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三国演义》的几场战役

2017-09-27 15页 doc 33KB 105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4223

暂无简介

举报
《三国演义》的几场战役《三国演义》的几场战役 《三国演义》中几场战役 1.官渡之战 交战双方:曹操、袁绍 地点:官渡 2.赤壁之战 交战双方:曹操、孙刘联军 地点:赤壁 3.汉巴之战 交战双方:曹操、刘备 地点:汉中及巴东 4.关羽失荆州 交战双方:孙权,刘备 地点:荆州 5.夷陵之战 交战双方:孙权,刘备 地点:夷陵(或猇亭) 6.诸葛亮北伐 交战双方:曹丕,刘禅 地点:汉中以北的雍凉地区 7、关东联军伐董卓 交战双方:董卓,18路诸侯联军 地点:酸枣 8、淮南之争 交战双方:司马昭,诸葛诞 地点:淮南 9、曹魏灭蜀 交战双方:曹魏...
《三国演义》的几场战役
《三国演义》的几场战役 《三国演义》中几场战役 1.官渡之战 交战双方:曹操、袁绍 地点:官渡 2.赤壁之战 交战双方:曹操、孙刘联军 地点:赤壁 3.汉巴之战 交战双方:曹操、刘备 地点:汉中及巴东 4.关羽失荆州 交战双方:孙权,刘备 地点:荆州 5.夷陵之战 交战双方:孙权,刘备 地点:夷陵(或猇亭) 6.诸葛亮北伐 交战双方:曹丕,刘禅 地点:汉中以北的雍凉地区 7、关东联军伐董卓 交战双方:董卓,18路诸侯联军 地点:酸枣 8、淮南之争 交战双方:司马昭,诸葛诞 地点:淮南 9、曹魏灭蜀 交战双方:曹魏,蜀国 地点:汉中及巴蜀 10、西晋统一中国 交战双方:西晋,吴国 地点:江东 1.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袁绍挑选10万精锐步兵、1万骑兵,以黎阳为大本营;命令颜良为先锋,渡河进攻白马。曹操用荀攸之计,扬言渡河抄袭袁绍后路,袁绍命令颜良分兵一半到延津阻击曹操渡河;曹操命令于禁固守延津,以张辽、关羽为先锋,自己亲自领主力直扑白马,与东郡太守刘延夹击颜良,颜良遂阵亡。袁绍大怒,命令全军渡河;又命另一心腹大将文丑与刘备为先锋,直扑白马。曹操放弃白马,向延津撤退,并亲自帅精锐殿后,并故意放辎重;文丑、刘备带6000多骑兵追击,四散抢辎重;曹操乘机命令攻击,袁军大乱,文丑本人也被杀;曹操为诱敌深入,退回官渡。袁绍又不听田丰的计谋,并将他押送到邺城。袁绍摆开联营,步步进逼;曹操作出反应,命令于禁、乐进攻击两翼,大胜。袁绍为赢得胜利,在南方向李通、刘辟策反;李通不背叛反而领兵消灭暗通袁绍的地方豪强;曹操又命令曹仁、徐晃带领骑兵星夜前往镇压刘辟、刘备。袁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写让江东孙策北上偷袭许昌;曹操谋士郭嘉认为孙策过于轻佻,必死于刺客之手,果然不久,孙策受到仇人阻击,伤重而亡(一说乃郭嘉暗中派遣曹操手下猛士杀孙策)。曹操与袁绍相持日久,军粮不足,意欲退回许昌,荀文若力劝曹操坚守,并最大限度支援前线。公元200年10月,曹操命令曹仁、徐晃等偷袭袁绍大将韩猛,烧毁韩猛押运的几千车粮草。袁绍谋士许攸建议袁绍派偏师偷袭许昌,抢走汉帝,遭到拒绝后又因为家属被审配收监,许攸无奈投靠曹操,并建议曹操偷袭袁军粮草堆放地乌巢;曹操留下曹洪等守大营,自己领夏侯渊、张辽、曹仁等直扑乌巢,同时命令徐晃偷袭袁军另外一粮草堆放地故市;曹军假装袁军,骗过袁军的盘查,偷袭乌巢。消息传到袁绍耳中,袁绍不听从大将张合应重兵救乌巢的建议;却听从谋士郭图意见命张合、高览率重兵强攻曹军大营,只派出少量骑兵救乌巢。救兵到达乌巢,曹操先集中全力攻下乌巢袁军营,擒守将淳于琼,烧毁所有物资;再回头击败来救的袁军骑兵;同时徐晃也攻下故市,烧毁所有的物资。消息传到袁军大营,郭图为免获罪,造谣说张合为乌巢之败而幸灾乐祸,同时派人通知张合说袁绍要杀张合,张合无奈投降曹军。曹操遂大举反攻,袁军毫无斗志,大部分投降曹军;袁绍等人仅仅与800亲兵逃走;后7万多投降的士兵被曹操下令活埋,天才谋士沮授为曹操诚意所动而投降,后得知家属在河北安好意欲北逃而被杀;袁绍另一重要谋士田丰被听信谗言的袁绍所杀。官渡大战,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精彩的战役,也是战争史上著名的范例;它标志着曹操正式称雄于北方,为北方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2.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刘表病重,孙权于是加紧时机向荆州进攻;投靠刘表、驻扎新野的刘备也借口抵御曹操和孙权,把所属军队扩充到几万人,并命令关羽于樊口大力训练水军,准备抢夺荆州;刘表长子刘倚为后母蔡氏家族所逼,进驻夏口。8月,刘表病死,次子刘宗在实力派舅舅蔡瑁兄弟、张允、蒯越等的支持下,任荆州牧。曹操于是率领大军迅速从叶、宛的小路南下,击败刘备守军,占领新野;刘宗在王粲、蒯越、蔡瑁等人的建议下投降曹操。刘备企图占领南郡(江陵),依靠那里大量的物资抵抗曹操;曹操得知刘备意图后,自己亲自率领5000精锐骑兵星夜追击刘备,由于大量百姓跟随刘备南下,曹军于当阳长坂为追上刘军,而关羽、诸葛亮已经事先撤退到夏口,刘军大败,刘备、赵云等“仅以身免”;刘备无奈只好改变主意,退回夏口。曹操取江陵后,又攻取、招降了荆州8郡,受降刘宗水、陆军达10万人;刘备于是派诸葛亮与孙权结盟,孙权在听取了周瑜、鲁肃、诸葛亮的分析后,决定抗曹,并命令周瑜、鲁肃、程普带3万多水军与刘备回合。 11月,曹操率领10余万大军,进攻夏口的刘备;曹操水军在赤壁与孙刘联军遭遇交战失礼,曹操领主力到达后,大军在乌林驻扎;由于水土不服,曹军大量染上血吸虫病。为了克服曹军不适应水战的缺点,曹操命令把大部分船只用铁索连起来,形成为日后惨败致命的“连环船”。周瑜、黄盖等人发现连环船有不易躲避火烧的致命弱点,决定利用火攻;通常冬天吹北风,而江南由于气候问题,每年在12月有几天是反常吹东南风;为方便纵火,周瑜、黄盖使出“苦肉计”,曹操被蒙骗上当。在一个北风转东南风的夜晚,黄盖诈降,成功纵火,曹军大乱,联军乘机进攻;曹军大量烧死、淹死、投降,曹操在亲卫队的保护下,仓皇从华容道逃回江陵;为避免战船落入联军手中,曹操命令放火烧毁其他营寨的所有战船。同时孙权在南方进攻合肥,曹操无奈命令张辽、乐进、李典星夜驰援合肥;留下曹仁、徐晃守江陵,自己退回许昌。一年后,曹操命令曹仁、徐晃退出江陵,防守襄阳、樊城,荆州大部分于是落入刘备、孙权手中。209年,孙权从东线进攻合肥,于合肥为刘馥所挡。曹操10余万大军,败给了只有5——6万的孙刘联军,主要的原因是血吸虫病的流行和水土不服令北方军队丧失了战斗力,而曹操过于骄傲轻敌是主要的主观原因;而联军充分的利用了各个有利的条件,所以赢得胜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赤壁之战,曹操的所有水军全部丧失,而刘备、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实力大大增强,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中国的机会,对后世的影响相当大。 3.汉巴之战 公元215年,曹操以张合、朱灵为先锋,带5000兵马在前面开路,自己带领带领10万大军从陈仓出发。张鲁提议投降曹操,其弟弟张卫与大将杨昂等实力派坚决反对,张卫、杨昂率数万人坚守阳平关;曹军多次强攻不下,于是决定假装退兵迷惑张卫,张卫遂减少守军。曹操马上命令乘夜强攻,由于守军兵力薄弱并戒备松懈,阳平关于是失守,杨昂战死;曹军继续攻击其他的营寨,惊动了山上的几千只夜糜,夜糜冲进张卫大营,引起人喊马嘶,曹操以为张卫反击,于是命令夏侯敦、许褚等将领主力大举进攻,张卫不敌,遂投降,夺取阳平关集中体现了曹操的军事指挥艺术才华。张鲁再次提议投降,遭到阎圃的反对,张鲁于是封藏而前往巴郡。曹操知道张鲁有心投降,于是用高官收买了巴族七姓首领,张鲁无奈投降。曹操又命夏侯渊、徐晃、张合攻下三巴,同时关中的程银、侯选等叛将也投降曹操,曹操于是占据了汉中、巴郡。 刘备得知曹操平定了汉巴(其中巴东的首府为现在的重庆),对自己威胁极大,只好向孙权妥协,孙权也想借此在合肥发动攻势拿下淮南,于是双方中分荆州。于是刘备命黄权攻取三巴,杀投靠曹操的巴族首领杜获等人,曹操命张合反攻,攻下巴东、巴西,并迁移百姓往汉中,又与张飞大战50多天,被张飞所败。曹操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汉巴的后留下夏侯渊等人留守而自己班师回洛阳(继续进攻刘备是否合适后面有分析),并迁移8万多人民回关中。刘备集中力量后,先以张飞、马超、吴兰进攻武都,在下辩一带随时阻挡关中曹军增援汉中;自己领法正、黄忠、赵云等人率主力进攻夏侯渊据守的阳平关。曹操马上命令曹洪、曹休(本来是曹植当主帅,由于曹丕作怪——)增援汉中,在下辩与刘备军展开激战,破吴兰,吴兰逃入阴平,为当地人所杀,后击败马超、张飞,平定响应刘备的地方首领雷定等部。刘备向诸葛亮求救,诸葛亮号召“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最大程度集中力量支援前线,形势对曹操相当不利,曹操亲自驻军长安,并命令曹仁平定向关羽投降的宛城守将侯音。刘备亲用法正的计谋,调动夏侯渊的一半军队增援张合,然后乘夜偷袭夏侯渊,第二天凌晨,刘备派黄忠偷袭正在指挥修补鹿角的夏侯渊,夏侯渊遂被杀,张合被逼收集残兵回守阳平关。由于形势更加严峻,曹操于是亲自到汉中前线,命令徐晃偷袭陈式据守的马鸣阁,恢复了汉中与下辩的联系;刘备命令部下坚守阵地,同时袭扰曹操的补给线,又命令赵云、黄忠偷袭北山,烧毁了曹军万余袋粮草。曹操无奈,只好让曹真去下辩接曹洪,放弃汉中,同时迁移几万户百姓回关中。汉中之战的结果,基本决定了三国鼎立。 4.关羽失荆州 公元218年10月,南阳百姓因不堪剥削暴动,宛守将侯音乘机叛乱,致函关羽求助;关羽反映迟钝,侯音为曹仁所擒杀。219年7月,关羽受刘备取汉中胜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于禁为将,督7军救曹仁,同时命徐晃率军进驻宛城。8月,山洪爆发,淹于禁等7军,关羽乘机攻击,庞德不降被杀,于禁投降;曹仁沉白马坚守樊城。关羽以偏将攻襄阳,自己亲自攻打樊城,并于樊城北布下阵地,以防北方曹军援兵;同时派人向附近郡县策反,荆州刺吏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许昌以南部分官吏也暗中策应关羽;陆浑人孙狼聚众暴动,响应关羽,邺城魏讽乘机企图发动政变;即所谓“威镇华夏”。曹操听取司马懿、蒋济等人意见,与孙权结盟,同时命徐晃率军救曹仁,并命名将张辽火速援曹仁。孙权故意派陆逊代吕蒙,关羽大意,遂抽走荆州部分守军;闰十月,孙权令吕蒙为大督,率军袭取江陵,孙皎后继,另派右护军蒋钦督水军进入沔水(汉水),防关羽顺流而下。吕蒙至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将战舰伪装成商船,兵士扮为商人,昼夜兼程。至公安,迫蜀守将傅士仁归降,继用傅士仁劝降了江陵守将糜芳,并厚待关羽将士眷属,释放关羽俘获的魏军将士,抚慰百姓。同时,令陆逊进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刘备。徐晃到前线后,与曹仁取得联系,曹仁军士气大增;为离间孙刘,从中渔利,乃令部将将孙权来信射入关羽营中,关羽见后,犹豫不决,军心动摇。徐晃乘机大举进攻关羽据点,大破关羽,并乘机打通樊城路线。是时,洪水退,曹仁引军配合徐晃攻击关羽,文聘从水路短关羽粮道,关羽节节败退。关羽知荆州已失,急忙退军,士兵得知家属获厚遇,士气剧降;后关羽败亡麦城。 5.夷陵之战 公元219年,关羽被吕蒙擒杀,荆州为孙权所有,刘备在巴山以东的势力全部消亡。为挽回既得利益,并为关羽报仇,不顾大臣劝告,决意东出,令车骑将军张飞自阆中(今属四川) 会师江州(今重庆)。张飞出发前被部将刺杀,刘备仍令诸葛亮留成都,赵云在江州为后军督,自统大军于七月东征。孙权向刘备求和不成,进一步与魏修好,八月再次遣使称臣。曹魏趁势封孙权为吴王,加紧离间孙、刘。孙权接受封王,同时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徐盛、韩当、孙桓等部5万人拒蜀军;令平戎将军步骘领兵万人守益阳(今属湖南),企图阻止武陵(今湘西、黔东及鄂西南一带)土著部族助蜀。当4万蜀军进攻巫(今四川巫山)、秭归(今属湖北)时,陆逊针对蜀军势盛、求胜心切以及地形于己不利的状况,采取先让一步、集中兵力、相机决战的方略,令守将李异、刘阿率部退至夷陵成亭(今湖北枝城北,长江东岸)一带,据守有利地形,将几百里峡谷山地让给刘备,以疲惫蜀军。次年正月,刘备遣将军吴班、陈式督水军进入夷陵地区,锁江东西岸。二月,亲率诸将自秭归南渡,经崎岖山道,进至夷陵、夷道(今枝城)一带连营,坐镇I亭指挥;以黄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诸军至夷陵北,与吴军相拒,兼防魏军袭击;派侍中马良进至武陵郡,接应反吴投蜀的部族首领沙摩柯,争取更大支援。当刘备遣前部督张南围孙桓于夷道时,吴军众将请求陆逊派兵救援,陆逊知孙桓得人心,且夷道城坚粮足,坚持不予分兵。蜀军频繁挑战,吴将急欲迎击,陆逊耐心劝止,坚守不出。有的老将和公室贵戚出身的将领企图各行其是,欲贸然出动,陆逊绳以军纪,严加制止。刘备埋伏8000蜀兵于山谷,派吴班在平地扎营,企图诱陆逊出战。陆逊识破其计,仍不与战。两军相持达半年之久。蜀军远道出师,速决不成,且营地分散,运输困难,兵疲意懈。时值暑热,刘备将水军移驻陆上,失去主动。闰六月,陆逊认为时机成熟,决定由防御转入反攻。先以火攻破蜀军一营,继令诸军乘势进攻,迫使刘备西退。张南闻讯,亦弃夷道北走,受朱然、孙桓南北夹击,战死。陆逊即令水军封锁江面、孙桓等扼守夷陵道,分割蜀军于大江东西,进而各个击破,火烧连营,克营40余。蜀军死伤惨重,将领杜路、刘宁投降,大督冯习及沙摩柯被杀。刘备败退西北马鞍山,依险据守。陆逊集中兵力,四面围攻,歼蜀军数万。刘备领余部趁夜向西突围,后卫将军傅肜等被吴军斩杀。刘备军退向秭归,并令驿人于险道上烧铙铠阻塞道路以断后。吴军将领纷纷请战欲大举追击。陆逊为防曹魏袭吴,仅派李异、刘阿跟踪至南山(指秭归南岸之山)。黄权因归路被吴军截断,率众投魏。刘备收集散兵后由秭归退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李异、刘阿于八月还守巫。次年四月,刘备病亡。 6.诸葛亮北伐 公元228年,曹丕病死,诸葛亮乘机出兵汉中,自己带领大军直扑曹魏据守的祁山;同时派老将赵云、邓芝带领偏师从斜谷出发扬言攻打湄城,然后进攻曹魏中心城市长安;由于蜀军经过2年多的养精蓄锐、准备充分而曹魏准备不足,蜀军很快攻下祁山,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投靠蜀,曹魏朝野震动。魏明帝曹睿马上命令大将军曹真率领15万大军由长安出发,驰援湄城;智勇双全的名将张合领5万精兵星夜截击诸葛亮部队;自己也亲自到达长安坐镇。诸葛亮以马谡为先锋,抢先占据战略要地街亭,马谡不听副将王平的苦告,把军队驻扎在附近小山,同时让王平在附近驻扎;张合到达街亭后,分一部分兵马阻止王平与马谡合兵,自己带领主力把马谡军队围在山上,同时命令放火烧山;马谡大败,不敢见诸葛亮,而逃回成都,后病死在狱中。蜀军失去街亭后,基本为张合所钳制,无法突破张合防线;而东线的赵云部也为曹真的优势兵力所败;诸葛亮无奈只得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失败。在北伐前,大将魏延提出由他带领5000精兵从斜谷出发抄近路直取长安,为诸葛亮所拒绝。 当年冬天,曹魏大司马曹休在石亭为吴所败,关中主力东下救曹休。诸葛亮乘机杀出散关,包围战略要地陈仓;由于曹魏大将军曹真早料到诸葛亮必定会有此着,事先让智勇双全的将 军郝昭领3000兵马守陈仓。由于陈仓地势险要,易守南攻,再加上郝昭在上任后准备了大量的滚石、油脂、火箭等物资,还加固了城墙。蜀军在强攻了20多天后还没有攻破,蜀军粮草不足,曹魏名将张合也带领大军前来支援;诸葛亮只得命令退回汉中,设伏兵杀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第二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公元229年春,诸葛亮派陈式(陈寿之父)取武都、阴平两个小郡。第三次北伐虽然是获得了两个郡,但无法扭转被动的劣势。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再次攻打曹魏据点祁山。曹睿命令司马懿、张合等带大军迎战诸葛亮;诸葛亮留下王平领一部分人马继续攻打祁山,自己率领主力与司马懿决战;在路上击败曹魏凉洲牧郭淮部,抢收当地小麦当军粮。司马懿知道蜀军远道而来,再加上补给线漫长而艰辛,于是坚守不出;后诸葛亮设计败司马懿,司马懿更是坚守不出。但蜀军由于负责后勤的第二号实权人物李严(李平)粮草供应不上,而假传后主命令让诸葛亮退兵,诸葛亮无奈只好退兵;司马懿得知诸葛亮退兵,命令大将张合追击,张合抗议,司马懿强行命令张合追击,张合为诸葛亮所置伏兵射杀;第四次北伐也是以失败告终。 公元234年,经过3年修养生产的蜀军,一改过去从祁山出发的老路子,从斜谷出兵,同时发函让孙权配合作战;曹魏也司马懿带领大军与诸葛亮对峙。诸葛亮到达五丈原后,为了和曹魏军队长期作战,在当地进行屯田;孙权军队也为魏明帝曹睿亲自带领大军击败,孙权退回建业;司马懿知道蜀军不可能长期作战,也采用坚守不出的老办法等待蜀军粮尽而退,不论诸葛亮怎样激将,还是坚守不出。由于军旅生活的艰辛和胜利遥遥无期,诸葛亮病重;诸葛亮抛开副统帅魏延与姜维、杨仪等商量后事。诸葛亮死后,以杨仪为主帅,让魏延殿后;魏延与杨仪不合,先南归烧阁道,为杨仪所败,和儿子逃回成都路上被杨仪派马岱所杀。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以失败便告终。 7、关东联军伐董卓 8、淮南之争 正元二年(公元255)魏扬州刺史文钦、镇东将军毋丘俭起兵寿春(今安徽寿县),矫称受太后诏书讨司马师,率军渡淮,进至项县(今河南沈丘)。司马师率军10万征讨,大破淮南军。毋丘俭被杀,文钦逃入孙吴。甘露二年(公元257)魏征东将军诸葛诞反于寿春,向孙吴称臣,攻掠淮河南北郡县。司马昭督军26万征讨。三年(公元258)正月,诸葛诞兵败被杀。至此,支持曹魏皇室的武装力量基本被消灭殆尽。 6 9、曹魏灭蜀吴 10、西晋统一中国 分析:官渡之战代表曹操称霸北方,赤壁之战和汉巴之战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夷陵之战动摇了三国鼎立局势,蜀国和吴国不在联盟弄的两败俱伤,魏国兴起。 一:汉巴之战是曹操军事生命上的尾声 公元215年,已经60岁的曹操以张合、朱灵为先锋,带5000兵马在前面开路,自己带领带领10万大军从陈仓出发。张鲁提议投降曹操,其弟弟张卫与大将杨昂等实力派坚决反对,张卫、杨昂率数万人坚守阳平关;曹军多次强攻不下,于是决定假装退兵迷惑张卫,张卫遂减少守军。曹操马上命令乘夜强攻,由于守军兵力薄弱并戒备松懈,阳平关于是失守,杨昂战死;曹军继续攻击其他的营寨,惊动了山上的几千只夜糜,夜糜冲进张卫大营,引起人喊马嘶,曹操以为张卫反击,于是命令夏侯敦、许褚等将领主力大举进攻,张卫不敌,遂投降,夺取阳平关集中体现了曹操的军事指挥艺术才华。张鲁再次提议投降,遭到阎圃的反对,张鲁于是封藏而前往巴郡。曹操知道张鲁有心投降,于是用高官收买了巴族七姓首领,张鲁无奈投降。曹操又命夏侯渊、徐晃、张合攻下三巴,同时关中的程银、侯选等叛将也投降曹操,曹操于是占据了汉中、巴郡。 刘备得知曹操平定了汉巴(其中巴东的首府为现在的重庆),对自己威胁极大,只好向孙权妥协,孙权也想借此在合肥发动攻势拿下淮南,于是双方中分荆州。于是刘备命黄权攻取三巴,杀投靠曹操的巴族首领杜获等人,曹操命张合反攻,攻下巴东、巴西,并迁移百姓往汉中,又与张飞大战50多天,被张飞所败。曹操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汉巴的措施后留下夏侯渊等人留守而自己班师回洛阳(继续进攻刘备是否合适后面有分析),并迁移8万多人民回关中。 刘备集中力量后,先以张飞、马超、吴兰进攻武都,在下辩一带随时阻挡关中曹军增援汉中;自己领法正、黄忠、赵云等人率主力进攻夏侯渊据守的阳平关。曹操马上命令曹洪、曹休(本来是曹植当主帅,由于曹丕作怪------)增援汉中,在下辩与刘备军展开激战,破吴兰,吴兰逃入阴平,为当地人所杀,后击败马超、张飞,平定响应刘备的地方首领雷定等部。刘备向诸葛亮求救,诸葛亮号召“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最大程度集中力量支援前线,形势对曹操相当不利,曹操亲自驻军长安,并命令曹仁平定向关羽投降的宛城守将侯音。 刘备亲用法正的计谋,调动夏侯渊的一半军队增援张合,然后乘夜偷袭夏侯渊,第二天凌晨,刘备派黄忠偷袭正在指挥修补鹿角的夏侯渊,夏侯渊遂被杀,张合被逼收集残兵回守阳平关。由于形势更加严峻,曹操于是亲自到汉中前线,命令徐晃偷袭陈式据守的马鸣阁,恢复了汉中与下辩的联系;刘备命令部下坚守阵地,同时袭扰曹操的补给线,又命令赵云、黄忠偷袭北山,烧毁了曹军万余袋粮草。曹操无奈,只好让曹真去下辩接曹洪,放弃汉中,同时迁移几万户百姓回关中。 此时的曹操,已经是60多的老人了,到了他生命上的尾声。击杀关羽虽然是他指挥,可是他并没有到前线,所以汉中战争是他最后一次在前线指挥了。虽然曹操有着杰出的军事才华和丰富的经验,但不过是一个老去的英雄而已。 二:曹操为什么失去了汉巴 汉巴的得而复失,并失去了名将夏侯渊,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后的又一严重挫折,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曹操在争夺汉巴的决心、意志、行动等方面,远远不如他的对手刘备。曹操在赤壁失利后,主要致力于巩固既得的利益,让自己的继承人去统一中国,他夺取汉巴后,像一把利剑对着刘备的心腹-----成都,然而他自己由于年龄上的问题,已经没有精力完成统一大业了,他还要面对自己怎样顺利的把政权交给曹丕手中、防止反曹势力作乱等。而刘备刚刚取得益洲,还属于军事上的胜利进军阶段,他攻占了三巴,把荆州、益洲连成一片,再拿下汉中,既可以解除曹军对他的威胁,又可以获得进军陇右、关中的基地;所以刘备可以最大限度的调集人力、物力与曹操争夺汉中,不计代价,志在必得,曹操则大为逊色。 <二>:曹操本人已经是60多岁了,周身疾病,自己也知道时日无多了,正如前面所说,已经是老去的英雄了,他在增援汉中前,已经命令修建自己的坟墓。自赤壁兵败后,他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统一了,对攻城掠地的兴趣也大不如前了;在心理上,厌战情绪日益上升, 惰性不是占据上风。虽然我还没有很好的体会到年老的滋味,我想一个老去的英雄在各个方面上不可能比的上他的全盛时期了(经验例外)。为什么说他厌战呢,曹操在夏侯渊死前大力评价他而死后有说他是“白地将军”,把他贬得一无是处,推卸自己的责任,正是有力的说明,同时在平定汉中后,拒绝刘晔的建议没有进攻刘备,而7天后去又问是否应该去打汉中,也说明了他想胜怕输的厌战心理。 <三>:孙刘的联盟让曹操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困境。前面我也说了,孙权也想趁机取得淮南,于是刘备孙权大达成和解,当这个消息传到曹操时,曹操正在写字,手中的笔掉落也不知道,可见曹操心中之忧惧。刘备攻占三巴,大军压境、侯音投降关羽、孙权虎视合肥,虽然他可以两面作战(见后面分析),可是曹操不得不从大局着想,也没有必要冒这个险,再加上他要为自己身后的局势着想,不得不放弃汉中。 <四>:曹操的用人不当。曹操早就看出了多次建立战功的夏侯渊持强逞勇的性格弱点,经常告戒说“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而夏侯渊正是因次而阵亡,造成全线震惊。曹操在夏侯渊死后说夏侯渊不会用兵,军中称“白地将军”,大军统帅战争也不参加,何况修补鹿角,虽然如此,曹操还是以夏侯渊为汉巴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我个人认为这和曹操一向不敢把兵权交给外姓将领手中有关,正是他的这种思想,他没有让张合、徐晃等人当统帅,却让夏侯渊当统帅。当然夏侯渊是他的手足,不会背叛他,夏侯渊战功显赫,也是其他人难以相提并论的,夏侯渊也是一个善于打仗的将领,但是他绝对不是防守型的将领。 三:曹操没有乘胜进攻刘备是明智之举 曹操平定汉巴后,益洲震动,司马懿认为应该乘刘备兵力还在荆州的时机进攻成都,刘晔也建议应该进攻。虽然曹操很其中他们二人,但是他并没有采纳,曹操是明智的,他为什么没有乘胜进攻呢,原因有:<一>:曹操没有时间攻取益洲,他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而人称“枭雄”之称的刘备从平庸的刘彰手中去益洲还花了3年多的时间,现在自己去益洲,起码要5年以上的时间。如果曹操在此期间病死,不但曹军群龙无首,反曹派也会乘机闹事,后果很难设想。 <二>:曹操虽然已经定下曹丕为继承人,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对曹植的考察(让曹植增援汉中就是最好的例子),曹操还没有真正的确定曹丕为继承人。当时曹植的势力还相当的雄厚,在文人中拥有相当大的支持;而曹彰更是手握重兵,史称曹彰“有异志”;相对而言,曹丕的势力虽然是最雄厚的,但是他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和经验去处理他规模的。所以曹操是不会放心的,他还得压制、打击反曹势力,万一自己死于征途中,前线大溃败、反曹派乘机发动政变、孙权北上,几十年打下的江山就会荡然无存。后来临死前紧急命令总督东南防线的夏侯元让来许昌见自己,一方面是拜托后事,让这位曹魏的第二号实权人物为曹丕保驾护航;第二是舍不得这位三十多年来生死与共的兄弟。 <三>:曹操的对手刘备是一个枭雄,诸葛亮治政严明,国力已经有很大的上升,有法正这样的谋士,关羽、张飞、魏延、赵云、黄忠、马超等名将,曹操的胜算不是刘晔、司马懿认为的那么大。 <四>:司马懿有把曹操推向火炕的意图。司马懿知道有曹操一日,就没有自己出头的一天,他多次拒绝曹操的聘请,很有可能就是不想让曹操知道自己的底细;后来曹操觉得司马懿是个危险的人物,坚持不让他带兵,也看出曹操对司马懿的戒备。司马懿知道如果曹操进军益洲,在胜利前是不会班师的,而曹操已经年迈,让曹操进军益洲,曹操必定死于征途上,这样他就有可能以自己的能力取得军队的指挥权,从而为自己出头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四:汉巴战争决定了三国的鼎立 三国的形成,虽然在刘备取得益洲就已经初步形成,其实曹操失去汉巴才是三国鼎立的标志。 <一>:曹操发动汉中战争的时间并不合适。当时虽然是刘备大军南下,取得汉巴是个好时机,其实当时刘备、孙权已经准备交火,曹操大可以坐收鱼翁之利,等他们两败俱伤后先去汉巴,再乘机去益洲,然后收拾孙权,这样虽然曹操看不到统一,但是也远没有后来这样的艰难,也不会出现三国鼎立。问题是曹操既想在自己有生之年为儿孙多做点事情(他也知道几个儿子是比不上自己的,尤其是在军事上),面对时间的压迫,他已经没有耐心了,正是由于曹操的“好心”,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二>:曹操完全可以坚守汉中,曹操自己年老可以回后方,让张合、徐晃等人帮他守,是完全可以的。战争是国力的较量,刘备在取得益洲后,虽然国力有了大幅度的上升,然而他一直都是“勒紧皮带过日子”的,在取荆州前不用说了,取荆州后,很快取益洲(取益洲后大分将士),然后是率军南下,曹操取汉巴只好马上回师,然后是去三巴,仅仅过了10个月就攻打汉中,一直没什么机会休养,他的国力是相当的空虚的。而曹操虽然是从关中运粮草远,但是并不是不可取,而张鲁投降获得大批的物资(张鲁没有烧掉),也是相当的可观。只要曹军再坚持1年,刘备就会因为补给不足而退兵,这样不论是曹军马上追击还是以后再进攻,也不用先取汉中,看看地图就知道汉中的重要军事意义了。 <三>:孙权取荆州比去淮南的几率更大。虽然孙权也想取淮南,巩固长江天险,但是几率并没有去荆州那么大。如果曹操不放弃汉中,刘备国力很难打持久战,必定会抽调荆州的一部分兵力被上取汉中;这样曹操大可以通过政治手段与孙权达成一致,孙权取荆州,刘备腹背受敌,难以抵挡。如果孙权取淮南,必定要经过张辽这关,还有青州的藏霸随时可以支援合肥,而孙权多次败给张辽,心理因素不可能一点也没有。荆州则不同,荆州长期是孙权的一块心病,从孙策时代开始,就已经为取得荆州而努力,周、鲁、吕实力派都认为应该全据长江天险,但是一直没什么机会,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孙权是不会不认真考虑的。 <四>:曹军有两面作战的能力。退一步来说,就算关羽北上帮助取汉中,孙权还是取合肥,曹军依然有两面作战的能力。曹军的总兵力应该在30--40万左右,汉中前线约15万,各地防守约5万,还有10--25万在东南防线,这样的兵力,对付孙权是足够的,因为关羽派兵北上,曹仁也可以派兵支援张辽。 总的来说,汉巴之战的历史意义是重大的,它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要比夷陵之战要大的多。在短短的几年中,三国时期杰出的谋略家、政治家、谋士、大将曹操、司马懿、刘晔、夏侯渊、徐晃、张合、刘备、诸葛亮、法正、张飞、马超、魏延、黄忠、赵云等纷纷登场,运筹帷幄,斗智斗勇,上演了精彩的一幕。
/
本文档为【《三国演义》的几场战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