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 论汉代妇女贞节礼教的定型

2017-11-15 28页 doc 57KB 6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1191

暂无简介

举报
[doc] 论汉代妇女贞节礼教的定型[doc] 论汉代妇女贞节礼教的定型 论汉代妇女贞节礼教的定型 论汉代妇女贞节礼教的定型 高二旺 摘要:两汉时期妇女贞节礼教趋于定型.具体表现在礼学和女教着述的涌现,宣扬贞节的理 论严密而系统,政府对贞节干预的常规化,以及女性恪守贞节行为的增多.在礼教的推动下,两 汉女性贞节观念随之经历了一个由淡薄到强化的过程,至东汉后期贞节观念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 认可.汉代的贞节礼教无论在贞节理论,宣扬贞节的方式以及女性恪守贞节的行为等方面都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礼教;妇女贞节;定型;东汉 中图分类号:K23...
[doc] 论汉代妇女贞节礼教的定型
[doc] 论汉代妇女贞节礼教的定型 论汉代妇女贞节礼教的定型 论汉代妇女贞节礼教的定型 高二旺 摘要:两汉时期妇女贞节礼教趋于定型.具体现在礼学和女教着述的涌现,宣扬贞节的理 论严密而系统,政府对贞节干预的常规化,以及女性恪守贞节行为的增多.在礼教的推动下,两 汉女性贞节观念随之经历了一个由淡薄到强化的过程,至东汉后期贞节观念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 认可.汉代的贞节礼教无论在贞节理论,宣扬贞节的方式以及女性恪守贞节的行为等方面都对后 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礼教;妇女贞节;定型;东汉 中图分类号:K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854X(2011)08—0090-08 号:1003— 汉代是儒家文化逐步确立起统治地位的时期. 也是中国古代礼教发展的重要阶段,三礼的经典着 作以及古代礼学家的师承渊源都在汉代.汉代女性 的贞节观念与礼教有密切的联系,目前学界对这一 问题争论颇多.从礼教的角度来探讨汉代女性的贞 节观念能使我们更客观的来认识这一历史现象.男 子的贞节和政治道德意义上的贞节暂且不论.汉代 礼教在贞节理论,政府贞节干预,女性贞节行为等 几个方面都得到了体现,可以说中国古代贞节礼教 的定型就在汉代. 一 ,形成了关于贞节观念的系统理论形 态 1.礼学和女教着作构成贞节理论的主要载体 汉代贞节礼教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贞节观念 已形成系统的理论.这种理论的载体主要体现在三 个方面:一是礼学着述,以《礼记》为代表,包括 各家礼学着作:二是文学兼史学性质的着作之中. 以刘向的《列女传》为代表;三是存在于家训之类 的着述中,如班昭的《女诫》. 两汉时期,礼学大家涌现,比较着名的有西汉 叔孙通,高堂生,董仲舒,萧奋,孟卿,刘向,戴 德,戴圣等人,东汉曹褒,贾奎,马融,郑玄,卢 植,蔡邕都是着名的礼学家.而且两汉出现了关于 礼教的经典着作,官方有叔孙通所制《汉仪》以及 曹褒所制《汉礼》等等.非官方的礼学着述也大量 9Ol江汉论坛 涌现,据《隋》卷22《经籍志》记载,两汉时期 关于三礼,五经,丧服等方面的礼学着作有几十种 之多.更重要的是,整理出来了《仪礼》,《礼记》 等经典性的着作.在两汉礼学兴盛的基础上,贞节 观念直接处于礼教的指导和影响之下.与汉代礼教 相应.两汉女性的贞节观由西汉的淡薄到东汉的定 型经历了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 《礼记》成书于汉代,在汉代又有戴德和戴圣 两家,被后世分别称为《大戴礼记》,《小戴礼 记》,后者经过东汉末年郑玄作注以后,成为通行 的《礼记》经典,对后世影响深远.《礼记》是汉 代人编订的,并由汉人郑玄作注,故《礼记》所反 映的主要为汉代人的观念.《礼记》的《内则》, 《昏义》等篇对贞节的宣扬最为系统,《内则》规 定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行为准则,认为孝敬公婆,服 侍丈夫,教养子女是女性最大的责任.《昏义》提 出了婚礼使夫妇有义,父子有亲,君臣有正,乃礼 之本也. 《列女传》中,刘向把尧舜以来的历代着名女 性按母仪,贤明,仁智,贞慎,节义,变通,嬖孽 七个项目分类列传.塑造了一百多名道德或才智出 众的女性形象.其中列举了不少忠贞守一的女性, 本文系2010年河南省政府项目(编号为 B510)及南阳师范学院专项项目(编号为 ZX2010005)的阶段性成果,受南阳师范学院高层 次人才科研启动费资助. 以卫宣夫人,蔡人之妻,黎庄夫人为代表.如卫宣 夫人是齐国国君的女儿,嫁往卫国的途中,刚走到 城门得知卫君去世.她不仅不返回,还为卫君服丧 三年.继位的新君想娶她为妻,她坚决反对,守一 而终.再如”梁寡高行”是梁国的寡妇,丈夫早死 后守寡不嫁.梁贵人争欲娶之而不能得.梁王听说 后派使者相聘,梁寡为保全贞信之节,”援镜持刃 以割其鼻”,吴王”尊其号日高行”.刘向《列女 传》中还记载了几则汉代的故事:”陈寡孝妇”是 西汉初年陈县的一个寡妇.丈夫出征战死,她信守 对丈夫的承诺,尽力赡养婆婆二十多年,婆婆去世 后进行祭祀.陈寡还以自杀为要挟拒绝了娘家要她 改嫁的要求,她的善行受到了孝文帝的嘉奖,”使 使者赐之黄金四十斤,复之终身.号日孝妇”.?再 如邰阳邑任延寿之妻季儿,任延寿因故杀死了季儿 的兄长.季儿认为自己既不能同杀兄的仇人在一 起,也不愿意改嫁,结果自缢而死.冯翊王让闻 之,”大其义,令县复其三子而表其墓”.?此事发 生在西汉武帝后,这表明从一而终.不改嫁的贞节 思想在西汉时期是女德的内容之一.并受到朝廷和 地方官的鼓励. 据钱穆《刘向歆父子年谱》,《列女传》编撰 于成帝永始元年(前16年),编撰动机和思想主旨 是反对女主干政,遏止外戚专权.?因此,贞节只 是妇德的内容之一.《列女传》中恪守贞节的女性 都是克服种种困难.对丈夫从一而终,这些典型对 当时和后世影响甚大,传中故事不仅在汉代画像中 有形象的反映,并且在正史《后汉书》中也出现了 列女的传记. 后汉班昭除给《列女传》作注外,又着《女 诫》七篇,解释了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四德 之义,教导女性应以三从四德为行动准则.班昭有 感于汉代女德礼教的缺乏,这是他着《女诫》的原 因之一:”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妇之不可不御.威 仪之不可不整,故训其男,检以书传.殊不知夫主 之不可不事,礼义之不可不存也.但教男而不教 女,不亦蔽于彼此之数乎!《礼》,八岁始教之书, 十五而至于学矣.独不可依此以为则哉!”《女诫》 共分”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 心”,”曲从”,”和叔妹”等七个部分,?全文也 只有两千多字.班昭从女性天生的柔弱以及女性在 夫妇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天然之理出发.提出了 女性要顺从丈夫,并加强妇德修养,对丈夫专一, 对公婆曲从,与叔妹等丈夫的家庭成员和睦相处. 班昭在”夫妇篇”中提到:”夫不御妇.则威仪废 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班昭的《女诫》正 是在推行礼教的名义下提倡妇女贞节的.影响了后 来二千年中国女性的贞节观.除了班昭《女诫》 外,东汉还有苟爽的《女诫》,蔡邕的《女诫》, 《女训》等理论着作问世,这些都是女性贞节礼教 的重要教科书. 2.贞节理论趋于严密 贞节礼教的成熟不仅表现在理论形式完备上. 还表现在理论内涵的系统性上.上述着作从各种角 度来论证女性恪守贞节的合理性. 其一,强调男女之大防,杜绝非正常的男女交 往.如《礼记?内则篇》:”男不言内,女不言外. …… 外内不共井,不共滔浴,不通寝席,不通乞 假.男女不通衣裳……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夜 行以烛,无烛则止.”此外,《礼记?曲礼篇》: “男女不杂坐,不同桃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叔 嫂不通问……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 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男女非有行 媒,不相知名”.违反贞节的行为往往是男女违反 礼教造成的,宣扬男女大防的观念并为非夫妇关系 的男女交往设置种种障碍其实是贞节理论的铺垫. 其二,夫妇之道,男尊女卑,女性依附于男性 是天理.女性天生卑弱,需要依附于男性.董仲舒 认为,”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 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既然夫 为阳,妻为阴,阴依附于阳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是 从阴阳理论来论证男尊女卑.并把它作为基本人伦 秩序的夫妇关系纳入统治秩序.东汉班昭在此基础 上又加以完善,提出”阴阳殊性,男女异行.阳以 刚为德,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 并且”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 告焉.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基于男 阳女阴,男强女弱和三纲之说.自然就产生了”敬 顺之道,妇人之大礼也”的理论.从女性对男性敬 顺又发展了三从四德理论,三从的观念春秋时期就 已经出现,如在刘向《列女传》中齐祀梁妻说: “妇人必有所倚者也,父在则倚父,夫在则倚夫, 子在则倚子”.汉代对三从又进一步明确下来. “未嫁从父,既嫁从父,夫死从子”.?为了保证三 从,女性必须具有四德,《周礼?天官?九嫔》把四 德确定为”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仪礼》,《周礼》的加工整理和流传都是在汉代, 其中渗透了汉代人的思想.班昭又把四德的理论系 统化,三从四德的理论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它的理论化和正式提出正是在汉代. 2011.8i91 其三,把女性的从一而终从”礼”,”义”要 求上升到天道的高度.仅仅有女性依赖男性还不 够,还要有从一而终的坚持.在刘向的《列女传》 中,不少女性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从一而终的信 念,但这种思想还是源于朴素的”义”和”礼” 上.宋恭伯姬说:”妇人之义,傅母不至,夜不可 下堂.越义求生,不如守义而死”.齐孝孟姬: “无礼而生,不若早死”.楚昭贞姜:”贞女之义不 犯约,勇者不畏死,守一节而己”.梁寡高行: “妇人之义,一往而不改,以全贞信之节”.先秦的 女性守贞都是出于维护礼,义的道德自觉,而到了 东汉时期,贞节已经被改造成为一种天经地义的公 理. 《白虎通义?嫁娶》论述日:”夫有恶行,妻不 得去者,地无去天之义也.夫虽有恶,不得去也. 故《礼记?郊特牲》日?一与之齐,终身不改?.” 班昭以天道观来论证从一而终的合理性,在《女 诫?夫妇篇》中她说,”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 之文,故日夫者天也;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违, 行违神祗,天则罪之,礼义有愆,夫则薄之,故事 夫如事天,与孝子事父,忠臣事君同也”.班昭发 挥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说,较之先秦的”义”, “礼”观更进了一步. 无论是假借阴阳说还是天道论,也无论是炮制 “三纲”还是”三从四德”,都是为了证明女性对丈 夫忠贞是天经地义的.对丈夫的从一而终有两层含 义,一是丈夫在世时不因任何原因改嫁,二是当丈 夫去世,还要为丈夫守寡,不再嫁人,并孝敬公 婆,抚养子女.《礼记》中也规定了对公婆的态 度,对公婆的孝要一直延续到丈夫去世,”妇人不 二醮”,这显然会影响到妇女的再嫁,使寡妇变成 贞妇. 仅靠理论上的宣传还不够,礼教的推行要靠国 家的积极干预.两汉时期,国家对贞节行为的干预 逐步趋于常规化. 二,政府对贞节行为干预的常规化 女性贞节作为礼教的重要体现,汉代用各种手 段对恪守贞节的典型进行褒扬和宣传,物质和精神 奖励并重,同时辅之以法律手段.国家对贞节行为 干预的常规化对强化贞节观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 用. 其一,物质奖励.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来提倡贞 节是推行礼教的重要辅助手段西汉奖励贞节的事 92l江汉论坛 件最早发生在汉文帝时期,见于刘向《列女传》所 载西汉孝文帝嘉奖陈寡孝妇:”使使者赐之黄金四 十斤,复之终身,号日孝妇.”?陈县寡妇受到嘉 奖,不仅是因为他守寡不嫁,保持贞节,更重要的 是他孝敬婆婆的举动.西汉宣帝神爵四年(前58 年),”颍川I太守黄霸以治行尤异秩中二千石,赐 爵关内侯,黄金百斤.及颍jiI吏,民有行义者爵, 人二级,力田一级,贞妇,顺女帛”.?皇帝下诏称 赞黄霸说:”孝子弟弟贞妇顺孙Et以众多,……可 谓贤人君子矣O”?对贞妇,顺女进行物质奖励,并 把地方官的教化和贞妇等道德典型的增加作为地方 官的政绩之一,无疑具有鼓励贞节的作用.东汉时 期,对贞节妇女的物质奖励较为频繁,国家遇到新 皇帝登基,改元,立皇太子等重大的政治事件,都 要大赦天下,贞节妇女也往往会得到一些赏赐.具 体可参考表一. 其二,精神表彰.精神表彰又分为几种形式, 主要有崇其名号,旌表门间,图象府庭,乃至礼葬 祭祀,载人史册等都是精神表彰的方式. 尊其名号的表彰方式在春秋时已有,如刘向 《列女传》中楚白贞姬(白公胜之妻)被吴王赐予 “贞姬”名号,楚昭贞姜被楚昭王赐予”贞姜”名 号,吴王对梁寡”尊其号日高行”.西汉对道德典 型尊名号的事迹开始于汉文帝号陈寡为”孝妇”. 先秦和西汉初年的这种表彰只是特例,东汉时期用 崇名号来表彰贞节成为一种国家政策,沛国刘长卿 之妻盛年守寡,截耳以明志,朝廷”显其门闾,号 日?行义桓嫠”„.县邑不时祭之.?河南乐羊子之 妻拒暴自刎,太守赐予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 义”.?皇甫规之妻为抗拒董卓的威逼而死,后人图 画,号日”礼宗”.另据《华阳国志》,被崇以名号 的例子屡有记载. 东汉时期.朝廷对贞节妇女旌表门闾的情况屡 屡出现.安帝元初六年(119年)二月诏”其赐 …… 贞妇有节义十斛,甄表门阎,旌显厥行”.据 《后汉书》卷118《百官志五?县乡条》记载:”凡 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 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对贞节妇女的精 神表彰,目的是通过她们的感人事迹来教化民众. 在《华阳国志》中,女性被表彰的例子更多. “图象府庭”也是对贞节行为进行精神表彰的 一 种方式.东汉时,广汉廖伯之妻殷氏盛年守寡, 断指明情,养子终义,太守薛鸿图象府庭.@据 《华阳国志》记载,蜀郡列女有l2人,皆”表图铭 旌”,”图象列传”.?至于其它地区被旌表的贞节 表一正史所见两汉朝廷政策性表彰贞节史料 实行表彰者时间表彰行为出处 西汉宣帝神爵四年(前58年)赐”贞妇顺女帛”.((汉书》卷8,第264页 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复贞妇,乡一人”.《汉书》卷12,第351页 东汉安帝元初元年(114年)正月赐”贞妇帛,人一匹”.后汉书》卷5,第220页 赐”贞妇有节义十斛,甄表门间,东汉安帝元初六年(119年)《后汉书》卷5 ,第229-230页旌显厥行” . 东汉安帝廷光元年(122年)赐”贞妇帛,人二匹”后汉书》卷5,第235页 东汉顺帝永建元年(126年)正月赐”贞妇帛,人三匹”.后汉书》卷6,第252页 东汉桓帝建和元年(147年)正月赐”贞妇帛,入三匹”.后汉书》卷7,第289页 “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东汉河东太守杜畿不详三国志》卷16 ,第496页复其徭役 ,随时慰勉之”. 涣每敕诸县:”务存鳏寡高年,表东汉梁相袁涣不详三国志))卷儿 ,第334页异孝子贞妇 . “ 东汉颍州太守黄霸不详”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后汉书》卷59,第3631-3632页 女子,虽未见诸史书,恐怕也不会少.图象府庭的 不仅有当代人物,还有前代的贞节人物.这在汉代 匦像石,画像砖和壁画上都有生动的反映.如山东 武梁祠画像石上,就有”梁高行”,”鲁秋胡”, “齐姑姊”,”楚昭贞妻”等贞贤之妇的形象.这些 例子基本上都是取材于刘向的《列女传》,对贞节 起着重要的倡导作用.汉画中出现列女的形象,不 仅是出于教化的目的.还表明贞节的观念得到广泛 流传,成为人们认同的美德. 上述种种对贞妇的奖赏政策的出台,无疑会对 妇女守节行为起到激励作用,因为恪守贞节的女性 不仅可以得到帛绢,粮食的物质赏赐,而且可以减 免赋税.这样做的目的,汉平帝在元始四年(4年) 诏中说得非常明白,”前诏有司复贞妇……诚欲以 防邪辟,全贞信”.@给贞节妇女一定的物质奖励是 为了鼓励寡妇们坚守贞节.避免淫辟之类的事发 生.精神表彰具有同样的目的.都是鼓励更多的人 向她们效仿.除了对贞妇政策性的奖赏之外,临时 性的褒奖抚慰也见诸史书.西汉末年,王莽为达到 专权目的.”乃令太后四时车驾巡狩四郊,存见孤 寡贞妇”.@再如东汉冯勤之母守寡不嫁,因教养其 子而扬名于世,光武帝每次诏见她,诏敕勿拜,令 御者扶她上殿.@班昭寡居之后被和帝”数招入宫. 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日大家”.? 其三,礼法并用.单纯的礼教和正面鼓励还不 足以保证贞节的推行.还必须辅之以法律手段,在 这方面汉朝与前代无异.贾谊认为”夫礼者禁于将 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一语道出了礼法 结合的妙用.淫乱行为是违反礼教的,也是违反贞 节的,汉代社会对男女的淫乱行为也予以严惩. 《白虎通义》卷8记载:”女子淫,执置宫中,不 得出也;丈夫淫,割去其势也.”此类规定对男女 都有约束力,是提倡贞节的重要手段.用法律强调 男尊女卑和三纲伦理同样具有提倡贞节的作用,彭 卫先生认为汉代婚姻法规的一个特点是”婚姻法规 维护了父权和夫权”.@陈顾远先生认为,”礼防于 未然,惟赖社会之信力以收其效,……秦汉以后, 并赖律以达?明刑弼教?之目的.为反礼者之制 裁,此又婚律之所以渐兴日趋于详也.”圆礼刑并 用,表明汉代国家对贞节的干预机制日趋成熟. 流行 三,从贞节行为看东汉时期贞节观念的 礼教的推行带来贞节观念的强化和贞节行为的 增多,并且每一次礼教的高峰之后.就会出现一次 贞节行为的高潮.当然,礼教的推行与贞节行为的 实践并不同步,后者总是要迟滞于前者.中国历史 上第一次礼教的高潮是在西周.通过对西周礼教的 总结,孔子编撰了礼教的经典着作《诗经》.礼教 带来贞节行为的第一次强化.结果是春秋时期出现 了一批恪守贞节的女性.从刘向的《列女传》可以 看出,很多守贞节的女性都受到《诗经》的影响, 如为了反对改嫁,他们援引《诗经》或作诗明志来 表达反对改嫁的决心.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礼教的第 二个高峰,伴随着贞节礼教的El益完善和官府对贞 2011.8I93 节行为的奖赏.东汉时期贞节观念逐渐强化,这突 出地表现在女性对待贞节的行为上. 郭玉峰认为西汉中期以来,无论是社会上层的 皇族和世家大族,还是社会下层,贞节观念逐渐为 诸多女性接受.?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广大中下 层女性的贞节行为是汉代礼教产生效果的最重要表 现,在礼教的推动下,尤其是到了东汉时期.汉代 各阶层恪守贞节的人数大为增多.据《华阳国志》 记载:”建武以后,爰迄灵,献,文化弥纯,道德 弥臻.”蜀地出现了”忠臣孝子,烈士贞女,不胜 咏述”的现象.@表明至东汉末年.贞节观念已在 更广的范围内流行. 两汉时期维护贞节的史例见于《汉书》,《三 国志》,《华阳国志》,刘向《列女传》等文献资 料,可参见表二.@ 由表二不难看出,汉代恪守贞节的事例主要发 表二两汉时期女性维护贞节的典型 时间人物及社会地位维护贞节事迹出处 西汉东海一孝妇年少守寡,无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汉书》卷71,第304l页 西汉陈寡孝妇汉初陈县寡妇,丈夫出征战死,她尽力赡养婆婆多年,烈女传》,第161-162页 以自杀为要挟拒绝改嫁.汉文帝”使使者赐之黄金四十 厅,复之终身,号曰孝妇”. 西汉任延寿之妻任延寿之妻季儿,任延寿因故杀死了季儿的兄长.季儿《列女传》,第198页 不愿意改嫁,自缢而死.冯翊王”令县复其三子而表 其墓” 东汉五百之妻越骑校尉曹破石爱慕越骑营五百之美妻而求之,五百不《后汉书》卷78,第2525页 敢违,但其妻执意不从,自杀. 东汉班昭寡居之后几次被和帝召入皇宫,做皇后贵人的老师,《后汉书》卷84,第2785页 被尊为”大家”. 东汉沛国刘长卿之妻盛年不幸守寡,残耳以明守节之志,朝廷”显其门间,号《后汉书卷84,第2797页 曰?行义桓嫠…,县邑不时祭之. 东汉乐羊子之妻拒暴自刎,太守赐予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后汉书》卷84,第2793页 东汉吴许升之妻吕荣在其父劝她改嫁时,她以”义无离贰”加以拒绝,后遇寇《后汉书》卷84,第2795页 盗,抗侮而遇害. 东汉荀爽之女荀采在丈夫阴瑜去世时,年方19,其家欲之改嫁,不从,自缢?后汉书》卷84,第 而死.2798-2799页 东汉皇甫规之妻盛年守寡,为虢拒董卓的威逼而死,”后人图画,号曰t礼《后汉书》卷84,第 宗?云”.2798-2799页 东汉公乘会妻张氏”夫早亡,无子姑及兄弟欲改嫁之.张誓不许,而言((华阳国志,第734页 之不止,乃断发割耳.养会族子,事姑终身.” 东汉杨风琏妻助陈”风琏亡,养遗生子守节.兄弟必欲改嫁,乃引刀割咽,华阳国志》,第734页 宗族骇之,几死,遂全其义”. 东汉广汉便敬宾妻元常元常丈夫早亡,”无子,养宾族子.父母欲嫁,乃祝刀华阳国志》,第735页 成都殷仲孙妻靡常誓志而死.”靡常18岁时,夫家遭疫气死亡,她”收葬 诸丧,养遗生子”,守寡终生. 东汉景奇妻贡罗”奇早亡,无子”,贡罗不顾父亲的逼迫,誓不改嫁.《华阳国志》,第735页 东汉成都赵宪妻弦何”宪早亡,无子.父母欲改嫁何恚愤自幽,不食,旬《华阳国志》,第736页 日而死.郡县为立石表”. 东汉广汉朱叔贤妻昭仪建安十九年,刘主围刘璋于成都,”贤坐谋外降【诛]((华阳国志,第736页 璋以昭仪配兵将,见逼,昭仪自杀”. 东汉姚超二女,姚妣,广柔长郫姚超二女,姚妣,姚饶,”未许嫁,随父在官.华阳国志》,第736页 姚饶值九种夷反,杀超.获二女,欲使牧羊,二女誓不辱, 乃以衣连腰,自沈水中死……郡县图象府庭.” 94{江汉论坛 安帝永巴郡阆中人马妙祈丧夫后守”一醮之礼”.遭遇羌人作乱,惧怕被辱,三《华阳国志)),第41页 初年间妻义,王元愦妻姬,人同时沉水而没,号为”三贞”. 赵蔓君妻华 东汉纪配年16嫁与廖伯,伯早亡.”以己有美色,虑人求已,(《华阳国志》,第768—769 作诗三章自誓心.而求者犹众.父母将许.乃断指明页 情,养子猛终义.太守薛鸿图象府庭. 东汉广汉王辅之妻彭彭非,王和,李进娥也都年少寡居,为抗拒改嫁,不《华阳国志》,第769页 非,新都便敬之妻惜残体.彭非,李进娥均截发自誓,王和则截取一耳. 王和,郭人冯季宰 之妻李进娥 东汉广汉杨文之妻李正杨文之妻李氏寡居守志,父欲其改嫁,乃”自沈水中,华阳国志》,第769页 流宗族救之,几死,得免.太守五方为之图像”. 东汉袁稚妻相乌”十五适稚,二十稚忘,无子.父母欲改嫁之,便自(《华阳国志》,第769页 杀.” 东汉王上妻袁福有儿子,”(王)上以丧亲过哀死,福哀感终身.父母华阳国志》,第769-770 欲改嫁,乃自杀.”页 东汉相登妻周度,儿媳”十九,登亡.中牟令吴厚因人求之,断发以誓志;《华阳国志)),第785-786 左后人犹欲求之,乃割其鼻.养子早亡,其妻左亦年十页 九,遂俱守义.世成叹妇姑之贞专其节操也”. 东汉周纪之妻曹敬姬”十七出适,十九纪亡”,服丧期满后,父母把她许(《华阳国志》,第786页 嫁他人,敬姬投水,被救起后一日一夜才苏醒过来 东汉张惟妻贞块夫死守寡,为逃避改嫁,投水自尽,后被救起.”后(《华阳国志》,第786页 太守苏高为立表,太守蜀郡遭仁恕掾论曰?贞块?, 太守章陵刘威又为作颂”. 东汉尹仲让妻韩姜为逃避权贵逼婚而自杀.华阳国志,第787页 东汉武阳仪成妻谢姬丈夫死将葬,谢姬以己年壮无子,服毒而死,”遂同(《华阳国志》,第787页 葬.县以表郡,郡言州,州上尚书.天子咨嗟,下【诏】 书:每大赦,赐家帛四匹,蜀谷二石.” 东汉巴郡虞显妻杜慈”十八适显,显亡,无子”,其父亲欲逼其改嫁,杜(《华阳国志》,第826页 慈自缢而死. 东汉赵姬赵姬夜遭黄巾军侵扰,邻入劝其逃走,她答以”妇人之《华阳(国志》,第971页 义,不夜下堂,况今男女无别乎”!而后与13岁的女儿 自杀. 生在东汉,表明两汉的贞节礼教取得了成效.此 外,东汉女性寡居守节,或以诉讼,自残,乃至自 杀的方式反抗改嫁和暴力侵犯.甚至还出现了为丈 夫殉葬守节的极端例子.女性这样做多是出于自 愿,她们以改嫁等违反贞节的行为为耻,同时也愿 意为维护贞节付出节欲乃至毁身的代价.从女性守 节”义无离贰”,”义不以身受辱”等言语中可以 看到,贞节观念已为当时普通妇女所熟知.这说明 伴随着西汉中期”独尊儒术”的推行,经董仲舒, 刘向,班固,班昭以及诸多礼学家的着述,贞节观 念进一步理论化;东汉倡导贞节的方式,无论从物 质鼓励还是精神表彰.也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帝王 的特别优待,都较前代成熟,与礼教相辅相成.贞 节行为的普遍增加表明贞节已经成为人们认同的女 德,贞节礼教至东汉末年已经定型. 四,汉代贞节礼教对后世的影响 汉代贞节礼教的定型更是表现在它为此后整个 中国封建社会的贞节礼教定下了基调.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汉代贞节理论的核心要素为后世所继承 2011.8I95 继班昭为女性贞节提出天道观念以后.女性贞 节越来被强化为不能违背的天理,至宋代被发展到 灭人欲的极端程度.程颐《近思录》载:”又问: „人或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日:?只是后 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 大.”„从此,”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就成了 一 句传世名言,后经朱熹的推波助澜,到明清时更 加流行.贞节行为的表现形式或基本内容包括从一 而终,寡居守节,遇暴殉节等,这些在后代并没有 发生大的变化.如《北史.歹0女传》序也说:”盖 女人之德虽在温柔.立节垂名咸资于贞烈”.这里 的”贞烈”,既包括有夫之妇的节操.也包括未嫁 女子的童贞.把贞节与忠孝联系起来以德治下,也 是受汉代的影响.明初宋濂有言:”若使妇不二其 夫,子不辱其亲,臣能忠于君,天下其有弗长治者 乎?”@ 2.汉代宣扬贞节的基本方式为后代沿袭 汉代宣扬贞节的方式:如载入史册,女教着 述,物质和精神鼓励并重等等,这几种方式在后世 也无大的变化. 继《后汉书?列女传》出现以来,列女的传记 就屡屡在后代的史书中出现,如《魏书》,《隋 书》,《晋书》,《北史》,《旧唐书》,《新唐书》, 尤其是《宋史》以后每史必录.在列女的传记中, 有相当一部分甚至一半都是贞节的典型.@ 女教着述的涌现.西汉成帝时期刘向所作的 《列女传》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女教的开山之作. “刘向之后,史家逐渐重视对女性人物的记载.无 论是纪传体史书中的《列女传》,还是野史杂传和 地方史志中的妇女列传.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刘向 《列女传》的影响和启示.象范哗《后汉书?列女 传》,皇甫谧《列女传》以及常璩《华阳国志》的 妇女传记等一大批着述,在立传,叙事方法 上,对刘向《列女传》多有取资”.?据《隋书?经 籍志》记载:继刘向撰《列女传》后,魏晋时期以 《列女传》命名的女教着作就有将近十部. 后代模仿班昭《女诫》的作品也屡屡出现,且 其作者也多为女性.唐代太宗长孙皇后写的《女 则》,宋若莘写的《女论语》,杨氏的《女诫》等 等,这些着作宣传女子的”贞节柔顺”,详细规范 女子的言行.如《女论语?第七事夫》中提到”将 夫比天,其义匪轻,夫刚妻柔,恩爱相因”.模仿 班昭《女诫》的痕迹非常明显.明成祖时仁孝皇后 为教育皇太子及诸王,写成了《内训》一书.她去 世后,成祖将这部书颁布天下.仁孝皇后还命儒臣 96f江汉论坛 学士们编纂《古今列女传》,由明成祖亲自写文刊 布成书.社会上对所谓贞节观的要求更加苛严.利 用女教着述来宣扬贞节,开端就在汉代. 物质和精神奖励的方式来提倡贞节也影响了汉 代以后的历代王朝.陈东原先生认为,汉代用法律 奖励贞节,设名利以诱之,”这种方法,被后来惑 世愚民的君主,引用了一千七百多年”,奖励贞节 的条例”尚存在中华民国的内务部,数典忘祖,都 是汉朝作俑的”.@ 3.汉代确立的贞节典型故事为后来女性仿效 无论是发生在汉代还是汉代以前的贞节事例. 其典型的确立都在汉代,女性维护贞节的典型方式 常为后世女性仿效,其维护贞节的手法雷同.试检 举几例: 模式一,被迫改嫁,于成婚当日自尽,遗命与 前夫合葬.东汉时期,南阳阴瑜的妻子苟采17岁 出嫁,19岁时阴瑜去世.父亲萄爽又把她许给了同 郡郭奕.苟采迫于父命嫁到郭家.成婚的第二天清 晨.苟采命人为她准备洗澡的用具,然后只身进入 浴室,”令侍人避之,以粉书扉上日:?尸还阴.? „阴?字未及成.惧有来者,遂以衣带自缢”,”时 人伤焉”.@十六国时期,南燕主慕容德的女儿平原 公主14岁时嫁给段丰,不久段丰遭人诬告被杀. 慕容德又将女儿许给寿光公余炽.平原公主不得已 成婚后,”慕容氏伪辞以疾,炽亦不之逼”.j天 后,平原公主回娘家,傍晚时”密书其裙带云: „死后当埋我于段氏墓侧,若魂魄有知,当归彼 矣.?遂于浴室自缢而死.”举行葬礼的时候,”男 女观者数万人,莫不叹息日:?贞哉公主.…◎她 的守节死亡方式与苟采多处雷同,后者显然是受到 了前者的影响. 模式二,为避免改嫁自残.这类例子很多,根 据刘向的《列女传?贞顺传》记载,梁寡高行专一 精纯,年纪轻轻就守寡,坚信”妇人之义,一往而 不改,以全贞信之节”,为了拒绝梁王的求婚, “援镜持刃,以割其鼻”.梁寡是春秋时期人,但其 事迹的大力宣传却在汉代.东汉沛国刘长卿之妻盛 年不幸守寡,残耳以明守节之志.另据《三国志? 曹爽传》注引皇甫谧《列女传》记载:曹爽从弟文 叔.娶谯郡夏侯文宁之女为妻,名叫令女.文叔早 死,夏侯令女服丧期满后,她知道自己年少无子, 恐家逼自己出嫁,”乃断发以为信”.其后,家人 果然要把她嫁出去,令女闻知,又以刀截去两耳. 曹爽被司马懿诛后,曹氏尽死.令女叔父上书与曹 氏绝婚,强迎令女归.令女于是趁家人不备,以刀 断鼻.她的行为受到司马懿的赞赏,听他领养一子 为曹氏后,名显于世.夏侯令女的作为显然是模仿 梁寡高行.但其节烈程度则过之. 模式三,丈夫死后不改嫁,孝敬公婆,教育子 女,深明大义.班昭本人就是这种贞节模式的的典 型,得到后人的称赞.北周文学家庾信在《彭城公 夫人尔朱氏墓志铭》中写道,”用曹大家之明训, 守宋伯姬之贞节”.借以表彰尔朱氏坚守贞操,丈 夫死后坚决不改嫁的行为. 除以上几种常见情况外,还有以死或其它各种 方式来抵抗暴力,保持贞节的情况.鲁迅曾说,据 时下道德家的意见,”烈可是有两种,一种是无论 已嫁未嫁.只要丈夫死了,他也跟着自尽;一种是 有强暴来侮辱他的时候,设法自戕,或者抵抗被 杀,都无不可.这也是死得愈惨愈苦,他便烈的愈 好.”国其实这种守节方式汉朝就已经出现. 汉代贞节礼教定型,一方面是说贞节观念已经 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从贞节理论和贞节行为以及 朝廷的干预程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成熟.另一 方面是从汉代贞节观对后世的影响角度来说,汉代 贞节观为后世贞节观念的演变定下了基调. 汉代贞节观的定型有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 的.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情 况,在王朝开始的初期,由于社会百废待兴,纲纪 不整,礼教废弛,导致贞节观念的淡薄和不贞节行 为的增多.而当王朝在统治一定时期后,随着礼教 的成熟和各项的完善,人们的贞节观念又会得 到强化.古代贞节观念并非一成不变,看似时紧时 松,实则在不断加强.自周代礼仪兴起后,人们的 贞节观念就经历了几个反复的过程:贞节观念淡 漠?强教化——贞节观加强——贞节再次淡 化——贞节礼教再次强化——贞节观念再次增强 …… 直到贞节观念最终强化和固定.尽管周代就已 经出现了贞节的事例,但贞节典型的宣扬和贞节理 论的系统化确实是在汉代形成的.在汉代礼教的推 动下.贞节观念在社会上得到普遍认可.即便在贞 节礼教已经盛行的时代,由于社会阶层不同,地域 不同,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其贞节观念和贞节表 现程度也不尽相同. 总之.两汉时期,礼学家和大族们出于礼教目 的,通过各种着述来完善贞节理论.同时在朝廷和 地方政府的各种奖励和倡导下,女性贞节观念在两 汉时期不断强化.东汉时期,更多的女性表现出来 了贞节行为.汉代礼教不仅较前代更加成熟系统, 而且从各个方面奠定了后世贞节礼教的基础,封建 贞节礼教的定型期就在汉代. 注释: ????张涛:《列女传译注》,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第161—162,198,161—162,5页. ?参见《汉书?刘向传》. ?班昭的《女诫》见于《后汉书?列女传》. ?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中华书局1975年 版,第432—434页. ?杨天宇:《礼记译注-丧服》,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版.第308页. ?《汉书?宣帝纪》. ?《汉书?循吏?黄霸传》. ?????《后汉书?列女传》 ???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 社1984年版.第768-?769,737-?738,223页. ?《后汉书?平帝纪》. ?《汉书?元后传》. ?《后汉书?冯勤传》. ?彭卫:《汉代婚姻形态》,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 第277页. ?陈顾远:《中国婚姻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 第15—16页. ?参见郭玉峰《两汉时期贞节观念的世俗化趋向》, 《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第2期. ?刘增贵认为:”就笔者统计,两汉节烈妇女见诸 记载者有五十四人之多,其中西汉只占二人:其余皆属东 汉,可见东汉礼法较严.”(见《汉代婚姻制度》,台湾华 世出版社1980年版,第27页.)其实刘先生是在董家遵 《历代节烈妇女的统计》(《现代史学》第3卷第2期)基 础上进行统计的.且未列诈隋.由于女性贞节限于男女两 性和婚姻.节烈妇女有些不属于女性贞节的内容,本文依 据最原始的进行统计. ?宋濂:《宋学士全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第409页. ?参见张小稳《贞节观念历史演进轨迹的重构—— 汉唐间贞节观念的不断加强》,《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 第6期.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书店1984年 版,第45页. ?《晋书?列女传》. ?鲁迅:《鲁迅全集》(一),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116—128页. 作者简介:高二旺,男,1972年生,河南上蔡 人.历史学博士.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讲 师,河南南阳,473061. (责任编辑张卫东) 20”11.8l97
/
本文档为【[doc] 论汉代妇女贞节礼教的定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