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人类语言进化与形成的研究现状概述

2017-09-19 3页 doc 20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人类语言进化与形成的研究现状概述人类语言进化与形成的研究现状概述 [摘  要]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交流工具,作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之一,其起源和进化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人类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心理学家、考古学家以及历史语言学家所研究,并且逐渐形成了若干派系和几种主要的观点,如:Pinker的达尔文主义渐变论、Bickerton的语言发展两阶段论、Aitchison的“语言簧火论”及曾建国的“语言是人类成长的副产品”等。本文作者就“人类语言的进化与形成”这一话题展开调查、搜索和总结归纳,力图总结广流于世的论断并阐述作者个人对人类语言形成的观点。 [关键...
人类语言进化与形成的研究现状概述
人类语言进化与形成的研究现状概述 [摘  要]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交流工具,作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之一,其起源和进化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人类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心理学家、考古学家以及历史语言学家所研究,并且逐渐形成了若干派系和几种主要的观点,如:Pinker的达尔文主义渐变论、Bickerton的语言发展两阶段论、Aitchison的“语言簧火论”及曾建国的“语言是人类成长的副产品”等。本文作者就“人类语言的进化与形成”这一话题展开调查、搜索和总结归纳,力图总结广流于世的论断并阐述作者个人对人类语言形成的观点。 [关键字] 语言;语言进化;语言形成;总结归纳;人类进化 1 引言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交流工具,只有人类才具有分音节、符号性和信息交流性的语言。它不仅承载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而且促进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再创造。[1]然而,人类语言是如何进化而成的呢?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又是如何习得的语言能力的呢?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与归纳。 2 语言起源之进化说 2.1 Pinker的达尔文主义渐变论 Pinker的新达尔文主义渐变论(gradualism)认为,现代人类的语言是山原始语言过渡发展而来的。先有了原始语言的,继而产生了现代人类语言的句法。句法的产生是个缓慢的过程,至少经过了几十万年的时间。在原始语言和现代语言之间应该存在种过渡语,这种语言的符号系统跟现代语言相比其指代范围更加狭窄,语言规则也更加简单,因此没有现代语言复杂。 2.2 Bickerton的语言发展两阶段论 Bickerton认为语言的进化可以大体分成两个阶段:1.原始语言阶段,原始语言是在漫长的人科(Hominids)历史中产生的,大约有两百多万年的历史,经历了从能人(Homohabilis)到直立人(Homo  erectus)再到尼安德特尔人(Neanderthals)三个发展时期。原始语言基本由词汇构成,多名词和动词类,几乎没有句法。这与两岁以下幼儿的语言、洋泾浜语以及类人猿经过训练后掌握的语言很相似。2.句法阶段,Bickerton假想了“一个神奇的时刻”(the magic moment),在这一刻,即在第一个有意义的话语产生的时刻,句法使大脑的内部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于是在非语言的第一现系统的基础上产生了第二表现系统,在线上思维(on-line thinking ) 的基础上产生了线下思维(off-line thinking),于是真正的人类语言阶段开始了。 2.3 Aitchison的“语言簧火论”及其合理性 2.31 Aitchison的“语言簧火论”简介 Aitchison用火焰的燃烧来形容语言的发展进化,开始的时候是一些零星火星在闪烁,就像篝火一开始只燃烧着几根树枝,这种状态会持续很久很久。突然,火苗从树枝间窜出,点燃了整堆木材。于是火焰燃烧得越来越凶,直到有一时刻,火焰燃烧到了最激烈的程度,然后开始慢慢缓和并趋于平静。这与语言的发展过程及其相似,大约在公元前25万年左右出现了一种简单的语言,就好像星星之火一般,逐渐给语言的进化奠定了基础。其后则是一个相当长的相对停滞阶段。到了10万和7.5万年前间,语言进化到个关键期,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就好像火焰点燃了整堆木材,开始激烈燃烧起来。直到5万年前达到一个顶点后,才又缓慢地趋于平稳。这种缓慢---迅速---迅速---缓慢的发展节奏如果用图形来表示,刚好呈S曲线。 2.32 Aitchison理论的合理性 Aitchison既小同意Pinker的渐变论,也不同意Bickerton的两阶段说。他认为渐变论不符合进化现实,进化决不是一味的平稳向前,进化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短暂的倒退现象,就像人类进化至今还会出现的返祖现象。两阶段论同样不符合进化现实,一旦进化的优势显现出来,进化就应继续向前推进,而不应出现停滞现象。那么Aitchison的理论有什么合理性呢?这个问题需要追溯到人类文化的起源。二百万年前出现了能人(Homo habilis),按照Bickerton的说法,原始语言也逐渐产生,并经历了从直立人(Homo erectus)到尼安德特尔人(Neanderthals)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科使用线上思维,线上思维不能生成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文化产生的充要条件,因此,这一历史时期没有任何文化起源的迹象。到了10万年前,智人(Homo Sapiens)出现了,他们是真正的人类祖先,使用人类的语言,并有了线下思维的能力,于是文化开始发展起来。 Bickerton认为他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文化的起源,其实并不尽然。按照他的说法,从10万年前人类语言出现开始就应该有文化的痕迹,但事实上文化直到四、五万年前才真正出现。Bickerton不能解释中间为什么会有五至六万年的时间落差。按照Aitchison的理论,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Aitchison认为30万年前出出现了古智人(archaic Homo sapiens),20至15 万年前出现了智人(Homo sapiens),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大约在25万年前至5万年前间,并于10万年前达到个关键期,5万年前达到顶点,这正与四五万年前文化的突然发展兴旺在时间上相吻合。[2] 2.4 除此之外,有的现代学者认为“语言是人类成长的副产品”,即语言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的、第二位的,是在人类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东西:既有生物的基础,又更是文化传递的结果(范革新,2008:15);既是人类认知、理解的结果,又是认知、理解的一种反映,但这种反映决不是镜像的反映,是一种能动的反映:在人类改造世界和征服世界的过程中,人类的语言起着重要的信息和桥梁作用,它反过来又不断的促进人类智力和认知的提高。 当人类已经进化到现在这样一个非常发达的程度的时候,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已是难舍难分的两大特征,甚至前者的被重视程度已经超过了后者。人类的存在实质上也是一种“群居”式的生存,因此为了能够更成功的获取食物、发展自身,一定方式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当肢体的交流已经满足不了人类对大量信息的传递时,相伴而生地也就产生了“语言”,这在本质上来说与简单的肢体交流是一样的,就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但从根本上说是对环境的适应的结果。 2.5 总结 本文针对“人类语言的进化与形成”这一话题,从当今流行的几种流派和观点出发,对其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作者个人的“环境适应论”的观点。人类通过“语言”这一信息传递的方式更加紧密地互相结合,互相帮助,共同协助,来抵抗和征服自然力量。[3] 参考文献: [1] 曾建国 从进化心理学的视野看语言的进化》 [2] 勾跃《语言起源之进化说述评》 [3] 赵莹 国金玲《语言进化对人类的影响》
/
本文档为【人类语言进化与形成的研究现状概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