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梨树病害

2017-10-14 16页 doc 34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7730

暂无简介

举报
梨树病害梨树病害 梨树病害是影响梨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障碍,目前我国梨树病害约有近90种。其中对梨树生产危害较大,发生较普遍的病害有梨黑星病、梨轮纹病、梨锈病、梨黑斑病及梨树腐烂病等。此外梨根部病害、梨黑斑病、梨褐腐病、梨树疫腐病、梨白粉病和贮藏期的鸭梨黑心病和黑皮病在局部地区和某些品种上也有较大危害,针对当地的发病情况应注意防治。 梨黑星病(Pear Scab) 梨黑星病又叫疮痂病,俗称黑霉病、雾病、乌码、荞麦皮,是我国梨树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 症状 梨黑星病能够侵染梨树所有的绿色幼嫩组织,如叶片及叶柄、芽、花序、新梢及一...
梨树病害
梨树病害 梨树病害是影响梨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障碍,目前我国梨树病害约有近90种。其中对梨树生产危害较大,发生较普遍的病害有梨黑星病、梨轮纹病、梨锈病、梨黑斑病及梨树腐烂病等。此外梨根部病害、梨黑斑病、梨褐腐病、梨树疫腐病、梨白粉病和贮藏期的鸭梨黑心病和黑皮病在局部地区和某些品种上也有较大危害,针对当地的发病情况应注意防治。 梨黑星病(Pear Scab) 梨黑星病又叫疮痂病,俗称黑霉病、雾病、乌码、荞麦皮,是我国梨树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 症状 梨黑星病能够侵染梨树所有的绿色幼嫩组织,如叶片及叶柄、芽、花序、新梢及一年生枝条等部位,其中以叶片和果实受害最为常见。该病症状的主要特点是:受害部位产生墨绿色至黑色,有时呈银灰色的霉状物;病部初期变黄,后期枯死,病部组织不腐。 烂 叶片:沿叶脉长出星状放射的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与背面黑霉对应的叶片正面开 ;最后,病斑逐渐变褐枯死。叶柄和叶脉也可受害,叶柄受害常造始出现不形黄斑 成早期落叶。 果实:幼果受害后在果柄或果面形成黑色或墨绿色的近圆形霉斑,往往造成果实早落。成果期受害形成圆形凹陷斑,病斑表面木栓化、开裂,呈“荞麦皮”状,这类病果不畸形。近成熟期果实受害形成淡黄绿色病斑,稍凹陷,有时病斑上产生稀疏的霉层。病果或带菌果实冷藏后,在病斑上产生浓密的银灰色霉层。 芽部:芽部发病极难辨认。病芽的主要特征是鳞片变黑并产生黑霉。在一个枝条上,顶芽基本不受害,亚顶芽最易受害,亚顶芽往下3~4个芽也较易受害。病芽绝大部分是叶芽,花芽发病极为少见。 病梢:病芽萌发形成病梢,俗称“乌码”,又称“病芽梢”。一般年份从4月下旬开始出现,几乎全为病芽萌发而成。 病梢的主要特点是从新梢基部开始,逐渐向上产生一层浓密的墨绿色至黑色霉状 病梢叶片初变红,再变黄,最后干枯脱落,物,一直向上可扩展到叶柄甚至叶片基部。 只留下一个“黑橛”。 病原 1 学名:有性态为Venturia pirina Aderh.,属子囊菌亚门黑星菌属;在自然界梨黑星菌 常见其无性态,为梨黑星孢Fusicladium virescens Bon.。 病原形态:在病斑上长出的黑色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丛生,暗褐色,粗而短,无分枝。分生孢子着生于孢子梗的顶端或中部,脱落后孢子梗上留有瘤状的痕迹,分生孢子淡褐色或橄榄色,葵花籽形、纺锤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单胞,但少数在萌发时可产生一个隔膜。有性态一般在过冬后的落叶上产生假囊壳,以在叶背面聚生居多。假囊壳圆球形或扁圆形,黑褐色,喙部突出。子囊棍棒状,聚生于假囊壳底部,无色透明,每个子囊内含有8个鞋底状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淡黄绿色或淡黄褐色,双胞。 病原生物学:分生孢子形成的适温为20?。分生孢子萌发的速度与温湿度关系密切,一般萌发适温21~23?,新鲜的分生孢子在25?下经24h后萌发率可达95%以上;分生孢子萌发所需湿度为70%以上,低于50%不萌发。落叶上的分生孢子能存活4~7个月。在潮湿条件下分生孢子容易死亡,但有利于病菌形成假囊壳。 病害循环 越冬: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芽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第二年病芽萌发长出病梢(乌码、病芽梢),病梢上产生分生孢子,成为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病菌的分生孢子及 ,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来源。河北省中南部,一般未成熟的假囊壳也可在带病落叶上越冬 年份病梢最早出现在4月23日前后,个别年份可提前到4月18日;5月5~15日是病梢的集中出现期,此期出现的病梢可占当年病梢总量的90%左右;5月25日前后是病梢出现的最后时期,进入6月田间极少出现新病梢。在一个一年生枝上,顶芽萌发不会形成病梢;亚顶芽萌发长出的病梢最多,约占病梢总量的85%左右;再往下三个芽萌发的病梢可占10%左右;再往下也有长出病梢的可能,但为数极少。 传播:病菌主要依靠风雨传播,传播距离一般为10~30m。然而,据作者实地调查表明,病菌也有可能通过气流传播,传播距离超过100m。 侵入与发病:病菌直接侵入,潜育期一般为10~20d。黑星病的潜育期长短与环境温度有关。初侵染期气温较低,潜育期大约为20~35d;夏秋季节一般为7~15d。多年调查证明,在河北省中南部,幼叶幼果发病最早为5月中旬,5月下旬~6月上旬普遍发病。环境条件合适,该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发病条件 品种抗病性:目前主要的栽培品种大都是感病品种。鸭梨、京白梨最感病;雪花梨、酥梨较抗病;蜜梨抗病性最强,其中的一些品系几乎近于免疫。 阶段抗病性:叶片的阶段抗病性表现最为明显。幼叶高度感病,展叶一个月以上的叶片极难受病菌侵染。对果实来说,阶段抗病性不甚明显。幼果及成果均感病,但果实 2 越近成熟,抗病性越差。 气候条件:在各种气候因素中,降雨对该病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多雨年份病重,干旱年份病轻。发芽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多雨潮湿,有利于初侵染的发生,早期积累一定数量的病菌,为以后病害流行提供菌原。 采收前一个半月,果实逐渐进入高度感病期,若遇阴雨连绵的气候条件,近成熟果的发病率或带菌率将明显增加。 病害控制 防治此病主要注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清除病菌,减少初侵染及再侵染的病菌数量,降低病菌的侵染几率;二是药剂防治,抓住关键时机,及时喷洒有效药剂,防止病菌侵染和病害蔓延。 1.搞好果园卫生 ?清除落叶。?芽萌动时喷药,有效药剂为:40%福星、12.5%特谱唑(速保利、烯唑醇)、12.5%腈菌唑等。试验证明,在开花前、开花期或落花后喷药 o1~2次,可将病梢总量减少60%左右。另外,发芽前喷1~3Be石硫合剂或5%~10%的硫酸铵溶液,也有一定效果。?彻底摘除病梢。从5月初开始到5月底结束,5~10d一次,巡视果园,仔细寻找,发现病梢,彻底摘除。?及时摘除病叶及病果。6月以后导致黑星病扩大和流行的病菌只能来源于病叶及病果。因此,结合其他农事活动,及时摘除病叶及病果并集中处理,可大大降低病害的流行程度。?搞好幼树防治。 2.生长期药剂防治 用药时期、有效药剂及施药技术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 (1)用药时期及次数 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一是落花后30~45d内的幼叶幼果期,山海关以内梨区在麦收前后,重点是麦收前;二是采收前30~45d内的成果期,多数地区是7月下旬至9月中旬。?幼叶幼果期 这个时期是药剂防治的第一个关键时期,一般年份和地区,从初见病梢开始喷药,麦收前用药三次,即5月初、5月中下旬及6月上中旬。?成果期。采收前30~45d内,必需抓紧药剂防治,防治果实发病或带菌,保证丰产丰收。根据当年的气候(主要是降雨)条件,此时一般需喷药3~4次,采收前7~10d,必须喷药一次。 (2)有效药剂 40%福星、10%世高、12.5%特谱唑、12.5%腈菌唑、40%博舒等,这些药剂均为内吸性杀菌剂,防病效果优良,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关键时期应当选用。80%超邦生、80%大生M-45、80%喷克、62.25%仙生等药剂为保护性药剂,且几乎没有药害,不会损伤叶片及果面,应在发病前和在幼果期使用。 3 梨轮纹病(Pear Ring Rot) 梨轮纹病又名粗皮病、瘤皮病、水烂。是我国梨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有些梨园,枝干发病率达100%,病果率达40%~50%。此病除危害梨树外,还可危害苹果、桃、杏、花红、山楂、枣、核桃等多种果树。 症状 主要危害枝干和果实,有时也可危害叶片。 枝干:主要形成以皮孔为中心的突起,枝干上病斑多时,导致树皮粗糙,故称“粗 ”。枝干病斑一般较浅,仅限于树皮表层,对枝干危害不大;但是在弱树及弱枝上,皮病 有时病斑可深达形成层,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枝干死亡。潮湿条件下,病斑小黑点中可溢出灰白色黏液状分生孢子团。 果实:果实病斑均以皮孔为中心,初为水渍状浅褐色至红褐色圆形烂斑,在病斑扩 病斑组织软烂多汁,无特大过程中逐渐形成浅褐色与红褐色至深褐色相间的同心轮纹。 殊异味,前期不凹陷,后期稍显凹陷并从病斑中部开始逐渐产生散生的小黑点(分生孢子器)。 叶片:病斑初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略显同心轮纹;后期逐渐变为灰白色,其上散生稀疏的小黑点。 病原 学名:枝干轮纹病菌的有性态为贝伦格葡萄座腔菌梨生专化型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de. Not. f.sp. piricola (Nose) Koganecawa et. Sokwwa。属子囊菌亚门葡萄座腔菌属。自然界常见的无性态为轮纹大茎点霉Macrophoma kuwatsukai Hara。该菌危害果实,形成轮纹状烂果,因此通称为轮纹病菌。危害果实的另一种病菌俗称干腐病菌,即贝伦格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 de. Not.,属子囊菌亚门,无性态产生大茎点(Macrophoma)、杏核小穴壳(Dothiorella)型分生孢子。该菌在枝干上形成溃疡型的坏死斑,即常见的干腐病。 病原形态:子囊壳埋生于寄主表皮下,在子座中单生,黑褐色,有短喙。子囊长棍棒形,每个子囊内含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至淡黄色,椭圆形。无性态分生孢子器黑褐色,球形或近球形。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钝纺锤形至长椭圆形。 分生孢子在清水中萌发,于30~34?下经22h,萌发率达95%。 病害循环 越冬:轮纹病菌和干腐病菌均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枝干病斑上越,其中干腐病菌还可在树上及落地枯死枝、树上枯桩、干橛、支棍及其他树木的枯死冬 。 枝等部位越冬 4 传播与侵入:枝干上的病菌经过,从枝干侵染枝干,导致枝干风雨传播皮孔或伤口 发病;从果实皮孔侵染果实,导致果实带菌和发病。该病没有再侵染。 发病条件 寄主阶段抗病性:果实对该病存在明显的阶段抗病性,且果实阶段抗病性主要是组织结构抗病性,即病菌能够通过未形成木栓层的皮孔侵入,而不能通过已形成木栓层的的皮孔侵入。 气候条件:果实感病期内的降雨量、降雨日数、雨日分布都与该病的发生轻重有密切关系。年降雨量大、雨日多、雨水集中在果实感病期,尤其是5~7月出现阴雨连绵的年份该病就比较重。相反,气候干旱,尤其是果实感病期内干旱少雨,发病比较轻。 越冬菌量:发病程度还与果园菌量有密切关系。枝干轮纹病严重,病斑中潜伏越冬的轮纹病菌多;管理不善,树上的枯枝、干橛、枯桩多,其上潜伏的干腐病菌多;以果树和其他树木的干枯枝作开张角度的支棍、防止果多压断枝干的顶棍或者果园的围墙篱笆,其上潜伏越冬的干腐病菌也就比较多;用刺槐等寄主植物作果园的防护林或果园内外有其他寄主树木,都能成为果园发病的病菌来源,都能加重该病的发生。 病害控制 1(加强栽培管理 2(清除病菌 清除病菌是防治轮纹病的关键和基础,应抓住以下几个方面:?刮 休眠期喷施铲除性药剂,直接杀灭枝干表面越冬的病菌,可除枝干病斑。?枝干用药。 明显降低果园菌量。常用药剂有40%福美胂、95%精品索利巴尔、40%石硫合剂结晶、 o1~3 Be石硫合剂等。?清理枯死枝。 (果实感病期药剂防治 从梨落花后开始,根据降雨情况及时喷药。有效药剂有:3 50%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80%大生M-45、80%喷克。用药时要注意与防治黑星病相互配合,尽量考虑两种主要病害的兼治。 4(采收前喷药 生产中主栽培品种在采收前很少发病,病菌在皮孔周围潜伏,采收前使用1~3次高浓度的内吸性药剂,有可能铲除部分皮孔带菌,降低采收后的发病率。比较有效的配方是85%疫霜灵4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助杀或害立平1000倍液。 5(果实套袋 落花后喷1~3次80%大生M-45或80%喷克等,同时进行疏果、定果,定果后实行果实套袋,基本能够控制该病的危害。 5 梨锈病(Pear Rust) 梨锈病又称赤星病,我国南北果区均有发生,但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仅在果园附近种植桧柏类树木较多的风景区和城市郊区危害较重。除危害梨树外,还能危害山楂、棠梨和贴梗海棠等。 症状 主要危害梨树的幼嫩绿色部分,如幼叶、叶柄、幼果及新梢。梨锈病的诊断要点可以概括为:“病部橙黄、肥厚肿胀、初生红点渐变黑、后长黄毛细又长”。 幼叶:叶片被害后叶片正面产生圆形小病斑,中央橙黄色有光泽,边缘淡黄色,周 。随着病斑的扩大,病斑中央产生蜜黄色微凸的小粒点(病菌性孢子器),围具有黄色晕圈 潮湿时小粒点上溢出淡黄色黏液(性孢子),黏液干燥后黄色小粒点变成黑色。之后病斑组织变肥厚,正面凹陷,背面隆起并长出几根至十几根灰白色或淡黄色的细管状物(锈 ,内有大量褐色锈孢子,成熟后从锈孢子器顶端开列散出。 孢子器) 幼果:被害初期与叶片症状相似,后期病部长出锈孢子器,发病严重时果实畸形并早期脱落。 叶柄、果柄:受害后病部橙黄色,并膨大隆起呈纺锤形,病斑上也可长出性子器和锈子腔。 梨锈病菌为转主寄生菌,转主寄主为松柏科的桧柏、龙柏、欧洲刺柏、高塔柏、圆柏、南欧柏和翠柏等。病菌侵染转主寄主后,在针叶、叶腋或小枝上产生红褐色、圆锥形或楔形的冬孢子角。 病原 梨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 Syd.,属担子菌亚门胶锈菌属。病菌具有专性寄生和转主寄生特点,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产生4种类型的孢子,冬孢子及担孢子阶段发生在桧柏、龙柏及欧洲刺柏等柏类寄主上,性孢子及锈孢子阶段发生在梨树上。 性孢子器扁烧瓶形,埋生于梨叶正面病组织的表皮下,孔口外露,内生许多无色单胞纺锤形或椭圆形的性孢子。锈子器丛生于梨叶病斑的背面,或嫩梢、幼果和果梗的肿大病斑上,锈子器内生锈孢子。锈孢子球形或近球形,橙黄色,表面有瘤状细点。锈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7?。冬孢子角红褐色或咖啡色,圆锥形。冬孢子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双胞,黄褐色,在每个细胞的分隔处各有两个发芽孔,柄细长,其外表被有胶质,遇水胶化。冬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7~20?,冬孢子萌发时长出担子,4胞,每胞生一小梗,每小梗顶端生一担孢子。担孢子卵形,淡黄褐色,单胞。 病害循环 6 越冬:病菌以多年生菌丝体在等转主寄主病组织中越冬。 桧柏、欧洲刺柏及龙柏 传播与侵入: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雨传播散落在梨树的嫩叶、新梢及幼果上,担孢子萌发直接从表皮细胞或气孔侵入。 梨树从展叶开始直至展叶后20d容易被感染,展叶25d以上,叶片一般不再受感染。梨锈病菌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一年中只有一个短暂时期产生担孢子侵害梨树,且担孢子寿命不长,传播距离约2.5~5km,最远不超过10km。 发病条件 转主寄主:梨锈病发生的轻重与梨园周围桧柏等柏科植物的数量和距离远近有关,尤其与1.5~3.5km范围内的桧柏等柏科植物的数量关系最大。在担孢子传播的有效距离内一般是桧柏等转主寄主越多,病害发生越重;反之病害发生越轻。 气候条件:病菌一般只侵染幼嫩的组织,当梨萌芽、幼叶初展时若天气多雨,同时温度对冬孢子萌发适宜,就会产生大量的担孢子,担孢子随风飘散,发病必定严重。2~3月气温高,3月下旬与4月下旬的雨水多是影响当年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种和品种抗病性:梨品种间抗病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感病品种有鸭梨、慈梨、严洲雪梨、二宫白、明月及今春秋等。中国梨或日本梨系统的品种比较感病,西洋梨或西洋杂交品种品系表现抗病或免疫。 病害控制 1.清除转主寄主 新建梨园应远离桧柏、龙柏等柏科植物多的风景绿化区,梨园与转主寄主间的距离不能少于5 km。在不必要栽植桧柏、龙柏及欧洲刺柏的地区,彻底砍除果园周围5 km以内的桧柏等转主寄主。 2.控制桧柏等转主寄主上的病菌 在风景绿化区,不可能彻底砍除桧柏等转主寄主,因此,需要在春雨前修剪桧柏等,剪除冬孢子角,也可以在梨树萌芽前在桧柏等 o转主寄主上喷药1~2次,以抑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较好的药剂有2~3 Be石硫 0.3%五氯酚钠与石硫合剂的混合液和1:1~2:100~160的波尔多液等。 合剂、 3.喷药保护 一般在梨树展叶期喷第一次药,10~15天再喷一次即可。常用药剂有:40%福星、12.5%腈菌唑、12.5%速保利、20%粉锈宁和1:2:200~240的波尔多液等。为了防止病菌侵染桧柏、欧洲刺柏、龙柏等转主寄主,避免病菌越冬,在6~7月份喷药1~2次保护转主寄主,常用药剂与梨树相同。 7 梨黑斑病(Pear Black Spot) 梨黑斑病是梨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主要梨区普遍发生。日本梨、西洋梨、酥梨、雪花梨最易感病。在河北省该病主要危害雪花梨叶片,导致叶枯叶落,果实很少受害。近几年在鸭梨上也有黑斑病发生,2001年和2003年河北鸭梨由于黑斑病问题被美国和加拿大退货。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及新梢。 叶片:叶片发病,在叶片上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心灰白色至灰褐色,外 。病斑多时,常相互联合成不规则形大斑,使叶片焦围有黄色晕圈,有时病斑上有轮纹 枯、畸形甚至早期脱落。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大量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果实:初期在果面上产生一个至数个褐色圆形针头大小的斑点,逐渐扩大,呈近圆形至椭圆形,褐色至黑褐色,病斑略凹陷,潮湿时表面也产生黑色霉层。由于病健部分发育不均,果实膨大时,果面发生龟裂,裂缝可深达果心,在裂缝内也会产生黑霉,病果往往早落。长成的果实受害时,其前期表现与幼果相似,但病斑较大,黑褐色,后期果实软化,腐败而落果。重病果常数个病斑合并为大病斑,甚至使全果呈漆黑色,表面密生墨绿色至黑色霉层。 新梢及叶柄受害:病斑初期为椭圆形,黑色,稍凹陷,后扩大为长椭圆形,淡褐色,明显凹陷的病斑。 病原 病原为菊池链格孢Alternaria kikuchiana Tanaka,属于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分生孢子梗褐色或黄褐色,丛生,一般不分枝,少数有分支,基部较粗,先端略细,有隔膜3~10个,孢子脱落后有孢痕。分生孢子常2~3个链状长出,形状不一,大多数为棍棒状,基部膨大,顶端细小,嘴胞稍长,有横隔膜4~11个,纵隔膜0~9个,分隔处略缢缩。老熟的分生孢子壁较厚,暗褐色;幼嫩的分生孢子则壁薄而成黄褐色和暗黄色。 发病规律 越冬: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叶、病梢及病果上越冬。 传播与侵入: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从气孔、皮孔和直接侵入寄主组织引起初侵染。初侵染发病后病菌可在田间引起多次再侵染。 发病条件:高温和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一般气温在24~28?,同时连续阴雨时,有利于黑斑病的发生和蔓延;品种间有明显抗病性差异,一般日本梨系统的品种易感病, 8 西洋梨次之,中国梨较抗病。在河北省,雪花梨叶片严重发病,鸭梨也少有发生。 病害控制 1(搞好果园卫生~清除越冬菌源 在梨树落叶后至萌芽前彻底清除果园内的落叶、落果,剪除有病枝梢,并集中烧毁或深埋。 o2(药剂防治 在梨树发芽前,全园喷施1次3~5Be石硫合剂与0.3%~0.5%五氯酚钠混合液、和40%福美胂WP 100倍稀释液,杀死树体上的越冬病菌。梨树生长期喷药保护幼叶幼果,具体喷药时间南北各地不同,一般从5月上中旬开始第一次喷药,15~20天一次,连喷4~6次。常用药剂有:10%多氧霉素(宝丽安)、1.5%多抗霉素、80%大生M-45、50%扑海因、80%普诺、70%代森锰锌等。 9 梨褐腐病(Pear Brown Rot) 梨褐腐病又叫菌核病,是梨树生长后期至储藏运输期的一种重要病害。该病在全国梨区均有发生,以东北、华北、华东及西南地区发生较重,病害流行年份造成严重减产,有时甚至有产无收。 症状 只危害果实,造成果实腐烂。果实发病常明显以伤口为中心,初形成圆形或近圆形、淡褐色至褐色软腐病斑,后迅速扩大,几天即可全果腐烂。病斑扩大蔓延的同时,围绕 ,病果有一种特殊香味,病斑中心逐渐形成同心轮纹状排列的灰白色至灰褐色绒状霉丛 受震极易脱落。大多数病果早期脱落,也有少数残留在树上。后期病果失水干缩,严重皱缩变小,略具韧性,最后干缩,成为黑褐色僵果。储藏期果实发病,病果表面呈现特殊蓝黑色斑块。 病原 病原为寄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gena(Aderh.et Ruhl.)Honey,属于子囊菌亚门链核盘菌属,无性态为寄生丛梗孢Monilia fructigena Pers。自然界中常见的为无性态。分生孢子梗丝状,单胞,无色,其上串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后期,病果内形成黑色菌核。 发病规律 越冬: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僵果内越冬。 传播与侵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危害。贮藏期病健果接触也可传播。在8月上旬 ,有时也可从侵入。该病在田至9月上旬果实近成熟期病菌主要通过伤口侵入果实皮孔间有多次再侵染。 果实近成熟期又遇多雨潮湿是褐腐病流行的主要条件。 病害控制 1( 搞好果园卫生~清除初侵染源 彻底清除病僵果。 2( 生长期喷药保护果实 从果实成熟前一个半月开始喷药,连喷2~3次即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常用药剂有:50%速克灵、50%乙烯菌核利、50%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25%苯菌灵等。 3(安全贮藏运输 贮藏前要注意彻底挑除各种病伤果及虫果;包装时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压伤、碰伤;贮藏运输期间,要注意控制温湿度,温度应保持在1~2?,相对湿度在90%为宜;建立定期检查,发现病果,及时进行处理,以减少损失。 10 梨树疫腐病(Pear Blight) 梨树疫腐病又叫黑胫病、疫病,在我国西北及华北梨区均有发生。在甘肃、青海等西北梨区主要危害梨树主干基部,导致大量梨幼树死亡;河北梨区主要危害果实,造成果实腐烂,近几年在幼树主干基部严重发生,导致幼树死亡。 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和主干基部。 果实:受害从近成熟期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在果面上产生淡褐色至褐色病斑,边缘 。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大,颜色变成浅红褐不明显,不整齐,且只局限于果实表层 色至深红色,同时,病斑由果实表层向深层发展,果肉变成褐色,最后导致整个果实变 。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可产生稀疏的白色绵毛状物(孢囊梗及孢子囊)。 褐但不腐烂 主干基部:病部树皮表面形成黑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以后病菌逐渐向内扩展直到木质部。后期病部失水,干缩凹陷,呈环状缢缩,病健交界处产生龟裂。1~2年生植株发病后,当年叶片萎蔫、变红、卷曲、继而焦枯脱落,整株死亡;3~8年生树发病后,生长势衰弱,生育期推后,果实小而干硬,早期脱落,2~3年后整株死亡; 病原 病原为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Leb.et Cohn.)Schrot,属于鞭毛菌亚门疫霉属。无性态产生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子囊洋梨形,乳突明显。有性态为同宗配合,可产生大量卵孢子,卵孢子球形,雄器侧生。 发病规律 越冬:病菌以。 卵孢子、厚垣孢子或菌丝体在病组织内或随病残体在土壤内越冬 传播与侵入:通过灌溉水或雨水传播,从伤口或皮孔侵染危害。 发病条件:降雨多或灌溉水多的川地、低洼地、阴湿地和土壤黏重的梨园,枝干受害较重;枝叶茂密、通风透光不良、小气候湿度大的梨园,果实发病较重。 病害控制 1(合理灌水 灌水时隔开主干基部,对已定植的低位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此外,灌水要均匀,勿积水,改漫灌为从水渠引水分别灌溉。苗圃最好高畦栽培,减少灌溉水或雨水浸泡苗木基部。 2(清除病果~隔离菌原 采收前后,随时将病果摘除拾净,深埋或带出园外。发病严重的果园,应适当提高结果部位,或在树冠下铺草,防止土壤中病菌向上传播。 3(手术治疗 树干发病后应及时割治,然后涂杀菌剂如疫霜灵、克露、甲霜灵等 11 与治疗类药剂如843康复剂的混合液,这种比单独使用以上两类药剂病斑愈合率提高,复发率降低。 4(药剂防治 果实受害的果园,从果实采收前一个半月开始喷药,10~15d喷1次,连喷2~3次,能显著控制果实受害。有效药剂有:80%大生M-45、85%疫霜灵、58%雷多米尔及1:2:200倍波尔多液等。 12
/
本文档为【梨树病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