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新高考考前一周怎么做(生物)

2017-09-01 50页 doc 937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1406

暂无简介

举报
新高考考前一周怎么做(生物)目录 基础篇—考前回顾,积累财富 „„„„„„„„„„„„„„„„„„„„„„04 方法篇—2015年准确解答高考生物试题的技巧 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21 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23 预测篇—2015高考前必做题 2015高考最后应该做的20个选择题 „„„„„„„„„„„„„„„„„„„„„„„„„25 2015高考最后应该做的10个非选择题 „„„„„„„„„„„„„„„„„„„„„„„„37...
新高考考前一周怎么做(生物)
目录 基础篇—考前回顾,积累财富 „„„„„„„„„„„„„„„„„„„„„„04 方法篇—2015年准确解答高考生物试题的技巧 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21 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23 预测篇—2015高考前必做题 2015高考最后应该做的20个选择题 „„„„„„„„„„„„„„„„„„„„„„„„„25 2015高考最后应该做的10个非选择题 „„„„„„„„„„„„„„„„„„„„„„„„37 警示篇—2015高考应该规避的20个易错点 分子与细胞部分易错点 „„„„„„„„„„„„„„„„„„„„„„„„„„„„„„„54 遗传与进化部分易错点 „„„„„„„„„„„„„„„„„„„„„„„„„„„„„„„57 稳态与环境部分易错点 „„„„„„„„„„„„„„„„„„„„„„„„„„„„„„„61 杂谈篇:精选文章,与你分享 最后10天,每天进步一小步,高考前进一大步 „„„„„„„„„„„„„„„„„„„„65 高中生物备考重点考点记忆口决 „„„„„„„„„„„„„„„„„„„„„„„„„„„67 高考考场答题:总揽全卷 稳中求快„„„„„„„„„„„„„„„„„„„„„„„„„„69 考试前十天应怎样有效复习和饮食? „„„„„„„„„„„„„„„„„„„„„„„„„70 1 基础篇—考前回顾,积累财富~ 1.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名称 基本单位 化学通式 聚合方式 多样性的原因 ?葡萄糖数目不同 多糖 葡萄糖 ?糖链的分支不同 CHO6126 ?化学键的不同 ?氨基酸数目不同 R ?氨基酸种类不同 蛋白质 氨基酸 脱水缩合 NHC COOH 2 ?氨基酸排列次序不同 H ?肽链的空间结构 ?核苷酸数目不同 核酸 核苷酸 ?核苷酸排列次序不同 (DNA和RNA) ?核苷酸种类不同 2.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 物质 试剂 操作要点 颜色反应 临时混合 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 砖红色 加热 切片 脂肪 苏丹?(苏丹?) 桔黄色(红色) 高倍镜观察 先加试剂A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 紫色 再滴加试剂B 加0.015mol/LNaCl溶液5Ml DNA 二苯胺 蓝色 沸水加热5min 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名 称 化学组成 存在位置 膜结构 主要功能 蛋白质、呼吸酶、RNA、能 有氧呼吸的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 脂质、DNA 双层膜 量 主要场所 代 叶绿体 蛋白质、光合酶、RNA、植物叶肉细胞 光合作用 2 脂质、DNA、色素 谢 与蛋白质、脂质、糖类内质网 蛋白质、酶、脂质 的加工、运输有关 动植物细胞中广单层膜 蛋白质的运输、加工、高尔基体 蛋白质、脂质 细胞分泌、细胞壁形成 泛存在 溶酶体 蛋白质、脂质、酶 细胞内消化 核糖体 蛋白质、RNA、酶 合成蛋白质 动物细胞 无膜 中心体 蛋白质 与有丝分裂有关 低等植物细胞 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含量 2a—?4a 4a 4a 4a 2a 染色体数目(个) 2N 2N 2N 4N 2N 染色体单数(个) 0 4N 4N 0 0 染色体组数(个) 2 2 2 4 2 同源染色数(对) N N N 2N N 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 5.细胞的生活史 6.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比较项目 植物组织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 3 生物学原理 细胞全能性 细胞分裂 培养基性质 固体 液体 培养基成分 蔗糖、氨基酸、维生素、水、矿物质、生长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 素、细胞分裂素、琼脂 维生素、水、动物血清 取材 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动物胚胎、幼龄动物器官或 组织 培养对象 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分散的单个细胞 过程 脱分化、再分化 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特点 ?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只分裂不分化 ?分化:形成根、芽 ?贴壁生长 ?接触抑制 培养结果 新的植株或组织 细胞株或细胞系 应用 ?快速繁殖 ?生产蛋白质生物制品 ?培育无病毒植株 ?皮肤细胞培养后移植 ?提取植物提取物(药物、香料、色素等) ?检测有毒物质 ?人工种子 ?生理、病理、药理研究 ?培养转基因植物 培养条件 无菌、适宜的温度和pH 7.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比较项目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 生物学原理 膜的流动性、膜融合特性 原生质体制备: 细胞分散: 前期处理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胰蛋白酶处理 ?物理:离心、振动、电刺激 (同前) 方法和手段 ?化学:聚乙二醇(PEG) ?生物:灭活的病毒 ?制备单克隆抗体 应用 进行远缘杂交,创造植物新品种 ?基因定位 下游技术(后续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 8.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 4 比较项目 光反应 暗反应 反应场所 叶绿体基粒 叶绿体基质 能量变化 光能——?电能 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电能——?活跃化学能 物质变化 HO——?[H],O,NADPH,ATP———? CO22 2 + ++NADP, H , 2e ——?NADPH (CHO),ADP,Pi,NADP,HO 22 ATP,Pi——?ATP +反应物 HO、ADP、Pi、NADP CO、ATP、NADPH 22 +反应产物 O、ATP、NADPH (CHO)、ADP、Pi、NADP 、HO 222反应条件 需光 不需光 反应性质 光化学反应(快) 酶促反应(慢) 反应时间 有光时(自然状态下,无光反应产物暗反应也不能进行) 9.光合作用实验的常用方法 可同时使用 半叶法(遮盖法)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割主叶脉法 验证(探索)光合作用需 密封法 CO并放O、光强的影响 22 验证(探索)光合 作用中物质的转变 打孔法(抽气法) 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同位素标记法 分光法 10.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比较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真核细胞:细胞质基质,主要在线粒体 反应场所 细胞质基质 原核细胞:细胞基质(含有氧呼吸酶系) 反应条件 需氧 不需氧 5 反应产物 终产物(CO、HO)、能量 中间产物(酒精、乳酸、甲烷等)、能量 22 产能多少 多,生成大量ATP 少,生成少量ATP 共同点 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1.内环境与物质交换 12.血糖平衡的调节 13.体温的调节 6 寒炎 冷 热 冷觉感受温觉感受 器 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皮肾上下丘肤 肤 腺 脑 血管扩垂肾上腺张 血管收体 素 缩 汗腺排汗腺不排甲状代谢增汗 汗 腺 强 立毛肌收 甲状腺激散热增缩 素 加 散热减产热增 少 加 体温恒 定 7 1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5(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学的应用 灭活死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减毒活疫苗(卡介苗、牛痘苗) 人工主动免疫 注射抗原 类毒素(白喉疫苗、破伤风疫苗) 免疫预防 抗毒素(免疫动物后获得的抗体) 人免疫球蛋白制剂(抗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 人工被动免疫 注射抗体 细胞因子制剂(新型制剂) 单抗制剂 输入免疫物质(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或药物 免疫治疗 调整病人的免疫功能,从而治疗疾病 移植免疫 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是否一致,关系到器官移植的成败 8 16.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9 17.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以动物细胞为例) 比较项目 减数分数 有丝分裂 复制次数 1次 1次 分裂次数 2次 1次 同源染色体行为 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姐妹染色体交叉互换 无 子细胞染色体数 是母细胞的一半 与母细胞相同 子细胞数目 4个 2个 子细胞类型 生殖细胞(精细胞、卵细胞)、极体 体细胞 细胞周期 无 有 相关的生理过程 生殖 生长、发育 数量 DNA 数量 染色体(DNA)的 4 染色体 4 2 2 变化曲线 时期 时期 有丝减数区分难,抓住几个关键点。 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开要减半。 助记词 有丝分裂要加倍,减数分裂看同源。 再分过程同有丝,染色体中无同源。 18.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1)——T噬菌体感染细菌实验 2 10 18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1 19(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引起的碱基间关系 +A T=T+T A= A1212 基A=T G=C G=G+G C=C+C 1212本1 A=T G=C A+G=T+C A+C=T+G 12 12关 (A,G)(A,C)系A=T G=C 2121,1,1 (T,C)(T,G) (T,C)22,m (A,G)(A,G)2211,m2 (T,C)(AG)1,1122,(TC)m, 22根 据A,T)22 第,n一(G,C)(A,T)22113 ,n链(G,C)计(GC)1,1122,算 (AT)n,第22二 链 GA11AG2211,w,,r,4 TwCrTC1122 ATTA2211,s,无法计算,t,无法计算5 GCGC1122 12 20( DNA分子的复制 5’端 3’端 5’端 3’端 3’端 5’端 3’端 5’端 解旋方向 3’端 5’端 5’端 3’端 亲代(0代) 1代 2代 n代 32P A C G T 32P T G C A A C G T 31P T G C A 3231A C G T P P T G C A A C G T 31P 复制 T G C A A C G T (半保留复制) 31P 32T G C A P A C G T 31P T G C A A C G T 32P T G C A 32P n-1子代DNA分子中含亲代链的比例 1 1/2 1/2 n1/2 子代DNA链中含亲代链的比例 1/2 1/4 21(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明 22(基因分离定律中亲本的可能组合及其比数 13 亲本组合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基因型比 1 1 ? 1 1 1 ?2? 1 1 ? 1 1 显性 显性 显性 显性?隐性 显性?隐性 隐性 现型比 1 1 1 3 ? 1 1 ? 1 1 23(基因分离定律的特殊形式 特殊形式 亲本组合 子代的基因型比 子代的表现型比 (一般形式) Aa×Aa AA ?Aa?aa,1?2?1 显性?隐性,3?1 显性相对性 Aa×Aa AA ?Aa?aa,1?2?1 显性?相对显性?隐性,1?2?1 MNMNMMMNNN并显性(MN血型) L L×L L L L?L L?L L,1?2?1 显性??并显性?显性?,1?2?1 物种中存在三个以上等位基因,而每一个体只含两个等位基因或两个相同的基因,基因之间存 复等位基因遗传 ABAB在显隐关系或其它关系。如ABO血型的遗传:I、I对i为显性,I对I并显性。 显性纯合致死 Aa×Aa Aa?aa,2?1 显性?隐性,2?1 隐性纯合致死 Aa×Aa AA?Aa,1?2 显性 单性隐性配子致 Aa×Aa AA?Aa,1?1 显性 单性显性配子致死 Aa×Aa Aa?a a ,1?1 显性?隐性,1?1 伴性遗传 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子代表现型与性别有关,形式多样,在后面有专题讨论。 X上的致死效应 见专题5.23 (P) 53 24(遗传定律中各种参数的变化规律 亲本中 F F 12 遗传 包含的 包含等 产生的 配子的 表现 基因 性 状 遗传定律的实质 定律 相对性 位基因 配子数 组合数 型数 型数 分离比 状对数 的对数 F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1 分离定律 1 1 2 4 2 3 (3?1) 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 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 2 2 4 16 4 9 (3?1)F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1自由组合 33 3 8 64 8 27 (3?1)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 定 律 4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4 4 16 256 16 81 (3?1) 14 „„ „„ „„ „„ „„ „„ „„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 n nnnn因进行自由组合。 n n 24 2 3 (3?1) 25(人类的X染色体与Y染色体 眼白化 Xg血型 磷皮病 X的非同源部分 血友病 长毛耳 Y的非同源部分 红色盲 睾丸决定因子 性 染总色盲 色 体巴氏小体: X和Y的同源部分 的表皮泡化症 失活浓缩的X染色体,通过染 结 眼球网膜色素 构 色后可见,女性一个,男性无。 Y小体: X染色体 Y染色体 荧光染料染色后可见。男性有。 女性无。 性染色体由常染色体进化而来,随着进化的深入,同源部分越来越少, 或者Y染色体逐渐缩短,最后消失。如蝗虫中雄蝗2N=23(XO),雌性染色体的起源 蝗2N=24(XX)。因此X和Y染色体越原始,同源区段就越长,非同 源区段就越短。据研究,人类Y染色体产生之初含有基因约1400个, 现在仅剩下45个基因。再经1500万年人类的Y染色体将彻底消失。 26(伴性遗传的特点 说明:这里讨论致病基因的遗传。隐性遗传表示隐性基因致病,显性遗传表示显性基因致病。 特 点 示 例 aAA?交叉遗传:父传女,母传子。 AAaXY×XX XY×XX 患者 携带者 ?男(雄)性患者多于女(雌)性患者。 AaA a隐性 A Aa AA XX XYXY XY XXXX?男(雄)性患者的致病基因均由母亲传递。 患者 携带者 伴 遗传 ?男(雄)性患者的女儿均为携带者。 X ?近亲婚配发病率高。 遗 aAaAaa?患者双亲中至少一个是患者。 XY×XX Y×XX X传 患者 患者 显性 ?女(雌))性患者多于男(雄)性患者。 AaaaAaAa a XXX XX XY XY XXY 遗传 ?女(雌)性患者的子女患病机会均等。 患者 患者 患者 ?男(雄)性患者的女儿全部患病。 15 ?未患病者的后代不会患病(真实遗传)。 果蝇硬毛遗传(与X染色体同源): bBbb短硬毛)XY×XX(正常硬毛) ( ?不同源时基因无显隐性关系。 伴Y遗传 ?基因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并表现出来。 bbaB (短硬毛)XX XY(正常硬毛) ?具家族同源性,用于刑事侦探和亲子鉴定。 27(生物变异的类型 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变异 染色体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结构变异 数目变异 环境改变 染色体结构异染色体数目异变异的本质 基因结构改变 基因重新组合 (遗传物质不 常 常 改变) 遗传情况 按一定方式遗传和表现 不遗传 鉴别方法 观察、杂交、测交 观察、染色体检查 改变环境条件 关系人类遗传 产生新基因, 产生新基因型 关系人类遗传健康。植物多改变环境条件,意义 为基因重组和 产生新品种 健康 倍体能改良植也能影响性状 进化提供素材 物性状。 遗传病筛查 遗传病筛查 遗传病筛查 改变环境条件,应用价值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杂交育种 遗传健康 获得优质高产。 多倍体育种 不遗传的变异(直接影响) 相互作用 表达 性状 可环境 基因 遗 传联系 的 变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异 诱因(间接影响) 28(染色体结构变异 16 缺失 重复 倒位 易位 a b d e c b d e a b d e a c a b d e c c y z x 图示 a d e a d b e c b e a a b c b d e c x b c y z 人类的猫叫综合征(5果蝇的棒眼(小眼数一般无效应,但杂合 一般无效应,但是 效应 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目减少。X染色体某子易位常伴有不同程 大段倒位导致不育 一区段重复) 度的不育 29(生物种间关系比较 30(种群的一般特征 种群特征 主要内容 概念:单位空间内的某种群的个体数 调查方法: 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 种群密度 标志后重新捕获数 ?标志重捕法 种群密度, ?随机取样法 取样?计数?计算 种群密度,各样方中数量的均值 出生率与死亡率 年出生个体数 年出生个体数 年平均个体数 年平均个体数 17 出生率, 出生率, 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A A类生物:农作物 人类 大型哺乳类 B 存活率C 存活曲线 B类生物:水螅 一些鸟类 时间 C类生物:青蛙 鱼类 草本植物 年龄组成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性别比例 雌雄比等于1 大于1 小于1 迁移 迁入 迁出 3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8 方法篇—准确解答高考生物试题的技巧之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 提倡“两遍读题”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限定(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 技巧诠释:有些选择题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一点,读第一遍一般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在结合答案选项,就能比较准确地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 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技巧诠释:在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中,这类“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试题将近了选择题的一般以上。其实,对这类试题来说,只要我们掌握“错误原理”,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答案选项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也就能轻松作答了。 3. 启用“对比思维”,有时候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取先对比、后排除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般都可以剔除有的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采取用已知的知识对比、排除后,推导出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正确或是错误。 技巧诠释:图表类,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甚至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针对有的选择题涉及到新材料、新情景、新知识等新内容的情况,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即,如果三个已知选项都是错误的,那那个未知的选项就应该是正确的;如果两个已知的选项是错误的,那个未知的选项是错误的,那另一个选项就是正确的。 4. 注意一些生物学科特有的“潜规则”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特点,都有一些特有的“潜规则”。当然,生物学科也有一些特有的“潜规则”。比如,验证性实验试题的结论一般要求与教材上的正面知识一致;课本上出现过的遗传性状(遗传病)要依据课本书写和推导;“遗传类型”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指的是“表现型”;遗传系谱图推导中没有说明“有病”指的就是“正常”等等。 技巧诠释:在解答一些特殊选择题的时,我们除了掌握相关知识外,还要注意一些学科特有的或者某些知识点特有的“潜规则”。只有在考虑了这些“潜规则”和知识陷阱的前提下选择出来的答案才能不被某些选项的迷惑。当然,有些同学或许会问:“那有那些潜规则呢,”,这个需要同学们慢慢去收集和整理。只有这样,你们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19 5. 几种常见的选择题解题技巧 ?. 认真审阅题干,确定解题思路。 选择题的题干属于已知提示部分,它规定了选择的内容及要求。现今高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杂更隐晦更难把握,而此类试题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明确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审题应本着以下几个方面: (1)审限定条件。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胞,C3植物、C4植物,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往提示了解题的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2)审隐含条件。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补充题干。 (3)审干扰因素。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分析题干,排除干扰。 ?. 根据题型特点,采用不同方法 (1)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供选答案中不合理的答案逐个淘汰排除,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于多种形式的选择题。 (2)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者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于所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二重以上的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目宜用此法。 (3)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规律的记忆型单选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4)推理法 解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概念和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对于比较集中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题目宜用此法。 (5)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要进行细致分析、严谨的推理、正确的判断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这样的方法称为综合分析法。解答复杂的选择题、及多选题多用此法。 总之,选择题的解法形式多种多样,有时同一题目可以用各种不同方法来进行解答。因此,我们解答选择题时,可以“不择手段”来进行选择,即根据题型的要求,灵活、熟练地运用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达到快速、准确求解的目的。 20 方法篇二准确解答高考生物试题的技巧之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 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 技巧诠释: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常常也就是题目的题眼。它将告诉我们试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关键词能否准确找到是能否正确解答试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2. 能准确定位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技巧诠释:一道试题,如果我们能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着取得了一半的成功。如果我们连知识点都定位错误了,可想而知,就会答非所问,文不对题。要注意的是,一道试题常常不仅仅考查一个知识点。有的试题,每个小题都考查两三个知识点,一道答题考查了多个知识点,这要求我们不单单是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要能定位清楚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命题分析来看,如果一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入的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度不大,许多时候都是要求用课本上的原话作答。 3. 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课本原话”去寻找和组织 技巧诠释:从这么多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命制情况分析来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来自相关内容在课本上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词语、语句组合而成。如果考生能具备这种“从课本原话和题干”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那我们也就真正做到了“鱼渔皆授”的教学目标了。 4. 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式 技巧诠释:“逆向思维”是一种很重要的逻辑思维,无论是在数学上、物理学上,还是生物学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就生物非选择题答案的形成分析,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有几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 21 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易找到他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在反过来进行:题设(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 5. 答案要求“科学、合理、、简洁” 技巧诠释: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所以,生物试题的答案如果不科学,那就肯定不对。如果答案仅仅是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与已有知识矛盾,已目前所知道的现象、结论矛盾,那也将是错误的。而且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如不这样,那我们简直就是在“写散文”了。最后形成的答案尽量简洁,做到简单而不简约,如果答案拖沓繁杂,改卷老师那有那么多时间、那有那份心肠去给你慢慢推敲。所以,同学们平时要加强训练和归纳,尽量做到答案科学、合理、规范、简洁。 6. 遗传题的解答,很讲究做题步骤和规范 技巧诠释:遗传题,特别是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是近些年高考生物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常常是年年考、年年新。掌握好这类遗传题的解题技能,是合理、灵活掌握遗传规律的体现,提示提高考试得分的关键。针对这类试题,笔者总结了如下的解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让答案变得科学、合理、可行、简洁。 22 预测篇—2015高考前必做题之最后应该做的20个选择题 1(关于细胞中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RNA和DNA 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过程与高尔基体有关 C(水稻细胞的中心体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 D(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RNA和DNA,是两种能半自主遗传的细胞器,A正确;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过程与高尔基体有关,B正确;水稻是高等植物,细胞内没有中心体,C错误;溶酶体执行功能时形成吞噬泡,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器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与所用试剂对应正确的是 ( ) A(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50%蔗糖溶液 B.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TB(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 C.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无水乙醇 D.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苏丹?染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30%蔗糖溶液,A错误;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TB(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B正确;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层析液,C错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液,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高中教材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及要求”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3(用打孔器打出6块滤纸小圆片编号C,C,浸在一块点样瓷板6个凹穴(C,C,凹穴中滴加等量相应的1616 溶液)中一段时间,用镊子将小圆片放在同一淀粉琼脂培养基上的不同位置,37?孵育30min,倒入碘液1min后洗去碘液,观察培养基上相应位置是否产生透明圈(不产生蓝黑色的范围),结果如下表所示,对该 23 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编号 所加溶液 实验现象 C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 透明圈直径较小 1 C 稀盐酸 无透明圈 2 C 稀碳酸钠溶液 无透明圈 3 C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盐酸 透明圈直径很小 4 C 绿豆淀粉酶提取液+1滴稀碳酸钠溶液 透明圈直径最大 5 C 蒸馏水 无透明圈 6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B(C、C为实验组,C和C 、C 、C均为对照组 451236 C(该实验说明绿豆淀粉酶在弱碱性环境中活性较高 D(若在C凹穴中再滴加2滴稀碳酸钠溶液后重复该实验,实验结果与C相同 45【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表中所加溶液可知实验的目是探究pH对绿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A正确;1-3和6均为对照, 4和5是实验组,B正确;实验5组中透明圈最大说明酶活性最高,C正确;酶在过酸的条件下可能失活,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从实验中获取有效信息,运 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 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4(下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暗反应中C和C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该植物在?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35 下,?阶段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光照强度或者降低CO浓度中的某一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 A(图中物质甲转变成乙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 B(图中?阶段所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了光照强度 C(?阶段甲上升是因为叶绿体中[ H ]和ATP的积累 24 D(?阶段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比?阶段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暗反应中1molC+1mol CO生成2molC,所以在适宜条件下,叶肉细胞内C是C的2倍,因52335此图中甲是C,乙是C。图中物质甲与二氧化碳结合形成乙,该过程只需要酶的催化,不需要消耗ATP,A53 错误;植物在?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如果?阶段改变的环境条件是降低光照强度,那么C增加,C35减少,与图形的走势不符合,而如果改变的条件是降低CO浓度,那么C减少,C增加,与图形走势符合,235 所以本题改变的条件是降低CO浓度,B错误;CO浓度降低,由于CO供应量减少,C消耗减少,而C还原22253正常,所以C(甲)含量会上升,C错误;低CO浓度下的光的饱和点也低,D正确。 52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图形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5(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叶绿素a失去电子即成为强氧化剂,失去的电子将转移给NADP A B(电能转化成的活跃化学能可储存在ATP和NADPH中 C(光照条件下某些叶绿素a能不断丢失和获得电子而形成电子流 D(不同季节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色素不同,叶子变黄后主要是依赖叶黄素进行转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光的照射下,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作用的色素,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这些叶绿素a因被激发而失去电子,变为一种强氧化剂,失去的电子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最后传递 ,给NADP,A项正确;在光的照射下,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连续不断地丢失电子和获得电子,从 ,而形成电子流,使光能转化成电能,C项正确;随着光能转化成电能,一个NADP得到两个电子和一个氢离子形成NADPH,同时ADP和Pi结合生成ATP,这样电能就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B项正确;只有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除了具有吸收光能的作用外,还具有转化光能的作用,叶黄素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作用,不具有转化光能的作用,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Akita小鼠是一种糖尿病模型小鼠,该小鼠由于胰岛素基因突变干扰了胰岛素二硫键的形成,大量错误折叠的蛋白质累积在内质网中,导致相关细胞的内质网功能持续紊乱,并最终启动该细胞的凋亡程序。下 25 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空间结构的形成离不开内质网的加工 B(内质网功能紊乱会诱发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 C(Akita小鼠胰岛α细胞和胰岛β细胞大量凋亡 (Akita小鼠体内肝脏细胞合成糖原的速率减慢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胰岛素二硫键的形成在内质网中,合成胰岛素的细胞只有胰岛β细胞,而胰岛素合成异常只导致合成胰岛素的细胞启动凋亡程序而死亡,所以A、B正确,C错误。胰岛素有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所以Akita小鼠体内肝脏细胞合成糖原的速率减慢,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胰岛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327(下图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其中亲代噬菌体已用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32(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营养成分中的P应含AP标记 35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S标记噬菌进行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 C(图中若只有C中含大量放射性,可直接证明的是噬菌体的DNA侵入了大肠杆菌 D(实验中B对应部分有少量放射性,可能原因是实验时间过长,部分细菌裂解 【答案】A 【解析】 32试题分析: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P标记,会侵入大肠杆菌内进行增殖,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不能用放 3235射性标记的含P的无机盐,A错误。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与上一组相互对照来验证蛋白质是否为遗传物质,B正确。图中若只有沉淀物C中含大量放射性,可直接证明的是噬菌体的DNA侵入了大肠杆菌,C正确。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可能是培养时间过长,造成部分细菌裂解,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独立完成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 26 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328(将牛催乳素基因用P充分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 32个细胞,在不含P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B. 该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C. 小鼠乳腺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32D. 若体外培养的细胞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含P标记的细胞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翻译时mRNA中密码子与tRNA的反密码子配对,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A正确;转录的实质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链,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实质是将基因的遗传信息传递给RNA的过程,B错误;小鼠乳腺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 32含有4种碱基和4种核苷酸,C错误;细胞分裂n次获得2n个子细胞,原含P的母链只有两条,将来只能 32n-1使两个子细胞含有P,其占比是1/2,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转录、翻译及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9(下图为原核细胞某个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分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有6个mRNA与模板DNA形成的杂交双链 B(该基因被转录多次,方向均由右向左进行 C(转录结束后立即开始翻译,没有转录后加工的过程 D(多个核糖体串联在一起,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增加了翻译效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分析,6个黑点代表6个核糖体,其中3个在同一条mRNA上,2个同在另一条mRNA上,1个在一条mRNA上,还有两条没有结合核糖体,A错误。结合题干信息“某个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可知, 27 有多条mRNA的产生,说明同一基因被转录多次,B正确。从图中可知,3条mRNA都没有转录结束就与核糖体结合在开始翻译了,C错误。翻译中,每个核糖体各自翻译出一条多肽链,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内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0(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孟德尔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推理 C(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D(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A正确;孟德尔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推理,B正确;假说中不同遗传因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错误;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1(如图所示,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B.植株DdRr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3 C.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3为蓝花植株,2/3为紫花植株 D.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3为蓝花植株,1/3为紫花植株,1/3为白花植株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解可以判断出,基因型与表现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D R 为蓝色,D rr或ddR 为紫色,ddrr为白色。故开紫花的基因型有DDrr、Ddrr、ddRR、ddRr四种,A错误;DdRr自交,后代紫花占 28 6/16,紫花纯合子DDrr占1/16,ddRR占1/16,共2/16,可知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2/6,B正确;Ddrr与植株ddRR杂交,可产生两种基因型分别为DdRr:ddRr=1:1,表现型为蓝花:紫花=1:1,C错误;植株DDrr与植株ddRr后代为DdRr:Ddrr=1:1,表现型为蓝花:紫花=1:1,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ClB12(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用X表示)。B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l ClBClBClB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X与XY不能存活);Cl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 ,正常果蝇X染色体无ClB区段(用X表示)。果蝇的长翅(Vg)对残翅(vg)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下图是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中F长翅与残翅个体的比例为2?1 A.1 B.图中F棒眼与正常眼的比例为1?1 1 C.如果用F正常眼长翅的雌果蝇与F正常眼残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1/4 11 D.用F棒眼长翅的雌果蝇与F正常眼长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1/27 1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就翅形而言,亲本基因型是Vgvg和Vgvg,F中长翅(Vg_)和残翅(vgvg)的比例为3:1,A错1 +ClB+++++ClBClBClB误;就眼色而言,亲本基因型是XX和XY,F基因型是XX、XY、XX、XY,其中XY胚胎期死亡,1 ++++ClBXX、XY表现为正常眼,XX表现为棒眼,棒眼与正常眼的比例为1:2,B错误;F正常眼长翅雌果蝇基因1 +++++型是(1/3VgVg、2/3Vgvg)XX,正常眼残翅雄果蝇基因型是vgvgXY,二者杂交产生正常眼残翅果蝇vgvgXX ++ClB或vgvgXY的概率是2/3×1/2,1/3,C错误;F棒眼长翅雌果蝇基因型是(1/3VgVg、2/3Vgvg)XX,F11 +ClB正常眼长翅雄果蝇基因型是(1/3VgVg、2/3Vgvg)XY,由于XY胚胎期死亡,二者杂交后代产生棒眼残翅 +ClB果蝇vgvgXX的概率是2/3×2/3×1/4×1/3,1/27,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3(为了研究生物某性状的遗传方式,已完成的一组杂交过程如图,则试验的另一组应该为( ) 29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已完成的一组为正交,另一组应该是反交,A项错误。反交产生的子代细胞质遗传应该跟母本一致,B项正确,C、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正交和反交、细胞质遗传,意在考查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关于自然状态下的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叙述错误14的是 ( ) (( A.原癌基因突变可使其调节细胞周期功能改变 B.基因突变普遍存在并且可以随机的自发产生 C.基因突变必然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原癌基因可以调控细胞的正常周期,原癌基因突变可以导致调节细胞周期功能改变,故A正确;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其发生具有随机性,故B正确;基因突变后的个体如果能够存活下来,并把基因遗传给下一代,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否则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故C错误;基因重组包括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则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四分体时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5(将纯种的某二倍体植物品种甲(AA)与近缘纯种乙(EE)杂交后,经多代选育出如下图所 示的新品种丙(图中的同源染色体,黑色部分是来自品种乙的染色体片段,品种甲没有此片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30 A.该育种过程中发生过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 B.该育种过程中发生过DNA上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C.该育种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D.丙品种自交后代中有1/2个体能稳定遗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和题图可知,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根据图中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A、a)可知,DNA分子上发生过基因突变,B正确。根据亲本的基因组成,该育种过程中不可能发生交叉互换,C错误。丙品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EE?AaEE?aaEE,1?2?1,其中AAEE和aaEE能稳定遗传,占1/2,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的分离定律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要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6(人体感染“诺如病毒”会引发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发热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诺如病毒”进化的原材料主要来自突变和基因重组 B.严重腹泻后大量饮水就能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 C.浆细胞与“诺如病毒”结合后可以抵制该病毒的增殖 D.人感染“诺如病毒”后下丘脑部分细胞的活动会增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诺如病毒”的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A错误;严重腹泻后大量饮水不能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平衡,应补充生理盐水,B错误;浆细胞不能与“诺如病毒”结合,但可通过产生抗体抵制该病毒的增殖,C错误;人感染“诺如病毒”后出现腹泻症状导致内环境渗透压变化,下丘脑的渗透压调节中枢活动会增强,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渗透压调节及病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 31 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7( 实验人员用脱落酸(ABA)和脱落酸抑制剂(ABAI)处理“百丽”桃,分析其果实成熟过程中硬度(硬度与纤维素和果胶含量有关)、乙烯释放量和呼吸速率的变化,得到下图结果。据图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 A. 由图可推测ABA处理能够使果实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降低 B. ABA能够促进呼吸速率的原因是ABA在促进细胞分裂时需要更多能量 C. 由图可知长距离运输水果可用ABA处理,短距离运输可用ABAI处理 D. 乙烯释放量和细胞呼吸速率呈正相关,且ABA可使两者峰值提前出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甲可知,ABA处理可使果实硬度提前降低,说明能够使果实细胞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性增大,A错误;脱落酸ABA不能促进细胞分裂,B错误;ABA处理比ABAI处理硬度下降的快,所以长距离运输水果用ABAI处理,短距离运输可用ABA处理,C错误;图乙和图丙说明乙烯释放量和细胞呼吸速率呈正相关,且ABA可使两者峰值提前出现,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18(下图表示由甲、乙、丙3个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其中乙只能释放5,羟色胺(一种抑制性递质)。 2,2,2,CaCaCa神经元兴奋时,通道开放,使内流,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突触的突触后膜上都含相同种类的神经递质受体 32 B.突触后膜结合5,羟色胺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会改变 C.甲释放乙酰胆碱后,乙、丙两个神经元会先后产生兴奋 2,CaD.抑制乙神经元膜的通道后,甲的兴奋可传到丙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不同突触的突触后膜上都含的神经递质受体种类可能不同,A错误;5,羟色胺是一种抑制性递质,突触后膜结合5,羟色胺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会改变,B正确;甲释放乙酰胆碱后,乙神经元会产生 ,2Ca兴奋,但由于乙只能释放5,羟色胺导致丙神经元会受抑制,C错误;抑制乙神经元膜的 通道后,甲的兴奋不可传到丙,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突触的传递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9(与2型糖尿病不同,1型糖尿病的特点是 ( ) ?胰岛素的分泌绝对不足 ?机体存在胰岛素对抗 ?大多数发生在年轻时 ?大多数发生在成年以后 ?主要通过胰岛素治疗 ?主要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大多数发生在年轻时。从治疗方式看,1型糖尿病只有注射胰岛素才可控制高血糖,稳定病情,口服降糖药一般无效。所以选A。 考点:本题考查糖尿病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如图表示在采用不同网目(网眼直径)和不同捕捞强度时对大西洋鳕鱼捕获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33 A(调查鳕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B(保持捕捞强度33%同时用大网目捕鱼更有利于保持鱼群的持续发展 C(持久保持捕捞强度45%会导致鳕鱼的种群数量不断减小 D(保持捕捞强度45%同时用中网目捕鱼使鱼群的年龄组成更接近稳定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鳕鱼属于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广,且形体较大的动物,因此调查其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A项正确;图示显示,保持捕捞强度为33%,同时采用大网目捕鱼时,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更有利于保持鱼群的持续发展,B项正确;在捕捞强度为45%时,鳕鱼的种群数量在不断的减小,C项正确;保持捕捞强度为45%,同时采用中网目捕鱼时,鳕鱼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其年龄组成趋向于衰退型,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4 预测篇—2015高考前必做题之最后应该做的10个非选择题 1(水分胁迫是植物水分散失超过吸收,使植物组织含水量下降,正常代谢失调的现象。大量研究表明,光合速率随水分胁迫加强不断下降,是作物后期受旱减产的主要原因。左图是水分胁迫和复水对某植物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其中CX代表对照,L代表轻度胁迫,M代表中度胁迫,S代表重度胁迫),右图表示轻度水分胁迫对叶片气孔导度(即气孔开放的程度)的影响。 (1)水分在植物细胞内是以 和 形式存在。从左图可以看出水分可以影响光合作用的 阶段,此阶段为光合作用另一阶段提供 。在光照下,叶肉细胞产生[H]的具体部位是 。 (2)植物在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下,叶绿素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从大到小依次是 ,并且在 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重度水分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更难以恢复,最可能的原因是在重度水分胁迫下 (3)由右图的结果可以看出,轻度水分胁迫下气孔关闭而引起气孔导度的降低。此种情况下,水分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 【答案】(1)自由水 结合水 光反应 [H]和ATP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2)重度>中度>轻度(或S>M>L) 叶绿体(或类囊体)的结构和功能 (3)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进而影响光合速率 【解析】 试题分析:(1)水分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分析左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水分胁迫会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光照条件下下,叶肉细胞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叶肉细胞内产生[H]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2) 分析左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植物在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下,叶绿素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从大到小依次是重度>中度>轻度,并且在重度水分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更难以恢复,最可能的原因是在重度水分胁迫下类囊体的结构和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3)分析右图可知,轻度水分胁迫下气孔关闭而引起气孔导度的降低,此种情况下,水分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进而影响光合速率。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内水分存在形式及其与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35 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 研究酶的化学性质和作用机理,有助于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并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甲酶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 (2) 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细胞技术实质上固定的是________。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常用的方法是下图2中[ ]________(填数字序号及名称)。 图2 (3) 在生活实践中,酶制剂在洗衣粉中被广泛应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某品牌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用曲线图A、B表示(如图3)。 图3 ? 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________。 ? 在0 ?和75 ?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再度恢复到45 ?时,后者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现代生物工程中,可用酶在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以获得包裹在蛋白质中的DNA片段信息,过程如图4所示。 图4 ? a、b过程中,酶作用的部位依次是________。 ? 若将获得的DNA片段用PCR技术进行扩增,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所需酶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 36 【答案】(1) RNA (2) 多酶系统(一系列酶或多种酶) [?]包埋法 (3) ? 45? ? 高温条件下酶的结构已遭到破坏(或酶的活性已丧失) (4) ? 磷酸二酯键,肽键 ? 需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不需要DNA解旋酶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曲线可知,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后,甲酶活性不变,乙酶活性下降,说明乙酶的成分是蛋白质,甲酶的成分是RNA。 (2)固定化细胞技术实质上固定的是细胞内的一系列酶或多种酶;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常用的方法是包埋法。图中?是连接法,?是吸附法,?是包埋法。 (3)?由图3可知,45?时洗衣粉中酶的催化效率最高,说明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45?。 ?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再度恢复到45?时,后者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高温条件下酶的结构已遭到破坏,酶的活性已丧失。 (4)?由图4可知,DNA酶能催化DNA水解,破坏磷酸二酯键;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水解,破坏肽键。 ?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PCR技术扩增DNA时所需的酶是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同时不需要DNA解旋酶。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3( 下表数据为科研人员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包括G期、S期和G期,12M期为分裂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G S G M 合计 12 时长(h) 10 7 3.5 1.5 22 (1) 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___ ___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________小时,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期与S期的交界处。 1 (2) S期的启动需要某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该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期细胞融合,则G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________(填“提前”“不变”或“延迟”)。 11 33(3) 若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HTdR(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G期________(填“变长”或“变短”)。 2 (4) 处于M期细胞中的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的_____ ___发出。在M期,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若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M期的各时期特征,需用龙胆紫溶液使细胞中的________着色。 (5) 下表为科研人员全部20次实验的数据汇总表。(注:每次计数50个细胞,实验条件与观察计数方法相同) 37 间期 分 裂 期 前期 中期 后期和末期 第1次计数细胞个数 46 2 1 1 第2次计数细胞个数 45 3 0 2 „„ „„ „„ „„ „„ 计数细胞总数 932 34 14 20 根据上表数据可估算出该种细胞一个周期中前期的时长为________。 【答案】(1) S 15 (2) 提前 (3) 变短 (4) 中心体 核膜、核仁 染色体 (5) 0.75(或0.745)h 【解析】 试题分析:(1)S期进行DNA复制,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再培养3.5+1.5+10=15小时,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期与S期的交界1处。 (2)根据题意“启动信号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因此若将S期和G期细胞融合,1则G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提前。 1 333)若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HTdR(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G期变短。 2 (4)M期的前期,由细胞两极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在M期,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细胞结构是核膜、核仁。若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M期的各时期特征,需用龙胆紫溶液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 (5)某期细胞数/总细胞数=某期时长/细胞周期时长。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4(λ噬菌体有极强的侵染能力,并能在细菌中快速地进行DNA的复制,最终导致细菌破裂(称为溶菌状态),或者整合到细菌基因组中潜伏起来,不产生子代噬菌体(称为溶原状态)。在转基因技术中常用λ噬菌体构建基因克隆载体,使其在受体细菌中大量扩增外源DNA,进而构建基因文库。相关操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38 (1)组装噬菌体时,可被噬菌体蛋白质包装的DNA长度约为36,51 kb,则λgtl0载体可插入的外源DNA的 。 长度范围为 (2) λ噬菌体的溶菌状态、溶原状态各有用途。现有一种imm434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阻止λ噬菌体进入溶菌状态的阻遏物。但如果直接插入该基因,会使载体过大而超过噬菌体蛋白质的包装能力,又需要删除λ噬菌体原有的一些序列。根据上图分析: A、如果需要获得大量含目的基因的噬菌体,应当使入噬菌体处于 状态,相应的改造措施是删除λ噬菌体DNA中的 (填“左臂”、“中臂”或填“右臂”); B、如果需要目的基因在细菌中大量克隆,应当使λ噬菌体处于 状态,相应的改造措施是可以删除λ噬菌体DNA中的 (填“左臂”、“中臂”或填“右臂”),并插入 。 (3)包装用的蛋白质与DNA相比,特有的化学元素是 ,若对其进行标记并做侵染实验,可获得的结论是 。 (4)分离纯化噬菌体重组DNA时,将经培养10 h左右的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培养液超速离心后,从离心试管内的 中获得噬菌体。 【答案】(1)0,7.6kb (2)溶菌 中臂 溶原 左臂 imm434基因 (3)S 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 (4)上清液 【解析】 试题分析:(1)人工改造后的λgt10载体的长度是43.4 kb,而被噬菌体蛋白质包装的DNA长度约为36,51 kb,因此λgt10载体可插入的外源DNA的最小长度是36,43.4,0kb、最大长度是51,43.4,7.6(kb),即 39 λgtl0载体可插入的外源DNA的长度范围为0,7.6kb。 (2)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如果需要获得大量含目的基因的噬菌体,则需要子代噬菌体从细菌中释放出来,应当使入噬菌体处于溶菌状态,为此需保留λ噬菌体DNA的结构中的含有编码蛋白质外壳序列的左臂和含有重要的调控序列的右臂,可删除含有控制溶原生长序列的中臂。如果需要目的基因在细菌中大量克隆,则不需要子代噬菌体从细菌中释放出来,应使λ噬菌体处于溶原状态,并且无需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因此可以删除λ噬菌体DNA的结构中,含有编码蛋白质外壳序列的左臂,并插入可以控制合成阻止λ噬菌体进入溶菌状态的阻遏物的imm434基因。 35 (3)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特有的化学元素是S。通过用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经放射性检测,可获得的结论是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中。 (4)因噬菌体较大肠杆菌轻,将经培养10 h左右的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培养液超速离心后,噬菌体会存在于离心试管内的上清液中。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5(某种鸟的羽色受两对相互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基因在性染色体的非同源区,B、b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位置如图甲所示。该鸟羽毛颜色的形成与相关基因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回答: (1)据图分析可知,雌性黑色鸟的基因型有 种,雄性纯合灰色鸟的基因型是 。若在某特定的环境中,灰色羽毛使鸟利于躲避敌害,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B基因的基因频率会 。 (2)图甲所示个体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会产生 个成熟的生殖细胞,该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应该有 种,如果该个体产生了含有两个B基因的生殖细胞,原因是在减数分裂的 期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所致。 (3)为了判断一只黑色雄鸟的基因型,可将它与多只灰色雌鸟杂交。如果子代羽色表现为 ,则该黑鸟为纯合子;如果子代出现两种羽色,则该黑鸟的基因型为 。如果子代出现三种羽色,那么子代中黑色雌鸟所占比例为 。 (4)该鸟体内还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D能使灰色或黑色羽毛出现有条纹,d为无条纹。如果将黑色无条纹雄鸟和灰色有条纹雌鸟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有条纹:黑色无条纹:灰色有条纹:灰色无 40 条纹,1:1:1:1,该结果 (能/不能)说明B和D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 。 AA【答案】(1)2 bbZZ 下降 (2)1 4 第二次后 AAAa(3)全部黑色 BbZZ或BBZZ 1/8 (4)不能 无论B、b与D、d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都会出现该结果 【解析】 试题分析:(1)分析图形可知,A与B基因同时存在时羽毛为黑色,含A基因但不含B基因时羽毛为灰色, AA不含A基因时羽毛为白色,所以雌性黑色鸟的基因型有BBZW和BbZW共2种,雄性纯合灰色鸟的基因型是 AAbbZZ。若在某特定的环境中,灰色羽毛使鸟利于躲避敌害,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B基因的基因频率会下降。 (2)根据图甲的性染色体组成可知其性别为雌性,所以其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会产 A2生1个成熟的卵细胞;该个体的基因型为BbZW,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其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应该有2=4 种;如果该个体产生了含有两个B基因的生殖细胞,原因是在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B基因的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所致。 A (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黑色雄鸟的基因型可能为B Z Z,共4种基因型可能;要判断一只黑色雄鸟的基 AAAZ);因型,可将它与多只灰色雌鸟(bbZW)杂交。如果子代羽色表现为全部黑色,则该黑鸟为纯合子(BBZ AAAa如果子代出现两种羽色,则该黑鸟的基因型为BbZZ或BBZZ。如果子代出现三种羽色,那么该黑鸟的基因 Aa型为BbZZ,子代中黑色雌鸟所占比例为1/8。 (4)将黑色无条纹雄鸟和灰色有条纹雌鸟杂交,不管B和D基因是连锁遗传还是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黑色有条纹:黑色无条纹:灰色有条纹:灰色无条纹,1:1:1:1,因此该结果不能说明B和D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图形和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及计算能力。 6(雌雄同株植物拟南芥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野生型拟南芥的种皮为褐色(AA),突变型的种皮为黄色(aa)。某科研小组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萝卜体内的一个A0基因(控制红色种皮)定向插入野生型拟南芥的M基因中(M基因与种皮颜色无关,A基因和M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右图),通过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X。 41 (1)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萝卜A0基因与运载体DNA用同种________________酶切割后,黏性末端可以相互黏合,这种黏合只能使_____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 (2)转基因植株X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四分体时期含有_________个A0基因,A0基因与正常M基因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 (3)研究发现a基因是A基因发生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后形成的,这种变异称___ _ ___。基因表达时,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称为___ ___。若A基因形成的mRNA末端序列为“-AGCGCGACCAGACUCUAA-”,且A比a多编码2个氨基酸,由此可知,突变后替换位置的碱基对是___________(起始密码位置相同,UGA、UAA为终止密码)。 (4)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A0基因插入M基因中会导致M基因功能丧失。为了推测M基因的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植株X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由实验结果推测,植株X产生的雄配子所含控制种皮颜色的基因是__________,进而推测基因M的功能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A0基因相对于A基因为__________性,若植株X自交,子代中红色种皮植株所占的比例__________。 (5)拟南芥的叶片正常对叶片卷曲为显性,叶形与种皮性状独立遗传。转基因植株X叶片卷曲,用它做母本与纯合叶片正常的突变型植株杂交得到F1,再将F1中红色种皮植株自交得到F2,F2中表现型为红色种皮正常叶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答案】(1)限制 互补的碱基 (2)2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3)基因突变 转录 A/T(或T/A) (4)A 雄配子的正常发育(或花粉的活性) 显 1/2 (5)3/8 【解析】 试题分析:(1)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萝卜A0基因与运载体DNA用同种限制酶切割后,黏性末端可以相互黏合,这种黏合只能使互补的碱基连接起来。 (2)转基因植株X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染色体要进行复制,所以插入M基因中的A0基因也随着复制,因此四分体时期含有2个A0基因,A0基因与正常M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而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分离,所以A0基因与正常M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3)研究发现a基因是A基因发生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后形成的,而由于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改变所引起的变异称为基因突变。基因表达时,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称为转录。若A基因形成的mRNA末端序列为“-AGC GCG ACC AGA CUC UAA-”,由于A形成的mRNA末端序列中的UAA是终止密码,不编码氨 42 基酸,而A比a多编码2个氨基酸,由此可知,A基因突变后形成的a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末端序列为“-AGC GCG ACC UGA CUC UAA-”,突变后替换位置的碱基对是A/T(T/A),因为mRNA中的U与A配对,A与T配对。 (4)植株X(?)的基因型是A0MAA,野生型植株(?)的基因型是AAMM,形成的子代的基因型是A0MAA:AAMM=1:1,A0MAA表现为种皮红色,而AAMM表现为种皮褐色,说明A0基因相对于A基因为显性。植株X(?)的基因型是A0MAA,野生型植株(?)的基因型是AAMM,形成的子代的表现型都是褐色,那么子代的基因型是AAMM,说明没有A0MAA的个体,而没有基因型A0MAA的个体,是因为A0MAA的个体没有产生A0A的雄配子,因此可以推测基因M的功能可能与雄配子的正常发育或花粉的活性有关。若植株X自交,A0MAA产生的雌配子是A0A和MA,而A0MAA产生的雄配子是MA,所以子代的基因型是A0MAA和MMAA,比例为1:1,所以子代中红色种皮植株所占的比例1/2。 (5)假设拟南芥的叶片正常和叶片卷曲由基因Bb控制,那么叶片卷曲的转基因植株X的基因型是A0MAAbb,纯合叶片正常的突变型植株的基因型是MMaaBB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中A0MAaBb和MMAaBb,再将F1中红色种皮植株自交也就是让基因型A0MAaBb自交得到F2,A0MAaBb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及结合形成的子代如下表: 雌配子 A0AB A0Ab MaB Mab 雄配子 MaB A0MAaBB A0MAaBb MMaaBB MMaaBb 红色种皮 红色种皮 黄色种皮 黄色种皮 正常叶 正常叶 正常叶 正常叶 Mab A0MAaBb A0MAabb MMaaBb MMaabb 红色种皮 红色种皮 黄色种皮 黄色种皮 正常叶 卷曲叶 正常叶 卷曲叶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F2中表现型为红色种皮正常叶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3/8。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7(请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 研究发现,两种调节功能相近的激素如果同时使用, 其调节作用会进一步增强。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同时使用时对动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程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本探究实验的假设为:(80) ____。 (2)根据实验结果预测来完善以下实验设计思路: 43 ?取4只同种性别的成年的W品系的小鼠,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四组。 ?配制生理盐水,并用生理盐水配制A mol/L的甲状腺激素溶液,B mol/L的生长激素溶液以及一定浓度的激素溶液X(每升X溶液含甲状腺激素Amol和生长激素B mol)。且这些激素的浓度适宜。 ?甲、乙、丙、丁组小鼠每只每天分别注射 (81) , (82) 。 ? (3)上述实验思路?的设计是有问题的,请改正: (83) 。 (4)从乙、丙、丁组的小鼠上所采集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5)实验结论(省略) ? 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和使用浓度对蓝莓插条(插枝)生根的影响,开展了如下实验研究。 ? 方法与步骤:( 省略) 。 ? 实验结果:测定12天、18天和30天的生根率,获得如下数据。 方法 组别 IBA浓度12天生18天生根30天生根 -1/mg?L 根率 率 率 ?:将IBA预先添加到基1 0 0 1.0 1.0 本培养基中,再将插条接2 0.05 0 20.0 74.0 种到相应的培养基上。 3 0.1 0 12.0 50.0 4 0.2 0 10.0 48.0 ?:将插条置于不同浓度5 0 0 1.0 1.0 的IBA溶液中沾蘸5s,再6 200 70.0 100 100 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中 7 500 4.0 90.0 91.0 8 1000 0 87.0 88.0 (6)本实验中的对照组的组别为 。 44 (7)方法?中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则需要 。 (8)使用IBA诱导蓝莓插条生根时,采用方法?更好,原因是使用该处理方法时,在 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9)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当IBA浓度最适时,采用不同方法诱导蓝莓生根的生根率随时间变化”的柱形图。 【答案】(1)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同时使用对动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或小于)两种激素各自单独使用的促进作用之和 (2)等量的溶液X、A mol/L的甲状腺激素溶液、B mol/L的生长激素溶液和生理盐水(其中顺序不可颠倒) (3)每天给四组小鼠称重,记录下体重,并计算各组的平均值(分析比较得到体重增长量数据 ) 4)取40只(或其他数据,能体现平行重复原则)生长状况一致的同性别、同品系的幼年小鼠,平均分( 成四组,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四组。 (5)1和5 85、在IBA浓度为0,0.1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6)起始生根时间早,生根率高(或生根率达到最高时的时间早,或操作简便) (9) 【解析】 试题分析: (1)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不唯一,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同时使用时对动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程度,所以可假设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同时使用对动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两种激素各自单独使用的促进作用之和(或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同时使用对动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小于两种激素各自单独使用的促进作用之和)。 (2)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根据实验结果曲线可知,甲、乙、丙、丁组小鼠每只每天应分别注射等量的溶液X、A mol/L的甲状腺激素溶液、B mol/L的生长激素溶液和生理盐水。 45 (3)对照实验的步骤一般设计为:a取材分组,b相同或不同处理,c近一步处理,d观察记录比较实验结果;所以本实验的最后一步应为每天给四组小鼠称重,记录下体重,并计算各组的平均值,分析比较得到体重增长量数据 。 (4)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都能促进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但对成年动物的生长发育作用不明显;对照实验还应遵循等量原则和平行可重复原则,所以应更改为取40只生长状况一致的同性别、同品系的幼年小鼠,平均分成四组,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四组。 (5)本实验目的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的不同使用方法和使用浓度对蓝莓插条(插枝)生根的影响,所以不同的吲哚丁酸(IBA) 使用方法和使用浓度是自变量,自然条件下的生长及没有使用外源激素处理的组别为对照组,结合表中记录可知,1和5为对照组。 (6)若需进一步确定在培养基中添加IBA的最适浓度,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IBA浓度为0,0.1mg/L时效果明显,因此需要在IBA浓度为0,0.1mg/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7)结合题意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方法?具有起始生根时间早,生根率高等的优势,因此使用IBA诱导蓝莓插条生根时,采用方法?更好。 8)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组和第6组生根效果明显,其对应的浓度为最适宜浓度;所以要绘出“当IBA( 浓度最适时,采用不同方法诱导蓝莓生根的生根率随时间变化”的柱形图,应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生根率 -1-1为纵坐标,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画出IBA浓度为0.05 mg?L和200 mg?L时第12、18、30天时的柱形图。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激素作用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8(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E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E、E分别表示流入牲畜、123昆虫、鼠的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上的牧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牲畜、昆虫、鼠等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 。 (2)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100%(用图中字母表示)。 (3)调查发现出现了有耐旱性状的牧草新物种,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原因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导致牧草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最终与其它种类的牧草产生了 。 (4)甲图表示该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K表示仓鼠种群在适宜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请回答: 0 46 据甲图分析,仓鼠的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迁入新天敌后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 之间。 【答案】(1)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E1+E2+E3)/E (3)生殖隔离 (4)S K2—K3 【解析】 试题分析:(1)生态系统的信息交流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E1+E2+E3)/E×100%。 (3)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4)分析图形可知,随时间的推移,仓鼠种群数量先逐渐增多,然后保持相对平衡,呈“S”型曲线;迁( 入新天敌后在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数量会在一定时间内建立新的平衡状态,其环境容纳量在K2—K3 之间。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信息交流和能量流动物、种形成及种群数量变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请分析回答有关微生物及其应用的问题: 9 ?、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科学家发现,在微生物M产生的脂肪酶作用下,植物油与甲醇反应能够合成生物柴油(如图1)。 图1 图1 图2 (1)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微生物M,应选择下列固体培养基(仅列出了碳氮源)中的 。(填编号) A(蛋白胨、柠檬酸铁铵 B(橄榄油、硫酸铵 C(乳糖、酵母膏 D(葡萄糖、蛋白胨 47 (2)微生物M分离提取的脂肪酶通常需要检测酶活性来确定其应用价值。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技术使脂肪酶能够重复使用,比较图2中的三种工艺,最好选择_________ 工艺。 ?、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图3所示,?为土壤样品。 图3 (3)?为对照,微生物在?中不生长、在?中生长。?与?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 ;使用 法可以在?上获得单个菌落。 (4)采用固体培养基培养细菌时为什么要倒置培养, 。 ?、急性肠胃炎、手足口病分别是由细菌、病毒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和病毒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 (5)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 3(6)分别取0.1mL已稀释了10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三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 个。 (7)噬菌斑(如图4)是在长满细菌的培养基上,由一个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出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连续取样、在培养基中培养的方法,测得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变化曲线(图5)。下列有关该曲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多选,填编号) 图4 图5 A(曲线a,b段噬菌体数量不变,说明此阶段噬菌体还没有开始侵染细菌 B(曲线a,b段细菌细胞中正旺盛地进行细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8 C(由b到c对应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细菌已经绝大部分被裂解 【答案】(1)B (2)酶的固定化 C (3)?的培养基中没有加入苯酚作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苯酚作为碳源 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 (4)防止冷却过程中凝结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 8(5)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6)5.6×10个 (7)ABC 【解析】 试题分析: (1)橄榄油属于脂肪,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微生物M,应选择的固体培养基中应含有脂肪,通过观察培养基中的脂肪变化来选择该微生物,所以选B。 (2)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可利用酶的固定化技术使脂肪酶能够重复使用,酶的固定常用包埋法,三种工艺中,最好选择C。 3)分析筛选过程图可知,若微生物在?中不生长、在?中生长,由于该细菌只能降解利用苯酚,则?与( ?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的培养基中没有加入苯酚作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苯酚作为碳源;分离获得单个菌落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4)固体培养基培养细菌时,要防止冷却过程中凝结形成的水珠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因此需要倒置培养皿。 (5)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6)若分别取0.1mL已稀释了10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三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 3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55+56+57)/3x1000/0.1x10=5.6 8×10个。 (7)根据题意分析曲线可知,曲线a,b段噬菌体数量不变,说明此阶段还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A错 n误;曲线a,b段细菌细胞中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100x2=1000,所以由b到c对应时间内噬菌体繁殖n<10代,C错误;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细菌已经绝大部分被裂解,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0(请分析回答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问题: 某种大肠杆菌的质粒中含有β-半乳糖苷酶α片段序列(图4),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中则含有β-半乳糖酶 49 ω片段序列(图3),由于天然大肠杆菌同时具备这两种片段序列,可以使培养基中含有X-gal底物转变成蓝色产物,当缺少任意一个α或ω片段序列,X-gal底物不能转变成蓝色产物。Hind?、 EcoRI、BamHI分别为三种限制性内切酶,下图5中箭头所指为三种限制酶的切点。 (1)要能筛选出转基因菌种,应选用的限制性内切酶是 ,选择的依据是 。 (2)控制F8的基因也可以通过人体细胞相应的mRNA来合成,该合成的过程称为 。如果F8基因表示人生长激素基因,则相应的mRNA可以从人体 (下丘脑细胞/垂体细胞/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所有体细胞)中获取。 (3)重组质粒形成与否需要鉴定和筛选,方法是将重组质粒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通过含抗生素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观察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进行判断,如下图。 (A/B)。 在筛选时应该先用选择培养基 (4)将经转基因技术处理过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后,再将大肠杆菌接种到含有X-gal底物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出现较多的蓝色菌落,这是因为 。 (5)控制F8的基因能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得到表达,其遗传学基础是 。 (6)如果控制F8的基因长度为3000碱基对(bp),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使降解产物分开。用酶A单独酶切,结果如下图l。用 酶B单独酶切,结果如下图2。用酶A和酶B同时酶切,结果如下图3。请画出该基因同时用酶A和酶B酶切时的作用位点示意图(并标注好酶切后碱基片断的长度): 。 【答案】(1)EcoRI 切断α片段序列,为重组DNA分子的筛选提供标记 (2)逆(反)转录 垂体细胞 (3)A 50 (4)同一种限制酶作用的目的基因、质粒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因此会出现质粒的自身环化的空载现象,空载质粒含有完整的α、ω片段序列,能利用培养基中的X-gal底物产生蓝色产物 (5)各种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6)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酶应能获取目的基因同时在质粒上存在,并且能作为筛选标记,故符合条件的是EcoRI酶,切断α片段序列,不能生成蓝色,可为重组DNA分子的筛选提供标记。 (2)利用人体细胞相应的mRNA来合成控制F8的基因的过程称为反转录法。垂体能合成并分泌生长激素,如果F8基因表示人生长激素基因,则相应的mRNA可以从人体垂体细胞中获取。 3)根据图形可知,大肠杆菌的质粒中含有青霉素抗性基因但不含四环素抗性基因,所以重组质粒中也要( 含有青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该基因表达产物具有抵抗青霉素的能力,因此应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筛选,所以选A。 (4)将经转基因技术处理过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后,再将大肠杆菌接种到含有X-gal底物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出现较多的蓝色菌落,这是因为同一种限制酶作用的目的基因、质粒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因此会出现质粒的自身环化的空载现象,空载质粒含有完整的α、ω片段序列,能利用培养基中的X-gal底物产生蓝色产物。 (5)控制F8的基因能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得到表达,说明各种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6)分析酶切后的结果可知,用酶A和酶B同时酶切,导致酶A单独酶切后的2000(bp)和1000(bp)及酶B单独酶切后的2000(bp)片段消失,产物中仅含有1400(bp)、600(bp)和400(bp)片段;说明控制F8的基因中含有1个酶A的切点,2个酶B的切点,且酶B的2个切点位于酶A切点的两侧,距酶A切点分别为1400(bp)和600(bp),;即酶A将该基因切割为2000(bp)和1000(bp)后,酶B能将2000(bp)切割为600(bp)和1400(bp)两种片段,另一个酶B切点能将1000(bp)切割为600(bp)和400(bp)两种片段,据此可画出该基因同时用酶A和酶B酶切时的作用位点示意图。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51 警示篇—2015高考应该规避的20个易错点之分子与细胞部分易错点 易错点01:没有理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易错分析:规避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相关的4个失分点 (1)不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种类相同,但各组分的含量不同,这与细胞的功能有关,如功能越复杂的膜中,蛋白质数量越多。(2)细胞膜的组分并不是不可变的,如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组分发生变化,糖蛋白含量下降,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3)糖类主要与蛋白质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二者都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关。(4)细胞膜结构图示中糖蛋白的多糖侧链是判断生物膜内、外侧的依据,多糖侧链所在的一侧为细胞膜外侧,另一侧则为细胞膜内侧。 对酶的产生场所、作用场所、来源、作用及受外界条件影响相关知识模糊不清,混淆了酶和激素的作用。 易错点02:对酶的产生场所、作用场所、来源、作用及受外界条件影响相关知识模糊不清,混淆了酶和激素的作用。 易错分析:酶知识的正误辨析 正确说法 错误说法 产生场所 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不考虑人的成熟红细胞) 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能产生 化学本质 有机物(或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 蛋白质 基本单位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合成场所 核糖体或细胞核 核糖体 作用场所 既可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 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温度影响 低温影响酶的活性,不破坏酶的结构,高温使酶变性失活 低温引起酶变性失活 作用 酶只起催化作用 酶具有调节、催化等多种功能 来源 生物体内合成 有的来源于食物 易错点03:忽视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特殊性 易错分析:对物质跨膜运输的五种方式之间的区别模糊不清,如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主动运输、胞吞与胞吐都需要消耗能量,但其又有本质上的区别。 52 易错点04:对ATP的知识了解不足 易错分析:对ATP的结构、产生及利用认识不足,不能正确理解ATP各字母所代表的含义、不清楚不同生物体产生ATP的生理作用及场所的不同。 (1)ATP可以简写为A-P,P,P,其中A 代表腺苷(由腺嘌呤与核糖组成),T代表三个,P 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中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物质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它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2)ADP与ATP转化发生的场所及相关生理过程 ( 易错点05:对细胞周期概念的实质理解不清楚 易错分析:一是对细胞周期的概念模糊,不清楚一个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二是不理解图中不同线段长短或扇形图面积大小所隐含的生物学含义。线段长与短、扇形图面积大小分别表示细胞分裂周期中的间期和分裂期,间期主要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该时期没有染色体出现,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均分。 53 理解细胞周期概念时应明确三点:?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周期性;?分清细胞周期的起点和终点;?理解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与分裂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各期在时间、数量等方面的关联性。其生物学模型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线段描述、表格数据描述、坐标图描述、圆形图描述等。 说明:选择观察细胞周期的材料时最好分裂期较长且整个细胞周期较短的物种。因为各时期的持续时间长短与显微镜视野中相应时期的细胞数目成正相关,所以是分裂期相对越长的细胞,越容易观察各期的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 易错点06:不能正确把握细胞增殖过程中相关细胞器及物质变化 易错分析:易错的原因是不清楚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形成细胞壁,由此一个细胞形成两个子细胞,而参与细胞壁形成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1)直接参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活动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直接参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活动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和中心体。直接参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活动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和高尔基体。 (2)赤道板与细胞板的区别:赤道板是一个理论意义上的面,不是真实存在的。细胞板是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它是细胞壁的前身,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散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形成过程中有高尔基体的参与。它的位置就是中期时赤道板的位置。更多精彩内容请看 试题调研《高考状元纠错笔记》。 54 警示篇—2015高考应该规避的20个易错点之遗传与进化部分部分易错点 易错点07:没有掌握DNA半保留复制的原理和相关计算 易错剖析:不理解有关DNA分子复制的相关计算。在计算DNA分子在第n次复制过程中所添加含某种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目时,要先计算出n次复制时所需要的该种脱氧核苷酸数,再减去(n-1)次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该种脱氧核苷酸数。例如: (1)已知DNA分子中碱基数,求复制n次与第n次所需某碱基的数目:某DNA分子中含某碱基a个,复制n n次,则共需加入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及互补配对的碱基为a×(2-1)个。但第n次复制时所需含该碱基的 nn-1n脱氧核苷酸及互补配对的碱基为:a×(2-1)- a×(2-1)= a×2-1。 (2)已知某一被15N标记的DNA分子(亲代),转移到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若干代,其结果分析如下: 易错点08:对中心法则适用范围模糊不清 易错分析:一是不理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异同;二是不能将试题与中心法则中的DNA复制、转录和翻译有机联系起来;三是不清楚不同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所不同。 (1)明确发生这几个过程的生物类群:DNA?DNA、DNA?RNA、RNA?蛋白质过程发生在细胞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中和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的增殖过程中,RNA?RNA、RNA?DNA只发生在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的增殖过程中,且逆转录过程必须有逆转录酶的参与。 (2)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RNA复制的比较: 55 易错点09:不能准确判断生物的显性和隐性性状 易错分析:不知道怎样确定某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是导致做错的根本原因。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方法如下: (1)据子代性状判断:?不同性状亲代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该性状为显性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的亲本性状?该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 (2)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具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都为显性。 (3)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 (4)若用以上方法无法判断时,可用假设法。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时,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做假设或对同一性状做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时,则不必再做另一假设,可予以直接判断。更多精彩内容请看 试题调研《高考状元纠错笔记》。 易错点10: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认识不足、灵活运用能力差 56 易错分析:不能灵活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中的比例关系去解决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只要题目中说明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或独立遗传,都可以用基因的分离定律中的数学模型去解决。 (1)可采用比较法,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和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异同: (2)可采用综合联系的方法来学习:从细胞水平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表表示: (3)关于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题目的求解,可先研究每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然后再把它们的结果综合起来考虑。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建立在基因分离定律基础之上的,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两种并不矛盾。如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2中四种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依据两对相对性状单独遗传时出现的概率来计算。如黄色出现的概率为3,4,圆粒出现的概率为3,4,即子二代黄色圆粒出现的概率为3,4(黄色)×3,4(圆粒),9,16(黄色圆粒)。这是利用基因分离定律来解决较复杂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问题的一种简单方法,其理论依据是概率计算中的乘法定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各自概率的乘积)。 易错点1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混淆不清 易错分析:不知道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区别: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因此基因突变只是染色体上的某一位点上的改变,有可能产生新的基因,而染色体变异改变的是一些基因的数量、排列顺序;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而染色体变异是细胞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57 易错点12:对基因频率及其相关计算掌握不牢固 易错分析:本知识点易错之处有二,一是当有外来种群入侵时,不能将其与原种群看作是一个整体,错误地将原种群与入侵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分开计算再相加;二是不理解随机交配与其子代某种基因频率的关系。对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要掌握以下方法: (1)基因频率的计算:基因频率是指某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 计算方法: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的总数,控制同种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总数。具体地说,如若某二倍体生物的某一基因位点上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则该种群中相关的基因型可能有AA、Aa、aa三种,如果它们的个体数分别是N、N、N,并且我们把种群中显性基因(A)的频率记作p,与其相应的隐性基因(a)的频率记l23 作q,那么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p=[2N+N,2(N+N+N)]×100,,a的基因频率为q=[N+2N,2(N+N+N)]12l2323I23×100,。 ?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频率与1/2杂合子频率之和。 (2)哈代—温伯格平衡法则(遗传的平衡定律):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 2222a)时,假设p代表A基因的频率,q代表a基因的频率,则:(p+q)= p+2pq+ q,其中p是AA(显性纯 2合子)的基因型频率,2pq是Aa(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q是aa(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3)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基因型频率是指在一个进行有性生殖的群体中,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例。相关计 2算:?显性纯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A的基因频率×A的基因频率=p×p=p;?隐性纯合子aa的基因型 2频率=a的基因频率×a的基因频率= q×q= q。?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p×q +q×p=2 pq (A和a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可能有两种情况,即Aa和aA)。 58 警示篇—2015高考应该规避的20个易错点之稳态与环境部分易错点 易错点13:将生长素分布多少与浓度高低混为一谈 易错分析:一是不能正确分析水平放置的生长幼苗在植株不同部位生长素分布情况,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在下部(近地侧)比上部(远地侧)的分布多。对于植株的茎来说,这个生长素浓度属于低浓度,能促进生长,因而下面的生长较快,植株的茎就向上弯曲生长。同样的生长素浓度,对于植株的根来说,属于高浓度,会抑制生长,因而,根部下面的生长比上面的慢,根就向下弯曲生长。二是将生长素浓度高低与多少混为一谈,认为多就是浓度高。要注意不同部位生长素分布多少与生长素浓度高低具有不同的含义,前者通常用于说明生长素的分布情况,后者通常用于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情况。 (1)?单侧光:单侧光照射影响生长素的运输,产生植物向光性。向光性产生的内部因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外部因素是单侧光的照射。?地心引力(重力)?茎的背重力性,根的向重力性。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把植物体横放时受到地心引力作用,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由于根、茎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而产生根的向重力性、茎的背重力性。 (2)运用生长素的两重性来解释植物的生长现象时,应首先注意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的是植物的哪个部位(根、茎、叶、果实等),从而判断对其生长是促进还是抑制。 (3)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体现——顶端优势。?原因: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应用:果树的剪枝、茶树摘心、棉花打顶等都能增加分枝,提高产量。 (4)除顶端优势外的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a(根的向重力生长,其中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根生长,而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的生长,表现出向重力性。 b(除草剂,其中2,4-D就是利用双子叶植物适应浓度较低,而单子叶植物适应浓度较高而制成的,故可在单子叶作物中除去双子叶杂草。 易错点14:对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认识不足 易错分析:对除生长素外的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认识不足,是出错的主要原因。 (1)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归纳表: 59 (2)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任何一种生理活动都不是受单一激素调节的,而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激素之间,有的是相互促进的;有的是相互拮抗的。 ?相互促进方面:a(促进果实成熟:乙烯、脱落酸。b(促进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素、生长素。c(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d(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e(促进坐果和果实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相互拮抗方面:a(顶端优势: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都促进侧芽生长。b(雌雄花的分化:生长素使雌花增加,赤霉素促进雄花形成。c(调节气孔的开闭:细胞分裂素促进气孔张开,脱落酸促使气孔关闭。d(防止器官脱落:生长素抑制花朵脱落,脱落酸促进叶、花、果的脱落。e(种子发芽: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种子发芽,脱落酸抑制种子发芽。f(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叶片衰老,脱落酸促进叶片衰老。 易错点15: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理解不到位 易错分析:一是不知道参与体液调节的物质除了蛋白质成分的激素外,还有其他成分的激素。二是不知道下丘脑通过合成并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来调节垂体分泌相应的促激素。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2)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下丘脑与激素调节——内分泌腺的枢纽:垂体具有调节、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作用,但其分泌激素的多少受下丘脑支配,即下丘脑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来调节垂体的分泌;?下丘脑与血糖平衡的调节——神经一体液调节;?下丘脑与体温调节——体温调节的中枢 易错点16:对人体内环境的概念与组成成分理解不够深入 易错分析:不知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 (1)辨别某种物质是否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时,首先分清它是否为液体环境中的物质,其次要看这种物质是否存在于细胞外液,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所处的液体环境,不属于细胞外液,而是细胞内液,因而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60 (2)要清楚内环境中各种不同的成分。 ?血浆的成分:水,约90%;蛋白质,约7%,9%;无机盐,约1%;血液运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脂质、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核苷酸等;血液运送的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氨等;血液运送的气体、激素等,如O2、CO2、胰岛素等。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更多精彩内容请看 试题调研《高考状元纠错笔记》。 易错点17:混淆免疫失调引起的各类疾病 易错分析:常见错解的原因是混淆了引起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和过敏反应等免疫失调疾病的机理和特点。 (1)在学习中注意记住一些三种常见的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例子和发病原理。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比较如下: (2)由过敏原引起产生的抗体和由抗原引起产生的抗体比较如下: 易错点18:对指针偏转和神经元图解不清楚。 易错分析:(1)在神经纤维上: ?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61 ?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 ?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到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易错点19:混淆种群增长率、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增长倍数λ的理解 易错分析:对种群增长率、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增长倍数λ的理解 (1)种群增长率: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其为:(这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100%,增长率,即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种群增长速率:指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即曲线斜率),其计算公式为:(这一次总数,上一次( 总数)/时间。假设某一种群的数量在某一单位时间t(如一年内),由初数量N增长到末数量N,则这一单位0t时间内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分别为: 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100%,(N,N)/N×100%(无单位); t00 增长速率,(末数,初数)/单位时间,(N,N)/t(有单位,如个/年)。 t0 (3)对“λ”的理解 tN,Nλ,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λ>1时,种群密度增大;λ,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t0 λ<1时,种群密度减小。 易错点20:对四种成分的作用及代表生物模糊不清。 易错分析: 误区类型 特例 细菌都是分解者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特殊消费者 蚯蚓、蜣螂、秃鹰及某些种类的软体动物是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动物都是消费者 分解者 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植物都是生产者 菟丝子等一些寄生植物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62 杂谈篇一:最后10天,每天进步一小步,高考前进一大步 高考备考仅剩10天,试想一下,从现在开始,每天进步一小步会怎样, 第一、每日做题 考前要养精蓄锐,并不是说整天休息。相反,每日还是要做些题的,不要让自己手生,要让自己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形成模式识别能力。做题时要注意: 1.做题的数量不能多,难度不能大 2.选择中档题,一次成功 面对一道题,用心去做,看看能否一下就理出思路,一做就成功。一份试卷,若没能一次成功地解决几道题,就往往会因考试时间不够而造成“隐性失分”。 3.讲求规范 每年高考,都会有不少考生因答题不规范而丢分,非常可惜。考生要找几道有评分标准的考题,认真做完整,再对照评分标准,看看是否答题严密、规范、恰到好处。 4.限时训练 可以找一组题(比如10道选择题),争取限定一个时间完成;也可以找一道大题,限时完成,等等。这样,主要是创设一种考试情境,检验自己在紧张状态下的思维水平。 学会总结 5. 应当把每一次练习当成巩固知识,训练技能、能力的一次好机会。练习题是做不完的,关键在于打好基础,学会总结,寻找规律,一通百通,大彻大悟。 第二、回归基础 一般说来,考前不宜攻难题,既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也没有必要。要回到基础,把基础夯得扎扎实实的,这样在考试时才能做到基础分尽量不丢。 第三、激活思维 可以找一些题,只想思路,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不必具体详解,再对照解答,检验自己的思路。这样做,有利于在短时间里获得更多的具有策略意义的解题方向,训练思维品质。 第四、相信自己,挖掘潜能 不管你现在情况怎样,你都要相信自己还有巨大的潜能。从开始复习到高考往前赶超50名的大有人在,赶超80名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人在关键时刻的进步是惊人的。 63 严格地讲,高考其实就看谁笑到最后,你能坚持到最后,你就能笑到最后。而坚持到最后,就要求你必须具有坚定的意志。全力以赴,坚定你的意志;知难而进,磨砺你的意志;战胜惰性,提升你的意志;苦中作乐,优化你的意志。 第五、调整心态 高考不仅仅是知识和智力的竞争,更是心理的竞争。心态决定着你的成败,努力去寻找你最近的不良心态,并努力去改变,用积极的心态促使你考试成功。 调整心态时要注意: 1.把握自我。复习时紧跟老师踏踏实实地复习没有错,但也不能完全忘了自我的存在。要有自我意识,“我”如何适应老师的要求,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搞好最后阶段的复习,我如何在“合奏”的前提下灵活处理好“独奏”等。 2.战胜自我。把握自我,十分重要。但战胜自我,更为重要。面对迎考复习的艰辛,面对解题的繁难,面对竞争的压力,面对多变的情绪,只有“战胜自我”,才能“天宽地阔”。 考试临近,切忌搞疲劳战术,过度疲劳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适感,不利于考试时水平的发挥。 高考前夕“吃素”的好处 2015年的高考已经进入倒计时,在这距离高考只剩下10多天的时间里,考生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如何调整饮食才最有利, 临考前,怕过度的用脑考生往往倾向于进食大量的营养食品,这些看来是营养品的食物,大部分就是动物蛋白,也就是肉类和蛋奶类的食物,但是这种补充营养的方法其实已经快被社会淘汰了,如果吃太多的肉类,反而会让大脑的反映变慢。 现在在高考饮食营养上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吃素”。《美国营养学会期刊》中的一份研究结果发现,全美儿童的平均智商是99,不过全美素食儿童的平均智商却高达116.24!爱因斯坦曾说过:“吃素可以让智慧不被蒙蔽。”富兰克林也曾说过:“素食饮食会有更聪明、更清晰的头脑和快速的理解”。 很多高三的老师在高考临近的时候也会提醒考生少吃肉,因为肉类食物本身是不太好消化的,怕会导致肠胃的不适,影响考生在考场上的发挥。 考虑到营养摄入的问题,其实考生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营养不够,这里说的吃素,不是让考生长期不吃肉,不接触荤腥,只不过是在高考前的一小段时间内吃素而已。 以上是高考前的一种饮食建议,每个人体质不同、状况不同,因此仅供考生参考。 64 杂谈篇二:生物备考重点考点记忆口决 1、减数分裂 性原细胞做准备,初母细胞先联会; 排板以后同源分,从此染色不成对; 次母似与有丝同,排板接着点裂匆; 姐妹道别分极去,再次质缢个西东; 染色一复胞两裂,数目减半同源别; 精质平分卵相异,其他在此暂不提。 2、碱基互补配对 DNA,四碱基,A对T,G对C,互补配对双链齐; RNA,没有T,转录只好U来替,AUGC传信息; 核糖体,做机器,tRNA上三碱基,能与密码配对齐。 3、遗传判定 核、质基因,特点不同。 父亲有,子女没有,母亲有子女才有,基因在细胞质; 父亲有,子女也有,基因在细胞核; 基因分显隐,判断要细心 无中生有,此有必为隐; 显性世代相传无间断; 基因所在染色体,有常有X还有Y,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难逃,是X隐; 父病女必病,是X显; 65 传儿不传女,是伴Y; 此外皆由常。 4、原核生物的种类 蓝色细线织(支)毛衣 即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5、微量元素 铁猛碰新木桶 FeMnBZnMoCu 6、八种必需氨基酸 方法一、携一两本单色书来 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方法二、姓赖的好色(赖、色),笨笨的(苯、丙),头上光光的(亮、异亮),苏嫁刘(苏、甲硫), 赊了(缬)。 赖、色;苯丙;亮、异亮;苏、甲硫;缬。 7、色素层析 (从上到下)胡黄ab 8、植物有丝分裂 前中后末由人定(各期人为划定) 仁消膜逝两体现(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赤道板处点整齐(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处) 姐妹分离分极去(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 膜仁重现两体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66 杂谈篇三:高考考场答题:总揽全卷 稳中求快 高考考场答题“十大”注意事项 1.填写信息,稳定情绪 试卷发下来后,立即忙于答题是不科学的,应先填写信息,如在答题卡上涂清“试卷类型”,写清姓名和准考证号等,这样做不仅是考试的要求,更是一剂稳定情绪的“良药”。 2.总揽全卷,区别难易 打开试卷,看看哪些是基础题,哪些是中档题,哪些是难题或压轴题,按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解题顺序,逐题进行解答。力争做到“巧做低档题,题题全做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高档题,做错也无悔。” 3.认真审题,灵活答题 审题要做到一不漏掉题,二不看错题,三要审准题,四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审题中还要灵活运用知识,发现和寻找简捷的解题方法。 4.过程清晰,稳中求快 一要书写清晰,速度略快;二要一次成功;三要提高答题速度;四要科学使用草稿纸;五要力求准确,防止欲速不达。 5.心理状态,注意调节 考试中,要克服满不在乎的自负心理,要抛弃“胜败在此一举”的负重心理,要克服畏首畏尾的胆怯心理。面对难、中、易的试卷,调节好心理,积极应对。 6.尽量多做,分分必争 高考评分,理科多按步骤、按知识点给分;文科多按要点给分。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就要会多少,答多少,哪怕是一条辅助线,一个符号,一小段文字,都可写上,没有把握也要敢于写,千万不要将不能完全做出或答案算不出的题放弃不做。 抓住“题眼”,构建“桥梁” 7. 一般难题都有个关键点(称之为“题眼”),抓住了“题眼”,问题就易于解决了。此外,还要利用相关的知识、规律、信息进行多方联系,构建“桥梁”,找出问题的内在联系,从而构思解题方案,准确、快捷地解决问题。 8.遇到易题,格外小心 易题,容易使人轻视,不注意题目的细微变化,不费思索顺手写来,可能铸成大错。所以有“容易题,容易错”的说法。要知道,题目对你容易,对别人也容易。在易题上得分与失分往往在于仔细与不仔细。 9.思路暂塞,学会变通 考试时,熟知的知识、方法突然想不起来该怎么办呢?这时要学会变通,一是换个角度或思路,从与题目有关的项目开始回想;二是利用本卷中其他题目中的信息;三是暂时放弃,换另一道题做,等情绪稍稳定,思路慢慢清晰时,再回过头来做,可能有意外的收获。 10.注意检查,减少失误 争取有一定的时间检查答卷,主要是检查题目是否遗漏,是否弄错了题意,是否抄错了什么,尽量减少失误。对一些“疑似”答案,尤其要注意检查。可以对思路检查,对步骤检查,对结果检查,对试题要求检查等。 67 杂谈篇四:考试前十天应怎样有效复习和饮食? 离2015年的高考只剩十天左右的时间,考生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可不要小看这短短十多天,很多高三的一线老师都认为:我们的考生常常会高估一天的变化,而低估了十天的变化,其实只要安排得当,用好这一段复习时间,对高考提分还是大有帮助的~ 在高考前的十天,应采取怎样的复习策略, (1)一定要拿出时间来读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由各学科命题组的老师编写的。也就是说,这是高考出题人编写的册子。所有的试题都需要依据这本册子来制定。那么,换句话说,倘若考生复习的内容不在这本册子的要求范围之内,那么即使考生的基本功再扎实,也不可能在高考时取得好成绩。而倘若考生把这本册子上的内容全部吃透,那么考生在高考时就会得心应手。 在阅读《考试说明》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注意: ?仔细研读。这个时候,不仅需要考生彻底搞清楚高考的考试内容和难度要求,还需要考生拿出课本,把《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在书上一一找到,查漏补缺、落实到位。 ?了解《考试说明》的变与不变。一般来说,考试说明下发之后,媒体都会请各学科的名师对《考试说明》较前一年的变化进行解读。考生了解了《考试说明》中存在的变化,也就洞悉了今年高考的命题趋势,在复习的时候也将更有侧重。 认真对待题型示例。这些题目大都标注了难易程度,可以使同学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其最主要作 ? 用就是为了避免考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时间都浪费在一些偏题、怪题和超出难度的题目上。 (2)查漏补缺,整理错误。一周时间没必要也不可能再把各科都全面地复习一遍了,所以要拿出时间把过去你错的题整理一下,并弄清楚错误的原因;进入冲刺阶段,通常老师会引领学生系统地梳理三年所学知识,学生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查找知识漏洞,同时在老师的带领下抓住复习重点。不懂不会的一定要主动问老师,千万不要让所谓的“自尊心”误了自己。 此外,在这一阶段,模拟考试会频繁而密集地出现,学生要充分利用这些测试来检测自己各科存在的问题,切勿过多关注考试结果而影响自己的心情和复习。这时一定要关注自己掌握的难点所取得的进步,坚定信心做好冲刺前的准备。 (3)不沉迷于做难题。高考题的难度分布为30,的简单题,50,的中等题,20,的难题。这意味着基础题占了120分,它是复习中练题的主要部分,许多同学就是在高考时因时间不够,丢掉了平时能做出来的中等难度题才考砸的,这些教训值得大家三思。 68 鉴于此,建议大家多花时间在中等以下难度的题上。做难题并非做得越多越好,只能根据自己的程度适量地做:这一是因为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做难题感到很头疼,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二是做难题过多太费时间;三是因为大多数难题是由中等难度题组成,基础题做熟练了,再来做难题会相对容易些。 (4)调整好生物钟。这段时间有些同学在家复习,喜欢在夜晚比较安静的情况下学习,白天睡觉。这种情况必须在考前的一个星期之前调整过来。因为高考的时间不是在夜晚,而是在白天,所以考生一般可在晚上10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逐步把自己的兴奋点调整到考试时间。 考前饮食如何调理, 早餐要求:品种多样化,主副搭配,干稀搭配,荤素搭配,富含水分和营养。 推荐种类:一瓶牛奶(建议牛奶中放一勺芝麻)、一个鸡蛋、一碗稀饭或一个馒头,还有天然果汁,可以把多种水果榨成果汁,也可生吃番茄、黄瓜等,水果的量不要太多,适当吃一点。 午餐要求:补充上午的热量消耗,储备下午的热量,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午餐一定要吃饱,八分饱最合适。 推荐种类:讲究荤素搭配,品种多样化。首先保证150,200克主食(大米面条、馒头等)。在荤菜方面,家长尽量不要多给孩子吃猪肉,而应该多吃贝壳类、海产品、鱼虾等活物,可以煮汤,汤里放豆腐、小青菜。如果孩子喜欢吃肉,建议适量吃鸭肉、鸡肉等家禽类肉制品。吃这些荤菜可以在减少脂肪摄入的同时 —1000克食用量。吃深绿色、红色的得到优质蛋白,同时还能摄入微量元素。在蔬菜方面,每天保证400 新鲜蔬菜,比如可以准备一盘什锦菜,把笋片、胡萝卜丝、土豆丝、青椒丝、香菇丝、黑木耳丝一起翻炒。、 小秘诀:饭前喝一碗清淡美味的汤,比如贝壳汤、鱼汤、排骨汤、紫菜鸡蛋番茄汤、青菜豆腐汤等,先让考生开胃。 晚餐蔬菜换个花样 要求及推荐种类: 与午餐大致一样,建议更换蔬菜品种,与午餐区分。饭前也要喝碗汤。 69
/
本文档为【新高考考前一周怎么做(生物)】,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