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西方经济学最经典的笔记总结18

2018-09-11 40页 doc 404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238246

暂无简介

举报
西方经济学最经典的笔记总结18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名词解释: 1.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而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水平找到工作的人。 要注意:①年龄规定以外的无工作者不是失业者。②丧失工作能力者不计入失业者。③在校学习的不叫失业者。④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工作或不积极寻找工作的人不计入失业者。⑤有些未领取失业救济的未登记注册的无工作者,没有被计入失业者。 衡量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 2.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公式表示为: 公式中的劳动力总数是指失业人数和就业人数之和。 3...
西方经济学最经典的笔记总结18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名词解释: 1.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而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水平找到工作的人。 要注意:①年龄规定以外的无工作者不是失业者。②丧失工作能力者不计入失业者。③在校学习的不叫失业者。④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工作或不积极寻找工作的人不计入失业者。⑤有些未领取失业救济的未登记注册的无工作者,没有被计入失业者。 衡量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 2.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公式表示为: 公式中的劳动力总数是指失业人数和就业人数之和。 3.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4.结构性失业:是指因为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具体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结构性失业是长期性的,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在特定市场中,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低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一,技术变化;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三,劳动力的不流动性。 5.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6.自愿失业:是指在现有工作条件下能够就业,但由于不愿接受工作条件而失业的情况。 凯恩斯认为,如果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失业仅局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7.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因此,自然失业率应等于某一时点上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率之和。在实际统计时,用长期的平均失业率来近似地表示自然失业率。影响失业持续时间长短和失业频率高低的因素都会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 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自然失业率决定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能力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任何把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企图都将造成加速的通货膨胀。任何时候都存在着与实际工资率结构相适应的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 8.充分就业: 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工作的一种经济状况。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即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与某些失业现象的存在并不矛盾,如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这两种失业都是正常的。只有非自愿性失业消失,社会才算实现了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也可广义地理解为各种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存在两种失业:第一,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叫周期性失业。第二,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失业叫自然失业。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周期性失业:总需求不足的失业,凯恩斯认为这种失业是非自愿的。根据凯恩斯的分析,就业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而国民收入又取决于总需求。总需求不足的失业也叫周期性失业,是因为总需求不足一般都出现在经济的萧条时期,是周期性出现的。 9.自然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在任何动态经济中这种失业都是必然存在的。自然失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由于在动态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 (2)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因为对某种劳动的需求增加,而对另一种劳动的需求减少,与此同时,供给没有迅速作出调整而造成的劳动力供求不一致时产生的失业。当某些部门相对于其他部门出现增长时,可以经常看到各种职业或地区之间供求的不平衡。这种情况下,往往“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方面存在着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失业”,这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点造成的。 (用紧缩性缺口来说明总需求不足的失业。) 10.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的差额。 凯恩斯认为失业的原因是总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时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时均衡的国民收入。而造成需求不足的原因则是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导致消费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造成投资需求不足;流动偏好规律使利率的下降有一个最低限度,无法拉开利润率与利率之间的差距以便刺激投资。 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量中,用来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从而造成了消费需求不足。 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是指一定资本增量预期的收益与其供给价格(重置成本)之间的比率递减趋势。投资是为了获得最大纯利润,而这一利润取决于投资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的边际效率)与为了投资贷款所支付利息率。如果预期的利润率越大于利息率,则纯利润越大,投资越多;反之,如果预期的利润率越小于利息率,则纯利润越小,投资越少。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使得利润率与利息率间的差距缩小。 流动性偏好(表示人们喜欢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的愿望或动机):即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于货币需求的存在,利息率的下降就有一定的限度,这样也使得利润率与利息率间的差距缩小,引起投资需求也不足,最终造成总需求的不足,从而引起非自愿失业,即总需求不足失业的存在。 11.奥肯定律:失业率如果超过充分就业的界限(通常以4%的失业率为)时,失业率每降低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则增加2%;反之,失业率每增加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则减少2%。 奥肯定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说明经济周期中产出变化与失业变化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论。奥肯定律可用公式写为: (y—y*)/ y*=-a(u-u*) 式中y代表现时的实际GDP的增长率,y*代表潜在GDP的增长率,u代表现时的实际失业率,u*代表自然失业率,a代表由现时的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的变动而引起的实际产出增长率对潜在产出增长率的变化系数。该式的含义为: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上升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下降,这时为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当实际失业率相对于自然失业率下降时,实际产出增长率相对于潜在产出增长率上升,这时为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奥肯定律说明产出变动与失业变动之间存在着反向替代关系。奥肯定律提供了一种在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进行选择的“菜单”。它对于政府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把握潜在产出水平和实际产出水平以及把握实际失业率,具有重要意义。 12.通货膨胀: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持续地显著地上涨。是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普遍上涨,而不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商品价格上涨。价格上涨一定幅度,大于2%;持续一定时间,3个月以上。 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式中,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t时期和(t-1)时期的价格水平。 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货币就会贬值,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13.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政府支出)的增长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商品和劳务总供给的增长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第一推动力直接来源于货币因素,货币的过量发行导致总需求膨胀,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14.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由于上游产品成本和工资率的过度上升引起的通货膨胀。应当注意,并不是说任何工资率的上升都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工资率的上升会引起通货膨胀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是:只有货币工资率的增长超过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通货膨胀才会发生。 15.结构型通货膨胀:指生产结构的变化导致总供求失衡或者导致部分供求关系的失衡而引发的通货膨胀。由于结构失衡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其传导机制是:价格刚性机制和价格攀比机制。 16.价格指数:宏观经济学中常涉及到的价格指数主要有GDP折算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1)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2)CPI=×100 (3)PPI =ΣkW / ΣW 其中,k代表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W为权数 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 CPI):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是反映消费品(包括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消费价格指数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程度的指标之一。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CPI=×100 消费价格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例如,品质的改善可能带来一部分消费品价格而非商品劳务价格总水平的提高,但消费价格指数不能准确地表明这一点,因而有夸大物价上涨幅度的可能。 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也称为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重要指标。生产者价格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I=ΣkW / ΣW 其中,k代表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W为权数。编制该指数的具体步骤是:①选择代表产品,计算每种产品的平均价格。②计算这些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③确定权数,一般用工业产品销售额作为权数。④将代表产品的个体价格指数和相应的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进行计算,求得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 17.预期性通货膨胀和非预期性通货膨胀:这是按是否被预期来划分的。预期性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过程被经济主体预期到了,以及由于这种预期而采取各种补偿性行动引发的物价上升运动。如在工资中规定价格的条款,在商品定价中加进未来原及劳动成本上升因素等。但是一般认为,如果通货膨胀的预期现象普遍存在,那么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了通货膨胀,即使最初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消除了,通货膨胀也会因经济主体预期而采取的行动得以持续,甚至加剧。 非预期性通货膨胀指货币当局采取隐蔽方式增加货币供应,使经济主体难以估计当前通货膨胀态势,预期未来通货膨胀趋势,不产生货币幻觉。一般认为,如果发生非预期型的通货膨胀,经济主体由于在货币需求上不具有“货币幻觉”,就会提高名义现金持有量,保持实际现金持有量不变,结果会有效遏止物价上涨。 总之,只有非预期性通货膨胀才有真实效应,而预期性通货膨胀由于经济主体采取相应对策抵消了其影响,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18.菲利普斯曲线:是反映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两者具有负相关的函数关系,即货币工资增长率越高的时候,失业率越低;失业率越高的时候,货币工资增长率越低。因此,菲利普斯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这就是最初的菲利普斯曲线。 新古典综合派随后便把菲利普斯曲线改造成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其改造的出发点源于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劳动生产增长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 由于工资成本是产品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从而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相当稳定的正比例关系(两者差额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所以,通常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替代货币工资率来描述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低;反之则相反。 19.货币幻觉:亦称为货币“错觉”,指人们忽视货币收入的真实购买力,而只注重名义价值的一种心理错觉。某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工人极易陷入货币幻觉,即容易发觉货币工资增加与减少的变化,而较难察觉物价水平的升降变化;当物价与工资按同一比例提高时,他们会把货币工资的增加看成是实际工资的增加。短期内,货币幻觉对消费有影响。假定实际工资不变,货币工资与物价等比例上升,工人较强烈感到的是名义货币收入的增加,从而增加消费支出,使实际消费水平上升。反之,当货币工资与物价等比例下跌时,使实际消费水平下降。货币幻觉对投资也有影响,当利率下降小于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幅度时,投资者可能因为名义利率下降,而大量借入资本投资;相反,投资者会减少投资。此外,个人所得税体制也会产生货币幻觉效果。因为税率和纳税都是以货币收入为依据的,如果货币收入和物价都下跌而实际收入不变,纳税人所属的纳税等级会相应降低,他们的实际税收负担也会下降。货币幻觉只能在通货膨胀的一定幅度内出现,当通货膨胀普遍化和加速后就不复存在。 二、简答题: 1.充分就业时为什么仍要有自然失业率存在? 答:因为在一个国家中,由于高度的流动性、兴趣与才能的广泛差别、无数物品和劳务的供求不断变化,会存在相当多的由于劳动力的流动、季节性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的存在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这些劳动的后备军可以随时满足社会对劳动的增加的需求,并且作为一种对就业者的“威胁”而迫使就业者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各种福利支出(如失业救济)的存在,也使得一定失业水平的存在不会对社会的安定构成危害。 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各国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自然失业率。 2.简述“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对经济产生的实际影响。 答:(1)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 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由于在动态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 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一种情况是某些具有劳动力的工人,由于他们工作的产业进入萧条而失去工作机会,而他们不一定适应新工业部门的技术要求,因而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落后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因地理位置的限制,不能迅速流动到发展迅速的地区,因而也有一部分劳动者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必然引起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在对劳动力的供求不一致时产生的。供求之所以会出现不一致是因为对某种劳动的需求增加,而对另一种劳动的需求减少,与此同时,供给没有迅速做出调整。因此,当某些部门相对于其他部门出现增长时,经常看到各种职业或地区之间供求的不平衡。这种情况下,往往“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方面存在着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失业”。 (2)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摩擦失业率偏高对于经济增长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①摩擦性失业率偏高会破坏就业工资的“棘轮效应”。棘轮效应指的是:一旦工资涨上去便很难再降下来,就像“棘轮”一样,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但是,在摩擦性失业率偏高,且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较大的生存压力所导致的劳动者与劳动者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会使工资水平下降。而工资水平下降会使本来就偏小的总消费水平进一步降低,从而使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而经济形势的恶化会使失业率进一步上升,这就进入了就业和经济形势的恶性循环。 ②当摩擦失业率偏高,且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时,会增加失业者本身的不安全感。因此,失业者会进一步调整他的消费预算,使他的消费结构进一步趋于保守,并且,失业者本身的不安全感将会向在职群体产生一个传导的扩散效应,也会同时增加在职群体的不安全感(这对于尚未进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在职群体表现尤为明显),进而增加社会整体的不安全感。社会整体的不安全感增加将会进一步使消费倾向下降,并且降低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因此,这也会将经济形势引入恶性循环。 结构性失业对经济的实际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一方面存在着有工作无人做,没有充分使用物力;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情形,浪费大量人力。 ②减缓经济发展速度。企业开工不足,投资者会减少投资。 ③导致了“滞胀并存”的局面。由于存在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矛盾,经济生活中可能出现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即滞胀。(完毕) 3.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失业原理,为什么会发生失业? 答: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失业原理一般将失业的原因归为如下几类: (1)摩擦性失业,由于求职的劳动者与需要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而导致的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工人想转换工作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 (2)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 (3)技术性失业,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出现社会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 (4)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生产形式、规模的变化,促使劳动力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而导致的失业; (5)周期性失业,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的周期性萎缩而导致的失业。 4.简述失业的经济效应。 答: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从而使劳动大军中的一部分没有工作的现象。失业会在如下方面对一国的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1)失业会减少一国的总产出水平 失业会造成一国总产出水平的下降,这是失业最为严重的经济效应。根据奥肯定律,当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时,经济中的实际产出增长率会相对于潜在产出下降,这时经济中的总产出水平会低于潜在产出水平。 (2)失业会造成社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失业会使一部分熟练工人也陷入无工作状态,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伴随工人失业的是一些机器设备等社会资源的闲置,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成本。 (3)失业也会影响失业者的生活状况,影响社会的稳定运行,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的稳定发展。 (4)此外,不同类型的失业的经济效应也不同: 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它被看作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空缺职位,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相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摩擦性失业有可能会提高经济运行的动态效率。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它对各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讲,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的行业,周期性失业的影响越严重。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形成了周期性失业,但是周期性失业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波动。 5.试比较分析衡量通货膨胀的消费价格指数、批发物价指数、GNP平减指数的优缺点。 答:(1)度量通货膨胀的程度是分析通货膨胀的必要环节和治理通货膨胀的依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是通过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来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即是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价格指数变动率。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价格指数主要有消费价格指数、批发物价指数、GNP平减指数3种,用以衡量通货膨胀的程度。 ①消费价格指数(CPI)。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消费价格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例如品质的改善可能带来一部分消费品价格而非商品劳务价格总水平的提高,但消费价格指数不能准确地表明这一点,因而有夸大物价上涨幅度的可能。 ②批发物价指数(WPI)。这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它的优点是对商业周期反应敏感,能在最终产品价格变动之前获得原材料,非零售制成品的价格信息。缺点是包括劳务产品在内,同时它只计算了商品在生产环节和批发环节上的价格变动,没有包括商品在最终销售环节上的价格变动,其波动幅度常常小于零售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因而可能会出现信号失真。 ③GNP平减指数(GNP deflator)。它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即: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的优点是范围广泛,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不平的变动趋向。其缺点是资料较难搜集,需要对未在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商品和劳务进行换算,并且该指标一般一年只统计一次,因此很难迅速地反映一国通货膨胀的程度和走向,该指数还有可能受到价格结构因素的影响。 (2)以上指标适宜度量由物价变动所反映的通货膨胀程度,而对隐蔽性的通货膨胀,需要借助以下一些指标来度量:实行价格的商品数量和金额;凭证供应商品占全社会商品总额比例;商品管制价格与非管制价格的差异等。并且,CPI、WPI与GNP平减指数这三种指标一般用于度量现实发生的通货膨胀,对于通货膨胀发生的可能性的预测,则应借助于一种称为“通货膨胀缺口”的办法。在我国,度量以物价变动为标志的通货膨胀主要有六种指标:①工业总产值价格指数。②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其中按商品用途分有消费品价格指数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③居民生活费价格指数。④服务项目价格指数。⑤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⑥生产资料购进价格指数。 6.通货膨胀有哪几种类型? 答:(1)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其衡量指标有消费价格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GNP平减指数(GNP deflator)。 (2)按照不同的标准,通货膨胀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分,通货膨胀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a. 爬行式通货膨胀。这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缓慢持续地上升,其上升幅度不超过3%。这种通货膨胀程度最轻,一般认为它不会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人们对未来货币的购买力还有足够的信心。 b. 步行式通货膨胀。这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明显持续上升,其上升幅度介于4%~9%之间。该通货膨胀使人能感觉得到,并产生通货膨胀还将持续的心理预期。 c. 奔腾式通货膨胀。这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急速上涨,其上升幅度在10%以上即达两位数,且短期内物价上涨速度有可能加快,甚至会出现三位数的情况。该种通货膨胀属于严重或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会使人们对货币失去信任,产生恐慌心理,会给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不良后果。 d. 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它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失去控制加速直线上升,其上涨幅度超过3位数。该种通货膨胀对整个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它会导致货币瓦解,资源配置恶化,整个国民经济趋于崩溃。 ②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划分,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a. 公开型通货膨胀,也称开放型通货膨胀。它是指在市场经济和自由价格制度下一般物价水平公开,持续上涨。物价水平的上升幅度可以较准确地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通货膨胀率就是物价上涨率。 b. 隐蔽型通货膨胀,也称抑制型通货膨胀。它是指在计划经济和价格管理下,通货膨胀不表现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上。表面看,物价稳定,货币也稳定,但实际上商品短缺,强制储蓄,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是隐蔽性的物价上涨。 ③按通货膨胀是否被预期,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a. 预期型通货膨胀。它是指货币当局有意识地公开宣布货币的增长率,使经济主体据此预测未来通货膨胀趋势,或各经济主体自行推测未来通货膨胀趋势,从而相机抉择,保护自身利益免遭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是一般认为,如果通货膨胀的预期现象普遍存在,那么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了通货膨胀,即使最初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消除了,通货膨胀也会因经济主体预期而采取的行动得以持续,甚至加剧。 b. 非预期性通货膨胀。它是指货币当局采取隐蔽形式增加货币供应,使经济主体难以估计当前通货膨胀态势,预期未来通货膨胀趋势,不产生“货币幻觉”。一般认为,如果发生非预期型的通货膨胀,经济主体由于在货币需求上不产生“货币幻觉”,就是提高名义现金持有量,保持实际现金持有量不变,结果会有效遏制物价上涨。 ④按通货膨胀的成因来划分,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a.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它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政府支出)的增长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得到的商品和劳务总供给的增长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第一推动力直接来源于货币因素,货币的过量发行导致总需求膨胀,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b.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它是指由于上游产品成本和工资率的过度上升引起的通货膨胀。应当注意,并不是说任何工资率的上升都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工资率的上升会引起通货膨胀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是:只有货币工资率的增长超过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通货膨胀才会发生。 c. 结构型通货膨胀。它是指生产结构的变化导致总供求失衡或者导致部分供求关系的失衡而引发的通货膨胀。由于结构失衡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其传导机制是:价格刚性机制和价格攀比机制。 d.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在实现经济生活中,纯粹定义上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通货膨胀都不可能持续地进行,最终演化为复杂的混合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从其运动特征看,有“螺旋型”和“直线型”两种。 简答: 7.阐述需求通货膨胀。 定义: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又称为超额需求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原因:在总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会增加一部分,但供给的增加会遇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的不足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上升;或者当产量达到最大,即为充分就业时的产量,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也不会增加,总需求增加只会引起价格的上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来自政府的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 引起需求扩大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扩大,政府支出的增加、减税,净出口增加等(通过IS曲线右移),它们都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需求曲线右移,称为实际因素。另一类是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量的减少(通过LM曲线右移),导致总需求增加。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归纳版):指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从而导致的物价上涨。供给表现为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而需求则表现为用于购买和支付的货币,因此这种通货膨胀又称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以凯恩斯学派的需求拉上说来说明这种通货膨胀,凯恩斯认为货币变动对物价的影响是间接的,影响物价的因素除货币量外,还有成本单位和就业量等多种因素。货币数量的增加是否具有通货膨胀性,要视经济体系是否达到充分就业而定。如图7-3所示。 图7-3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该图说明:①当社会存在大量闲置资源和失业时(点之前),总供给增加的能力很强,此时总需求的增加可以带来产出的上升而物价并不上涨。②在点和充分就业分界点之间,总需求的增加将会带来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同时上升,凯恩斯称为“半通货膨胀”。③当达到充分就业后,由于各种资源已充分利用,供给无弹性,有效需求增加仅使成本单位随有效需求同比例上涨,此种情况,可称为“真正的通货膨胀”。 但事实上,通货膨胀既可以是在实现充分就业后,由总需求绝对增长引起,也可以是实现充分就业之前,由总需求较总供给在数量与速度上的相对增长引起。所以,后来的凯恩斯主义者修正指出,在实现充分就业之前,只要总需求的增长大于总供给的增长,从而物价的上升幅度不能为增加的总供给所吸收,便会出现物价水平的绝对上升,产生通货膨胀,如图7-4所示。该图横轴代表总产出或国民收入(Y),纵轴代表物价水平P,代表总供给,代表总需求,代表生产总量,代表物价水平。 图7-4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者修正) 当社会总需求增加,即从移到时,生产总量由移到,供给曲线由移到,物价水平由上升到。 8.简述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 答:(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从而导致物价上涨。供给表现为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而需求表现为购买和支付的货币,因此这种通货膨胀又称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2)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主要从两方面分析。 ①短期(静态)分析。这里要分析的定量关系如图9-9: D S 图9-9 货币供给与商品供给 其中,为货币供应量,为货币的必要量,D为总需求,S为总供给。在总供给S既定的条件下,如果货币供给量超过了货币必要量,那就意味着总需求D将迅速的增加,与相对不变的总供给S相比,D处于过度增长的状态。这时,经济运行中开始出现短期性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其膨胀的程度依货币供给量超过货币必要量的程度而定,这一过程如图9-10所示。OD曲线为总需求曲线,SS曲线为总供给曲线,FF曲线表示既定商品供给量线(既定产量线),Rin表示通货膨胀率,e表示不同水平的均衡点。 图9-10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短期分析 ②长期(动态)分析。这里要分析的定量关系是如图9-11所示的三角变量关系: 图9-11 货币供求与经济增长目标 其中:为货币需求量,为预期经济增长目标,它是不确定的。 从理论上说,在增长极限内,随着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是同比例增加,随着的增加,总需求增加,进而促使总供给的增加,同时,价格开始上涨。在离增长极限点较远时,增长率、增长率以及Rin上涨率之间的关系是:。而且趋近于零增长。这时,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表现得非常明显,非常典型。由于在需求拉上型膨胀的初始阶段存在这样一种关系,就给人们一种错觉,以为较多的货币供给能带来较大量的总产量。这种错觉,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得以不断恶化的重要诱因,上述运行过程如图9-12所示。 图9-12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长期分析 9.试述货币主义和凯恩斯学派如何解释“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中总需求过大的原因。 答:(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持续显著上涨。 (2)“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中总需求过大的原因,有两种解释: ①货币主义的解释。货币数量论是关于货币数量的变化决定价格水平变化的理论。该学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7、18世纪的货币数量说及李嘉图、穆勒的货币数量说;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和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其中,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和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费雪在其《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费雪认为货币数量的多少决定着物价水平的高低,在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与劳务的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变动会使物价同比例变动。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基本上肯定了这一结论。弗里德曼把通货膨胀定义为:名义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超过社会总供给的增长而引起的物价水平的上涨。同时指出,名义社会总需求的增长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货币数量的增加,二是流通速度的加快。而经常性的通货膨胀不可能纯粹由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引起,即使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通货膨胀过程的起点仍然是货币数量的扩张。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从长远看,国民收入流通速度的下降不可能抵消货币数量的增加对名义社会总需求及物价水平的影响。所以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中总需求的扩大是货币数量扩张的表现和必然结果。 ②凯恩斯学派的解释。如果说货币数量说是强调货币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的话,那么凯恩斯学派则是强调实际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凯恩斯本人认为,当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后,表明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这时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而国民收入已无法增加,就会导致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引起通货膨胀。与货币数量说不同,凯恩斯认为货币量的变动首先是通过灵活偏好规律(即指在货币供给一定时,利息率由货币需求状况决定)影响利息率,进而影响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最后间接地影响物价水平的变动。他指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后,利息率就降低,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就会受到刺激,从而有效需求会增加。有效需求的增加,一方面会促使产量与就业增加,另一方面则会促使物价上涨。一旦有效需求的增加使产量达到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之后过度的需求就会带来通货膨胀(见图9-21)。凯恩斯的通货膨胀论强调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不会并存。但事实上,通货膨胀既可以是在实现充分就业后,由总需求绝对增长引起,也可以是在实现充分就业前,由总需求较总供给在数量上与速度上的相对增长引起。所以,后来的凯恩斯主义者修正指出,在实现充分就业前,只要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增长,从而物价的上升幅度不能为增加的总供给所吸收,便会使物价水平绝对上升,产生通货膨胀。(见图9-22) 图9-21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图9-22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在图9-21中,横轴代表总产出或国民收入(Y),纵轴代表物价水平(P),AS代表总供给,代表总需求,充分就业时的生产总量是,物价水平是表示未达到充分就业时的物价。由于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总需求曲线从移到AD的位置,这时的生产量仍然是,但物价水平都从上升到P。 在图9-22中,横轴代表总产出或国民收入(Y),纵轴代表物价水平(P),代表总供给,代表总需求,代表生产总量,代表物价水平。当社会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从移到的位置,生产总量由增加到Y1,供给曲线由移到,物价水平由上升至。 总之,货币学派货币数量学说是强调货币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凯恩斯主义则是强调实际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但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学派都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 10.试分析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上涨,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又可以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及利润推动通货膨胀(这里的利润通常为垄断利润)。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据西方学者解释,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决定于劳动的供求,工资的提高不会导致通货膨胀;而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由于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存在,工资不再是竞争的工资,而是工会和雇主集体议价的工资,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工资的提高就导致成本提高,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西方经济学者进而认为,工资提高和价格水平上涨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这样,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即所谓工资—价格螺旋。 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西方学者认为,就像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是工资推动通货膨胀的前提一样,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是利润推动通货膨胀的前提。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价格完全决定于商品的供求,任何企业都不能通过控制产量来改变市场价格,而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可以操纵价格,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致使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成本增长的速度。 图7-7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在总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包括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在内的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可以用图7-7来说明。图中,总需求是既定的,不发生变动,变动只出现在供给方面。当总供给曲线为AS1时,这一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AD的交点E1决定的总产量为,价格水平为P1。当总供给曲线由于成本提高而移到AS2时,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交点E2决定的总产量为,价格为。这时,总产量比以前下降,而价格水平比以前上涨。当总供给曲线由于成本进一步提高而移动到时,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E3决定的总产量为,价格水平为。这时的总产量进一步下降,而价格水平进一步上涨。 11.简述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 答:(1)在20世纪后半期出现了“滞胀”现象,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理论无法对该现象进行解释的,由此产生了总供给方面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即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该理论认为,当成本上升时,商品价格随之出现上涨,总供给曲线上移,导致产量下降,同时价格水平上升。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从两方面分析: ①静态分析:总需求水平不变。假定总需求不变,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在促使价格上涨的同时,会引起供给水平的下降,具体情况如图9-13所示。 图9-13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总需求水平不变时 在图9-13中,SS为总成本曲线,DD曲线表示总需求曲线(此处假定不移动),为资源充分利用时的产量(最大潜在供给)。最初的状态是,总需求曲线DD与总成本曲线相交于点,对应的价格水平或通货膨胀率为,产量为(最大产量)。当现实经济运行中出现了货币工资率的增长超过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和企业为追逐更大利润而大幅度提高价格时,总成本曲线会从移到或,总成本增加。在总需求曲线不动的条件下,随着总成本曲线向左上方的移动,价格水平或通货膨胀也就从不断上升到或,实际产量由降到或。 ②动态分析:总需求水平变动。当总需求水平变动时,上面所分析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最终演化成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从运行过程所表现出的动态特征看,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螺旋式”,另一种是“直线式”。 a.“螺旋式”混合型通货膨胀有四个基本要点:一是起因于成本推动;二是总需求不断扩张;三是实际产量不会下降;四是价格水平是“螺旋式”上升。图9-14说明的就是这种情况。 图9-14 “螺旋式”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动态图 在图9-14中,箭头符号“”和“”表示行为或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向左倾斜的“”表示最早发生的,向右倾斜的“”表示次之,“”表示最晚发生的,并且是两种“”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图9-14中,随着总成本曲线从向或方向移动,为了不减少实际产量和出现过高的失业率,政府通常会通过增加货币供给和扩大投资支出来增加需求。这样,总需求曲线就会由向、方向移动。在总成本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分别向左上方和右上方移动的过程中,价格水平沿着这样的轨迹“螺旋式”上升。价格水平或通货膨胀上升到的过程表明,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持续性通货膨胀现象。 b.“直线式”混合型通货膨胀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开始于流通领域。它有四个基本要点:一是需求的过度扩张;二是要求价格的上升引起成本的上升;三是在一般情况下,产量不会下降;四是价格呈“直线”上升状态。如图9-15所示。 图9-15 “直线式”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动态图 图9-15中箭头符号“”和“”的含义与图9-14所表示的含义不相同。箭头符号“”和“”表示行为或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向右倾斜的“”表示最早发生的,向左倾斜的“”表示次之,“”表示最晚发生的,并且是两种“”共同作用的结果。 与图9-14所表示的“螺旋式”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过程不同,图9-15所表示的“直线式”混合型通货膨胀过程,是从总需求曲线向中上方移动(总需求的扩张)开始的。在图9-15中,需求从向和方向的扩张会通过价格水平的上涨表现出来,价格水平或通胀率上升到以至于。价格水平的上涨,导致包括工资在内的成本的提高,成本曲线由移动到以至于。商品市场均衡点由向和方向移动,价格水平或通胀率上涨的轨迹是直线式的: 。 12.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吗? 答:(1)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成本上升引起了总供给曲线的上升。引起成本上升的因素很多,例如,农产品的欠收就会引起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成本上升。但“成本推进论”者主要关注的是由于经济中某些垄断性因素引起的成本上升。他们着重论述了两种类型的成本推进,即工资推进和利润推进。 ①所谓工资推进通货膨胀,是指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工会的力量日益强大,作为一个垄断性的组织,工会提高了工人的谈判能力,使得工人有可能获得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这种过高的工资要求推动了总供给曲线的上移,从而造成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许多经济学家将欧洲大多数国家60年代末70年代初经历的通货膨胀认定为工资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因为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工资报酬的急剧增加。 ②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指一些垄断性的经济组织控制了某些重要的原材料的生产和销售,这些垄断性的组织为了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而提高价格,使总供给曲线上移,从而导致的通货膨胀。其中最为典型的是1933年至1974年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提价导致通货膨胀。 另外,各种使成本上升的因素还可能交织在一起,使得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 (2)许多国家在战后曾经历过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但是这种通货膨胀不完全归因于供给方面的原因,也与货币有关。正如弗里德曼所指出的那样,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由成本上升导致的总供给曲线上移只能是一次性的,而且由于上移导致的失业增加最终将对工资和价格水平产生向下的压力,使之恢复到原来的均衡水平。结果与先前相比,仅仅是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价格总体水平并没有上升。之所以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原因并不在于成本因素本身,而在于某些政府因无法忍受暂时性的失业上升而采取的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反应。 图9-16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如图9—16所示,假定开始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点,由于工资(或石油、农产品等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使得短期供给曲线上移到,均衡点变成。此时,若需求曲线保持不变,则由于产出低于充分就业水平,总供给曲线存在向下移动的压力,最终将恢复至。其结果是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而总体价格水平没有上升。但是如果政府对点上的高失业感到难以忍受,采取扩张货币的方法来使总需求曲线上移至,以使经济尽快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点上来,那么总体价格水平就会进一步上升。由于总体价格水平的上升抵消了工资(或原材料等)相对价格的上升,所以工人(或原材料供应者)会进一步要求提高工资(或原材料价格),所以总供给曲线就存在进一步向上移动的压力。其结果是政府往往被迫再一次对高失业作出反应。这样,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一次次交替性上移就导致了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即通货膨胀。 由此可以看出,成本推进仅仅是物价上涨的最初动因,政府为维持其就业和产出目标而采取的扩张性政策是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必要条件;同时,政府利用财政手段来扩张需求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货币才能持续的扩张。因此,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也是一种货币现象。 13.试着论述混合型通货膨胀 答: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以及二者的相互影响分析,有人提出了混合通货膨胀理论。其分析的实质就是把上面有关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两个理论结合起来。 混合型通货膨胀(完美版):指总需求增加与成本上升共同作用而带来的商品与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的上涨过程。它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合起来考虑,因为现实的通货膨胀往往是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图9—2描述了混合型通货膨胀是在政策干预经济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年代,政府对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进行需求干预治理的结果。当发生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时,假定社会总需求不变,工资和物价会螺旋上升,失业增加,产量下降。政府此时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扩大总需求,失业和产量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但物价会进一步上升,从而形成所谓的混合型通货膨胀。 图7-2 混合型通货膨胀 如图7-2所示,假定最初由于生产领域的原因导致总成本上升,供给曲线AS由向左上方移到与最初的需求曲线交于点,价格水平由上升到,为了遏制实际产出的减少和防止出现高的失业率,政府采取扩大投资和刺激需求的措施,需求曲线由上升到AD1,这样使原来由成本推动的价格上升,进一步得到需求拉上的支持,与相交于点,上升到,需求扩张拉动的价格上升,又会进一步引起成本上升,供给曲线由移到与相交于,此时价格水平为。这样的过程持续下去,就表现出一种由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互推动的机制,AS与AD分别向左上方和右上方移动,价格则沿着均衡点的轨迹→→→→……所确定的水平到、、、……呈“螺旋式”上升过程。(完毕) 14.“螺旋式”混合型通货膨胀有哪几个基本要点?请描述其动态形成过程。 答:“螺旋式”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最初的起因来源于成本方面的因素,是从生产领域开始的。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在得到总需求扩张的支持后,必然演化成“螺旋式”混合型通货膨胀。“螺旋式”混合型通货膨胀有四个基本要点:一是起因于成本推动;二是总需求不断扩张;三是实际产量不会下降;四是价格水平是“螺旋式”上升。图9-21说明的就是这种情况。 图9-20 “螺旋式”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动态图 在图9-21中,箭头符号“”和“”表示行为或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以向左倾斜的“”表示最早发生的,向右倾斜的“”表示次之,“”表示最晚发生的,并且是两种“”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总成本曲线从向或方向移动,为了不减少实际产量和出现过高的失业率,政府通常会通过增加货币供给和扩大投资支出来增加需求。这样,总需求曲线就会由向、方向移动。在总成本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分别向左上方和右上方移动的过程中,价格水平沿着这样的轨迹“螺旋式”上升。价格水平或通货膨胀上升到的过程表明,在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持续性通货膨胀现象。 15.论述结构性通货膨胀。 答:定义: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 生产率提高速度不同的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快慢也应当有区别。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这种对比部门可分为:生产效率高的部门和生产效率低的部门;迅速发展的部门和渐趋衰落的部门;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 结构型通货膨胀:指由于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造成供求关系失调,从而引起物价的全面上涨。其表现是:一些经济部门因供不应求而出现物价上涨,另一些部门商品供过于求,但受成本和价格刚性的影响,其价格未有明显回落,从而导致总体价格水平上涨趋势。结构型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三种:①部门差异通货膨胀。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提出的一个以不同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为核心的结构型通货膨胀模型。②资源供求失衡型通货膨胀。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提出。③传递型通货膨胀,由挪威经济学家奥克鲁斯特,瑞典经济学家埃德格兰等人提出。 16.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与结构型通货膨胀的区别与联系。 答: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又称为超额需求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显著地上涨,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它又可以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及利润推动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造成供求关系失调,从而引起物价的全面上涨。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与结构型通货膨胀的区别。 三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不同。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在于:在总产量达到一定产量后,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会增加一部分,但供给的增加会遇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的不足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上升。或者当产量达到最大,即为充分就业时的产量,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也不会增加,总需求增加只会引起价格的上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来自政府的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在于: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或者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前者因为工会的力量导致非市场化的工资,后者因为垄断导致非市场化的产品定价。结构型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在于: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由于生产部门的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不同,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也应当有区别。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 第二,对经济的影响效果不同。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由于需求的膨胀产生的,在总供给—总需求分析中,表现为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因此新的均衡点具有更高的物价水平和更高的产出水平。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增加造成,在总供给—总需求分析中,表现为总供给曲线左移,在新的均衡点具有更高的物价水平和更低的产出水平,即出现滞胀。而结构型的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比较复杂,可能导致产出增加、也可能减少、也可能不变。 (2)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与结构型通货膨胀的联系。 三者都属于通货膨胀,因此都具有通货膨胀的一些基本特征,具体来说,三者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三者都造成物价上涨。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通货膨胀,都会造成一般物价持续的上涨,这是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本质。 第二,三者都会产生一些相似的经济效应。由于物价的上涨,无论哪种通货膨胀都会产生资产结构调整效应及强制储蓄效应。同时都会给经济带来“菜单成本”之类的成本。 第三,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在现实生活中,通货膨胀很少是单独由总需求、总供给或经济结构引起,往往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总需求和总供给相互作用结果。因此现实中很难将三者明确区分开来。(完毕) 17.阐述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 答:货币数量论,在解释通货膨胀时指出,每次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这源于如下交易方程:MV=Py (左方反映的是经济中的总支出,右方为名义收入) 其中,M为货币供给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它被定义为名义收入与货币量之比,即一定时期平均一元钱用于购买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次数;P为价格水平;y为实际收入水平。 由上式还可以得到如下方式: π=m-v+y 其中,π为通货膨胀率;m为货币增长率;v为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y为产量增长率。 由此,通货膨胀来源于三个方面,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货币增长和产量增长。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且收入处于其潜在的水平上,则得出通货膨胀的产生主要是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 18.通货膨胀是怎样形成的?对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答: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有:需求拉上、成本推进、混合性以及结构性等因素。 (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这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的原因,它是指商品市场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的总需求水平超过总供给水平,导致的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引起的通货膨胀。引起总需求过多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被称为实际因素,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扩大,政府支出增加、减税以及一国净出口增加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引起总需求曲线的向右移动,使经济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另一类被称为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的减少。这会使得LM曲线向右移动,也会导致总需求在现有价格水平下扩大。在经济的总供给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之前,总需求的增加在使价格水平上升的同时,也使总产出增加。随着经济接近充分就业产出水平,总需求再增加,产出也不会再增加,而只会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 (2)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这是从供给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它是指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供给就是生产,根据生产函数,生产取决于成本。因此,从总供给的角度看,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成本的增加。成本的增加意味着只有提高原有的价格水平才能达到原来的产出水平,即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会使国民收人减少,价格水平上升。根据引起成本增加的原因不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可以分为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和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三种。 (3)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这是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起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不是单一的总需求拉上或总供给推进,而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4)结构性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是由于各经济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和各经济部门之间收入水平的攀比等引起的通货膨胀。 通常,通货膨胀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①通货膨胀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即使就业工人的货币工资能与物价同比例增长,在累进所得税下,货币收入增加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税率的上升也会使工人的部分收入丧失。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③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只要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就为负值。 (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①在短期,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却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②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会刺激就业、减少失业;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在通常情况下,会减少就业。③超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导致经济崩溃。 但在长期,上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都会消失。(完毕) 19.通货膨胀为什么会持续? 答:(1)预期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出现以后,公众产生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并采取相应行动(例如要求涨工资并且将通货膨胀率写进合同)来对付,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持续和加剧。它强调现在对未来的影响。 (2)惯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出现以后,由于惯性而不易制止,从而使通货膨胀持续。它强调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又称“通货膨胀螺旋”如下图所示(见课本622页): 通货膨胀螺旋 20.阐述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答:通常,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①通货膨胀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即使就业工人的货币工资能与物价同比例增长,在累进所得税下,货币收入增加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此外,税率的上升也会使工人的部分收入丧失。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③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只要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就为负值。 (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在短期,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却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 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是随价格变化而变化的,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有如下三种情况: ①随着通货膨胀出现,产出增加,收入增加。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这也被看作是温和的或爬行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具有扩大效应。在一定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条件下,产品的价格提高先于工资和其他资源价格的提高,由此增加了企业利润,从而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产生减少失、增加国民产出的效果。这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后果会由更多的就业、增加产出所获得的收益所抵消。 ②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会使收入或产量减少,从而引致失业。假定在原总需求水平下,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若发生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则原来总需求所能够买得实际产品的数量将会减少,即当成本推动的压力抬高物价水平时,既定的总需求只能在市场上支持一个较小的实际产出。所以,实际产出会下降,失业会上升。 ③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随着价格持续上升,居民户和企业会产生通货膨胀预期,即估计物价会再度升高,从而产生过度的消费购买。这样,储蓄和投资都回减少,使经济增长率下降;其次,随着通货膨胀而来的生活费用的上升,劳动者会要求提高工资,不但会要求增加工资以抵消过去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且要求补偿下次工资谈判前可以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这会使得企业增加生产和扩大就业的积极性丧失;第三,企业在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会力求增加存货,以便在稍后按高价出售以增加利润,然而企业这些行为到无法筹借到必需的资金时就会停止,企业被迫减少存货,生产收缩;最后,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人们会完全丧失对货币的信心,此时市场机制将无法正常运行。 (3)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效应。需求拉动通货膨胀会刺激就业、减少失业;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在通常情况下,会减少就业。但在长期,上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都会消失。(完毕) 通货膨胀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也称财富分配效应。一个家庭的财富或资产由两部分构成:实物和金融资产;家庭的财产净值是它的资产价值和债务之差。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实物资产的货币价值大体随通货膨胀的变动而相应升降;同一实物在不同条件下,货币价值的升降,较之通货膨胀率也有时高时低的情况。金融资产较复杂;在其中占相当大份额的股票的行市是可变的,在通货膨胀之下会有上升趋势,但影响因素较多,并非通货膨胀中稳妥的保值形式。货币债权债务的各种金融资产,共同特征是确定的货币额,这样的名义货币金额并不会随通货膨胀是否存在而变化,因此,物价上涨,实际货币额减少;物价下跌,实际货币额增多。防止通货膨胀的办法,通常是提高利息率或采用浮动利率。但在严重的通货膨胀下,这样的措施也难以弥补损失,所以,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债权人。基于此,每个家庭的财产净值,在通货膨胀之下,往往会发生很大变化。一般说,小额存款人和债券持有人最易受通货膨胀的打击;大的债权人,不仅可以采取各种措施避免损失,他们同时又是最大的债务人,可享受通货膨胀带来的巨大好处。 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之一。假定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强制储蓄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涨。这时所说的储蓄,指用于投资的货币积累,主要来源有家庭、企业和政府。 正常情况下,三个部门各有各的储蓄规律:家庭部门的储蓄由收入剔除消费支出构成;企业储蓄由用于扩张生产的利润和折旧基金构成;政府储蓄的来源:如果政府用增加税收的办法来筹资搞生产性投资,相当于是从其他两个部门挤出的,全社会的储蓄总量并不增加。若是从中央银行借债,从而造成直接或间接增发货币,这种筹措建设资金办法就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结果将是物价上涨。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减少,其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强制储蓄的部分。 通货膨胀产出效应:指通货膨胀对整个经济体系中的生产和就业水平所产生的实际影响。通货膨胀对产出的正效应,即推动经济增长,通常需具备以下条件:①社会经济活动中有闲置资源的存在。②存在较强的“货币幻觉”。③通货膨胀必须是“温和的”。而这些条件往往是难以完全具备的。 通货膨胀缺口与通货紧缩缺口:通货膨胀缺口指实际总需求水平大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所形成的缺口。或者说,是指在充分就业经济中投资超过储蓄的差额,即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的差额。在存在通货膨胀缺口的情况下,社会对商品和劳务需求的价值超过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够生产的价值。由于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社会已没有可以扩大实际产出的闲置资源,不可能再增加实际产出,所以,当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时,经济将面临物价普遍上涨的压力。经济将在高于充分就业收入的名义水平上达到均衡。 通货紧缩缺口指实际总需求水平低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所形成的缺口。在存在通货紧缩缺口的情况下,社会对商品和劳务需求的价值低于在充分就业条件下能够生产的价值。这意味着社会总需求不足,企业非意愿存货增加,厂商缩减现有生产水平,降低实际产出和就业水平,引起失业,最终在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实现总需求总供给的均衡。所以,通货紧缩缺口意味着经济面临衰退的压力,资源闲置,收入下降,需要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或其他扩张性政策鼓励私人投资,使社会实现充分就业。 21.简答:菲利普斯曲线是什么? 答: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变动关系的一条曲线。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因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会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即认为:失业率高,通胀率就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就高,并认为二者间这种关系可为政府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即通胀率或失业率太高时,可用提高失业率的紧缩政策或提高通胀率的扩张政策来降低通胀率或降低失业率,以免经济过分波动。菲利普斯曲线可用下图7-6说明。 图9-6 菲利普斯曲线 令图中W为货币工资变动率,U为社会的失业率,L即为菲利普斯曲线。当失业率由U2降到U1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就由W2上升到W1。这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有着一种交替关系,也就是说,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然会出现较高的物价上涨率。由于货币工资变动率与物价上涨率有关,而通货膨胀又用物价上涨率来表示,因而,进一步对此图引申,便可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22.简答:如何根据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来解释菲利普斯曲线? 答:菲利普斯曲线表述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的一种负相关关系,即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反之,通货膨胀率提高。 但菲利普斯曲线没有考虑到预期的因素。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根据适应性预期对这条曲线作了新的解释。他们认为,在短期内,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时,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但在长期中人们要根据适应性预期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即人们可以根据过去预期的失误来修改对未来的预期。这样,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一致时,失业与通货膨胀就不存在这种交替关系,从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理性预期学派进一步以理性预期为依据解释了菲利普斯曲线。他们认为,由于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不会出现短期内实际通货膨胀率大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情况,所以,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关系都不存在。 23.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它有哪几种类型,其各自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答:(1)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是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一条曲线。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菲利普斯曲线 图1中,横轴代表失业率u,纵轴代表通货膨胀率π,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PC即为菲利普斯曲线。若设u*代表自然失业率,则可以将简单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为:π=-ε(u-u*) (2)按经济中调整时间的长短,菲利普斯曲线可以分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两者有着不同的经济政策含义。 ①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弗里德曼指出,企业和工人关注的不是名义工资,而是实际工资。当劳资双方谈判新工资时,他们都会对新协议期的通货膨胀进行预期,并根据预期的通货膨胀相应地调整名义工资水平。根据这种说法,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名义工资增加越快。由此,弗里德曼等人提出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这里所说的“短期”,是指从预期到需要根据通货膨胀作出调整的时间间隔。 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仍存在着替换关系。由此,向右下方倾斜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就是,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换句话说,调节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是有效的。 ②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一致,这时工人会要求改变名义工资,以使实际工资不变,从而较高的通货膨胀就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因此在以失业率为横坐标,通货膨胀率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而且,在长期中,经济社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社会的失业率将处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从长期来看,政府运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 24.简要解释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的区别。 答:菲利普斯曲线是菲利普斯根据现实统计资料所给出的反映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浦斯曲线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形状不同 短期菲利浦斯曲线是表明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曲线。所以,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关于短期内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会存在交替关系的原因,货币主义者认为,如果工资契约是在不存在通货膨胀预期的情况下订立的,那么,物价上涨会导致实际工资下降,因而厂商愿意扩大产量,增加就业。当工人们发现实际工资下降时,他们会要求增加货币工资,但货币工资的增长总是滞后于物价上涨。 长期菲利浦斯曲线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一旦形成了通货膨胀预期,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会上移,工人会要求足以补偿物价上涨的更高的名义工资,而雇主则不愿在这个工资水平上提供就业,最终,失业率又恢复到“自然失业率”水平。无论政府如何继续采取膨胀政策,工人预期的调整必然带来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进一步上移,结果长期内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弗里德曼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因此,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这实际上就是货币中性论的观点。 (2)政策含义不同 短期菲利浦斯曲线说明,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有效性。在长期中,经济中能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因此,垂直的菲利浦斯曲线表明,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失业率总是固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以引起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不能减少失业,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 短期菲利浦斯曲线不断右移,不但会形成垂直的长期菲利浦斯曲线,甚至可能形成向右上倾斜的正相关曲线。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为3%,而人们预期为5%,并以这一预期要求提高工资,则企业就不但会把雇工减到原先水平,甚至低于原先水平。这样就会产生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的“滞胀”局面。 25.根据菲利普斯曲线,中央银行在失业率和物价上涨之间只能进行哪些选择? 答:(1)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参见概念 (2)中央银行面临的选择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四个政策目标既有统一,又有冲突,菲利普斯曲线便反映了其中两个政策目标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中央银行只能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寻求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某一适当的组合点,而难以达到两全其美,可能面临的选择只有: ①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如图9-19中的B点。这时中央银行以物价稳定作为主要的政策目标,而牺牲充分就业这一目标。 ②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如图9-19中的A点。这时中央银行以充分就业作为主要的政策目标,而牺牲物价稳定这一目标。 ③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的两极之间进行权衡或相机抉择,如A、B间的某一点。 (3)中国的实际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价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显然,在“稳定”与“增长”之间,有先后之序、主次之分;同时由于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有某种正相关,因此我国的货币政策较为偏重于保持物价的稳定。 我国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通货膨胀的因素并未消除。一是国家财政困难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扭转;二是在解决短期总量失衡问题之后,经济结构矛盾日益突出,国有企业的困难在较长时期内还会存在,对增加货币投放的压力仍然很大;三是农业基础还是很薄弱,一遇到粮食减产或其他意外情况,物价就会迅速上涨。近年来,控制通货膨胀主要不是通过采取行政办法,而是通过改革,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如果放松银根,宏观调控的成果仍有丧失的可能。 而对于充分就业,由于我国当今的就业问题有其特殊性,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和国有经济中需要再就业的职工如何安排都很难指望货币政策予以解决。由此可见,我国做出的物价稳定重于充分就业的选择是与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 26.政府对通货膨胀的对策。 答:主要有:(1)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在政策上,可以通过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方法上,可以采取激进主义政策和渐进主义政策:前者是政府通过突然性的、大规模的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以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明显下降和失业率显著提高为代价,在短时间内,争取消除通货膨胀的政策;后者是指政策持续不断地紧缩总需求,在很长的时间内逐步消除通货膨胀的政策,其基本特征是较小的失业率和较长的时间。 (2)收入政策。它是指政府通过影响实际因素来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这些实际因素包括对工资和物价的控制,道德的劝说以及改变预期。 27.简述消除通货膨胀的政策 答:1.用衰退来降低通货膨胀: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渐进主义思路。以较长的时间和较小的失业来降低通货膨胀。经济衰退比较弱。 (2)激进主义思路。以较快的时间和较高的失业率来降低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程度大。 降低通货膨胀,总会以经济衰退为代价。 牺牲率:是指GDP损失的年累计百分比与实际获得的通货膨胀率的降低量之间的比率。 3年内把通货膨胀从10%降低到4%,第一年GDP损失10%,第二年损失8%,第三年损失6%,则牺牲率=24%/6%=4 2.收入政策:工资和物价控制 (1)政府采取措施,主要是强制性措施,来限制货币工资和物价。这被称为异端稳定计划,设置相互配合的工资和价格上限。 2)强行限价的缺陷: 人为限制价格不能有效配置资源。 难以触及到通货膨胀的根本。总需求旺盛。雇主可以想方设法提高雇员工资,否则无法找到合适的劳动就业。限制价格可能妨碍了物价之间的稳定和协调、均衡。 3、道德劝说 (1)使用非正式的工资和物价控制。(2)通过物价和工资指导价格,给予社会经济主体以劝说,使大家形成一种不提高工资和物价的共识。(3)政府采购方面的强硬态度。 4、改变预期 (1)中央银行,采取强硬的态度,坚持紧缩货币政策。(2)权威人士的权威预测和评述。 紧缩政策主要是消除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恢复对于货币购买力的信心。 三、论述题: 1.论述在西方有哪些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 答:反通货膨胀和对通货膨胀采取的对策: (1)紧缩性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是指国家运用财政、货币等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使之和总供给相适应,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政策措施。按照凯恩斯的收入均衡分析和有效需求原理,真正的通货膨胀只有达到充分就业以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才能产生。要消除通货膨胀,国家要压缩总需求,采取紧缩性政策。 ①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包括税收和支出两方面,紧缩性财政政策就是增加税收、减少支出的政策。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税收能够压缩社会总需求。例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可以减少消费需求;提高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可以减少投资需求。减少政府支出也能够压缩社会总需求。削减政府的购买,可以压缩政府需求;削减政府的转移支付,一方面减少了政府开支;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即减少了消费需求。 这些措施都使社会总需求减少,从而会消除通货膨胀缺口,阻止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要大于财政支出而出现财政盈余,财政盈余应该冻结起来备用,如果花出去会扩大总需求,同紧缩性财政政策相矛盾。 ②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货膨胀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要消除通货膨胀,必须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采取措施减少银行储备金,从而减少银行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压缩信贷规模和数量,压低收入水平、投资水平和物价水平。主要有以下三项措施。 第一,公开市场业务。政府在公开市场出售债券,购买政府债券的人用商业银行的支票来支付所购买的债券,中央银行根据支票向商业银行提款,这就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储备金;同时,由于政府在公开市场上抛售债券,会降低债券价格,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利息率。 第二,提高贴现率。提高贴现率是提高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在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减少贴现数量时,商业银行的储备金就会减少,同时也会引起商业银行相应地提高贷款利率。 第三,提高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率(或储备率),会使商业银行储备金不足,因而不得不收回部分贷款,被收回的贷款不得不用活期存款来偿付,这就减少了货币供应量。 货币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粹货币现象,要控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稳定,最根本的措施就是控制货币供应增长率,使之与经济增长率一致。货币学派提出“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把货币供应增长率保持在某一水平上(如3%~5%的增长速度)。这时,在市场上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由利息率、工资率、价格等自动调节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2)收入政策和收入指数化。紧缩性需求管理压缩社会总需求是针对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为了对付非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收入政策和收入指数化措施。 ①收入政策。又称工资-物价管制政策,是从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通货膨胀时期用来限制货币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增长的经济政策。收入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规定工资和物价增长的标准。即确定一个工资和物价增长的客观标准,并用课税作为手段来实施与推行,遵守者可有减税奖励,违犯者要有增税惩罚。 第二,公布“工资-物价指导线”。政府通过强制的说服或施加压力,使企业和工会自愿限制工资与物价的增长幅度。 第三,实行“工资-物价管制”。在通货膨胀比较严重时,政府宣布在一定时期对工资和物价实行强制性的冻结。 收入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微观市场结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使得生产要素市场的工资刚性和商品市场的价格刚性,推动着工资与物价交替上升,导致结构性通货膨胀。然而,从西方各国实际看,收入政策实施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②收入指数化。在控制工资和物价上涨方面,收入政策有一定作用,但是,无法克服通货膨胀过程中所带来的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效应、资源配置效应。货币学派提出了收入指数化的政策措施。 收入指数化的主要内容是:把工资和薪金、储蓄和债券的本金和利息、租金、养老金、保险金和各种社会福利津贴等名义收入同生活费用指数紧密联系起来,名义收入同消费价格指数直接挂钩,即对各种名义收入实行指数化,使其能按照物价指数的变动而随时得到调整,以抵消物价波动时对各种实际收入的影响。 从某些国家的实践看,收入指数化政策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一,减少相对价格体系中各种价格之间的扭曲与变形,可以减少资源配置负效应。 第二,抵消物价上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减少物价上涨给人们的收入和财富造成的损失,可以缓解和减轻社会膨胀心理和恐惧感。 第三,消除通货膨胀过程中带来的收入不公平,剥夺政府和个人从通货膨胀中捞取不合理的收入,从而削弱搞通货膨胀的动机。 但是,收入指数化的作用是有限的,官方编制的消费物价指数,可能压低物价实际上涨程度,编制指数与按其调节收入有一定时间间隔,往往工资调整滞后于物价上涨。 (3)对外经济管理。在国际盈亏条件和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时,往往会诱发或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在反通货膨胀过程中,正确运用对外经济管理政策,如国际贸易、国际收支等政策,来改善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状况,也是反通货膨胀的对策之一。 实行浮动汇率制,政府可以根据国际贸易情况和外汇市场供求变化,调整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汇率)。在本国货币贬值和外币升值后,出口商品用外币表示的价格要降低,进口商品以本国货币表示的价格要提高,这样,就会刺激国外需求和本国出口,抑制国内需求和进口,终将通过贸易顺差的增加来减少国际收支赤字,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汇率变动、抑制国内需求、增加出口供给,对通货膨胀必然有制约作用。 在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不平衡并存的情况下,汇率政策作用受到限制,必须采用适当的对外贸易政策对付通货膨胀。主要措施有:①调整进口产品的关税,阻止通货膨胀国际扩散和传递;②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强出口管理,减少国内急需产品出口,限制日用消费品出口;③引进外资,同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结合起来,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增加换汇能力和增加有效供给。 (4)供给管理。西方经济学家从70年代以后,重视与强调了社会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提出与分析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劳动力市场结构对失业的影响等,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供给管理政策。在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看来,从长期看,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也是控制物价上涨和反通货膨胀的对策。 供给管理政策除收入政策和收入指数化外,还有人力政策的和经济增长政策。 ①人力政策。这是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提出的,又称就业政策,目的在于改善劳动力市场结构,减少失业。 人力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增加对国民的教育和技术上的投资,增加教育经费和制定开发人才的战略,建立一套科学的、高效的人才建设的模式和策略,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开发与智力投资的计划和规定。美国最先实施人力政策,对于人的有效培养、合理使用、充分发挥人的能力来推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经济增长政策。从长远看,决定社会总供给的最重要因素是经济潜力或生产能力。因此,提高和增强经济潜力或生产能力的经济增长政策,就成为供给管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增长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经济增长中劳动力的增加既是重要的因素又是关键,对经济增长有重大推动作用。增加劳动力的数量的途径有提高人口出生率、鼓励与吸引移民等。相对于劳动力数量而言,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尤为重要,主要办法是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 第二,资本积累。资本不断增加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资本装备率,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储蓄是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应通过各种办法和途径鼓励储蓄。 第三,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措施有:国家对全国的科技发展进行规划与协调,对重点科技项目国家直接投资,采取鼓励科技发展的措施,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等等。 第四,计划与平衡增长。现代经济商品化、社会化要求协调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达国家都采取了不同形式的经济计划,来协调各产业部门顺利发展,平衡增长。各国都制定了经济增长的短期、中期与长期计划,并通过各种经济政策来实现,称为政策性计划。其中法国的计划是比较典型和成功的。 总之,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反通货膨胀政策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运用一种经济政策。要注意各种经济政策的配合与协调,同时,还必须运用各种行政的、政治的、法律的和教育的手段来配合与保证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实施。 2.论述治理通货膨胀的需求政策、收入政策、供给政策以及结构调整政策分别包括哪些内容?针对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通货膨胀对一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明显的破坏作用,因此,尽管各国遭遇的通货膨胀成因不同,各国对通货膨胀的判别标准及承受能力不同,但都有制止通货膨胀的要求,并且都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各种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主要包括需求政策、收入政策、供给政策及结构调整政策。 (1)需求政策。主要针对总需求过度膨胀引起的通货膨胀,通过紧缩需求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减少总需求的途径主要有紧缩财政和紧缩货币两种措施。 紧缩财政方面的措施:①削减政府支出。②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和公共福利支出。③增加赋税,以抑制私人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支出。紧缩的财政政策优点是当紧缩较大时,通胀会得到迅速抑制。但是,财政支出具有很大的刚性:教育、国防、社会福利的削减都是阻力重重;增加赋税更会遭到公众的强烈反对。 紧缩的货币有时并不是指货币存量的绝对减少,而只是减缓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以遏制总需求的急剧膨胀。当然货币当局也可以采用传统的中央银行三大政策工具,限制银行信贷规模,减少绝对货币存量。货币学派更注重货币政策的作用,认为只有将货币增长率最终降到接近经济增长率的水平,物价才可能大体稳定下来。但是紧缩的货币政策的缺点在于货币当局不一定总能完全控制货币总量及其增长速度。 (2)收入政策。又称工资物价管制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一套关于物价和工资的行为准则,由价格决定者(劳资双方)共同遵守,其目的在于限制物价和工资的上涨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同时又不致造成大规模的失业。收入政策主要针对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 收入政策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形式:①以指导性为主的限制。②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如果工资、物价增长率保持在政府规定的幅度之内,就以减税作为奖励;否则,就以增税作为惩罚。③强制性限制,即政府颁布法定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甚至实行暂时冻结。 收入政策的优点是:在成本推进的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出现时,能用较小的代价加以遏制,又不造成大规模失业。其缺点在于:①如果是指导性政策或税收政策,其效果如何取决于劳资双方与政府能否通力协作。②强制性收入政策妨碍市场机制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因为市场是通过价格信号来指导生产和要素流动的,如果禁止价格上涨,也就等于取消了资源转移的动力。③如果价格管制时没有采取相应的紧缩需求的措施,公开的通货膨胀就会转变为隐蔽型的,一旦重新放开价格,通货膨胀就会以更大的力量爆发出来。 在许多工资合同中,有所谓的“生活费用调整”条款,规定根据生活费用变动情况自动调整工资水平,即所谓工资“指数化”。工资指数化的优点是:一是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当通货膨胀率低于合同条款的规定时,不会引起实际工资的提高,也不会造成就业的减少和产出的下降;二是可以消除因通货膨胀率预测的失误而引起的效率损失。但是,指数化也存在问题。例如由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下降或其他类似石油危机的供给方面的冲击,产出下降,这就要求国民收入中工资的份额必须下降。但是由于指数化保护了工人的实际工资,其他经济单位为维护自身利益,也提高价格,结果引起价格水平螺旋上升,加剧通货膨胀。而且,“指数化”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可行性差。 (3)供给政策。以拉弗为首的供应学派认为,通货膨胀是与供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供给不足,需求相对过剩又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货币量过多也是相对于商品供给过少而言的。因此,供给政策主要是针对有效供给不足,需求相对过剩造成的通货膨胀。而治理通货膨胀的关键是在于增加生产和供给。增加生产意味着经济增长,这样就可以避免单纯依靠紧缩总需求引起衰退的负面效应。 要增加生产和供给,最关键的措施就是减税。减税可以提高人们的储蓄和投资的能力与积极性。同时配合以其他政策措施:一是削减政府开支增长幅度,争取平衡预算,消灭财政赤字,并缓解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二是限制货币增长率,稳定物价,排除对市场机制的干扰,保证人们储蓄与投资的实际效益,增强其信心与预期的乐观性。 供给学说强调了一向被忽视的供给方面因素,认为治理通货膨胀,特别是滞胀,根本的出路在于增加供给,有其积极意义。但过分夸大了减税对增加供给的刺激作用。从实际情况看,效果并不明显。 改善劳动市场结构的人力资本政策也是供给政策之一,主要包括:对劳动者进行再就业的训练;提供有关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减少对就业和转业的限制,指导和协助失业人员寻找工作;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熟练要求程度较低的部门以扩大就业;由政府直接雇用私人企业不愿意雇用的非熟练工人,使他们得到训练和培养,提高就业能力。 (4)结构调整政策。主要是针对结构型通货膨胀,使各产业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从而避免某些产品(特别是某些关键性产品,如食品、原材料等)供求结构失调而导致物价上涨。 具体地,可以实行微观财政、货币政策,影响需求和供给的结构。微观财政政策包括税收结构政策和公共支出结构政策。税收结构政策指在保证一定的税收总量的前提下,调节各种税率和实行范围;公共支出结构政策则指在一定的财政支出总量前提下,调节政府支出的项目和各种项目的数额。降低财政支出中转移支付的比重,增加公共工程等投资性支出,可以扩大就业,增加产出和降低通货膨胀率。微观货币政策包括利息率结构和信贷结构政策,旨在通过各种利息率的调整,以及通过各种信贷限额和信贷条件的变动来影响存款和贷款的结构和总额,提高资金使用率,鼓励资金流向生产部门,遏制消费基金的扩张。 总之,结构调整政策优点是:强调了供给中的结构因素;缺点是:缺乏总量上的压缩。 3.论述通货膨胀的消极影响。 答:(1)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其衡量指标有消费价格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和GNP平减指数。 (2)根据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通货膨胀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弊多利少。通货膨胀只是在开始阶段的极短的时间里,对经济有促进作用,就长期来看,对经济只有危害,而无任何正面效应。其危害性具体表现为: ①通货膨胀破坏生产发展。 首先,通货膨胀使企业的各项专用基金贬值,从而使企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难以进行。其次,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由于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往往快于产成品,从而会增加生产投资的风险和经营成本,使投资不如投机,生产不如囤积的现象普遍出现。结果,一方面,使生产领域的资金大量流向流通领域,导致生产萎缩;另一方面,造成原材料越短缺、越囤积,出现短缺和积压并存的恶果。再次,通货膨胀解除了企业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的压力,使企业既不必用降低成本的方式来赢得市场,也不必用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用的各种措施来增强竞争力,显然极不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及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最后,通货膨胀也不利于促进生产者勤奋、努力工作。生产者可以物价上涨为充分理由,要求增加工资和补贴,如果得不到满足,必将影响生产情绪,进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②通货膨胀扰乱流通秩序。 首先,通货膨胀使市场价格信号失真,导致商品价格升降并不能真正反映商品供应关系的变化。失真的价格信号会使资源盲目流动和组合,从而引起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次,通货膨胀使商品需求发生变态。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烫手,为了保值和防止物价进一步上升,人们都要尽快把手中的货币换成商品,而较少考虑这种商品对自己是否必要。这种需求变态和抢购行为使货币流通加快,商品供应更加短缺,进而又会加剧通货膨胀。 ③通货膨胀对分配具有破坏作用。 通货膨胀使实际工资水平下降,使收入不公正地从买者手中转移到卖者手中,从而冲击着按劳分配原则。在物价持续上涨时期,为了防止广大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过于下降,进行阶段性的工资调整,但是,只要工资调整滞后于物价上涨,企业利润就会相应增加,那些从利润中分取收入的人能额外增加收益,从而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持续的物价上涨还将使广大退休阶层的毕生储蓄不断贬值,这不但破坏社会公正,还会诱发社会道德危机。另外,虽然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征税,但事实上,这种“征税”的收入不仅十分有限,而且会导致财政支出会大幅度的增加。 ④通货膨胀会引起货币信用危机。 首先,通货膨胀会降低借款成本,从而诱发过度的资金需求,迫使金融机构不得不加强信贷配额管理,进而削弱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第二,正因为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有损于债权人,从而使正常的信用活动遭到破坏,使各种债券发行受阻,影响集资活动。第三,更严重的是,通货膨胀使货币符号的价值储藏职能丧失,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混乱,一旦人们的货币幻觉消失,必将出现挤兑现象,这有可能引起银行的破产和倒闭,甚至引起更大的政治危机。 总之,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危害极大,各国政府对此要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予以治理。 4.试论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答: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所以应相应地采取多种手段综合治理,具体分析如下: (1)货币数量大于实际需求量。 弗里德曼认为,任何通货膨胀在本质上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而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通货膨胀问题没有任何特殊性,在本质上就是货币发行过多。所以应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的发行量。 (2)需求拉动导致通货膨胀。 需求膨胀导致通货膨胀的途径很多,主要体现在: ①由于人民币过分低估导致外需过旺,进而引发外需拉动型通货膨胀; ②由于过度城市化导致固定投资过度膨胀,引发投资拉动型通货膨胀; ③由于人民消费升级导致粮食需求的上升,进而导致粮食价格主导型的通货膨胀; ④由于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导致总体性需求的上涨。 综上,对此需要通过大幅度本币升值、从紧的投资政策以及价格管制等措施进行总需求控制,总需求抑制是解决中国通货膨胀的关键。 (3)成本推动导致通货膨胀。 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中,导致价格上涨的核心原因在于经济高速发展而带来的供应短缺以及相应各种成本的急剧上涨。具体体现在: ①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性导致的地租价格的上涨; ②由于劳动力市场出现“刘易斯拐点”和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导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③由于美元贬值、投机资本以及气候等原因导致各种原材料和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 ④由于节能环保政策的出台,导致环境成本的大幅度上升; ⑤农业机会成本以及实际成本的上升导致粮食价格的上涨。 综上,对此应当进行供给管理,国家应当通过鼓励企业创新、减税、补贴等措施扩大企业成本消化的能力,同时利用财政政策和体制改革以提高农业产量和其他瓶颈产业的供给。 (4)结构性价格上涨导致通过膨胀。 目前价格上涨问题自2006年以来都具有结构性上涨的特征,在本质上是一种相对价格上涨,价格上涨产生的核心根源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中国经济非均衡发展导致的结构性失衡,即全球分工体系的调整导致大量的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从而导致中国制造业原材料以及相应的初级产品价格相对于制成品和贸易品价格进行调整—制成品价格在规模经济和技术提升中不断下降,而原材料和初级品在供给约束下价格出现快速的提升; ②中国经济改革在要素价格改革滞后的情况下,要素价格管制的放松必定带来以劳动力、原材料和土地密集使用部门的产品价格急剧上涨; ③中国工业化、国际化以及城市化进展到一定程度,需要中国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必然引起相应供求的相对变化,进而引起相对价格的变化。 综上,治理这种结构性价格上涨就与治理一般通货膨胀的方法有本质的区别: 第一,应当看到这些价格上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政府和各种经济主体应当适度提高通货膨胀的容忍度,在中期范围内承受这些价格的上涨; 第二,应当从纠正中国经济长期性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出发,利用放松价格管制、减少税收、稳定汇率等措施,纠正目前价格体系中面临的各种扭曲,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以根治价格上涨的隐患。 (5)输入型通货膨胀。 目前的通货膨胀不是中国经济所特有的,全球都面临着结构性价格上涨的问题。中国经济在高度的国际化进程中,通过两种途径将大量的通货膨胀因素输入中国: ①大量的贸易顺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将国际流动性过剩输入中国; ②国际石油和原材料价格的暴涨通过大量的国际大宗商品的进口输入中国; ③国际食品价格的上涨给中国食品价格带来了上涨的预期; ④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大量投机性资本的涌入,使中国各种投机资本的投资资本价格上涨。 综上,治理通货膨胀在长期来看是一个国际经济货币的问题,需要全球经济合作;在短期和中期来看,中国需要改变汇率政策和外汇储备管理政策以及贸易政策,以改变目前过度失衡的国际收支状况,同时应当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减少对初级原材料进口的依赖。 5.论述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你认为凯恩斯理论对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指导或借鉴意义,并加以分析。 答:凯恩斯的就业理论是以主张政府在非常时期干预国家经济,以政府公共投资拉动社会投资,扩大消费需求为突出特征的。这一理论不但在20世纪产生了巨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而且对解决目前我国的就业问题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928年至1939年,发生了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大萧条。在这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共有4000多万工人长期失业,社会经济几乎陷于瘫痪状态。恶性经济危机和恶性失业的现实,使得传统经济学“供求自动均衡,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理论成为幻想,现实亟须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和帮助人们摆脱经济危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需求不足理论,主张以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来摆脱失业带来的萧条。 由于凯恩斯所处时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相似,所以他的有关产生失业原因的分析和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失业状况和科学地制定应对之策,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凯恩斯通过分析发现,在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总能达到充分就业。由于有效需求的不足,实际就业量常常小于充分就业量,充分就业只是可能达到的各种就业水平的一个特例。 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相交时,或者说储蓄等于投资时的国民收入就是均衡的国民收入,这时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因此,国民收入的均衡点,不仅决定了国民收入的多少,而且决定了社会总就业量的大小,这样,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就业量的决定就是一致的了。但是,总供给价值与总需求价格一致时的总需求,即处于有效需求时,并不一定保证充分就业的实现,这种有效需求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实现充分就业时的有效需求。同样,均衡的国民收入也并不一定等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它可能小于或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也可能大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存在过度需求。 当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时,就存在着“紧缩的缺口”。紧缩的缺口是指实际的有效需求与充分就业时的有效需求之间的差距。在社会上存在紧缩缺口时,社会上就存在失业。当实际的有效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时,必然存在一部分过度的需求,即存在着“膨胀的缺口”。膨胀的缺口也是实际的有效需求与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的差距。在社会上存在膨胀的缺口时,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凯恩斯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情况不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而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这样就必然存在失业。造成失业的原因是“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 所谓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是指人们心理上的消费支出增量同他们收入的增量的比率。凯恩斯认为,一般情况下,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用于消费支出的总量虽然也会增加,但其消费支出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却是下降的。 所谓心理上的灵活偏好,是指人们手持货币,以便灵活应付各种用途支出的做法。凯恩斯认为,利息率是灵活偏好这一心理法则的重要组成要素,利息是对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放弃灵活偏好的报酬。在一般情况下,当利息率高时,能引起人们储蓄;当利息率低时,则引起人们投资。但利息率的降低有一个最低限度,低于这一点时人们就不肯储蓄而宁可把货币留在手中。这时即使政府增加货币发行量,利息率也不会降低,从而进入“灵活偏好的陷阱”。处于灵活偏好陷阱时,因为利息率不再降低,人们的投资欲望就会受到遏制,就会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 所谓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就是对利润率的预期。当投资增加以后,对生产资料需求量的增大,将会引起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从而使可以预见的未来利润率下降。这就是说,在投资增加以后,虽然利润总金额增大,但由于生产资料涨价,产品价格下降,而使今后的利润率减少。利润率下降的这种趋势,反映在资本家心理上,就会使其减少投资,从而引起投资不足。 凯恩斯所分析的社会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而有效需求的不足,又根源于“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三个因素。对此,凯恩斯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一套以国家干预、扩大需求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 (1)政府干预。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缺乏调节需求,使之达到充分就业的力量,而且社会越富足,消费倾向递减和投资下降就越严重,因而经济危机和失业现象就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由政府出面,采取干预经济的办法,通过税收、利率、政府投资等措施进行调节,才能消灭危机和失业。 (2)扩大消费需求。凯恩斯认为,国家要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扩大消费需求,其侧重点有两个:其一是增加消费乃至挥霍浪费,反对节俭和储蓄;其二是对所得进行再分配,通过征收各种所得税来缩小财富所得的过分悬殊,以促进消费,进而提高就业水平。 (3)扩大投资需求。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是相对稳定、一时不易改变的,所以扩大投资就成为重点。对此,凯恩斯提出实行“全国范围的调节投资的计划”。该计划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调节私人投资,即国家通过增加货币数量、降低借贷利息来刺激私人投资;其二是“投资社会化”,即由政府直接承办公共工程,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消除投资者的悲观心理,使经济自动复兴。凯恩斯强调,这种投资是一种能带来一系列相关部分的发展,从而形成国民收入总量翻倍增长和就业翻倍增长的投资,故只须投资量增加少许,就可达到充分就业。 (4)增加货币发行,压低利息和工资。通过增发货币和压低利息,来刺激投资,从而增加就业机会。但是,在这样情况下,必然造成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并导致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但在凯恩斯看来,在必要的情况下必须放弃传统的健全财政的原则,甚至实行赤字财政和有节制的温和的通货膨胀,只有这样,才能刺激投资,从而扩大就业。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不但在理论界被誉为“凯恩斯革命”,而且对实际经济生活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凯恩斯学说一直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决策的理论依据。但是需要指出,凯恩斯学说也并非完美无缺。比如凯恩斯认为,当经济活动小于充分就业状态时,通货膨胀率应该为零,只有当经济活动大于充分就业时,才会出现通货膨胀。可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国家出现滞胀的事实,却无情地否定了这一结论。因此,在学习借鉴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的同时,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作出英明决策,以解决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 6.自然失业率由哪些部分构成? 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调整的是哪一种失业?中国失业率的构成与发达国家失业率的构成有什么区别? 答:(1)自然失业率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的存在与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实际结构性特征有关,也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寻找工作的成本和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有关。自然失业率为摩擦性失业率与结构性失业率加总之和。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结构性失业是在对劳动力的供求不一致时产生的失业。供求之所以会出现不一致是因为对某种劳动的需求增加,而对另一种劳动的需求减少,与此同时,供给没有迅速做出调整。因此,当某些部门相对于其他部门出现增长时,可以经常看到各种职业或地区之间劳动力供求的不平衡。这种情况下,往往“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方面存在着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失业”,这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点造成的。 (2)宏观经济政策能够调整的主要是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调整的是周期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总需求,从而调整周期性失业,供给政策调整结构性失业。 总需求不足的失业就是周期性失业,这是一种非自然失业。根据凯恩斯的分析,就业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而国民收入水平又取决于总需求。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可以调整社会总需求水平,从而调整周期性失业,比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高总需求,从而减少周期性失业。 总供给政策可以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从而调整结构性失业。政府可以对失业者进行公共筹资的再培训,从而能使工人更容易地从衰退的行业转移到新兴的行业。同时政府还对各个产业和地区进行宏观调控,使各个产业和地区平稳发展,避免产生大波动从而减小更大范围的结构性失业的可能性。如果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幅度和速度较快,就可能比较经常和较大幅度地引发自然失业。政府也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来缓解结构性失业。 (3)中国失业率构成与发达国家失业率构成的区别 中国的劳动市场供求结构比较特殊。在高级复杂劳动市场上,高级人才比较稀缺;在中级劳动市场上,存在着结构性失业;在低级劳动市场上,存在着总体上供给过多,但在有些局部地区却严重缺乏。这就造成了我国的失业率构成与发达国家明显不同。 第一,我国的失业率中周期性的失业率所占比例不大,而发达国家的周期性的失业率的比例相对来说比较大。 第二,我国的结构性失业比较严重,而发达国家由于各种政策使结构性失业相对来说不太严重。 第三,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摩擦性失业的现象比较多,因为有能力的工人相对稀缺,他们面临的选择比较多。而发达国家的经济比较稳定,工人的选择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小。 最后,我国的隐性失业比较严重。在农村和城镇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者,他们大部分属于低级劳动者,因此缺乏竞争力,可能名义上不是失业者,可实际上全是失业者。 总之就处于转轨过程中的中国经济来说,劳动力市场条件乃至整个经济体制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特别是近年来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加快,劳动力市场改革力度加大,都会导致自然失业率的提高。总体来说,中国经济具有较高的并且继续升高的自然失业率,表明单纯依靠宏观反周期政策不能完全消除或缓解失业现象,扩大就业和治理失业,要求综合一系列政策手段。而英美等发达国家的自然失业率相对来说比较低,他们对付失业的办法相对来说可以比较单一。 7.试述失业的类型及失业对社会的影响,并联系中国实际阐述相应的反失业政策。 答:(1)失业是指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从而使劳动大军中的一部分没有工作而在寻找工作的现象。 失业可以划分为自然性失业和经济性失业,充分性就业是指不存在经济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具体来说,失业可以分为: ①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为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它被看作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空缺职位,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相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 ②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是指某些行业中由于工作的季节性而产生的失业。在需求淡季时,就会存在失业。季节性失业也被看作一种“正常”的失业。 ③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它对各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 一般来讲,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的行业,周期性失业的影响越严重。 ④需求不足型失业。需求不足型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的有效需求水平过低而不足以为每一个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而产生的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周期性失业,一种是增长不足型失业。周期性失业是需求的短期下降造成的,而增长不足型则属于需求跟不上劳动力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⑤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从而使劳动力供给和对劳动力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一致所引起的失业。 ⑥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自愿性失业指工人所要求得到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边际生产率,或在现行的工作条件下能够就业,但不愿接受此工作条件而未被雇用所造成的失业。与此对应的是非自愿性失业,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得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 (2)就整个社会而言,失业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如果一个社会达到充分就业,就意味着对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国民收入会达到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对失业的个人来说,失业意味着生活水平的下降和心理上的痛苦。另外,失业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失业本身可以造成除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以外的社会代价。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失业的代价: ①失业造成的产量损失。失业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带来经济上的严重损失。因为本期可利用的劳动力资源不能延续到下一期使用,所以本期可利用的劳动力资源的闲置是永久性的浪费。 ②失业的社会成本。失业所带来的另一重大成本是失业者及其家庭所面临的个人损失或心理上的打击。 ③失业对分配的影响。失业成本的承担不平衡,失业具有重大的分配后果。根据失业持续时间将失业可以分为短期失业和长期失业,不同类型的失业造成的成本很不相同。 (3)我国目前存在的失业情况复杂。但综合起来看,我国现存失业种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每年新增待就业人口的居高不下、劳动力供给过多情况下的自然性失业;②“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冗员”和“缺员”并存,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失业;③存在严重的隐性失业。 对于当前的失业状况,可借鉴西方的失业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如下具体措施解决当前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 第一,改变劳动力供给状况减少失业。失业的存在首先表现为劳动力供给总量大于需求总量,另外就是劳动力的结构与需求不相称。其治理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控制和减少劳动力的供给,延长每个劳动者接受教育年限、控制人口的增长;为失业者或易受失业威胁的劳动者提供帮助,比如可通过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为劳动力要素供求双方提供信息,通过政策和舆论手段,使全社会关心失业职工;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相适应。 第二,提高经济活动水平,扩大就业岗位。寻找多元化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活动水平,既是治理失业的战略选择,也是使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是:①通过直接增加政府投资刺激经济增长。一方面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搞建设项目;另一方面通过银行贷款投资建设项目。但后者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应严格控制其规模和比例。②通过民间投资,刺激经济的增长。民间投资是指资金所有者用自有资金上项目买股票债券等。国家应鼓励提倡民间投资,尤其是鼓励支持失业人员自筹资金兴办实业,创办个体私营合伙企业,广开就业渠道。③通过大量吸引外资刺激经济增长。为了使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使其优化配置,应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 第三,建立适度的失业保障体制。根据自然失业理论,就业水平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水平所决定的。从现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进程中不难发现,充分的社会保障起到了社会“减震器”的作用,缓解了社会矛盾,保证了市场的正常运行。建立多层次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是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 改革和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重要任务,也是规避风险、减少社会震荡、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保证。 所以,在解决失业问题时不仅需要采取常用的宏观经济政策,还需要社会和文化各方面政策的配套。目前我国推行的再就业工程是以政府劳动部门为主推动的,在治理城市失业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长期看,控制人口增长和加强劳动力培养,是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的战略性措施。
/
本文档为【西方经济学最经典的笔记总结18】,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