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苏州工业园区

2017-09-02 17页 doc 36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905

暂无简介

举报
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的几点体会 ――在第三届中国开发区信息化年会上的发言 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是苏州工业园区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苏州工业园区经济贸易发展局常务副局长~很荣幸能在这里跟大家交流开发信息化建设工作。根据开发区协会布置的任务~我向大家汇报苏州工业园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做法和体会~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大合作项目~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园区已成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协调发展最好、竞争能力最强...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的几点体会 ――在第三届中国开发区信息化年会上的发言 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是苏州工业园区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苏州工业园区经济贸易发展局常务副局长~很荣幸能在这里跟大家交流开发信息化建设工作。根据开发区协会布置的任务~我向大家汇报苏州工业园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做法和体会~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大合作项目~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园区已成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协调发展最好、竞争能力最强的开发区之一。1994以来~在中央和省市各级的关心支持下~在中新合作双方共同努力下~园区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之路~开发建设取得较好业绩~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超1027亿元,含海关收入,~引进外资3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注册内资1306 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1万个。2007年~全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6 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3亿元~进出口总额569亿美元,其中出口285亿美元,~综合发展指数跃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 一、园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必然趋势~信息化建设是各级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中新两国政府的合作项目~园区管理委员会自1994年园区建立之初~就比较重视和关注信息化建设~注意发挥“中新合作”优势~在开发建设的同时~高起点、高水准规划~逐步推进园区信息基础设施、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扶持区域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以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10多年来~伴随着园区的发展壮大~园区的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普及~信息化对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区域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1、信息化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 1994年至2002年~园区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发展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开展小范围应用。2002年以来~园区的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快发展~逐步建立健全了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和建设维护体系~负责推进全区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及社会、经济领域信息化建设等~它包括了区域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职能部门、计算机信息中心、各信息应用重点单位~信息化建设纳入了园区政府的目标管理体 系。2003年~园区管委会下发了《关于园区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苏州工业园区信息化发展纲要草案》、《园区电子政务建设总体》~作为园区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性文件~从上规范了部门电子政务建设行为。2006年~编制了《苏州工业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全区信息化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 2、政府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成形 2002年以来~以园区管委会为汇聚中心的政府网络建设已经发展到第二代~网络体系也从单一的局域网逐步发展到覆盖全区的政务网。时至今日~园区已建成覆盖管委会机关、事业单位、两个社区、三个乡镇、各国有大公司的宽带互联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内部网结点400多个~园区基层接入单位已达150家~成为苏州市政府系统内最为复杂严密的网络体系之一~为园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高速便捷的网络环境。 目前~由园区计算机信息中心负责维护的IDC已经成为管委会各部门统一的硬件资源中心。拥有实体服务器68台~采用虚拟服务器集群系统~逻辑上达到一百多台,数据存储实现有效备份~建立了较完备的病毒防护、网络安全控制体系~成为电子政务各项应用的可靠资源保障。 3、政府网站功能日趋完善 目前~园区已经形成以政府门户网站 ,www.sipac.gov.cn,为龙头、各局办有职能网站的主题丰富的政务网站群。sipac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发布政策、政务动态和区内企业单位展示经营动态的首要网络媒介~对于外部公众~sipac也成为获取园区信息的首选渠道~以2008年10月13日,星期一,为例~该网站一天的点击率为18901次。 4、电子政务建设初显成效 园区建设初期~管委会电子政务建设主要包括两条主线:第一是经发局内的科技电脑处负责的管委会办公自动化建设,第二是各局办的专业应用系统建设~以规划建设局的地理信息管理为主要代表。目前~园区管委会政府机关的OA系统平台、Mail系统、内部综合信息网及其他一些公共信息交换基础平台已成熟运用~并将随着电子政务外网的延伸~覆盖至园区所有相关单位。管委会各局办、直属单位已建成专业应用系统55个~涉及政府政务各个层面~如规划建设、土地房产、环保等相关的地理信息系统~招商信息管理系统~企业服务系统~组织人事系统~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等。 2003年开始~园区网上审批业务在管委会一站式服务中心陆续开展~目前已建成的系统~有内网审批、加工贸易电子审批等6个~中心70%左右的业务量实现了网络审批或预 审~方便了企业和园工居民。系统开通至今~已接件21万余件~办结率在99%以上。 园区各派驻单位也不断重视和加强信息化建设~公安、检察、法院的业务信息系统~海关、国检、国税、地税的电子报关、电子报检、网上纳税申报等系统~建设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的位置。 5、公共服务信息化应用不断推进 “十五”期间~按照苏州市的统一部署~园区加快了公共信息亭的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共规划建设公共信息亭50个~并逐步开始为广大居民提供各类信息查询~提供水、电、气、通信等多种缴费服务~以及汽车票、飞机票等购票服务。 社会保障信息化方面~以园区公积金中心为主~积极建设和实施推行了有园区特色的公积金会员IC卡服务体系~目前会员IC卡已实现了公积金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障的社会化发放~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医疗费用的刷卡结算~存取款、消费及银行转帐结算等功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福利事业和保障支持体系的稳步健康发展。目前~园区公积金中心已实现与苏州附一医院等18家市定点医院实时在线与断线自适应方式联网、4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诊所以及39家药店实时在线联网,建成与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联动平台~成为国家金保工程在省、市和园区的延伸~实现了和参保数据联动。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方面~以园区国际科技园为主~组建了包括SaaS、动漫服务、软件评测、嵌入式软件开发、人才培训等6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引进和整合分散的产业资源~构建了一个集渠道、人才、技术服务以一体的共享平台~帮助中小企业特别是软件企业利用社会资源解决技术难题、降低开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和提高创新效率~成为改善园区的创新创业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育信息化方面~园区教育系统形成了以园区教育网站,sipedu.sipac.gov.cn,为核心、以园区教育信息中心为中心节点的虚拟教育城域网~充分实现了教育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实现了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网络化和智能化。目前~园区计算机配备生机比达到8:1~100%的学校实现光纤接入~并建成了较高水平的校园网络~每所学校均已建立校园网站~并通过网站管理平台~实现一部分校务、教务管理。 6、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应用逐步拓宽 园区大型的外资和民资企业~其内部的OA、MIS、ERP等各种信息系统已经普遍应用~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企业的生产、销售、物流等各个环节~产生日益增大的积极作用。目前园区各国有大公司都基本拥有自己的网站、OA、HR、财务等系统~去年以来~园区国控公司实现了与所投资控股的24家企业的财务联网~走在全 国前列。苏州工业园区现代物流信息平台于2005年开始建设~通过数据共享和统一存储~推进单证的无纸化~逐步实现货物通关数据电子交换,成为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企业之间交换信息的中间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经完成一期运作~拥有物流企业、代理报关公司、代理报检公司、场站100多家企业~共计400多个用户。口岸物流日业务量在1500票左右~保税物流日业务量在1200票左右。 园区的“69111”公共事业服务热线、园区企业配套网、人才新干线、物流综合保税平台等信息化建设工程~代表了园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如园区“企业配套网”自2005年初投入运营以来~帮助园区企业近千家建立了自己的信息主页~发布各类供求信息1600多条~初步形成了对外宣传价格、企业产品发布、供求信息交流、会员专业服务和特定信息服务等五大特色服务功能~目前~已有1500多家企业申请加入网站~涉及行业已达30多类~其中园区会员企业已达500家。又如:园区人才新干线网站是国内首批、苏州第一家专业的人才招聘网站~网站运营10年来~共发布各类职位65.3万个次~招聘人数214万人次~并且以每年130%的幅度在增长。目前~网站注册个人会员累计155万~拥有超过100万的有效简历~为各招聘单位储备了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高质量的人才库~大流量的浏览人数~高效的不断创新的服务~吸引了大量的招聘企业。目前~人才新干 线为800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招聘服务~长期合作单位达到5100多家~成为苏州地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网络招聘运营商。 二、园区信息化建设的优势 园区自开发建设至今~一直高举中新合作的大旗~积极借鉴新加坡经验~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诸多优势: 1、基础设施的领先优势 1994年以来~通过引进新加坡先进的理念和相关系统~园区逐步形成了以地理信息数据为核心的工作模式~搭建了成熟、稳定的GIS基础软件平台~10多年来~一面开发建设~一面收集和积累丰富的空间地理信息资料~在完成农村向城市转化的过程中~园区生成了一个强大的地理信息库~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规划、测绘、建设、环保、国土、房地产交易中心等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多部门共享。多年来~这个地理信息库为提升园区亲民、亲商、亲环境和便捷、高效的服务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今后高起点实施信息化战略尊定了基础。 目前~以电信城域网和广电网等为骨干的宽带信息网络已经覆盖全区~独墅湖高教创新区等部分区域则实现了户内外无线网络覆盖。园区互联网出口带宽40G~移动公司在园 区建设基站500多个~GSM/EDGE网络已实现苏州全区100%覆盖。全区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22.3万个~移动用户,在园区活动,超过90万户~有线电视网络实现了户户通~并在向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在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国际科技园等信息产业密集区~网络基础设施领先而完备~如:科教创新区完成户外20公里骨干光缆网络建设~Internet出口6条。无线网络覆盖室内布设AP 500多个~室外WIFI点位60个。再如:国际科技园同时拥有电信、网通、联通、有线等多线路骨干网接入~国内DDN上网专线带宽达2M~Internet上网专线带宽达20M~为入园企业提供了一个畅通的数字化信息通信渠道。 2、信息产业的集聚优势 园区是先进的制造业集聚区~近年来~园区电子信息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07年产值超过1200亿~集聚了三星、和舰、奇梦达、友达、日立等一大批旗舰型企业~形成了集成电路、光电显示TFT-LCD、软件及服务外包、计算机及外设、通信、动漫及游戏等优势产业集群~并获得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称号。其中: ,1,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了和舰、晶方半导体、中科半导体、盛科网络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企业~形成了从IC设计、芯片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2007 年~共实现销售收入224亿元~占苏州市比重达93%,占全国比重达到18%。 ,2,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区集聚软件与服务外包企业400多家~经省级认定的软件企业114家~占苏州市40%左右。通过CMMI认证的17家~2007年软件产值超100亿元。 3、居住人口的质量优势 园区目前有就业人口50多万名~人力资源总体呈现四大特点:一是高学历~全区大专以上学历人才14多万名~人才密度,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占就业人口比例,为28.42%。在园区就业和创业的各类留学归国人员1300多名~另还工作和居住了1万多名外国籍和台港澳人才~他们大部分居有高学历~在外资企业中担任高级管理和技术岗位。二是年轻化~全区人力资源平均年龄27岁左右。三是移民城市特质~就业人口中苏州本地人占42%~非苏州籍人口占58%~“新苏州人”已超过本地人~且呈现不断加大趋势。四是IT、IC、软件类相关行业人员密集~在园区就业人口中~制造业就业人口占80.01%,制造业中从事电子信息行业的21万余人~从事软件行业相关人员超过12万人。 园区人力资源的上述四大特点~对区域信息化建设都是利好:高学历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年轻人始终是网民中的主体人群,外国人和非苏州籍人~往往会把网络作为和家人交流的工具,半导体、TFT-LCD光电行业从 业人员~一般都掌握一些信息化方面的知识~有这方面的爱好。总之~这四类人群的网络依赖性要比普通人群强~由此派生的区域特点是:园区居民对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度比较高~对信息技术服务的要求比较高~对信息化技术和产品在市场的运用~参与的热情也比较高~这是园区发展和推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群众基础和依靠力量。 4、资金投入的保障优势 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带有基础性的工作~要有稳定的资金投入作保障~园区作为一个新兴的开发区~在资金持续性投入、全社会投入及资金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优势~为区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保障。如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累计在园区投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8亿元,高教区、综合保税区、国际科技园等信息化应用密集区域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其中~国际科技园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高教区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综合保税区累计投入2700多万元,管委会则每年安排预算约1000万元~专项用于电子政务应用和开发。开发建设早期~园区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投入~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目前已形成政府和企业并重、外资和内资齐举、电信运营商和客户共同参与的局面。 5、信息技术的人才优势 目前~园区从事电子信息制造业人员21万余人~从事 软件行业相关人员超过12万人~两者合计33万多人~其中80%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是园区信息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是园区信息化建设向高端发展的人才支撑。 随着多年来长三角区域信息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为信息产业相关培训市场提供了大量的项目源和发展机遇~与此相适应~园区的软件、信息技术方面的学历教育、成人教育体系得到迅速发展~2008年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苏州工业园区软件与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招收高中毕业三年制大专层次的高等职业学院。中科大软件学院、东南大学软件学院近年来先后在园区设立。目前~以独墅湖科技创新区入驻高校为集群~园区各中、小学为辐射的各种层次的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建立。信息化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深入。仅2008年~软件园培训中心、苏州中科等单位就先后举行了117场涉及5278人的信息化技能培训。 园区现有中、小学校 23 所~这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达标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校覆盖率、学科覆盖率均达到100%~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在每校配置2-3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的基础上~园区通过专业岗位培训、区级普训、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使每位教师都能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开展电子备课、教研活动。雄厚的信息技术师资力量~确保园区的信息化能从娃娃抓 起~能源源不断为园区的信息化建设培养后续人才。 三、园区信息化建设的不足 1、法制大环境和小气候都有滞后现象 科技进步~造福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日益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诸多影响。今天~人类社会由于信息网络的出现~伴生出许多新型的社会关系和矛盾~政府电子政务的日益普及~已经和正在改变政府管理模式~无论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电子商务~还是电子政务~都必须依赖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作保障。但在社会急剧变化震荡过程中~我国传统的法律、法规和政府运作方式~在应对高科技带来的社会变化时相形见拙~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信息化法制大环境建设方面明显滞后~这已成为影响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瓶颈之一。与此同时~园区作为一个特定的国家级开发区~在构筑自已的法制小环境小气候方面~同样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在园区曾发生过这样的案例:电信运营商根据用户发展需求~决定在新设立的居民小区布设设备~在设施完成投入运行后遭周围居民投诉~认为有损健康~侵害了他们的利益~在随后的行政调解和法律调解过程中~遭遇了很多法律空白~使得纠纷的调处增加了许多社会成本。 2、本区域无独立的电信运营商 信息化市场历来是电信运营商关注的新金矿~综观国内外~一个区域的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一是要有政府的规 划引导和推动~二是要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三是要有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软件提供商、信息服务提供商等商业机构的积极参与。无论是投入、运用、服务~都要依靠三者的积极性~通过博奕、竞争实现双赢和多赢。园区作为一个面积288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行政上是苏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目前的电信业务~都由苏州市的电信运营商在负责~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虽在园区设立了机构~但都不具备独立的运营商资格。由于园区的电信市场有一定份额~又有较好的成长性~苏州市的电信运营商一般都很看好这块市场~也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但这些运营商都仅仅是在做市场开拓~把园区当作大客户在提供服务~目的是追逐赢利~对于园区的长远利益和区域整体利益考虑较少~关心不多~对与当地政府携手开展合作项目权限不够。无独立的电信运营商的先天不足~给园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3、各个节点间呈“信息孤岛”现象 园区的信息化节点很多~有的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如政府体系内的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公安、一站式服务中心、进出口口岸等~另外还有企业、电信运营商开发运用的网络。,举以上单位一个例子,但这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各个节点~大都是自行其是的是独立的是封闭的是相互间不交互的~能共享信息资源的不多。以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为例~ 进驻的工商、国税、地税、公安等机构~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并且和上级条线部门联通~但如果一个企业来一站式服务中心办事~又同时要和上述几个单位打交道~在目前情况下~企业还得一个个窗口、一次次填写或录入表格~无法做到一次录入几家共享。之所以出现上述原因~一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各家的应用软件系统更新较快~造成各个节点间无法匹配。二是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系统~使得各个节点的信息化建设~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首先要符合和服从上级条线部门的和要求~要保证对上的接入和互通~在此基础上才会考虑和地方块块的兼容。三是“信息垄断”和怕麻烦思想作怪~各机构和单位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对于共享别人的信息积极性高~对于要把自己的信息拿出来共享没有积极性~往往会以上级不同意、安全无保障、技术达不到等为理由来搪塞。“信息孤岛”造成网络互联不畅、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其恶果无论是行政长官、专家、用户~大家都已看得很清楚并且深恶痛绝之~但目前好象还鲜有解决办法。 4、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园区信息产业虽有一定的集聚优势~但存在两个明显不足:一是外向依存度高~缺少本土企业、民族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虽已引进一些外资大鳄~但在此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造做得不够,二是大部分企业只是从事加工生产~研发能力较弱。 5、市场化开发运用不够 目前园区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重建设、重投入”阶段~在市场化应用、推广方面做的还不够深入。如中国电信已经在园区开展“无线宽带接入”试点~但是尚没有真正可以在上面跑的商业应用~面向公众的“免费接入”就迟迟无法推开,此外~园区虽然网络基础设施较完善~但愿意开展惠及民众的网上销售、网上服务的企业的还不够多~还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推进。 四、园区推进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1、规划指导和规划风险的矛盾。 现代社会做任何工作都要重科学安排~推进信息化工作也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要通过规划来进行超前思考、有序推动~用科学的规划来指导实践。但现实的问题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电子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设备的问世~不断颠覆传统现实。因此~在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指导方面~最要不得的是所谓“一步到位”~“多少年不落后”的思想~因为这从根本上来讲~是背离信息技术内在发展规律的~如:信息设备的核心处理部件CPU~技术进步追求的目标是“更高频率、更低成本、更短时间”~加上应用软件需要不断升级和完善~信息化设备需要随时代发展更新换代。因此~推进信息化建设~要有规划~也要正视规划风 险。作为园区这样一个特定的开发区~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有规划~但规划不必太超前~时间跨度不宜过大~要对规划的潜在风险保持警惕~留有规划修订的余地。 2、资源整合和条块分割的矛盾 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化~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善市场运作机制、提高市场运作效率。但中国现阶段的信息化建设~遭遇“条”“块”分割行政管理体制的矛盾~冲突比较多~市场化和效率均不理想。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矛盾和冲突尤为明显。1993年~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我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这“三金工程”~2002年之后~出台了金关、金税和金融监管等“十二金”工程~由行业主管部门来主导和推行。2005年以后~各个“块块”的电子政务发展加快~如上海、广州等地~在人口、空间地理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试行跨部门信息交换与共享~取得一定成效。但“条条”的信息系统和和“块块”的信息系统相互打架~如何解决~仍是横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的一只拦路虎~成为我国未来电子政务建设深入开展的一大难点。今天~尽管园区上下资源整合的呼声很高~但条块分治的现状明摆在那里~“条条”和“块块”的博奕~是绕不过的一道坎。 3、投入加快和建设市场滞后的矛盾 近年来~中国各级政府、社会、企业等各个方面~对 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资金投入的积极性较高~资金量和项目数在急剧增加。与此相比~信息化建设的市场发育相对滞后~设备供应跟不上、安装施工跟不上、服务维修跟不上、软件配套跟不上的抱怨比比皆是。如业主发布一个信息化建设的招标~应标的很多~队伍良莠不齐~报价差距很大~工程建设和承诺的后期服务不能到位~合同纠纷屡屡。总之~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建设这个大市场~法律和市场监管还很不完善~使各地各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常会遭遇陷井。 4、一次投入和长年运营的矛盾 信息化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除了一次投入~还有长年运营和维护的问题~加之应用系统投用后~好多东西会无法适应后来的新的需求而需要升级。有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有收入~能解决今后运营的费用~而大多项目是没有或较少收入的~这就使得信息化建设的业主~在考虑一次投入的同时~要提前和统盘考虑投入之后的运营维护问题。 四、下一步推动园区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1、不断提升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今天~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发展最快、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目前~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克服几种干扰:一是“神秘”论~认为信息技术太复杂~搞不 懂~不愿介入,二是“风险”论~认为搞信息化建设风险太大~搞不好血本无归~不敢介入,三是“烧钱”论~认为信息化投入太大产出不多~不想介入。事实上~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各级政府而言~席卷全球、方兴未艾的信息化浪潮~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必须谨慎应对的严峻挑战。不管你是否愿意~信息化技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已经和正在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政府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 当前的信息化建设宣传工作~一是要面向政府、面向企业家~进行重要性必要性宣传~调动领导机构、领导干部和企业决策者的积极性,二是要面向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宣传、教育、引导他们面向实际~开发出更多实用性强、运用门槛低的、政府或企业或老百姓愿意接受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三是要面向广大民众~开展信息化知识普及教育~进行信息化新产品运用宣传~使信息化应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加强规划指导 信息化和城市化~似乎有着天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靠了信息网络的支持~今天~我们每天享受着的城市功能~正由集聚向分散转化、由实体向虚拟转化。城市的发展需要有规划加以控制~信息化的建设更 需要有规划加以指导。今天~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很大变化~正在谋划以争创“四个示范区”为载体的新一轮与时俱进的发展~即争创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突出的科技示范区、以承接跨国公司离岸外包业务为主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以虚拟口岸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示范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示范区。争创“四个示范”~和信息化建设关系十分密切。为此~有必要依据新情况~对园区“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修编~可以考虑采用外包的方式~通过招投标~物色委托专业公司作新一轮信息化发展的详规~从规划入手~让信息化建设服从服务于园区开发建设的大局~以信息化助推园区未来向又好又快方向发展。 4、从自实际出发建设数据库 一是要建设和完善基础地理数据库~在已有的地理信息库基础上~由规划建设部门牵头~进一步完善园区的空间数据采集和更新~不断推出基于地理基础数据的共享和应用。二是人口管理数据库~以公安户籍信息为基础建成。三是人力资源资源信息库~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在人力资源公司现有数据库基础上~形成包含组织、人事、就业管理等内容的人力资源的数据库。四是社会保障信息库~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主~依托公积金中心~构成覆盖全园区的社会保障基础数据库。五是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以一站式服务中 心为枢纽~以现行行政审批业务平台为基础~形成法人单位基础信息采集、更新与维护的标准化~使企业来一站式中心办事~数据只需一次录入就能在多个窗口共享。今后~根据园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逐步还要健立和健全宏观经济、教育、历史档案、公共卫生、城市管理等数据库。 5、建设和应用并重。 如果说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投入好比是建高速公路~那么应用就好比是公路上跑的车。从区域政府的角度出发~修路和跑车同样重要~在现阶段~跑车即应用甚至比修路更重要。现阶段~政府应大力支持的推广应用内容: 一是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的门户网站建设。要发扬园区的亲商理念~着眼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好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的门户网站~提高应用水平~门户网站要提倡公众参与和互动~使各单位的门户网站真正成为信息发布、民众咨询、公众监督和广大居民建言献策的场所~让园区亲商服务的经验在虚拟世界同样得到推广。 二是电子商务的推广应用~政府要花大力气来协调和推进数字城市、数字家庭~建设和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建设网上交易市场、网上专业市场~特别是要重点发展和园区产业关联度较大的行业~如电子产品交易、物流平台等。 三是以应用为支撑~开展一批信息化实事工程~以市场 有需求、民愿应用为原则~逐年推出。如科教创新区范围内的“无线覆盖”、数字化城市管理、智能公交、电子社区等。 6、推进信息资源利用和跨部门信息共享 当前~信息化建设已经走向“融合期”~电子政务建设也进入以公众为中心、多部门协同、提供公共服务为主的新阶段。实现跨部门的信息交换~填平“数字鸿沟”~实现新的“九通一平”工程已是大势所趋。目前~以一站式中心为应用主体的园区企业基础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正在进行~该系统将整合经发、工商~国税、地税、统计、规划建设等部门的信息~使各方面用户能真正全面了解企业的基础信息和经济运行情况~并简化整个行政审批链~提高行政服务效能。要以此为突破口~加大整合力度~逐步推动人口、口岸信息化系统等跨部门信息共享。 7、加强领导 要继续发挥信息化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各部门、各条线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力度~落实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协调沟通机制,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吸引多种经济成分加入~营造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共同做大园区信息产业“蛋糕”。适时组建信息化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发挥外脑的作用,发挥“中新合作”优势~积极对上争取政策、争取试点,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出资~加大投入~为区域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接受苏州市的幅射~尽量使园区的信息化系统和苏 州市区无缝对接。 8、关注信息安全 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捎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作为区域政府~要为信息化体系建立可靠的安全灾备系统~关注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系统建设。要有意识地引入类似神州数码这样的服务商~搭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用市场化手段为广大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安全服务。
/
本文档为【苏州工业园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