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与苏联解体[修订]

2017-09-29 10页 doc 26KB 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与苏联解体[修订]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与苏联解体[修订]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与苏联解体 李兴汉 2011-2-24 22:57:14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3期 今年是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走上独立道路的第10个春秋。为此,我们有必要简单地回顾一下苏联十年剧变的历史,从中确定是谁首先揭开了苏联十年剧变史的第一页。 各加盟共和国的“带头人” 笔者认为,波罗的海三国在苏联解体过程中起有“带头人”的作用,尽管三国曾是原苏联较小的加盟共和国,但其在苏联剧变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正是在波罗的海三国独女的带动下,才有紧接其后...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与苏联解体[修订]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与苏联解体[修订]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与苏联解体 李兴汉 2011-2-24 22:57:14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第3期 今年是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走上独立道路的第10个春秋。为此,我们有必要简单地回顾一下苏联十年剧变的历史,从中确定是谁首先揭开了苏联十年剧变史的第一页。 各加盟共和国的“带头人” 笔者认为,波罗的海三国在苏联解体过程中起有“带头人”的作用,尽管三国曾是原苏联较小的加盟共和国,但其在苏联剧变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正是在波罗的海三国独女的带动下,才有紧接其后的亚美尼亚、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3国的独立,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乌、俄、白三家宣告苏联解体的别洛韦日协定。正如叶利钦总统1991年12月7日在白俄罗斯议会上讲话说,“在前苏联境内已经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局面”1;而白、俄、乌国家元首1991年12月8日就成立联合体发表的声明中称,革新联盟条约的谈判已进入“死胡同”,各共和国退出和建立国家的客观进程已“成为现实”2。紧接着三国于9日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说:“苏联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将要停止其存在。”3以上表明,正是有波罗的海三国以及后来亚、摩和格三国的独立,才使白、俄、乌元首找到“根据”,宣布苏联解体。 应该说,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乃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前提,不能将它与导致苏联解体的其他一些原因相提并论,它应该是具有70年历史的苏联大厦倒塌的直接原因,因为其他原因在当时的条件下还难以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而只有三国的率先独立作用才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过程。所以,也只有在首先肯定 这一点的前提下,才能去谈导致苏联解体的其他原因,或者说,只有三国的率先独立,才有可能使其他一些因素成为苏联解体的原因。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同一面“公开性”、“民主化”的旗帜下,率先独立作用也是其他加盟共和国难以起到的。这面“民主化”的大旗只有始终在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的波罗的海三国才能率先举起。三国的独立性质不同于其他加盟共和国,这就是说,三国的独立在苏联解体过程中有着双重作用。史实证明,波罗的海三国与原苏联联盟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加盟共和国与联盟的关系,乃是历史形成的一种国与国的关系。倘若我们以此入手研究一下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的性质,那么,反过来对研究三国为什么能在15个加盟共和国中起率先独立作用并成为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将是有所裨益的。 摆脱沙俄统治,成为主权国家 为了弄清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性质,我们首先不妨对三国“人盟”苏联前后的历史作一简要回顾。从18世纪起,地缘战略地位重要的波罗的海三国就成为沙俄扩张的目标和对象。自彼得大帝始,至叶卡捷琳娜二世,最后在亚历山大一世时期,沙俄经过与瑞典两次战争、三次参与瓜分波兰和大胜拿破仑之后,终于实现了彼得大帝的“宿愿”,在19世纪初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在沙俄统治期间,波罗的海三国的“民族主义”运动时起时伏。1915年的俄国革命推动了三国文化复兴运动的发展。“民族主义”运动随之开始迅速发展。1918年和1919年,三国的资产阶级宣布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20年7月,三国的独立得到苏俄政权的承认。从此 三国进入一个为期20年的独立发展时期。在苏联50年代出版的《苏联经济地理》一书中作了如下表述: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在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成为独立的国家,„„但是由于干涉 者的插手,苏维埃政权不久被推翻,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都变成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直到1940年才重新加入苏联4。这些事实说明,波罗的海三国在1917年以后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苏德“秘密议定书”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以后,波罗的海并没有平静。1920年,波兰发动了对立陶宛的战争,占领了立陶宛的领土,1927年和1937年,波兰又两次计划和准备对立陶宛发动战争,但均被苏联“制止”。到30年代末,世界性的战争阴云笼罩在人类头上,德国准备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企图越来越清楚地暴露在世人面前。为了“延缓”战争的爆发,苏联与德国于1939年8月23日签订一个“互不侵犯条约”。从历史上看,条约本身无可非议,但就是这个条约后面附有一个(之后又签订两个)瓜分邻近主权国家的“秘密议定书”。可以说,这是苏联占领三国的总序曲,正如苏联《真理报》所说,成为苏联占领三国的“国际法律依据”5。 那么,“秘密议定书”包括哪些方面的主要内容? 1939年8月23日秘密议定书称:双方在“严守机密的”会议中讨论了在东欧划分双方各自的“利益范围”的问。具体“划分”如下:一旦在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所属的领土上发生领土一政治的“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边界同时成为德国和苏联“利益范围的边界”。1939年9月28日的秘密议定书对8月23日的秘密议定书作了如下“变更”:在卢布林省和华约省部分地区归属德国利益范围的时候,立陶宛国家的领土则“归属”苏联“利益范围”。1941年1月10日关于德国“放弃”对立陶宛领土“要求”的秘密议定书规定:德国“放弃”1939年9月28日秘密议定书提到的德国对立陶宛部分领土的“要求”,而苏联则向德国“赔偿”德国的“领土损失”,付给德国 750万美金6。1939年8月至1941年1月,苏联与德国签订的上述三个秘密议定书已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秘密”地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由“秘密”到公开占领三国 历史进程并没有到此结束。1939年9月1日,德国首先发动了对波兰的战争,从此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而苏联此时却开始对波罗的海三国实施全面占领的“三部曲”。首先,苏联借口“预防”或是“防止”德国东进,“保障”苏联和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之间的“安全”,于1939年9月底和10月初,与三国分别签订了“互助条约”。根据这一条约,苏联获得了在这些国家建立军事基地和驻军的权利。如1939年9月28日苏联同爱沙尼亚签订的“互助条约”规定:爱沙尼亚共和国保证苏联有权在爱沙尼亚的萨列马岛和希乌马岛以及在帕尔迪斯基市拥有海军基地及几个飞机场。为了保护这些军事基地和飞机场,苏联有权在这些军事设施所处地段驻扎苏联的陆地和空军部队。同年10月,苏联和拉脱维亚、立陶宛签订了与爱条约内容相同的条约7。 70年代末苏联出版的一部史书对这段历史作了以下一段描述:苏联全力试图建立反希特 勒同盟,不给法西斯德国发动二战的“机会”,但由于英、法的“过错”,苏联的“努力”没能成功。为此,苏联“采取措施”加强自己的边防,并向波罗的海三国“建议”签订一项一旦战争蔓延到它们领土时的“互助条约”。该条约签订于1939年9月底和10月初。条约具有“防御”和“预防”性质。由此,苏联获得了在上述国家“驻军”的“权利”并“租用”了几个海军基地8。这是苏联公开占领波罗的海三国的“第一部曲”。 苏联为了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实施的第二步计划即“第二部曲”是指责三国“暗中”破坏“互助条约”、“阻碍”部署苏联驻军和建设军事基地、“拼凑”反苏同盟、与德国情报和军事部门“合作”,而立陶宛政府曾“试探”把立国土交给德国“保护的可能性”,并“迫害”希望与苏联“合作”的“进步人士”。同时,苏联对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在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支持”芬兰表示不满。苏联政府“考虑到上述事实”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于1940年6月中旬“加强”了在三国的驻军;二是“照会”三国政府,要求改组政府,成立对苏“友好”的政府。在苏联的军事压力下,1940年6月17日,在立陶宛成立了以尤?帕列茨基斯为首的“民主政府”;6月20日,在拉脱维亚成立了由奥?基兴施泰恩教授主持的“新政府”;6月21日,在爱沙尼亚组建了以“进步的知识分子代表”约?瓦列斯为首的“新政府”。在苏军全面占领的条件下,“新政府”作了以下几件事:共产党取得了“合法地位”;“清洗”国家机关和军队;赦免了“政治犯”;对外实行与苏联“全面真诚合作”的政策9。 三国“新政府”成立以后,苏联立即着手实施第三步计划即“第三部曲”:“选举”新的议会。1940年7月14日和15日,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人民议会”及爱沙尼亚的“杜马”“选举”结束。在选举中“劳动人民联盟”获胜。事隔一周,即?月21日“新议会”举行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一是根据劳动群众的“意愿”宣布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二是提出“加入”苏联的“申请”。对此,苏联最高苏维埃很快作出“反应”,于8月3日、5日和6日,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先后被“纳入”苏联,就这样,三个独立主权国家成为苏联的三个加盟共和国。 揭开历史之谜,还历史真面目 在苏联对三国实施的全面占领过程中,苏德“秘密议定书”是苏联同德国在瓜分邻近主权国家利益方面的惟一一个“国际法律依据”。世人虽知此事,但此文件是否存在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而这个谜底只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被揭示出来。此事还得追溯到50年前,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的年代,首先披露“秘密议定书”的是西方。而苏联在1989年以前始终对此持否定或沉默态度。为了搞清历史真相,苏联1989年6月召开的第一次人代会决定成立了一个法律和政治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委员会,主席是原苏共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亚?雅科夫列夫,该委员会向苏联1989年12月召开的第二次人代会提交了一份报告,代表大会根据委员会的报告就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该条约附有的秘密议定书通过了一项决 议。 委员会认为,1939年8月23日的补充秘密议定书是存在的。尽管在苏联和外国档案中都没有发现议定书的原本。委员会承认,1946年在纽伦堡第一次提及议定书存在这一事实。1946年5月23日,议定书被《圣?路易斯邮报》公布于世。1948在年美国出版的《德国国社党和苏联(1939,1941年)》一书中,该议定书又一次出现。在此之前,关于议定书一事不仅苏联舆论界,就连最高苏维埃也一无所知,甚至党中央政治局也不了解议定书的内容10。 苏联第二次人代会于1989年12月24日经投票(1 432票赞成,252票反对,264票弃权)通过了关于对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政治和法律评价的决议。决议说,代表大会同意雅科夫列夫代表委员会向代表大会所作的工作报告。代表大会确认,1939年8月23日的秘密议定书是存在的11。 另外,当时的苏联外交部副部长A?科瓦廖夫在人代会期间就秘密议定书是否存在问题接受了《消息报》记者的采访。科瓦廖夫称,“秘密议定书”是存 在的,它已经得到多方面验证:一是发现了部内便函,其中记录莫洛托夫的两个助手在1946年4月交接秘密议定书原本的“立据”;二是找到了可信的用打字机打的议定书俄文副本,该副本从外型看与联邦德国的副本不同,但内容完全一致;三是专家们对莫洛托夫在互不侵犯条约原本上的签字和在联邦 德国提供给苏联的秘密议定书的照相副本的签字进行鉴定,结论是一致的12。 以上史实表明,直到1989年苏联第二次人代会对秘密议定书的存在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这对研究这段历史真相,研究冷战时期苏联的对外政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在肯定“秘密议定书”存在的基础上,我们看一下该秘密议定书是个什么性质的议定书呢?按雅科夫列夫在1989年12月苏联第二次人代会上的话说,秘密议定书的“实质”在于斯大林和希特勒“划分”了邻近“主权国家的利益范围”。斯大林踏上同强盗瓜分猎物之路后,开始使用最后通牒和威胁的语言同邻国,特别是同相邻小国谈话。他不认为动用武力可耻,在波罗的海沿岸共和国重新恢复起苏维埃政权。所有这一切扭曲了苏联的政策和国家道德13。苏联第二次人代会决议说,1939年8月23日秘密议定书和1939,1940年同德国签订的其他议定书都违背了列宁主义的对外政策原则,在这些议定书中对苏联和德国利益的划分,从法律观点论,都是与第三国的主权和独立相抵触的。决议称,这些议定书从签订之日起在法律上就是根据不足的和无效的14。 冲破障碍,争取独立 80年代末,在戈氏改革的大气候下,三国民族主义运动再次出现高潮,谴责和要求取消上述秘密议定书的呼声日益高涨,其目的就是扫除争取重新独立道路上的“法律”障碍。 1989年5月18日,立陶宛最高苏维埃通过了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和苏联政府的呼吁书,要求谴责1939一1941年间苏联和德国进行的秘密交易,要求宣布当年两国签署的文件是非法的,因而也是无效的。8日22日,立陶宛最高苏维埃的一个“研究苏德条约及其后果委员会”公开宣布一项“结论”:1939年苏德条约是“非法的和无效的”;1940年立陶宛国民议会关于加入苏联的宣言和苏联关于接收立陶宛加入苏联的法律也是“非法的和不具有法律效力 的”15。爱沙尼亚此时也通过一项决定,谴责1939年8月23日苏德条约违背了国际法准则,呼吁苏联最高权力机构宣布该条约无效16。 据报道,1989年8月23日,为抗议《莫洛托夫一里宾特洛甫条约》(苏德条约)签署50周年,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200多万人排成一条长达600公里的称之为“波罗的海之路”的跨共和国的人链。爱沙尼亚约有30万人参加了这次抗议活动。在塔林举行的群众集会上,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吕特尔强调说,为了摆脱令人痛心的族际间“不信任的压抑”,必须“诚实地和完全揭示历史真相”;在拉脱维亚,各非正式社会团体的积极 分子都参加了该共和国境内的“波罗的海之路”的行动;在立陶宛,约50万人(占该共和国当时1,6的人口)参加了在立陶宛境内长达250公里的“波罗的海之路”人链行动17。 1989年12月11日,波罗的海三国部分人民代表大会发表了关于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政治和法律评价的呼吁书,称根据该条约的秘密议定书和以后苏德签订的其他有关条约,波罗的海三国加入苏联是在“军事占领的严酷条件下实现的”,“不是自愿的”。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兼并”不能用苏联在德国威胁面前试图“保卫”自己的“合法利益”而为之来作解释。鉴于此,三国代表建议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专门法废除1939年8月23日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28日的苏德友好边界条约以及1939,1940年签订的苏德其 他协定,承认那一时期的一切秘密条约在法律上都是不能成立的并从签署之日起就无效18。 共产党推波助澜 波罗的海三国之所以能率先独立并能对其他共和国起示范和带头作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三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共产党在三国执政的情况下,争取共产党独立的思想同争取民族、国家独立的思想同时并存,并很快结为一体,为三国完全走上独立道路奠定了牢固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三国共产党在宣布国家独立前夕独立,这对三国的民族独立和苏联的解体是起了作用的。戈尔巴乔夫在评价标志立陶宛共产党独立的立共二十大的作用和后果时说,立共二十大是立共朝着在组织上和政治上脱离苏共方向迈出的一步,这一问题远远超出了党与党关系的范围,实际是对苏联政治改革和革新社会主义计划的打击19。 结论: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是苏联解体的序幕 二战前夕,苏联当时的战略意图是想在战争爆发之前建立一道安全屏障。但是,历史证明,苏联的这种安全屏障是通过武力加以实现的,具体说就是通过对邻近主权国家的军事占领加以实现的,波罗的海三国正是苏联当时实施的“安全战略”的牺牲品。因此,在谈及波罗的海三国90年代初独立的性质时,只能用“重新独立”四个字加以表述,是三国反侵占斗争的结果,这种斗争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地方民族主义反对大俄罗斯主义的斗争。 波罗的海三国与俄罗斯之间就民族间敌视程度来说最深,民族反抗情绪最强。有的西方学者作了如下描述:“仇恨”这个字眼还不足以表述波罗的海三国 对俄罗斯人的全部仇恨。这种仇恨是俄罗斯人煽起的。他们被看作是“外国压迫者”。俄罗斯人在波罗的海这样的一些被占领的国家用“暴力”推行“俄罗斯化和殖民化”,所以,三国民族主义运动“盛行”,对苏联的“反感”是“强烈”的”20。克里姆林宫把数以万计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的知识分子流放到西伯利亚,尽管如此,克里姆林宫始终没有成功地压制住这三个小小的波罗的海国家“激动的民族主义情绪”21。 从沙俄统治到苏联统治期间,三国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三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民族矛盾表现得最为突出和尖锐,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戈氏改革开始后,三国的“民族主义者”再一次掀起争取独立运动高潮,并在此次打破几十年的禁锢,宣布了民族独立。这无疑是全苏社会生活中的一次“政治大爆炸”,也正是这一“爆炸”才使那些”“敢怒不敢言”者以及那些想与俄“分道扬镳”的人紧随波罗的海三国之后,宣布了自己独立。他们的独立动摇了这个大家庭的政治、经济基础,也正是由此拉开了苏联解体的序幕。原为独立主权国家的波罗的海三国在苏联解体中的率先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可以说,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是苏联解体的序幕。 (责任编辑 常 玢) 注释: 1塔斯社明斯克1991年12月7日电。 2同上,1991年12月8日。 3同上,1991年12月9日。 4参见[苏]巴朗斯基:《苏联经济地理》,50年代出版社1953年中文版,第370页。 5参见[苏]《真理报》1989年12月27日( 6参见《世界历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7期。 7参见(国际条约集(1934~1944年)),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 8参见赵常庆等译:《苏联民族国家建设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45页。 9参见赵常庆等译:《苏联民族国家建设史》,第446,4448页( 10参见,苏,《消息报》,1989年12月27日。 11同上。 12同上。 13参见[苏]《消息报》1989年12月27日。 14同上。 15同上。 16新华社莫斯科1989年5月19日电。 17塔斯社塔林、里加、维尔纽斯1989年12月23日电。 18新华社莫斯科1989年12月23日电。 19《苏维埃立陶宛报》1989年12月27日。 20 [日]《朝日新闻》1972年5月13日。 21,苏,《真理报》1969年1月24日。
/
本文档为【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与苏联解体[修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