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全麻术后护理

全麻术后护理

2017-10-15 15页 doc 34KB 1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3124

暂无简介

举报
全麻术后护理全麻术后护理 (彩页)医院比标题 主讲人:边建婷 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1`去枕平睡8个小时以上,苏醒之后可按手术类型调整睡姿.头略偏向一边,防止术后呕吐.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 肤色 脉搏。 2`一般术后尽早下床慢慢活动,促进身体恢复,长期卧床病人要避免肺部疾病和下肢肌肉萎缩,应为病人空心掌拍背,按摩。 3`饮食在胃肠功能恢复,放屁之后开始,清淡营养卫生,容易消化为主。注意伤口是否红肿流血渗液。 浅谈外科全麻术后病人的护理 全身麻醉是外科手术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全身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抑制状态,引起病人意识、...
全麻术后护理
全麻术后护理 (彩页)医院比标题 主讲人:边建婷 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1`去枕平睡8个小时以上,苏醒之后可按手术类型调整睡姿.头略偏向一边,防止术后呕吐.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 肤色 脉搏。 2`一般术后尽早下床慢慢活动,促进身体恢复,长期卧床病人要避免肺部疾病和下肢肌肉萎缩,应为病人空心掌拍背,按摩。 3`饮食在胃肠功能恢复,放屁之后开始,清淡营养卫生,容易消化为主。注意伤口是否红肿流血渗液。 浅谈外科全麻术后病人的护理 全身麻醉是外科手术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全身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抑制状态,引起病人意识、痛觉暂时消失,而达到手术时无痛的目的。手术完毕,麻痹中止,但作用于病人的麻醉药物尚未完全消失,保护性反射尚未恢复,还存在潜在的危险。因此,护理好全身麻醉术后的病人,在临床工作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 全身麻醉的临床特点 全身麻醉主要用于大、中型择期手术和危重急诊病人,手术结束后病人尚未清醒,随时可能发生窒息、初学、呼吸道阻塞、肺不张、气胸灯并发症,所以,掌握它们的特点,不失时机采取有效是全麻术后护理的关键。 1.1 了解麻痹的深浅 通过观察病人的瞳孔、脉搏、呼吸及神经反射作用估计。麻痹较深者,呼吸深而均匀,瞳孔缩小,浅反射消失,脉搏缓慢。麻痹较浅者,呼吸浅快且不规则,瞳孔正常大小,浅反射 恢复,眼球转动灵活。 1.2 病情 全麻的病人,术中一般人工控制或辅助呼吸,麻痹用药时对呼吸中枢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术后拨管后,易产生呼吸抑制或“遗忘性呼吸”,舌后坠等。 2 护理及处理 全麻术后的病人,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将病人侧卧或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肺炎,如有呕吐物应及时清除,并用吸引器吸净口腔内分泌物,若发现病人烦躁不安,口唇紫绀,呼吸困难,立即查明原因,尽快处理,若为呕吐物或分泌物引起阻塞,可用吸引器吸引,在吸引的同时,应边吸引边用清水冲洗吸引管,以保持吸引管通畅。若为气管下端阻塞吸引困难者,症状明显,病情危重,应考虑气管切开。若为舌后坠,现为呼吸困难或鼾声,应立即将病人向前向后托起下颌,用纱布裹住舌头将其拉出,对支气管内有分泌物阻塞者,常引起支气管痉挛,病人出现剧烈的咳嗽,重者紫绀、脉速、血压下降,甚至可因缺氧而死亡,如发生上述情况,最好做气管抽管或支气管冲洗,同时可用治疗痉挛药物缓慢静推并及时给氧。 3 循环系统的观察和护理 密切观察心律。脉搏、血压,要结合全身情况和组织器官的灌注情况进行综合。 3.1 脉压差的变化,低血压的病人,一般脉压差小,其原因为收缩压下降或舒张压上升。 全麻病人术后应留置导尿,观察尿量,出入量。 麻术后的护理重点在于认真观察病情,及时发全现及时处理,在临床上许多病人能度过手术难关,但常因术后并发症处理不当或疏忽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死亡,因而,全麻术后的护理工作应着重加强 麻术后病人的主要护理有哪些, (1)全麻未清醒前,病人处于意识丧失阶段,为防止各种合并 症或意外的发生,必须有专人守护,直至清醒为止。 (2)保持呼吸道通畅。全麻未清醒前,下颌关节部位的肌肉松弛,舌根易后坠而阻塞咽喉通道,一般在咽喉部置通气导管,并可通过导管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待病人逐渐清醒,自己用舌将通气导管推出时,可将导管取出。 [医 学教 育网 搜集 整 理] (3)恶心呕吐。乙醚全麻后常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故麻醉未清醒前,病人应平卧头侧向一边,防止唾液和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一旦发生误吸,应立即采取头低位,使声门裂高于食道入口,呕吐物流向鼻咽腔然后从口角流出,此时可用吸引器清除口鼻腔的残 余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认真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每15-30分钟一次。发现异常体征,应区别麻醉剂的影响或手术后出血情况,以便采取紧急措施, 排除险情。 [医 学教 育网 搜集 整理] (5)麻醉清醒前,病人可出现躁动不安,如拔管、坠床等危险,守护者必须注意安全,可按医嘱给镇静止痛剂,必要时采用约束带, 保护病人的安全。 全麻术后早期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由于受麻醉、手术、原有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麻术后恢复早期是患者情况多变的高危时期,加强这一阶段的观察与护理,可以减少麻醉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因此,全麻术后的早期护理尤为重要。 1.观察生命体征 全麻术后如患者出现呼吸异常(呼吸<10/min或>30/min,呼吸幅度减小)一定要及时处理,以免危及生命。引起呼吸异常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如下。 1.1 舌后坠 全麻后患者容易发生舌后坠阻塞喉咽部,这是常见的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常发生于拔除气管插管后麻醉药、肌松药的残留使肌力尚未恢复者;老年人口咽部组织松弛;肥胖者颈部短。表现为不完全呼吸道梗阻,此时可见呼吸时发出强弱不等的鼾声,有时带有哨音,而SPO2呈进行性下降。出现舌后坠时将患者头后仰,肩下垫软枕或双手托起下颌角,亦可用舌钳拉出舌体,改善通气功能,并给予持续面罩吸氧,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管。 1.2 喉痉挛 浅麻醉情况下,因分泌物、血液或操作刺激声门,引 起喉痉挛,导致声门间歇性关闭,出现吸气或呼气时气道不完全梗阻。发生喉痉挛时用面罩持续高压吸氧(5-6L/分),镇静,减少口咽部刺激,减少吸痰次数,必要时可用解痉药或环甲膜穿刺。 1.3 误吸 拔除气管插管前口咽部分泌物清理不及时或不彻底,导致分泌物反流入呼吸道、拔管时患者躁动、吸痰时刺激或搬动患者导致呕吐也可发生误吸。发生误吸时要安置患者侧卧位,头偏向一侧,用负压吸引器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s,并给予翻身叩背,以利于分泌物排出,同时,嘱患者深呼吸以防止或减轻肺不张,清除吸入性麻醉药,加快清醒过程,提高SPO2。 1.4 喉水肿 由于反复插管等原因可造成喉水肿,首先要调整患者头部的位置,避免气道扭曲受压,吸入湿化的氧气,必要时用0.5mg肾上腺素加4ml生理盐水稀释后雾化吸入,可使局部黏膜血管收缩,如情况没有好转,则应考虑重新插管。 1.5 分泌物阻塞 因为麻醉药残留意识未完全清醒,呼吸道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发生分泌物阻塞时,患者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观察患者面色紫绀。给予快速吸痰,症状缓解后吸氧。 1.6 通气不足 常因为疼痛、包扎过紧、过度肥胖引起。给予面罩吸氧,严密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及呼吸方式,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如疼痛明显无低氧血症,报告医生给予镇痛剂,病情许可患者半坐卧位,以促进肺扩张,增加肺通气量,减轻术后疼痛,改善呼吸运动。 2.避免烦躁 烦躁也是全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各种刺激是诱发和加重躁动的最常见原因,切口疼痛92.44,,管道刺激65.77,,尿管刺激11.11,。如护理不当可出现患者自行拔出引流管、气管导管、留置针,撕脱切口敷料,发生切口裂开、坠床等,严重的危及生命。引起烦躁的原因及对策: 2.1 切口疼痛 苏醒期切口疼痛是全麻术后烦躁的常见原因[9],特别是在术毕未清醒或未完全清醒的患者使用较大剂量的纳洛酮类药物后,因较大剂量的纳洛酮可使体内镇痛药的作用完全消失,而立即引起切口疼痛以及快速清醒导致患者烦躁。术中可放置镇痛泵,持续给镇痛药,使疼痛降至最低;也可在术后给予止痛药,一般给予肌注杜冷丁50mg,肌注给药作用时间长且对呼吸影响小,给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多数患者给药后进入深睡眠状态,可能会出现舌后坠。 2.2 导尿管对膀胱及尿道的刺激 是男性患者术后烦躁的常见原因。全麻手术患者一般情况下均于手术晨行尿管置入术,患者的尿道有丰富的痛觉神经末梢,术后患者对留置尿管所引起的下腹部不适、尿道疼痛、尿急等不能接受,产生无意识的反射性对抗,甚至将尿管自行拔出。尤其是前列腺肥大、尿道异常的患者,术前反复多次插入,致尿道黏膜损伤,术后患者烦躁更明显。所以在留置尿管时要选用合适的型号,动作轻柔、操作规范,注意勿损伤尿道和膀胱,充分润滑;导管放置的深浅要合适,过深时注水水囊下沉,尿管可直接刺激膀胱三角区黏膜,过浅时水囊卡在尿道内口,而膀胱三角区及尿道内口黏 膜有丰富的神经分布,引起疼痛。 2.3 药物作用 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患者麻醉恢复期,意识尚未完全恢复,而疼痛感觉已恢复,患者不能自主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为烦躁。东莨菪碱和阿托品可导致中枢抗胆碱综合症,表现为谵妄、思维混乱、烦躁不安等,吸入性麻醉药可增强这种作用。 2.4 呼吸、循环功能不全 全麻术后意识恢复后,由于肌松剂的作用,呼吸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患者有胸闷、窒息感,从而导致烦躁不安。保持呼吸、循环稳定至关重要,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幅度、频率、听诊双肺呼吸音,监测SPO2,有轻度呼吸抑制者,给予持续氧气吸入,严重者再次气管内插管。 2.5 管道刺激 术后患者意识初步恢复,不能耐受气管插管、胃肠引流管等,患者表现为极度烦躁,如肢体挣扎乱动,双手欲拔管,恶心、咳嗽等。此时评估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后可通知麻醉师拔管,如未完全恢复,患者烦躁,可派专人守护,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防止意外发生。另外要及时观察患者四肢血运、皮肤温度、静脉注射部位等情况,确保皮肤无受压损伤。 3.减少恶心呕吐 出现恶心呕吐,可延长患者滞留时间和出院时间,同时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脱水、电解质紊乱、伤口裂开、误吸、窒息等并发症[17],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降低手术质量。 3.1 呕吐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3.1.1 患者因素:术后恶心呕吐(PONV)与患者的年龄、性别、 手术、麻醉等有关[18]。小儿PONV的发生率是成人的2倍,女性呕吐率比男性高2倍。 3.1.2 手术部位:头颈部手术呕吐率为25%,腹部手术呕吐发生率70%,子宫切除65%-77%,耳鼻喉科手术47%。 3.1.3 麻醉因素:麻醉期间麻醉药物直接作用于呕吐中枢,以及麻醉期间采用面罩给氧致使气体进入肠腔,使肠管扩张、胀气,气管插管的刺激使局部粘膜组织损伤、水肿等因素均可引起恶心呕吐。 3.1.4 手术因素:由于麻醉药物蓄积作用,手术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恶心、呕吐。 3.2 预防及护理 首先要了解患者病情,对容易出现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患者,更要严密观察和仔细评估,尤其是手术后的几个小时内,个别呕吐可持续48小时。因此要做好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出现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护士要从预防入手,首先要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吸引器;其次,对术后未清醒的患者,注意保持头一侧,发生恶心呕吐要快速清除呕吐物,彻底清洁口腔,如发生误吸,立即行气管内吸引,以免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生命体症平稳后,抬高床头15-30?,已清醒的术后患者,在短时间内不要活动、饮水或饮食,如出现恶心不适,可嘱患者张口深呼吸,减轻紧张恐惧心理。除做好心理护理外,到目前为止,术后恶心呕吐的主要治疗措施是应用止吐药物。在患者苏醒后5分钟内静推恩丹司琼0.1mg/kg进行预防,对已出现呕吐的可追加剂量。同时恩丹司琼有轻度的镇痛效果,镇吐效果比较显著。 综上所述,全麻术后早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烦躁情绪、恶心呕吐程度,对症处理,护理得当,会有效的避免与手术有关的一系列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 [ 全麻腹部手术术后护理 全麻 腹部手术 呼吸 影响因素 护理 近年来,全身麻醉随着理论和技术的日益完善,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腹部手术。但全麻是较诸其它麻醉影响病人的生理状态最显著者[1],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更为明显,这种对呼吸的影响,常常延续到术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或二氧化碳潴留等并发症。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全麻腹部手术后,不同部位的手术对呼吸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同。为此,我们收集共50例全麻腹部手术病人,分为上、下腹部二组,对术后相关的呼吸指标进行对照分析,以便能根据分析结果对全麻腹部术后的病人进行有效的呼吸系统监测和护 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下面就将我们的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人们认为术后肺部并发症与术后肺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有关[2].全麻上腹部手术由于手术部位邻近胸腔,创伤刺激、神经反射和炎症 反应对膈肌、胸腔、肺部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大,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限 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2.1 膈肌和胸廓的影响。膈肌运动是维持正常胸腔压力和肺部膨胀所必需的。上腹部手术横膈向头方向移位,可使胸腔容量减少500ml,全身麻醉下的胸廓、肋骨架内径的缩小,以及中心血容量的增高(约300ml)等都可使胸腔容量缩小[3],导致胸肺顺应性降低。这种影响虽然会随手术的完成、麻醉的消退而解除,但呼吸功能却需要在术后比较长的时间内才能恢复。另外术后腹腔的膈下积液、膈下感染,会引起膈肌痉挛。术后胃肠账气、胃潴留、胃扩张,致腹内压增高,膈肌上升,都会导致肺活量下降,引起限制性肺功能障碍。从表1测定的VC看,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有明显的下降(P<0.05)。 2.2 切口疼痛。上腹部手术切口位置高,接近胸部,随着术后麻醉的消退,切口疼痛感会越来越来明显,患者由此惧怕深呼吸和咳嗽,只能作浅而快的呼吸,且不能及时将气管分泌物咳出,而影响有效呼吸。另外,疼痛可引起骨骼肌反射性紧张,导致胸肺顺应性下降,肺通气不足,产生低氧血症[4].从表1看,上腹部比下腹部手术SaO2有明显的降低,虽然绝对值不是很低,但不加以重视,必然影响呼吸 生理功能。医学教育网 收集整理www.med66.com 2.3 神经反射刺激。手术操作时,牵拉、损伤、压迫上腹部相关神经,反射性刺激肋间神经、膈肌神经以及其它辅助呼吸肌的支配神经,使胸廓、肋骨架内径缩小。加之全麻手术抑制迷走神经兴奋,从 而抑制了呼吸中枢与肺脏之间正常的反射传导。虽然在术中,可以通过麻醉师的辅助呼吸,保证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但术后仍可表现为 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肺功能减退。 2.4 肺动脉压增高。上腹部手术时,由于内脏血管收缩,引起中心血容量的增加,上腹部术后肺动脉压可有增高,可增高达70%之多,同时,肺静脉压亦可增高,引起肺血流的再分布,使肺血液较多地分布于(通气功能较差的)肺上叶部分,从而形成较明显的分流,这可 能是上腹部手术后肺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5] 从表1发现,二组VC、FVC都有明显的下降,说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通气功能障碍,由于全麻刺激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可引起部分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二组FVC都有明显下降,因此,全麻下腹 部手术对呼吸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 护理对策 3.1 术前护理 3.1.1 加强术前知识宣教。,预防交叉感染,增加营养,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劝告患者术前术后戒烟,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术前进食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按要求做好术前禁食及胃肠准备工作, 预防术后腹胀、呕吐。 3.1.2 呼吸功能锻炼。对上腹部大手术患者,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呼吸功能锻炼,以便术前、特别是术后能学会和应用,减少术后并发症。呼吸功能锻炼包括:1)深呼吸运动。鼓励患者在术前一周 练习慢而深的吸气,在呼气末停滞1-2S后缓慢地呼气,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每分钟8-12次。2)有效咳嗽训练。教会患者先作深吸气后关闭声门,尔后胸腹肌骤然收缩,将气冲出呼吸道。3)束腹胸式呼吸训练。使用腹带绑住病人腹部,松紧适宜,以制造术后生理状态,加强患者有效的胸式呼吸,以代偿因术后切口疼痛引起的低效 腹式呼吸。 3.2 术后护理 3.2.1 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六小时内,因患者尚未完全清醒,要密切观察患者自主呼吸的恢复情况,包括呼吸频率、节率、幅度、肺部罗音。一般全麻上腹部大手术后,48小时内持续心电监 护、血氧饱和度监 定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并观察中心静脉压的变化,避免加重心肺负 荷。 3.2.2 促进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回病房后,及时给予氧气吸入,一般患者清醒后,就给予低半卧位,使横膈下降,有利于肺部膨胀。术后六小时,每二小时翻身一次,鼓励床上活动,预防肺不张。腹带 松紧适当,防止影响呼吸,如患者主诉切口疼痛剧烈,可适当应用止痛剂或镇痛泵止痛。鼓励患者作胸式呼吸,可减轻切口疼痛。当患者体力稍有恢复时,嘱咐患者每日作深呼吸3-5次,逐步增加,有利于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同时,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肺循环和胃肠蠕 动,有利于术后呼吸功能尽早恢复。 3.2.3 保持呼吸道通畅。全麻术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在患者未完全清醒时,要防止窒息,对大手术患者,床边准备吸引器,及时吸出分泌物和呕吐物。清醒后,因患者无力咳嗽排痰,必须采用辅助的方法:1)辅助咳嗽法。即在病人吸气时或在咳嗽时,用双手保护切口,以加强咳嗽效果。2)手击震动法。医护人员用手掌半屈呈杯状形,反复叩击背部或胸壁,每次3-5分钟,用力适当,可使粘稠的分泌物松动,再配合有效的咳嗽即可排出。3)刺激咳嗽法。用食指和中指在吸气终末稍用力向内压迫胸骨炳上窝的气管,并活动压迫方向,来引起咳嗽反射。4)雾化吸入。用糜蛋白酶1支、庆大霉素8万、地塞米松5mg,氧气雾化,每次15分钟,每天二次,以稀释痰 液,易于咳出。 3.2.4 有效地控制感染。术后要保持腹部引流管通畅,特别是上腹部手术,要防止膈下积液和膈下感染,以免影响呼吸运动和引起肺部感染。上腹部手术患者偶尔会发生顽固性膈肌痉挛,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抑制,如针灸、镇静剂等,否则对呼吸功能影响是很大的。 同时,要合理使用抗菌素,促进腹部和肺部炎症消退。 总之,全身麻醉腹部手术,特别是上腹部手术,对呼吸功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应遵循预防为主、护患配合、综 合护理的原则,才能最低限度地减少术后呼吸刀兵发症。 全麻术后肺部感染病人的排痰护理 全麻术后肺部感染病人以开胸手术、老年人最多见,也是老年人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人呼吸系统退行性改变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性增高 ,1, ,使肺部感染并持续较长时间。加之麻醉、手术干扰使老年人“心、肺储备能力”进一步降低,一但发生肺部感染极易引起呼吸功能和心脏功能的衰竭。我们在协助肺部感染患者排痰护理中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2 护理措施 2.1 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 术后患者要持续吸氧。由于氧气的作用,呼吸道粘膜干燥,分泌物干涸结痂。通过湿化可将痰液稀释,增强粘膜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排出。方法:超声雾化吸入。?吸入时注意根据病人的反应调节雾量大小,对于神志不清、体虚无力咳嗽及严重呼吸困难患者要守护在身边,密切观察其呼吸及吸入情况,一但痰液稀释、痰量增多时,要及时协助清除痰液,避免窒息的发生。?气管切开的病人吸入时要在气管套 管口吸入,观察痰液稀释情况,鼓励病人自主咳嗽,咳至套管口时及时清理,如需抽吸应严格无菌操作。每1h,2h气管滴药1次,方法:将生理盐水加温至34?,36?,滴药时,让药液沿套管壁缓慢进入气管,每次2mL,5mL,或根据病人呛咳程度多次少量滴入。本组6例病人均采用温化药液气管内滴入。这种给药法可使呼吸道粘膜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获得所需的温化与湿化,病人有温和、湿润、舒适感。 2.2 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 通过深呼吸有效咳嗽将稀释的痰液排出体外。方法:病人先进行数次随意呼吸,吸气终了屏气片刻,然后进行咳嗽,这样可以使分泌物从远端移向大气管,随咳嗽排出。术后患者因疼痛不敢深呼吸咳嗽时,家属或护士将双手分别放在切口两侧,施加一个稳定、持续的阻力,在咳嗽瞬间适当加大两手压力以抵消或抵抗咳嗽引起的局部牵拉和疼痛,变无效咳嗽为有效咳嗽。 2.3 定时翻身、叩击胸背部 目前认为定时翻身除可预防褥疮外,同时还具有一定引流作用。全麻术后病人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时均采用半卧位,对本组49例病人均在半卧位的基础上每1h,2h翻身一次。翻身时宜缓慢进行,同时配合拍背、逐步将患者翻至所需卧位。给气管切开患者翻身时要将气管套管固定好,吸净痰液,使病人头、颈、躯干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避免套管脱落、痰液阻塞及套管对呼吸道的机械刺激。对于神志不清极度衰竭无力咳嗽的病人,翻身前先吸净口鼻腔分泌物,防止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叩击胸背部是以病人不感到疼痛的一种适中的力量,叩击震动病人的胸背部,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方法:五指并拢,指掌关节屈曲约呈120?角,腕部放松指腹及大小鱼际肌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由下到上、由边缘到中央,有节律地、缓慢地叩拍病人的胸背部,同时嘱病人深呼吸。叩击时发出一种深而空的拍击 音表示手法正确。 2.4 心理护理 49例患者由于肺部感染使病程延长,对呼吸系统症状的出现存在恐惧心理,对排痰治疗缺乏信心。为此,我们耐心地说服病人及家属,帮助病人了解疾病的发生变化过程,消除他们恐惧心理,同时让病人清楚痰液的排除对于肺部感染转归的重要性,清楚疾病的控制单靠药物治疗是不够的,必须结合CPT治疗和护理,才能收到好的效果。49例患者均能积极配合。 全麻术后肺部感染病人的排痰护理,主要是在护理人员直接参与和指导、病人及家属的配合下,有针对性的进行的,这对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功能、预防严重并发症、减低手术死亡率确实是有效的。 全麻病人 恢复期 护理 PACU是麻醉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提高患者围麻醉期安全,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室利用率、麻醉工作效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据报道有一半以上死亡病例发生在术后第一个24h,2,。故加强麻醉恢复期的观察及护理,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保障病人生命安全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护理 3.1 体位的护理 全麻病人术后进入恢复室,因病人尚未清醒,全部取仰卧位,并且头稍低。目的在于保持气道通畅,避免导管的扭曲。待病人自主呼吸好,交换量足够,清醒拔出导管后,应分别采取以下体位。 3.1.1 头颈部手术 将病人头部转向健侧,以使口腔内分泌物流出,保证气道通畅,如行颅脑手术的病人,待病人稳定,反射恢复,应尽早将头部抬高15?,30?,有助于颅内压的降低。 3.1.2 胸腔手术 病人一般采取仰卧,头偏向一侧,待反射恢复后,生命体征平稳。取半卧稳,以利于呼吸和胸腔引流,但如果行硬外留置镇痛管的病人应去枕平卧6小时后再取半卧位,以预防颅压减低而致的头痛。 3.1.3 腹部手术 病人清醒后取半斜坡卧位,使髋关节屈曲,以减少对腹部缝合线的张力和疼痛,并有助于病人呼吸,但病人如留置硬外管作镇痛,也应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 3.2 呼吸道的管理 3.2.1 病人进入恢复室后,应注意导管通畅。密切观察病人的血气饱和度及其他生命体征的监测,如发现血气饱和度低于90%,应立即检查螺旋管与导管连接是否已松脱;导管气囊是否漏气以致导管滑出呼吸道;导管是否被分泌物堵塞;氧气压力是否不足,应一一排除。 3.予硬外管加注布比卡因或利多卡因,没有留置硬外管的病人按医嘱予度冷丁、吗啡或芬太尼等肌注,由于这三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作用,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节律与幅度,预防发生呼吸抑制。 3.7 保持正常的体温 术后病人应注意保暖,特别在冬天,保持恢复室温度在22,25?,相对湿度502.2 掌握拔导管的指征 病人在麻醉恢复期间,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每分钟通气量,潮气量等。 3.2.2.1 头颈部手术 病人已完全清醒,每分钟通气量足够和已达到满意的潮气量,吸干净导管和口腔分泌物,然后胀肺拔出气管导管。面罩吸氧。由于头颈部手术的病人拔管后易出现痉挛和舌后坠,拔管前应准备好鼻咽通气管或口咽通气管、插管用物等。 3.2.2.2 胸腔手术 胸腔手术的病人通常放置双腔管,双腔管刺激性较大。一般病人未清醒,但有效通气量和潮气量已达要求,吸痰胀肺后就拔出气管导管,然后高流量面罩给氧。 腹部手术 腹部手术的病人麻醉恢复期较快,待病人清醒后,有效通气量和潮气量已足够,吸干净导管、口腔痰液就可以拔出导管,面罩吸氧。 3.3 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对恢复期病人,保持心率在80,100次/分,如果出现窦性心律超过120次/分或出现非窦性心律和室性早搏,应及时汇报医生找出原因、并处理。根据中心脉压和动脉血压,调整输液速度和容量。 3.4 准确记录液体的出入量 头颈部手术和腹部手术的病人伤口多数留置引流管,病人进入恢复室后,应及时接上负压吸引瓶,密切观察伤口的出血情况。胸腔手术的病人应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如果引流液的量超过100ml/h,应通知医生,警惕手术野的出血,同时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尿量,尿量不得少于50ml/h,如果尿量少应调整输液速度和报告医生。 3.5 神志的观察 恢复期由于某些麻醉药的残留,病人表现为躁动、兴奋、谵妄和梦幻现象,因此应加强防护措施,加置床栏,扣上床边的安全带,必要时按医嘱静注得普利麻、芬太尼或咪唑安定等。 3.6 伤口疼痛的护理 手术结束后, 由于麻醉药迅速排出体外,残留在身体的药物效应低于镇痛阈值。因此病人清醒时多有痛感,如果有留置硬膜外导管的病人,按医嘱,,病人进入恢复室后,注意盖好被子,使用热水袋保暖,注意补液和输入血液的温度,以避免病人发生输液反应。 3.8 心理护理 当病人清醒后,但气管导管未拔除。此时病人一方面很不舒服,另一方面很害怕,因此,应关心安慰病人,并向病人做好每一步操作的解释工作。拔除导管后,耐心向病人解释手术情况,如何配合治疗,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
/
本文档为【全麻术后护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