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2017-10-14 9页 doc 25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血管 事件的关系 266心肺血管病杂志2009年7月第28卷第4期Joum~dofCardiovascular&PulmonaryDiseases,July2009,Vo1.28,No.4 DOI:10.3969/j.issn.1007-5062.2009.04.016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血管 事件的关系 芦燕玲于利群肖慧宋晓华陈娟娟高洁 ? 临床论着? [摘要】目的:分析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冠状动脉病变...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血管 事件的关系 266心肺血管病杂志2009年7月第28卷第4期Joum~dofCardiovascular&PulmonaryDiseases,July2009,Vo1.28,No.4 DOI:10.3969/j.issn.1007-5062.2009.04.016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血管 事件的关系 芦燕玲于利群肖慧宋晓华陈娟娟高洁 ? 临床论着? [摘要】目的:分析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入选2005 年10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否认既往心血管病史的人群,共人选319例,男性215 例,女性104例,年龄(48.7?14.2)岁.根据脉搏波传导速度:分为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组(?14O0cm/s, 1480?79cm/s)共95例,脉搏波传导速度正常组(<1400em/s,l030?350em/s)共224例.在6,18个月 后进行电话随访.结果: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组行冠状动脉CTA检查,20例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硬 化和斑块(20/95,21.1%),正常组只有6例(6/224,0.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搏 波传导速度增快组的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0.23?0.08)em高于正常组(0.14?0.05)am,血压(152?23) mmHg(1mmHg:0.133KPa)高于正常组(114-4-26)millHg,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 搏波传导速度增快组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和正常组比较有升高趋势, 但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电话随访6—18个月的心血管事件: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组发生心绞 痛12例,入院治疗8 例,正常组没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的 动脉硬化人群发生冠 状动脉病变的风险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 [关键词]脉搏波传导速度;冠状动脉病变;心血管事件 [中图分类号]R5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062(2009)04—266—03 StudytherelationshipbetweenpulsewavevelocityandcoronaryatherosclerosiscardiovasculareventsLU Yanling,YULiqun,XIAOHui,SONGXiaohua,CHENJuanjnan,GAOJicDepartmentofPhysicalExamination, CapitalMedicalUniversityofaffiliatedBeijingAnzhenHospital,BeijingInsthuteofHeart,andVesselDiseases, Beng100029,Chain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relationbetweenpulsewavevelocityandcoronaryatherosclerosis, cardiovascularevents.Method:309caseswithphysicalexaminationwereanalyzedwithcomputersoftwarefrom2006 to2007,215malesand104females,(48.7? 14.2)yrs.AUeazesdidnothavecardiovasculardisease.Therewere dividedintotwogroups,pulsewavevelocityincreasedgroup(PwV)(?1400cm/s,1480? 79)cm/s,pulsewave velocitynormalgroup(PWV)(<1400cm/s,1030? 350)em/s.AUcaseswerevisitedbyphonefrom6-18month. Result:PWV~>1400cm/sgroupwashigherthanthenormalgroupincoronaryarteriesdisease(21.1%vs0.27%), 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P<O.05).PWV? 1400cm/sgroupwashigherthanthenormalgroupincarotid arteriesthickness(0.23-4-O.08)emvs(0.14?0.05)emandbloodpressure(152? 23)mmHgys(114?26) mmSg).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P<O.05).WiththeriseofthePWV,totaltfiglycerides(TG),total cholesterol(TC),blooduc0seshowedincreasingtrends,buttherearenot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re washigherrateofcardiovasculareventsinPWVt>1400cm/sgroupthannormalgroup.PWV1400cm/sgroupis higherthannormalgroupinAnginapectorisandinhospita1.Conclusion:WiththeriseofthePWV.coronary atheroselerosis,cardiovasculareventsincrease. [Keywords]Pulsewavevelocity;Coronaryatherosclerosis;Cardiovascularevents 作者单位:100029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 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健康管理中心 动脉弹性可反映心血管危险因素所致的血管功 能损伤.脉搏波传导速度为无创性的反映动脉弹性 功能改变的方法,可早期发现心血管病亚临床的血 心肺血管病杂志2009年7月第28卷第4期 JournalofCardiovascular&PulmonaryDiseases,July2009,Vo1.28,No.4267 管病变.国内外研究显示:动脉弹性功能的减退已 经成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标志.本研究进 一 步观察了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冠状动脉病变 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入选2005年l0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体检中 心进行体检的否认既往心血管病史的人群,进行脉 搏波传导速度,颈动脉超声,冠状动脉CT和血生化 等检查,共入选319例,男性215例,女性104例,年 龄(48.7?14.2)岁.根据脉搏波传导速度分为:传 导速度?1400cm/s为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组,共95 例,传导速度<I400cm/s为脉搏波传导速度正常 组,共224例. 方法:应用法国康普乐(CompliorSP)型动脉硬 化检测系统.测量前受检者全身放松,静息5min, 平卧,不移动和保持正常呼吸,首先用皮尺测量颈桡 间距离,颈股间距离及下肢长度,把数据输入计算 机,然后用4个探头分别置于颈动脉,桡动脉,股动 脉及足背动脉处连续记录脉搏波形,自动记录传导 时间,自动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颈动脉超声检查, 接受检查者取平卧位,颈后枕薄枕,头部偏向检测区 的对侧,超声探头置于颈部下颌角后方,首先显示2 侧颈动脉长轴,再用横截面扫描,测量颈动脉内.中 膜厚度.64排CTA检查冠状动脉.采集空腹静脉 血测定血糖(GLU),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及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11.5软件 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I-标准差示. 2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 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组与传导速度正常组人 群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人群的体质量指数,既往患高血压,2型糖尿病, 高脂血症的比例,吸烟史及家族史,脉搏波传导速度 增快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组,行冠状动脉CT检 查,结果20例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硬化和斑块 (20/95,21.1%),其中有4例出现2支血管病变,且 狭窄程度>75%,有3例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并行支架治疗,其余16例有50%左右的狭窄.脉搏 波传导速度正常组6例(6/224,0.27%),管腔狭窄程 度在50%左右,没有狭窄程度>75%的,2组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3.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组的颈动脉厚度,血压 高于传导速度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组的甘油三脂,总胆固 醇,空腹血糖及正常组比较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临床资料比较(?5) 4.电话随访6,18个月的心血管事件:脉搏波 传导速度增快组发生心绞痛12例(12/95,12.6%), 因胸闷或胸痛到心内科住院治疗8例,其中3例行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治 疗;脉搏波传导速度正常组没有胸闷或胸痛发作,也 没有因心脏原因住院治疗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 讨论 动脉弹性指动脉壁的缓冲能力,反映动脉舒张 功能的状态,取决于动脉腔径大小和管壁硬度,其功 能的正常有赖于动脉结构组成成分数量与功能的正 常.脉搏波速度是脉搏波在动脉系统2个既定点间 的传播速度,根据Moens.Korteweg方程J,其大小取 决于动脉壁的生物力学特性(动脉弹性),血管几何 268心肺血管病杂志2009年7月第28卷第4期 JournalofCardiovascular&PulmonaryDiseases,Ju1y2009,Vo1.28,N0.4 特征(腔径与壁厚度)以及血液黏度.由于血管几何 特征和血液黏度变化相对较小,因此Pwv已成为反 映动脉结构与功能改变的经典指标J. 本研究结果表明:冠状动脉CT结果,脉搏波传 导速度增加组20例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硬化和/ 或斑块形成,而传导速度正常组只有6例冠状动脉 硬化和,或斑块形成,狭窄程度也是正常组轻,传导 速度增快组重.颈动脉厚度传导速度增加组 0.08)cm高于正常组(0.14?0.05)cm,比较 (0.2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8个月心血管事 件随访:传导速度增快组发生心绞痛12例,入院治疗 8例,明显高于正常组.可见动脉弹性功能的减退已 经成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重要标志.脉搏波传 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血管事件有相关性. 动脉硬化是全身弥散性病变,因而各部位动脉 的结构变化应该存在相关性,因此有一处粥样硬 化性心血管疾病,其他处发病危险也会随之增加. 本研究观察到Pwv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密切相关. 在动脉硬化早期,作为检测动脉功能的指标PWV可 通过反映主动脉硬化,进一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 情况. [2] [3] [4] [5] 参考文献 McEnieryCM,WallaceS,MackenzieIS,eta1. Endothelialfunctionisassociatedwithpulsepressure,pulse wavevelocity,andaugmentationindexinhealthyhumans. Hypertension,2006,48:602—608. BlacherJ,SafarME.Large—arterystiffness,hypertension andcardiovascularriskinorderpatients.NatClinPract CardiovascMed,2005,2:450—455. WoodmanRJ,KingwellBA,BeilinLI,eta1.Assessment ofcentralandperipheralarterialstiffness:studiesindicating theneedtouseacombinationoftechniques.AmJ Hypertens,2005,18:249—260. 谭静,华琦,闻静,等.高血压病患者大动脉弹性功能 的临床研究.心肺血管病杂志,2006,25:143.145. 马佳,吴炜.颈动脉病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心肺 血管病杂志,1999,18:54—55. (2008—04—10收稿;2008—10—28修回) 医学期刊论文中常见统计学错误 ? 致作者? 1.统计表达和描述方面存在的错误:(1)统计表中数据的含义未表达清楚,令人费解.(2)统计图方面的主要错误有2个, 其一,横坐标轴上的刻度值是随意标上去的,等长的间隔代表的数量不等,在直角坐标系中,从任何一个数值开始作为横轴或 纵轴上的第一个刻度值;其二,用条图或复式条图表达连续性变量的变化趋势;(3)运用相对数时,经常混淆"百分比"与"百分 率";(4)在表达多组定量资料时,即使定量资料偏离正态分布很远,仍采用"?s"表达(标准差S>牙),特别当表中采用标准 误取代标准差s时,前述的错误很难被察觉出来. 2.定量资料统计分析方面存在的错误:(1)当定量资料不满足参数检验的前提条件时,盲目套用参数检验方法;(2)不管定 量资料对应的实验设计类型是什么,一律套用单因素2水平(或叫成组)设计定量资料的t检验或单因素多水平设计定量资料 的方差分析. 3.定性资料统计分析方面存在的错误:(1)把x检验误认为是处理定性资料的万能工具;(2)忽视资料的前提条件而盲目 套用某些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3)盲目套用秩和检验;(4)误用检验实现定性资料的相关分析. 4.简单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方面存在的错误:(1)缺乏专业知识,盲目研究某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依赖关系;(2)不绘 制反映2个定量变量变化趋势的散布图,盲目进行简单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常因某些异常点的存在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3)常用直线取代2定量变量之间事实上呈"s形或倒S形"的曲线变化趋势. 5.多因素或多自变量的实验资料进行分析存在的错误:(1)将原本属于多因素实验研究,拆分成一系列单因素的研究来分 析,这种"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处理,割裂了原先的整体设计,无法研究多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交互作用,容易得出片面, 甚至错误的结论;(2)虽然将多个自变量都包括在一个多重线性回归方程或多重logistic回归方程之中,但整个回归方程没有 统计学意义或回归方程中有很多无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就依据这样的回归方程去下结论. 本刊编辑部
/
本文档为【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