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三国小说考述

2018-01-07 16页 doc 37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三国小说考述三国小说考述 2005年1月 第33卷第1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Xinjiang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 Jan..2005 V0I.33.No.1 三国小说考述 魏世民,罗美红 (1.安徽大学中文系,安徽合肥230039;2.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目前人们所知的三国小说共约六种,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考察,发现了其时的小说 四种,即曹丕的《海内 士品》,嵇康...
三国小说考述
三国小说考述 2005年1月 第33卷第1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Xinjiang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 Jan..2005 V0I.33.No.1 三国小说考述 魏世民,罗美红 (1.安徽大学中文系,安徽合肥230039;2.合肥工业大学土木系,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目前人们所知的三国小说共约六种,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考察,发现了其时的小说 四种,即曹丕的《海内 士品》,嵇康的《圣贤高士传》,皇甫谧的《逸士传》和康泰的《吴时外国传》.对三国小说 的总体概况进行分析,三国小 说的创作相当繁荣,其成就和地位并不逊色于当时的诗文. 关键词:三国;小说;考述 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820(2005)01-0115—04 我国小说到底起源于何时,这是一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问题,有人认为中国的小说作品应该从 春秋战国时算起,而有人则主张中国小说起源于两 汉时期,又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才是中国小说的起 始阶段,还有人主张中国小说是从唐代传奇开始的. 这些观点尽管各不相同,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并不 否认三国时期已有了正式的小说,这只要翻看国内 小说史词典就可清楚明 外出版的各种小说史专着, 白.三国时期的小说,目前人们所知者主要有曹丕的 《列异传》,无名氏的《神异传》和邯郸淳的《笑林》3 部.此外,吴人写的《曹瞒传》,皇甫谧的《高士传》以 及《后汉?郭泰传》后所附介绍郭泰言行的1o个 短篇也有人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小说.当然,还有人认 为《汉武故事》,《十洲记》也成于三国时期,但目前学 界对此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这种观点尚未成为定 论.在上述6部小说中(没有将《汉武故事》和《十洲 记》算人),《列异传》和《神异传》是志怪小说,《笑林》 是笑话集,《曹瞒传》是史传小说,《高士传》和《郭泰 附传》属志人小说.这就是人们目前对三国小说的了 解现状. 那么三国小说除了上述6部之外,是不是不再 有其它的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笔者作为魏晋 南北朝小说的研究者,在爬梳材料,分析演变的过程 当中不时发现还有其它一些作品也可归人小说类. 这些作品涉及到志人,地理博物等类,它们的发现既 可丰富三国小说的内容,也可填补三国小说种类上 的一些空白,似有一定的价值.故笔者遂不揣冒昧, 撰文写出,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人们皆知,志人小说的产生与魏晋清谈有关,而 魏晋清谈是继承了汉末清议之风而来的,清议,清谈 风气直接导致了志人小说的产生.于此,鲁迅在《中 国小说史略》中有清楚的论述:”汉末士流,已重品 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魏晋以后.乃弥以标格语言 相尚,惟吐属则流于玄虚,举止则故为疏放,与汉之 惟俊伟坚卓为重者,甚不侔矣.盖其时释教广被.颇 扬脱俗之风,而老庄之说亦大盛,其因佛而崇老为反 动,而厌离于世间则一致,相拒而实相扇,终乃汗漫 而为清谈.渡江以后,此风弥甚,有违言者,惟一二枭 雄而已.世之所尚,因有撰集,或者掇拾旧闻,或者记 述近事,虽不过丛残小语,而俱为人间言动,遂脱志 怪之牢笼也.”[1]”这一段话清楚明确地指出了志 人小说产生的社会原因.至于志人小说产生的年代, 鲁迅进一步指出:”若为赏心而作,则实萌芽于魏而 盛大于晋,虽不免追随俗尚,或供揣摩,然要为远实 用而近娱乐矣.”[1]也就是说志人小说的产生实 肇始于曹魏.是为赏心娱乐而作.虽然鲁迅并未指出 三国时期的哪些作品是志人小说,但就我们今天的 发现来看,可证鲁迅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今人发现的三国志人小说除上述皇甫谧的《高 士传》和无名氏的《郭泰附传》外,笔者发现还有曹丕 的《海内士品》,嵇康的《圣贤高士传》和皇甫谧的《逸 士传》.而笔者之所以将它们归入志人小说,是因为 它们都是通过对人物特定情势下的语言行动,神情 举止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 因而其性质与志人小说相同.如曹丕《海内士品》中 的一条佚文: 徐孺子常事江夏黄公,公卒,孺子往会 葬,无资自以致,赍摩镜具自随,每所在,赁 摩镜取资,然后得前,既至,祭毕而 退.[2]?? 这是今存《海内士品》的惟一一条佚文,见于《艺文类 聚》卷7O,虞世南《北堂书钞》仪饰部和宋李日方《太平 御览》卷717,书名或作《海内玉品子》.这则故事主要 描写徐孺子给人佣工取资以致祭的行为,表明了他 ?收稿日期I2004—05—08 作者简介:魏世民(1965一),男,安徽青阳人,博士,安徽大学中文系教师,从事中国古代小说研 究. 116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正 品格的崇高和精神风貌的高尚.徐孺子乃东吴名儒, 曾在刘表部下江夏太守黄祖那里任职.据《三国志》 卷55《董袭传》记载,黄祖于建安十三年(208)为孙权 部下董袭所杀.徐孺子既曾侍黄祖,黄祖被杀,孺子 按理当参加其葬礼.但孺子贫穷,无钱致礼,遂想出 一 个随身携带摩镜器具的办法,每到一处,靠给别人 佣工摩镜取资,终于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前往参加葬 礼,祭毕而退.孺子这种靠佣工取资以致祭的行为表 明了他品行的高洁和操守的高尚,因而曹丕对他大 加赞赏,将其事迹收入《海内士品》中.可见《海内士 品》乃一部收集,品评海内名士品行的着作,本书是 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片段的描写来品评人物高下, 决定人物品级高低的.这正如鲁迅所说,”汉末士流. 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根据片言只行来决 定人物声名的成毁正是《海内士品》这本书的特色 所在. 不过,本书虽是一部品评人物高下的着作,但它 是通过对人物特定情势下的语言行动的描写来做到 这一点的,这就自然刻画出了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 神风貌,因而它与志人小说的性质是相通的,故本书 又是一部志人小说,这也印证了鲁迅所说志人小说 的产生与清议风气有关的观点.曹丕以太子,或皇帝 之尊参与人物的品评,足见清议之风在魏初的盛行. 除曹丕的《海内士品》外,嵇康的《圣贤高士传》 和皇甫谧的《逸士传》也是两部志人小说.我们先来 看嵇康的《圣贤高士传》.《圣贤高士传》,或作《上古 以来圣贤高士传赞》,或作《高士传》.原书已佚.佚 文今存60余条,散见于梁陶弘景《真诰》,刘孝标《世 说新语注》,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宋李日方《太平御 览》等书中.另外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得 《圣贤高士传》一卷,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 辑得《高士传》一卷,民国唐鸿学《怡兰堂丛书》辑得 《圣贤高士传赞》一卷. 《圣贤高士传》是一部记录上古以来高尚不仕者 遗闻轶事的书籍.作品所记,上自上古.下至魏管宁, 共收人物119个.本书虽以”传”为名.但并不记载人 物的一生事迹.而只摘取人物一生中一件高尚不仕 的行为加以描绘.故其名虽日”传”.但其记事已 与历史传记不同.另#l-.作者所说的”圣贤高士”也不 是指传统观念中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及孔子 等人.而是指巢父,许由,接舆,长沮,荷条丈人,老 子,庄周,范螽等高尚不仕者,作者正是借助这些人 物来阐述他的”越名教而任自然”,【3】?”“每非汤武 而薄周孔”[.】?的思想的.表现了他乐道清贫,不 和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态度.本书赞颂”高士”们鄙弃 功名,傲视权贵,高蹈遗世的行为.其事迹或采自前 人书籍.或得自寓言传说,因而这些故事已不全是历 史的真实纪录,而是有较多的想象虚构成分如下面 一 则故事: 巢父,尧时隐人.年老,目树为巢,而寝 其上.故人号为巢父.尧之让许由也.由以 告巢父,巢父日:”汝何不隐汝形,藏汝光, 非吾友也.”乃击其膺而下之,许由怅然不 自得,乃遇清冷之水,洗其耳,拭其目,日: “向者闻言,负吾友.”遂去,终身不相 见.??” 这则故事写尧让位于许由,许由不知咋办,遂求教于 隐士巢父,巢父见其有世俗之心,遂与之绝交.许由 受巢父影响,终于放弃帝位,隐居深山.这则故事在 后世流传广泛,常为一些高尚不仕者所称引,仿效. 再如下面一则故事: 荣启期者,不知何许人也.披裘带索, 鼓琴而歌,孔子日:”先生何乐也?”对日: “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得为人,是一乐 也I以男为贵,吾得为男,二乐也1人生有不 免于襁褓,吾行年九十五矣,是三乐也.贫 者,士之常I死者,民之终居常以待终,何 不乐也.”“„ 这则故事写荣启期以人生平常,寿终正寝为乐的行 为,表现了他安贫乐道,不追求闻达富贵的高尚操 守.这则故事,主要是通过对人物语言片段的描写来 表现人物思想行为的,虽用字不多.但人物的思想境 界和精神风貌却栩栩如生.书中其它故事也大率如 此.由此可见,本书也是一部通过摘取人物生活中的 一 个片段,通过对这一片段的人物言行的描写,来突 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的作品,故其性质与 志人小说相同,因此说其是志人小说并不为过.东晋 周续之认为本书”得出处之美”,[7】c曾为之作注. 在嵇康《圣贤高士传》之后,皇甫谧也撰写了一 部《逸士传》.《逸士传》,原书已佚.佚文散见于南朝 宋裴松之《三国志注》,梁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唐李 善《文选注》,欧阳询《艺文类聚》,宋吴淑《事类赋 注》,李日方《太平御览》等书中清王仁俊《玉含山房 辑佚书补编》辑得佚文一卷.从现存佚文来看,《逸士 传》是一部记载逸士高洁品行和高尚风貌的作品,也 可归入志人小说.我们且看下面二则佚文: 或问许子将:”荀靖与荀爽孰贤?”子将 日:”二人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内 润.??[.”..” 管宁所居屯落.会有汲者.或男女杂 错.或争井斗阅,宁患之,乃买器分置井旁. 汲以待之,各自相责.不复斗也.[g]” 第一则佚文写许子将对苟氏兄弟的,这种评价 是从人物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风貌两个方面着手的. 许子将的评论.不是通过对比的办法来褒一贬一.而 是通过比喻的方法将苟靖,苟爽两兄弟的各自优点 第1期魏世民,罗美红:三国小说考述117 形象地描绘出来,非常生动形象.读了这段文字,两 兄弟的精神气质和外在风貌仿佛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一 般.这样的好文字确实不可多得,真可谓一字千 金.第二则故事写管宁为平息同村汲水者之间的争 斗,自己花钱买了汲水器具,并汲好水等待他们,其 行为终于感动了汲水者,平息了他们之间的争斗.这 则故事表现了管宁不计个人得失,做事从大局出发, 坚持睦邻友好原则的高尚情操.这两则故事,或通过 语言描写,或通过行动刻画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品格, 精神风貌,其立意和写法与《世说新语》是何等的 相似.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鲁迅所说的志人小说”萌 芽于魏而盛大于晋”的观点是十分正确的,后世志人 小说如东晋裴启的《语林》,郭澄之的《郭子》和南朝 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正是在继承三国志人小说 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起来的,没有三国志人小 说的开拓之功也就没有东晋南朝志人小说的高度艺 术成就.这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东晋南朝志人小说 并不是当时的新发明,而是一个继承创新的过程,正 是因为继承了前人成果并作了进一步的创新才创造 了东晋南朝志人小说那样高度的艺术成就.对三国 志人小说的考察使我们对后世志人小说的产生及其 取得成就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合理的解 释,这也是我们考察三国志人小说的意义所在. 除志人小说外,笔者还发现了其时的一部地理 博物小说.我们知道,三国文学,以魏国为盛,吴蜀为 弱.同样,三国小说也是以魏国为多,吴蜀为少.尤 其是蜀国,一部小说也未见.而吴国除了一部《曹瞒 传》外,似乎也未见有其它小说流传.不过,吴人康泰 撰写的《吴时外国传》似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众所周知,三国之前已有了《山海经》,《括地 图》,《神异经》等地理博物小说,这些小说主要记载 海外奇闻逸事,它们一般是根据有关海外的一些传 闻整理而成,故内容往往非常奇异,想象虚构的成分 特多.而康泰的《吴时外国传》却不同,虽然它也是一 部介绍海外奇闻逸事的作品,但它是根据自己的亲 身经历写成的,因而也就增添了一些时代新鲜感,这 是它的与众不同之处. 康泰,吴孙权时人,生卒年不详.据《梁书》卷54 《海南诸国传》记载,”吴孙权时,遣宣化从事朱应,中 郎康泰通焉.其所经及传闻,则有百数十国,因立记 传.”ClO3由此可知,康泰曾任吴国中郎将,孙权时 奉命出使海南诸国,回国后撰成此书.本书已佚.佚 文见于《初学记》,《太平御览》,《事类赋注》等唐宋类 书中.从现存佚文来看,本书主要记载中国周边国家 及海外诸国的奇闻逸事,尤以记载奇珍异物为多.如 下面一则故事: 扶南之先,女人为主,名柳叶.有摸趺 国人,字混慎,好事神,一心不懈,神感至 意,夜梦人赐神弓一张,教载贾人舶入海. 混慎晨入庙,于神树下得弓,便载大船入 海,神迥风,令至扶南.柳叶欲劫取之,混慎 举神弓而射焉,贾船通度,柳叶惧伏,混慎 因至扶南.Cl13!7281 这则故事写摸趺国人混慎因神的护佑而去扶南的经 过,混慎的梦人赐弓,于神树下得弓以及神灵姆风 等情节颇为神奇,这可能是一条关于扶南祖先的神 话传说.再如下面两则故事: 扶南有讼者,烧铁令赤,以钳举铁,着 手行七步,无罪者手不烧,有罪者手即 焦.[.]?...? 鳄鱼大者,长二三丈,有四足,似守宫, 常吞食人.扶南王范寻敕捕取,置沟堑中. 寻有所忿者,缚以食鳄.若罪当死,鳄便食 之,如其不食,便解放,以为无罪.[.]” 第一则故事写扶南国断狱的情况.狱官让讼者手持 钳子,夹着烧赤的铁块行走七步,然后以讼者的手是 否被烧作为其是否有罪的根据.第二则故事写扶南 国王范寻将其所不满的人缚以喂鳄,并以鳄是否食 人作为此人是否有罪的依据.这两则故事在今天看 来未免残忍,但在当时或许真有其事.此外,书中还 有一些描写海外奇异动植物的篇章.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吴时外国传》是一部描 写海外奇闻逸事的地理博物小说,与此前之地理博 物小说不同的是,本书不是根据一些传闻笔录整理 而成,而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述而成,故本书更 富于时代感和现实感,它的出现表明地理博物小说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有了新的发展. 以上是笔者对新发现之三国小说的阐述,下面 我们再来看三国小说的总体概况.为便于浏览分析, 特~j~---国小说一览表》如下(见表1). 表1三国小说一览表 属性书目 作者国别佚存有无佚文种类 „列异传? 无名氏吴?佚喜有怪?神异传? „笑林? „后汉书?郭泰附传? „海内士品)- „圣贤高士传?- „高士传? 邯郸淳魏佚 无名氏魏存 曹丕魏佚 嵇康魏佚 皇甫谴魏存 有 志人 „逸士传?-皇甫谴魏佚有 注:加.-”者为笔者所新发现. ?由于?神异传?仅存的一条佚文所记为由卷县(今浙江之嘉兴)事,而由卷县为吴地名,故本 书很可能为吴人所撰,因此将其归人吴国 小说.? 118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芷 从表1中可以看出.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小说最 多,有7部;吴国次之,有3部;蜀国最少,一部未见. 可见地广物博,人才众多的曹魏不仅是政治,军事的 中心,而且也是小说创作的中心.再从种类上看,三 国10部小说中,志怪,志人,史传,地理博物皆备,几 乎囊括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的所有类别,可见其 门类是很齐全的.再从魏吴两国小说的特点来看,魏 国拥有全部的6部志人小说,而吴国一部也没有,这 说明清议,清谈风气主要在:ITS-的曹魏流行,而南方 的吴国受到的影响则很小.同样,地理博物小说只出 现在南方的吴国,而魏国一部也未见,也说明吴国与 海外诸国的交往比较频繁,而魏国与海外的经济文 化交流则很少.当然,从成就上来说,三国小说似比 不上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和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 新语》,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曹丕的《列异传》和邯郸 淳的《笑林》都是开风气之先的作品,吴人写的《曹瞒 传》也是一部优秀的史传小说.因此,从总体上来说, 三国小说的成就和地位还是不容忽视的. 总之.三国小说不仅门类齐全,数量不少,而且 地位也很重要,比之后来的西晋小说,三国小说在数 量,种类,成就和地位上都毫不逊色.因此,可以认为 三国小说是相当繁荣的,这种繁荣状况也是与三国 文学的繁荣状况相一致的.我们在谈论建安文学和 正始文学的时候,往往称道他们的诗文,而忽略了其 时的小说.在考察了三国小说之后,我们是不是可以 改变以往的看法,而把建安和正始文学的繁荣看成 是诗文和小说的同时繁荣呢?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唐)欧阳询.艺文类聚(70)[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65. [3]嵇康.释私论[A].(清)严可均.全三国文(卷59)[C].北 京:商务印书馆.1999. [4]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A].(清)严可均.全三国文(卷 47)[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3(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36)[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65. [63(北宋)李日方.太平御览(卷509)[M].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7]周续之传[A].(南齐)沈约.宋书(卷93)[M].北京:中华 书局.1974. [83(北宋)李日方.太平御览(卷380)[M].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93(北宋)李日方.太平御览(卷496)[M].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 [103海南诸国传[A].(唐)姚思廉.渠书(卷54)[M].北京: 中华书局校点本. [11](北宋)李日方.太平御览(卷347)[M].台湾:商务印书 馆.1986. [123(北宋)李日方.太平御览(卷764)[M].台湾:商务印书 馆.1986. [13](北宋)李日方.太平御览(卷938)[M].台湾:商务印书 馆.1986. [责任编辑;龚玉钦] TextualCriticismonandExplicationofNovelsintheThreeKingdoms WEIShi-min.LUoMei-hong (CaineseDepartmentofAnhuiUniversity,Hefei,Anhui,230039? DepartmentofCivilEngineering.AnhuiUniversityofTechnology,Hei,Anhui,230009) Abstract:Asisrecognizedtoday.therearesixnovelsproducedinthetimeofThreeKingdoms.Furtherresearchbasedonit revealsthatfourmorenovelsshouldbeaddedtOthecategory.TheywerewrittenrespectivelybyCaoPionappreciationof talents,JiKangonbiographicalaccountsofsaintsandhermits.HuangfuMionreclusesandKangTaionforeigncountriesin theWuDynasty.AgeneralreviewofthenovelsoftheThreeKingdomsshowsthatthecreationofnovelsawatimeofpros- perityinthetimeofThreeKingdomsandtheachievementsinnovelofthisperiodwasasexcellentasthoseinpoetryand prose? Keywords:thethreeKingdoms;novels;textualcriticismandexplication
/
本文档为【三国小说考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