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购买力平价理论

2018-01-17 15页 doc 32KB 9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905

暂无简介

举报
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 贴水是指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与“升水”对应。在通常情况下,银行报出的 升贴水数只有两位或三位数。如果为两位数,即为小数点后第三和第四位,如果 报三位数,即为小数点后第二、三加第四位数。升贴水数的大小,两个数的排列 次序也按升水或贴水而不同。在直接标价法下,大数在前,小数在后,即为贴水。 在间接标价法下,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则为贴水。 在期货市场上,现货的价格低于期货的价格,则基差为负数,远期期货的价 格高于近期期货的价格,这种情况叫“期货升水”,也称“现货贴水”,远期期货 价格超出近期货价格的部分,称“期...
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 贴水是指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与“升水”对应。在通常情况下,银行报出的 升贴水数只有两位或三位数。如果为两位数,即为小数点后第三和第四位,如果 报三位数,即为小数点后第二、三加第四位数。升贴水数的大小,两个数的排列 次序也按升水或贴水而不同。在直接标价法下,大数在前,小数在后,即为贴水。 在间接标价法下,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则为贴水。 在期货市场上,现货的价格低于期货的价格,则基差为负数,远期期货的价 格高于近期期货的价格,这种情况叫“期货升水”,也称“现货贴水”,远期期货 价格超出近期货价格的部分,称“期货升水率”;如果远期期货的价格低于近期 期货的价格、现货的价格高于期货的价格,则基差为正数,这种情况称为“期货 贴水”,或称“现货升水”,远期期货价格低于近期期货价格的部分,称“期货贴 水率”。 另一解释:贴水是一个行业用语。对CIF贸易来说,通常贴水是指运费+管 理费+利润。而对FOB贸易来说,则不包括运费及随运输过程所发生的管理费。 一般贸易商会给其客户报出何时何地交货的贴水。CP+贴水则为实际成本价。由于CP仅为一挂牌参考价,而现货价往往是根据货源的充裕或紧缺有时低呈高于 CP,为体现CP+贴水中CP不变,故贴水价经常浮动,在货源充裕时,有时会出 现零贴水或负贴水的现象。质量的波动会对贴水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主要的还是 要看前面我们提到的运费、CP价等。 直接标价法 (Direct Quotation) 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 国货币为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 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叫应付标价法。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 都采用直接标价法。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为直接标价 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兑119.05日元。 在直接标价法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 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做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来较少的本 币即能兑换到同一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做外汇 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 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如1个单位)的本 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英 镑、澳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如欧元0.9705即一欧元兑0.9705美元。 在间接标价法中,本国货币的数额保持不变,外国货币的数额随着本国货币 币值的对比变化而变动。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少,这 明外币币值上升,本币币值下降,即外汇汇率下降;反之,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 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多,则说明外币币值下降、本币币值上升,即外汇汇率 上升,即外币的价值和汇率的升跌成反比。 外汇市场上的报价一般为双向报价,即由报价方同时报出自己的买入价和卖 出价,由客户自行决定买卖方向。买入价和卖出价的价差越小,对于投资者来说 意味着成本越小。银行间交易的报价点差正常为2-3点,银行(或交易商)向客户的报价点差依各家情况差别较大, 目前国外保证金交易的报价点差基本在3-5点,香港在6-8点,国内银行实盘交易在10-40点不等。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用直接标价法,只有少数发达国家用间接标价法,如英 国,美国(1978年9月1日开始改用间接标价法)。 购买力平价理论 1916年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ustavCassel)在总结前人学术理论的基础 上,系统地提出:两国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决定的。这一理论 被称为购买力平价说(TheoryofPurchasingPowerParity,简称PPP理论)。购买力说分为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PPP)。 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一国货币的价值及对它的需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 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量决定的,即由它的购买力决定的,因此两国货币之间 的汇率可以表示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而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物价水平体现 出来的。根据这一关系式,本国物价上涨将意味着本国货币相对外国货币的贬值.相对购买力平价弥补了绝对购买力平价一些不足的方面。它的主要观点可以简单 地表述为:两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将根据两国通胀率的差异而进行相应地调整。 它表明两国间的相对通货膨胀决定两种货币间的均衡汇率。从总体上看,购买力平 价理论较为合理地解释了汇率的决定基础,虽然它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等其他因 素对汇率的影响,但该学说至尽仍受到西方经济学者的重视,在基础分析中被广 泛地应用于预测汇率走势的数学模型。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利,研究和比较各国不同的货币之间购买力关系的理 论。瑞典学者较早就研究了购买力平价方面的问题。瑞典于1745--1777年曾脱离铸币平价而实行过浮动汇率,此后汇率剧烈波动。政府企图通过干预保持汇率的 稳定,但屡遭失败。另外,由于瑞典参加了长达7年的英法战争,使国内通货膨 胀加剧。在这种背景下,以克里斯蒂尔尼为代表的非官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汇率贬 值是因货币购买力下降所致的观点。这是购买力平价的早期观点。 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人们对外国货币的需求是由于用它可以购买外国的 商品和劳务,外国人需要其本国货币也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其国内的商品和劳 务。因此,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相交换,就等于本国与外国购买力的交换。所以, 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也就是汇率,决定于两种货币的购买力比率。 由于购买力实际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可由两国物 价水平之比表示。这就是购买力平价说。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购买力平价说有两 利,定义,即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是购买力平价的早期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在一定 的时点上,两国货币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如果用一般物价指数的 倒数来表示各自的货币购买力的话,则两国货币汇率决定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的 商。用公式表示为: R = PA/PB R为绝对购买力平价下的汇率;PA、PB为A、B两国的一般物价水平。 相对购买力平价在表示一段时期内汇率的变动时考虑到了通货膨胀因素。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各国在战争期间滥发不兑现银行券,导致了 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这促使经济学家对绝对购买力平价进行修正。他们认为, 汇率应该反映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化,原因在于通货膨胀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 各国货币的购买力。因此,当两种货币都发生通货膨胀时,它们的名义汇率等于 其过去的汇率乘以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商。用公式表示为: R1 = R0IA/IB R1购买力平价理论产生以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广泛的国际 影响。这使它成为现在最重要的汇率理论之一。购买力平价理论具有很强的合理 性。两国货币的购买力可以决定两国货币汇率,这实际上是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 这个层次上去分析汇率决定的。这抓住了汇率决定的主要方向,因而其方向是正 确的。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如果商品价值量既定,则两国纸币购买力的差异实 际上代表了两国货币所体现的价值量的差异。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就是两国货 币价值量之比。因而两国货币兑换的汇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 比表现出来。 购买力平价决定了汇率的长期趋势。不考虑短期内影响汇率波动的各种短 期因素,从长期来看,汇率的走势与购买力平价的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 购买力平价为长期汇率走势的预测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 购买力平价把物价指数与汇率水平联系起来,而且研究思路相对简单明了, 对指导投资有一定意义。 利率平价理论 利率平价理论 Interest Rate Parity 定义: 认为两个国家利率的差额相等于远期兑换率及现货兑换率之间的差额。由 凯恩斯和爱因齐格提出的远期汇率决定理论。他们认为均衡汇率是通过国际抛 补套利所引起的外汇交易形成的。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 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谋取利润。但套利者在比较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时,不仅 考虑两种资产利率所提供的收益率,还要考虑两种资产由于汇率变动所产生的 收益变动,即外汇风险。套利者往往将套利与掉期业务相结合,以避免汇率风 险,保证无亏损之虞。大量掉期外汇交易的结果是,低利率国货币的现汇汇率 下浮,期汇汇率上浮;高利率国货币的现汇汇率上浮,期汇汇率下浮。远期差 价为期汇汇率与现汇汇率的差额,由此低利率国货币就会出现远期升水,高利 率国货币则会出现远期贴水。随着抛补套利的不断进行,远期差价就会不断加 大,直到两种资产所提供的收益率完全相等,这时抛补套利活动就会停止,远 期差价正好等于两国利差,即利率平价成立。因此我们可以归纳一下利率评价 说的基本观点: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 市场上必定贴水,低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 但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 1. 利率平价说没有考虑交易成本。然而,交易成本却是很重要的因素。如 果各种交易过高,就会影响套利收益,从而影响汇率与利率的关系。如果考虑 交易成本,国际间的抛补套利活动在打到利率平价之前就会停止。 2. 利率平价说假定补存在资本流动障碍,假定资金能顺利,不受限制地在 国际间流动。但实际上,资金在国际间流动会受到外汇管制和外汇市场不发达 等因素的阻碍。目前,只有在少数国际金融中心才存在完善的期汇市场,资金 流动所受限制也少。 3. 利率平价说还假定套利资金规模是无限的,故套利者能不断进行抛补套 利,直到利率平价成立。 但事实上,从事抛补套利的资金并不是无限的。这是因为: 1. 与持有国内资产相比较,持有国外资产具有额外的风险。随着套利资金 的递增,其风险也是递增的。 2. 套利还存在机会成本,由于套利的资金数额越大,则为预防和安全之需 而持有的现金就越少。而且这一机会成本也是随套利资金的增加而递增的。基 于以上因素,在现实世界中,利率平价往往难以成立。 本国货币贬值后,最初发生的情况往往正好相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反而会比 原先恶化,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这一变化被称为“J曲线效应”。其原因在于 最初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消费和生产行为的“粘性作用”,进口和出口的贸易量并 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由于汇率的改变,以外国货币计价的出口收入相对减少, 以本国货币计价的进口支出相对增加,从而造成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增加或是顺差 减少。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一状况开始发生改变,进口商品逐渐减少,出口商品 逐渐增加,使经常项目收支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先是抵消原先的不利影响,然后 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这一变化过程可能会维持数月甚至一两 年,根据各国不同情况而定。因此汇率变化对贸易状况的影响是具有“时滞”效 应的。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当汇率变化时,进出口的实际变动情况还要取决于供给 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即使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也不能马上改善贸易收支。相反,货币贬值后的头一段时间,贸易收支反而可能会恶化。为什 么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有利影响要经过一段时滞后才能反映出来呢?这是因为,第 一,在贬值之前已签订的贸易协议仍然必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贬值后, 凡以外币定价的进口,折成本币后的支付将增加;凡以本币定价的出口,折成外 币的收入将减少,换言之,贬值前已签订但在贬值后执行的贸易协议下,出口数 量不能增加以冲抵出口外币价格的下降,进口数量不能减少以冲抵进口价格的上 升。于是,贸易收支趋向恶化;第二,即使在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协议,出口增长 仍然要受认识、决策、资源、生产等周期的影响。至于进口方面,进口商有可能 会认为现在的贬值是以后进一步贬值的前奏,从而加速订货。 在短期内,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贬值之后有可能使贸易收支首先恶化。过了 一段时间以后,待出口供给(这是主要的)和进口需求作了相应的调整后,贸易 收支才慢慢开始改善。出口供给的调整时间,一般被认为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整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成字母J 形。故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 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 曲线效应。在J曲线效应图中,Bt2 > At1,表示贬值后贸易收支首先恶化,逆差扩大,然后,随时间的推移,再经过 C 点和D 点得到改善。 [编辑本段]J曲线效应的应用及对策 根据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一般来说,本币升值会使本国出口商品以外币 表示的价格上涨,不利于出口的扩大,在超过一定范围后,会导致出口的下降; 另一方面,本币升值会使进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下降,有利于进口的扩大, 同理,在超过一定范围后,会导致进口的增加。从长期来看,上述的情况是成立 的,但是在短时期来看也许不能得到满足,可能会出现J曲线效应。 那么在短时期内,进出口数量变化较小,而长时期内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在 于: 1、消费者反应态度和反应时间滞后。 对于消费者来讲,相对汇率变化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 对于出口来说,当外币汇率贬值后,国外消费者除了要考虑贬值因素外,还把变 得较贵的外国商品和较便宜的国内同种商品在质量可靠性、实用性和信誉等方面 进行比较后,根据个人喜好,才逐步转向购买国内商品 2、生产者反应态度和反应时间滞后。 虽然升值后,出口商品的竞争实力和地位稍有下降,但是国外生产厂商一方 面可能会顺势通过调高自身价格,获得超额利润,特别是依赖进口的行业;另一 方面,需要时间来调整以达到扩大生产进而抢占市场的目的。此外,在正常情况 下,进出口合同有很多都在升值前都已经签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消,厂商也 不愿意随意取消对主要生产投入和原材料的定单。 3、利润空间的大小。 这点特别明显的表现在出口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利润空间的多少决定了J 曲线变化的幅度,如果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即进出口双方厂商是否存在超正常 的利润可以削减,以促进使它能够接受成本的提高。如果国外厂商处在高度竞争 状态和仅能获得正常利润,那么,它就无力承担过高的成本价格。 4、国家内部经济环境及在生产链中所处地位。 在外国市场上份额较大的出口厂商,不会轻易放弃通过耗费时间和成本建立 的市场,而且这样的厂商由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在生产链 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可以压低上游成本,降低价格,也可以争取到国家 政策和各类税费上的优惠,形成隐性壁垒。在某种程度短期内可以抵消部分消极 影响。 [编辑本段]J曲线在我国外贸企业的应用 对于J曲线在外贸企业现阶段的运用在于: 1、把悲观理念变成发展动力,清晰认识自身位置,抓住J曲线变化较小的时段,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交流和沟通,相互协调,共谋发展。 虽然升值会使出口增长受到一定拖累,但是这是建立在目前出口高速增长的 基础上的调整,而且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优化出口结构,降低贸易不平衡和改善贸 易条件。因此,小幅度升值本身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调查,人民币 升值后,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大多数能够通过内部挖潜消化2%的升值幅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当前对企业经营影响最大的是配额和出口退税率调整这两个因 素。因此,应避免盲目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悲观,冷静分析自身位置,将压力变 为动力,通过与通关各个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将上述因素的影响引导至有利 于发展的角度上。以纺织品和服装行业为例,能否获得出口配额是决定企业生死 的核心问题,只要能够获得配额,在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大的情况,企业就能存活, 乃至取得更大的发展。 2、把握时机,进行有效改革,特别是技术革新,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由于我国企业习惯了人民币汇率稳定,对经营中突来的汇率风险始料不及。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出口行业主要是依靠成本优势,缺乏技术含量、附加值低, 但随着目前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高 居不下,使企业生产成本高涨,而终端产品又因市场竞争激烈令通过涨价转嫁成 本的行为受到制约,只能挤压企业的利润。进入生产高成本时代后,对于习惯了 长期保持生产工艺,以求稳定的进出口企业也是一个机会,在这样的压力面前, 对于原有为求稳定,而未能进行技术改造的项目,应着力进行技术革新,提高产 品技术含量,通过高科技、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变相降低 产品价格,以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 3、通过数量效应与价格效应的相互影响,提高边际利润。 因为价格上涨而出口下降的劣势,也许会被国外市场没有足够量产厂商,和 缺少足够替代品,而形成价格优势。因此,对于人民币升值后,进出口产品的数 量和定价,是进出口企业应仔细分析的关键问题。对于出口,在价格提高,销量 降低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对国内外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分析,理智判断,找到适合 的价格和适当的数量,进而保证收入和利润的正常化和最大化。 米德冲突(Meada Conflict) 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实现内部均衡,即稳定通货,还 须实现外部均衡,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一般地,是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内部均衡,以汇率政策实现外部均衡。 固定汇率制度下,汇率工具无法使用。要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达到内外部 同时均衡,在政策取向上,常常存在冲突。但国际收支逆差与国内经济疲软并存, 或是国际收支顺差与国内通货膨胀并存时,财政、货币政策都会左右为难,经济 学上称之为米德冲突。 [编辑本段]米德冲突的产生 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内外均衡中的四大目标:外部均衡为国际收支均 衡;内部均衡为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 詹姆斯?米德(J?Meade)认为,根据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理论,实现国际 收支调节使之均衡的政策,由于固定汇率制度下,贬值和升值都受到极大限制, 因而主要采用开支变更政策,开支变更对上述中个目标产生不同的政策效应。在 国际收支逆差与通货膨胀并存时,减少总需求可以使二者均衡;在国际收支顺差 与就业不足并存时,扩大总需求可以使二者相窜。但是,对于既有国际收支顺差 又存在通货膨胀,或既有国际收支逆差又存在严重失业问题,就会发生内部均衡 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使开支变更政策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
/
本文档为【购买力平价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