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论常州地域文化中的水文化特质

2017-10-13 21页 doc 47KB 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论常州地域文化中的水文化特质论常州地域文化中的水文化特质 第12卷第2期 2011年4月 常州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ANGZ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 ION) Vo1.12No.2 Apr.2011 论常州地域文化中的水文化特质 纪玲妹 (河海大学地方文化研究所,江苏常州213022) 摘要:江苏常州位于太湖流域,吴文化的中心地带.常州地域文化中,处处体现出水文化的特质.首先表现在衣食住行等物质 文化层;其次,常州文人与水关系密切.以自云溪为例,这条不足一公里的小溪,聚集了许...
论常州地域文化中的水文化特质
论常州地域文化中的水文化特质 第12卷第2期 2011年4月 常州大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CHANGZHOU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 ION) Vo1.12No.2 Apr.2011 论常州地域文化中的水文化特质 纪玲妹 (河海大学地方文化研究所,江苏常州213022) 摘要:江苏常州位于太湖流域,吴文化的中心地带.常州地域文化中,处处体现出水文化的特质.首先表现在衣食住行等物质 文化层;其次,常州文人与水关系密切.以自云溪为例,这条不足一公里的小溪,聚集了许多名士;其三,在心态文化层中,常 州文化也充分体现了水文化的特质.水”善下”,”不争”,象征着谦逊的特性,水还有融通,诚信等特点,这些特性在常州地域 文化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清代常州学派,阳湖文派,毗陵诗派等,都体现了这些特点.如今,常州文化中的”水性”依然润泽 着常卅1人. 关键词:常州;地域文化;水文化 中图分类号:G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 号:2095042X(2011)02—0053—04 江苏常州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是吴文化 的中心地带,属中吴,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 称.吴文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水文化,常州无论是 物质文化层,还是心态文化层,或精神文化层,无 不体现了吴文化的”水性”. 一 ,常州的衣食住行与水 常州北枕长江,南临太湖,京杭大运河穿城而 过.区域内河网密布,气候温润,降水充沛,是典 型的水乡泽国.常州城依水而建,因水而兴.自晋 太康年问,常州建内子城,修护城河开始,到后来 建外子城,罗城,新城,常州城市的发展始终伴随 着水系的外延与拓展.经过西晋至明初400余年的 建设,常州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四城四河”,城中有 河,城河相依的格局.与此相关,常州文化中衣食 住行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水的特性.饮食上有”饭 稻羹鱼”的传统,与稻作文化,鱼文化密切相关,自 古有”苏常熟,天下足”的美称.服饰上离不开蚕 桑丝绸.民居以”小桥流水人家”为特色.诗人钱 绅的《舟泊常州》一诗,可反映常州水乡的特点: “舟到毗陵日已昏,维舟柳下宿西门.几家烟火桥边 市,一曲渔歌郭外村.远树依微寒鸟集,古城寥落 暮云屯.相亲喜有同袍客,吟得新诗可细论.”l_1]着名 诗人赵翼在他的诗作《阳湖晚归》中,饱含深情地 描绘了家乡美景:”布帆轻漾晚风微,回首阳山正落 晖.鹭点碧天飞白字,树披红叶赐绯衣.诗情澄水 空无滓,心事闲云淡不飞.最喜渔歌声欺乃,扣舷 一 路送人归.”I2这些诗作都反映常州地形地貌上水 文化的特点. 古代常州交通上也有水文化”以船为车”的特 点.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舟,最早的橹,都 在常州.最早的独木舟出土于淹城.淹城位于常州 武进西南,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春秋时期的地 面城池遗址.淹城有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 外城,外城河组成.这种三城,三河的格局,在我 国乃至世界上实属少见.淹城出土了大批珍贵的文 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整段楠木,柏木火烤斧 凿而成的独木舟,印证了《易经》中”刳木为舟”的 记载.其中最大的一只长11米,经考古专家C14测 定,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为止发 现的最早,最大的独木舟,被誉为”天下第一舟”. 最早的橹发现于常州东戚墅堰附近的圩墩.圩墩是 一 处有5000年以上历史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此 处发现了一只木橹,经C14测定,距今已有6000年 以上的历史,故命名为”中华第一橹”.”天下第一 舟”,”中华第一橹”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古代常 州”以船为车”的水文化特征.可见常州传统文化 收稿日期:2011一O1—18 作者简介:纪玲妹(1966一),女,江苏常州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明清 文学,常州地方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O8SJD75.0025) 常州大学(社会科学版) 中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无不与水相伴相依,息息相 关. 今天的常州,稻作文化依然没有改变,鱼虾菱 藕等水产品也很丰富.运河常州段南迁,新运河已 建成,承载航运的功能,也成为了新的生态景观线. 原来穿城而过的老运河变成了观赏河,水质得到了 很大的改善.纵横的市河水也越来越清澈.从2006 年起,常州市政府启动了为时三年的”清水”, 涉及全市46条河道,总长约100公里,采取城建截 污,环保控污及清淤疏浚等综合措施,通过3年多 的努力,河水基本变清水了,常州基本恢复了水清 岸绿的美好环境.常州市还打造”三河三园连线 游”亲水旅游项目,该线路南起东坡公园,途径关 河,北塘河,东支河,藻江河,穿越天宁风景名胜 区,火车站地区,青龙生活区,城北现代旅游休闲 区,北至中华恐龙园,全长18公里.此项目关键是 加强和深化关河,北塘河和藻江河18公里的水环境 整治,保证亲水旅游的水质.近年来,常州的”清 水工程”还与太湖水治理相结合.太湖烟波浩淼,竺 山湖已建成千亩生态湿地,环太湖岸带植被已修复. 漏湖,宋剑湖等水域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已经启动. 长江常州段18公里,是常州接纳国际资本和产业转 移的黄金岸线,正全力构筑滨江生态产业带.相信 不久的将来,常州将进一步展示水清岸绿的龙城水 乡特色,成为江南水乡的一座亲水城市,真正达到 人水和谐的境地. 二,常州文人与水 古代常州,河道纵横,居民依水而居.常州最 有文化含量的一条河,莫过于白云溪.西蠡河水从 西水关人城东流,至白云尖开始分为两支,一支向 东北过唐家湾,从北水关出,这就是子城河.另一 支向东南入顾塘桥,从东水关出,这就是后河.白 云溪主要是指子城河从马山埠到唐家湾一带,由白 云尖得名,岸边旧有白云古渡,白云溪两岸绿柳碧 水,粉墙黛瓦,水榭回廊.洪亮吉在《外家纪闻》所 记的白云溪,烟水空漾中时有一二人唤渡,则渔舟 三两叶而已.白云溪是城内水道中最为宽阔的一段, 水质也较清,明清时,每年端午节前后都会在白云 溪上举行声势浩大的赛龙舟活动,”龙舟竞渡”曾是 当年常州十景之一.这条长不足一公里的小溪,却 聚集了许多名士.云溪北岸,有大文豪苏东坡晚年 寓居并终老的藤花旧馆,常州画派的恽南田晚年作 画并居住的瓯香馆.清代大诗人黄仲则7岁随祖父 回家乡,便居住在白云溪北岸的马山埠,室名两当 轩.洪亮吉6岁丧父,随母亲寄居白云溪南岸的外 家.黄仲则在《洪稚存机声灯影图》中便提到: “君家云溪南,我家云溪北.唤渡时过从,两小便相 识.”I3]着名史学家,诗人赵翼中年淡出政坛后,回到 家乡,在白云溪边湛贻堂一住就是四十年.洪亮吉 曾称赞他的住处:”占得云溪好景多,前门船向后门 过.诗翁住处人能识,八字门临八字河(赵兵备所 居前后皆枕溪).”[4] 洪亮吉在其《外家纪闻》中曾云:”云溪之秀甲 于郡中,环溪亦皆名族所居,记前哲胡芋庄诗日: „皇朝五十有七载,出四公卿两状元.?公卿为大学 士吕公宫,尚书赵恭毅公,副都御史徐公珙,工部 侍郎周公清原,二状元即吕公及外曾王父赵侯赤熊 诏先生也.芋庄作后不及六十年,又出三公卿一状 元,三公卿为协办大学士刘于义,司业庄君权,侍 郎庄公存与,一状元即侍郎之弟学士培因,其他官 侍从,招巍科者又不一而足,可云盛矣.”其实居住 白云溪边的名人远不止这些.常州历史上共出了9 位状元,其中5位曾经在这里居住过,他们是宋代 霍端友,明代杨廷鉴,清代吕宫,赵熊诏,庄培因, 另外还有三名榜眼:杨述曾,庄存与,洪亮吉,三 名探花:管绍宁,汤大绅,赵翼.毗陵七子中的六 位,黄景仁,洪亮吉,徐书受,吕星垣,杨伦,赵 怀玉,以及蒋汾功,蒋和宁父子,陆继辂,陆耀 通叔侄,汤贻汾,丁履恒,左辅等一大批的文人学 者均聚居于此.”,f.都是诗人屋”(†度《云 溪与赵芸仪)之称. 如今,白云溪已经从地图上消失了,这对常州 文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虽然今天 我们已无缘领略白云溪的风采,所幸的是,常州文 人留下了许多相关的诗词篇章.恽南田自号”白云 外史”,”云溪外史”,不仅将白云溪纳入画中,还有 《白云古渡图自题》诗:”暮色苍苍落日斜,孤舟深 处两三家.沧波渺茫无人渡,撑个扁舟看晚霞.”描 绘了这里烟水空漾的清幽景色.”毗陵七子”之一的 吕星垣,白云溪边筑室白云草堂,对朝夕相处的白 云溪可谓感情深厚.写有《中秋夜云溪泛舟》,诗云: “白云溪上中秋宵,圆月皎皎光摇摇.狂夫醉倒曲篱 下,扶上一叶凌秋潮.潮声吹入笛声里,我醒复醉 酒不消.枕我以肱劝我弗,归寝一夜醉魂飘.绿涛 露华着柳荡,银线水气上月如轻绡.醉中乘兴捉月 踏波去,但逢此夜此月携酒来相招.,,EsJ”毗陵七子” 之一的赵怀玉,依据毗陵一郡之人之事,创作二卷, 命名为《云溪乐府》,亦可见白云溪在其心中的位置. 纪玲妹.论常州地域文化中的水文化特质 “毗陵后七子”之一的庄缙度在《云溪观新涨邀赵孝 廉芸酉作》中云:”小楼昨夜灯花语,明日浓烟作秋 雨.我今携酒来访君,一朵白云衣上吐.秋云阴阴 绿一城,溪头时闻出水声.君家门前老杨树,枯腹 常带蛟龙腥.葛仙里畔斜阳路,照眼秋波断人渡.玉 梅桥边买舟去,三尺鲤鱼飞上树.”诗中的赵孝廉 芸酉是”毗陵后七子之一”的赵申嘉,赵翼孙子. 在常州文人笔下,除了描写白云溪的美景之外, 还有许多诗词反映了”云溪竞渡”的盛况.如洪亮 吉小时曾寄居白云溪边的外家,写有《云溪竞渡词 十二首》,《续竞渡词十首》.赵翼也有《水阁看龙舟 竞渡》等.胡香吴有《毗陵竞渡词》6首,从竞渡前 的白云溪新涨,到竞渡后的余音袅袅,其三云:”龙 船过去载船来,急桨飞梭上下开.虽是船人供 暂换.人家乘兴散天灾.”l__] 在常州历史上,没有哪条河能有白云溪这般美 丽而神奇.白云溪虽处闹市,但闹中取静,少有尘 世的喧嚣,却有着山野的宁静.正如赵翼在《自西 干村移居郡城顾塘桥即事》其二所言”近市依然少 市咻,闲坊前后绕前流.好联北郭新吟社,恰近东 坡旧寓楼.”l_8常州城附近没有山水可供文人游赏, 所以白云溪也就成了文人的理想去处,他们经常在 此处聚会,组织诗文社,诗文唱和.白云溪也为文 人内心深处的归隐情结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场所,构 建了一个很好的城市山林图景.而且,白云溪边曾 留下过苏东坡的足迹,文人们对此更有,份难舍的 情感,甚至看作是他们的精神家园.是自云溪水滋 养了这些文人学士,水的灵动给了他们灵性和智慧, 水的清澈与缠绵给了他们诗性的情感.白云溪在常 州文化中有着神圣的地位,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 说是常州文人的精神家园,是常州的文脉所在. 三,常州精神与水 除了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层面外,在心态文化 层,常州地域文化也处处彰显水文化的特性.水文 化是智者文化,孔子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 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 也》)老子也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 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 无尤.”(《老子》八章)水是灵动的,具有聪颖灵 慧的特性;水”善下”,”不争”,有谦逊好礼的特性, 水还有诚信,融通等特点.水养育着常州的文化,也 养育着常州的精神.在心态文化层,精神文化层,常 州地域文化中的水文化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谦逊,礼让的特性 常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周灵王二十五年 (公元前547),吴公子季札被封于延陵,至今已有 25o0多年.常州的人文渊源,可追溯到吴公子季札. 季札为吴王寿梦的四子,有贤德与治国之才,寿梦 想传国于季札,季札不受,而耕于野.王位兄弟相 传,再次传位于季札时,季札又不受,被封于延陵, 后称”延陵季子”.季子三让王位,在中国历史上是 一 段佳话,《左传》,《公羊传》,《谷粱传》,《礼记》, 《越绝书》,《吴越春秋》,《史记》都有关于季札的记 载.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中, 有感而发:”太史公日: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 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余读春秋古文,乃知 中国之虞与荆蛮勾吴兄弟也.延陵季子之仁心,慕 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闷览博物君 子也!”常州有多处与季札有关的古迹,如延陵季子 庙,季子祠,季子亭等,据传季子墓前立有一块十 字碑,碑上刻有孔子所书的”乌乎有吴延陵君子之 墓”. 季札是道德的体现与化身,春秋时期礼乐的传 播者.从毗陵诗派诗人的笔下可看出,季札一直是 常州人的骄傲.陈玉珐《学文堂诗集》有《题延陵 季子祠》,胡香吴《香草堂诗钞》也有《十字碑》一 诗,赵怀玉《云溪乐府》第一首即是《十字碑》,还 有《挂剑台》:”空台千载白云深,公子高风自古 今.”]这些诗歌,都表达了常州诗人对季札的崇敬 和赞颂,季札的精神在常州一直受到特殊的尊重.克 逊,谦让的品格,代代相传,成为了常州的人文精 神. 毗陵在历史上有重人格的传统,明代毛宪撰有 《毗陵人品记》,清代欧阳东风撰有《晋陵先贤传》, 对毗陵历史上品德高尚之人进行了专门记载.澄江 夏树芳在《增修毗陵人品记序》中说:”夫?以品贵, 道德,功业,文章皆品也.生而鹿鹿无关名教,则 无所贵品矣.毗陵自吴泰伯,季子而下,号为礼让 名区,其问忠孝廉节,秀世迈俗,更仆未易数.”作 为”礼让名区”的常州,谦让,守礼是这个城市传 承的主要精神之一.常州历史上记载有许多这样的 名士.如《毗陵人品记》记载,明代武进人张勋,字 良辅,性狷介,”先世以军功延府军卫千户之赏,勋 应袭,以让其弟烈.正统间以孝友明经举,不就,成 化间以贤良举,亦不就.”L1..这种重人格修养,谦让, 看淡功名利禄的品性,是这一城市区域文化中礼让 精神的很好体现. 常州大学(社会科学版) 在清代常州的文学领域也体现了地域文化中谦 逊的精神.如阳湖文派,毗陵诗派,都非有意立派, 而是创作成绩能够”拔戟自成一队”,为世人所推崇 而形成的流派.乾隆年问,洪亮吉,黄仲则,孙星 衍名满天下,”毗陵七子”之名逐渐形成,但他们自 己却不以”七子”自称,虽然洪亮吉在《续怀人诗 十二首》之《徐太守大榕暨从弟县丞书受》诗中谦 虚地说”七子才名虚拟议”,[】但七子之称依然名满 天下. 常州文化的谦逊精神在常州园林中也得到了很 好的体现.常州园林历史悠久,明清两代也曾造园 成风,清代常州还出了个着名造园艺术家戈裕良,苏 州环秀山庄和常州近园就是他的代表作.园林体现 了园林主人和造园者的心态特征,人生旨趣和精神 追求.常州园林的园名很有特点,如近园,约园,意 园,未园,取意近乎成园,约乎成园,取意为园的, 尚未成园.这些名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谦虚. 季札谦让,守礼,淡泊名利的精神,在常州一 代代流传延续着,”延陵世泽,让国家风”是常州人 的骄傲.重礼谦逊是常州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深地影响着常州的人们.L】 水给人的哲理启示中,谦逊是很重要的一点.水 有”处下”,”不争”的特点,老子日:”江海之所以 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 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 以其身后之.”(《老子》六十六章)”水善利万物而 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 无尤.”(《老子》八章)老子哲学以水为本喻,可 以说是水的哲学,水因”处下”,所以能为”百谷 王”,”水唯能下方成海”,统治者只有谦虚才能使百 姓真正信服,任何人也只有谦虚才能提高和丰富自 己,正所谓”谦虚使人进步”. 时至今日,有人认为谦虚已过时,这种观点是 错误的.谦虚是礼让,是道德品性高尚的体现,不 是退让.谦虚是要有底气的,一个人要有真才实学, 才有资本谦虚,否则就是无能而不是谦虚,一个城 市也是如此,只有谦逊才能更好地发展壮大.”不 争”是不争虚名浮利,不是不要竞争.常州精神中 还有做事当为”第一流”的精神,张惠言在《送恽 子居序》中引恽敬语:”当事事为第一流”,恽南田 作画”不为第二手”(恽敬《南田先生家传》).这不 仅是常州文人理想与抱负的写照,也是常州精神的 体现.这与谦逊,不争是不矛盾的,谦虚体现在道 德人品上,争先体现在做事上,正所谓低调做人,高 调做事!笔者认为,谦逊好礼的常州精神,至今仍 然值得提倡并发扬广大. (二)融通的特性 常州地域文化中另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融通. 融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融”,融合,包容,兼 融并蓄,二是”通”,贯通,通达,不拘于一隅. 常州文化的源头季札,当时是一个”文化使 者”,”季札观乐”体现出他政治,文学,音乐,民 俗等多方面的融合与贯通,开启了融通精神的源头. 齐梁萧氏一族开创了常州文化的新局面,带来了南 北文化的交融,以及儒学,佛学,道学,文学,史 学,绘画等多种学术与艺术的贯通.唐宋时期是常 州文化发展中相对沉寂的时期,这一阶段常州文化 也表现出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如唐朝的李 栖筠,独孤及先后出任常州刺史,将中原文化带到 常州,与常州本土文化融合.李栖筠创建了常州第 一 所府学,为常州培养人才.独孤及提倡古文,最 后终老常州,其文集名为《毗陵集》.北宋的王安石, 南宋的杨万里都曾做过常州知州,还有一位虽未在 常州做官,但一生曾11次到过常州,晚年寓居并终 老常州的大文豪苏东坡,对常州文化影响深远.宋 代大儒杨时寓居常州,往来常州,梁溪之间,在常 州道南书院,无锡东林书院讲学十八年之久.这些 人带来的文化滋养了常州本土文化,常州吸收了这 些外来文化的养分,丰富自己,并使之成为常州文 化的一部分. 明清时期,常州文化的融通精神表现得更为明 显.首先表现在学术上,常州的学术比较复杂,早 在乾嘉学派盛行之前几十年,常州就出现了着名的 汉学家臧琳,开常州考据学的先河.常州考据之风 很盛,出现了一些着名的汉学家,如洪亮吉,孙星 衍等.常州又是清代今文经学的发源地,甚至还有 学风近陆,王心学的学者.在如此复杂的学术背景 下,常州的学者不是壁垒森严,互相诘难,而是兼 容并包,互相尊重,表现出”融通”的特点.臧琳 详细探讨《易》,《春秋》,《书经》的今古文本的区 别,将两者都视为重建两汉经学必不可少的内容,试 图重建古,今文经学.只是他有关今文经学的主张 被后人忽略了.吴派以臧琳的学说为宗旨,大力搜 集他的经学着作.庄存与,庄述祖也参加了搜集,刊 刻臧琳遗作的行列,在接触他的着作的同时,受其 影响也是难免的. 在今文经学的开山鼻祖庄存与身上,就体现出 “融通”的特点.庄存与虽然开创了今文经学,却不 纪玲妹.论常州地域文化中的水文化特质 绝对排斥古文经学.他不仅写了今文经学的开创之 作《春秋正辞》,还写了《周官记》,《周官说》,《毛 诗说》等关于古文经传之书,所以李兆洛在《附监 生考取州吏目庄君行状》中评价说:”宗伯公经术渊 茂,诸经皆有撰述,深造自得,不分别汉宋,必融 通圣奥,归诸至当.”口胡洪亮吉是着名的汉学家,其 《春秋左传诂》至今很有影响,但他也意识到学问不 能拘于一隅,他在《与钱季木论友书》中说:”学问 之友,必先器识,拘于一隅,难于高论.”ll1 其次表现在文学上.阳湖文派在形成过程中,融 合了经学,诗歌,骈文等的影响,不难感受到融通 精神的渗透力.我们在考察毗陵诗派时,也不难看 出这种融通的精神的影响.清代中叶的诗坛,流派 纷呈,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袁枚的 性灵说等,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宗唐,宗宋之争 也达到高潮.毗陵诗派在众多诗学思潮中,对各派 能取其长,去其短,不被某一派左右.如他反对翁 方纲以学问人诗,以考据人诗,但又肯定学识,学 问的重要性;既认为袁枚诗”失之淫艳”,又赞同他 诗写性情的观点.毗陵诗派正是在融合各派特点的 基础上,形成了19己的特色. 常州的融通精神,还表现在常州的文人大多博 学多才.在唐顺之身上,就表现出了文学,经常,史 学,数学,天文,地理,音乐,军事等多个领域的 融通,且在各个领域均有出色的成就.唐顺之曾几 次被贬官,蛰居家乡钻研学问十多年,掌握多门实 学,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七二《荆JIf 集》评日:”学问渊博,留心经济,自天文,地理, 乐律,兵法以至勾股,壬奇之术,无不精研,深欲 以功名见于世.”《江苏艺文志?常州卷》收录唐顺 之的着作,除了经学,史学,诗文集之外,还有: 《历代地理指掌图》,《大同三关图》,《武编》,《海防 图志》,《医纂》,《勾股六论》,《历算书稿》,《神机 勾股算法》,《回回历批本》,《奇门六壬翻擎》,《太 乙诸书》,《荆川I稗编》等实学着作.唐顺之作为当 时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位学者,对常州文士生活的各 个方面影响深远,关于这一点,美国学者艾尔曼在 他的《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 文学派研究》一书中也作过论述. 清代毗陵诗派诗人大多博学多才.清初”毗陵 四家”之一董以宁有”才子”之称,于历象,舆地, 乐律均有专精,尤其致力于《经》,《易》,多有成就. 他的文集中也收录了大量学术文章,开启了清人把 学术收人文集的先例.陈玉琪少有大志,于天 文,地理,兵刑,礼乐,河渠,赋役等,莫不精通, 撰史论数百卷.邹祗谟,邵长蘅等博学多才,精通 多门实学. “毗陵七子”中,洪亮吉诗文多奇气,平生所作 诗文多至五千多首,还是清代着名的骈文家,而且 在舆地,经学,史学,音韵等方面均有很深的研究, 着有《春秋左传诂》,《三国疆域志》,《东晋疆域 志》,《十六国疆域志》,《贵州水道考》等着作.他 还是早期的人口论学者,着有《意言》一卷,其中 《治平》,《生计》诸篇,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他的人 口论思想.孙星衍早年作诗最善言情,以”奇才”称, 后转为朴学研究,成为一名着名的经学家和目录学 家.赵怀玉诗文俱佳,”以魏氏(魏禧)之才与识而 为方氏(方苞)之学”,”其学于校勘为尤精.”E15]李 兆洛除文史领域成就卓着外,还精通历算,舆地等, 被着名思想家魏源称为”近代通儒”.常州文人的这 一 特点,是常州文化中融通精神的体现.近百年来, 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在常州文化的熏陶下,这片热 土上脱颖而出了”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 恽代英,”七君子”中李公朴,史良,以及盛宣怀, 刘国钧,赵元任,吕思勉等精英,成为近现代常州 的骄傲.融通的特点,在今天的常州,表现为重学 习,善吸纳,广泛交流,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 融通的特性,也是水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水 最具有包容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事善 能”,能够根据环境的差异而有效地发挥效能,具有 灵活,融通的特点.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对此,《管子?水地篇》有深刻的认识:”水者何也, 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 生也.”认为水不仅孕育了生命万物,也是产生美与 丑,贤良与不肖,愚蠢与俊秀的基础条件,即人的 形貌,性格,品德,习俗等都与水土密切相关.常 州的水,养育了常州的人,凝炼了常州的精神. 另外,常州精神中体现水文化特质的,还有诚 信的品德.”季札挂剑”是古人讲诚信,守承诺的典 范.”重诚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弘 扬的优秀品质,现代常州正继续努力打造诚信之都, 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今天的常州正是以诚信赢 得朋友,以诚信扩大合作,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 发展.当然,常州文化中体现的水文化特质的,也 有一些负面的东西,如缺乏个性,喜欢跟风,就是 所谓的”常州风”,小富即安,容易满足,进取心不 足等等. 总之,谦逊礼让,融通,重诚信等是常州地域 ? 58?常州大学(社会科学版)2011血 文化的鲜明特色,这是常州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与 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影响下形成的,这些特色也是 水文化的特性,在今天,常州文化中的”水性”依 然润泽着常州人,如今常州以”勤学习,重诚信,敢 拼搏,勇创业”作为市民精神,将常州文化中的优 良品质进一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陈梦雷.常州府风俗考[M]//古今图书集成:118册,北京: 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ll8册:2. [2]赵翼.阳湖晚归[M]//赵翼诗编年全集:卷一.天津:天津 古籍出版社.1996:24. [3]黄仲则.两当轩集:卷十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76. [4]洪亮吉.云溪竞渡词十二首其九[M]//洪亮吉集.北京:中华 书局,2001:1270. [5]吕星垣.白云草堂诗:卷一[M]//嘉庆八年刻本. [6]赵震.毗陵诗录:卷五[M].1923年铅印本. [7]胡香吴.香草堂诗钞:卷四[M]//庄杜芬.毗陵六逸诗钞.康 熙五十六年寿南堂刻本. [8]赵翼.赵翼诗编年全集:卷--]k[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 社.1996:798. [9]赵怀玉.亦有生斋诗集:卷一[M]//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毛宪.毗陵人品记:卷首[M].光绪二年毗陵毛氏刻本. [11]洪亮吉.洪亮吉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810. [12]刘立振.立足吴地激扬时代——从”季子中原行”透析春秋时 代的贤人辈出现象LJ].常州工学院(社会科学版),2010 (6):l3. [13]李兆洛.养一斋文集:卷一二[M]//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002. [14]洪亮吉.洪亮吉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331. [15]张维骧.清代毗陵名人小传稿:卷五[M].1944年刊本. OntheFeaturesofWaterCultureinChangzhouRegion JIIing—mei (LocalCultureInstitute,HohaiUniversity,Changzhou213022,China) Abstract:Changzhou,acityinJiangsuprovince,liesinTaihuregion,whichisthecentralpartofWu culture.ThelocalcultureofChangzhouisatypicalreflctionofwatercultureinseveralaspects.Firstly,it isindicatedinthemateriallevellikefood,clothingandhousingetc.Secondly,scholarsinChangzhouare loselyrelatedtowater.AcaseinpointisBaiyunStream,whichattractsmanyfamousscholarsthoughitis lessthanonekilometerinlength.Finally,watercultureisembodiedinthestatesofmindofpeoplein Changzhou,whoarestillnourishedbythequalitiesofwateratpresent. Keywords:Changzhou;regionalculture;waterculture (责任编辑:刘志新)
/
本文档为【论常州地域文化中的水文化特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