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偏颌畸形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

偏颌畸形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

2018-05-25 9页 doc 27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5706

暂无简介

举报
偏颌畸形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偏颌畸形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浙江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浙江大学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
偏颌畸形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
偏颌畸形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浙江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浙江大学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浙江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谢 致 谢 首先非常感谢我的导师陈军,两年来对我孜孜不倦地教导和培育之恩,导师平易近人,学识渊博,谦虚谨慎,技艺高超,乐于助人,她对病人的关心及对医术精益求精的态度使我终身受益。特别要感谢陈老师在生活上对我的无私关怀和帮助,让我在浙医二院的两年里,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快乐,感谢陈老师,让我坚强而勇敢,乐观并且善良~ 感谢口腔颌面外科的平飞云主任,刘雁鸣副主任,黄剑奇主任医师,陈关福教授,严君烈副主任医师,季正文副主任医师,徐昕副主任医师,严奉国副主任医师,单一旦和何地医师及口腔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对我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感谢口腔矫形科的章卓鸣老师对本论文提供的宝贵资料和丰富的经验,感谢冯贻苗老师和章卓鸣老师在数据测量方面给予我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朱仲礼副主任医师,章燕珍主任医师,谢含珍老师在我临床实践期间对我的教导和关心。尤其是口腔内科的孙伟莲副主任医师,她对我的关心甚至超过了我的亲人,她的好让我一辈子铭记于心。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 撬 谴有?嘌 宋遥 谖业某沙す 讨懈 抑С郑 野镏 椅匏降陌 行凰 俏 宜 龅囊磺小?再次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朋友。 I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偏颌畸形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 口腔临床医学 硕士研究生 李 盈 导 师 陈 军 中文摘要目的: 探讨偏颌畸形的临床特征、外科手术的选择和疗效。方法: 19 例偏颌畸形患者根据偏颌的程度采用不同的外科手术方式,研究该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手术前后的影像学表现差异,对偏颌畸形患者的病因、手术方式选择和愈后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偏颌畸形患者术前全颌曲面断层片中非偏颌侧下颌升支高度和髁突的高度明显大于偏颌侧,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lt0.01);在头颅正位定位片中,术前偏颌侧下颌角点至面中线的距离要大于对侧,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lt0.01),术后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gt0.05);术后颏下点和下牙中线与面中线之间的距离要明显小于术前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lt0.01),且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所有偏颌畸形患者成功完成外科手术治疗,获得满意的面部形态和咬合关系,术后疗效基本稳定。结论: 偏颌畸形的患者主要发生在面下 1/3 高度,多为 AngleIII 类错 畸形,髁突的II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不对称发育、双侧下颌升支和下颌体长度的差异是造成偏颌畸形的主要原因。正颌外科手术治疗辅以术前、术后正畸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关键词:偏颌畸形;全颌曲面断层片;颜面不对称;头颅正位定位片;测量 III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urgical therapy of mandibular lateral deviation Medical college Zhejiang university 2009 graduate Li Ying Supervisor Chen Jun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s and post-operative curativeeffects of mandibular lateral deviationMLD.Methods: 19 cases of MLD were treated from 2004 to 2010 by various surgeries according tothei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formity. The etiological factors managements and theeffects of therapy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bilateral vertical lengths of condyloidprocess and mandibular ramus. The distances between Go to midline turned out longerin deviation side than opposite side while it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fteroperation. The distances from the chin and midline of r teeth to ML had significant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ey were in pre-operative lowe A-P head films. All 19 cases had been well corrected by restoring the contour of facial skeleton andoral function with successful surgeries.Conclusions:IV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 摘要 The patients with MLD treated with different opera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clinicalcharacteristics and imaging findings can be well corrected cooperated with pre-andpost-operative orthodontic treatment and the curative effects are stable.Key words: mandibular lateral deviation panoramic radiography facial asymmetry P-A film cephalometric measurement V 目 次致谢 .................................................................?摘 要 .................................................................?目次1 引 言 ...............................................................12 一般资 料 ...........................................................23 术前准 备 ...........................................................43.1 X 线头影测 量 ......................................................43.2 术前模型外科模拟手术及 板的制 作..................................63.3 制定正颌外科手术 ..............................................74 手术方法 ...........................................................84.1 经口内切口的下颌升支矢状劈开 截骨术 ................................84.2 经口内切口上颌骨 LefortI 截骨 术 .....................................84.3 颞颌关节成形术 ....................................................84.4 颏成形术 ..........................................................95 结 果 ..............................................................105.1 偏颌患者术前两侧髁突、下颌升支、 髁突升支高度的统计学比较........105.2 偏颌畸形患者术前髁突、下颌升支、髁突下 颌升支的不对称系数........105.3 偏颌畸形患者术前头颅正位定位片中颅面宽度的统 计学比较 .............115.4 偏颌畸形患者手术前后头颅正位定位片中偏颌侧 Nc 点、 Max 点与 Go 点至面 中线距离的统计学比较.............................................115.5 偏 颌畸形患者手术前后头颅正位定位片中非偏颌侧 Nc 点、Max 点与 Go 点至 面中 线距离的统计学比较...........................................125.6 偏颌畸形患者术后头颅正位定 位片中颅面宽度的统计学比较 .............125.7 偏颌畸形患者手术前后颏部和下牙中 线位置的统计学比较 ...............135.8 手术方 式 .........................................................135.9 创口愈合情况和疗效稳定性观 察 .....................................146 讨论 ..............................................................157 典型病 例展示 ......................................................20参考文 献 .............................................................34综 述 .................................................................37作者简 历 .............................................................47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偏颌畸形的 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院 口腔临床医学 硕士研究生 李 盈 导 师 陈 军1 引言 偏颌畸形是临床错 畸形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它是指颌骨、牙弓或者颏部 两侧不对称造成的牙齿中线不一致,常表现为下颌牙中线偏离面中线和咬合关系的紊乱,具体表现为偏颌侧后牙反 、开 。它不仅表现在硬组织,也同时出现在软组织,按照受影响组织类型将偏颌畸形的原因分为:牙源性、骨源性、肌源性和功能性 4 大类12。它是一种危害大,矫治困难的错 畸形,对颜面部软硬组织、牙齿和牙弓的形态、咀嚼运动和颞下颌关节等均有不同程度影响3。临床上必须根据每一患者的具体情况,兼顾获得容貌美与稳定性协调的 关系的原则进行治疗,才可取得满意效果4。 1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般资料2 一般资料2.1 研究对象 选取 2004 年 7 月至 2010 年 8 月在本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接受手术治疗的偏颌畸形患者 19 例作为研究对象。这 19 位患者中男性 8 例,女性 11 例,年龄最大的 33 岁, 平均年龄为 22.7 岁。 年龄最小的 18 岁, 在所有的偏颌畸形患者中,AngleIII类患者有 16 例,占 84.2;AngleII 类患者有 2 例,占 10.5;AngleI 类患者有 1例,占 5.3。其中 16 例患者辅以术前术后的正畸治疗。患者面部两侧不对称,颏部与牙齿中线向同一方向偏斜,两者偏斜的程度一致。与朱汉香等的临床观察结果 )正中 (1)资料完整; 位与息止 位时,一致1。病例选择还需符合以下: (2 上、下牙中线不一致,颏部偏斜偏离颅面中线超过 4mm,下牙中线偏离面中线的距离超过 3mm; (3)口内无牙齿的后天性缺失;(4)无可致偏颌畸形的肿瘤疾病史和全身系统性疾病史。2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般资料 表 2.1 本次研究 19 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手术方式 术前下牙中 编 性 年 诊断 偏颌畸形方向 手术方 号 别 龄 线距离(mm) 1 女 20 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式 线偏离面中 过度 右偏颌畸形 上颌 lefort I 截骨前移术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旋转后退术 4 2 男 23 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过度 左偏颌畸形 上颌 lefort I 截骨前移术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旋转后退术 4 3 女 22 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过度 右偏颌畸形 上颌 lefort I 截骨前移术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旋转后退术 3.5 4 女 22 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过度 左偏颌畸形 上颌 lefort I 截骨前移术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旋转后退术 4 5 男 18 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过度 右偏颌畸形 上颌 lefort I 截骨前移术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旋转后退术 5 6 男 19 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过度 左偏颌畸形 上颌 lefort I 截骨前移术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旋转后退术 4 7 女 18 下颌骨发育过度 左偏颌畸形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旋转后退术 4 8 男 21 下颌骨发育过度 左偏颌畸形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旋转后退术 8 9 男 20 下颌骨发育过度 右偏颌畸形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旋转后退术 7.5 10 女 26 下颌骨发育过度 左偏颌畸形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旋转后退术 3.5 11 男 23 下颌骨发育过度 左偏颌畸形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旋转后退术 4 12 男 22 下颌骨发育过度 左偏颌畸形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旋转后退术 10 13 女 22 下颌骨发育过度 左偏颌畸形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旋转后退术 8 14 女 33 双颌前突畸形 左偏颌畸形 上、下颌前牙根尖下截骨后退术颏成形术 3.5 15 女 26 上颌前突畸形,下颌发育不足 左偏颌畸形 上颌骨前部区段截骨后退术颏成形术 5 16 男 19 左颞颌关节强直,小颌畸形 左偏颌畸形 左关节成形,颞肌筋膜瓣转移,双下颌牵引成骨术 4.5 17 女 28 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 左偏颌畸形 双侧颞颌关节成形术颏成形术 5.5 18 女 28 左髁突肥大 右偏颌畸形 左髁突切除关节和左下颌骨和颏部成形术 5 19 女 21 右髁突肥大 左偏颌畸形 右髁突切除,右关节成形,左下颌骨矢状劈开旋转后退术 13 3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术前准备3 术前准备3.1 X 线头影测 量 本次研究的 19 例病例均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拍摄治疗前后 X 线头颅正位定位片和全颌曲面断层片, 1 由同一人完成所有的测量分析。 周后重复测量,若两次测量的结果相差超过 1mm,则进行第三次测量,计算最接近的两次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采用 SPSS13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配对资料和独立样本的 t 检验。3.1.1 全颌曲面断层片测量 (1)全颌曲面断层片上的标志点(图 3.1): A 点:髁突的最外侧点 B 点:下颌升支的最外侧点 Co 点:髁突的顶点,髁突的最上缘点 Co’点:X 线与 Y 线的交点 Go 点:下颌角点 Go’点:过 Co 点作垂线垂直于 X 线,垂足为 Go’ (2)全颌曲面断层片上的参考平面(图 3.1): X 线:通过 A 点和 B 点的直线,即与下颌升支相切的平面 Y 线:经过 Co 点与 X 线垂直的直线 (3)全颌曲面断层片上线距的测量(图 3.1): CH:即ACo’,代表髁突高度 RH:即AGo’,下颌升支的高度 CHRH:下颌升支髁突的总高度,即Co’Go’,代表下颌升支的总高度 (4)不对称系数(Asymmetry index)的计算: 采用 Habet5所研究的不对称系数(Asymmetry index),又称偏斜系数的计算4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术前准备:Asymmetry indexR-L/RL100,即两侧垂直高度的差与两侧垂直高度和的商值。髁突、下颌升支、髁突下颌升支的不对称系数均通过此公式计算。 图 3.1 全颌曲面断层片上的标志点和测量平面3.1.2 头颅正位定位片测量 (1)测量标志点(图 3.2): l)蝶骨小翼点(Anterior Cranial Base Anter) 2)眶外侧壁点(Laterosuperior orbit Lo) 3)颧弓点(Zygomatic Zyg) 4)鼻旁点(Nasal 5)乳突点(Mastoid process Mas) 6)下颌角点(Gonion Go) 7)颧cavity Nc) 牙槽峭点(Maxillozygomatic Sutures Max) 8)颏下点(Menton Me) 9)鸡冠点(Crista Galli CG) (2)头颅正位定位片中的参考平面(图 3.2): 5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术前准备 两侧耳塞平面为水平参考线,经过鸡冠点作水平参考线的垂线为面中线(Midline ML) (3)头颅正位定位片上线距的测量(图 3.2): 即两侧 7 个同名标记点至面中线的垂直距离和颏下点至面中线的距离。 图 3.2 头颅正位定位片中标记点至面部中线的垂直距离3.2 术前模型外科模拟手术及 板的制作 模型外科是现代正颌外科手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特殊技术6。面弓转移完成模型外科后,确定准确的截骨部位和去骨量以及牙-骨段移动的具体方位,6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术前准备均需要 板在术中引导牙-骨段的移动。双颌手术常用的上、下颌双 板先是采用中间 以未移动的下颌为基准,指导上颌骨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骨量并固定在新的位置上,再采用终末 板,以固定好的上颌骨为基准,指导下颌骨移动至目标位置并固定。若只做下颌骨的手术,则只需只做单 板即可。术中戴入 板后进行颌间结扎固定上下颌骨,使上下颌颌骨处于术前设计好的咬合状态,使术后牙齿咬合于理想的位置7。3.3 制定正颌外科手术计划 本次研究中的 16 个正畸-正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均制定正颌外科手术计划表。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由正畸专科和正颌外科医师共同制定完成。内容包括: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和术中牙齿需在矢状向、垂直向和横向的移动数据,特别是上、下颌切牙、尖牙和第一磨牙的移动数据。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手术时机的把握8,一般术前正畸要求去除矢状向、水平向和垂直向三方面的牙齿代偿;协调上、下颌的牙弓形态和宽度;矫正倾斜不严重的 平面。本研究.
/
本文档为【偏颌畸形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