锋蜜、山薯、红糖等。每人每天食入的粮食中糖的分量已经足够了,不必要再另外补充糖分,如过多的补充糖分,特别是精制糖,会使脑进入过度疲劳状态,影响脑的功能,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应限制糖分的食入。 (4)维生素C:能促进脑细胞结构坚固,消除脑细胞结构的松驰或紧缩,起到润滑油的作用。维生素C在脑内能使脑细胞敏锐地发挥功能,使脑机敏灵活。如维生素C供应不足,会使脑细胞的结构松驰或紧缩,使脑神经细管发生堵塞、变细,导致脑细胞活动能力降低和脑功能低下,影响智商。如果小儿时期缺乏维生素C,严重的会引起精神分裂症和自症。含维生素C高又能健脑的食物有:西红柿、土豆、山药、包心菜、芹菜、荠菜、蕨菜、马兰头、 苋菜、野苋菜、野葱、菠菜、菊花菜、青菜、木耳菜、生菜、三叶青、大白菜、黄芽白、酸枣、青椒、鲜枣、草莓、柿子、金橘、苹果、 梨、杨桃、荔枝、龙眼、桔子、广柑、柚子、无花果、葡萄、水蜜桃、菠萝、芒果、批杷、黄皮果等。因维生素C很容易氧化,遇高温也易破坏,在烹调新鲜蔬菜时,一定要做到先洗后切,切后再炒,炒熟就起锅,不能炒的时间太长,如炒的时间太长,维生素C就破坏了。吃带皮水果时,也应洗后再削皮,皮削好马上吃,不能摆放,因去皮后摆放维生素C见光就氧化,损失维生素C。我们可以看到,苹果削皮后摆放不长时间就变黄,这就是维生素C氧化了。有的人喜欢用开水烫水果,水果经开水一烫,维生素C就氧化,被破坏了。 (5)维生素E:对脑的作用是防止不饱合脂肪酸的过氧化,防止脑陷入酸性状态。造成脑细胞的脂肪发生氧化状态以后,脑组织含有多量易于氧化的不饱合脂肪酸,使脑开始衰老,维生素E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防止脑内产生过氧化脂质,预防脑疲劳,延缓脑的衰老。含维生素E高又能健脑的食物有:谷胚、麦胚、小麦、胚芽油、棉籽油、米糠油、植物油、黄油、禽蛋、粗米、粗面、高梁、玉米、花生、芝麻、大豆、青豆、菠菜、芹菜、青菜、荠菜。 (6)维生素B族:包括维生素B1、B2、B6、烟酸、泛酸、B12等。它们在脑内的共同作用是帮助蛋白质的代谢。例如,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从γ 氨酪酸制造阳性物质时,维生素B1和B12是必不可少的辅酶,而在从γ 氨酪酸制造阴性物质时,维生素B6和泛酸又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为了使头脑能同时具有很多阳性物质和阴性物质,除了多吃富含谷氨酸的食物之外,还要注意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 (7)矿物质: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元素。矿物质作为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每天都需要有一定量的摄入,过高可引起机体中毒,过低可明显地使人的智力下降。 ?钙: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总量超过1000克,其中99%存在于骨骼,仅1%分布在血液及其他软组织中。钙对人体有很多生理生化功能,它在神经冲动传递、心脏跳动、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神经和肌肉的应激,以及某些酶活性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钙对大脑也有很多重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抑制脑神经细胞的异常兴奋,使之保持在正常状态。许多实验证实,脑组织内钙含量的多少,将影响这个人一生的脑功能。若脑内有充足的钙,则可使脑细胞正常地行使其职能,这时即使遇到较为严重的精神刺激,也可泰然处之。若脑内缺钙,则往往发生病态性异常兴奋,此时,即使很弱的刺激,也会引起严重的精神反应。近年来科学实验表明,脑内钙含量与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有密切关系,缺钙的孩子多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较差、易疲惫、学习成绩不佳等表现。 ?镁:镁与人的智力发育也有密切关系,镁可加速与人的精神活动有关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合成。 ?磷:磷是大脑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无机盐,磷不仅是脑磷脂、卵磷脂、胆固醇的主要成分之一,而且直接参与神经纤维的传导和细胞膜的生理活动,体内含磷正常则可使人反应灵活,记忆力强,思维敏捷。如缺少能使人的智力明显下降。 ?铁:铁是组成人体血红蛋白的成分,主要参与氧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如果缺铁,会引起贫血,还会使大脑的运转速度降低。 ?铜:铜在体内可促进铁的吸收,微量铜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是有益的,如果缺铜,会使大脑变得反应迟钝,但过量后反而不好。 ?锌:人脑中锌含量占全身锌总量的7.8%,如果食物中缺乏锌的供给,大脑中酶的活性就会降低,就会直接影响脑神经激素,使记忆力、理解力下降。 第六节 考试前的营养调配与补充 为了应付统考,很多学生都要熬夜用功,但是早晨又得早起赶到学校上课,这是现在学生的生活写照。 除了早、中、晚餐以外,大部分学生常有吃宵夜的习惯。过着这种紧张生活,如不吃东西就好像缺少了什么的感觉,因此都喜欢吃些速食面、面包、饼干等糖质或淀粉质多的食品。其实呢,学习用功所耗费的热量比想象的少,不过由于睡眠时间的不足,过度的精神紧迫,会使身体失调,且容易患维生素不足或矿物质不足的毛病,而且摄取过多不必要的糖质或淀 有,长时间读粉质,会消耗更多的维生素B群,因此考生们要注意多摄取维生素B群。还 书会使眼睛疲劳,所以也要摄取足够的维生素A。当然C、E等其他维生素也要经常注意摄取。 统考是短期决战,在这期间以综合维生素丸来进行适当补充,也是一个办法。但用量中须注意控制,避免出现副作用。 一般说来,考试期间,热能消耗量不大,而精神却处于高度兴奋和紧张状态,消化能力可能略有下降;另外,统考大都是在盛夏举行,天气炎热,人体内的水分较易散发,在安排饮食时,要以考生的生理特点及所处和环境条件而定。 ?饮食量:不应吃得过他,一般以7,8成饱为宜,以避免胃部不适和影响对大脑的血液供应。 ?食物选择:在食物方面要选用体积量小,易于消化吸收的高糖、低脂肪、含无机盐和维生素多的食品。高糖、低脂肪的食物易于消化,并可使体内肌糖原的贮备量增加,从而提高考生的耐力。如考前过多地食人肉类食品,不补充的蔬菜和水果,就会使体液趋向于偏酸性。血液酸度增加,致使考生容易疲劳而影响水平的发挥。所以考生家长应对碱性、中性、酸性的食品搭配稍多留意(有关碱性、中性、酸性的食品问题,见本章第十节“改变孩子的酸性体质”)。 ?考前饮水:高考适逢盛夏,考生要防止虚脱,以免影响水平发挥,甚至中断考试。考生应在考前2,3天内,使身体保持充足的水分。可在临考前喝水l00,200毫升。 ?考前服糖:考前服糖,可节约肌糖原的消耗并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改善耐久力,延迟或减轻疲劳的发生。一般考前补充50克左右的糖为宜,不宜太多。 ?考前喝咖啡或浓茶。咖啡和茶都能引起神经的兴奋。考前服用少量咖啡,对延长耐久力、加强体力和增加脂肪的利用有一定作用。但要注意用量,对其敏感者千万不可服用。 第七节 同学,你有不良饮食行为吗, 同样是“吃”,有的“吃”出了健康,有的反而“吃”出了疾病,可见“吃”中大有学问。这学问就是要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平衡的膳食营养。 一、吃零食和洋快餐过多。受西方饮食模式的影响,食品种类的增加,食品广告的宣传,学生吃零食和洋快餐增加厂。很多小食,如味精紫菜、炸薯条、虾片、炸鸡腿、巧克力、冰淇淋、牛油蛋糕等等,大多是高脂、高糖、高盐、高味精食品,甚至含过多的添加剂,营养密度低,营养价值不高,学生过多进食这类食物容易导致肥胖、龋齿,也会影响正餐的胃口,应少吃为佳。确有必要补充小吃时,如参加体育活动后或考试期间,可适当选用全麦面包、牛奶或豆奶、果仁或水果等。 二、用含糖饮料代替白开水。要知道,大部分软饮料pH值在2.0--4.0之间,含有蔗糖和其他糖类,果汁饮料含有天然果糖、葡萄糖。所有这些成分都增加致龋的危险性。过量饮用导致糖摄入过多,可引起肥胖;有的饮料含有咖啡、可乐等成分,有利尿作用;有的含有合成香料、色素或防腐剂,会影响胃肠功能,加重肾脏负担。实际上,饮含糖饮料不如喝白 开水,这是因为白开水易解渴,进入人体后立即发挥其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和消除废物等功能,因此,建议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三、挑食或偏食。据家长和学校反映(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喝牛奶,不爱吃豆腐,不爱吃水果,蔬菜也吃得很少,对鱼、肉、蛋则挑着吃。这样容易造成营养素不均衡。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吃多种多样的食物,特别要强调对奶类和豆制品的摄入。 四、盲目节食减肥。有的青少年尤其是女孩,往往为了苗条而盲目节食减肥。不吃早餐、只吃青菜不吃肉、一餐只吃小半碗饭者大有人在。结果引起体内新陈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出现低血糖、低血钾,有的甚至因节食导致“神经性厌食症”。专家认为,正确的减肥办法应是合理控制饮食,多参加体力活动,使能量的摄入和消耗达到平衡,才能保持适宜体重。 随便购买无卫生保证的街头食品。眼下街头无卫生保证的食品可真是“琳琅满目”,什么烤羊肉串、臭豆腐、萝卜牛脯满天飞。有调查资料表明,校门附近食品摊点和街头食品摊点整体卫生状况不合格率达70%;持有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的从业人员不到一半,食品污染严重,餐具未经消毒,滥用食品添加剂和调料。这些都很容易引起食源性感染,危害学生健康。 第八节 青少年的五大健康问题 目前儿童青少年中存在着五大健康问题,而这些疾病多源于一些不良的习惯,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和社会应予以关注和重视。 问题之一是营养不良和肥胖。 在中小学生中营养不良和肥胖问题同时并存,由于这两类人群数量都不少,因此这一状况被专家称为“双峰现象”。 现在不少女学生流行减肥,都期望自己是“骨感美人”,体检就发现,大约有20%-30%的女中学生,个子长高了,体重却跟不上,而按身高体重的标准计算就属于营养不良,近几年女学生的胸围指数也有所下降,很多女学生为身材苗条,拼命节食,甚至有女学生通过吃减肥药来达到目的。 在全国范围内,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相对集中的是西部,但在北京,6—18岁的中小学生中,营养不良的孩子也占到6,至7,。造成这部分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不同于西部的热量、蛋白质摄入不足,而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模特儿身材而过度节食等等。 这种盲目的减肥与学生的审美观念有一定的关系。到底什么是美,在学生中存在误区,老是认为瘦就是美。事实上,学生在青春期发育阶段,营养跟不上,头发发黄,面色发白,身体抵抗力差,容易生病,学习没有精力不说,对身高和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注意饮食均衡。 欣宜妈妈最近特别着急,原来12岁的欣宜要小学毕业了,可是体育成绩无法达标,原因就在于她太胖,身高只有152厘米,体重却有61公斤。一跑就喘,动作又慢,这不达标不仅影响个人成绩,还影响到集体的成绩。妈妈后悔当初没有让孩子养成好的饮食习惯,欣宜老爱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吃零食,临睡还要吃宵夜。 在北京,与营养不良相比,更严重的问题是肥胖。近两年肥胖儿的增长速度惊人,北京的中小学生中肥胖儿占大约15,,这一数字比10年前翻了一倍。有数据表明,目前广州市中小学生中,营养不良的孩子明显减少,但肥胖比率逐年增加。体检中肥胖的检出率在3%-5%。肥胖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另外,肥胖的学生在学校里也容易受到其他同学的孤立。 孩子是否属于肥胖有一个简单的,BMI=体重2(公斤)/身高(厘米),这个指数在18-22属于正常,23-25超重,大于25则就是肥胖。 肥胖原因有两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双亲都肥胖,孩子70%-80%也会肥胖,单亲肥胖也有40%会遗传给孩子。但是环境的影响远远大于遗传的因素。肥胖还因为摄入多消耗少及缺乏运动而造成的。尤其在孩子处于青春期发育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在饮食上加以控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肥胖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都有深远影响,儿童肥胖会导致成年肥胖,而成年肥胖又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痛风、肿癌等疾病。目前这些疾病已经呈现低龄化趋势。因此,遏制青少年肥胖已是刻不容缓。 第二个问题是近视。 不少孩子在学校看黑板总是眯着眼睛,文峰前两年就开始戴眼镜了,当时只有100多度,这次体检发现近视加重了许多,现在眼镜的度数已升至300多度,平时基本上已经摘不下眼镜,不然走在马路上就看不清对面的人了。 在我国“小眼镜”特别多,高中毕业大约70%都是近视眼,初中毕业也有50%,现在就连小学生也有10%-20%离不开眼镜了。随着年级的增加,近视的学生也逐渐增加。1998年,我国中小学生中近视的患病率居世界第四;而1999年,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日本。在城市中,近视率居高不下,还在继续增长,农村则明显上升。 造成近视眼有以下几个原因:(1)不注意用眼卫生,坐姿不正确;(2)光线不足;(3)用眼过度。其中最主要的是用眼过度,学校虽然有眼保健操和课间操,这些都不足以让学生的眼睛得到放松,一天上课、看书、做作业的时间需要八九个小时,再加上看电视、玩游戏,眼睛特别容易疲劳。而且近视的发生提前了。过去防止近视的重点放在9岁以后,现在家长 和学校应在孩子幼儿园和一入小学阶段就开始防范近视。 同时,在减轻课业负担后,家长应注意让孩子在家中不要用眼过度,看电视、打游戏机、看光盘时间过长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平时可以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能帮助消除眼睛疲劳的食物,如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奶类、蛋类、胡萝卜、橘子、柿子等。 第三个问题是龋齿。 很多小学生体检中发现龋齿,其实就是烂牙,医生就发通知给学生去医院补牙。广州市学生的烂牙率在30%-40%,即10个学生中就有3-4个学生有龋齿,而填补率却只有80%。 我国中小学生的龋齿发病率与世界水平比较并不高,但是有了蛀牙不及时修补的问题突出。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很少关心孩子的龋齿,对孩子的牙齿预防保健意识比较差。发生烂牙主要因为孩子饭前饭后不注意口腔卫生,即使刷牙也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有些孩子小小年纪恒牙就坏掉。有了蛀牙应及时修补,即使是乳牙也要修补,因为乳牙如过多脱落,会影响恒牙长出后的排列。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去医院做口腔检查,也可以给孩子使用一些氟化泡沫,让牙齿有一个氟的保护膜,半年一次,对健康的牙齿有保护作用。 第四个问题是贫血问题。 丽丽总是病蔫蔫的,面色苍白,时不时还会头晕。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本应活泼、健康、充满青春气息的,可是在学校女学生贫血的现象还比较常见。尤其从五年级开始,就有大约10%-20%的女学生会出现贫血,这主要与女学生的月经来潮有关。 与大城市孩子营养不良问题有相似之处,这种贫血不是没有相应食物造成的,而与饮食习惯和营养知识缺乏有关。例如,有的家长可能不知道,炒菜用铁锅就可以无形中给孩子增加很多铁。再如在吃饭前喝桔子汁、吃西红柿可以促进铁的吸收;而饭后喝茶则不利于铁的吸收。此外,牛奶、鸡蛋中虽含有铁,但很难吸收,而瘦肉、猪肝中的铁质则容易吸收。了解了这些知识,纠正贫血就很容易做到。对于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出现贫血,也不必惊慌,主要还是在饮食上加以补充铁质,多吃动物肝脏、肉类、鸡蛋、水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比如橙子,能够促进铁质的吸收 第五个问题是心理卫生问题。 目前在中小学生中过度害羞、胆子小;有暴力倾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表现突出,特别是在面临升学、就业、早恋等压力时。 专家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还将呈上升趋势,因此社会、老师、家长应对这一问题充分关注。 第二单元 常见疾病与预防 前言 健康、疾病和亚健康 第一节 近视眼 第二节 感冒 第三节 高血压病 前言 健康、疾病和亚健康 健康 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这是一种平衡的状态:均衡地输入和输出能量和对任何生物体, 物质(甚至允许生长)。健康也意味着有继续生存的期望。 对有情感的动物,例如人类,健康有更广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的章程给健康如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和社会关系上的良好状态,不仅仅意味者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健康的最核心的,属于医学领域的方面是: 环境健康,营养学, 疾病预防,和公共健康事务。人们可以调查这些方面来帮助评测健康的程度。 在一些国家,健康包括在满足更基本的食品,住所,和基本的医疗保障后,对身体状态的管理。很多这类的实践是为了追求幸福,实际上,是致力于控制富裕的副作用,例如肥胖和缺乏锻炼. 健康观念从19世纪后期在西方国家开始逐渐流行,那时正是中产阶级在工业化的世界开始出现;也从那时开始,一个新兴的繁荣的大众有了时间和资源来追求幸福和其他形式的自我提升。许多早期的消费产品,从玉米片到漱口水,都是从公众对健康日益增长的兴趣中派生出来的。 健康可以用科学的测试或者实践来维持,例如检查胆固醇,血压,葡萄糖 等等。它也包含一些有争议的实践,例如避免某些食物,射入某些维生素或者替代药品(alternative medicines)。 健康的主观性可以用这样的一个假设的例子来说明:某人为了避免食品添加剂而有选择的吃东西来延长寿命,同时根本不顾忌上车开个几百英里。但统计数据表明,开车带来的死亡率或者事故发生率比吃带有添加剂的食品的危险大得多。但是人们认为避免某些食品或者添加物就可以觉得“健康”,而避免开车仅仅觉得是不方便。 对健康的追求过程能够以一种安慰剂的效果来提升健康,尽管用到的技术还没有被科学所证实。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可能减缓心理上的压力,提升自我对健康的感知,达到一种提升了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有一些已经被证实了的,对身体不同系统有益的效果:例如血压,肠胃系统功能,以及免疫反映。 疾病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多数疾病,机体对病因所引起的损害发生一系列抗损害反应;自稳调节的紊乱,损害和抗损害反应,表现为疾病过程中各种复杂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使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特别是对环境适应能力和体力减弱甚至丧失。 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检查无明显疾病,但呈现出疲劳,活力、反应能力、适应力减退,创造能力较弱,自我有种种不适的症状的一种生理状态,也称为“机体第三种状态”、“灰色状态”。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又因为其主诉症状多样而且不固定,如无力、易疲劳、情绪不稳定、失眠等,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症”。亚健康这一提法在国外已有1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是1996年5月才提出的。 亚健康并不健康,那属于身体机能失调疾病。当然,它不属于现有的已经明确病因和定义的疾病,但它会诱发这些疾病。因为在亚健康状态,人的免疫功能将大大降低。亚健康也往往是一系列疾病的前兆。“亚健康”对于人体健康的重大危害早被历代医学研究所证实。在中医学,亚健康属于“虚”,健康平衡状态已经被打破,但量变还没有质变的程度而已。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大,在发达国家和城市中,除了确诊的病人外,常人眼中的健康者有一半左右处于“亚健康”状态。据统计资料表明,国内目前也有半数以上的人处于这种状态,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4月8日在北京举办的“21世纪中国亚健 康市场学术成果研讨会”提供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约有15%的人是健康的,15%的人非健康,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 病因 追究引起人的第三种状态的原因,主要是: 1、饮食不合理。当机体摄入热量过多或营养贫乏时,都可导致机体失调。过量吸烟、酗酒、睡眠不足、缺少运动、情绪低落、心理障碍以及大气污染、长期接触有毒物品,也可出现这种状态。 2、休息不足,特别是睡眠不足。起居无规律、作息不正常已经成为常见现象。对于青少年,由于影视、网络、游戏、跳舞、打牌、麻将等娱乐,以及备考开夜车等,常打乱生活规律。成人有时候也会因为娱乐(如打牌、麻将)、看护病人而影响到休息。 3、紧张程度过高,压力太大。特别是IT白领人士,身体运动不足,头脑透支。 4、长久的不良情绪影响。 临床表现和诊断 医学检查查不出疾患。根据患者主诉可确诊 患者感到无缘无故的头痛、两眼发黑、疲乏无力、失眠、心绪不宁、心慌甚至视力模糊、呼吸困难、自我感觉不佳,工作能力大不如前。 可能伴发神经衰弱。 亚健康治疗的关键在于自我调适,消除那些诱发因素。中药或膳食调节也是我的推荐。 美国著名医学专家经过十多年研究认为,第三种状态的人,既有坠入疾病深渊的可能,又有成为健康人的希望。因此,国际卫生组织前不久就此提出现代人的“健康”新概念: 一(利用合理多样的饮食摄取营养。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全面包含人体所需的营养。西方营养学家提倡每人每天要吃50种食品以上。而我们日常多数人的食物都存在单调化,长期一贯制,根本不是以自身身体需要来进行膳食安排,我们讲吃多种食物,是改革习以为常的不良饮食习惯,多吃不常吃的,山珍海味要有,牛奶要喝,粗粮、杂粮、蔬菜、水果要多吃,这样才符合科学合理均衡营养观念。自己调理好饮食,便是作自己最好的医生。饮食合理,疾病就不易侵入,自己建立科学合理饮食机制还有一个对身体健康有益的地方,就是饮食的食疗作用。中国传统食疗是最优秀的营养健身成果。药膳是中国饮食文化和医疗文化的结晶,提倡以食为主,药食结合,起到良好食疗效果。因此在日常饮食生活中,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适当安排食疗食品能起到防病治病作用。建立自我饮食机制还要注意饮食方法,凡是暴饮暴食,大饥大饱,瞎吃乱吃都是不科学的。一定做到定时定量,有针对性,均衡消化,保证营养。 二(千万别透支睡眠。现代人的睡眠透支已成为目前最流行的都市玻在对工作和娱乐的热情日趋高涨的同时,人们睡眠的时间越来越少。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睡眠不足也已成为我国当今最普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自古以来,睡眠一直占据人类生活1,3左右的时间,它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人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感到情绪不佳或者身体不适时,美美地睡上一觉后,会觉得精神倍增,身体的不适也会有所减轻,甚至恢复如常。由此可见,质量好的睡眠确是一味有益身心健康的滋补品。这其中确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三(建立动养机制。人的健康躯体也是一种神形的表现,之所谓要神形兼备。人的健康的精神状态来自于自身的思想意志,一方面人总是要有精神的,另一方面精神也要靠肢体,人体的各种力量的养护,使人的思维,内脏各器官功能都保持兴旺状态,人才能显得精神无比。人的形养还在于自身体育锻炼。人之所以生病,很多原因是不加强锻炼造成的,更有甚者,现代人热衷于都市生活忙于事业,忙于工作,而身体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加强自我运动锻炼可以防病治病,延缓衰老。 四(培养多种兴趣,保持精神旺盛。广泛的兴趣爱好,会使人受益无穷。它可以增加你的活力和情趣,使生活更加充实,生机勃勃,使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因此,人们在娱乐活动中,应该发展多种兴趣。比如说,可以培养自己听音乐、钓鱼、养花、绘画、集邮、跑步、打太极拳等多种兴趣。这些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而且能够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玻无数事例证明,广泛的兴趣对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五(善待压力,心胸开阔。善待压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处世观,把压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好抗压的心理准备。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压力,不要惊慌失措,要静下心来,审时度势,理顺思绪,从困境中找出解决问题、缓解压力的办法。其次,要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定向,切忌由于自我期望过高,无法实现而导致心理压力,倘若目标经过积极努力有可能实现,无论出现何种艰难和困厄,都不要退缩和逃避,要借助压力的刺激,不断强化自己的意志,充分发挥全身的能量,达到目标。再者,要学会适度卸减压力,以保证健康、良好的心境。使体内的正气旺盛,去除致病因素,早日回到第一状态,成为健康人。 新的健康概念 完整的健康概念包括三个方面: 躯体健康??与现有医学概念相同。 心理健康??与现有医学不同的是,它所强调的是在遗传和先天条件下所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喜好、情感、智力、承受力等等)造成的健康问题。 精神健康??所指的是,社会因素(如地位、学历、经济、人际关系、婚姻、 所造成的健康问题。 家庭等等) 三种健康的提出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医学发展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方向相一致。 三种健康的分类为最终实现提高人的生命质量??长寿的医学目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新的疾病概念 根据人体疾病性质的不同,“新医学”体系把疾病分为以下五大类: (1)、生物性疾病??现代西医所研究的主体。 (2)、功能性疾病??生物功能性,结构功能性。传统中医学所研究的主体。 (3)、结构性疾病??现有医学基本空白。 (4)、大脑他控性疾病??现有医学有涉及。 (5)、大脑自控性疾病??现有医学基本空白。 以上疾病的分类,对准确诊断疾病、寻找病困(病根)、防止误诊、准确对症用药,尤其是对疑难病、怪病的诊断治疗,在临床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本身客观上存在着三个系统(也称“人体大系统)。 (1)、肉体系统??指整个人体的物质部分,包括以五脏为中心的所有有形部分的“机体系统”。 (2)、精神系统??指人体非物质性的纯心理活动,思维、思想等部分(也称“ 大脑的他控系统”)。 (3)、大脑的自控系统??指人类大脑内部特有的一种非物质性、非心理思维性的“感受状态调控系统”。 以上三种系统的分类,对一些疑难病,尤其是新发性疾病的定位(如,癌症、肿瘤、爱滋病等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样,“新医学”理论还认为,一个完整健康的人类个体是处在三个同时存在的生存环境的动态平衡之中的。 (1)、人类宏观大环境(天、地、人),以人类为中心的包括人类自身、地球、太阳、月亮为整体的动态平衡大系统。 (2)、人类个体宏观大环境(天、地、人),以人(人类个体)为中心的包括人类、社会、地球(地理)自然环境在内的整体动态平衡系统。 (3)、人体微观内环境(天、地、人),即人体大系统中,以五脏系统为中心的包括肉体、精神、大脑的自控系统三个系统在内的整体动态平衡系统。 为此,新的医学体系把人类个体所处的三种决定其健康状态的生存环境的动态平衡的失衡所导致的结果称之为疾病。 新的养生保健概念 “新医学”认为,人类真正的养生保健应该是??在遗传素质个体差异性的诊断为依据的前提下(即遗传易感性内因诊断),所进行的针对性养生和保健。我们称之为金彤“特征保健”、“特征养生”。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特征保健、特征养生”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健康状况,一方面提示人们,要注意重点保护哪些脏腑和系统,让每个人都直观地知道自己各脏腑系统功能和结构的强弱趋势;另一方面,每个人养生采用的方法、药物都有了选择依据,因此是基本固定的。 养生是针对三种健康(躯体、心理、精神)的全方位养生,按照个体临时健康状况的不同,分为预防性养生、提高性养生和治疗性养生。 同时,“新医学”在长寿概念上认为,人体存在两种寿命: (1)、理论寿命??是指根据遗传易感性早期(预测性)内因诊断所得出的最大理论寿命值。 (2)、实际寿命??是指在遗传易感性内因诊断与外因(条件)诊断的基础上所做出 它在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健康条件下是相对的综合评价之后,得到的最小寿命值( 变化的)。 “新医学”把缩短这两种寿命的差额作为日常养生长寿的目的 同时,“新医 还把人体大系统中的三种健康的完整性(三种健康的综合打分、评估)作为人类学” 个体在医学临床上的生命质量的标准??即相对长寿的标准。 第一节 近视眼 少儿视力下降已成为当前儿童疾病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学校和家庭关注的焦点之一。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眼科的接诊情况看,少儿的近视、散光、曲光不正在眼科疾病的比例不断升高,近期已占到30%,而且,少儿视力下降的开始年龄也越来越小,幼儿园阶段就出现近视的少儿人数不断上升,可以说,防治少儿视力下降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迫切课题。 考查少儿视力下降的病因显示,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显得越来越突出:调查发现,从少儿近视的发病率看,城市少儿群体明显比农村高,教学质量好的重点学校比教学质量一般的学校比例高,成绩好的学生群体比成绩差的比例高。由此看来,城市环境污染和在校学生负担过重是导致少儿视力迅速下降的重要因素。 从宏观上讲,防治少儿视力下降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要动用多方面的力量对影响少儿视力的环境因素加以综合治理。例如控制城市污染,改善生存环境是一个全社会长期努力的过程。而教育体制改革,给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少儿学生减负,更多地关注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不仅是教育管理机构、学校的事,同时还涉及到学生家庭,需要家长在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否则,那边学校给学生减了负,这边家庭又要给孩子加负,没完没了的家教、补习、兴趣班,让孩子充当了学习的机器,其后果就不仅是孩子视力下降的问题了。 鉴于目前治疗少儿近视尚无根治的良方,预防措施显得尤为关键: 一、饮食方面:科学合理地制订食谱,改掉少儿挑食的不良习性。少儿挑食会引起营养不良,也是引起视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少儿喜欢吃零食也不利于眼健康,零食里的营养成分少,还可能带有对身体有害的添加剂。 二、注意用眼卫生:这是作为老生常谈的课题,但不科学地用眼却是导致视力下降的直接原因。这里既包括看书、写字要有正确的姿势,要选择适当的光线条件;长时间看书写字中间要安排休息、注意劳逸结合;尤其要控制少儿长时间玩游戏和看电视。 三、药物防治:目前预防视力下降的药物不断地向市场推出,在一定的范围内对解除眼疲劳、防治假性近视有效果,如珍视明、眼明等。但这类药物作用有限,而且价格不低。 四、定期做眼睛视力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眼疾病并及时治疗,对于假性近视及时发现可以得到有效的矫正。 从医疗角度上看,随着医疗设备不断完善,检查和治疗视力下降的手段也更多。 治疗少儿近视具体的方法有: 一、配带合适的眼镜:是治疗少儿近视的首选方法,可以达到控制视力进一步下降、矫正视力的效果;到目前为止,对少儿近视的治疗,除了配镜矫正外还没有更理想的方法。 OK镜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从目前的临床实践看,这种方法难以根治近视,但可以 二、 控制视力下降。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主要是易受感染;目前北京地区还没有发现OK镜治疗感染病例,外地医疗条件差的医院此类感染时有发生。 三、药物治疗:现阶段单纯用药物治疗少儿近视疗效有限,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 四、其它器械治疗:总体上是品种多,疗效差。现在的眼睛治疗仪器可谓五花八门,广告宣传上也吹捧得神乎其神,但从医学角度看仅仅解决的是一个视疲劳问题,让眼部肌肉松弛,而这一点普通的眼药水就可以做到。 至于手术治疗,目前医疗水平只限于18岁以上的成人,而不能普及到少儿。 第二节 感冒 感冒是指感受触冒风邪,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的一种常见外感病。又称“伤风”,如见广泛流行,症状较重,则又称为“时行感冒”。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年龄、性别之间发病无明显差异,有时可呈一定范围的流行。 “时行感冒”即现代医学所称的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临床特点是起病急、病程短、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秋轻度呼吸道症状。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性大,易引起暴发及大流行。甲型流感病毒因抗原转变而产生新亚型时,即能引起大流行,约每隔10-15年1次,乙型为4-6年1次,丙型则常呈散发。 感冒,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是鼻、鼻咽、咽喉等上呼吸道的急性炎症,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常统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本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最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小儿发病率最高。常呈散发性,偶可造成流行。 流行性感冒,是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与直接接触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常易造成大范围甚至世界性大流行。 感冒常见类型 感冒,习惯上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和病毒性咽炎等。 细菌性感冒有: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分清流感与普通感冒 医学上一贯讲究疾病的对症治疗。就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而言,虽都是“感冒”,其症状却有明显的差别。专家指出:不慎患了感冒,一定要找准病因,否则感冒迁延不愈会诱发其他疾病,危害不可小视~ 流行性感冒是病毒所致的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季,以经常形成世界性流行为其主要特征。此症传播力极强,且易引起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内所含的大量病毒,可借飞沫传染他人,患者最初2,3日内传染性最强。临床表现有头痛、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两眼胀痛,四肢疼痛,疲乏,有时眼结膜充血,鼻塞、流涕,咽喉干痛,小儿常有腹痛、腹胀、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发生惊厥。血常规可有白细胞总数减少或正常,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升高。 普通感冒一般起病较缓,发热不超过39?,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痛、胸闷等比较明显,而全身中毒症状如头痛、全身酸痛、畏寒、发热等较轻,且传播也慢。流感则起病急,体温常超过39?,全身中毒症状较重,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往往会在短时期内形成流行。 患感冒后,首先应区别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及其他病源感染,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不要盲目滥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如患病后期为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可适当选用一般抗生素即可,而不必用高级抗生素,这样既可达到治病的目的,又能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及浪费。 用生贯仲3,9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3日,或用菊花30克,水煎服,连服一周,在流感多发季节有一定预防作用。 流行性感冒类型 流行性感冒,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型,分别为单纯型、肺炎型、中毒型。 (1)单纯型流感 本型最为常见,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的症状相对轻微,或不明显。开始先有恶寒,继而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一般发热2,3日后,体温下降,鼻塞、流涕、喷嚏、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较显著,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中毒症状较轻者,病程仅1,2日即可痊愈。此型患者症状消失后,精神很差,体力恢复较慢。 肺炎型流感 (2) 主要常见于小儿、老人或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者。起病时与单纯型流感相似,但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咯血、紫绀等症状。病程可延长3,4周。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X线检查:双肺呈散在絮状阴影。磺胺、抗菌素对本病无效。少数病人可因心力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小儿病死率较高。 (3)中毒型流感 肺部病变不明显,但具有神经系统及全身血管系统损害,临床伴有明显脑炎或脑膜炎症状,如高热不退,神志昏迷。成人可出现谵妄,小儿可出现抽搐,并出现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布氏征阳性等。少数病人由于血管神经系统紊乱或肾上腺出血而导致血压下降或休克等。此型病死率较高。 感冒的原因 感冒的病因可从病原体和身体的防御能力两个方面分析。 (1)病原体 各种病毒和细菌都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尤以病毒为多见,约占原发性感染的90%以上。经过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失去抵抗力,细菌可乘机侵入,并发较严重的细菌感染。 常见病毒中,由鼻病毒引起的感冒约占感冒总数的50%,冠状病毒约占15%,20%,腺病毒约占 10%,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以及其它肠道病毒约占10%,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约占5%,10%,其他为类流感病毒等。 常见细菌感染以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 (2)身体防御能力 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不但取决于病毒或病菌的侵入,而且与身体的防御能力密切相关。这种防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和卫生习惯等影响,有了坚强的防御能力,即使遇到病原体也不易侵入。营养不良及,或缺乏锻炼的人,容易感冒,特别在消化不良、佝偻病的小儿,往往出现严重的症状。在气候多变的季节如春季、秋冬之交,因多数人呼吸道适应、防御能力下降,而容易造成流行。 感冒的好发因素 感冒的好发因素包括:?寒冷季节和天气变化时,如冬、春季和夏末秋初,为感冒的好发季节;?过度疲劳;?受寒、淋雨刺激;?吸烟;?放疗、化疗期间,外周血象下降等。 感冒的好发人群 每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发生感冒的可能,每人每年平均患感冒约,,5次。好发人群为:?全身营养不良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进行放疗、化疗期间的肿瘤患者;?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某些慢性病患者;?婴幼儿;?老年人。 感冒的典型症状 从感染病毒到临床出现症状,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感冒患者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感冒多数起病急,呼吸道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流涕,1,2天后,由于炎症向咽、喉 部位发展,会相继出现咽痛、咽部异物感,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咳嗽、声音嘶哑,如无继发细菌感染,则痰少,为白色粘痰。合并眼球结膜炎时,还会出现眼痛、流泪、怕光。除上述症状外,还常伴发轻重程度不一的全身症状,如恶寒、发热、全身疲软无力、腰痛、肌痛、腹胀、纳差,甚至出现呕吐、腹泻。有些患者,口唇部还可出现单纯疱疹。上述症状多在5 ,10天内自然消失。 感冒的传播 关于感冒病原的传播途径,历来认为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通过实验研究认为,感冒并非完全通过空气传播,而主要是通过手与手的直接接触,至少由鼻病毒和呼吸道融合病毒引起的感冒是如此。 美国弗尼吉亚州立大学的,,,教授曾经做过三种可能传播感冒的实验:?把一个感冒病毒的供体与受体置于同一室内72小时,并在二者之间放置一个栅栏,防止相互间手与手的接触,以观察小颗粒气雾的传播情况;?将感冒供体与几个受体围坐在一张小桌上,让供体咳嗽、打喷嚏和谈话时的呼吸道分泌物喷洒到受体上,以观察大颗粒气雾的传播情况;?将感冒供体呼吸道分泌物污染自己的手,然后接触受体的手,再让受体用自己已经污染了的手接触鼻子和眼睛,以观察其直接接触传播的情况。实验结果是:10名小颗粒气雾的受体中没有一例患感冒;12名大颗粒气雾的受体中仅有1人患感冒;而15名用手直接接触的受体中,竟有11人患感冒。由此可以推测:直接接触是感冒病原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 哪些感冒症状须警惕 感冒以后,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常常会乘虚而入。所以,当感冒数天后,发烧仍不退,且有脓痰咳出,就应注意细菌的混合感染,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防转变为支气管炎。 感冒的症状和许多疾病初起极相似,但又迥然有别,绝不可大意而掉以轻心。 如果发热,还有剧烈的恶心、呕吐且反复发作,则应疑为脑部病变(如脑膜炎等)的反应。如果发烧,又不想吃油腻食物,且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就应怀疑为传染性肝炎的反应。 感冒时的病毒,有时也可引起心肌炎,症状往往是在感冒一周之后,有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隐约作痛等症状,特别是出现心跳过快,一分钟超过100次。心跳不规律时,就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如果起病很急,发冷,然后再发烧,且高烧不退,常在39?以上,浑身酸痛,无食欲,且周围的人也有同样表现,则可疑为流行性感冒。 如果高烧不退,还伴有呼吸困难,咳嗽严重,且有口唇发紫症状,则应疑为肺炎。 如果是儿童,哭闹不想吃饭,咽喉部红肿,甚至有白色脓点,则应疑为扁桃体炎。如果小儿发烧至第二天,面部及身上开始出现细小的红色小丘疹,分布密且均匀,舌体鲜红,口唇周围苍白圈,则有可能是猩红热。发烧第五天,身上起了红色皮疹,肝脾肿大,神志不清,则有可能是斑疹伤寒。 午后发烧,上午不烧,且同时有乏力、干咳、盗汗(出冷汗)等症状,且日渐消瘦,则有可能是肺结核。 如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切不可随意买药服用。 频繁感冒——身体免疫力不足的信号 广州近日昼夜温差大,在各医院门诊部,流着鼻涕、喷嚏连连、发着烧的感冒、伤风的病人多了不少。医生说,如果你经常感冒,却又对它掉以轻心,那就错了。因为感冒是人体免疫系统对外界环境、感冒病毒抗衡的过程,频繁感冒正是机体免疫力低下的警告灯~ 免疫力是指机体抵抗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空气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等。当人体免疫力不足的情况下,它们都可以成为感冒的病原体。虽然人体对不同的病原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以抵御再次感染,但抗体具有专一性和时限性,也就是说比如链球菌抗体只能在较短时期内保护机体不受链球菌的再次侵犯,也并不能抵御其他病菌的感染,这就是人们对感冒防不胜防的原因。 免疫力不足,表现为“体质差”,经常感冒,而且还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眷顾,甚至罹患肿瘤。如何增强免疫力,防疾患于未然呢, 一、加强体育锻炼,每天运动30到45分钟。 二、保持心情开朗,参加一些艺术活动。 三、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注意补充营养素,特别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被证实与人体免疫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大量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大剂量维生素C,成人1000毫克/天,儿童500毫克/天,能够有效合成抗体、激活白细胞、全面增强免疫力,抵抗感冒等疾病的袭击。如含1000毫克高效能维生素C,适合经常服用。 四、生活起居规律,不经常熬夜,不吸烟不酗酒。睡眠不良和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有关,因此充足的睡眠很重要。 感冒后免疫力可维持多久 感冒多由病毒引起,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作出相应的抵抗反应,这种抵抗反应就是免疫力。普通感冒后的免疫力,一般可维持1个月左右的时间,流行性感冒则可维持8, 12个月。虽然感冒后机体会产生免疫力,但由于引起感冒的病毒种类很多,故常常一种病毒感染痊愈后不久,又发生另一种病毒感染。因此,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可能反复感冒。 感冒简易预防法 自我按摩、呼吸保健操及疗效较为确定的小验方,对预防感冒效果可靠,方法简便,现介绍如下: (1)自我按摩法 擦鼻、按揉迎香穴: ? 手法:两手食指先在两侧鼻翼上下摩擦36次,然后在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鼻唇沟中取穴)上,由外向里旋转按揉18次。 作用:在鼻翼上摩擦,能加快鼻部血液循环,尤其在感冒初起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按摩迎香穴可舒经活血、清火散风、健鼻通窍。 ?点、按合谷穴: 手法:用一手拇指点和按揉另一手的合谷穴(在第1、2掌指之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两手轮流,各18次。 作用:刺激合谷穴有祛邪解表、调气和血的作用,强刺激可使人发汗,故对感冒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呼吸保健操 具体作法如下: 洗:晨起以凉水洗脸或敷鼻(视体质而定)。 漱:盐水漱口,清除口腔余痰及微生物。 搓:两手伸开,对掌相搓,不少于20次。 按:两手拇指屈曲,用其第一指关节按摩迎香穴,不少于30次,达热困感为度。然后手掌伸开,分别用小指关节的侧面或小鱼际处推按同侧枕后风池穴(赶大筋)不少于30次,达酸困感为度。 拍:两手伸开,交叉轮流拍胸,不少于20次。 呼:两臂伸直,向前向上逐渐高举过头,同时深吸气,然后两臂向两侧分开向下靠拢身旁,同时深吸气(尽量用腹式呼吸)不少于10次。 (3)小验方 取食醋(5%)或小苏打(6%)液,两者任选其一,但不可同时使用,每2,3小时滴鼻1次,每次2,3滴。在感冒、流感流行期间,可起到预防作用。 第三节 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1979年我国普查资料高血压发病率为3-9%,与欧美多数国家发病率10,20,相比,发病率相对较低。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有高血压患者约5000万人,有明显的北高南低的地区差别。而到2003年,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35,74岁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高达27,左右,患者人数已达约1(3亿。高血压 可引发心、脑、肾等器官的损伤,引起如脑卒中、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因此,保护心、脑、肾已成为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标。 【概述】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又与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因此,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高血压病从发病机理以致临床防治的研究。 【病因学】 本病病因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基础上由于多种后天因素的作用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以下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 (一)遗传 高血压的发病有较明显的家族集聚性,双亲均有高血压的正常血压子女(儿童或少年)血浆去甲痛上腺素、多巴胺的浓度明显较无高血压家族史的对照组高,以后发生高血压的比例亦高。国内调查发现,与无高血压家族史者比较,双亲一方有高血压者的高血压患病率高1.5倍,双亲均有高血压病者则高2,3倍,高血压病患者的亲生子女和收养子女虽然生活环境相同但前者更易患高血压。动物实验已筛选出遗传性高血压大鼠株(SHR),分子遗传学研究已实验成功基因转移的高血压动物,上述材料均提示遗传因素的作用。 (二)饮食 + 1.盐类 与高血压最密切相关的是Na,人群平均血压水平与食盐摄入量有关,在摄盐较高的侰,减少每日摄入食盐量可使血压下降。有报告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和夜尿钠含量呈正相关,但亦有不同的意见,这可能与高血压人群中有盐敏感型和非盐敏感型之别有关。高钠+++++促使高血压可能是通过提高交感张力增加外周血管阻力所致。饮食中K、Ca摄入不足、Na/K+++比例升高时易患高血压,高K高Ca饮食可能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动物实验也有类似的发现。 2.脂肪酸与氨基酸 降低脂肪摄入总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成份,降低饱和脂肪酸比例可使人群平均血压下降。动物实验发现摄入含硫氨基酸的鱼类蛋白质可预防血压升高。 3.饮酒 长期饮酒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升高,而且与饮酒量呈正比。可能与饮酒促使皮质激素、儿茶酚胺水平升高有关。 (三)职业和环境 流行病材料提示,从事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长期精神紧张、长期受环境噪音及不良视觉刺激者易患高血压病。 (四)其他 吸烟、肥胖者高血压病患病率高。 【发病机理】 心排血量和周围血管阻力是影响体循环动脉压的两大因素,前者决定于心收缩力和循环血容量,后者则受阻力小动脉口径、顺应性、血液粘稠度等的影响,主动脉的管壁顺应性也影响血压的水平。上述各种因素的作用在全身和局部神经、体液因子的调节下不断地消长以维持人体血压的动态平衡、生理性波动以及应激时的反应。血压的急性调节主要通过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实现,血压升高时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加,使交感神经活动下降而迷走神经张力上升,从而下调血压。此外,位于心房和肺静脉的低压感受压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及中枢的缺血反应也参与血压的急性调节。血压的慢性调节则主要通过对水平衡作用影响循环血量来实现,其中肾脏对血容量的调节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调节起主要作用。如上述各种调节机制失代偿,导致全身小动脉阻力增加或(和)血循环容量增加,则出现高血压。高血压的发病机理有: (一)精神、神经学说 精神源学说(psychogenic theory)认为在外因刺激下,病人出现较长期或反复较明显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时,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以至不能正常行使调节和控制皮层下中枢活动的功能,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舒缩血管中枢传出以缩血管的冲动占优势,从而使小动脉收缩,周围血管阻力上升,血压上升。 神经系统在血压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延髓血管运动中枢有加压区、减压区和感受区,在脑桥、下丘脑以及更高级中枢核团的参与下主司血管中枢调节,如各级中枢发放的缩血管冲动增多或各类感受器传入的缩血管信号增强或阻力血管对神经介质反应过度时都可能导致高血压的产生,这就是神经源学说(neurogenic theory)的解释,对此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增强起了主要的作用,通过儿茶酚胺类神经介质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促使小动脉收缩。长期的高血压灌注产生的结构强化作用(structural reinforcement)又可使血管平 滑肌增殖、肥大,血管壁增厚而血管腔变小,加上可诱发血管壁细胞膜电活动,加强了血管的收缩反应以及交感神经对肾近球细胞的作用促使肾素释放增多从而维持高血压的状态。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平衡失调 肾缺血时刺激肾小球入球动脉上的球旁细胞分泌肾素,肾素可对肝脏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起作用形成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on,Ang)?而后者经过肺、肾等组织时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又称激肽酶?)的活化作用下形成Ang?,Ang?再经酶作用脱去天门冬氨酸转化成Ang?。在RAA ,40系统中Ang?是最重要的成分,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其加压作用约为肾上腺素的10倍,而且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带分泌醛固酮促使水钠潴留,刺激交感神经节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提高特异性受体的活动从而使血压升高。它还可反馈性地抑制肾脏分泌肾素和刺激肾脏分泌前列腺素。RAA系统功能失调时高血压就会产生,由于肾素主要在肾脏产生故以往有高血压发病的肾源学说(renal theory)。然而,在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肾素水平增高者仅是少数,近年来发现组织中包括血管壁、心脏、中枢神经、肾皮质髓质中亦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它们可能在正常肾素和低肾素高压的发病以及高血压时靶器官的损害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遗传学说(genetic theory) 流行病学、动物实验以及分子细胞水平的研究均提示遗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高血压病患者有家族史的多,其直系亲属的血压水平比同龄非直系亲属的高,双亲均有高血压的子女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大。动物实验早已从大鼠中选出SHR品系,高度提示遗传的作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出高血压病发病的“膜学说”,+认为高血压病病人组织细胞膜有遗传性的离子运转障碍,尤其在钠摄入增加时不能将Na排++++++出细胞外,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内Na潴留,经过Na-Ca交换使细胞内Ca增加,而且通过膜除极化使兴奋性增高,最终促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升高,在患者的亲属中也可见这种情况。高血压病患者中组织相关抗原类型以HLA-B、HLA-B和HLA-B为多。 15812 上述种种均提示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目前研究认为,单一遗传因素很难形成高血压,高血压这一遗传类型是源于多种遗传基因,而且后天因素对高血压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四)摄钠过多学说(excessive dietary sodium theory) 大量的实验、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证实钠的代射和高血压密切相关。在食盐摄入量高的地区的人群,如在日本本土的日本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而食盐摄量低的地区的人群,如在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中,则几乎不发生高血压。限制钠的摄入可以改善高血压情况,服用利尿剂增加钠的排泄也可降低增高的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在高血钠影响下病情恶化,减低摄钠则病情好转。应用去氧皮质酮要在加服食盐的情况下才引起高血压。肾上腺皮质增生所致的高血压也需有钠的参与。死于高血压的病人和动物,肾动脉每单位体积干质的钠和水含量较无高血压者高。钠贮留使细胞外液量增加,引起心排血量增高;小动脉壁的含水量增高,引起周围阻力的增高;由于细胞内外钠浓度比值的变化而引起的小动脉张力增加等,都可能是发病机理。但是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均发现,改变摄盐量和血钠水平,只能影响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个体的血压水平,故认为饮食中盐的致病是有条件的,对体内有遗传性钠运转缺陷使之对摄盐敏感者才有致高血压的作用。 (五)高胰岛素血症 近年来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引起人们的关注。观察发现高血压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存在着胰岛素抵抗,而糖耐量降低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较正常者为高,高胰岛素血症者还常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上述表现多见于肥胖者。动物实验亦发现SHR有胰岛素抵抗存在。 +++ 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Na-KATP酶促使胞内Na浓度升高、机体钠潴留,降2+低Ca-ATP酶活性增加细胞内钙浓度促使血管阻力上升,以及增加交感神经活动而导致高血压。但是,并非所有高胰岛素血症者都有高血压,反之亦然,二者的关系尚须继续研究。 (六)其他 前列腺素系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密切关系,有人认为高血压可能与肾髓质合成有扩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A或E的不足有关。血管舒缓素-激肽系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也有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可促进激肽的降解而使其扩血管作用消失,血压升高。吸烟、饮酒过度、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多致肥胖者也易有高血压。 近年来,加压素、内皮素等肽类物质致诞辰的作用也引起人们的注意。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与“肝”、“肾”两脏有关。体质的阴阳偏盛或偏虚、气务功能失调,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其发病机理主要为上实下虚,走实为“肝”气郁结,“肝”火、“肝”风上扰,气管并走于上。下虚为“肾”阴虚损,水不涵木,“肝”失去滋养,而致“肝”阳偏盛。患病日久,阴损及阳,又导致阴阳两虚,出现相应的证候。一般说来,病的早期多为“肝”阳偏盛,中期多数属“肝”、“肾”阴虚,晚期多属阴阳两虚。 【病理改变】 小动脉病变是高血压病最重要的病理改变,高血压早期阶段全身小动脉痉挛,长期反复的痉挛使小动脉内膜因压力负荷增加、缺血缺氧出现玻璃样变,中层则因平滑肌细胞增殖、肥大而增厚,出现血管壁的重构(remoldling),最后管壁纤维化、管腔狭窄呈现出不可逆病变。急进型高血压病者小动脉壁可在较短时期内出现纤维样坏死。各期的小动脉病变均可使管腔狭窄,促进高血压的维持和发展,周围组织和器官内的小动脉都可发生上述病变,但以肾脏的细小动脉最明显,病变最终导致组织器官的缺血损伤。 (一)心脏 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病心脏最特征性的改变,长期的全身小动脉管腔变狭窄导致周围血管阻力上升是左心室肥厚的主要原因,但心肌肥厚冻总与血压增高的程度呈正相关。近年来发现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可刺激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而RAA系统的Ang?、醛固酮等除可刺激心肌细胞肥大外尚可使心肌细胞间的胶原支架增生,这亦可能是部分病人心肌肥厚的原因之一。早期左心室以向心性肥厚为主,长期病变时心肌出现退行性变,心肌细胞萎缩间质纤维化,心室壁可由厚变薄,左室腔扩大。心肌肥厚时冠脉血流储备下降,加之高血压时易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更促使心肌缺血而加重心脏病变,高血压时心肌的生理生化改变和心力衰竭时的变化十分相似,提示高血压时心肌肥大可能是一种心肌病的过程,如不治疗终将导致心力衰竭。近年来发现应用某此降压药物后肥厚的心肌可能逆转,尤其是应用ACE抑制剂时。局部神经体液因子、心肌组织的ACE在心肌的肥厚以及肥厚逆转中的作用是备受注意的问题。 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性改变心肌细胞减少,而胶原组织相对增加,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在正常时于心肌的生理性丧失,高血压时不易出现心肌肥厚。高血压病患者的心功能改变可出现在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之前。 (二)中枢神经系统 脑部小动脉也可出现从痉挛到硬化的一系列改变,但脑血管结构较薄弱,发生硬化后更为脆弱,加之长期高血压时脑小动脉有微动脉瘤形成,易在血管痉挛、血管腔内压力波动时破裂出血,小动脉破裂常发生在内囊和基底节。在小动脉硬化的基础上有利于血栓形成而产生脑梗塞,而梗塞后脑组织软化可出现梗塞周围脑组织出血,高血压易有动脉粥样硬化,如病变发生在脑中型动脉时可加重脑组织缺血。颅内外粥样硬化动脉内壁的粥样斑块脱落可造成脑栓塞。 (三)肾 肾细小动脉病变最为明显,主要发生在输入小动脉,叶间动脉也可涉及,如无合并糖尿病,较少累及输出小动脉。病变血管管腔变窄甚至闭塞,造成肾实质缺血、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并有间质纤维化,造成肾皮质逐渐变薄。相对正常的肾单位可代偿性肥大。早期病人肾脏外观无改变,病变进展到相当程度时肾表面呈颗粒状,肾体积可随病情的发展逐渐萎缩变小。上述病理改变见于缓进型高血压病,因病情发展缓慢,称为良性肾硬化(benign nephrosclerosis),但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急进型高血压时输入小动脉中层发生纤维素样坏死性炎症,且病变可直接延伸至肾小球毛细血管丛,致使肾小球硬化。叶间、弓状动脉内膜有细胞增生,胶原和纤维母细胞呈“洋葱皮”状的同心圆排列。由于病情发展快,病人短期内出现肾功能衰竭,称为恶性肾硬化(malignant nephrosclerosis)。 (四)视网膜 视网膜小动脉在本病初期发生痉挛,以后逐渐出现硬化,严重时发生视网膜出血和渗出,以及视神经乳头水肿。临床上通过眼底镜检查观察视网膜动脉的变化,可以反映其他小动脉尤其是脑部小动脉的变化。 (五)主动脉 高血压病后期,可发生主动脉中层囊样坏死和夹层分离。后者好发部位在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交界处,亦可发生在升主动脉处,并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此时高压血液将主动脉内膜撕裂,大量血液进行中膜,使内膜和中膜分离形成假通道。此外,高血压也促进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流行病学】 世界各地的高血压病患病率不尽相同,欧美等国家较亚非国家高,工业化国家较发展中国家高,据世界卫生组织MONICA的调查材料,欧美国家成人(35,64岁)的高血压病患2病率在20%以上,同一国家不同种族间患病率也有相差,如美国黑人的高血压患病率约为白人的两倍。 我国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不如西方国家高,但却呈升高趋势。如以血压高于140/90mmHg为标准统计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1959年全国13省市根据普查739204人的材料 1979年29个省、市自治区普查4012128人计算平均患病率为5.11%,上海地区为6.96%; 平均患病率为7.73%,上海地区为7.89%;而1991年全国的平均患病率升至11.88%,上海地区为12.69%。以上材料虽然包括了临界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但标准统一,时间跨度大,可比性较强。全国MONICA方案1988,1989调查35,64岁人群确诊高血压的患病率,男性最高是吉林省为25.8%,最低是四川绵阳市为4.9%;女性最高是沈阳市为24.3%,最低是福州市为6.3%,与1984,1986年的材料比较多数北方城市患病率上升,其中以沈阳市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上升幅度最大,增加了5.7%。上述资料显示,我国各省市高血压患病率相差较大。东北、华北地区高于西南、东南地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人群盐摄入量、肥胖者的比例不同及气候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农村的患病率也在上升,如北京郊区农村的确诊高血压患病率从1979年的8.7%至1991年的9.6%。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差别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 【临床表现】 高血压病根据起病和病情进展的缓急及病程的长短可分为两型,缓进型(chronic type)和急进型(accellerated type)高血压,前者又称良性高血压,绝大部分患者属此型,后者又称恶性高血压,仅占高血压病患者的1%,5%。 (一)缓进型高血压病 多为中年后起病,有家族史者发病年轻可较轻。起病多数隐匿,病情发展慢,病程长。早期患者血压波动,血压时高时正常,为脆性高血压阶段,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时易有血压升高,休息、去除上述因素后,血压常可降至正常。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压可逐渐升高并趋向持续性或波动幅度变小。病人的主观症状和血压升高的程度可不一致,约半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只是在体格检查或因其它疾病就医时才发现有高血压,少数病人则在发生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时才明确高血压病的诊断。 病人可头痛,多发在枕部,尤易发生在睡醒时,尚可有头晕、头胀、颈部扳住感、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烦闷、乏力、四肢麻木、心悸等。这些症状并非都是由高血压直接引起,部分是高级社会功能失调所致,无临床特异性。此外,尚可出现身体不同部位的反复出血,如眼结膜下出血、鼻衄、月经过多,少数有咯血等。 早期病人由于血压波动幅度大,可有较多症状,而在长期高血压后,即使在血压水平较高时也无明显症状,因此,不论有无症状,病人应定期随访血压。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压明显而持续性地升高,则可出现脑、心、肾、眼底等器质性损害和功能障碍,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在并发主动脉粥样硬化时,其收缩压增高常较显著,并发心肌梗塞或发生脑溢血后,血压可能降至正常,并长期或从此不再升高。 1.脑部表现 头痛、头晕和头胀是高血压病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也可有头部沉重或颈项扳紧感。高血压直接引起的头痛多发生在早晨,位于前额、枕部或颞部,可能是颅外颈动脉系统血管扩张,其脉搏振幅增高所致。这些病人舒张压多很高,经降压药物治疗后头痛可减轻。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可为暂时性或持续性,伴有眩晕者轻音乐和,与内耳迷路血管性障碍有关,经降压药物治疗后也可减轻,但要注意有时血压下降得过多也可引起头晕。 高血压病时并发的脑血管病统称脑血管意外,民间俗称卒中或中风,可分二大类:?缺血性梗塞,其中有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间隙梗塞、栓塞、暂时性脑缺血和未定型等各种类型。?出血,有脑实质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部分脑血管意外仅涉及一侧半球而影响对侧身体的活动,约15%可发生在脑干,而影响两侧身体。根据脑血管病变的种类、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差异,轻者仅出现一时的头昏、眩晕、失明、失语、吞咽困难、口角歪斜、肢体活动不灵甚至偏瘫,但可在数分钟至数天内逐渐恢复。重者突然出现肢体偏瘫、口角歪斜,可有呕吐、大小便失禁,继之昏迷、呼吸深沉有鼾音,瞳孔大小不对等、反向迟钝或消失,出现软瘫或病理征,部分病人颈部阻力增加,也可只出现昏迷而无中枢神经定位表现。严重病例昏迷迅速加深,血压下降,出现呼吸不规则、陈-施氏呼吸等,可在 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昏迷不深者可在数天至数周内逐渐清醒,但部分临床症状不能完全恢复,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脑出血起病急,常在情绪激动、用力抬物或排大便等时,因血压突然升高而骤然发病,病情一般也较重。脑梗塞的发病也急。脑动脉血栓形成起病较缓,多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生,常先有头晕、肢体麻木、失语等症状,然后逐渐发生偏瘫,一般无昏迷或仅有浅昏迷(参见“急性脑血管病”章)。 心脏表现 血压长期升高增加了左心室的负担,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形 2. 成了高血压性心脏病。 近年来研究发现,高血压时心脏最先受影响的是左室舒张期功能。左心室肥厚时舒张期顺应性下降,松驰和充盈功能受影响,甚至可出现在临界高血压和左心室无肥厚时,这可能是由于心肌间质已有胶原组织沉积和纤维组织形成之故,但此时病人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出现临床症状的高血压性心脏病多发生在高血压病起病数年至十余年之后。在心功能代偿期,除有时感心悸外,其它心脏方面的症状可不明显。代偿功能失调时,则可出现左心衰竭症状,开始时在体力劳累、饱食和说话过多时发生气喘、心悸、咳嗽,以后呈阵发性的发作,常在夜间发生,并可有痰中带血等,严重时或血压骤然升高时发生脑水肿。反复或持续的左心衰竭,可影响右心室功能而发展为全心衰竭,出现尿少、水肿等症状。在心脏未增大前,体检可无特殊发现,或仅有脉搏或心尖搏动较强有力,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因主动脉舒张压升高而亢进。心脏增大后,体检可发现心界向左、向下扩大;心尖搏动强而有力,呈抬举样;心尖区和(或)主动脉瓣区可听到?,?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尖区杂音是左心室扩大导致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所致;主动脉瓣区杂音是主动脉扩张,导致相对性主动脉瓣狭窄所致。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可因主动脉及瓣膜硬变而呈金属音调,可有第四心音。心力衰竭时心率增快,出现紫绀,心尖区可闻奔马律,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肺底出现湿罗音,并可有交替脉;后期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下肢水肿、腹水和紫绀加重等。 由于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部分病人可因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而有心绞痛、心肌梗塞的表现。 3.肾脏表现 肾血管病变的程度和血压高度及病程密切相关。实际上,无控制的高血压病患者均有肾脏的病变,但在早期可无任何临床表现。随病程的进展可先出现收拢尿,但如无合并其它情况,如心力衰竭和糖尿病等,24小时尿蛋白总量很少超过1g,控制高血压可减少尿蛋白。可有血尿,多为显微镜血尿,少见有透明和颗粒管型。肾功能失代偿时,肾浓缩功能受损可出现多尿、夜尿、口渴、多饮等,尿比重逐渐降低,最后固定在1.010左右,称等渗尿。当肾功能进一步减退时,尿量可减少,血中非蛋白氮、肌酐、尿素氮常增高,酚红排泄试验示排泄量明显减低,尿素廓清率或肌酐廓清率可明显低于正常,上述改变随肾脏病变的加重而加重,最终出现尿毒症。但是,在缓进型高血压病,病人在出现尿毒症前多数已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 (二)急进型高血压 在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中,约1%可发展或急进型高血压,发病可较急骤,也可发病前有病程不一的缓进型高血压病史。男女比例约3?1,多在青中年发病,近年来此型高血压已少见,可能和早期发现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并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关。其表现基本上与缓进型高血压病相似,但症状如头痛等明显,病情严重、发展迅速、视网膜病变和肾功能很快衰竭等特点。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多持续在17.3,18.7kPa(130,140mmHg)或更高。各种症状明显,小动脉的纤维样坏死性病变进展迅速,常于数月至1,2年内出现严重的脑、心、肾损害,发生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尿毒症。并常有视力模糊或失明,视网膜可发生出血、渗出物及视神经浮头水肿。血浆肾素活性高。由于肾脏损害最为显著,常有持续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可达3g,血尿和管型尿,最后多因尿毒症而死亡,但也可死于脑血管意外或心力衰竭。 (三)高血压危重症 1.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 在高血压病的进程中,如全身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周围血管阻力明显上升,致使血压急骤上升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时称为高血压危象。这是高血压时的急重症,可见于缓进型高血压各期和急进型高血压,血压改变以收缩压突然明显升高为主,舒张压也可升高,常在诱发因素作用下出现,如强烈的情绪变化、 精神创伤、心身过劳、寒冷的刺激和内分泌失调(如经期和绝经)等。病人出现剧烈头痛、头晕、眩晕,亦可有恶心、呕吐、胸闷、心悸、气急、视力模糊、腹痛、尿频、尿少、排尿困难等。有的伴随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如发热、口干、出汗、兴奋、皮肤潮红或面色苍白、手足发拌等;严重者,尤其在伴有靶器官病变时,可出现心绞痛、肺水肿、肾功能衰弱、高血压脑病等。发作时尿中出现少量蛋白和红细胞血尿素氮、肌酐、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增加,血糖也可升高、眼底检查小动脉痉挛、可伴出血、渗出或视神经乳头水肿。发作一般历时短暂,控制血压后,病情可迅速好转,但易复发。在有效降压药普遍应用的人群,此危象已很少发生。 2.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在急进型或严重的缓进型高血压病病人,尤其是伴有明显脑动脉硬化者时,可出现脑部小动脉先持久而明显的痉挛,继之被动性或强制性扩张,急性的脑循环障碍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从而出现了一系列临床表现,在临床上称为高血压脑病。发病时常先有血压突然升高,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病人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脉搏多慢而有力,可有呼吸困难或减慢、视力障碍、黑蒙、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也可出现暂时性偏瘫、伯语、偏身感觉障碍等。检查可见视神经浮头水肿,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含量增高。发作短暂者历时数分钟,长者可数小时甚至数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小球肾炎、肾血管性高血压和嗜铬细胞瘤的患者,也可能发生高血压脑病这一危急病症。 高血压病的分期 目前国内仍沿用1979年我国修订的高血压临床分期标准,按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三期: 第一期 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并发症表现。 第二期 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各项中一项者:?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检查见有左心室肥大;?眼底检查见有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 第三期 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各项中一项者:?脑血管意外或高血压脑病;?左心衰竭;?肾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或渗出,有或无视神经乳头水肿。 急进型高血压(恶性高血压):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常持续在17.3kPa(130mmHg)以上,并有眼底出血、渗出或乳头水肿。 从上述分期可见,第一期尚无器官的损伤,第二期已有器官损伤,但其功能尚可代偿,而第三期则损伤的器官功能已经失代偿。 按舒张压水平可将高血压分三度: 轻度:舒张压12.7,13.9kPa(95,104mmHg) 中度:舒张压14.0,15.2kPa(105,114mmHg) 重度:舒张压?15.2kPa(115mmHg) 根据中医辩证可将本病分为三型: (一)“肝”阳偏盛型 表现为头痛、性情急躁、失眠、口干苦、面红目赤、舌尖边红、苔黄、脉弦有力。 (二)“肝”“肾”阴虚型 表现为头部空虚感、头痛、眩晕、耳鸣、面部潮红、手足心热、腰膝无力、易怒、心悸、乏力、失眠、健忘、舌红而干、薄苔或少苔、脉弦细或沉细。 (三)阴阳两虚型 表现为严重眩晕、走路觉轻浮无力、面色苍白、心悸气促、面部或双下肢水肿、夜尿多、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胸闷呕吐或突然晕倒、舌质淡嫰、苔薄白或无苔、脉沉紧。 【并发症】 在我国,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血管意外,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再是肾功能衰竭,在临床表现一节中已描述。较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其起病常突然,迅速发生剧烈胸痛,向背或腹部放射,伴有主动脉分支堵塞的现象,使两上肢血压及脉搏有明显差别,一侧从颈动脉到股动脉的脉搏均消失或下肢暂时性瘫痪或偏瘫。少数发生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未受堵塞的动脉血压升高。动脉瘤可破裂入心包或胸膜腔而迅速死亡。胸部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明显增宽。超声心动图计算机化X线或磁共振断层显象检查可直接显示主动脉的夹层或范围,甚至可发现破口。主动脉造影也可确立诊断。高血压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时,可造成下肢疼痛、跛行。 【预防】 1.胸怀开阔、精神乐观,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脑力劳动者坚持作一定的体力活动等,有利于维持高级神经中枢的正常功能;不吸烟;少吃盐;避免发胖;都对预防本病有积极意义。 2.开展群众性的防病治病工作,进行集体的定期健康检查,对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而本人血压曾有过增高者,定期随访观察,则有利于对本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早治疗。 提倡每个医师在诊病时都将测量血压列为一项常规检查,这次有助于发现无症状的早 3. 期高血压病人,为他们提供得到早期治疗的机会。 【预后】 缓进型高血压病发展缓慢,病程常可达二、三十年以上。在第一第二期如能及时治疗,可获得痊愈或控制住病情的进展。如血压能经常保持正常或接近正常(控制在21.3/13.3kPa(160/100mmH以下),则脑、心、肾等并发症不易发生,病人可长期保持一定的劳动力,但血压进行性增高,眼底病变较重,家族中有早年死于心血管病的病史,以及血浆肾素活性或血管紧张素?高的病人,预后较差。如病情发展到第三期,由于有脑、心、肾等脏器的严重损害,发生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的可能性增多,可使劳动力减退或完全丧失。 急进型高血压病进展迅速,预后差,平均仅存活一年左右。但如及早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有可能使5年生存率达到20%,50%。 高血压病的死亡原因,在我国以脑血管意外为最多,其次为心力衰竭和尿毒症。这与欧美国家以心力衰竭占首位、其次是脑血管意外和尿毒症者有所不同。
/
本文档为【中学生营养与健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