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高职高专教育

2017-10-26 50页 doc 112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高职高专教育高职高专教育 高 职 高 专 教 育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 建 设 规 范 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二00九年十一月 目 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3 1.2 本专业技术领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4 1.3 本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带动职业及岗位的新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 4 1.4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兼顾的相关技术领域 ......
高职高专教育
高职高专教育 高 职 高 专 教 育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 建 设 规 范 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二00九年十一月 目 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3 1.2 本专业技术领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4 1.3 本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带动职业及岗位的新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 4 1.4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兼顾的相关技术领域 ...................... 5 1.5 影响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因素 .................................... 5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职业领域分析 ............................................... 6 2.2 职业岗位群及对应岗位能力分析 ................................ 7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本专业培养目标 ............................................. 8 3.2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 8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职业能力要求 .............................................. 11 4.2 能力体系架构与课程路线设计 ................................. 12 4.3 课程 .................................................. 12 4.4 主要学习领域课程........................................... 13 4.4.1地形测量 ................................................. 13 4.4.2地图制图 ................................................. 14 4.4.3 AUTOCAD制图 .............................................. 15 4.4.4数字化测图 ............................................... 15 4.4.5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 ..................................... 16 4.4.6 GPS技术应用 ............................................. 16 4.4.7地籍调查与测量 ........................................... 17 4.4.8遥感技术应用 ............................................. 18 4.4.9 GIS软件应用 ............................................ 18 4.4.10 RS软件应用 ............................................ 19 4.4.11 空间数据库技术应用...................................... 19 4.5 岗位职业资格证书........................................... 20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师资条件 .................................................. 20 5.2 专业校内实验实训条件....................................... 21 5.3 应具备的基本教学文件....................................... 22 5.4 图书资料专业信息获取的条件 ................................. 23 5.5 教学经费 .................................................. 23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 专业人才培养的沿革、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我国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等学校就开设 了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专业。1990年代很多大中专学校相继开设了地籍测绘及相关专 业。2004年,在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规范的专业名称为“地 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 我国现在已经设置有专科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学校有几十所,虽 然名称一致,但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课程设置与内容体系、教学 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教学与实训仪器设备条件、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不 小的差异,虽各有特色,但总体感觉比较杂乱,主要表现为:首先是人才培养目标上有较大的出入——各学校主要以老的测绘专业或土地管理专业通过扩展、嫁接、延伸而 来,不可避免的存在教育标准与行业企业标准的不吻合,导致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模糊, 定位不够准确,也影响到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与确定;其次,目前地籍测绘与土地管 理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内容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比较混乱---课程设置沿用 本科学校的设置或将测绘专业、土地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组合,内容则是本科内容的 压缩或是中职内容的放大,没有专门的专业系列教材;最后是师资队伍、教学与实训 仪器设备、实训基地等教学基础建设没有基本的规范和要求,不能满足专业教学的基 本要求。 1.2 专业技术领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掀起,信息技术在土地管 理各项工作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土地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土地管理的各项 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土地管理的水平。但是,目前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信息 技术的应用很不均衡,尤其是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总体水平还不高,信息的采集 大量采用的是人工报表式,信息的处理、分析还主要依赖手工计算,信息的表达、存 储仍然以纸质仓储形式为主,信息的应用和管理还不够科学、规范。 土地资源管理正在向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土地资源信 息的采集向数字化、产业化、系统化发展;土地资源信息的处理、分析向自动化、智 能化发展;土地资源信息的表达、存储向数字化、系统化、信息化发展;土地资源信 息的应用和管理向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服务发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深入。? GIS技术 与OA技术及WEB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将土地管理过程置于网上,用信息技术支 持土地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实现业务的自动化、网络化、图文一体化办理,使业务办 理更生动、直观、科学,优化了业务流程、规范了管理,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促 2 进了依法行政,已广泛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建设用地审批、土地登记等日常土地 管理业务中;? 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结合,将海量土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纳入 大型关系数据库中统一、集中管理,进行统一的查询、分析与处理,大大提高了海量 土地信息数据的管理、加工、分析能力,已广泛用于土地利用现状、规划成果、遥感 数据等土地基础数据的管理;? 3S技术的综合应用,通过开展国家“863”的 “重大行业3S应用示范??国土资源”课题研究,基本形成了对空间数据进行时实采 集、更新、处理的国土资源行业大型3S应用技术体系,成为全面、快速、准确地掌 握国土资源状况的有力手段,广泛用于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与变更、建设用地批后核查等工作中;? 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将各业务 数据库中数据进行信息提炼、再加工和数据挖掘,形成了综合的面向分析的环境,为 土地管理的分析决策提供了全面、客观、翔实的数据基础,已广泛用于土地管理的各 项统计分析工作中;? 计算机、网络、个人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业务的电子 化网络化运行,为信息的发布与查询提供了工具以及数据支撑,通过网络提供便民服 务,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土地管理成为可能。扩大了便民服务的。WebGIS技术结合,将土地管理中的公益性、基础性信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提供给社会公众,供社会公众查 询、监督、提意见,已广泛用于土地法律法规宣传、信访、业务办理结果的社会公开 与意见反馈工作中;? 电子政务平台技术,研制开发了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基础平台”,通过组件化、模块化的定制工具,进行了各业务系统快速搭建、整合与集成应 用,广泛用于城镇地籍管理、建设用地审批、规划管理等业务系统的开发与整合。可 以说,信息技术为土地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基础。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在部、部分省、市、县建成并应用,国家级土地利用 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国家级规划、全国省级和50万以上人口重点城市规划成果的管理、规划审查以及决策分析。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建成在部机关投入 应用,建设用地电子报盘软件、建设用地电子备案软件在全国各省、市、县推广应用, 初步形成了建设用地审批集项目远程申报、行政审批、信息发布和社会监督于一体的 网络化运行模式,部分省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建成并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审批。 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定级估价系统、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系统、土地 抵押、冻结、查封综合查询系统等已在部分市、县建成并应用于各项土地管理工作中; 深圳、南京、西安、贵州、重庆、东莞、中山等市建成了具有先进水平的综合性的土 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土地管理各项业务的网上综合办理。 3 1.3 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新要求 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广泛应用,需要大量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 专业人才,其中基层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尤其旺盛。同时,也对高职高专地籍测绘 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1)具有熟练的地籍测绘、制图的技能,主要从事数字化地籍测绘、土地调查等工作;2)掌握网络技术、数据库等IT技术,能够从事土地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应用等工作;3)掌握土地管理基本知识,熟悉我国土地管理方针、政策、法规,能够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土地信 息应用和服务等基层第一线工作。 1.4 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兼顾的相关技术领域 由于本专业是测绘、土地管理及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因而其相关技术领域包 括:1)测绘工程;2)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等;3)IT信息技术等。 1.5 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的因素 影响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有:1)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较为模糊, 人才培养标准和方案欠规范,在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设计和定位方面各有关 学校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2)课程设置及内容体系比较杂乱,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标 准,也没有专门的系列教材; 3)部分学校基本教学条件不尽如人意,不能完全满足 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的需要。 2 专业人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2.1 职业领域分析 1)地籍测绘、土地调查; 2)基层国土部门的地籍管理; 3)土地信息系统的应用; 2.2 职业岗位群及其岗位能力分析 2.2.1职业岗位群 (1)从事国土、测绘、房地产及城市规划等部门的基础测绘工作; (2)从事国土、房地产等部门的基层管理工作; (3)从事国土信息和地理信息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工作; 2.2.2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定位,确定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及道德要求如下: (1)职业岗位知识要求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测绘、土地调查、土地信息系统应用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熟悉国家有关土地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4 ?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关土地管理的发展动态。 (2)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有外语一般会 话和交流能力; ?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 ?熟练掌握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电子全站仪、电子水准仪、GPS等)的 操作技能,掌握其他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 ?熟练掌握地形、地籍、等野外数据采集的技能。熟练掌握数—形转换、图形编 辑与地形图、地籍图等图件的制作技能,熟练掌握应用主流软件进行数字化测图的能 力。 ?熟练掌握地籍测绘、土地调查、土地信息系统应用等实际工作的技能。 ?熟练掌握应用计算机完成地籍测绘、土地调查、土地信息系统等数据处理的能 力。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了解相关土地整理、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土地开发经营等实 际工作的能力; (3)职业岗位道德要求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 ?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团结协作意识强; ?有适应环境、克服困难的能力。 ?有优良的服务质量,市场意识强 ?能严格遵守测量规范,法制观念强 3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3.1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地管理基本知识,熟悉我国土地管理方针、政策、 法规,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操作等熟练技能,能在国土、测绘、城建等领域以及 相关领域从事以土地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表达、存储、应用和管理为主要内容 的基层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3.2 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三校生,全日制三年。 4 专业职业能力体系和教育教学内容 4.1 专业职业能力体系 5 1)职业能力体系(见图1) 职业通用能力 职业基本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扩展能力 (基础素质) 工程测量 政治理论素质 专业技术素质 地形测绘 土地利用规划 身心素质 仪器操作技能 地籍房产测绘 村镇规划 基本职业素质 数据处理能力 土地信息系统 信息交流能力 制图技能 土地管理 其它 地籍测绘 计算机应用能力 基本技能 图1 素质和能力的描述 2)职业能力分解表(见表1) 专业职业能力分解表 能力分解 能力要素 课程设置 能力测评 ?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 ?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思想政治素“两课” 合格 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 质 ?法制观念强。 ?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身体健康; 体育 身心素质 达标 ?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向上。 心理健康 职业 通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 职业道德与行为养成 基本职业素能力?较强的团队精神,团结协作意识强; 职业指导 合格 质 ?适应环境、克服困难的能力。 第二课堂 ) ?较强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基础应用文写作 ?常用应用文体写作能力; 素质信息交流能公关礼仪 达标 ?外语一般会话和交流能力。 力 实用 ( 第二课堂 ?操作系统及中英文输入技术(熟练掌 握); 计算机 计算机文化基础 ?办公软件应用(Word、Excel、达标 通用能力 第二课堂 powerpoint)(熟练) ?互联网基本应用。 6 ?熟悉本专业基础性技术工作程序、技 基本技术素相关专业课 术规范和管理标准; 合格 质 新技术讲座 ?了解专业技术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光学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操 作(熟练掌握); 合格 仪器操作技?电子测量仪器(电子全站仪、电子水测量技术基础 (或达能 准仪)操作(熟练掌握); 职 标) ?GPS仪操作(熟练掌握); 业 ?其他仪器操作(掌握) 基 ?土地规划、土地整理(熟练) 本 数据处理技土地规划、地籍测量、合格 ?地籍测量数据计算(熟练) 能 能 测量技术基础 或达标 力 ?数—形转换、图形编辑与制作(熟练) 合格 ?地形图、地籍图、房产图及工程图的制作AutoCAD 绘图技能 (或达(熟练); 数字测图技术 标) ?纸质图的扫描与数字化; ?建筑(构筑)物的观测(熟练); 地籍测绘基地籍测量 ?界址点、线的测量(熟练); 合格 本技能 测量技术基础 ?权属面积计算、(熟练); ?布设小区和图根控制网; 测量技术基础 地形测量 ?利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量; 达标 地形测量实训 ?数字成图; 职 ?布设小区和图根控制网; 测量技术、地籍测量、地籍测绘 ?地籍调查与碎部测量; 达标 业 地籍测绘实训 ?数字成图; 核 ?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土地管理、地籍管理、心 土地管理 达标 ?地籍管理、耕地保护、土地利用管理; 地籍管理实训 能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力 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土地信息 信息系统、土地信息达标 ?土地信息与数据的录入、更新、维护; 系统 系统实训 ?土地信息系统的应用; 4.2 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能力体系和对其进行的详细分解,进行职业能力与课程的链接,从而得 到主干职业技术与职业能力课程,详见图2。 7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职业能力——课程链接 A职业技术课 B职业基本能力 D职业能力课 C职业核心能力 A3 A1测量技术 B1基本技D1地形测量全 C1地形测量 B1B2基础 术素质 实训 B3B4 C2地籍测绘 A2专业数学 B2仪器操作技D2地籍测绘实A1 B1 B1 D2 基础 能 训 B3 B4 B5 A3 AutoCAD B3 计算机制C3 土地管理 D3 土地管理A3A4 B1B3 A4数字测量 图技能 实训 A5A7 B4B5 D3 技术 A5土地信息系统 B4数据处理技 B1B3C4 土地信息 D4 能 D4 土地信息 A1A2 系统 B4 B5 系统实训 A5A6A6土地管理 A7A9 B5地籍测绘基 A7计算机技术 本技能 A6 A7 A8A9 A8 土地管理 法律法规 A9地籍测绘 新技术讲座 图2 能力与课程关系描述 4.3 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职业能力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要求,明确本专业 的课程设置如下: 4.3.1职业基础课 必修职业基础课共8门,总计484学时,占理论教学总学时数的40%。 (1)思修与法律(30学时) 了解宪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 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6学时) 8 毛泽东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就业与创业指导(24学时) 职业道德部分讲授思想品德概论、法律常识,人生与道德、职业道德与行业指导 等内容;职业指导部分介绍就业方向、就业原则、用人单位面试的方式,自我推荐材 料的组织等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 业能力。 (4)体育(66学时) 学习体育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练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 觉锻练的习惯。 (5)公共英语(168学时) 基本语法,词汇及用法,要求掌握4000以上词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 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6)高等数学 60学时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含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 积分学。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熟练的运算能力以及自学能力,使学生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专业 应用问题提供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 (7)计算机应用基础(60学时) 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的使用,中英文录入及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 网络的使用。 4.3.2职业技术课 必修职业技术课共12门,总计734学时,占理论教学总学时数的60%。 (1)专业数学基础 54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 数理统计等。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熟练的运算能力以及自学能力,使 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 专业应用问题提供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 (2)测量技术(172学时) 测量学基础知识,测量误差的基础知识,J6经纬仪,S3水准仪,全站仪的结构与使用,角度,距离和高差的测量方法,图根控制测量的外业与内业计算,地形测绘 与应用。 (3)工程识图与制图(44学时) 9 工程识图、制图的基础知识,工业与民用建筑、线路、桥梁及隧道工程施工图的 识读,简单工程图的制作。 (4)AutoCAD(46学时) Auto CAD 初步,实体绘图及处理,图形输出和Internet 功能等。 (5)村镇规划(42学时) 村镇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工作程序以及编制规划的 成果文件。 (6)土地管理学总论(76学时) 土地特性、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内容、地籍管理、耕地保护、土地利用管理等。 (7)数字测图技术(36学时) 地形图、地籍图的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技术的基本理论,作业方法,图内测绘 生产第一线的主流数字测图软件的应用。 (8)控制测量与GPS技术 (90学时) 三、四等水平、高程控制网布设与测量,三、四等精密导线测量的基本理论与作 业方法等,GPS定位技术。 (9)地籍测量(40学时) 地籍测量的外业调查,地籍图根控制测量,地籍测量的方法,地籍图及土地面积 测算。 (10)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56学时) GIS的基本知识,GIS数据分析、处理和应用。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土地 信息与数据的表达,土地信息系统的应用。 (11)航测与遥感技术(52学时) 航测与遥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航测成图的技术和方法,像片联测,像片判 读与测绘的作业方法。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上的应用。 (12)土地利用规划(56学时) 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以及土地开 发、复垦、保护整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和修编。 4.4.3职业能力课 (1)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1周) 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训练。 (2)地形测量实训(7周) 普通经纬仪、水准仪和全站仪的操作训练,图根控制测量(导线,交会)的外业 10 与内业,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全站仪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 (3)数字测图内业实训(2周) 国内主流测图软件的应用,计算机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籍图编绘。 (4)航测与遥感技术应用实训(1周) 像片判读与调绘,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5)地籍测绘实训(4周) 权属调查,界址点测量,地籍图数字成图,面积测算及汇总。 (6)AutoCAD实训(1周) 实体绘图及处理、图形输出等。 (7)土地信息系统实训(4周) 土地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设计、建立,图形处理以及输出。 (8)控制测量实训(4周) 四等或小面积首级控制网的角、边观测,三、四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进 行有关GPS网布设设计和测量工作、数据处理。 (9)土地利用规划实训(1周)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 (10)村镇规划训(1周) 村镇规划方案拟定、规划的编制、村镇规划图的编绘。 (11)毕业综合实训(15周) 根据毕业生个人兴趣,就业情况选择实习内容和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包括地形测 量、地籍测绘、土地规划、土地评价及其他相关技术工作。 (12)毕业设计与答辩(4周) 毕业设计应在毕业综合实习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内容为:小测区地形(地籍)测 量的技术设计,土地规划编制,土地评价方法选择,实习总结报告等。毕业设计(论 文)经指导教师审阅后,交答辩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聘请一定专业水平的教师和技 术专家进行评议并组织公开答辩。 4.3.4选修课 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建设需要设置选修课。 4.3.5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主要采用开放实训室、专业技术讲座、专业技能竞赛及对外技术服务等 形式,提高学生的技术素质,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参见表2。 11 表2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含三校生) 学制:三年 课内计划学时数 按学期分配学时数 学 考 理 实践教学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类 序 试 学 课 程 名 称 论 号 学 时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实 设 实 教 别 分 期 数 验 计 训 学 15 19-1 19-11 19-9 19-9 0 1 军事理论与军训 2 思修与法律 30 24 6 30/2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3 36 30 6 36/2 色社会主义理论 职 4 职业道德与行为养成 20 16 4 20/2 业 5 创业就业指导 4 4 4 基 6 高等数学 , 60 46 14 60/4 础 7 英语 168 100 68 60/4 108/6 课 8 体育 66 6 60 30/2 36/2 9 计算机应用基础 60 36 24 60/4 10 应用文体写作 40 20 20 40/4 小 计 484 282 202 240 180 40 24 11 专业数学(工科选) 54 40 14 54/3 必 12 测量技术基础 172 96 76 96/6 76/4 13 AutoCAD 46 24 22 46/3 14 工程制图与识图 44 20 24 44/3 15 数字化测图技术 36 14 22 36/4 职 16 村镇规划 42 32 10 42/3 业 17 土地管理总论 76 56 20 76/8 修 技 18 控制测量与GPS技术 90 56 34 90/6 术 19 摄测与遥感技术 52 36 16 52/4 课 20 土地利用规划 56 36 20 56/6 21 土地信息系统 56 42 14 56/6 22 地籍测绘 40 26 14 40/4 课 23 小 计 764 478 286 96 220 154 182 112 24 计算机应用实训 1周 1 25 地形测量实训 7周 1-7 26 AutoCAD实训 1周 8 职27 数字化测图内业实训 2周 18-19 业28 土地利用规划实训 1周 15 能29 地籍及房产测绘实训 4周 16-19 力30 摄影测量与遥感实训 1周 15 课35 村镇规划实训 1周 17 程 36 土地信息系统实训 4周 16-19 37 控制测量实训 4周 11-14 小 计 26周 1周 11周 9周 5周 1 工程测量 54 选 2 数据库技术 36 28 3 土地评价 36 28 修 4 5 课 6 控制周学时 24 23 21 21 20 0 合计 备注:课堂教学总学时:1248(不含选修课),其中:理论 760,实验 488。集中实践教学总学时:650(26周,不含毕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与答辩)集中实践教学按26/周折算课时。 12 4.4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 全面推行职业核心技能达标制度(见附件2)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其中职业资 格证书主要有: 1)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 2)全国大学生计算机一级考试合格证书 3)高级测量工资格证书 4.5 主要课程标准(见附件1) 5 专业办学条件 以下办学条件均按1个班(40人)为基准确定。 5.1 师资条件 1)专业教师应具有高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 2)专业专职教师不少于5人,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职称者不低于60%。 3)专业课程的60%以上课时应由中级以上专业职称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专职教师 担任;对于实践课程则应根据教学需要,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5年以上本专业实践工作经历、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的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4)每年不少于30%的专职教师进行相应的专业实践活动。 5.2 校内实训条件 1)专业应当至少配备测量实训室、数据处理与成图实训室、土地信息系统实训 室和野外实训基地,以上实训室可以与相关专业共同使用。 2)具有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学设施等),具有相应的多媒体教学 课件等。 3)专业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见表二。 5.3 应具备的基本教学文件 1)有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或相关行业部门认可的指导性教学文件,学校有完整的 实施性教学方案。 2)有完善的专业教学。 5.4 图书资料专业信息获取的条件 1)具有专业教学所需的挂图、教学参考书、专业期刊杂志等 2)与本专业直接相关的书籍、专业期刊杂志等总数不少于平均每位学生10册。 5.5 教学经费 新设立本专业时,为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开办经费一般不低于20万元(不 13 包括固定资产)。同时,每年的正常教学经费不低于10万元。 表3 专业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实训室名称 实训项目 建设标准 (实训基地) 角度测量 J6型经纬仪(10台) 高程测量 S3型水准仪(10台) 测量实训室 距离测量 全站仪(10台) 全站仪数字测图 静态GPS(6台) GPS定位 数字化成图 数字化成图软件(网络)1套 测量数据处理 数字化成图软件(单机)10套 测量数据处理软件(网络)1套 数据处理与成图实训室 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单机)10套 台式电脑(50台) 笔记本电脑(10台) 绘图仪、打印机、扫描仪(各1台) ArcGIS、MAPGIS或其他ArcGIS、MAPGIS或其他GIS软件不少于 GIS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各1套。教学软件不少于各1套(网络) 地理信息系统实训室 利用GIS软件制作专题图 台式电脑(50台) 立体观察与量测 反光立体镜(20台) 影像判读与解译 立体量测仪(20台) 遥感技术与土地调查 影像数字化测图 数字影像识别系统(1套) 实训室 影像纠正 各种影像资料 野外调查内容转绘 土地利用现状图编绘 地形测量 地形特征全面、典型,地物分布、地貌 地籍测量 起伏变化均匀,适合进行地形、地籍测 野外实训基地 土地调查 量和土地调查作业。 有学生实训的吃、住、行等后勤生活保 障条件。 14 6 专业特色 由于不同的学校的办学历史、行业渊源和所处地区有差异,其培养的毕业生的就 业方向必然会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按照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的分析,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有三个大 的方向,所以在打造专业特色上也主要从三个方向进行努力: 1、测绘工程方向:如测绘工程是学校传统的就业行业,在发展本专业时就可以 以测绘为特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在测绘、工程建设等部门从事基础测绘生产、土地 基础信息采集与加工等。其培养过程中,就应当适当增加测绘学科方面的教学与实践 的内容。 2、土地信息技术服务方向:致力于向土地信息的应用、维护、管理方面发展, 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在地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等部门从事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基 础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等。其培养过程中,就应当适当增加IT技术、信息系统技术等方面相关的教学与实践的内容。 3、基层土地管理部门:如果学校与国土管理部门的渊源较深,所在地区的基层 土地管理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比较缺乏,则可主要面向土地管理部门培养基层土地管理 技术人员,从事土地信息的处理、分析、存储、应用和管理等工作。其培养过程中, 就应当适当增加土地管理、土地经济等方面相关的教学与实践的内容。 15 附件1 主要课程教学标准 1.《测量技术基础》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是测 量技术理论的入门课程。它阐述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是后继 专业课的学习的基础对后续专业课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测量技术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图根的平面与高程控制测量、距离测量、角度 测量、图根计算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地形图测绘基本理论和作业方法,熟悉 进行上述测量工作常用仪器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技能,为以后学习专业课打好基 础。 (一)知识教学目标 1.理解地面点的坐标、高程、直线定向等基本知识; 2.理解各种测量仪器设备检校的基本知识; 3.了解测量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4.掌握测量基础知识; 5.掌握各种测量工作原理、计算原理等知识; 6.掌握地形图绘制的基本理论;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熟练掌握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 2.熟练掌握计算坐标、高程等测量成果的技能 3.熟练掌握测绘仪器采集数据的能力 4.熟练掌握测绘数据处理,编绘地形图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具备团结协作精神;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和法 律观念;严格遵守测量规范要求;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 理论教学: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地面点位置的确定;测量工作程序和原则; 比例尺、直线定向、地形图; 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地形图的概念、理解地面点坐标和高 程概念、掌握比例尺及其精度的概念和应用。 重点、难点: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大地体、参考椭球体、比例尺、地形图 (二)水准测量 16 理论教学: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测量仪器(S3)和工具及使用;水准仪的检验 和校正;等外水准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水准测量误差来源及注意事项。 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水准测量仪器的构造、性能;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懂得水 准测量的原理、路线水准测量的作业方法,熟悉高程成果计算,了解水准仪的检校。 重点:水准测量的原理,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作业方法 难点:高程成果的计算、仪器检验与校正 实践教学:水准仪构造认识实习;三、四等水准测量;水准仪检校。 (三)角度测量 理论教学:角度测量原理;J6经纬仪的构造、使用;水平角观测方法;竖直观测 方法;经纬仪的检校;角度测量误差来源及注意事项。 目的要求:使学生懂得水平角、垂直角观测原理,掌握J6经纬仪的结构、性能、 使用,掌握水平角、垂直角观测方法和记录、计算,了解J6经纬仪的检校。 重点:角度测量的原理 难点:仪器检验与校正 实践教学:经纬仪认识实习;水平角观测;垂直角观测;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四)距离测量 理论教学: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光电测距;距离测量误差来源及注意事项。 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距离测量的方法及成果整理 重点、难点:钢卷尺量距、光电测距的方法 实践教学:平坦地区直线定线和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光电测距。 (五)小区控制测量 理论教学:图根控制网;导线测量;交会测量(前方交会、测方交会、后方交会); 高程控制测量(图根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 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图根控制点的作用、布设形式,掌握导线测量、交会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的内业和外业,了解各种图根控制点坐标和高程计算的原理,掌握计算 器计算图根点的运算技巧。 重点:导线的测量、交会测量内业和外业、三角高程测量 难点:坐标、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实践教学:导线测量内外业;交会测量内外业;三角高程测量内外业。 (六)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理论教学: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高斯投影概念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地貌符号和地物符号;测图前的准备工作;地形图测绘(经纬仪测图、全站仪构造使 用、全站仪测图);地形图的绘制;地形图的基本应用;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目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高斯正形投影的概念、投影带的划 分,掌握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和地物、地貌的符号,熟悉经伟仪、大平板、全站仪 17 测图的方法和成图方法,掌握等高线的勾绘,了解地形图识读及应用。 重点:经纬仪、大平板仪、全站仪测图方法 难点:地形图的分幅、等高线的勾绘 实践教学:坐标格网绘制和控制点展绘;经纬仪测绘地物、地貌;全站仪测绘地 物、地貌;地形图野外判读;地形图应用(绘制断面图、确定汇水面积、场地平整等)。 四、说明 1.本课程是首先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对测量工作毫无感性认识基础,同 时,测量学科的一些概念又往往不是理论推演得出的,而是实验结果,是定义的。因 此,教学中加强直观性就更加重要。应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图表、幻灯、录像等教 具使学生较快较易地理解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明确的概念。 2.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实习实验环节的组织和辅导。 应当配备实习指导书,应当要求学生严格执行相关实习规定和测量规范。 3. 本课程是测量技术理论和技能培养的入门课程。它阐述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是后继专业课的学习的基础。 4.考核方式:理论部分以笔试为主;实践操作部分以考核为主。具体按《测量技 术基础》考核办法执行。 五、教学学时分配建议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数 合计 理论 实训 机动 1 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 10 10 2 水准测量 28 16 12 3 角度测量 24 10 14 4 距离测量 14 8 6 5 小区控制测量 54 28 26 6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36 22 18 机动 2 2 总计 172 94 76 2 六、课程考核办法 1、考核目的 1)帮助和督促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2)检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科学评定学生 成绩。 3)检查教学效果。 4)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5)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和树立良好的学风。 2、考核方法 18 测量技术基础是测绘类专业必修课,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期末、实训考核三 部分组成,其中平时考核占20%,期末考核占50%和实习考核占30%。 1)平时考核: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课堂表现、课外作业、平时测验的方式检 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满分100分。 2)期末考核:学期结束后,进行总结性测验,全面检查学生对该课程学习情况, 满分100分。 3)野外实训考核:根据学生实习表现、实训项目达标情况及实习报告评定,满 分100分。 考核总成绩=平时考核成绩×20%+期末考核成绩×50%+实训考核成绩×30% 3、评分标准(百分制) 1)、平时考核评分标准 平时考核项目包括课堂表现、课外作业、平时测验三项。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课堂表现20分。对课堂上认真听讲、作笔记、积极思考提问、配合教师教 学的学生给与满分,对缺席、上课不认真、不作笔记等现象的学生每次扣1~2分,扣完为止。 (2)课外作业(含实习课作业)50分。每次作业根据完成情况按百分制评定, 期末再统计出平均成绩。对不交作业的学生每次扣5分,扣完为止。 (3)平时测验30分。每次测验(含实习内容测验)根据完成情况按百分制评定, 期末再统计出平均成绩。 2)期末考试评分标准 期末考试试卷一般设有6大题,分别是名词解释、填空、是非题、选择题、图解 题、问答(叙述)题。各题评分标准如下: (1)名词解释20分:要求学生能按照书本定义或理解基础用自己语言正确表达 定义的给满分,以自己方式表达不完整者,视情况扣分,基本或完全不符合者不得分。 (2)填空20分:填对得分,填错0分。 (3)是非题10分:判断正确得分,判断错误0分。 (4)选择题10分:选对得分,选错0分。 (5)图解题15分:按图解题要求,画(答)对得分,画(答)错0分,画(答)得不完整者视情况扣分。 (6)问答(叙述)题25分:对回答明确,内容层次清楚,分析合理者得满分, 对回答不完整者视情况扣分;对回答不对题者不得分。 3)野外实训考核评分标准 分为以下五个具体考核项目: (1)实训表现20分。遵守实习期间的规章制度,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在实习 中做到勤敲打、勤观察、勤思考,做好野外记录;具有团队精神,能圆满完成实习任 19 务。达到上述要求得满分,未达到要求的视情况酌情扣分,缺一次实训的扣10分,超过两次以上的实习总成绩不及格。 (2)仪器的安置及使用20分。熟悉仪器的结构及校正,能熟练的安置和使用仪 器, 安置时间符合要求。由指导老师根据要求视完成情况酌情评分。 (3)正确操作仪器进行观测10分。能够独立完成一测站的观测工作。掌握操作 方法、步骤。由指导老师根据上述要求视完成情况酌情评分。 (4)野外观测30分。能正确操作仪器进行一测站的观测工作,观测成果符合规 范要求,观测的时间符合要求,测制的图件整洁、准确、美观。由指导老师根据上述 要求视完成情况酌情评分。 (5)正确完成观测记录10分。能独立完成野外观测记录,格式正确、实事求是、 字迹清楚、计算准确。由指导老师根据要求视完成情况酌情评分。如有伪造野外观测 记录的行为,本次实习总成绩不及格。 (6)熟练进行数据处理10分。能独立完成野外观测数据的内业处理,计算步骤 正确,成果合格。由指导老师根据要求视完成情况酌情评分。 20 2.《数字测图技术》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讲述数字测图 基本理论和数字测图系统及其运用;其任务是培养学生能够从事数字测图的技术和能 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数字测图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学会并能熟练操作国产及进口的主流全站仪。 (3)学会并能熟练运用国内的主流数字测图软件。 2)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熟练操作全站仪的能力。 (2)具有熟练运用数字测图软件的能力。 (3)具有独立完成内外业一体化的数字测图能力。 (4)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踏实、吃苦的工作作风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1)数字测图概述 理论教学:数字测图的概念;数字测图的系统构成;数字测图的优点;数字测图 的基本过程;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 目的要求:掌握数字测图的概念、基本过程和作业模式 重点、难点:掌握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 2)数字测图硬件设备 理论教学:全站仪的结构及其测量原理;尼康系列全站仪的使用;拓普康系列全 站仪的使用;徕卡系列全站仪的使用;索佳系列全站仪的使用;南方系列全站仪的使 用;全站仪的检验和校正;数字化仪;数控绘图仪;数据通信。 目的要求:. 掌握全站仪的结构及其测量原理、认识数字测图系统的其它设备: 数字化仪、数控绘图仪 重点、难点:全站仪的结构及其测量原理,一种常用的全站仪的大致使用方法 实践教学: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绘图仪的认识与使用 目的要求:学会并能熟练掌握全站仪和绘图仪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重点、难点:掌握不同型号全站仪操作之间的不同处、熟练掌握一种全站仪 3)数字测图外业 理论教学:碎部点坐标测算方法及数学原理;数据编码;野外数据采集。 21 目的要求:掌握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方法、编码的概念、编码方案。 重点、难点:掌握碎部点坐标测算方法及无码作业方式的草图绘制方法。 实践教学: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 目的要求:掌握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方法。 重点、难点:熟练掌握全站仪操作和草图的绘制。 4)南方CASS数字测图软件 理论教学:CASS数字测图软件简介;平面图绘制的方法;注记与编辑;数字地形 图绘制;数字地籍图的绘制;CASS电子平板;CASS测图软件的其它功能。 目的要求:了解南方测图软件CASS7.1的各项命令的使用方法。 重点、难点:数字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方法、等高线绘制。 实践教学:CASS数字测图软件的认识与使用;用CASS软件绘制平面图;用CASS绘制等高线;用CASS绘制一幅完整的地形图;用CASS绘制地籍图。 目的要求:掌握用CASS7.1绘制平面图、等高线、地形图、地籍图。 重点、难点:掌握用CASS7.1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5)其它主要国产测图软件 理论教学:EPSW系统(EPSW系统特点、测量前的作业准备、图根控制测量、碎 部测量、图式符号的绘制、数模等高线绘制、图形编辑、成果的绘制与交换);开思 SCS数字测图软件(开思SCS数字测图软件简介、平面图绘制的方法、注记与编辑、 数字地形图绘制、电子平板、测图软件的其它功能)。 目的要求:了解山维EPSW测图软件、开思SCS数字测图软件的各项命令的使用 方法。 重点、难点:数字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方法、等高线绘制 实践教学:EPSW数字测图软件的应用;开思SCS数字测图软件的应用。 目的要求:掌握用EPSW绘制地形图、开思SCS数字测图软件绘制地形图。 重点、难点: EPSW、SCS绘制等高线和地形图。 四、说明 1.课程特点及教学特色: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操作容易上手的特点,教学须 通过课堂讲授、上机操作和野外实践来达到目的 2.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数字测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综合课程,不仅 有自身的理论、原则和作业方法及步骤,而且还与其它课程如测量学、地形绘图、计 算机应用基础、CAD技术、控制测量、地籍测量和数据库原理技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涉及这些课程中相关基本知识如图根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地形测量、地形图的绘制 方法、地形图图式符号的应用、全站仪和GPS等测量仪器的综合应用。 3、考核方式:笔试及实习测试 4、教学方法及手段建议:课堂教学并配合多媒体教学并行,更重要的是 要多 22 加强野外实践、实训的操练。 五、教学学时分配建议 学 时 数 序 号 课 程 内 容 合 计 讲 授 实 训 机 动 1 数字测图概述 2 2 2 数字测图硬件设备 4 2 2 3 数字测图外业 12 4 6 2 4 南方CASS数字测图软件 10 4 6 5 其它数字测图软件的应用 8 4 4 6 总计 36 16 18 2 六、考核要求 1、考核目的 1)帮助和督促学生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2)检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科学评定学生 成绩。 3)检查教学效果。 4)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5)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和树立良好的学风。 2、《数字测图技术》课程的考核指标体系 考核内容 考核要求 序号 权重 (或项目) (或能力点) (或标准) 数字测图 1 数字测图的概念、系统构成、基本过程合格 5 的概念 数字测图硬件全站仪的结构及其测量原理及使用,数据通2 达标 5 设备信,绘图仪的使用 数字测图 碎部点坐标测算方,数据编码,草图绘制方3 达标40 外业 法 南方CASS数字CASS的安装,数字地形图绘制的基本方法,4 达标 40 测图软件地籍图的绘制,土方量计算 山维EPSW电子平板测图软件、开思SCS数其它数字测图5 字测图软件完成图式符号的绘制,数模等高合格10 软件的应用线绘制 3、考核方式 笔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 4、试题题型 笔试题型: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23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问答题或论述 题(每题10分,共20分);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技能测试题型:测试题1(分数30);测试题2(分数30);测试题3(分数40) 5、评分标准和成绩合成 60分以下不及格,60分到70分及格,70分到79分良好,80分以上优秀;卷面 成绩×60%+操作成绩=综合成绩 24 3.《土地管理学总论》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作为地籍测绘与 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启蒙课程。为使学生全面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本 课程设置时必须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使学生系统掌握土地管理的原理、内容和方法,了解土地管理专业内部知识 结构关系和相互作用。 2、结合当前土地管理的一些热点问题,通过土地管理案例分析和操作实务,让 学生在掌握土地管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管理学原理,为土地管理打下基础; 2)理解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 3)掌握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和城市土地市场管理; 4)了解土地信息管理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土地管理; 2能力培养目标 1)能从管理学原理理解当前我国目前的土地管理工作; 2)具有公共管理、法律、经济等方面知识的迁移能力; 3)能用土地管理相关理论解决土地管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3思想教育目标 特别注意强调土地管理工作中责任心的养成和较强的法律观念、吃苦耐劳精神的 培养以及土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建立。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1、绪论 理论教学:土地的概念及其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土地的特性;土地管理 的客观必然性;土地管理的特点和作用;土地管理的概念;土地管理的性质;土地管 理的特点和作用;土地管理的任务和原则;土地管理学的对象、内容和体系 。 目的要求:掌握土地的基本概念、特性与土地功能;理解土地管理的必要性及其作用;了解土地管理学的对象、内容与体系 重点:土地、土地管理和土地管理学的基本概念;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严峻的 形势。 难点:土地和土地管理的特性。 25 2、土地管理原理 理论教学:人本管理原理;系统管理原理;动态管理原理;管理效益原理。 目的要求:了解土地管理的一般原理;理解管理学中的相关原理在土地管理中的 灵活运用。 重点:系统管理原理的理解 难点:土地管理中的管理效益本质掌握 3、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 理论教学:土地管理目标的设置;土地管理的组织设计;土地管理职能动作* 目的要求:了解土地管理目标设置与国家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掌握 土地管理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等职能在省市县土地管理局不同部门的职能 以及如何衔接。 重点:土地管理职能与现实土地管理局各部门的衔接 难点:土地管理的组织设计 4、土地的利用管理 理论教学: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依据;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管理;农用地利用管 理;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利用监督与调控。 目的与要求 掌握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依据;了解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掌握县乡 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体系、内容以及审批手续;理解土地用途管制的内涵 重点:土地利用管理的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程序与方法 难点:耕地利用管理的办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 5、地籍管理 理论教学:地籍管理概述;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 地籍档案管理 目的要求:了解地籍管理的内容,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程序和方法;掌握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程序、内容和原理, 理解我国土地登记办法中关于土地登记的相 关规定;了解土地统计和地籍档案管理 重点:土地分等定级影响因素分值的计算;现行土地登记的新的规定 难点:土地分等定级影响因素分值的计算 6、土地权属管理 理论教学: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土地权属管理的任务和内容;土地所有权与 使用权的确认;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土地 26 征用;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 目的要求:理解土地制度与土地产权;掌握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等流转管理;掌 握土地征用管理办法。 重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管理 难点: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设计再思考; 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原则与依据 7、 城市土地市场管理 理论教学:城市土地市场管理概述;城市土地市场供需调控与管理;城市土地市 场价格管理;城市土地市场微观管理 目的要求:掌握城市土地市场供需调控与管理,掌握城市价格管理办法 重点:土地市场经营的基本原则和市场管理的要求以及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趋 向。 本章难点:如何调控城市土地一级市场、二级市场。 四、说明 1.课程特点及教学特色:本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操作不容易上手的特点,教学 须通过课堂讲授、岗位实践来达到目的 2.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非常强的综合课程, 不仅有自身的理论、原则和工作方法及步骤,而且还与其它课程如法学、管理学、规 划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3、考核方式:笔试及实习测试 4、教学方法及手段建议:课堂教学并配合多媒体教学并行,更重要的是要多加 强岗位实践。 五、学时分配建议 学 时 数 序课程内容 号 合计 讲授 实训 机动 一 4 4 绪论 二 4 4 土地管理原理 8 6 2 三 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 四 12 8 4 土地的利用管理 五 12 8 4 地籍管理 六 8 6 2 土地权属管理 4 4 七 城市土地市场管理 54 32 12 2 总 计 六、考核方式 笔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 27 笔试试题题型:简答题(每题3分,共30分);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评分标准和成绩合成: 60分以下不及格,60分到69分及格,70分到79良好,80分以上优秀。 卷面成绩?60%+操作成绩?40%=综合成绩 28 4.《地籍测绘》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阐述土地管理 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地籍测量的基本要求、工作方法的课程。其综合性、理论性、系 统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它的任务是:为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提供理论知识、实践技能 以及基础信息(文字、数据、图件)。 二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较扎实的掌握从事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所必须的 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 好的职业道德。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土地管理和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 2.掌握土地管理和地籍测量的工作方法 3.初步掌握土地管理和地籍测量的基本理论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能够正确制作、分析地籍图件; 2.具备地籍测量内、外业作业的能力; 3.具备土地管理日常工作的能力; 4.具备对土地管理和地籍测量信息进行技术管理的能力; 5.具备对土地管理和地籍测量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培养实事求是和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土地管理基本知识 理论教学:土地的概念和特征;土地管理的任务和内容;地籍管理概述;土地调 查与评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规划 ;地籍档案的整理与管理。 目的要求:对土地管理有一全面、整体的理解和认识。 重点:地籍管理和地籍档案的整理与管理。 难点:土地调查与评价。 (二)地籍测量外业调查 理论教学:地籍测量外业调查的概念;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 29 等级调查;房产情况调查;地籍调查表的填写;地籍测量外业调查的实施。 目的要求:明确地籍测量外业调查的概念和各项内容,掌握各项内容的具体工作 方法。 重点:地籍测量外业调查的实施。 难点:土地权属调查、地籍调查表的填写。 实践教学:地籍测量外业调查的实施(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外业调查的实 施(地籍调查表的填写)。 目的要求:巩固土地权属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掌握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掌握地籍调查表的主要内容、学会地籍调查表的填写、界址调查及界址调查记录和说 明、宗地草图的绘制。 (三)地籍测量 理论教学:地籍测量基本概念;地籍控制测量;测站点的测设;界址点测量。 目的要求:掌握地籍测量基本概念,熟悉地籍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常用仪器。 重点:界址点测量。 难点:界址点测量。 实际教学:全站仪的使用;界址点测量。 (四) 地籍图的测绘 理论教学:地籍图的有关知识;地籍图的成图方法;地籍资料的修测与更新;农 村居民点地籍测量;地籍资料的检查和验收。 目的要求:熟悉地籍图的种类、内容和成图方法,以及地籍图的修测与补测方法 重点:地籍图的内容和成图方法。 难点:地籍图的成图。 实际教学:地籍图的制作 (五)土地面积量算 理论教学:土地面积量算的原则和程序;土地面积量算的方法;土地面积量算的 误差分析与精度指标;土地面积计算中的改正。 目的要求:掌握土地面积量算的各种方法及相应的精度和改正方法。 重点:土地面积量算的误差分析与精度指标。 难点:土地面积量算的误差分析。 实际教学:求积仪量算面积;电算法量算面积 (六)地籍数据库 理论教学:地籍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地籍数据处理;地籍数据的数字化;地籍数 30 据的输出;土地信息系统。 教学目的:了解地籍数据库和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了解电子计算机对地籍 资料进行统一的存储和检索、更新、分类的方法和过程以及特点。 重点:地籍数据库 难点:土地信息系统 实际教学:地籍数据库和土地信息系统的了解。 四、说明 1.实践教学中可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作业场所。 2.本课程教学时数为 40学时,教学方案见学时分配建议表。 五、学时分配建议表 学 时 数 序课程内容 号 合计 讲授 实训 机动 6 4 2 一 土地管理的基本知识 8 4 4 二 地籍测量外业调查 8 4 4 三 地籍测量 8 4 4 四 地籍图测绘 6 2 4 五 土地面积量算 4 2 2 六 地籍数据库 40 20 20 总 计 31 5.《土地信息系统》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阐述地理信息系统 的原理、操作和应用的一门理论性、实用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其综合性、理论性、 系统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它的任务是:为地理信息系统用户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 方法。 二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较扎实的掌握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作所必须的地 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应用和评估的 能力,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 3.初步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基本理论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能够正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具备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应用和评估的能力; 3.具备对地理信息系统项目工程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评价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培养实事求是和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述(4个学时) 理论教学: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地理信息化与地理信 息系统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概况。 目的要求: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概况 (二)地理信息与数据概述(4学时) 理论教学:地理信息;图件投影与制图原理;地形图;图件的矢量数据表达;图 件的网格数据表达;矢量数据与网格数据的比较。 目的要求:了解地理信息及数据的概念,掌握数据表达的方式和方法。 重点:矢量数据、网格数据的表达 难点:矢量数据与网格数据的对比 32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4学时) 理论教学:关系型数据库与属性数据管理;空间数据与空间数据库管理;数据库 技术的最新进展;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设计。 目的要求:了解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的概念,掌握数据库设计与数据库技术 重点:数据库数据类型、数据库设计 难点:数据库数据类型、数据库设计 (四)计算机图形功能(2学时) 理论教学:计算机的图形功能;二维图形显示变换;图斑面积量算及其应用。 目的要求:了解计算机图形转换,掌握面积量算的方法及应用。 (五)图形输入(4学时) 理论教学:图形输入概述;手扶数字化仪图形输入过程;三个坐标系及其相互转 换;组合闭合区域与自动生成拓扑关系;扫描仪图件输入简介。 目的要求:了解图形输入的概念,掌握数字化仪、扫描仪等作业程序及实践应用, 掌握坐标系统变换 重点:图形数字化原理、坐标变换 难点:图形数字化原理、坐标变换 (六)图形分析与处理(6学时) 理论教学:图形编辑;DTM模型的生成;缓冲区生成与缓冲区搜索;泰森多边形 分析;面插值分析;图形叠加。 目的要求:了解图形处理的概念,掌握图形处理的方法 重点:图形处理方法 难点:图形处理方法 (七)输出子系统(2学时) 理论教学:符号库设置与调用;曲线的平滑;面积量算统计的有关问题;输出子 系统的主要外部设备。 目的要求:了解输出系统的主要设备,掌握输出方法 (八)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6学时) 理论教学:模型的概念;权重确定模型;相似距离模型;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模型;时间系列模型;区位分析模型;规划模型。 目的要求:了解模型的概念,掌握常见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 重点: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应用模型 难点: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应用模型 33 (九)地理信息系统建设(2学时) 理论教学: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概述;可行性研究;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 详细设计;系统测试;系统数据获取与预处理;系统维护。 目的要求: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概念,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及程序 重点: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系统数据获取 难点: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系统数据获取 (十)地理信息系统专项子系统(2学时) 理论教学:地籍管理子系统;城镇定级估价子系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子系 统。 目的要求:了解地籍管理子系统、城镇定级估价子系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 子系统的概念,掌握其运作方法及其程序 实践教学: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演示;地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的建立;地理信息 系统操作及使用。 四、说明 1.本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 2.实践教学中可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作业场所。 五、学时分配建议表 其中 序号 内容 总学时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1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4 4 2 地理信息与数据概述 4 4 3 数据库管理系统 6 4 2 4 计算机图形功能 4 4 5 图形输入 6 4 2 6 图形分析与处理 6 4 2 7 输出子系统 4 2 2 8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型 6 6 9 地理信息信息系统建设 6 4 2 地理信息系统专项子系统 10 6 4 总计 56 42 14 34 6.《地形测量实训》 一、目的和要求 地形测量实习是《测量技术》教学的继续和总结,其目的在于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和深入地理解在课堂中所学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使书 本理论与实际操作提到较好的结合;熟悉测绘地形图的实施过程和作业方法,熟练掌 握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 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 (一)、任务 1、熟悉大比例尺图根控制测量的技术方法和工作程序,熟悉掌握图根?控制测 量的实测技能,每组完成1/500图根控制测量(测区面积0.5平方公里)成果一份。 2、每个小组成员至少应完成3——4个图根点的观测、记录及扶尺工作;至少完 成一条完整导线的坐标与高程内业计算工作。 3、熟悉掌握平板仪测图的技术方法和作业程序,具备娴熟、快捷的测图技能, 要求每人完成1——1.5幅1/500地形图(40cm×50cm)。 (二)、要求 1、操作仪器须严格遵循仪器#操作规程#进行,严防损伤仪器等意外事件发生。 2、手簿记录须规范、整洁、美观,严禁连环涂改及转抄野外一手观测成果。 3、模范遵守实习纪律及有关规章制度。 4、应注意协调同学关系,团结互助,树立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保证实 习任务的圆满完成,取得优良的实习成果。 5、野外作业,须特别注意人身安全,切实做好劳动保护工作,千万不可大意。 三、实习组织与安排 (一)、时间:总计5周,安排在每三学期,具体安排见表一。 (二)、地点:实习基地或实际生产测区。 (三)、组织与管理: 1、指导教师:1个班由2——3名教师任指导教师,并指定1名教师任带队教师。 2、实习分组:5——6名学生为1个实习小组,并选出组长1名,负责实习小组的仪器、资料的保管工作及日常管理工作。 四、完成成果项目 (一)、图根控制网(平面和高程)略图(1组1份)。 (二)、仪器检核记录(1人1份)。 35 (三)、各种观测记录(1人1份)。 (四)、各种计算成果。 (五)、图根控制点成果表(1给1份)。 (六)、1/500比例尺地形图铅笔原图(每人1——1.5幅)。 (七)、实习报告与体会(1人1份)。 五、实习成绩考核 (一)、实习期间各方面的表现。 (二)、完成各项实习内容的情况。 (三)、实习成绩的具体评定依据规定执行。 六、参考资料 (一)、地形测量学 (二)、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三)、地形测量学实习指导书。 (四)、地形测量学实习大纲。 (五)、城市测量规范。 七、注意事项 (一)、严格遵守实习基地的作息时间和纪律,如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向实习基 了负责人和带队教师反映。 (二)、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协作,不怕苦,不怕累,勇挑重担,顺利完成 实习任务。 (三)、为了保证成果、成图质量,实习前应认真学习实习指导书、大纲、教材、 图式等有关内容,实习期间,严格要求自己,有疑难问题应虑心请教。 (四)、爱护仪器、工具、设备,提高警惕,采取措施,注意安全,确保同学的 人身安全。 八、具体规范要求见实习指导书。 实习安排表一(5周) 项目 内 容 时间(天) 1 讲课、实习动员 0.5 2 仪器检校 1 3 测区踏勘 0.5 一 图根控制 8.5 4 外业计算 4 5 内业计算 1.5 6 机动 1 36 1 讲课 0.5 2 仪器检校 0.5 3 测图准备 1 二 平板测图 14 4 外业测图 10 5 拼图检查 0.5 6 清绘整饰 0.5 7 机动 1 1 角度观测 0.5 三 技能测验 1 2 碎部测图 0.5 1 实习总结 0.5 四 其他 1.5 2 返还仪器 0.5 3 机动 0.5 37 7.《地籍测量实训》 地籍测量实习是课堂教学结束后在实习场地集中进行的地籍生产实践性教学,是 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本实习总计为三周时间。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地籍测量的全过程。 2.掌握地籍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应用。 3.了解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基本过程和技能。 4.培养从事地籍测量的业务组织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5.培养认真和科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二、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 1.本实习包括:地籍的外业调查,控制点的布设及测量,界址点的测量,地籍 图的测绘,面积量算等。 2.实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严格按生产的技术要求进行,以国家测绘局《地籍测量规范》和国家土管局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为依据。 2)实习中各实习小组要明确地作出各阶段的任务安排,组织好各个组员间的协 调,分工负责,紧密配合。 3)认真地组织好每天的工作,做到工作之前有计划,工作当天有小结,及时做 好准备和检查工作。 4)每个同学必须自始至终参加实习中的各项工作,不得无故缺勤。 5)爱护仪器、工具、妥善保管好各项资料、成果。 三、实习时间安排和实习地点 具体分配如下: 序次 内容及任务 时间(天) 1 地籍的技术设计、外业调查 1 2 控制点的布设及测量 2 3 界址点的测量及地籍图绘制 7 4 面积的量算 2 5 地籍资料的整理和总结 2 数字化地籍测量 6 1 合 计 15 实习地点可以安排在校园内进行,若有生产任务,以上时间安排可作适当的调整。 四、实习的组织 实习的全体同学由2-3名指导教师负责,其中一名教师为主要负责人,同学分成 38 若干实习小组,设组长一名,每个组以4-5名同学为宜。每个实习小组的组长必须对本组的工作组织,人员分工,各项成果的质量进行负责;同时负责对仪器设备和材料 的借领,发现问题及时向指导教师反映。 五、实习任务及应提交的成果 (一)、实习任务 每个实习小组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幅地籍图(40cm×50cm)的测绘任务,每个 组员均须完成5——6个宗地的地籍外业调查,控制点的设计、测量、计算、界址点 的测量、计算、展绘、面积的量算,并写出总结。 (二)、提交成果 每个小组均需提交以下成果,若为个人须完成的内容,则每个人仍另提交下述中 的成果: 1.地籍测量外业调查表 2.控制点的布设图及测量成果 3.控制点计算表及成果表 4.界址点测量资料及界址点成果表 5.地籍图 6.面积量算成果 7.技术设计和总结 六、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是对实习的实施和完成情况的一个总结,主要依据: 1.实习过程中在业务、思想等各方面的表现。 2.实习过程中各项实习内容的完成及质量情况。 3.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的考核意见。 4.实习过程中小组及个人的考核意见。 5.在考虑各个方面的意见后,以实习的完成和质量情况和在各方面表现为主, 给出各实习小组的得分,然后参考第3.4项依据分别给出每个人的实习成绩,成绩可以以四级计分制,也可采用百分制。 七、实习中必备资料 1、实习大纲 2、地籍测量学(教材) 3、《地籍测量规范》、《城镇地籍调查规范》 4、工作区首级控制网资料 39 附件2:职业核心能力达标标准 1.测量仪器操作技能达标标准及实施方法 一、基本目标 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最根本的职业能力 之一,是该专业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通过达标考核促进学生掌握熟练 使用各种测量仪器的技能,以达到提高学生操作测量仪器技能的目的。 二、基本要素测试项目 1.经纬仪的使用 (1)仪器的安置 (2)水平角观测 (3)垂直角观测 2.水准仪的使用 (1)仪器的安置 (2)高差测量 3.全站仪的使用 (1)仪器的安置 (2)数据采集 三、能力要求与达标评分标准 表1 经纬仪的使用 项目 能 力 要 求 等级 ?熟练地进行经纬仪的对中、整平:1分钟内完成,安置合格; 优秀 ?熟练测量水平角:四目标全圆观测法,3分钟内完成,成果合格; ?熟练测量垂直角:单目标测回法,2分钟内完成,成果合格。 ?较熟练地进行经纬仪的对中、整平:2分钟内完成,安置合格; 良好 ?较熟练测量水平角:四目标全圆观测法,5分钟内完成,成果合格; 经纬 ?较熟练测量垂直角:单目标测回法,2分钟内完成,成果合格。 仪的 ?能地进行经纬仪的对中、整平:4分钟内完成,安置合格; 使用 达标 ?能测量水平角:四个目标全圆观测法,9分钟内完成,成果合格; ?能测量垂直角:单目标测回法,3分钟内完成,成果合格。 ?不能进行经纬仪的对中、整平:4分钟内未完成或安置不合格; 不达标 ?不能测量水平角:四个目标全圆观测法,9分钟内未完成或成果不合格; ?不能测量垂直角:单目标测回法,3分钟内未完成或成果不合格。 40 表2 水准仪的使用 项目 能 力 要 求 等级 ?熟练地进行水准仪的整平:1分钟内完成,安置合格; 优秀 ?熟练测量高差:三个以上测站的四等水准测量,12分钟内完成,成果合格; ?较熟练地进行水准仪整平:2分钟内完成,安置合格; 良好 水准仪?较熟练测量高差:三个以上测站的四等水准测量,18分钟内完成,成果合格; 的 ?能地进行水准仪的整平:3分钟内完成,安置合格; 使用 达标 ?能测量高差:三个以上测站的四等水准测量,25分钟内完成,成果合格; ?不能进行水准仪的整平:3分钟内未完成或安置不合格; 不达标 ?不能测量高差:三个以上测站的四等水准测量,25分钟内未完成或成果不合格; 表3 全站仪的使用 项目 能 力 要 求 等级 ?熟练地进行全站仪的对中、整平:1分钟内完成,安置合格; ?熟练数据采集: 3分钟内完成数据文件的建立、数据格式与参数设置、建立优秀 测站;定向工作规范,测点存储操作正确,成果合格; ?较熟练地进行全站仪的对中、整平:2分钟内完成,安置合格; ?较熟练数据采集: 4分钟内完成数据文件的建立、数据格式与参数设置、建良好 立测站;定向工作规范,测点存储操作正确,成果合格; 全站仪 ?能进行全站仪的对中、整平:4分钟内完成,安置合格; 的 ?能完成数据采集: 5分钟内完成数据文件的建立、数据格式与参数设置、建达标 使用 立测站;定向工作规范,测点存储操作正确,成果合格; ?不能进行全站仪的对中、整平:4分钟内未完成或安置不合格; ?不能完成数据采集: 5分钟内不能完成数据文件的建立、数据格式与参数设 不达标 置、建立测站;定向工作不规范、测点存储操作不正确,成果不合格; 四、达标测试方法 1、考核方式:现场测试+闭券笔试 2、测试题型:现场或模拟 3、考核等级:优秀、良好、达标、不达标 五、说明 1、学校每学期安排一次集中达标考核。 2、每位学生毕业前必须通过本项测试。学生可以在完成相应课程学习后报名参 加测试全部内容,也可以分小项逐次进行。 3、学校将统一给成绩达标者颁发测量仪器操作技能合格证书。 41 2.地形测绘能力达标标准及实施方法 一、基本目标 地形测绘能力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的最根本的职业能力之一,是 该专业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通过达标考核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坐标与高 程等测量成果的计算、使用测绘仪器采集数据、对测绘数据进行处理与编绘地形图等 技能,以达到提高学生地形测绘能力的目的。 二、基本要素测试项目 1.图根控制 (1)图根控制点的布设 (2)图根控制点的测量 (3)图根控制资料整理 2.碎部测量 (1)碎部特征点的选取 (2)碎部特征点的数据采集 (3)碎部特征点的数据处理 3.机助成图 (1)碎部特征点的展绘 (2)地形图的绘制 (3)地形图的整饰 三、能力要求与达标评分标准 表4 图根控制 项目 能 力 要 求 等级 ?熟练地进行图根控制点的布设:点位选择准确,控制点数量和布局符合规 范要求。 ?熟练进行图根控制点的测量:水平角---测回法二测回,5分钟内完成,成果优秀 合格;垂直角---单目标测回法,2分钟内完成,成果合格。 ?熟练进行图根控制资料整理:数据计算方法正确,计算结果准确,最后成 果完整。 ?较熟练地进行图根控制点的布设:点位选择较准确,控制点数量和布局符图 合规范要求。 根 ?较熟练进行图根控制点的测量:水平角---测回法二测回,8分钟内完成,成良好 控 果合格;垂直角---单目标测回法,4分钟内完成,成果合格。 ?较熟练进行图根控制资料整理:数据计算方法正确,计算结果准确,最后制 成果完整。 ?能进行图根控制点的布设:点位选择较准确,控制点数量和布局基本符合 规范要求。 ?能进行图根控制点的测量:水平角---测回法二测回,10分钟内完成,成果达标 合格;垂直角---单目标测回法,5分钟内完成,成果合格。 ?能进行图根控制资料整理:数据计算方法正确,计算结果较准确,最后成 果基本完整。 42 ?不能进行图根控制点的布设:点位选择不准确,控制点数量和布局不符合 规范要求。 ?不能进行图根控制点的测量:水平角---测回法二测回,10分钟内不能完成不达标 或成果不合格;垂直角---单目标测回法,5分钟内不能完成或成果不合格。 ?不能进行图根控制资料整理:数据计算方法不正确,计算结果不准确,最 后成果不完整。 表5 碎部测量 项目 能 力 要 求 等级 ?熟练地进行碎部特征点的选取:点位选择熟练准确,碎部特征点数量和布 局符合规范要求。 ?熟练进行碎部特征点的数据采集:3分钟内完成数据文件的建立、数据格式 优秀 与参数设置、建立测站;熟练进行定向,工作规范,测点存储操作熟练正确, 成果合格; ?熟练进行碎部特征点的数据处理:数据计算熟练,方法正确,计算结果准 确,最后成果完整。 ?较熟练地进行碎部特征点的选取:点位选择较熟练、准确,碎部特征点数 量和布局符合规范要求。 ?较熟练进行碎部特征点的数据采集:4分钟内完成数据文件的建立、数据格 式与参数设置、建立测站;定向工作规范,测点存储操作正确,成果合格; 良好 ?较熟练进行碎部特征点的数据处理:数据计算较熟练,方法正确,计算结 一个 果准确,最后成果完整。 测站 的测 ?能地进行碎部特征点的选取:点位选择基本准确,碎部特征点数量和布局 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量工 ?能进行碎部特征点的数据采集:5分钟内完成数据文件的建立、数据格式与作。 参数设置、建立测站;定向工作规范,测点存储操作正确,成果合格; 达标 ?能进行碎部特征点的数据处理:数据计算方法正确,计算结果准确,最后 成果基本完整。 ?不能进行碎部特征点的选取:点位选择不准确,碎部特征点数量和布局不 符合规范要求。 ?不能进行碎部特征点的数据采集:5分钟内不能完成数据文件的建立、数据 格式与参数设置、建立测站;定向工作不规范,测点存储操作不正确,成果不达标 不合格; ?不能进行碎部特征点的数据处理:数据计算方法不正确,计算结果不准确, 最后成果不完整。 43 表5 机助成图 项目 能 力 要 求 等级 ?熟练进行碎部特征点的展绘:准确熟练进行数据通讯,准确熟练进行特征 点的展绘,方法正确,结果准确。 ?熟练进行地形图的绘制:作业熟练,方法正确,结果准确,地物、地貌无优秀 遗漏,取舍恰当,等高线勾绘真实合理,注记与实地相符。 ?熟练进行地形图的整饰:作业熟练,方法正确,结果准确,项目填写无遗 漏。 ?较熟练进行碎部特征点的展绘:较熟练、准确进行数据通讯,较熟练、准 不少于10确进行特征点的展绘,方法正确,结果准确。 个不同地物?较熟练进行地形图的绘制:作业较熟练,方法正确,结果准确,地物、地良好 (大于30貌无遗漏,取舍较恰当,等高线勾绘真实合理,注记与实地相符。 个碎部特征?熟练进行地形图的整饰:作业较熟练,方法正确,结果准确,项目填写无 遗漏。 点)和30 ?能进行碎部特征点的展绘:准确进行数据通讯,准确进行特征点的展绘,个地貌特征 方法正确,结果基本准确。 点构成的地 ?能进行地形图的绘制:作业方法正确,结果基本准确,地物、地貌无遗漏,达标 形图内业工 取舍基本恰当,等高线勾绘真实合理,注记与实地相符。 作 ?熟练进行地形图的整饰:作业方法正确,结果准确,项目填写无遗漏。 ?不能进行碎部特征点的展绘:不能准确熟练进行数据通讯,不能准确熟练 进行特征点的展绘,方法不正确,结果不准确。 ?不能进行地形图的绘制:作业方法不正确,结果不准确,地物、地貌有遗不达标 漏,取舍不恰当,等高线勾绘不真实、不合理,注记与实地不相符。 ?熟练进行地形图的整饰:作业不熟练,方法不正确,结果不准确,项目填 写有遗漏。 四、达标测试方法 1、考核方式:现场测试+闭券笔试 2、测试题型:现场或模拟 3、考核等级:优秀、良好、达标、不达标 五、说明 1、学校每学期安排一次集中达标考核。 2、每位学生毕业前必须通过本项测试。学生可以在完成相应课程学习后报名参 加测试全部内容,也可以分小项逐次进行。 3、学校将统一给成绩达标者颁发地形测绘能力合格证书。 44
/
本文档为【高职高专教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