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1991~1998: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分析.doc

1991~1998: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分析.doc

2018-02-09 8页 doc 23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686908

暂无简介

举报
1991~1998: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分析.doc1991~1998: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分析.doc 1991,1998: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1991,1998: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2001-04-24 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力度推进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综合国力大步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一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前沿,发挥了无可替换的历史性作用,其中,沿海开放城市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地区的排头兵,对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强劲增长、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本文拟以实际统计资料为依据,对1991,1998...
1991~1998: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分析.doc
1991~1998: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doc 1991,1998: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1991,1998: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分析 2001-04-24 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力度推进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综合国力大步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一过程中,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前沿,发挥了无可替换的历史性作用,其中,沿海开放城市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地区的排头兵,对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强劲增长、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本文拟以实际统计资料为依据,对1991,1998年期间上海、天津、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威海15个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发展作一扼要分析,以期为正确评价沿海经济在世纪之交的发展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某些深层次题目开启若干思路。 90年代以来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经济总量 1991,1998年,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总量迅猛扩张,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举足轻重。1991年15个开放城市gdp共计2980(54亿元,1998年已猛增至14083.99亿元。与此同时,15市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亦从1991年的13(79,进步至1998年的17(74,,7年时间上升了将近4个百分点。 在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的这一时期中,值得关注的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15市经济总量排序虽有调整,但总体未发生重大变化。1991年,按当年gdp排序,沿海开放城市中经济实力前五强依次为上海、广州、天津、大连、青岛,1998年则为上海、广州、天津、宁波、大连。即上海、广州、天津仍雄居前三位,而宁波则后来居上,取代青岛跻身前五强且位列第四,大连则退居第五位。这一时期,其他各市的经济实力排序也稍有调整。但总体上看变动不大。经计算,1991、1998两年15市gdp排序的两个序列之间等级相关系数高达0(95,明7年间这一排序并未发生重大变化。第二,15市经济实力方面的差距正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沿海开放城市中既有国内综合实力位居最前列的经济强市,也有规 模居中以及实力较弱的城市,各市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是历史形成的事实。值得留意的是,90年代以来,在沿海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中,各开放城市间的经济实力并未因各自原有基础、内外部条件等方面的原因而进一步拉大间隔,相反,却呈现出差距逐步缩小的趋势。1991年,15市中经济实力排序第一位的是上海市,其gdp为当年排序居最末位的北海市的40(43倍;而1998年,尽管在经济规模排序中第一与第十五位的城市仍为上海与北海,但二者gdp的差距已缩小为30(76倍。假如将15市全都包括进来,计算各市经济实力方面的离散系数(这里采用差系数vσ:σ,×100%,其中σ为各市gdp的标准差,为15市gdp的算术均匀数),则有:1991年15市gdp离散系数vσ为101(23,,而1998年为90(59,,后者比前者整整下降了近11个百分点。无疑,这有力地表明,各市经济实力方面的差距正在引人瞩目地趋于缩小。 应当指出的是,这一时期,在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其发展速度却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从总体上看,这期间沿海15市的经济增长波动大致上与全国的经济走势基本吻合,但其波动程度却要明显高于全国水平。我们用各年度gdp环比发展速度的离散系数vσ(vσ:σ/×100,,其中σ为各年度环比发展速度的标准差,为各年度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均匀数)来测定经济发展的波动程度。经计算,1991,1998年,全国各年度gdp环比发展速度的vσ值为2(05,,而同期沿海15市的vσ值则达3(81,,表明其波动程度要比全国均匀水平高出将近86,,也就是说,沿海15市经济发展的平稳性大大低于全国水平。分市看,这种经济发展的波动性在各市之间又存在较大差异。15市中各年度环比发展速度离散系数vσ值最小、从而经济发展最平稳的是上海市,其vσ值仅为1(38,。其后,居发展平稳程度第2至5位的分别为天津、秦皇岛、广州和宁波四市,其vσ6值分别为1(62,、1(91%、3(28,和3(40%。经济发展速度离散系数较大、从而发展过程中波动较大的则有南通、青岛、威海、烟台、北海五市,其vσ值分别达到8(22,、12(33,、13(24,、13(44,和20(75,,大大高于同期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波动的均匀幅度,在15市中位居发展平稳住的第11至15位。经济发展被动较大、平稳性较差,是90年代以来沿海开放城市经济运行和发展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题目,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今后,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过烈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确应作为沿海经济发展中宏观与中观调控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而予以特别关注。 对这一时期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平稳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更为深进的分析,可以发现三者之间存在某些值得留意的联系。为简便起见,我们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vs来测定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经计算,1991,1998年各沿海开放城市的年均发展速度同其经济发展平稳性之间的vs值为一0(67,属中等负相关关系;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平稳性之间的vs值为0(49,属低度正相关关系;经济总量与其均匀发展速度之间的vs值为-0.31,属低度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第一,这一时期,15个共放城市中,均匀发展速度越高的市,其各年度发展速度间的波动一般就越大,反之,均匀发展速度越低的市,其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亦越小;第二,各市的经济总量与其发展的平稳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同方向变化关系,即大致上经济实力越强的市,其发展速度的起伏波动就越小,反之则波动就越大,但这一联系尚不太明显;第三,经济总量与年均发展速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反方向变化关系,即大体上经济实力较强的市,其发展速度相对较低,反之则发展速度较高,不过,这一联系也不太明显。之所以存在这三方面的现象,原因可能在于,综合实力较强的市,其经济规模基数较大,结构公道化程度亦较高,因而无论是90年代前期经济快速扩张阶段,还是在其后中心加强宏观调控时期,其整体经济运行与发展均较为稳健,速度波动幅度便较小;相反,经济实力较弱的市,由于经济规模基数较小,结构的稳定性亦相对较低,因而往往较易在经济高速扩张时期为一系列内外部条件和因素的驱动而超常增长,在宏观环境趋紧时又较易为各种政策性因素所制约,导致发展速度快速滑落,从而形成较大的波动。 ( lw.NsEac.编辑整理) 对这种规模、速度与稳定性之间的深层次联系,看来极有必要进行更为深进的分析和研究。弄清楚其中某些可能尚未被我们所熟悉的特殊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更加自觉地推动沿海经济在新世纪初叶更加健康有序地运行与发展。 三、产业结构 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持续快速增长,90年代以来沿海开放城市的产业结构也已经并正在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1991年,15市gdp总量中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构成(,)为15(74:52(37:31(89,1998年已演变为9(89:48(18:41(93,即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了5(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了4.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上升了10(04个百分点。分市看,这期间15市中有7个市的第二产业 产值比重引人注目地开始回落,这7个市为大连、天津、青岛、南通、上海、宁波、广州,其中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幅度最大的为上海市,达到14(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15市的第三产业比重则普遍明显上升,7年间上升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的有天津、烟台、南通、上海、宁波、福州、北海、威海八市,其中最突出的是上海市,上升幅度高达15(96,个百分点。而同一时期,全国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系由1991年的24(46:42(11:33(43演变为1998年的17(97:49(21:32(82,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6(4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7(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61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这一时期沿海开放城市的产业结构演过明显地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从总体上看沿海开放城市已率先进进产业结构演进的新阶段。按照现代产业经济学揭示的规律,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化进程通常可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同时第三产业比重亦开始上升,这时整个经济发展大致上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第二阶段,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继续着落,第二产业比重经持续快速攀升达到一较高水平后开始进进相对稳定时期,从而形成一较为明显的高位平台,而第三产业比重则逐渐加速提升,这一时期大致为产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在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比重也开始回落,第三产业则持续快速攀升,这时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产业化进进中后期发展阶段,整体经济显露出向产业化完成阶段演进的态势。对照这一规律,不难发现,90年代以来沿海开放城市已领先于全国大步跨进了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同时回落、第三产业地位快速提升的产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无疑,这在沿海经济发展及现代化进程中,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历史性跨越。二是,沿海开放城市的结构变动程度明显高于全国产业结构的均匀变动水平。从表征产业结构变动程度的指标“产业结构变动总值”看,1991,1998年,沿海15市整体“产业结构变动总值”达到20(08,而同期全国“产业结构变动总值”则为14(20,前者比后者高出40%以上。显然,这清楚地表明,90年代以来沿海产业结构演变的活跃程度大大高于全国均匀水平,这一地区已成为驱动全国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最强大的动力源泉和推进基地。 由于产业结构快速、优化演进,沿海开放城市各次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表现出区别于全国一般走势的新特征。在现代产业经济分析中,一般用“各次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这一指标来具体计量第一二三次产业对整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根据计算,1991,1998年,沿海15市第一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为0(07, 第二产业为0(50,第三产业为0(43,表明第二第三产业是沿海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推动气力,且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已与第二产业相当接近。而与此同时,全国经济发展中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推动力则分别为0(10、0(60和0(30,鲜明地呈现出第二产业仍为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的特征。沿海开放城市与全国总体经济在经济发展推动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再次清楚地表明,前者的结构演进已先于后者大步跨进了一个第三产业跃居举足轻重地位的更高发展阶段。 对这一时期15市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几个主要经济变量间的关系进行更为深进的分析,可以发现若干值得关注的现象。其中比较突出的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各市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同其经济规模之间存在着较为肯定的正向联系,而且经济规模越扩大这种联系便越明显。对15市第三产业比重排序与同期gdp排序进行相关分析,可得:1991年两序列间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vs值为0(34,属低度正相关关系;1998年两序列问的vs值上升为0(55,呈中等正相关关系。由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一地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因而这一结果便可解释为,在现阶段沿海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规模越大、实力越强的市,其产业结构演进的优化程度也就越高,而且这一联系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正日趋明显。第二,各市产业结构演进的活跃程度与其经济增长速度之间联系较为密切,而与经济规模则似乎无关。将表征1991,1998年期间沿海15市产业结构演进活跃程度的“产业结构变动总值”的排序,与15市gdp年均增长速度的排序进行相关分析,可得两序列间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vs值为0.5。属中等正相关关系;将15市“产业结构变动总值”的排序与各市gdp的排序进行相关分析。则得其vs值为一0(11,为无相关关系。这一结果表明,该期间15市产业结构演进的活跃程度只与各市经济增长速度存在较为明显的正向联系,而同经济总量或经济规模之间却不存在可以观测的统计关系。也就是说,这期间经济发展越快的市,其产业结构演进的活跃程度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而结构演进的活跃程度同各市的经济规模之间,则似乎不存在可以肯定的关系。至于在结构演进活跃程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究竟作甚因作甚果、为什么产业结构演进的活跃程度与经济总量之间不存在某种可以确定的联系,则尚需进一步深进研究才可予以阐明。对这方面题目的深进探讨,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更为正确地熟悉沿海以致全国经济发展与结构演进间的深层次联系,这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利用这方面的客观规律,显然是大有裨益的。 (转载自zw.nseac.作文网) 四、对外经济 90年代以来,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最重要特征之一的对外经济,借助15市特殊的区位上风与政策上风,同样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外贸出口看,1991年15市外贸出口额合计为128(66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外贸出口额的17(91,;而1998年,15市外贸出口额已跃升至552(94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比重则达到28(46,。比1991年上升了10(55个百分点。其中特别是上海、广州、天津三市,已稳居沿海乃至全国外贸出口领头雁的地位,该三市1998年的外贸出口额合计已超过300亿美元,差未几占到当年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l,6。 与出口规模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外贸发展速度。1991,1998年,15市外贸出口均匀每年递增23(16,,比同期全国年均增长14(36,的速度高出了8(80个百分点。这期间,15市中除北海、大连、湛江外,其余12市的外贸出口年均增长速度都超过了同期全国均匀水平;其中增长最快的五市为威海、温州、秦皇岛、烟台和福州,年均增长速度高达44,至70%,创下了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出口增长速度的新。 从利用外资情况看(1991,1998年,15市实际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均匀水平。1991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15(54亿美元,1998年增长到585(57亿美元,年均递增26(09%,而同期沿海15市实际利用外资额则1991年的27(17亿美元跃升至1998年的164(51亿美元、,均匀每年递增29(34,,比全国均匀增长速度高出了3(25个百分点。由于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因而沿海开放城市在全国利用外资总额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1991年15市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当年全国利用外资额的23(52,,1998年则已上升至28(09,,7年间提升了4(57个百分点。从利用外资累计额看,情况同样如此。这期间15市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1003(65亿美元,已占到同期全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3388(31亿美元的29(62,。无疑,沿海开放城市已成为全国利用外资最集中的地区。 在对外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若干值得留意的题目,亟须进一步研究。第一,外贸出口方面,存在各市出口规模与出口发展速度相脱节的现象。通过对1998年15市外贸出口总额排序,以及1991,1998年外贸发展速度排序两个序列的分析,可以发现二 者间并不存在一般情况下应当存在的某种联系。根据计算,二者间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vs仅为-0(11,即二者呈无相关关系。这就至少表明,90年代以来,从总体上看,沿海开放城市还未形成一个出口规模支撑外贸增长,外贸增长又进一步推动出口规模扩大的良性循环。至于导致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究竟何在,尚需进行专门的深进研究才能加以确切说明。第二,利用外资方面,存在各市利用外资规模同经济发展速度低度负相关的***现象。将1991―1998年15市累计利用外资额进行排序,同时将这一时期各市gdp发展速度也作一排序,然后计算二者间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vs,可得vs值为―0(34,属低度负相关,其经济含义即:累计利用外资较多的市,其经济发展速度反而较低,尽管这一趋势尚不甚明显,但这一***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 (作文网zw.ΝsΕac.编辑) :江苏省南通市委党校
/
本文档为【1991~1998: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分析.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