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原由初探

2017-09-26 8页 doc 21KB 2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635

暂无简介

举报
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原由初探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原由初探 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原由初探 2008年第4期 No,4,2008 九江学院 JournalofJiujiangUniversity (总第147期) (SumNO147) 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原由初探 袁启君 (吉首大学文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摘要: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坛一位勤奋而多产的作家,其早期创作数量颇丰,有相当一 部分内容涉及军旅题材.本文试从沈从文的军旅世家身世,早年军旅生涯和近代社会的尚 武任侠精神及文人军旅情节来探寻其进行军旅小说创作的原由. 关键词:沈从文军...
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原由初探
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原由初探 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原由初探 2008年第4期 No,4,2008 九江学院 JournalofJiujiangUniversity (总第147期) (SumNO147) 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原由初探 袁启君 (吉首大学文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摘要: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坛一位勤奋而多产的作家,其早期创作数量颇丰,有相当一 部分内容涉及军旅材.本文试从沈从文的军旅世家身世,早年军旅生涯和近代社会的尚 武任侠精神及文人军旅情节来探寻其进行军旅小说创作的原由. 关键词:沈从文军旅小说尚武精神军旅情结 中图分类号: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80(2008)04—0092一(03)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坛一位勤奋而多产的作 家.在早期评论家那里,苏雪林,韩侍桁,贺玉 波都共同谈到了沈从文文学创作的一个主题—— 军队生活.如韩侍桁在1931年发《一个空虚的 作者》中说:"他的取材,是范围很小的,一,描 写城市青年男女的性的诱惑与恋爱的关系;二, 描写乡村没有教育的男女的本能的性冲动;三, 带着游戏的颜色眼镜来观察,将士兵的痛苦的生 活变成了滑稽;四,便是如作者替他自己一篇小 说所起的名称的平凡的故事."苏雪林在1934年 发表的《沈从文论》中将沈从文的作品总括为以 下四类:?军队生活;?湘西民族和苗族的生活; ?普通社会事件;?童话及旧传说的改作.贺玉 波在1936年的《沈从文的作品评判》中则将其作 品分为这样四类:?故乡的见闻;?自己家庭的 日常情状;?军队的生活;?苗族的风俗人情. 唐瞍在《中国现代文学简编》中也将沈从文的作 品分为描写旧军队生活,描写城市世态人情,反 映湘黔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等三类.由 此可见,有关军队生活的题材在沈从文早期小说 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王遥在《中国 新文学史稿》中就曾指出"沈从文最早是写军队 生活的."-1可以说,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就是从描 写军旅生活开始的,31篇军旅作品中有21篇发表 于他步入文坛的第一阶段,这不能不引起研究者 的注意和重视.单就小说而言,据刘洪涛《沈从 文小说新论》统计,沈从文从1925年1月发表第 一 篇小说《公寓中》,到1947年完成最后一篇小 说《雪晴》,24年间创作小说共计200篇.从篇 幅上看多为中短篇小说,而1925年一1930年这头 六年中,他以平均每年发表2O篇以上的速度喷 发,占了他创作总量的近一半之多. 沈从文为什么在创作的第一阶段(1925年一 1930年)作品如此之丰?一则因为此时的他年轻 力壮,精力充沛,文思敏捷;二则因为此时的他 经济困顿,生活潦倒,只能卖文为生(沈从文就 曾戏称自己是中国第一个职业作家).之所以将关 注的目光集中在军旅题材上,则是由于沈从文只 身离乡来京,想要入高校学习的梦想破灭后,面 对人生地不熟的陌生大都市,饥寒交迫的他只好 以自己前二十年的从军经历作为可供回忆的创作 源泉.于是他便沉浸在对故土童年的回忆之中, 一 任自己的思绪满纸流露.除了这一最直观的原 因之外,沈从文那在湘西凤凰可堪自豪的军旅世 家身世和近代社会的尚武任侠精神都对其早期从 事军旅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从文出生于一个边疆僻地小城——湘西凤 凰."这是一个古怪地方!只由于两百年前满人治 理中国土地时,为了镇抚与虐杀残余苗民,派遣 了一队戍卒屯丁驻扎,方有了城堡与居民."此地 处在黔北,川东,湘西问极偏僻的角隅上,原名 叫镇箪,又名凤凰厅,民国后改成县治,名凤凰 收稿日期:2008—03—27 作者简介:袁启君(1973一),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吉首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主 要从事沈从文研究. 2008年第4期九江学院?93? 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清廷将沅州镇 (今芷江)总兵移驻这里,四年后,又将原驻沅州 的辰沅永兵备道也设进镇箪.从此,这里便成了 大湘西的首府,也成了大湘西的军事重镇."试将 那个用粗糙而坚实巨大石头砌成的圆城,作为中 心,向四方展开,围绕了这边疆僻地的孤城,约 有四千到五千左右的碉堡,五百以上的营汛.碉 堡各用大石块堆成,位置在山顶头,随了山岭脉 络蜿蜒各处走去,营汛各位置在驿路上,布置得 极有秩序.这些东西在一百七十年前,是按照一 种精密的,各保持相当距离,在周围数百里 内,平均分配下来,解决了退守一隅常作蠢动的 边苗叛变的两世纪来满清的暴政,以及因这暴政 而引起的反抗,血染赤了每一条官路同每一个碉 堡."时至今日,"落日黄昏时节,站在那个巍然 独在万山环绕的孤城高处,眺望那些远近残毁碉 堡,还可依稀想见当时角鼓火炬传警告急的光 景.''] "天开图画,人出凤凰",凤凰这块风水宝地 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在一支历史长达两百余年 的地方军队——"箪军"中,因将士们作战勇猛 顽强而孕育了一大批草根英雄,平民将军,沈从 文的祖父沈宏富便是其中一员.沈宏富早年只是 一 个卖马草的穷苦人,咸丰年间,曾国藩组建湘 军,16岁的沈宏富投奔乾州参将军邓绍良.由于 作战英勇,战功显赫,屡屡晋升,年仅26岁便被 任命为贵州提督,故而为沈家在凤凰城内置下一 份产业和一份荣光.同治七年(1868年),沈宏富 病故于凤凰厅镇箪城.因无子嗣,沈夫人便为乡 下的小叔子沈宏芳娶了一苗族姑娘生下两子,将 第二个儿子沈宗嗣(沈从文的父亲)过继名下. 将这位苗族女子远嫁他方,并在当地埋一座假坟 掩人耳目(因为苗人地位不高,所生子女不得参 与文武科举).沈宗嗣追慕父亲生前死后的荣光, 从小便幻想长大后也做一名将军.他自幼习武, 投身军门,辗转各地,曾是辛亥年问凤凰光复的 组织领导者之一.起义失败,他又到北京参与组 织铁血团,蓄谋刺杀复辟称帝的袁世凯,谋刺未 遂,逃出关外,最终以军医正去世.沈从文的母 亲黄素英是当地贡生黄河清之女,知书达理,开 明新派.在丈夫因刺杀袁世凯未遂,逃出关外, 长期隐匿以后,这位瘦小体弱的女子,独自承担 了家庭的重荷.她默默承受着家庭破败,生计危 艰,养育五个成活子女的生活压力.沈母的这种 精神正是凤凰女子坚忍不拔,自我牺牲的集中体 现.在战争岁月中,这些女子不仅承受着失去丈 夫的痛苦,而且还承担着赡养老人,教育孩子, 建设后方,支持前线的历史使命.在恶邻压境, 民族危亡的艰难年代,正是这些女子以她们的艰 苦奋斗,自我牺牲精神展示了中国的脊梁."我等 兄弟姊妹的初步教育,便全是这个瘦小,机警, 富于胆气与常识的母亲担负的.我的教育得于母 亲的不少,她告我认字,告我认识药名,告我决 断——做男子极不可少的决断……"这是沈从文 对母亲的敬意,也是沈从文从母教那儿承袭而来 的纯良与悲悯.父辈们这种生存自由,生存奋斗 的精神影响他一生崇尚自由,执着理想的追求, 而他作品中表现出的雄强气质和贵族气息,也都 和他的军人家世有关. 沈从文从小长的强壮,明慧,故而被赋予重 振将门的厚望.无奈六岁时出疹子,虽捡了条命, 却因此而成了"猴儿精".再加上以后这小小 "猴儿精"逃学,赌博,给父母带来了怄不完的 气,扯不断的烦恼.为了防止他在外面撒野,果 敢,坚毅的母亲让年仅l4岁的沈从文参军人伍. 从此,沈从文便在一条沅水流域上下千里各地方 打流,开始了长达六年的军旅生涯."有谁在旧军 阀时代,未成年时由衰落过的旧家庭,转入到一 个陌生杂牌部队,作过五年以上的小护兵司书的 没有?若你们中有那么一个人,会说得出生活起 始,将包含多少酸辛?这也是人生?就是人生." 1917年9月一1923年8月,沈从文先后在辰 州,芷江,保靖,川东,龙潭等地的杨明臣部队, 张学济部队和陈渠珍部队作过卫兵,司书,参谋 处文书,机要收发员,司令员书记等职,并参与 了清乡剿匪,后方留守,援川作战等军事活动. 其间,他以一颗少年之心,游走湘西各地,亲历 了二十年代湘西土着部队涂炭生灵的军营生活, 这为他日后从事军旅小说的创造积累了原始的第 一 手资料.也是在军营中,他锻炼了身体,增长 了体魄,同时因为文支书,聂姨父以及青年工人 的影响和开导,使沈从文在看惯了军队杀人的游 戏恶习之后,深悟到权利滥用的恶果.从而决定 放弃权力,追求知识,以得到智慧,思索如何生 活,为大多数人牺牲,为自己一点点理想受苦, "开始进到一个使我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那 课永远也学不尽的人生了". 六年军旅生涯,使沈从文具备了一个兵应该 ? 94?袁启君: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原由初探 具备的勇气,技艺,忠诚和纪律,也使他见到了 人世间的愚昧,残忍和黑暗,深切体会到了诚挚 的友谊和真情.兵营生活所养成的品质,使他拥 有了克服未来人生道路上所有困难的决心,从而 毫不畏惧地开始了自己选定的人生之旅. 中华民族是一个尚武而强悍的民族,勇武精 神是民族的文化传统.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社 会上逐渐形成了一种"贱武右文"的普遍心理, 尚武精神逐渐在国民意识里和社会舆论中淡化, 缺失了.到了近代,中华民族不断遭受外来侵略 和扩张,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此种情形下,积淀 在民族深层传统文化结构中的尚武意识又应运而 勃兴.特别是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敲醒了沉 睡的国民,一时间,整军经武,尚武爱国成为时 代的强音.尚武精神乃"国民之元气,国家所恃 以成立,而文明所赖以维持者."主要体现为"国 家重于生命,朋友重于生命,职守重于生命,然 诺重于生命,恩仇重于生命,名誉重于生命,道 义重于生命." 湘西,这一因地处偏僻而被称之为中国"盲 肠"的地域是一个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这里 有着古朴醇厚的民风和强悍的原始生命力.尤其 在沈从文的故乡——凤凰,崇尚军功,轻视商贾 是当地的传统."乾州的城,凤凰的兵".在凤凰, 最好的生活出路是当兵,最值得狂热追求的是战 功,最令人景仰的是将军.据统计,清中叶至清 末九十余年中,凤凰籍总兵衔以上的将军算起来 就有八十多位.当时zJ,tl,的凤凰城"地皆屯田, 民皆兵籍",每家除去老弱妇幼,家家丁壮全在兵 营.而外向发展,谋求军功,便成了凤凰人的共 同意识.当地孩子十四五岁就得离开家庭,人伍 吃粮或者外出谋生,十七八岁还呆在家里便属于 "守老营"的无用之辈了."我生长的地方,当兵 不是耻辱……本地光荣原本是从过去无数男子的 勇敢流血搏来的.谁都希望当兵,因为这是年轻 人一条出路,也正是年轻人唯一出路."知道这一 习俗,便不难理解沈从文十四,五岁入伍的原因 了.另外,凤凰人重义轻利,重承诺,轻生死的 游侠精神也是三楚子弟慷慨好义,负气任侠的古 典热忱及"诚既武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的鬼雄气概在当地兵凶战危环境的历史延伸.他 们知恩必报,锄强扶弱,挥金如土,敬老尊贤, 有诺必践,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祖先尚武的性 格,也由于近现代特殊的历史机遇,在其后代子 孙身上有了更充分的表现."我的祖父,父亲,以 及兄弟,全列身军籍;死去的莫不在职务上死去, 不死的也必然的将在职务上终其一生."沈从文笔 下的凤凰人皆勇武好动,他说:"至于我那地方的 大人,用单刀,扁担在大街上决斗本不算回事." "本地军人互相砍杀虽不出奇,行刺暗杀却不作 兴.这类善殴斗的人物,有军营中人,有哥老会 老幺,有好打不平的闲汉,在当地另成一帮." "湘西王"陈渠珍(沈从文在部队时的老上司) 就曾在他的《军人良心论》中提出"九尚""七 忌"(九尚:公,勇,信,让,勤,俭,节,耻, 恒.七忌:骄,忿,嫉,躁,贪,怠,吝),认为 "有良心的人拿枪是军人,没有良心的人拿枪是土 匪",-4以此教育官兵严守武德,这一重义守武的 精神同样对沈从文造成深远的影响. 军旅文学即军事文学,它以战争,军人,军 队生活为题材,反映与战争,军人,军队相关的 内容.军旅生活是人类在征服自然并进而自我征 服的过程中所开拓的一种独特的生活领域,是与 烽火硝烟和战地鼓角相连的一种充满了冒险,恐 怖与鲜血的人生体验,是不堪回首的记忆,也是 满蓄着激情的刺激和诱惑.它几乎是伴随着人类 的产生而产生,并伴随着人类走过从幼稚到成熟 的漫长历程.作为对人类生活之反映的文学,将 义不容辞地承载人类在漫长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历 史过程中的大苦大难,大喜大悲,大彻大捂,大 恍大惑. 参考文献: [1]王遥.中国新文学史稿[M].上海:上海新 文艺出版社,1954. [2]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沈从 文全集(第l3卷)[M].北岳文艺出版社, 2oo2.243,244. [3]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全集(第8卷) [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57. [4]陈渠珍.军人良心论,艽野尘梦[M].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148. (责任编辑吴国富)
/
本文档为【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原由初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