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葫芦丝不只是葫芦丝”

“葫芦丝不只是葫芦丝”

2018-03-15 9页 doc 64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葫芦丝不只是葫芦丝”“葫芦丝不只是葫芦丝” “葫芦丝不只是葫芦丝” ——谈小学音乐“专项教学”课程文化建设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 于洪民 摘 要: 姚明来学校进行视察交流,提出推广“专项体育课”,强调在教学众多技能的同时,学生至少应该掌握一种专项技能。随后,姚明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推广“专项体育课”。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说,姚明提案跟教育部体育教学改革提出“1,X”方向完全一致。由此可见,“博”学无术已成为基础教育小学科共同面临的问题。学生学了6年音乐,似乎学了很多,但又似乎什么都没学到,作为基础教育的音乐老师,应...
“葫芦丝不只是葫芦丝”
“葫芦丝不只是葫芦丝” “葫芦丝不只是葫芦丝” ——谈音乐“专项教学”课程文化建设 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 于洪民 摘 要: 姚明来学校进行视察交流,提出推广“专项体育课”,强调在教学众多技能的同时,学生至少应该掌握一种专项技能。随后,姚明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正式提出推广“专项体育课”。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说,姚明提案跟教育部体育教学改革提出“1,X”方向完全一致。由此可见,“博”学无术已成为基础教育小学科共同面临的问题。学生学了6年音乐,似乎学了很多,但又似乎什么都没学到,作为基础教育的音乐老师,应该正视这一问题,而非逃避或者“自欺自人”。笔者学校以葫芦丝为切入点的音乐课程文化建设,让小学音乐课“博”学有术。教学师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宗旨及教学方向,是进行音乐课程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葫芦丝 小学音乐 课程文化 建设 什么是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本文要阐述的是专指小学音乐课程。倘若我们一丝不苟地完成国家规定的音乐课程,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吗,是肯定的,但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却清晰地认识到学生九年义务教育下来,在音乐课上似乎学了不少,似乎又什么都没学会。初中的老师戏称小学老师没教好,高中老师说初中老师没教好。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有课程,没建设。音乐课程文化的建设是改善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学校早在七、八年前就在尝试音乐课程文化建设,切入点就是葫芦丝。我们是这样以葫芦丝为切入点进行音乐课程文化建设的。 一、教学师资:术业有专攻,胡吹、野吹走不远。 笔者所在学校的校长跟音乐老师讲过一句很朴实的话:我们教给学生的一定要是正确的。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教育的情怀和教育的真谛:一切为了孩子,为了教育,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正是这句话,一直在鞭策着我校音乐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六年来,学校长期聘请民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每周来校辅导音乐教师演奏葫芦丝,老师们从《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等初级曲目,学到了《牧歌》、《雪莲花开》等十级曲目。大家付出了很多努力,正因为这份坚持提升了大家的演奏水平,开拓了眼界,同时也奠定了音乐老师扎实的葫芦丝教学技能,让音乐教学更加得心应手。众多学生自主考取中国音乐学院的5-10级,评委的评语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而今,音乐老师们可以很自信地说:我们教给学生的是正确的。学校的支持,让音乐老师在造福全体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在葫芦丝的教学上更加验证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所以,我校音乐老师从不固步自封,除了邀请专家定期指导外,还会与外界的葫芦丝老师交流吹奏技法和教学法,不断取经,拓宽教学的厚度。还经常观看一些名家的教学、演奏视频,请名家来校做讲座,来提升自己的教学广度。 二、教学方法:会吹是基础,会教才是王道。 1 其实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种教育理念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的水平不在于一桶水,而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去获取更多的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教葫芦丝的老师来说会吹是基础,会教才是王道。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授之以渔呢, 1.授之以渔,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 了难易适中的各学期葫芦丝过关曲 目。这是老师们通过多次小的修订和 两次正式的研讨修订而成的。其中, 中低年段曲目的选择,我们充分考虑 了葫芦丝的常用技巧,每首曲目重点 涵盖了1-2个葫芦丝的技巧,让学生 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解决葫芦丝的大 部分技巧,为学生自己的“渔”奠定 扎实的基础。 针对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的客观 情况,我们并没有急于安排葫芦丝的 课程,而是先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惯,提升对曲谱的感知,对旋律的感 受等等,这些都是学好葫芦丝的前提。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有了充分的前期准备,我们的教学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授之以渔,要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众所周知,器乐教学最大的难点不是器乐本身,而是课堂的管理。为此,我们编了一些有效简洁的口令,这不仅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并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口令:师:123,生:坐端正(演奏姿势)。小葫芦,放腿上(提高效率)。请准备,我准备(持琴姿势),我来吹,我来学(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如果演奏的第一个音是3,那么就说:准备3,3准备(准确地进入乐曲的学习)。 其实,葫芦丝和钢琴、小提琴等很多乐器相比较,演奏的技巧并不是很多,但要娴熟地演奏,并在不同风格的作品中做出适当的调整,那是相当有难度的。为此,我们每节课在葫芦丝教学的开始2、3分钟,都会有针对性地、固定地进行技巧练习,让学生通过长期地、反复地练习解决演奏上的难点,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类似于这样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做法我们还有很多。 3. 授之以渔,要给予学生实践的平台。 实践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平台,而音乐课本中的曲目是学生进行葫芦丝演奏实践的最好素材,学生唱好歌曲之后再吹奏葫芦丝,或者吹奏后再唱歌,亦或者唱吹结合,都是很好的教学举措。现如今,教材中适合葫芦丝吹奏的曲目,学生唱会歌曲后大都能进行集体视奏。以致于,外校友人听完音乐课后问了两次:这个教学内容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吗,答案是肯定的,之所以让他们产生这一错觉,是因为音乐老师平时的课堂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葫芦丝演奏基础,让学生具备了看到乐谱就很快会演奏的能力。当我们看到有些学生在自学一些通俗乐曲,如《荷塘月色》、《小苹果》、《龙的传人》等时,我们会去编辑整理曲谱,带领全体 2 学生学习。让学生真正拥有了自己“渔”的能力,才是教学的王道。这不就是最好的“授之以渔”吗, 三、教学策略:核心在于整合,评价是关键。 自从学校开展以葫芦丝为切入点的音乐课程文化建设以来,每学期的教研课都是围绕葫芦丝主题开展,积累了《金孔雀轻轻跳》、《我是小小音乐家》、《顽皮的杜娟》、《花喜鹊与小乌鸦》、《摇篮曲》都是经典的葫芦丝教学研讨案例,这些课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并没有将葫芦丝与课堂切割开来,而是将葫芦丝与音乐教材的内容完美地融合,与聆听、理解、体验等音乐学习要点结合起来。 我们一致认为葫芦丝乃 至音乐课本身都只是学 生学习音乐的媒介,我们 要树立大的教育观,不要 把目光放在葫芦丝本身 上,而是放在学生整个小 学乃至一生的音乐素养 的形成和享受音乐的情 感上。 正因为有了这样远大 的目标,充分发挥葫芦丝 在学生学习音乐过程中 的价值,建设好音乐课程 文化,葫芦丝的教学更是 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了更 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我们结合各学期过关曲目制定了简洁有效的葫芦丝教学评价表(图为本学期一9班的评价表)。这份评价表可以帮助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程,更加合理地调整教学。更重要是它还可以督促学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反馈家长的素材,一表多能,可以说这份表格是提升葫芦丝教学质量的金钥匙。 四、教学目标:要的不只是葫芦丝。 这几年,我校音乐学科与莞 城、南城、东华、大朗、长安、 茶山、寮步等多间镇区学校的老 师均有教研交流,他们在我校上 完课之后共同的感受就是学生 在音乐的理解、体验、实践、音 准节奏、歌唱等方面表现出了较 好的音乐综合素养,而其中葫芦 丝的学习便是我们建设音乐课 程文化的主要途径,也是造就学 生良好音乐素养的主要原因之 一。事实的确如此,学生通过葫 芦丝的学习,稳步地提升了节奏 感、音准感,提高了识谱、视唱能力,增强了对音乐速度、情绪、力度、和声、乐句、乐段等音乐要素的理解力,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学生良好的音乐综合素养的 3 关键,是学生较好地歌唱、欣赏、演奏的重要能力。我们进行以葫芦丝为切入点音乐课程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让葫芦丝教学成为学生发展中的一块磐石。 五、教学宗旨:课程文化远远重于金杯银杯。 话说莞城某校的音乐老师来我校试教后,除了音乐课本身,她还反馈了另一个有趣的细节:学生随机表现出来的朗诵水平很高。如:五(6)班的同学,不但音乐素养好,诵读也让人竖起大拇指,而他们班在跳绳、毽球、硬笔法等方面都很出色。其实五(6)班在我校并没有特殊之处,他们跟其他班级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班级。这也恰恰地反应了正是因为有更多的老将心思放在了全体学生身上,放在了课程的建设上,才造就了一大批综合素养优秀的孩子,这些素养无疑将成为孩子们整个人生成长的财富。 东莞市的艺术展演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我校参加葫芦丝小合奏的孩子们都是在一年级的音乐课上接触到葫芦丝的,他们进步明显,演奏出色,获得三等奖,我们为之高兴。校长语重心长地说:“学校不会给你们冲击金杯银杯的压力,我们看中的是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的成长。”但不得不说,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当我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比赛上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就会让教学重心有所偏移。作为基础教育的老师,特别是音乐等小学科的老师面对的是几百名需要浇灌的未来花朵,承载着家长们的殷切期盼。我们的愿景是:先有群山后有峰。全体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进步是所有活动的宗旨,水到渠成地去比赛,去交流,让我们更加从容,更加坦荡,更加自信。 除了每节音乐课上十分钟左右的葫芦丝学习,我们的课程文化建设还有很多丰富的活动。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的倾情演出,父母学堂的定期汇报表演,松山湖元旦晚会等文艺演出,学校每届艺术节文艺汇演的多人合奏,全校齐奏,众多学生考取中国音乐学院等葫芦丝各级别,家长开放日的众多班级汇报表演,外校众多友人来校听课观摩,全校的葫芦丝比赛,班级活动中学生的葫芦丝表演,这些都是音乐课程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因此,本文所阐述的课程文化远远重于金杯银杯,是从全体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孩子的小学阶段,甚至整个人生的发展来看。在教学中,我们虽然没有金杯银杯,但是我们同样收获满满,而且受益的是众多学生,让葫芦丝引领着学生向全面发展。 六、教学方向:让音乐“专项教学”课程文化更加醇厚。 教育无止境,音乐课程文化建设是长期的、不断进步的过程,我们在有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比如:(1)中高年级学生的差异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2)缺少促进学生更快成长的机制。(3)如何让歌唱、欣赏、葫芦丝等音乐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更好地融合,让1+1+1〉3。对于以葫芦丝为切入点的音乐课程文化建设,我们也有一些设想,比如:(1)进一步完善教学,录制原奏和伴奏音乐,制作出更加精美全小学阶段实用教学课件。加强和声方面的训练,在合作中升华音乐素养。(3)组织更多的学生自愿参加中国音乐学院的社会考级,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展示平台和成绩。(4)通过QQ、微信、博客等网络平台,以及家长会、艺术节等各种活动扩展音乐课程文化建设的广度。 音乐课程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期“实践、、反思”的循环过程,这样才会不断完善。但是几个人乃至一个学校的力量是有限的,希望我们的做法除了让我校师生受益,还能让致力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其他学校老师能带领孩子们一起进步。大家一起携手造福学生,成就小学音乐教育。 4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3 [2]刘建平. 学校课程再造——让教育与生命同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6 5
/
本文档为【“葫芦丝不只是葫芦丝”】,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