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道家文化福地之大小洞天

2017-09-01 5页 doc 15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5949

暂无简介

举报
道家文化福地之大小洞天道家文化福地之大小洞天 道教,中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开始由古代巫术、秦汉方术及黄老思想形成。道教教派 甚多,自东汉至北魏,先后形成北天师道、南天师道,各自制订乐章道经,教人诵试仪范。 消极教派鼓吹炼丹修神之术、符水治病之法。至唐代,唐高宗专祟道教,封李氏老君为“太 上玄元皇帝”,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14年)诏两京及诸州选择名山道场各置“玄元皇帝庙”,扩召学生信徒,学习《老子》、《庄子》、《列子》、《文子》真经,其中以学习老子《道德经》 为主。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年人。他的《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章,其中道经三十七章、 德经四十...
道家文化福地之大小洞天
道家文化福地之大小洞天 道教,中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开始由古代巫术、秦汉方术及黄老思想形成。道教教派 甚多,自东汉至北魏,先后形成北天师道、南天师道,各自制订乐章道经,教人诵试仪范。 消极教派鼓吹炼丹修神之术、符水治病之法。至唐代,唐高宗专祟道教,封李氏老君为“太 上玄元皇帝”,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14年)诏两京及诸州选择名山道场各置“玄元皇帝庙”,扩召学生信徒,学习《老子》、《庄子》、《列子》、《文子》真经,其中以学习老子《道德经》 为主。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年人。他的《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章,其中道经三十七章、 德经四十四章,去道家文化之糟粕,取其精华,扩大了“道”的含义,赋“道”以新的内涵, 把“道”高于上帝与神伸展到天地万物、伦理道德,主张孝谨纯一,敦厚朴素,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提倡出家清修,走向自然,享受自然,炼气全神,明心见性,爱民活国。道教在 长期发展中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风俗习惯等都有一定影响。《道藏》是中国文 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文化发祥地和著名道场在江西龙虎山水仙岩、浙江武当山、广东罗浮山,海南省三 亚市的小洞天是古今公认的以道家文化为内涵的旅游度假修身养性的福地。 “小洞天”福地,距三亚市区80余里,离崖州古城10余里。那里有山、有海、有石, 千姿百态,各具奇趣、造化之功,自然天然。那山,巍峨苍郁,古树盘根。稀有名树龙骨、 龙血树满山丛生,古称“龙山生龙树”。山中四时气候变幻无常,“破晓烟痕冷山内,入秋岚 影罩城楼。云雄螺髻千层耸,雨洗峨眉半壁收。”林中白云穿梭,树底清泉汩汩,朦朦胧胧, 让人如梦如幻。雾霭娜娜袅袅,洒得人一身清爽,仿佛走进“沾云欲湿杏花雨”的境界。那 水,山濒南海,海天共接,海阔天碧,浪击岭岩,洒起一天银白。那石,更是奇中奇。巨石 壁立,成洞成巷,洞天幽胜,疑是仙家居处。石磊如林,形象万千,如钓台、仙梯、寿桃, 似扁舟、奔马、卧佛„„令人目不暇接、遐思翩翩。踏入小洞天福地,“恍若身在五云而至三 岛”(“三岛”即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州三座神山)。 开辟“小洞天”福地的第一人是南宋吉阳军(崖州)知军周康阝。淳熙丁未年(公元1187 年)九九重阳日,周康阝携客登鳌山,为这里的山水之奇所倾倒,赞之为“海邦之盛记”。特 别是当他寻访到“小洞天”时更是欣喜若狂。洞天胜状钟灵毓秀,鳌山巍峨苍郁枕海壁立, 小洞天亭立于山角海湄。巨石上部形成平台,平台俯瞰南海万顷碧波。石底部平坦宽阔,能 坐二十余人,呈牛角状,甚是幽深。洞天福地对于道家文化理论的印证相当重要。道家言: 似洞非洞,方为仙洞。道家将此称为仙人所居之处。周康阝便把鳌山小洞天开辟成古代珠崖 旅游区和道家文化修炼地。 不过,此地的大规模开发是在60年后的南宋淳佑丁未年(公元1247年)。这年,崖州迎 来了一位崇尚道教文化的知军毛奎。他到任后,便游鳌山小洞天。面对此处的山清、水秀、 石奇、洞幽,他感叹不已,在石廊壁上刻上五言排律诗《游小洞天记》。诗云:“丰登少公事, 时得访林泉。凿破蓬丘岛,潜通小有天。岩瞻横北石,钓隐近西偏。缥渺云藏阁,依稀石似 船。崖平好磨刻,洞窈足回旋。路贯云巅上,人随曲巷穿。海光常潋滟,山色更清妍。真可 消尘俗,何妨中圣贤。烟霞无尽藏,风月不论钱。胜概时收拾,凭谁秉笔椽?”毛奎按照从 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低至高的顺序,对海山奇观、“洞天福地”进行了形象生动 的描绘,并对胜境赋诗石刻。在他的精心经营下,鳌山“洞天福地”闻名于世,历代前来探 奇览胜者络绎不绝,诗作赋者不胜枚举,道人逸民修炼者更是飘逸沓至。游客和道家学者 对小洞天给予很高的评价,有诗云:“行当寄语蓬莱客,胜境而今逊岭南。”《崖州志》上记载 着一个美好的传说,毛奎在崖州任官,身在“洞天福地”长年修炼,任满后离去,走到鳌山 洞天福地便“不知所踪”。民间传说毛公得“道”升仙了。当时,在洞天福地附近的石屏上烙 着一双清晰的脚印。民间认定是毛公升天时留下来的足迹。 1962年春,郭沫若先生到三亚公休,从《三亚志》上发现“小洞天”福地的记载,便 提出谒拜此境。当时因随着清代后对道家文化的淡漠,景区山路荆棘挡道,当地政府感到为 难。但郭老示就是披荆斩棘也要前去。崖城人民公社便派两名民工用山刀斩棘开路,让郭 老登山观赏。只见郭老飘逸若仙,一会儿登高了望,一会儿石洞探幽,兴趣盎然,眉目顿开, 连连惊叹“妙,妙,妙”。游罢,这位七十高龄的学者诗兴大发,竟一气呵成一首300多字的 五言排律诗,倾抒胸怀,对洞天福地大加赞赏,并在诗中咏赞周康阝、毛奎两公的功绩:“我 言洞天小,康阝奎亦小仙”。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三亚市政府对海山奇观、小洞天道家文化福地的开 发很重视。前天,我遇上三亚南山大小洞天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郑钢。他对我说, 公司将依照大生态、大文化、大教育、大旅游的战略方针,投入巨额资金,把大小洞天开发 成一流的以弘扬道家文化为内涵的旅游度假区和著名的学术研究基地。
/
本文档为【道家文化福地之大小洞天】,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