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7-09-19 11页 doc 54KB 1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7730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四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年) 第一节: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分析: 1、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的固有矛盾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是导致二战的根本原因。垄断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 (1)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一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德国利用英法美的矛盾,依靠美国的经济扶植,迅速地恢复了经济大国地位,并再次超过英法;日本狭小的国内市场和薄弱的经济基础无法摆脱危机的影响 (2)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大危机引起了政治危...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年) 第一节: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1、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的固有矛盾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是导致二战的根本原因。垄断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 (1)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一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德国利用英法美的矛盾,依靠美国的经济扶植,迅速地恢复了经济大国地位,并再次超过英法;日本狭小的国内市场和薄弱的经济基础无法摆脱危机的影响 (2)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大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由于较多地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在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抛弃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继续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所以,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2、现实原因: (1)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二战”的爆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德国与日本公开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发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造就了一个短暂的和平时期,但隐含了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首先是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惩罚性的规定,使战后德国民族主义复仇主义情绪蔓延,成为法西斯势力兴起的土壤。战胜国之间同样矛盾重重,意大利和日本不满已得利益,伺机重新瓜分世界;美日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同时并存的还有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的矛盾。 3、推动因素: (1)西方对法西斯的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爆发(祸水东引) (2)苏联对法西斯的中立自保政策客观上加速了大战爆发(祸水西指) 4、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局部战争逐步演变而成的。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 二、战争的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英法等西方国家和法西斯国家都对大战的爆发负有明显不同的责任,法西斯国家为了达到重新瓜分世界和势力范围扩张领土的目的,一再威胁使用无力或使用武力,而英国法国是极力避免使用武力,他们的绥靖政策事实上鼓励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欲望,但当他们直接受到法西斯的侵略时,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进行旨在维护领土完整和民族生存的斗争了 法西斯主义代表了及其反动的思潮和政策,他以奴役世界一切人民和反对一切进步力量为目的,所以法西斯是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英国法国进行的反对德国的战争无论在主观还是在客观上都具有反法西斯的性质,都具有进步的意义 三、战争的进程 1、第一阶段:爆发阶段(1939、9----1941、6) (1)战争特点: ·世界大战由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 ·德国横扫欧洲,处于战略进攻的有利态势 (2)重大事件: ·德国突袭波兰(全面爆发) ·波兰速亡原因: 波兰的落后,外交上一味以来英法 英法推行奇怪战争,仍然幻想德国首先侵略苏联,这是绥靖政策在战时的继续 德国是政治经济军事强国,准备充分,采用闪电战术 苏联趁火打劫,建立所谓的东方战线,与德国共同瓜分东欧 ·苏联建立所谓东方战线 苏联从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通过军事占领和战争的方式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把其西部边界向西推进了二三百千米。 ·德国突袭北欧西欧 ·敦克尔克撤退 ·法国迅速灭亡的原因 长期推行绥靖政策带来的恶果 统治集团的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占据主导地位 军事上迷信马其诺防线 意大利趁火打劫 ·不列颠之战(丘吉尔) 2、第二阶段:扩大阶段(1941、6—1942、6) (1)战争特点: 战争规模空前扩大,席卷世界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2)重大事件: ·德国挑起苏德战争与莫斯科战役: 思考: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首战失利的内在原因 一、军事思想观念陈旧。 众所周知,苏联的军事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总体上是先进的。然而,在其研究具体问时亦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未能完全摆脱一战期间积累起来的陈旧思想观念的桎梏。苏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像德国和苏联这样的大国之间的战争,可能还像从前那样,先在边境交战几天以后双方主力才进入交战”,在战争爆发后的两个星期内,苏军掩护部队能够挫败德国的首次突击。基于此,苏军在研究战略问题时,忽视了对战略防御尤其是在强敌突击下的战略退却、反合围和遭遇战的研究,因而苏军在辽阔平坦的西部边境地区没有采取必要的战略防御部署。在国家腹地亦未建立起纵深梯次配置的战略防御体系,而是脱离客观实际地偏重于奉行后发制人的反攻战略,致使战争爆发当天苏联领导人两次命令苏军转入反攻,打出国境去,把战争引向敌方,从而造成了更为惨重的损失。 二、军事装备落后。 尽管苏联政府在战前做了大量的战争准备工作,但由于对战争爆发时间判断的失误,未能抢在战争爆发前准备就绪,尤其是对飞机、坦克和火箭炮等新式武器的大批量生产抓得较晚,致使主力部队武器装备较为落后且缺额较大。 三、对敌进攻时间和主攻方向判断错误。 尽管苏联政府多次从英美等国得到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但由于受到德国“侵英”烟幕的迷惑,害怕英美等国挑起苏德冲突,实现其“祸水东引”的阴谋,主观地认为“在1943年或1942年以前”,即在德国“打败英国之前不会入侵苏联”。基于这一判断,苏联塔斯社在德军即将进攻之前的6月14日还发表一个声明,声称“苏联人士认为,关于德国……想要对苏联发动进攻的谣言完全是无稽之谈”,是“不真实的和挑拨性的”,“是反苏反德力量的笨拙的宣传伎俩”。该声明非但不能阻止德军的进攻,反而使苏联军民放松了警惕,使前线和驻外机构不敢上报真实的情报。在对德军主攻方向的判断上,苏军总参谋部认为“最危险的战略方向是西南的乌克兰,而不是西部的白俄罗斯”,因而苏军在乌克兰配置了80个师,占西部总兵力的47%,而在德军实施主要突击的白俄罗斯只部署了40个师,直至战争爆发后几天,苏军统帅部才发现判断失误,急忙从乌克兰调回兵力增援白俄罗斯,从而增加了苏军的被动和混乱。 四、军事指挥员素质较差。 苏军大批优秀指挥员在肃反运动中被错误地清洗掉,其中第一批被授予红军元帅军衔的5人中有3人被处死;211位副国防人民委员无一幸免;15名集团军司令员有13人被镇压;57个军长有50个被清洗;直至1938年红军师以上军官中只有39%还保持原有职务。肃反运动的严重扩大化致使苏军中高级指挥员几乎丧失殆尽,一批未经军事院校培养且缺乏实战经验的低级军官被迅速地提拔到中高级岗位上,他们很难胜任与其职务相称的工作,严重地削弱了苏军的战斗力。 五、对外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树敌过多。 二战爆发后,苏联政府为防止战火东延,殃及自身,对外竭力推行“安全自保”方针,先后在西部边境地区采取一系列扩张行为。1939年11月,以芬兰边境距离其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较近,其安全不能保证为借口,要求租让其土地,遭拒绝后,挑起苏芬战争,芬兰战败被迫割让其国土的11%;1940年6月以罗马尼亚统治集团的政策严重威胁其西南边境安全为由,要求罗马尼亚“归还”比萨拉比亚,“移交”北布科维纳;1940年8月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对其不友好为借口,强行“接纳”三国为其加盟共和国。苏联政府利用二战爆发的有利时机,以武力相威胁,肆意扩大其疆界的大国沙文主义行径,严重伤害了其邻国的民族感情。加之其国境线西移,致使战争爆发时,旧防线已被废弃,新防线尚未构筑完成,非但没能起到抵御德国入侵的作用,反而促使芬兰、罗马尼亚等国积极寻求与德国结盟,共同参加侵苏战争。波罗的海沿岸三国民众在战争初期也纷纷投靠德军,对苏军造成了更为不利的局面。 ·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 A原因: ①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这种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客观制约,使一部分日本人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危机感”,一些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认为只有通过战胜和征服别国,才能表明日本的强大。 ②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早在19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在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1940年,日本正式抛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不仅要侵占中国,而且还要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美矛盾恶化。 ③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而“南进”则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锡、橡胶等战略物资。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的贸易禁运,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打击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 ④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 B标志: C影响: 关于美日矛盾的发展。 早在19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在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日本提出以“征韩侵华”为中心的“大陆政策”;美国则在美西战争后立即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企图与诸列强争夺和分享在中国的利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孤立了日本;通过《五国海军协定》束缚了日本军备竞赛的手脚;通过《九国公约》排斥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行动。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对华侵略,企图排斥美国在华势力,进而独占中国,美日矛盾逐步激化。1940年,日本正式抛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不仅要侵占中国,而且还要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美矛盾恶化。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长期争夺霸权的必然结果。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原因: 各国都已逐步认识到法西斯和反法西斯的斗争也成为世界的最主要矛盾。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条件已完全具备,苏联在反法西斯、捍卫国家安全的利益上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它采取了正确的立场,积极主动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谈判;而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美在战争的推动下,也对苏联表示了积极的态度,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也积极推动他们的政府与苏联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①德意日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即使远在西半球的美洲,希特勒也打算在那里建立一个“新德国”。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对英法美等国的利益构成了最大的威胁。这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②二次大战爆发后,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罗斯福在美国还没有正式参战的情况下,与英国签订了《大西洋宪章》,显示出一个资产阶级政治家的远见。 过程与标志 目的 时间 参加国 主要 意义: 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不同肤色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了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这个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 同盟各国在军事上协同作战,在政治上磋商求同,经济上相互援助。它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到1942年和1943年,终于迎来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阶段。  思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扩大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政策有什么变化? 归纳出绥靖→中立→参战的过程,并分析其变化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图凭借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实现统治世界的野心,对外推行金元外交。在拉丁美洲、东亚、欧洲,到处运用金元施加影响。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对外推行“中立”政策,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以防止美国卷入战争。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法西斯侵略的扩大,美国出于自身利益和安全考虑,逐渐放弃了“中立”政策,加强了对英法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与其他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联合起来,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节 3、第三阶段:转折阶段(1942、6—1943、2) 何为转折?转折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等。这里指法西斯国家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反法西斯力量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过程。其中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三大转折性战役中最为重要的战役 (1)战争特点: 战争形势发生转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2)重大事件: ·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欧洲战场: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 希特勒为何要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 其一,由于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不仅是水陆交通的枢纽,也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石油中转站。 其二,由于莫斯科战役使德军严重受挫,无力再发动全面攻势。所以,希特勒决定集中力量,重点进攻南线。企图占领斯大林格勒后,再向东北迂回包抄莫斯科,南出波斯湾。斯大林格勒的得失关系到苏德双方整个战局的命运 意义: 德军经此战役后,元气大伤。从此,德军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由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鼓舞了正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发生了瓦解,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北非战场:  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4、第四阶段:胜利阶段(1943.2——1945.8) (1)战争特点: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2)重大事件: ·北非战场的胜利与意大利投降  ·第二战场的开辟 此时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的根本变化 ①苏联红军于1943年2月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苏军转入反攻; ②1943年5月,美、英盟军取得北非战役的胜利,北非战事结束; ③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 ④中途岛海战后,美军掌握了主动权; ⑤194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渡过了严重困难的时期。 开罗会议:时间        国家          人物   内容   意义 德黑兰会议召开:         时间        国家          人物         内容 第二战场的开辟 含义:所谓“第二战场”,是指英美在欧洲开辟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场。即以英国为基地,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欧洲西部登陆,开辟一个与苏德战场相呼应的欧洲第二战场,直接对德军作战。 作用: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事件之一。第二战场的开辟,拖住了法西斯德军的大批兵力,有力地支持了苏军的反攻作战,也消除了德军跨海征服英国的直接威胁;同时,它也鼓舞了欧洲人民的斗志,促进了抵抗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从此以后,德国法西斯陷于东西夹击、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中。 德国法西斯的溃灭 雅尔塔会议: 背景: ①1945年初,苏军从东面,美、英、法等国军队从西面攻入德国境内。 ②东南欧各国人民纷纷举行武装起义。如 1944年8月罗马尼亚共产党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同月,捷克斯洛伐克人民举行反法西斯起义,等等。总之,雅尔塔会议是在法西斯德国失败已成定局的形势下召开的。 概况: 时间:1945年2月4~11日      国家:苏、美、英          人物: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 地点:苏联的克里木(又译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 目的:为加快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 内容 评价 它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为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争取实现战后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 但是,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是有条件的 德国投降 日本法西斯的溃灭 波茨坦会议:时间      国家          人物 内容 波茨坦:时间      国家          人物 内容 日本无条件投降 时间           原因 附二战德国侵略战争图示:                                   丹 挪 麦 威                                                                 苏             英国      比、荷、卢                      ------------------------ 德国----    捷克--------- 波兰            法国                奥地利 匈亚利                                         罗马尼亚                联                                           保加利亚 南斯拉夫   希腊    四、二战的影响 1、 性质: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 2、 特点: ·战争规模大、时间长、破坏性空前 ·由局部战争逐步演变为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先由法西斯国家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分别挑起局部侵略战争,而后逐步扩大为世界大战。这是因为法西斯国家没有力量一开始就独自发动世界性的全面战争,只能先从争夺区域性霸权的局部战争开始,通过局部战争的胜利来扩大领土,掠夺资源,增强人力、物力、财力,为发动全面的世界大战作准备。而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又加速了德国法西斯发动世界战争的步伐。 ·形成世界性的反法西斯同盟 3、 胜利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性 法西斯国家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它们把战争强加给各国人民,遭到了各国人民的反对。战争的非正义性,决定了它们的必然失败。 ·各国人民相互支援相互配合,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强了反法西斯各国的合作,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这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4、 意义与影响 (1)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2)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A观念  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得人心。 B国际政治力量的变化: a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 b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c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 C国际关系的变化: a打破了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逐渐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b战后成立了联合国。 D 世界经济:  a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战期间,许多为了战争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战后被用 于和平事业,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如原子能的和平利用;火箭促进了空间科学技术              b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 E 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a摧毁了法西斯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促进了进步文化的发展 b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引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教训(历史启迪): ·警惕法西斯势力抬头 ·面对法西斯势力的进攻,要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 ·和平来之不易,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人民是社会前进的推动者。 ·不同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不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面临的挑战。 ·和平共处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二战”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对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战争,对后世的借鉴作用尤为重大。为了赢得战争,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量,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潮流。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绝对必须之事。正是这种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关系,形成了抑制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各国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须承认和照顾他国的合理利益,达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所有国家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5、 各个战场的关系与地位(联系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 概括和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后果和影响。 1、从原因来看: ①决定因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②它们都是民族主义恶性发展的结果。19世纪后期,一些国家的民族主义逐渐失去了维护本民族正当权益的进步性,蜕变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利益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并给人类带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一战”之后,这种蜕变的民族主义在意大利、德国和日本进一步发展,并与法西斯主义相结合,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两次世界大战对战败国的处理不同,结果也不相同。凡尔赛体系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是残酷无情的,也是失败的,为日后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埋下了祸根。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更多的注重于铲除法西斯势力和战后的民主建设,确保德国、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危胁,是比较成功的。 2、但两者的性质不同,“一战”是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从大战的后果和影响来看: ①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根本改变了19世纪以来欧洲支配全球的世界格局。 ②与欧洲的不断衰弱同步的是殖民主义的步步后退以及最终被迫退出历史舞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世界殖民体系的解体过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终于得以完成。这是人类历史的极其巨大的进步。 ③与欧洲的衰弱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与苏联的不断崛起,这一过程同样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使美苏对峙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取代了西欧列强主宰全球的时代。这个新的两极格局的基石,就是“二战”后期由“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确立的雅尔塔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反映了“二战”以后的世界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采用讨论的,与一节结合起来进行全章小结。并归纳为“1、2、3、4、5”。 1个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个原因:(l)“二战”爆发的原因;(2)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3次突袭:德军突袭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 4次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前两次是在1943年,后两次是在1945年,可化简记忆“4345”,“开、德、雅、波”。 5个战争进程点:爆发、进一步扩大、最大规模、转折、胜利 文档已经阅读完毕,请返回上一页!
/
本文档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