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对屈原作品中“怨”的理解

对屈原作品中“怨”的理解

2017-09-19 12页 doc 28KB 6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886

暂无简介

举报
对屈原作品中“怨”的理解对屈原作品中“怨”的理解 路漫漫且修远,求索无果心生怨 ——谈对屈原作品中“怨”的理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的,“求索”。“路漫漫”,我们不怕,因为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早就做好了“求索”的准备。可是,如果在“求索”中你始终找不到出路,或者你已经看清了自己所“求索”的只不过是个毫无意义的伪命题,难道你不会因受到打击而彷徨、迷惘和失落吗, 屈原没有放弃,但他却没有了兴奋与激情。当那个梦想已被彻底击碎,沉淀下来的便是无限的叹息、感伤,甚至还有那么一点怨气。这就是屈原的人生:生命赋予了他高贵,但是也...
对屈原作品中“怨”的理解
对屈原作品中“怨”的理解 路漫漫且修远,求索无果心生怨 ——谈对屈原作品中“怨”的理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的,“求索”。“路漫漫”,我们不怕,因为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早就做好了“求索”的准备。可是,如果在“求索”中你始终找不到出路,或者你已经看清了自己所“求索”的只不过是个毫无意义的伪命题,难道你不会因受到打击而彷徨、迷惘和失落吗, 屈原没有放弃,但他却没有了兴奋与激情。当那个梦想已被彻底击碎,沉淀下来的便是无限的叹息、感伤,甚至还有那么一点怨气。这就是屈原的人生:生命赋予了他高贵,但是也把责任、孤独、失落强加给他,这使他很压抑,愤愤不平之情便充塞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 那么,具体说来,屈原作品中的“怨”又缘何而起呢,是他心中的“善”与“美”与现实中的“恶”与“丑”的矛盾冲突中产生的。 屈原心目中的“善”,实际上包含着“美政”的社会理想和高尚人格理想两个方面。从客观的家族背景和主观的个人条件方面,屈原都具备了从事社会政治活动、在仕途上大展身手的充分条件,他本人也对自己的血缘、品质和才能感到非常自信、自豪且自负。因此,其社会理想以楚国的国富兵强、一统天下为归宿,其人格理想则以诗人的耿直、纯洁为依据,具有高昂的情调与非凡的气魄。 但是,当他以这种被赋予明确“政治——伦理”内涵的“善”为来关照当时楚国社会现实,来审视当时的上层统治集团时却发现到处充斥着早已无药可救的政治荒废和品质堕落。他本人也由于奸臣的馋害、昏君的怒疏而在政治上饱经风霜,那长期郁积而行成的满腔怨愤之情便如洪水般倾泻出来。他在《离骚》中痛心疾首的写到:“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从对屈原作品的具体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找到他所标榜的“美政”的痕迹。综合起来说就是“古为今用”,具体的则表现在: 第一,遵循“先王之道”,效法尧舜禹汤。例如,他在作品中写到:“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在他看来,“先王之道”是不可摒弃的,只有继承和发扬了,国家发展才有出路。 第二,奉行“先王之法”,推行仁义礼制。“无规矩不成方圆”,屈原向往一种公共道德约束,即“先王之法”,故而他写到:“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第三,主张“举贤授能”,憧憬贤人政治。在屈原看来,贤能之人是一种巨大的政治财富,因为贤人执政才能有清明的政治氛围,所以他才会有“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感慨。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丑恶的,“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孤独感是难以名状的,他积聚在屈原内心深处,一股怨气的抒怀就有了由来。 在这个“蝉翼为重,千斤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馋人高张,贤士无名”的黑暗社会背景下,屈原对那时的君王与政治产生了怀疑,因此,他的内心有着强烈的矛盾冲突:有“舍生取义”与“趋利避祸”的内心冲突,有“坚持节操”与“随俗浮沉”的内心冲突,有“求索进取”与“消极悔恨”的内心冲突,有“离楚远逝”与“不忍离弃”的内心冲突,更有“为美政而生”与“伏白死直”的内心冲突。在这些情境的双面夹击下,屈原迷惘了,他的怀疑亦构成了其“怨”的一部分。 屈原“怨”的显著特点在于“发愤抒情”,这显然是受了孔子提出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思想影响。可以这么说,“怨”之风格出于《诗》而胜于《诗》,依《诗》制《骚》,风兼比兴。屈原在《九章?惜诵》中也写到:“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关于后句,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为“犹发愤懑,作此辞赋,陈列厉害,渫己情思,以讽谏 君也。”朱熹在《楚辞集注》中注释为“至于不得已而后发愤懑以抒情”。 所谓“发愤抒情”,具体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抒情”,这是艺术有别于其他文化形态的基本属性,更是诗歌最具生命力的审美本质。其次是“发愤”,这是在“抒情”的前提下,针对人类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不公平、不合理的黑暗现象,格外突出的强调诗人的哀怨愤懑之情的抒发。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看,怨愤之情既然是人类情感力度最强的趋向之一,它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诗歌艺术所要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 正是因为这样,屈原作品中的“怨”便成了他与扭曲的政治相抗衡的一种武器,这怨中透露着“狂”,言辞犀利,一针见血。他以“狂”对抗着邪恶,是一种精神的捍卫者,是激浊扬清的时代战士。 在屈原的作品中,他大胆的将他对君王对政治的怨一吐为快。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显暴君过”“责数怀王”:“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此劝中兼有怨责;“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直指怀王背信弃义,纯属埋怨。 其次,“怨恶椒兰”,怒斥“党人”:“惟夫党人之苟乐兮,路幽昧而狭隘”,斥责党人苟且享乐,祸害国家;“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怒斥党人造谣诬陷,残害忠良。 以此观之,屈原的“怨”从刚开始对自己怀才不遇坎坷经历的哀怨到对国之强盛的担忧而产生的忧国之怨,由个人的处境提升到国家的安危与荣辱,这不能不体现出屈原的一种人格魅力:为国而怨。 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清醒的认识到,屈原在作品中“怨”的抒发还区别于单纯的“诗可以怨”而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并能够上升到理性自觉的高度。他在《离骚》中写到:“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又如《九章?思美人》:“申旦以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达”。如果将这些诗句独立开来去看到话,不能否认,它们似乎表明了诗人宣泄其内心深处的郁闷痛苦、愤懑绝望之情。但如果将之作为一个整体,理清其一脉相承的思路后就不难发现,屈原已经意识到如何才能将强烈的现实情绪的抒发取得卓越的审美效果,使之上升为一种艺术形式——这,便是屈原“怨”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其鲜明的个性特征之所在。 屈原,出身于楚国的同姓贵族,“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从客观的家族背景和主观的个人条件两方面都具备了从事社会政治活动、在仕途上大展身手的充分条件。他不仅怀抱着远大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道德节操,而且具有丰富的感情。因此,当他由于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昏庸而饱受磨难后,他把这种深刻而独特的人生体验凝聚到了无限的“怨”中,形成了个性化的情感内涵。 屈原,对他来说最后死亡的结果也许也是一种解脱,只不过,其间有太多的无奈。他极力求索,但当他意识到到以个人力量无法扭转乾坤时,怨由心生。历史已经远去,历经沧桑,那种由心而生的怨仍能激起我们内心的涟漪,引起我们无限的深思~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硬要走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 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道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是肯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屈原已(被)免官,这以后秦国想进攻齐国,齐国与楚国联合抗秦。秦惠王以为这是忧患,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联合,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秦国愿意献上商于一带六百里地方。"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派使者到秦国,接受秦国所允许割让的土地。张仪欺骗楚国使者说:"我同楚王约定是六里的地方,没听说给六百里。"楚国的使者生气地离开,回来给楚怀王。怀王很生气,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打秦国。秦国派兵迎击楚国军队,在丹水、淅水,把楚军打得大败,杀死八万人,俘虏楚大将屈匄,于是夺取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就调动全国军队,深入秦地作战,在蓝田开战。魏国听说这消息,偷袭楚国邓地,楚军害怕了,从秦撤回。但是齐国始终怨恨楚国绝交,不救楚国,楚国处境十分困难。 第二年,秦国割还汉中土地来同楚国讲和。楚王说:"不愿得到土地,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情愿了。"张仪听说了,就说:"用一个张仪可抵当汉中土地,臣请求前往到楚国。"到楚国后,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还让他对怀王的宠妃郑袖编造了一套骗人的假话。怀王终于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又不在朝廷做官,出使到齐国,回来后,劝谏怀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在这以后,诸侯联合进攻楚国,把楚国打得大败,杀死楚国的大将唐眜。 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打算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去:"为会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了归楚的后路。便扣留怀王来求得割让土地。怀王很生气,不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做国君,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 楚国人全抱怨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未回来;屈原也痛恨他,虽然被流放,仍然眷恋楚国,关心怀王,不忘祖国想返回朝中,希望君王能够一旦觉悟,楚国坏的习俗一旦改变。他关心君王振兴国家,想把楚国从衰弱的局势中挽救过来,在(《离骚》)一篇作品里再三表达这种意愿。然而终于无济于事,所以不能返回朝中,最后从这些事情看出怀王始终没有醒悟了。 做君王的无论愚昧的、聪明的、贤良的,不贤良的,没有不想得到忠臣来帮助自己做好国君,选拔贤良的人辅佐自己;但是亡国破家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而圣明治国的君主好几代都没见到过,正是他们所谓忠臣不忠,所谓贤人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应尽的本分,所以在内为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被打败,国土被割削,丢失汉中六个郡的地方,自己远离故国死在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就是不识人的祸害了。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愤恨他的话后,很生气,马上派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听了很生气,把屈原放逐出去。 屈原走到江边,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形体和容貌都象干枯的树木一样。一个渔翁看见就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全世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翁说:"聪明贤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顺随世俗的变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纯结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于是写下了《怀沙》赋,便抱着石头,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从这以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 1 “怨”是指诗歌可以用来怨刺上政,表达民情。“可以怨”说明了诗歌可以用来表达民间疾苦,揭露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对时事政治发表批评意见。 冤虽未着一字,却尽在诗中,表现冤之情。屈原用花等许多美好的事物来自比,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来体现自己的冤屈。屈原用自己的爱国来反击冤之说。 提到屈原就想到了他的无奈与冤屈,他的冤屈就是国家的怒其不争,国君的昏庸.奸臣当道.有许多的冤屈无法说,也说不清.他的洁身自好,却招来他人的诽谤! 可以从下面的一首诗中看出: 九歌(十)国殇 操吾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国殇》是《九歌》中的一篇,是追悼为国捐躯的将士的祭歌。国殇(shang伤):指为国牺牲的将士。楚怀王在位期间,楚国同秦国几次较大的战争,大多是楚国抵御强敌的自卫战争。在这首诗中,诗人对为国捐躯的将士的英雄气概和威武不屈的崇高品质,给予高度评价,赞美他们活着是人中的英雄,死了是鬼中的豪杰。热情歌颂了楚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毅的性格。这首诗尽管是直赋其事,但既有比喻,又有想象,把强烈的英雄主义色彩和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融汇在全诗之中。风格悲壮,情调激昂,是《九歌》中一篇很有特色的作品。 译文:手拿吴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着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2 屈原怨世疾俗,抒发的不仅是个人的情感,而且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人民大众的情感。屈原一生,仕途坎坷,几不得志,但他却“哀民生之多艰”;秦拔楚郢,人人各顾自命,他却在《哀郢》里说“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楚王不信任他,“党人”排挤他,他还在“恐皇舆之败绩”。读屈原作品,我们始终感觉到诗人往往将自己的安危、荣辱、生死于不顾,整个精神都担系着祖国的兴败衰亡、人民的艰难生活 3 我们翻翻史书,看看屈原到底做出了那些惊人业绩,如此万古流芳、名垂青史呢,论功绩,比不上同时期的管、乐、苏、张;论作为,和商鞅、范睢、李斯、伍员差距甚大;蹇叔、百里奚急流勇退,堪称大智;郑伯、杞梁战死沙场,方为忠良。韩非因才被嫉杀,伍子胥、文种因忠而被赐死,和这些人相比,屈原只是因为一个被贬,看不到楚王,就披散着头发,在江边一边走一边唱,脸色憔悴,形容枯槁,整得像抽大烟似的,一觉醒来,抱起块大 石头,“噗通”一声就跳江自尽了(“忽一日晨起,抱石自投汨罗江而死”),用现在的话说,这心理承受能力也太弱了。他姐姐尚能说出“楚王不听子言,子之心已尽矣~忧思何益。幸有田亩,何不力耕自食,以终余年乎,”这样的道理来。 估计屈原在自杀前,一定是逢人就说,见人就讲:“我对楚王(是楚王而不是楚国)这么忠诚,他怎么老怀疑我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就像祥林嫂那样喋喋不休,哭天抢地,呼爹叫妈(“未尝不呼天也,未尝不呼父母也”)。遇见一个打渔的,也要讲一番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大道理,说哪天我就跳河死了喂鱼(“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整个一个怨妇。 说屈原是一个怨妇,并不是糟践屈原,他在《离骚》里就用香草美人来自喻:“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因为被君王贬斥的臣子和被丈夫抛弃的妻子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所以这个语境就流传下来,后世许多文人都用弃妇、怨妇来自喻、自嘲。 4 屈原的怨的形成原因,滥觞不外乎两个。一是自身的天性使然,二是周围的政治社会环境。屈原的一生中一次被疏两次被放,他的一生就是在积愤中度过的。屈原天性高洁,加之才而遭弃、无人见知,身边都是小人谗言,所以,屈原不得不怨。 以前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人臣从来不是特立独行的鸟,可以没有依附的飞翔。 为楚国之臣,屈原更象一棵树,就如同他在《桔颂》中歌颂过的嘉树。树的根不属于自己,而属于脚下的土地。臣子的命运也不属于自己,而属于自己的国家。脚下的土地没有了之后,树只有倒下去。楚国灭亡了,屈原也只有去做楚国的鬼魂。所以屈原不得不死。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要求他,但我们可以用现代的价值角度去审视他,他的忠贞是与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有之间的联系。 在君权政治时代,恋君情节不是个别的政治文化现象。屈原和君主的关系是另外一种角度的夫妻关系,甚至可以说为一种带有束缚色彩的契约关系。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一臣不事二主,一女不嫁二夫。屈原,无形中扮演了“烈女”的角色,至死都保持着贞操。 当然,那个时代为人臣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完整意义上的独立人格,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君主和政权的附庸。自己不能操纵自己的命运,不是屈原一个人个体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集体无意识的积淀。 有的时候复杂的不是问题的本身,而是看待问题的眼光。这个世界,用理智来看待就是喜剧,用感情来看待就是悲剧。 一路依旧是香花衣衫落满风尘,一路依旧是不朽诗章流传千古。 当我们抛弃了感情的肤浅的评价标准而用稍微理智的眼光来看待屈原,也许,汨罗江的滔滔江水,才是他最后也是最好的归宿。 《稼轩词》中的两句:“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用这后一句我已经写了一篇文字,现在再说说前面这句。 “怨”这种情绪怕是从古到今人人难免的。听到有人说过自己一生“无怨无悔”,我想这样的人或有大胸襟,或是会装相。 诗人屈原,司马迁说他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还说他写《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对楚国、对怀王一片忠诚,却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才写《离骚》吐吐一腔怨气。在辛稼轩看来,“怨无大小,生于所爱”,那么,屈原正因为爱楚国、爱怀王,面对善恶不分、是非颠倒的社会,才有一肚子的怨气。如果屈原心中没有爱,他就不会投江,而干脆下海。他又身为贵族,位高权重,下海之后肯定左右逢源,身价过亿了。 屈原的怨是大怨,心灵的痛苦、人生的磨难成就了这位诗人。如果只是怨爹妈不把自己嫁人,怨皇上不看自己的美貌,那些当然只是小怨。写出诗来不过是“闺怨”、“宫怨”之类,诉诉委屈而已,远没有《离骚》那样磅礴浩瀚。 但怨无大小都是由爱而生,凡是有怨的人,心中同时有爱。千万不要抓住一点不及其 余,把有怨的人一概视为“闹事”、“不满”,甚或“被操纵”、“有背景”,以至“99%的人都有精神病”~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加强沟通,化解矛盾,这样,“怨”中的“爱”就会彰显出来,发扬光大,就可以达到社会的和谐。 “怨无大小,生于所爱”,辛稼轩这两句话对于治国理政者也还是有益的吧。 《稼轩词》中的两句:“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用这后一句我已经写了一篇文字,现在再说说前面这句。 “怨”这种情绪怕是从古到今人人难免的。听到有人说过自己一生“无怨无悔”,我想这样的人或有大胸襟,或是会装相。 诗人屈原,司马迁说他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还说他写《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对楚国、对怀王一片忠诚,却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才写《离骚》吐吐一腔怨气。在辛稼轩看来,“怨无大小,生于所爱”,那么,屈原正因为爱楚国、爱怀王,面对善恶不分、是非颠倒的社会,才有一肚子的怨气。如果屈原心中没有爱,他就不会投江,而干脆下海。他又身为贵族,位高权重,下海之后肯定左右逢源,身价过亿了。 屈原的怨是大怨,心灵的痛苦、人生的磨难成就了这位诗人。如果只是怨爹妈不把自己嫁人,怨皇上不看自己的美貌,那些当然只是小怨。写出诗来不过是“闺怨”、“宫怨”之类,诉诉委屈而已,远没有《离骚》那样磅礴浩瀚。 但怨无大小都是由爱而生,凡是有怨的人,心中同时有爱。千万不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把有怨的人一概视为“闹事”、“不满”,甚或“被操纵”、“有背景”,以至“99%的人都有精神病”~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加强沟通,化解矛盾,这样,“怨”中的“爱”就会彰显出来,发扬光大,就可以达到社会的和谐。 “怨无大小,生于所爱”,辛稼轩这两句话对于治国理政者也还是有益的吧。
/
本文档为【对屈原作品中“怨”的理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