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针——训导新君,匡扶康熙勇图霸业

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针——训导新君,匡扶康熙勇图霸业

2018-01-07 6页 doc 34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针——训导新君,匡扶康熙勇图霸业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针——训导新君,匡扶康熙勇图霸业 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针——训导新君,匡扶康熙勇图霸业 训导新君,匡扶康熙勇图霸业 顺治皇帝亲政时,虽然年龄尚幼,但能说能写,处事能力很强,这都是孝庄多年培育的结果。 顺治十七年八月,顺治深深迷恋的董鄂妃病死。顺治遭此大变,竟然看破红尘,便想出家为僧。孝庄太后连忙出面,好言相劝,正色相责,终于阻止了顺治出家。但顺治沉溺于对董鄂妃的哀思中不能自拔,身心健康每况愈下。 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染上天花,死在紫禁城养心殿,仅24岁。48岁的孝庄丧子,哀痛不已。然而,孝庄被迫克制住自...
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针——训导新君,匡扶康熙勇图霸业
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针——训导新君,匡扶康熙勇图霸业 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针——训导新君,匡扶康熙勇图霸业 训导新君,匡扶康熙勇图霸业 顺治皇帝亲政时,虽然年龄尚幼,但能说能写,处事能力很强,这都是孝庄多年培育的结果。 顺治十七年八月,顺治深深迷恋的董鄂妃病死。顺治遭此大变,竟然看破红尘,便想出家为僧。孝庄太后连忙出面,好言相劝,正色相责,终于阻止了顺治出家。但顺治沉溺于对董鄂妃的哀思中不能自拔,身心健康每况愈下。 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染上天花,死在紫禁城养心殿,仅24岁。48岁的孝庄丧子,哀痛不已。然而,孝庄被迫克制住自己,匡扶年幼的康熙皇帝。 早在顺治病危之际,孝庄吸取皇太极暴病的教训,安排顺治留遗嘱立玄烨为嗣君。 顺治死后,8岁的玄烨即位,即清圣祖,改年号为康熙,尊孝庄为太皇太后。两年后康熙常往慈宁宫,祖孙感情很好。 1661年,封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这四个异姓大臣被委以重任,主要是因为这四人在皇帝亲领的上三旗中家世显赫,在本旗有重要的影响力;也因为他们在支持皇统继承,反对多尔衮争权的重大政治事件中,旗帜鲜明。这种安排确实是煞费苦心。 四大臣惟恐引起诸王不服,便立即邀请下五旗诸王贝勒等前来聚会。四大臣跪告说:“今主上遗诏,使我四人辅佐幼主,我等皆异姓臣子,今宜与诸王贝勒共任之。” 诸王贝勒们犹如一盘散沙,虽对此种安排心怀不满,但以往皇位传承之际争杀流血的恐怖早已令他们不寒而栗。一言不慎,就可因违背先帝遗诏之罪而招来杀身之祸。 由于上三旗的联合与统一,对稳定形势极为有利。与此相比,下五旗力量削弱,尤其老一辈诸王相继谢世,后继诸王多数未历战阵,不懂世务。诸王贝勒们都很客气地示:“大行皇帝深知汝四人之心,故委以国家重务。诏旨甚明,谁敢干预。” 没有必要虚情假意了,四大臣当即在顺治灵前宣誓就职。正月初九,玄烨在孝庄太皇太后及四大臣的扶植下,登上了皇位,即康熙皇帝。 康熙继位后的第五天,在四大臣的主持下,诸王贝勒及文武百官齐集正大光明殿,在顺治帝灵前宣誓,表示对新皇帝的忠诚。 康熙毕竟年幼,大臣们主张由孝庄亲政,但她断然拒绝了。康熙虽然经过孝庄的培养,但仍无法担负国家的重任。幸亏顺治在遗诏中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辅佐康熙,再加上孝庄的大力协助。 孝庄向王室宗亲、文武大臣们发出谕旨:偕四位大臣共同辅佐幼主,报答先帝的恩德。官员们对康熙登基的反应是平淡的,甚至觉得有种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落地的轻松。 随着时光的流逝,清政府内部逐渐稳定下来。清宫这场大变动,并未影响到清军向未征服地区的推进速度,捷报不断地传回京城。 孝庄告诫康熙:“自古以来皇帝难当,天下万民的祸福忧乐系于皇帝一人。为人君者必须得民心,深明治国之道,使百姓安居乐业。你一定要言行谨慎,为政勤奋,注意德容威仪,使我大清江山,千秋永固。”康熙谨遵祖母教诲,不负厚望,成为千古名君,开创“康乾盛世”的局面。 顺治帝死时,其子玄烨年仅八岁,还不懂事。孝庄已经历经三朝,晋升为太皇太后,在统治阶级内部,成为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很多贵族大臣都盼望她垂帘听政。这一建议遭到孝庄的坚辞拒绝。 孝庄文皇后在康熙继位之时,尽管没有垂帘听政,但她主持朝廷内外事务。那时重要的人事变动和许多重要政策的推行,都出于孝庄的旨意。 每次遇到危机,孝庄都会协助康熙皇帝。康熙亲政前夕,鳌拜权力太大,横行霸道,满朝文武对他怨气冲天,就算没有皇帝的命令,他也能够独断专行。鳌拜经常欺负康熙幼小,有夺帝的野心。康熙不满鳌拜的专权,总想把他除掉,但朝中到处都有鳌拜的亲信,京城内外的禁卫军也有鳌拜的亲信,稍稍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孝庄对怎样对付鳌拜集团,费尽苦心。祖孙二人经常在一起密谋,制定了一个妙计,让康熙和小侍从们通过游戏的方式生擒鳌拜,宣布鳌拜一伙人的罪行,使朝政平稳过渡。 1673年,明降将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之信已成为国家心腹大患。康 熙年方二十,却是文韬武略的明君。康熙与孝庄商议,认为与其姑息养奸,不如逼其急反, 其仓促起事反而羽翼不丰,更易翦除。 康熙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下旨“削藩”。三藩见旨即反,一时间南方明降将纷纷造反。康熙沉着冷静,处理军国大事条理分明,朝野上下见了,人心逐渐稳了下来,士气重振。八旗将士出征平叛时,孝庄拿出平时节俭的银两、缎匹大赏三军,使康熙感到信心大增,官兵士气旺盛。孝庄写密信给养女孔四贞,叫她为国立功。 孔四贞的丈夫是叛军将领孙延龄,他倒戈反正,被吴三桂杀害,孔四贞上阵督率孙延龄旧部与叛军血战,杀出重围回到京城。这样一来,叛军内部四分五裂,严重地削弱叛军的力量。 康熙十四年,在清军与吴三桂叛军在前线激烈交战的时候,蒙古察哈尔部贵族布尔尼趁机造反,并声言挥师南下,对京师构成巨大的威胁。面对残酷的形势,年轻的康熙跑去向孝庄请教良策。 孝庄面授机宜,康熙派使臣对叛军进行招抚,有效地瓦解了敌军,以缓叛军推进的速度。探知叛军的虚实后,孝庄建议起用很有军事才干的大学士图海率军征讨。由于主力部队南下对付吴三桂,护卫京城的清军人数很少,北上平叛几乎无兵可调。 孝庄建议各宗室、王公贵族把随身的家奴集结起来,交给图海进行军事训练。由于清廷已经采用了缓兵之计,赢得了平叛的时间。图海率领的军队用最快的速度到达察哈尔。当时叛军首领布尔尼仍在与清朝的使臣讨价还价,结果被突然出现的清军杀得惨败而逃,叛乱于是被平息。此次叛乱的平息,使清朝稳定了北方,得以全力对付南方的吴三桂。 孝庄帮助康熙策划方略,利用三藩间的利益冲突,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计策,分化瓦解叛军。对叛军反正的官兵加以厚赏,命他们留在前线与叛军作战,以此来瓦解叛军的士气。针对叛军打起“重复汉室江山”的旗号,再加上八旗兵不能适应南方的地形,大力宣传“满汉一家”的思想,起用汉人为官,重用汉族将领与叛军作战。 康熙二十年,康熙扫平了三藩之乱,清朝的统治危机过去了。整个平乱过程,显示了孝庄的超人胆略和卓越的才能。 康熙亲政若干年以后,仍忘不了祖母对自己的教诲。他曾经多次与大臣谈到:“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致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 孝庄在顺治帝死后把亲信太监中营私舞弊、仗势凌人者处斩,制定宦官不准干政的具体 规定和处罚,使咸丰朝以前的清廷200多年没有宦官之祸。一代名君康熙的为人处事与她的言传身教息息相关,她赢得了康熙无比的尊敬。 康熙即位后,每天上朝回宫都先到祖母寝宫请安,无微不至地关怀着祖母的生活。2000年来充满血雨腥风的皇室宫廷,竟然保持着和谐的气氛,在历史上十分少见。每次康熙到了祖母宫中,孝庄经常向他传授治国方略,嘱咐他关心百姓的疾苦,宽政养民。 康熙对祖母的循循善诱,始终铭记在心。 康熙十一年,孝庄去赤城温泉养病,路过峻险陡绝的长安岭,康熙下马扶着太皇太后的 御辇攀登,身旁侍卫担心皇上有失,奏请代君扶辇,被康熙轰走。回来时,偏巧天降大雨,山路泥滑,康熙下马冒雨扶辇而行,贴身侍卫阻拦,争执之际,孝庄既感动又心疼,让康熙上马从行。康熙执意不从,直到平安下岭后才肯上马从行。随行官员均深受感动。 由于孝庄的年纪越来越大,经常得病,康熙每次出巡,均派人问候祖母的生活起居。康熙二十一年,赴奉天拜谒先帝陵,路上奏向孝庄问安献上沿途特产。到盛京后,康熙捕到鲢鱼、鲭鱼,浸以羊脂,与东北山中野果、朝鲜进贡的银杏等食物,派人运到京城,送给庄孝。 康熙二十六年深秋,孝庄再次病倒,病势比以前重多了。康熙日夜在慈宁宫守护,检方调药,侍奉茶饭,命人备好用品,以应不时之需。孝庄见他如此操劳,劝他以国事为重,命他回宫,他执意不肯。后妃们和王公大臣请皇帝珍重身体,康熙说:“朕 早丧父母,有幸在祖母膝下30余年。今祖母染病,朕岂能安寝?” 孝庄病危之际,康熙衣不解带。孝庄年事已高,病势加重。第二年腊月,康熙见祖母病势仍未减轻,亲率王公大臣到天坛祈祷。 1688年1月27日,辅佐三朝皇帝的孝庄逝世,享年76岁。康熙遵从祖母的遗嘱,把她的灵柩存放在遵化的清东陵。雍正二年(1724年),把她的灵柩葬人东陵地宫。
/
本文档为【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针——训导新君,匡扶康熙勇图霸业】,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