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谈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谈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2010-09-07 2页 pdf 79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72464

暂无简介

举报
谈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作者简介 ]周建刚 ,男 ,江苏淮安人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 谈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周建刚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3) [摘  要 ] 自称是 30年代“最后一个浪漫派 ”的沈从文以湘西为建构背景创作了十余篇军旅题材的作品。 其军旅小说中体现出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关键词 ] 沈从文 ;  军旅小说 ;  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 : I206.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 - 8610 (2010) 01 - 0062 - 02...
谈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作者简介 ]周建刚 ,男 ,江苏淮安人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 谈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周建刚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3) [摘  要 ] 自称是 30年代“最后一个浪漫派 ”的沈从文以湘西为建构背景创作了十余篇军旅材的作品。 其军旅小说中体现出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关键词 ] 沈从文 ;  军旅小说 ;  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 : I206.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 - 8610 (2010) 01 - 0062 - 02   上个世纪的 30年代 ,当大多数作家将农村经济破产作 为叙事对象时 ,当整个时代在急切地追求现代化时 ,自称是 30年代“最后一个浪漫派 ”的沈从文从维护人性纯洁的立场 出发 ,用温婉的笔调 ,一边渲染斑斓烂漫的自然风光 ,一边将 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触角伸向边地军人 ,创作了《传事兵 》、 《占领 》、《槐化镇 》、《入伍后 》、《船上 》、《卒伍 》、《连长 》、《哨 兵 》等十余篇军旅题材的作品 ,在“超功利 ”和“纯正 ”的艺术 风格中体现了浓烈的浪漫主义特征。 一、湘西原始气息的弥漫 “湘西世界 ”,是沈从文面对纷繁扰攘的都市 ,在对故乡 的回忆和想象中 ,建构的一个艺术世界。“沈从文在一条长 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20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 土地上 , 20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汪曾祺 ) 沈从文出生于一个边疆偏僻小城 ———湘西凤凰。这里风光 如画 ,民风古朴、绵延悠长的湘水滋养了两岸的少数民族 ,同 时也赋予了他们坚韧乐观的生活精神。 湘西并不辽阔 ,但辽远而神秘。多山的土地深沉地藏卧 在三省边缘的地带 ,沅水横桓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 ,诞生了 星罗棋布的土家人的场坝 ,吊脚楼和古老的水车。正是这片 多情的土地滋养了沈从文对美最早最具体的认识 ,他的人生 审美源于这片土地 ,最终又归于这片土地。在沈从文的军旅 生活小说中 ,他往往是不吝笔墨 ,大肆描写湘西的山水风物、 优美景致。在文中 ,群峰罗列 ,如屏如障 ,烟云变幻 ,积翠堆 蓝 ,白浪黑泽 ,清幽迷人。水车悠悠然踩着不变的步伐 ,石碾 在屋檐下咕噜咕噜地转 ,吊脚楼苗家女临溪刺绣 ,苗家鼓王 挥舞着强壮的肩膀 ,在咚咚的鼓声中欢庆丰收的喜悦。沈从 文笔下的岩壁、石窟、码头、河道、渔网、船橹、白帆、落日、云 影、暮色、薄冰 ⋯⋯都微微敷上了一层冬日里炉火边的暖意 , 让人不经意间深深沉浸其中。即便是一些使他震惊、疑惑甚 至后怕的形象 ,譬如各色惨绝人寰的传说、血色残阳映照下 的废弃营讯、人头、躺在城外对河河滩上的大量血尸、竹签穿 串的人耳、无辜者被杀时的眼神 ,他们所产生的混沌感受错 杂导致的恶性刺激 ,也在相反的方面不停地催促其产生对美 好和纯洁的向往。回忆越血腥 ,文体越空灵 ,越微笑 ,越感 人 ,他所描写的湘西世界越缥缈 ,对荒谬空洞的现代社会的 影射嘲弄就越强烈。 沈从文军旅题材的作品之中 ,重点揭示的不在人性的残 忍、战争的罪恶 ,而是在残酷的生活之中 ,描绘出一幅明丽的 灿烂的自然风光 ,浸润着沈从文对算不上美的军旅的熟悉和 喜爱。在《三个男子和一个女人 》中 ,“号兵爬到石狮子上 去 ,一手扳着那为夕阳所照及的石狮 ,一手拿着那支紫铜短 小喇叭 ,吹了一通滴答的曲子 ,声音飘荡到这晚风中 ,极其抑 扬动人。其时是满天彩霞 ,各处人家皆起白白的炊烟 ,在屋 顶浮动。” 沈从文离开军营之前 ,神在湘西尚未解体 ,湘西世界的 苗民们往往尚火、爱红、淫祀、信鬼神、喜卜签 ,当地弥漫着一 派绚丽斑斓、神秘多姿、热情奔放的原始气息。沈从文军旅 小说 (如《哨兵 》、《夜 》等 )在湘西生活描写的时候流露出很 浓烈的神秘主义色彩。它有异于现代文明 ,不求实证 ,却能 够在血海汪洋一般的混沌历史中找到与神奇自然的契合 ,古 老的湘西人往往都是通过对超自然神力的想象来对抗现实 的种种苦痛 ,对抗凄凉的命运和世间不公。他们相信并且能 够忍受命运的摆布 ,把所有的希望都注入玄而又玄的神秘必 然归宿之中。湘西在沈从文军旅小说中是原始的 ,独特的。 他对于人生的、文学的美的追寻 ,正是通过笔下的自然山水 和淳朴民风描画出的生活画卷展现出来 ,这也是沈从文审美 理想的出发点和归宿之所在。 二、坚实、可靠的人性庙宇的建造 沈从文所处的历史时代 ,正是中国专制统治黑暗的时 期 ,越是深陷都市这个复杂的大环境中 ,越是对它的种种丑 陋有着更为深切的体会。因此 ,沈从文纵情笔墨来描写湘西 山水人情 ,并且始终固执地把这作为自己唯一的文学源泉和 目标 ,这可以说是沈从文在切身经历了都市生活之后一种返 璞归真的选择 ,达的是对现代都市化进程的一种反叛和对 —26— 学刊                                  2010年第 1期 现代文明的罪恶及“现代性 ”的自我批判 ,这是浪漫主义总的 精神指向。当整个时代在急切地追求现代化时 ,沈从文军旅 小说从维护人性的纯洁的立场出发 ,在作品中揭露现代性的 丑陋 ,开始了对现代文明最初的批判和。他由衷的走向 了传统 ———对传统作诗意的解释 ,描写着浪漫乡村、田园、抒 情的湘西世界。“我还得在‘神 ’之解体的时代 ,重新给‘神 ’ 一种赞颂 ,在充满古典庄严与雅致的诗歌失去光辉和意义 时 ,来谨谨慎慎写最后一首抒情诗。”(《水云 》) 人性美 ,是沈从文作品包括他早期的军旅题材小说中最 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湘西世界的灵魂所在。那些世世代代在 湘西中大地上繁衍生息的民众包括军人 ,很自然地走进了沈 从文的创作视野。青少年时期的从军经历 ,对沈从文的创作 是无法被忽略的。宏观看来 ,沈从文的军旅题材小说集中表 达了沈从文对士兵生涯的追忆和眷恋。军人在他的笔下不 是杀人魔鬼 ,而是自己生命的镜子。他们的喜怒哀乐 ,在青 山绿水之间飘荡 ,享受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自由和悲哀、梦 想与尊严。作家以赞美的姿态 ,尽情地发挥了自己所有的激 情和想象。他的军旅题材小说一方面显示出人性的复杂和 多元 ,同时这若有若无的故事和惨绝人寰的画面构成了一个 迷离的世界 ,交织成湘西世界的奇异人世景观。这个野性灵 动的古老湘西 ,忽然山明水秀、绚烂多姿、神秘浪漫起来 ,所 有的一切都呈现出诗意般的美好状态 ,形成了一个曼妙多情 的美丽世界。作家在文字中尽情地展示他对美的追求和寄 托 ,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 ,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 式 ”。湘西是一个客观的真实存在 ,作为一片浸润的旧中国 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土地 ,它身上明显地带有旧文化、旧思想 的种种印迹 ,同时又因为它地处偏远 ,少数民族杂居 ,天然地 形成其闭塞、荒蛮、贫穷、落后、强悍的民风。沈从文自小生 长在这样的土地上 ,对它的一切特性自然会有着切身的感 受。但在创作中 ,他并没有刻意地去展示这些伤痛和疮疤 , 他以一种很自然的方式 ,从人性的角度着手 ,通过充满关切 的目光 ,展示了这片土地上与生俱来的幽静、清新、美丽 ,以 及这山山水水所培育出来的淳朴、善良、热情、坚韧、顽强等 闪烁着人性之光的美好品质。这最淳朴的人性美 ,正是作家 要寻找和歌咏的主题 ,也是他认为最有价值的文学追求。他 认为“一部伟大的作品 ,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愿望 !”这种 表现人性的创作宗旨 ,决定了他创作不是从政治而是从伦理 道德的角度去审视和剖析人生。他在创作中正是高扬着这 种道德意识去抨击现代异化的人性 ,讴歌古朴美好的人性 , 挖掘人类纯真的灵性 ,这也便成了他作品永恒的主题。 三、实用理性传统的继承 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起点是对工业文明和科技理性的 忧虑、反思和批判。浪漫主义提倡回归自然 ,向往田园生活 , 以想象、激情、理想和诗意来对抗理性的现实。二十世纪二、 三十年代的中国 ,区域上城市的畸形发展、农村的极度衰落 , 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严重不平衡 ,出现了保守与激进、古 典与现代在同一时代并存的现象。作家们大量吸取外来文 化资源 ,利用新的文化坐标重新审视中国的现实 ,文学在不 同的色彩与风格下 ,都体现出一种同传统割裂的现代性色 彩。一种潮流 ,一种气候 ,作为个体的人要抵挡是极其艰难 的 ,跟住时风 ,这是大多数文人的一种心态。沈从文立意摆 脱“这一个现代社会 ”,自称是 30年代“最后一个浪漫派 ”。 就沈从文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和和对现代性的抗争而言 , 他是浪漫主义的。然而在面对现实的态度上与西方的浪漫 主义者对于现实极端不满、在蔑视中疏离现实不同 ,沈从文 继承了中国文化的实用理性传统 ,他并不逃避现实。沈从文 对现实还有责任 ,他要在他的作品中作出一种具有超越性的 反思和批判 ,在他那温婉明媚的故事中传递出难言的忧伤和 悲哀。这种悲哀虽没有冲天决地的痛快淋漓 ,却痛彻人心。 四、理智性古典气质的呈现 西方浪漫主义秉承希伯来文化的神秘、怪诞传统、拒绝 理性、平凡。强调“真正的诗所唯一承认的东西 ,是令人惊叹 的东西、不可思议的东西 ,神秘的东西 ”。沈从文却与此不 同 ,他所向往的、一心希望建造的是一座供奉人性的庙宇 ,而 人性在他笔下就是自然而然地承担命运中所遇到的一切悲 喜哀乐。因此即使他写的是来自边缘地域、边缘事件中的故 事 ,其事、其人、其情并不荒诞也不神秘 ,相反他们给人们一 种亲切感 ———其人物所处之境澄澈明净 ,所行之事源于自 然 ,人物本身也一个个率真可爱、毫无造作。如果一定指出 它具有异域风情 ,那只能说 ,是这个封闭地域的人们有了化 外之民的自在状态 ,他们具有一种未经斧凿的天然的生命之 美。在审美情趣上 ,沈从文的东方式浪漫主义尤其是后期作 品所追求的也异于西方 ,他 ”极力避去文字表面的热情 ”,强 调“恰当 ”、“节制 ”,具有古典气质 ,追求恬淡、从容、优美的 审美境界。西方浪漫主义的精神资源来自中世纪文化传统 , 它继承了很多希伯来文明的非理性特征。当一种以非理性 为核心的文化思潮传入中国后 ,由于中国文化自身强大的实 用理性惯性 ,自然对它作出了改造 ,因此中国文人大多接受 了它崇想象、重主观、多抒情的一面 ,而对其非理性、神秘、荒 诞 ,以及宗教方面的旨趣则加以摒弃。 沈从文作为一个作家 ,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更是一个 理性的创作者 ,一方面他像西方的其他浪漫主义者一样自觉 地疏远政治 ,但他的疏远又是在相当自觉的追求一种别样的 永久性、进步性 ,其实就是一种更健康、更美好的人性 ,而这 份人性又恰恰是与道德理性密切相连的 ,这是沈从文自身的 矛盾性与特殊性所在。他所构筑的城乡二元世界中 ,既有对 于现代城市文明的批判、反思 ,还有一份“隐伏的悲痛 ”和 “渗透其间的悲悯 ”。因此 ,一方面湘西世界使城市文化呈现 出病态 ,另一方面其自身也隐藏着无法摆脱的忧伤。在弥漫 了妩媚、缠绵情致的柔美文字的背后 ,我们可以感到有着道 德隐约的制约。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已然是作为现代文 化人的沈从文记忆中的湘西 ,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情感 ,显 示出作者审美趣味 ,也正合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审美理想。 【参 考 文 献 】 [ 1 ]沈从文 .沈从文全集 [M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2002. [ 2 ]赵园. 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 ”[M ]. 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 , 1999. [ 3 ]许道明 .“乡 ”与“市 ”和中国现代文学 [ J ].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学报 , 2002 (1). —36— 现代文萃                      周建刚 /谈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
本文档为【谈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中的浪漫主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