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古琴十大名曲(经典)

2017-09-07 24页 doc 49KB 7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210

暂无简介

举报
古琴十大名曲(经典)古琴十大名曲 古琴又称“七弦琴”,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其最早记载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几千年来一直为文人雅士所喜好。著名的古琴曲有:《高山》、《流水》 、《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广陵散》、《阳关三叠》、《胡笳十八拍》、《渔樵问答》等。 1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为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但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据《神奇秘谱》载录,此曲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
古琴十大名曲(经典)
古琴十大名曲 古琴又称“七弦琴”,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其最早记载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几千年来一直为文人雅士所喜好。著名的古琴曲有:《高山》、《流水》 、《梅花三弄》、《平沙落雁》、《广陵散》、《阳关三叠》、《胡笳十八拍》、《渔樵问答》等。 1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为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但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据《神奇秘谱》载录,此曲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 《神奇秘谱》所载《广陵散》,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共45段。乐曲定弦特别,第二弦与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强烈的音响效果。此曲之所以能跻身十大古曲之一,还得部分归功于嵇康。魏末著名琴家嵇康因反对司马氏的专政而惨遭杀害,在临行前嵇康从容弹奏此曲以为寄托,弹奏完毕他叹息道,《广陵散》今天成为绝响。之后《广陵散》名声大振,人们在理解这首乐曲时又多了一层意义,它蕴涵了一种蔑视权贵、愤恨不平的情绪。 1.1中国十大名曲之《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一首曲调较为激昂的古琴曲。 根据刘东升的《中国音乐史略》,《广陵散》大约产生于东汉后期。据说,《广陵散》这一旷世名曲,因聂政刺韩相而缘起,因嵇康受大辟刑而绝世。因而古曲《广陵散》的背后,实际上包含了聂政和嵇康的两个典故。 《广陵散》的各曲段分别为井里(聂政故乡)、取韩、亡身、含志、烈妇、沉名、投剑、峻迹、微行,与聂政刺杀韩相的整个过程大致相切合。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中记载,聂政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勇士。当时韩国大臣严遂(字仲子)与韩相韩傀(字侠累)产生了仇隙。严仲子花重金试图收买聂政去刺杀侠累。聂政原本为一市井“屠狗辈”,因要赡养老母,故拒绝了严仲子的厚礼。后来聂政的母亲离世,聂政在安葬母亲之后,对严仲子说自己本来是市井之徒,而严仲子作为“诸侯之卿相”,不远千里,驱车前来以重金邀请。此番礼遇,聂政自然要回报,因此他“将为知己者用”,誓死报答严仲子。严仲子说自己的仇人是韩相侠累。他一直想请刺客去刺杀侠累。但侠累是韩国国君的叔父,宗族盛多,周围防卫森严,恐不易得手。聂政随即答应了严仲子的请求。 聂政仗剑只身前往韩国邑都。到了邑都后韩相侠累正在府中。侠累虽然有大量侍卫层层保护,但聂政还是如探囊取物般刺杀了侠累。《史记》中只用了简略的语言描述了惊心动魄的刺杀场面,“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不止,又连杀数十人。聂政最后把剑指向了自己,割面,剜眼,剖腹。聂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 了避免有人认出自己而连累严仲子。后聂政被暴尸于市,可无人认得他。韩国国君以百金悬赏提供线索的人。 后来聂政的姐姐聂荣听说有刺客刺杀了韩相而被暴尸街头,就怀疑是自己的弟弟聂政所为,于是聂荣立即动身到韩国去探询究竟。聂荣到达聂政的暴尸之处后,认出了自己的弟弟,大哭。聂荣对围观者说:“这是我的弟弟聂政,他受了严仲子重托来刺杀侠累。为了避免株连我,竟然自破面相。我不能连累聂政的声名啊。”然后聂荣哀恸而死。根据索隐对《史记》的注解,聂荣显然误会了聂政的意图。聂政这么做的目的是保护严仲子,而聂荣以为是为了避免连累自己。但聂荣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以列其名”,以避免聂政成为无名刺客。 聂政刺杀侠累应该是当时非常有影响的政治事件。晋)楚)齐、卫等国的人听说此事后,赞赏聂政“士为知己者死”的无畏气概,又赞扬聂荣是烈女,一个弱女子,不惜“绝险千里”,从而使聂政得以名扬天下。同时又称赞严仲子“知人能得士”。偏偏无人对侠累的死示惋惜和同情。 买凶杀人的严仲子,是整个事件的幕后主谋。无论是《史记》还是《战国策》都很中立的提到严仲子与侠累之间的矛盾冲突。例如《史记?卷八十六》里这样说,“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却”。《战国策?韩策二》提到,“韩傀相韩,严遂重于君,二人相害也。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韩傀以之叱之于朝。严遂拔剑趋之,以救解。于是严遂惧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韩傀者。”可见当时两人已经水火不能相容。但孰是孰非,谁也不知以现代人的标准来看,刺 杀一国政要是非常严重的罪行,聂政也许是最凶残的恐怖主义分子之一。根据《战国策?韩策二》的记载,聂政当时还刺伤了正在侠累府中的韩国国君韩哀候。《史记?表》中提到这一事件时,仅一句,“贼杀韩相侠累”。不提聂政的名字,而简略为“贼”,明显带有贬抑刺客行为的意思。然而太史公在刺客列传里则对聂政的事迹基本上采取了一种正面的肯定态度。另外,《战国策?唐睢不辱使命》中提到,唐睢称赞聂政是“士之怒”,气概丝毫不弱于秦王的“天子之怒”。唐睢还说:“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当时天现晴空彩虹的景象,弦外之音即是,聂政刺韩相是顺应天命。可见,聂政的行为在当时被看作是英雄义士的行径。 《广陵散》琴曲最早出现的年代大约为东汉后期。在东汉蔡邕的《琴操》里,这次刺杀变成了一则民间故事。在这则故事里,聂政杀的不是韩相,而是韩王。聂政也不是为严仲子而行刺,而是为父报仇。原来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由于不能及时交付而被杀。于是聂政成了遗腹子。长大后聂政在山中遇到了仙人,学会了鼓琴的绝艺。聂政还掌握了异容术,变得无人认识自己。一天聂政在闹市鼓琴,“观者成行,马牛止听”。韩王听说后立即召见了聂政,命聂政当众鼓琴。这时聂政取出琴中藏匿的剑,一举刺杀了韩王,为父亲报了仇。后来伏在聂政尸体上恸哭不止的不是聂荣,而是聂政的母亲。这个故事被蔡邕取名为“聂政刺韩王”。 这个“聂政刺韩王”的故事反而成了《广陵散》的曲情。虽然故事情节与史书的记载有太多出入,但《广陵散》一曲主要表现的内容, 如取韩、亡身、含志、烈妇、沉名、投剑等,并未因故事的走样而减色。 聂政所在的时代大约过了六百多年,西晋一位才智超绝、旷迈不群的人物,使《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响。这个人就是“竹林七贤”中最有影响力的名士――嵇康。 嵇康是魏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诗人和音乐家。当时司马氏与曹魏争权,“性烈而才俊”的嵇康,站在曹魏一边,对司马氏始终抱着不合作的态度。嵇康对司马氏集团的抵触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公元前262年,嵇康以“乱政”之罪被斩首。 嵇康曾被钟会指责为“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他的独立不羁,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中记载,“嵇中散(嵇康)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即便有三千太学生上书“请以为师”,司马昭也不允。为了铲除异己,司马氏早已族灭了曹爽、何晏等八家名门望族,如何会对嵇康这个名士下不了手呢, 《广陵散》虽“声调绝伦”,但历来有人批评《广陵散》“最不和平”,“愤怒躁急”,有所谓“臣凌君之象”。想必嵇康当时在刑场上以此曲来抒臆积郁于胸中的不平。曾著有《声无哀乐论》的嵇康,一向主张音声来源于自然的本质,而与喜怒哀乐等主观情感无关。嵇康临刑时,神气不变。但曲为心声。不知嵇康面对大辟之刑时如何在 “怫 郁慷慨”处,表现出“雷霆风雨”和“戈矛纵横”的气势,从而以此曲作为对强权的最后反抗,千年后重听此曲,不能不念及聂政,不能不遥想嵇康。 1.2倾听《广陵散》 广陵散已经失传了千余年。 广陵散的失传与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叫稽康。因为广陵散只钟情于稽康,而广陵散又是稽康精魂之所在。所以,在千年之前那个惨淡的天空下,稽康之死直接导致了广陵散的消亡。广陵散追随着稽康的亡灵而去了,终于杳不可寻。 而今,我只能依寻由后人整理又重编的广陵散来大体感觉当年的情调了。回忆起那个时代,那些人们与那些事情。 早已模糊了第一次听广陵散的情形,如今这样阴霾的天空下,我只能依稀记取当时的感受。 初听广陵散的感觉是纷杂无续的,宛若一位对乐理一无所知的人在随手乱拨涩而无常,没有主旋律的琴声有时会促然中断,在一段漫长的世纪空白之后,又如异峰突起般蹦出一个极为晦涩的音响,令人毛骨悚然。它断断续续地演奏着,似乎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戛然而止,让人悬着一颗颤动的心来听它。它带给我的不是愉悦而是压抑,不是明媚而是阴森 ,不是明朗而是诡秘。一般来说第一印象往往都只是对事物外表的感受,因此这些感受应该可以说成是广陵散的外在表现。社会意识是应该反映社会存在的,这诡秘、阴森、压抑的乐曲应该是对魏晋时期更为诡秘,更为阴森,更为压抑的世道的疯狂抨击。 魏晋交替,各种政治势力的争权夺利,直接夺去了大批文人志士的性命,文人在古代是政治的另一种说法。稽康看到范哗被杀、好友吕安的遭遇„„这些血红血红的刺激使稽康在极端愤怒之后不平静地平静下来。于是稽康下去了,于是他放浪形骸,于是他逆礼教而行之。既然在现实的世道中不能安然过活,那就只好在精神世界里闹个天翻地覆。于是他拿出了钟爱的琴,轻轻放在案几上,激动地弹出了那纷杂、无章、混乱的广陵散,控诉这世道的无耻、虚伪和昏聩,出了痛苦的狂吼。 如果说仅限于此,那么广陵散充其量也不过只是一个文人对社会毫无意义的牢骚。而失却了更深层次和更广意义上的价值。广陵散之所以为广陵散,之所以传世千年而仍有丝迹可寻,就因为它并非如此。稽康不是俗人,一曲广陵散不能仅仅是对这世道的抨击,当然还有他所认为的应有的世道存在状态,人性的自然化和构想的人类社会。 我们说,绝望的怒吼是震撼的,而在绝望的怒吼中也蕴藏着希望的声音才是高明。 当然稽康是高明的。 按我的想法,我确信广陵散是面水而叹出的千古绝唱。因为我清晰地听见在那混乱、无常的音乐背后有一种如行云流水般的畅快与自由,而这正是在对当时世道绝望后的自己理想中的世界,这是一种畅快与自由的世道。我甚至可以依稀想象到那条来自山谷幽处的小溪在某种神秘力量的驱使下,饶过碎石,越过杂草,直奔月下弹琴的稽康去了,在他面前汇聚,形成一个巨大的水世界,围在稽康周围。稽康 望着纯洁、有性的水,真的动情了,他流泪了。他觉得世道还不如这水来的可爱。于是他奋然把自己的抱负志向,把自己的理想世界统统化成一股股的清溪溶化于广陵散之中。因此在广陵散纷杂、无章、混乱的外表下又有了深层次的畅快与自由。融合了对时政的抨击与对理想世界构想和自己志向抱负的广陵散才真正的形成了。 绝望又希望的广陵散飘飘悠悠地在茫茫九州大地上旋绕至今,虽已消逝了真实的模样,但仍如一阵坚定的风刮过大地,留下了清高的风韵。 广陵散宁愿像枝上的一片树叶般春生秋亡自生自灭,无人知晓也不愿望依附另外的人,除了稽康。稽康在生命终了的前一刻呼吁着广陵散与他一起归去。稽康与广陵散如此同生共死,应该说,广陵散是稽康的作品吧~可是历史的发展往往存在着许多偶然。事实上广陵散并非稽康所创,但我始终相信广陵散是属于稽康的,只是偶然间出生于别人之手,但它最后的归宿必将是稽康。生于别人也要死于稽康。 作于谁手早已不重要,具有举足轻重的问题是,谁能真正理解广陵散,谁能把广陵散演的惊天动地,演的流芳百世。谁能做到,谁便是广陵散的主人。无疑,除了稽康谁也没有如此魄力。于是顺理成章地,历史的沉重自然压到了一个人的灵魂上。悲剧也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猛烈抨击时政而又构想完美社会的广陵散自然为当政者所敌视,而世上只稽康艺一人会奏此“没教化”之曲。杀头之最“理所当然”地落在了稽康身上。 不可避免的,广陵散随着它的主人一同抛弃了这无耻、虚伪、昏聩的世道。 千年之后,我们听到的广陵散已经是失真的广陵散。确切地说,如今的广陵散已经不能算做广陵散,真实的广陵散已于千年前的那一天与稽康一起消逝。因此我说广陵散已失传了千年,也是真实的确切。 写下了这些文字,心中却莫名奇妙的空荡。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表达些什么。抑或是仰慕,仰慕贤士的放荡与旷达,抑或是其它一些什么促使我写下这些文字。而这样都是未可知的,就像有些问题永远都没有答案。 总之,我是不可以回到过去或是过那样的生活。毕竟在如今的中国早非魏晋可比,太平盛世的平民们不会再有广陵散式的痛苦了。倘若在当今中国出现了广陵散或出现了稽康,这倒真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广陵散的失传是必然的,是应该的。 广陵散失传已有一千七百四十三年。 1.3嵇康与《广陵散》 中国音乐发展到三国时期,已经达到极为纯熟的程度,因传统礼教对音乐的重视,历朝历代都把音乐奉为治国安邦的经典,予以发扬光大。先秦的师旷、汉代的李延年等都对音乐的发展有独到贡献。三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出现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作品及代表时代特色、标志着当时音乐发展水平的音乐家及其理论。其中,以嵇康、阮籍、蔡琰等为代表,他们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产生了 重要影响。 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除在文学,思想上取得重要成就外,还在音乐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嵇康从小喜欢音乐,并对音乐有特殊的感受能力,有极高的天赋。《晋书?嵇康传》云,嵇康“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这与其思想上的狂放不羁、不受礼法约束有很大关系。嵇康可谓魏晋奇才,精于笛,妙于琴,还善于音律。尤其是他对琴及琴曲的嗜好,为后人留下了种种迷人的传说。据《太平广记》三百十七引《灵鬼志》说:嵇康灯下弹琴,忽有一人长丈余,著黑衣革带,熟视之。乃吹火灭之,曰:“耻与魑魅争光。”尝行,去路数十里,有亭名月华。投此亭,由来杀人。中散(嵇康字)心中萧散,了无惧意。至一更,操琴先作诸弄,雅声逸奏,空中称善。中散抚琴而呼之:“君是何人?”答云;“身是故人,幽没于此,闻君弹琴,音曲清和,昔所好,故来听耳。身不幸非理就终,形体残毁,不宜接见君子。然爱君之琴,要当相见,君勿怪恶之。君可更作数曲。”中散复为抚琴击节日:“夜已久,何不来也,形骸之间,复何足计?”乃手击其头曰:“闻之奏琴,不觉心开神悟,况若暂生。”邀与共论音声之趣,辞甚清辨,谓中散曰:“君试以琴见与。”乃弹《广陵散》,便从受之,果悉得。中散先所受引,殊不及。与中散誓:不得教人。天明语中散:“相遇虽一遇于今夕,可以远同千载。于此长绝,不能怅然。” 嵇康有一张非常名贵的琴,为了这张琴,他卖去了东阳旧业,还向尚书令讨了一块河轮珮玉,截成薄片镶嵌在琴面上作琴徽。琴囊则是用玉帘巾单、缩丝制成,此琴可谓价值连城。有一次,其友山涛乘 醉想剖琴,嵇康以生命相威胁,才使此琴兔遭大祸。嵇康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隋炀帝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足见其影响之大、成就之高。面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嵇康是愤然不平。为表示反抗,他经常逃入山林,与竹林七贤相与邀游。袁颜伯《竹林七贤传》云:“嵇叔夜尝采药山泽,遇之于山,冬以被发自覆,夏则编草为裳,弹一弦琴,而五声和。”正因嵇康这种愤世嫉俗的表现,使他在音乐创作与演奏上才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上文提到的《广陵散》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至少在汉代已经出观。其内容向来说法不一,但一般的看法是将它与《聂政刺韩王》琴曲联系起来。《聂政刺韩王》主要是描写战国时代铸剑工匠之子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死韩王,然后自杀的悲壮故事。关于此,蔡邕《琴操》记述得较为详细。今存《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1425年),谱中有关于“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所以古来琴曲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韩王》看作是异曲同名。嵇康所弹奏的《广陵散》是这一古代名曲经嵇康加工而成的一首曲子,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正象一首民歌一样,凝聚着历代传颂者的心血。据《世说新语?雅量》载: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正因为嵇康临刑索弹《广陵散》,才使这首古典琴曲名声大振,一定程度上,《广陵散》是因嵇 康而“名”起来的。但所谓“于今绝矣”则非指曲子本身而言,它主要反映了嵇康临刑时的愤激之语。事实上,琴曲《广陵散》经《神奇秘谱》保存,一直流传到今天。正因为嵇康有着很深的音乐功底,所以,他临刑前,有三千太学生共同向司马氏要求“请以为师”,但未被允许,使“海内之士,莫不痛之”(《晋书》本传)。因此,嵇康的名字始终与《广陵散》联系在一起。 《广陵散》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正声以前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正声之后则表现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正声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着重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划了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起伏和发展、变化。一个是见于“正声”第二段的正声主调:另一个是先出现在大序尾声的乱声主调:正声主调多在乐段开始处,突出了它的主导体用。乱声主调则多用于乐段的结束,它使各种变化了的曲调归结到一个共同的音调之中,具有标志段落,统一全曲的作用。 《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广陵散》并对之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广陵散》在历史上曾绝响一时,建国后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使这首 奇妙绝伦的古琴曲音乐又回到了人间。嵇康除以弹奏《广陵散》闻名外,在音乐理论上也有独到贡献,这就是其《琴赋》与《声无哀乐论》。前者主要表现了嵇康对琴和音乐的理解,后者主要表现了作者对儒家“音乐治世”思想直接而集中的批判。 1.4人间绝唱《广陵散》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魏晋期间有七位文学名士,他们七人的共同特点是性格狂放不羁。因常聚于竹林下饮酒,故称“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中有一人叫嵇康是三国曹魏时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擅长文学,喜欢绘画,更酷好弹琴。相传他的一生与《广陵散》一曲有着不解之缘。 嵇康年轻时,一次夜宿洛西华阳亭。云淡风轻,引起他的雅兴,就弹起琴来。不知不觉,更鼓三敲,夜深了。他刚要收琴,看见身后立着一位老者,正在专心致志地听他弹奏。老者佝偻着身躯,眼睛灰暗无光。乱康随口问道:“老人家会弹琴吧,请指教。” 老人谦逊地微微一笑,说:“略知一二。” 嵇康正年轻气盛,自负很有才华,就存心试老者一试:“请老人家指点,我的琴艺有哪些不足之处,” 老人家拈着花白胡子说:“您的指法很熟练,可惜感情不够。您把悲壮的古曲弹得过于柔弱婉转了。”嵇康万没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老人会挑出他的毛病,顿时涨红了脸,觉得老人讲得有道理,遂诚恳求教于老人。 老人并不推辞,让嵇康点起一炉紫檀香,自己净了手,整整衣冠, 盘膝坐好,先不弹琴,闭目沉思良久。然后,老人才从容拨动琴弦,桐琴发出了阵阵沉闷的响声,仿佛黑云压城,令人感到压抑、窒息。继而,老人又奏出铿锵有力的旋律,犹如云开月朗,给人以希望、信心和鼓舞。老人双手在琴弦上挥拂,旋律变化万千,时如海浪击岸,时如喁喁私语。稍后,琴弦又发出了悲壮、凄凉的哀调,如泣如诉,飞跃亭外,湖水似乎也在呜咽。 琴声戛然而止,嵇康才如梦方醒。此时,嵇康再看老人,双目晶明,神采奕奕。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恭恭敬敬地恳请老人家把这绝技传授给他。 老人欣然允诺,就给他讲起这古典的来历。 原来,这古曲流传在广陵(今扬州)地方,名为《广陵散》。“散”是一种琴曲的名称。《广陵散》描写的是勇士聂政刺杀韩王的故事: 聂政的父亲给韩王铸剑,违了期限,为韩王所杀。聂政找到一个机会,混进王宫要刺韩王替父报仇,被侍卫发觉后,逃进深山。他听说韩王喜欢听琴,就想扮作琴师接近韩王。在山里,他请了位老师教他弹琴。为了通过关卡不让人认出,他用漆涂脸颊,用石头砸掉牙齿;为了改变声音,他吞火炭把嗓子弄哑,年深月久他终于弹得一手好琴。 一天,他在京城门楼下弹琴,“观者如堵,马牛止听”,韩国人都被他琴艺征服了。韩王得知有这样一位弹琴高手,就派人把他带进宫里献艺。 报仇机会来到了,进宫时,聂政把匕首藏在琴腹。他弹的琴曲博得韩王和群臣的赞扬。就在这时,聂政突然拔出匕首,把韩王刺死。 然后,他割下自己的眼皮、嘴唇、鼻子、耳朵,彻底毁坏了面容,自刎而死。韩人将他暴尸于街头,悬千金,征闻这刺客的姓氏和籍贯。 聂政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她猜想到只有自己的儿子才做得出这样的事情,便来到尸旁,抱起尸体大声痛哭,对着围观的人们说:“这是我的儿子聂政,他为报父仇,杀死暴君,又怕累及家人而毁容。但是,我怎能贪生而不让儿子名扬于世呢~”她哭得死去活来,最后气绝身亡。 老人家把这故事讲完,嵇康心灵受到震撼,一时说不出话来。 老人沉默良久,才又说:“弹琴,单靠指法的熟练是不够的,还要理解曲子的内容和精神,要把自己感情融化到琴曲中去,自己感动了,才能打动人。”接着,老人就亲自指点嵇康弹奏。 天快亮了,嵇康再看老人时,不知何时老人早已不见了。 从此,嵇康的《广陵散》弹得精妙绝伦。这支古曲同嵇康的名字联在一起,名闻天下。 后来,“竹林七贤”在司马氏集团的势力威胁、利诱下,渐渐分化瓦解。嵇康是个铁铮铮的硬汉,始终不肯阿附司马家族。嵇康与司马氏集团势不两立的态度,终于给自己招来了灾祸。他们罗织罪名,要杀掉他。在刑场上,他深慕聂政的义举,要来一张琴,弹了一曲《广陵散》。那激昂、悲壮的琴声,感动得围观的人们为之饮泣洒泪。他收住琴,昂首对长天叹:“吾死不足惜,《广陵散》啊可惜要失传了~” 嵇康被杀害了,死时只有四十岁。 所幸《广陵散》并没有失传,它先是辗转于琴师们的手口之间,历 经九百余年后,终被有心的音乐家朱权在《神奇秘谱》一书中。该曲分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五大部分,连开指共四十五段,成为今日得见的最长的古琴曲之一。 1.5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为汉魏时期相和楚调但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容弹奏此曲以寄托。据《神奇秘谱》载录,此曲原是东汉末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 《广陵散》的内容向来说法不一。据《战国策》及《史记》记载:韩国大臣严仲子与宰相侠累有宿仇,而聂政与严仲子交好,他为严仲子而刺杀韩相,体现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操。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神奇秘谱》关于此曲的标题就是源于这个故事。现多数琴家是按照《聂政刺韩王》的民间传说来解释(与正史有出入)此曲,近代琴家杨时百所编《琴学丛书》的《琴镜》中就认为此曲源于河间杂曲《聂政剌韩王曲》。 《聂政刺韩王》主要是描写战国时代铸剑工匠之子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死韩王,然后自杀的悲壮故事。关于此,东汉蔡邕《琴操》记述得较为详细: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因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韩王所杀。聂政为父报仇行刺失败,但他知道韩王好乐后,遂毁容,入深山,苦学琴艺10余年。当他身怀绝技返韩时,已无人相识。于是,他找机会进宫为韩王弹琴时,从琴腹内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他 自己当然也是壮烈身亡了。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旋律慷慨激昂,气势宏伟的琴曲。由于《广陵散》曲谱中有关于“刺韩”、“冲冠”、“发怒”、“拔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所以古来琴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韩王》看作是异曲同名。 《广陵散》一曲,渊源已久。它萌芽于秦、汉时期,到魏、晋时期它已逐渐成形定稿。其名称记载最早见于魏应璩《与刘孔才书》:“听广陵之清散”。魏嵇康的《琴赋》中提到的琴曲亦有《广陵止息》。“散”是操、引乐曲,即“散乐”之意。先秦时已有散乐,是一种民间音乐,有别于宫廷宴会与祭祀时的雅乐。汉晋时《广陵散》曾作为相和歌流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广陵散》列为楚调曲,可能是由于当时流行于楚国地域之故。 隋唐以前,《广陵散》与《止息》尚为两曲。唐代始见有称《广陵散》为《广陵止息》之说。唐李良辅撰《广陵止息谱》一卷,为23段,见于《新唐书?乐志》;唐吕渭撰《广陵止息谱》一卷为36段;宋元时《广陵散》已增至44段。 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晋书》载:嵇叔夜不乐仕进,锺会以康负德望权,司马诛之。康临刑顾日景,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常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之广陵散,于今绝矣。”《广陵散》之流传,据《神奇秘谱》所载,其上卷《太古之操》为“昔人不传之秘”,卷中载有《广陵散》曲,并注此曲“世有二谱,今予所取者,隋宫中所收之谱,隋亡而人于唐,唐亡流落于民间者有年,至宋高宗建炎间,复入于御府,经九百三十七年矣,予以此谱为正,故取之。”可知《神奇秘谱》 所载《广陵散》为古谱原貌。 《广陵散》与聂政故事相联系,始见于宋元人的诗文。乐曲的规模、调式、乐段的标题等,与今日所见的《广陵散》谱大抵一致。今存《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1425年),亦见于《风宣玄品》、《西麓堂琴统》及清《琴苑心传全编》、《蕉庵琴谱》、《琴学初津》诸谱。但主要有三个版本:一为明朱权《神奇秘谱》本;另外为明汪芝《西麓堂琴统》中两个不同的谱本,称甲、乙谱。此三种不同谱本经琴家研究,以《神奇秘谱》的《广陵散》为最早,也较完整,是今日经常演奏的版本。 后人曾为《广陵散》所加分段标题,有的以与故事相应的情节取名,乐曲所表现的情绪,与这个悲壮的传说也确有不少相通之处。《神奇秘谱》所载《广陵散》,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为开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后序(八段)六个部分。其中头、尾几部分似为后人所增益,而正声前后三部分则很有可能保留着汉代相和大曲的形式。正声以前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正声之后则表现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正声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着重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深刻地刻划了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全曲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起伏和发展、变化。一个是见于“正声”第二段的正声主调,另一个是先出现在大序尾声的乱声主调。正声主调多在乐段开始处,突出了它的主导体用。乱声主调则多用于乐段的结束,它使各种变化了的曲调归结到一个共同的音调之中,具有标志段 落,统一全曲的作用。 《广陵散》全曲的主体旋律显得激昂、愤慨。开指一段从容自由,可视为全曲的引子。小序和大序部分则在较平稳的气氛中布置了正声和乱声的主调旋律的雏形。正声是乐曲的主体部分,突出描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感情发展过程,着力刻画了其不屈的精神和坚硬的性格。正声的主调显示以后,进一步发展了主调旋律,此时乐曲表现出一种“怨恨凄苍”的情绪。徐缓而沉稳的抒情具有缅怀的沉思,同时孕育着骚动和不安。随之音乐进入急促的低音扑进,进而发展成咄咄逼人,令人惊心动魄的场景,形成全曲的高潮,即“纷披灿烂,戈矛纵横”的战斗气氛。随后音乐表现出壮阔豪迈、沉郁慷慨的气氛。乱声和后序比较短小,主要体现出一种热烈欢腾和痛快淋漓的感情,从而结束全曲。 《广陵散》的曲调优美,具有叙事性。低时区的打击乐器声衬托着铿锵的节奏,暗示着故事的戏剧性。音乐与标题的内容大致吻合。“正声”部分为全曲的精华。《广陵散》为“慢商调”。慢商调是琴的一种调弦法,即降低第二弦商音,使之与第一弦宫音相同,使低音旋律可同时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强烈的音响效果。此种调弦法有助于表现《广陵散》慷慨激昂的情绪及浑厚坚实、气势磅礴之感。此曲在历史上曾绝响一时,建国后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使这首奇妙绝伦的古琴音乐又回到了人间。 《广陵散》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 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艺术性。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这种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如此酷爱《广陵散》并对之产生如此深厚的感情。明代宋濓跋《太古遗音》谓:“其声忿怒躁急,不可为训。”《琴苑要录?止息序》云:“怨恨凄感”处,曲调凄清轻脆;“佛郁慷慨”之处,又有“雷霆风雨”、“戈矛纵横”之气势。此曲气魄深沉雄大,有粗犷、质朴之美,是当时一首十分杰出的乐曲。 “《广陵散》于今绝矣~”琴家用生命解释了音乐,音乐成了他生命的绝唱。然而,真正的艺术是不朽的,千余年来,“广陵”一曲绵延未绝,响彻天下。乐曲所保留的汉、唐音乐之遗响,传统大曲之结构,琴曲之技法,为后人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借鉴材料,具有难以估量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2中国十大名曲之《胡笳十八拍》 以文采武功来看,曹操应该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一个连魏武都欣赏倍至的人物,虽是女流,理应属绝顶人物。此人就是蔡琰。 做为通晓音律的天才,她给后人留下了《胡笳十八拍》琴歌,名列十大古曲。文学方面,她留下了《东都赋》,《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杰作。郭沫若这样称赞《胡笳十八拍》, “那像滚滚不尽的海涛,那像喷发着熔岩的活火山,那是用整个灵魂吐诉出来的绝叫。”郭沫若还称《胡笳十八拍》,“是一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而《悲愤诗》,近人以为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可与建安七子的作品相提并论。 蔡琰,字文姬,陈留人。蔡琰之父 蔡邕,为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音乐家。蔡邕所著《琴操》一书,曾对《高山流水》、《广陵散》等名曲在后世的广为流传贡献甚巨。《后汉书?列女传》称蔡琰“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在父亲的熏陶下,蔡琰自幼爱好音乐,并有较深的造诣。《后汉书》李贤注引刘昭《幼童传》中说,“邕夜鼓琴,弦绝。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断一弦问之,琰曰:第四弦。并不差谬。” 蔡琰的一生十分悲惨。早年其父蔡邕因上书抨击朝政获罪而被流放。遇赦后,由于宦官仍然把持朝政,蔡邕担心被陷害,不敢回洛阳。就这样,蔡琰随着父亲亡命江湖十二年。蔡琰十六岁时嫁给河东卫仲道,不幸丈夫早死,蔡琰只好回到娘家居住。董卓被诛后,蔡邕由于t叹息董卓的命运,为司徒王允所不容而被杀。兴平年间(公元194—195 年)天下大乱。战乱之中,蔡琰为匈奴所掳,身陷南匈奴,为匈奴左贤王妻达十二年之久,并生有两个小孩。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得知早年的好友蔡邕之女蔡琰在匈奴,便派使臣用重金将蔡琰赎回,而两个年幼的儿子却不得不留在匈奴。这段史实,被后人称为“文姬归汉”。蔡琰归汉后,悲叹自己命运多舛,如今虽然安定,母子却天各一方,毕生不得相见。在这种处境下,蔡琰写下了流传于世的《胡笳十八拍》。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琰后来再嫁屯田都尉董祀。不久董祀犯了死罪。时值严冬,蔡琰“蓬首徒行”(即赤足),登门丞相府向曹操请罪。她言辞清辩而哀楚,当时满堂公卿名士,无不为之动容。曹操说:“我很同情你,可是判决文书已经发出,该如何是好,”蔡琰说:“明公 有良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曹操听了很受感动,派快马把判书追回,免了董祀的死罪。并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蔡琰换上。 后来曹操问蔡琰,“听说夫人家早年藏书甚多,战乱中都已丢失,不知还能回忆起来多少,”蔡琰答道:“早年先父留下的典籍有四千余卷,经过变乱,都已损失,现在能回忆起来的,大概只有四百多卷了。”蔡琰回家后把能记起来的各卷书亲自写出来,送去与曹操的藏书核对,结果基本没有错误和遗漏。可见蔡琰才情之高。 同时代的丁廙写了篇《蔡伯喈女赋》,其中内容为: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 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语言; 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云。 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 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 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 正如赋中最后两句“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所述,蔡琰的晚年相对平和安定。曹丕曾为丁廙这篇赋作《蔡伯喈女赋序》,序中描述简略的提到了文姬归汉,“家公与蔡伯喈有管鲍之好,乃命使者周近持玄玉璧于匈奴,赎其女还,以妻屯田都尉董祀。” 蔡琰生逢乱世,早年家门不幸,再加上自己一生三嫁,其命运甚为坎坷。也许苦难是产生伟大艺术作品的源泉,正是这些旁人不曾有过的经历,使得蔡琰给后人留下了传世杰作。她的成就,她的才情,丝毫不弱于建安七子。介于几千年男尊女卑的陋规,《后汉书》中蔡琰不被单独列传,这使得她无法与同期其他历史人物并列。她的事迹 也不入《儒林》、《文苑》等列传,而是被列于《后汉书?列女传》,篇名为“董祀妻”。《后汉书?列女传》中关于蔡琰的文字不多,但极高,说她“端操有踪,幽闲有容。区明风烈,昭我管彤。” 蔡琰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因而她通晓汉、胡音乐。《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根据匈奴乐器胡笳的特点而创作的乐曲。她在该曲中将汉、胡音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胡箔十八拍》成为古代少有的中外结合的结晶。 南宋灭亡后,全中国的汉人都做了亡国奴。南宋遗民诗人汪元亮为身在狱中的文天祥弹奏《胡笳十八拍》,以抒山河破碎之“无穷之哀”。这一时期,《胡笳十八拍》在前南宋的旧臣逸民间很快流传开来。根据《琴书大全》的记载,此曲引起了空前的共鸣。有人说,“怊怅悲愤,思怨昵昵,多少情,尽寄《胡笳十八拍》。”并出现了如“ 拍拍《胡笳》中音节,燕山孤垒心石铁”和“蔡琰思归臂欲飞,援琴奏曲不胜悲”等感怀旧国的诗句。 《胡笳十八拍》只是一首琴曲,虽表达的是悲怨之情,但也是“浩然之怨”。宋亡后,也许正是有这类流传广泛的“不胜悲”、充满“浩然之怨”的曲子,才有了“心石铁”的坚持到底,从而使种族和文化的血脉不绝于缕,不断延续下去。八十多年后,当抗元的兵戈纵横于江南江北的时候,种族与文化终得以重生。 2.1胡笳十八拍 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 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操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节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胡茄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一章为一拍,共十八章,故有此名,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却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不得不离开两个孩子,还乡的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 古琴曲,据传为蔡文姬作,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声之故。表现了文姬思乡、离子的凄楚和浩然怨气。现以琴曲流传最为广泛。 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双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X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邪路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 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邪路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着称。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诗中有:“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在琴曲中,文姬移情于声,借用胡笳善于表现思乡哀怨的乐声,融入古琴声调之中,表现出一种浩然的怨气。 现有传谱两种,一是明代《琴适》(1611年刊本)中与歌词搭配的琴歌,其词就是蔡文姬所作的同名叙事诗;一是清初《澄鉴堂琴谱》及其后各谱所载的独奏曲,后者在琴界流传较为广泛,尤以《王知斋琴谱》中的记谱最具代表性。 全曲共十八段,运用宫、征、羽三种调式,音乐的对比与发展层次分明,分两大层次,前十来拍主要倾述作者身在胡地时对故乡的思恋;后一层次则抒发出作者惜别稚子的隐痛与悲怨。 此曲全段都离不开一个“凄”字,被改编成管子独奏,用管子演奏时那种凄切哀婉的声音直直的透入人心,高则苍悠凄楚,低则深沉哀怨。 蔡文姬作的《胡笳十八拍》被郭沫若称道为“是一首自屈原《离 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 全诗共十八段,谱作成套歌曲十八首。据郭沫若说,突厥语称“首”为“拍”,十八拍即十八首之意。又因该诗是她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所以名为《胡笳十八拍》或《胡笳鸣》。原是琴歌,但魏晋以后逐渐演变成为两种不同的器乐曲,称《大胡笳鸣》、《小胡笳鸣》。前者即为《胡笳十八拍》的嫡传。 唐代琴家黄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李颀有《听董大弹胡笳》诗:“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就是对该曲内容的概括。现存的曲谱最早见于1425年刊行的《神奇秘谱》本,称“大、小 胡笳”,都是无歌词的器乐曲。可唱的琴歌《胡笳十八拍》,初见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孙丕显所刻的《琴适》中,也就是现在最流行的谱本,其歌词即文姬所作的“我生之初尚无为„„”。音乐基本上用一字对一音的手法,带有早期歌曲的特点。从第一拍到第九拍,以及第十二、十三两拍,都有一个相同的尾声,有受汉代相和大曲影响的痕迹。全曲为六声羽调,常用升高的徵音(升5)和模进中形成的高音(升1)作为调式外音。情绪悲凉激动,感人颇深。 2.2蔡琰及其《胡笳十八拍》 蔡琰,字文姬,是东汉末著名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据《蔡 琰别传》载:“文姬,少聪惠秀异,年六岁,邕夜鼓琴,弦绝。琰曰:‘第一弦’,邕故断一弦而问之,琰曰:‘第四弦’„„”,可见,她从少年时代起便有很高的音乐天赋。 但是蔡琰一生极其悲惨,最初随带罪的父亲辗转流浪,后嫁给卫仲道,不久,丈夫死去,蔡琰又无子归宁。这时,战乱频仍,约在献帝兴平二年(195年),被董卓部下俘虏至南匈奴,嫁给左贤王,留在那里十二年之久,并生育两个儿子。曹操统一北方后,局势相对稳定,便派遣使节用金璧将蔡琰赎回,然后又嫁给董祀。这种极端痛苦的生活使她饱受人间磨难,她便把自己的这种特殊感受写成了长篇诗作《胡笳十八拍》(此诗学术界就是否蔡琰所作一直存有争议,双方均无充分佐证,故无定论,详情可参考《胡笳十八拍讨论集》。但其内容则确为描写蔡琰的生活经历)。 根据《胡笳十八拍》而创作的同名琴曲,是我国音乐史上一首杰出的古典名曲。它以十分感人的乐调诉说了蔡琰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写了主人公对祖国、对故土的深沉思念及骨肉离别的痛苦感情。这首曲子在唐宋两代都很流行,据古琴家查阜西先生统计,琴曲共有39种不同版本,其中,只有明代万历年间(1611年)孙丕显《琴适》的传谱是配词的。 《胡笳十八拍》是蔡琰用胡笳十八拍的音调翻入古琴中而创作的 具有新颖风格的音乐,实际上,她是把南北风格溶为一体而创作出来的,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南北音乐文化的交汇。 “拍”是音乐的段落,十八拍即十八段。 第一拍是全曲的引子,概括了作者生逢乱世、沦落异乡的悲惨经历,开始的曲调两个三小节的乐节是全曲的核心音调,全曲的基本曲调均由此衍生而出。第一拍的情绪起伏很大,也为各段音乐奠定了继续发展的基础。第二拍中出现了装饰性的变化音,使情绪的表现相当强烈。直到第十拍,一步步地深化离乡悲情,构成乐曲的第一部分。第十一、十二拍是全曲的转折,尤其是第十二拍是唯一的音调欢快明朗的段落,抒写民族的欢乐、归国的喜悦。音乐从高音开始,节奏较宽广,构成一个舒展的乐句。这段旋律音区较高,表现了异常激动的情绪。 第十三拍至第十七拍是乐曲的第二都分,仍以抒发悲情为主,主要表现对稚子的思念。第十八拍是全曲尾声,在激情中结束全曲。 2.3胡笳十八拍 古琴曲《胡笳十八拍》是根据汉代以来流传的同名叙事诗而创作的琴曲,是我国音乐史上一首杰出的古典名曲。原诗作者一说为蔡文姬,但《后汉书?蔡琰传》中未见记载,故难以定论。其音乐为唐人传谱。 《胡笳十八拍》的“拍”字,今存见于《碣石调幽兰》谱中,意为乐段间的休止,故“拍”可作“段”解。琴曲中称“拍”者,唯有此曲。乐曲以十分感人的乐调诉说了蔡琰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写了主人公对祖国、对故土的深沉思念及骨肉离别的痛苦感情。 关于《胡笳十八拍》的音乐,六朝时已有《胡笳调》、《胡笳曲》流传。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引南朝宋元嘉时人张永《元嘉正声技录》所列曲目有“但曲”《大胡笳鸣》、《小胡笳鸣》,但曲为器乐合奏曲。唐人刘商有拟《胡笳十八拍》诗一首,其序曰:“„„胡人思慕文姬,乃卷芦叶为吹笳,奏哀怨之音。后董生以琴写胡笳声为十八拍,今之胡笳弄是也。”董生指唐代琴家董庭兰,宋人朱长文《琴史》有传:“董庭兰,陇西人也,在开元、天宝间工於琴者也。天后时,凤州参军陈怀古善沈、祝二家声调,以胡笳擅名,怀古传于庭兰为之谱。”故知琴曲《胡笳十八拍》为唐人传谱。 唐代琴家董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诗中有:“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在琴曲中,文姬移情于声,借用胡笳善于表现思乡哀怨的乐声,融入古琴声调之中,表现出一种浩然的怨气。 唐宋以来,《胡笳十八拍》遂成为流传甚广的琴曲,琴书、琴谱 多有著录。现存明代以来琴谱百余部,其中39部收有各种传谱的《胡笳十八拍》。明代朱权《神奇秘谱》收有董庭兰传谱的《大胡笳》、《小胡笳》,二曲不同。《大胡笳》十八段,均有小标题,小标题取自刘商拟作《胡笳十八拍》的诗句;《小胡笳》六段,小标题取自原《胡笳十八拍》的诗意。琴歌《胡笳十八拍》始见于明徐时琪所辑《绿绮新声》(1597年)刊本琴谱,此谱后部散佚。今演唱之谱本来自明代万历年间孙丕显所辑《琴适》(1611年序)谱本。琴歌《胡笳十八拍》的音乐主题材料系取自《小胡笳》,二者当有渊源关系。 琴曲《胡笳十八拍》的音乐带有深沉的倾诉性,虽流于平铺直叙,仍耐人寻味;琴歌《胡笳十八拍》始则深沉隽永,继而慷慨悲歌,原诗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首优秀的古代艺术歌曲。 全曲共十八段,运用宫、徵、羽三种调式,音乐的对比与发展层次分明,分两大层次,前十来拍主要倾述作者身在胡地时对故乡的思恋;后一层次则抒发出作者惜别稚子的隐痛与悲怨。 第一拍是全曲的引子,概括了作者生逢乱世、沦落异乡的悲惨经历,两个三小节的乐节是全曲的核心音调,全曲的基本曲调均由此衍生而出。第一拍的情绪起伏很大,也为各段音乐奠定了继续发展的基础。 第二拍中出现了装饰性的变化音,使情绪的表现相当强烈。直到第十拍,一步步地深化离乡悲情,构成乐曲的第一部分。 第十一、十二拍是全曲的转折,尤其是第十二拍是唯一的音调欢快明朗的段落,抒写民族的欢乐,归国的喜悦。音乐从高音开始,节奏较宽广,构成一个舒展的乐句,这段旋律音区较高,表现了异常激动的情绪。 第十三拍至第十七拍是乐曲的第二都分,仍以抒发悲情为主,主要表现对稚子的思念。第十八拍是全曲曲尾声,在激情中结束全曲。 全曲通过她被虏、思乡、别子、归汉等一系列坎坷遭遇的倾诉,生动地反映了战乱年代一个才女悲欢离合的一幕。乐曲鲜明地显示出塞外草原的风土人情,带有异域民歌那种开朗豪放的特色。同时,乐曲更着重刻画蔡文姬矛盾不安和悲伤痛苦的内在感情。曲调悲怆凄丽,如泣如诉。
/
本文档为【古琴十大名曲(经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