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1860—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路伟东)

1860—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路伟东)

2010-08-23 18页 pdf 503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864384

暂无简介

举报
1860—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路伟东) 1860—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 路伟彖 内容提要 1860年至1864年问,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粮食主要来源于 苏浙、安徽及上海三地,其中来源于苏浙的最多,约有300余万石,而从安徽、 上海两地及通过其他途径输入的粮食总共不过100余万石。186O 1864年, 天京共从上述三地输入粮食400余万石,加上城中所剩余粮总共不足423万 石,与同时期天京所需粮食约536万石相比大概还差113万石,即大约相当 于城中人口一年的口粮。因此,太平天国后期天京城一直为粮食问题所困扰, 时时面临粮荒威胁,这是导...
1860—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路伟东)
1860—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 路伟彖 提要 1860年至1864年问,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粮食主要来源于 苏浙、安徽及上海三地,其中来源于苏浙的最多,约有300余万石,而从安徽、 上海两地及通过其他途径输入的粮食总共不过100余万石。186O 1864年, 天京共从上述三地输入粮食400余万石,加上城中所剩余粮总共不足423万 石,与同时期天京所需粮食约536万石相比大概还差113万石,即大约相当 于城中人口一年的口粮。因此,太平天国后期天京城一直为粮食问题所困扰, 时时面临粮荒威胁,这是导致天京失守乃至整个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一 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天京 粮食供应 粮食供应在太平天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尤其是 在1860年至1864年间,太平军军事占领区发生变动,其粮食供应 地也随之由长江中游的湖广地区转移到长江下游的苏、浙、皖一 带。这一时期的粮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成败,而 且对太平天国运动后整个长江下游地区的人口变动也产生了重大 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真正涉及这一问题的只有方之光、崔之清 合写的《试论太平天国天京的粮食问题》和贾熟村的《粮食问题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86O 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壹 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等少数几篇文章。 方、贾等诸位先生对太 平天国时期天京的粮食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人不揣浅陋, 欲在 述诸位先生研究的基础之卜,从1860—1864年天京的人口 入手,对此问题作进 一步的讨论.以期探明这 时期天京的粮食来 源、理沦需求量、实际供给量、实际消耗量以及这一时期的粮食问 题对于天京的失守乃至整个太 天国运动失败的影响等一系列 问题 一 、 l860一l864年灭京人口总数估计 185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昌,随即挥师东下,占领了江宁,改 名天京。自此以后,天京的粮食供应就几乎伞赖长江中游的湖广地 区接济。张德坚《贼情汇纂》中记载:“贼粮所给,于上游悉用船运, 不待言矣。然白癸丑五月上犯江西湖北,仅甲寅(1854年)九月至 岁底,此数月中一清楚境,此外则帆樯如织,无一非虏粮之船,无一 非接济江宁之船也。然而贼之他窜或有别意,于江广则专为虏 粮。”②1856年天京事变以后,太 军逐渐分崩离析,军事上节节被 动,中游产米区渐次丧失。1860年2月,张国梁攻破九湫州,天京 附近江面的南北交通断绝,粮道受阻,接济困难,遂发生了粮食危 机,“金陵城中粮尽,食草根树皮,破在旦夕”⑨。但同年5月,太平 军攻破江南大营,并乘胜追击,占领苏州,建立苏福省;同年12月 太平军又攻占杭州,第二年浙江天省建立。苏福省及浙江天省的建 ① 《太平天国学刊》第3辑第7o页、第4辑第6O页,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② 张德坚:《贼情汇纂》卷1o,“贼粮·船运”,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 刊·太平天国》(以下简称《太平天国》)(三),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275页。 ③ 过铸:《向张二公传忠录》,转引自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下册,简氏猛进书屋1962 年版,第1748页。 ·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代吏研宅~,2000年第l期 立,给天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粮食供J、 地,为天京后期的固守奠定 了坚实可靠的物质基础,从而使得人平天同政权得以延续。总之, 1860年以前,天京的粮食供应地j三要集中在长江中游的湖北、江 西、安徽等省,而此岳则丰要集中于长江下游的苏、浙地区。 太平军占领天京期间,实行粮食配给制,每人每天所食粮食定 量供给。因此,l860年至I864年fu】天京的粮食需求数与同时期天 京的实际人[1数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只要我f『]查清这一 时期天京的实际人口数,就可以大致推算出同时期天京的粮食需 求数。但是,1853年初太平军定都天京以后,关于天京城内人口的 具体数量,太平军自己并没有留卜准确的统计数据。由丁我ff】现在 所能看到的数据都是间接的,因而众说纷纭,差异很大。张德坚在 《贼情汇纂》中记载,1853年初太 军自武昌东下时“合前数五十 万有奇,至安庆增至七十余万,及至江宁,兼掳镇扬,男丁增至百八 十万,妇女三十余万”①。统而计之,太 军列达江宁时,男女合计 共有210余万。此后,太平军除遣少数军队分占镇江、扬州,及5月 北伐出调兵丁2.2万人,6月西征首次渊兵2万人外,其余军队都 集聚在金陵城中及其外围地区。因此,如太平军人数果如张氏所 言,则1853年夏天京城中仅外来人l-I(包括太平军及随同太平军 入城的人口)就应有200多万。 然而,同时期其他有关太平军人数的记载却远小于此数。谢介 鹤在《金陵癸甲纪事略》中记载:1853年夏,天京人口总数“男馆广 西约千五百人,广东约二千九百人,湖南约万人,湖北约三万人,安 徽约三干人,各省约二干人,金陵约五万人,镇江、扬州约五千人。 女馆广东、广西约二干五百人,湖南约四百人,湖北约二万五千人, ① 《贼情汇纂》卷Ii,“贼数·新贼”,《太平天国》(三),第296页。 ·5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860—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 安庆约三千人,镇扬约万人,金陵约十万人” ,男馆、女馆统计共 约有25万人,其中土著人口(太平军攻占金陵时城中原有人口)约 有15万,外来人口约有10万。陈徽言《武昌纪事》中提及:太平军 自武昌东下时共分为前一、前二、后一、后二等10军。②按太平军 军制,每军武卒数日13125人,以此计算,l0军总数约有13万人。 这与沈梓《养拙轩笔记》中所记载太平军到达江宁时的人数大致相 等。⑨赵烈文亦指出,及到达江宁,太平军人数“大约船上四万余 人,攻城兵三万余人,所招土匪流民数亦相等,总计不下十余万 人”④。郭毅生先生认为陈、沈、赵三人所记载的太平军数实际上只 包括陆军,而并无水军。他在《太平军克南京的人数问题》一文中指 出,攻克南京之前,那些只操舟管驾而不任战的船户水手并未被计 入军数之内。据郭氏估计,这些船户水手的数日约有10万之众,因 此,太平军在攻克南京时“水陆两军共约二卜万有奇,而以二十五 万为其最大限” 。我认为郭先生对太平军人数的估计是比较接近 于事实的。很显然,张德坚所记载的太平军人数是夸大了,而谢介 鹤对于1853年夏天京人口的记载则明显地偏低了。到1853年夏, 除去东征镇、扬及北伐、西征的军队,天京城中的外来人口,至少有 20余万,而不是谢氏所记载的区区10余万人。进而,天京城中的 总人口当然也不可能如谢氏所记载的仅有25万人。l853年初,谢 介鹤以被俘者的身份进入天京城,因此他不可能有完全的人身自 ① 谢介鹤:《金陵癸甲纪事略》,《太平天国》(四),第655页。 ② 陈徽言:《武昌纪事》,《太平天国》(四),第595页。 ⑧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中华书局l 963年版,第 265页。 ④ 赵烈文:《落花春雨巢日记》(选录),《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3册,第32页。 ⑤ 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编:《太平天国史选》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l981年版,第l33l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代吏呀究)}2000年第l期 由,无法对天京人口进行拿面完整的统汁,当然更不可能对城外驻 扎的太平军进行统计,这或许是谢氏记载的天京人口数偏低的 原因。 实际上,张德 本人对自己所记录的太 军人数也表示过怀 疑。他从一位从天京逃fi{曾充任太平军“先生土簿籍者”的口中得 知,天京城中“ E贮截至癸丑年(1853年)终共存谷一百二十七万 石,米七十五万石⋯⋯始闻疑诧⋯⋯嗣得句容县探报云,甲寅 (1854年)三月,贼粮仅存十余万石⋯⋯与前数悬殊。遂沈思其故。 似江宁贼众与被虏之民,男妇不下数十万,即以五十万人为断.所 发钱米如贼中定制,每二十五人每七日发米二百斤⋯⋯以此核算, 每月应发米十七万石有奇⋯⋯益以伪官加倍之数。统计所发米钱, 与难民所述之数实相去不远”①。尽管这5O万 是张德坚对当时 天京人口数的一个估计,但这个估计却是从具体的史实入手,通过 粮食消耗与人口总量之间关系的计算得来的,因此,与其他记载相 比较更为可信。1853年夏以后,除同年8月西征增兵2万余人, I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军互相残杀,死亡将近3万人外②,直至 1864年初,天京城内不再有大规模的军队调出,天京人口亦未有 其他重大损失。以此推算,1864年初天京城中人口总数当有45万 人左右。 另外,据《北华捷报》记载:1860年5月,太平军攻占苏州后 “运大量食米入天京,足供4O万人一年之食”⑧,呤喇亦指出: “1863年,每月计1:1授粮的人数为四十万以上”④。作为与太平军并 ① 《贼情汇纂》卷io,“贼粮·仓库”,《太平天国》(三),第278页。 ② 《太平天国全史》中册,第i398页。 ③ 《北华捷报》第564号,转引自简又文《太平天国典制统考》中册,简氏猛进书屋 I958年版,第738页。 ④ 呤喇:《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上海人民出版社i997年版,第652页。 ·5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肩作战的洋兄弟,直到1864年初,呤唰才离开中国,因此我认为他 所记载的】863年天京人口数应该是比较Ju丁信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186O一1 864年问天京的人口总数大约有 4O余万,最多不会超过45万,最少亦不会低于4O万。曾国藩在谈 及攻取天京之策时指出:“必须力断接济,仿照昔年攻九江、安庆之 法,严防江路,禁截贼粮,则百余里之城,数十万之贼,专恃肩挑陆 运,势必不给” 。曾国荃在1864年初给曾国藩的信中亦提到“金 陵为洪逆老巢,各伪王府、伪官署家小,以及守城各匪、往来游贼, 通计不下数十万口”②。两人言及1864年前后天京的人口时皆以 数十万统称,由此可见,上文对于1860年至1 864年天京的人口总 数约在4O万至45万之间的推算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估计在这4O余万人口中,外来人口与天京土著人口大约各占 一 半。即以42万人为断,按每25人每7日给米200斤计算,则天 京每年需要粮食约117万石(每石150斤)。从1860年初到1864 年7月天京失陷,共有4年零7个月的时间,按正常需要计算,江 宁城中所需粮食至少应在536万石左右。那么,在此期间输入天京 的粮食总量实际上究竟有多少呢? 二、1860--1864年天京的粮食来源 从1860年初至1 864年7月间,天京所消耗的粮食主要来源 于苏浙、皖省及上海等地。其中,最大的粮食供应地当属苏浙地区。 ① 《曾文正公全集·奏议》卷18,“近日军情片”,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 辑》(以下简称《丛刊续辑》)(1),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第31o5页。 ② 《曾忠襄公书札》卷7,“禀曾中堂左中丞”,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以下 简称《丛刊》)(571),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第695—696。 · 5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弋吏研冤)72000年等l期 有清一代,全国财富所出,以东南为霞,尤其是“苏、常、杭、嘉,为东 南财富最盛之区” 。太平军定都天京以后,兵锋所及,已达于此。 当时就有入担心:“贼踪飘忽无定,使松江、嘉兴各属,再有疏虞,江 浙岁漕二百万石,粒米不得北上,大局何堪设想哉!” 不意形势发 展果如其所料,从1860年5月开始。短短一个半月的u,tl司内,太平 军就连克丹阳、常州、无锡,攻取苏州,既而顺克江阴、昆山、太仓、 嘉定、松江等大片地区,苏福省随之建立。1861年5月,侍王李世 贤率部入浙。同年9月,忠王率60万大军全力经营浙江,先后攻占 宁波、绍兴,12月底攻占杭州,1862年5月又占领湖州,至此,浙江 大部已为太平军所有,浙江天省也随之建立。自此以后,苏浙地区 的粮食就源源不断地输入天京。 在此期间,由苏浙地区输入天京的粮食,以苏南为最,而苏南 地区又首推苏州府。时人有诗记载:“簇簇旌旗拥上游,转粮一线仗 苏州”⑧,苏州在太平天国后期天京粮食供给方面所起的巨大作 用,由此可窥一斑。太平军攻占苏州后,立刻把缴获的75万两现银 及足供4O万人一年食用的巨额粮食运入天京④,从而成功地解决 了天京第二次粮食危机@。按太平军规定,每25人每7天发 米200斤,以此计算,这批粮食至少有110余万石。1860年11月, 太平军又“筑坚大石垒于宝堰,运苏州之粮屯储垒中”,然后转输天 京。⑨1863年3月,忠王从苏州筹集大批粮米运往天京。⑦同年8月 ① 《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分路规取苏州折”,《丛刊续辑》(691),第l3l页。 ② 佚名:《东南纪略》,《太平天国》(五),第238页。 ③ 陈庆甲:《金陵纪事诗》,《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 第6册,第404页。 ④ 《北华捷报》第564号,转引自简又文《太平天国典制统考》中册,第738页。 ⑤ 第一次粮食危机发生在太平军定都天京的第二年,即1854年。 ⑥ 光绪《续纂句容县志》卷19,“兵事”。 ⑦ 沈梓:《避寇日记》,《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第234页。 ·5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860 1864年天京的根食供应 忠王又从苏州筹集粮米向天京运发,只可惜兵败句容,粮米被劫 3O余万石。 但由此事我们可以推测,3月份忠王从苏州运入天京 的粮食肯定也足以以十万石计。《金陵纪事诗》还记载有同年8月 忠王“李白[秀]成于湖熟、懈溪渚镇,搭盖草房,设立米市,转运入 城”②一事,估计忠王此举可能发生在句容失粮以后,设市收米,转 运天京,以解城中燃眉之急。1863年9月,天京东南重隘上方桥营 垒被曾国荃部提督萧庆衍等军攻陷,天京江路不通,水道粮运断 绝,遂发生第三次粮荒,苏杭地区仍通过三岔河、宝堰一路向天京 运粮。⑧10月,忠王再次进军天京,意在解围,可惜未能成功,但城 中太平军却乘此机会“复掠新稻入城”,因此得以“久延岁月”。④即 以3个月计算,则这批粮食至少应有3l万石。直至11月,东坝镇 为彭玉麟部湘军水师攻破,苏州地区向天京运输粮食的通道才被 完全切断。⑨此后直至1864年初,只有江宁府的句容及镇江府的 丹阳等地仍有少量粮食经陆路运入天京,由忠王二殿下李世贤负 责押运,但不幸屡为清军截获。朱洪章说清军每次拦截,“无一空 回,共获米约四万石”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苏南地区输入天 京的粮食数量之巨。此外,江北的扬州地区也有不少粮食输入天 京。干王洪仁圩曾指出:“通浦口一线之路,车运北岸粮米以济京 用”④,“如英王不死,天京之围必大不相同,因为若彼能在江北活 姚济:《小沧桑集》(下),《太平天国》(六),第507页。 陈庆甲:《金陵纪事诗》,《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6册,第404页。 《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致曾元帅”,《丛刊续辑》(695),第2454页。 《曾忠襄公书札》卷4,“与张紫莲”.《丛刊》4571),第352页。 《陈鼐致曾国藩书》,《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6册,第245页。 朱洪章:《从戎纪略》,《丛刊》(1O7—108),第112页。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洪仁王于自述》,《太平天国文书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79 年版,第553页。 ·5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代吏研究))2000年第1期 动,令我等常得交通之利,便可获得仙女庙及其附近诸地之源源接 济也”‘D。由此可见,苏省江北仙女庙一带的产粮区在安庆失守以 前一直是天京的粮食供应地。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从《太平国革命 亲历记》中找到证据,l1861年夏,呤唰就曾于此处购买粮食运往天 京。②以上所列由苏南地区输入天京的粮食仅为有案可稽的少数 几次,其数量已有一百六七十万石。因此,估计1860 1864年间由 江苏全省输入天京的粮食大约有200万石,或许还要高于此数。 浙江也是向天京输出粮食的一个重要地区。浙江一省粮食所 产本不能自给,因此每年都需要从 海及长江中游等地输入部分 粮食,但是宁绍平原及杭、嘉、湖等地不但粮食的亩产高,而且复种 指数高,粮食生产自给有余。因此浙江省就局部地区而言粮食生产 有所剩余。@太平军占领初期,这一地区粮食生产并未受到很大的 冲击,以至于在1862年冬天嘉兴府新米收获时出现了“粮米屯积, 米价日贱”的情况。④太平军因此得以补充军粮,天京粮食亦因此 得以接济。1862年6月,“杭州伪归王邓光明护粮至南京,刘长毛 处亦发米数千石,嘉郡共发米七、八万石”⑤,同年6月,嘉兴守将 廖发寿又遣船131只由太湖运送粮食接济天京@。12月,听王陈炳 文由浙江运粮入天京,一次装船上百只。⑦1863年7月,程学启部 淮军及戈登洋枪队攻占吴江县,浙江向天京运输粮食的水运通道 《洪仁歼自述》,《太平天国文书资料汇编》,第555页。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第309页。 侯杨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米谷长途贸易》,《中国经济史研究》l996年第2期。 《避寇日记》,《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第203页。 《避寇日记》,《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 第4册,第263页。 《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4,“复曾元帅”,《丛刊续辑》(695),第2459页。 《避寇日记》,《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第202页。 ·5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860 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 至此断绝。 但嘉兴、湖州等地区仍有部分粮食经陆路运致句容宝 堰,然后转输天京。 浙江地区频繁地向天京输运粮食,从中我们 可以看出这一地区粮食之富足和输入天京的粮食数量之巨。 但是,同苏南地区相比,由浙江输入天京的粮食显然要少得 多。首先,同苏南相比,浙江地区的粮食运入天京路途遥远,运输也 要相对困难些。1862年暮冬,嘉兴守将遣船百余号,由内湖接济天 京,就因为听说苏人有变,太湖水路不通,不得不原路折回。⑨其 二,浙江粮食所产远少于苏南。浙江素以“七山两水一分田”著称, 粮食所产主要集中于杭、嘉、湖及宁绍平原等狭小地区,故其所产 粮米远不及苏南富足。1861年12月底,太平军占领杭州以后,不 久城中发生饥荒,忠王不得不“即到嘉兴载米万担,载钱二十万千 来杭,将此米粮发救穷人”④;而同年七八月间,苏州“尚有难民,当 即发粮发饷,以救其寒”⑨。1862年返回苏州以后,忠王先是“贴出 为民之钱米”,后又“速令开耕,发其本用,苦种之家,无不发粮”,而 且“仍言[然]照旧发米二万余担,发钱十万余千”⑨,以赈济灾民, 两者对比十分明显。 然而,时人在谈及江南地区对太平军的影响时皆以江、浙统 称,苏、杭并举。如李鸿章在谈到攻取苏州之策时指出:“逆众占据 (苏、浙)四年,征粮收税,取精用宏。且时以财粟接济金陵,转输各 地。金陵是其老巢,而苏、常、松、嘉又为金陵根本。”⑦因此,从苏南 ① 《陈鼐致曾国藩书》,《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6册,第245页。 ② 《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致曾元帅”,《丛刊续辑》(695),第2454页。 ③ 《避寇日记》,《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4册,第263页。 ④ 《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文书资料汇编》,第520页。 ⑤ 《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文书资料汇编》,第512页。 ⑥ 《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文书资料汇编》,第522页。 ⑦ 《李文忠公全集·奏稿》卷3,“分路规取苏州折”,《丛刊续辑》(691),第131页。 ·5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代吏研宽))2000年第1期 输入天京的巨额粮食来看,浙江一 省输入天京的粮食肯定也不会 很少。沈渭滨先生估计太平军水营的运粮能力每次大约在6—9万 石之间。①以此推算,浙江一省输入天京的粮食仅以上列举数次就 应有数十万石之多。 皖省在1861年9月安庆失守以前也是天京重要的粮食供应 地。明清以来,安徽一直是全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地区。天京“上游 聚粮之地,前在庐州府之三河运漕两处⋯⋯每处每年出粮,不下数 百万石。其次则太平之官圩,宁国府属之湾镇。又次则安庆府属之 中央镇”②。太平军获取皖省“江南数郡之粮运出金柱关,取江北数 郡之粮运出裕溪口,并输金陵”⑧。1856年天京事变以后,在湖北、 江西产米区全部丧失的情况下,皖省大部仍归太平军控制,数年来 粮道未绝,接济不致匮乏,忠王曾讲“那时上有皖省无为、巢县、芜 湖,有东西棵[梁][山]之固,有和州之屯粮,又有两浦之通。虽被德 帅攻破两甫[浦],尚有和州之上未动,京中兼有余粮,故而稳 也”④。而皖南芜湖、巢县一带的产粮区直到安庆失守以前一直为 太平军控制。因此,皖省在太平天国后期天京粮食的供应方面也发 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一地区在1860年初至1864年7月问输入天京的粮 食却不可能很多。其一,时问有限。1860年初,天京发生第二次粮 荒,直到同年5月忠王从苏州运回粮食才得以解决。可见5月以 前,皖省可能没有粮食输入天京。此后皖省战事日趋紧迫,英王陈 玉成全力应付来自长江上游的湘军,而忠王李秀成则锐意经营苏 ① 沈渭滨:《太平天国水营述论》,《太平天国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2册,中华书局 1981年版,第400页。 ② 《向荣奏稿》卷4,“请优奖倡捐军饷之知县薛焕片”,《太平天国》(七),第21o页。 ③ 王定安:《求阙斋弟子记》卷8,《丛刊》(52),第628页。 ④ 《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第497页。 ·6O·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86O~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 浙,弃皖省于不顾。至1861年初,湘军兵发安庆,双方数十万大军 展开厮杀,英、忠二王“围魏救赵”失败。同年9月,安庆失守,清军 占领整个皖北。英王一人独支皖省,最后竟被俘杀,其时已是自顾 不暇,向天京运粮则更是困难。其后不久,皖南芜湖一带也为清军 占领,至此,皖南、皖北、江西、扬州、抚州等处的产米区全部丧失, 天京上游的粮食供应完全断绝。其二,1860年以后,皖省粮食所产 亦十分有限。如上所述,安徽一省,粮食产区主要集中于以安庆为 中心的长江两岸,而这一地区从1853年至1861年间,一直是双方 军队厮杀的战场,因此,遭受的破坏极其惨重。1863年3月曾国藩 于安徽察看军情时指出:“徽、池、宁国等属,黄茅白骨,或竟日不逢 一 人”①。其中虽或有夸大之词,但皖南地区经历近十年的战争蹂 躏,损失惨重却不容置疑。太平军占领苏浙之后,曾国藩指出:“江 浙贼势浩大,(太平军)尽占富庶之要区,广收官军之降卒,财力五 倍,人数十倍。若非慎以用之,不特苏浙难克,即皖南、江西且有疆 土日蹙之虞”②。从中我们大体可以看出1860年前后皖省与江浙 地区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的巨大差距。 在此期间,天京的粮食除由上述几地输入外,还有一部分来 自上海。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以后,江宁与上海的关系就极为 微妙。尽管忠王李秀成曾数次领兵进攻上海,但是,天京与上海 的贸易往来却从未间断。太平军从上海输入的物品主要是军火与 粮食。如以绞杀太平军而出名的戈登,就曾向太平军出售过大批 军火。③“此外,又有外人乘天朝晚年粮荒,以大量米粮输入接济 ① 《曾文正公全集·奏议》卷18,“沿途查看军情贼势片”,《丛刊续辑》(1),第2987 页。 ② 《曾文正公全集·奏议》卷l5,“筹办江渐军务折”,《丛刊续辑》(1),第2464页。 ③ 《戈登私运军火案之研究》,《太平天国典制统考》卷11,“食货考·国际贸易”,第 716页。 ·6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代史研宅))2000年第1期 军民食用,并藉以图利。”( 1861年8月12 Et,干王洪仁王于给英国 的一封信中说“售买米粮一事,查明现下粮仓皆不用再买,至 于各府各衙或私买若干,问五天将莫世暌弟自可明白” 。1861年 冬,呤唰返回天京后,有好几艘“满载大米和其他粮食”的大船 来到天京。不久,又有“好几艘船从上海来此贸易,接着其他船 只络绎而来,商业开始正规化,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两年之久。数 月之间,贸易骤形发达,一日之中往往有3O余艘中外船只开到。 从这条交通线运来的大量供应品全部贮存在南京的一些巨大的仓 库里面,这些仓库总是物资充斥着,剩余下来的则分派到各乡镇 去”⑨。由此可见,天京与上海之问的贸易,不但持续的时间长,从 1861年冬至1863年秋,大约有一年半之久。而且贸易量很大,以 至于要把多余的部分分派到附近的乡镇去。显然,这一时期贸易 的中介者是谋取私利的中外商人。由于1861年以后清军开始联合 驻扎在上海的外国军队共同对付太平军,因此上海对于天京来讲 是亦战亦援之地。一方面外国势力联合清军共同镇压太平军;而 另一方面,他们又为利所驱向天京出卖军火及粮食。显然这种贸 易是不可能公开进行的,但是在高额利益的引诱之下,中外商人 趋之若鹜,因此,至少在1861年冬至1863年秋间,这条路线基 本上还是比较通畅的。但是,这一年半的时间正处于太平天国后 期的鼎盛时期,太平军先于上年攻破了清军的江南大营,重新控 制了九湫州,暂时解除了清军对天京的直接威胁;既而顺克苏、杭, 占领整个苏浙地区,此后这一地区的粮食就源源不断地输入天京。 所以1861年冬至】863年秋的天京外无围兵之困,内无缺粮之苦。 ① 《太平天国典制统考》卷11,“食货考·粮食”,第723页。 ② 《洪仁歼致英翻译官书》,《太平天国》(二),第725页。 ③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第395页。 ·6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860 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 由此我们可以断定,上海与天京之间的贸易对于太平军来讲只不 过是一种补充,贸易的主要物品可能不是粮食,而是军火,甚至 包括一些奢侈品。因此,估计由上海输入天京的粮食其数量 可 能很多。 此外,这一时期输入天京的粮食还有一小部分来自长江中游 的两湖地区及清军的营垒。这部分粮食是通过投机的中外商人及 谋取私利的清军官兵运进的。曾国荃在给曾国藩的信中讲到,其部 下“彭达熘等采办军米至大通镇,目击沿江米船百余号,皆系满载, 由轮船拖带,扬帆直下,络绎不绝,无人盘诘,莫知所往。又据副将 曾传荣由仪征来营面称,目击轮船拖带米船至四沿沟停泊,即有该 处奸商贩运,由金陵下关接济城贼等情”①。还有人“近闻江南贼无 食,白米一斗千钱值。营中有米且勿需,运出江头卖与贼”②;“更有 轻舟夤夜行,嗜利运米济贼营。昨日新为罗骑得,中有将军部下 兵”⑨。但是太平天国后期,从两湖产米区到天京的长江航道基本 上被清军控制,尤其是安庆失守以后更是如此,所以做这种事情风 险很大,一旦被清军发现,就有性命之忧。至于私运粮食的清军官 兵,一旦查获,则更是必死无疑。而且,曾国藩对付太平军的一个重 要策略就是断绝天京的粮食供应,因此清军盘查很严。1862年彭 玉麟就曾在扬州杀粮商数十人,以恐吓众人。④所以只有极少数为 利所驱的商人和清军官兵敢于这样做。因此,通过这种方式输入天 京的粮食数量肯定不会很多。 《曾忠襄公书札》卷7,“禀曾中堂李中丞”,《丛刊》(571),第692页。 张丙营:《壬癸诗存·采兵米》,转引自《太平天国学刊》第4辑,第64页。 宋源瀚:《颐情馆诗抄》卷1,第l2页,转引自《太平天国学刊》第4辑,第63页。 倪在田:《扬州御寇录》,《太平天国》(五),第14o页。 ·6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1期 三、1860—1864年天京粮食实际输入量 与实际消耗量估计 1860年初,天京发生粮食危机,直到同年5月从苏州运进粮 食方才缓解。因此,我们可以把这5个月期间天京城中消耗的粮食 看成是1860年以前城中的余粮。至1863年秋,浙江的严州、桐庐、 绍兴及江苏的太仓、昆山、吴江等地相继失陷,天京的粮食供应锐 减,遂发生第三次粮荒,“米价长[涨]至十二两一石,牌尾日发米四 合,仅有三岔河、宝堰一路可运粮进小东门,(太平军)暂于该处扎 营,设栈夫转运”(!)。但是由于“大小河道皆为官兵所有,谷米日用 之需丝毫皆需肩挑入城,故贼中大以为不便”㈤,而且,粮米运输过 程中又不时为清军截获③。所以,1863年秋以后输入天京的粮食极 为有限,与同时期城中所需的粮食相比可谓杯水车薪。因此,从 1860年初至1864年7月天京失陷,4年零7个月的时间内,天京 能够有效地从外部输入粮食的时间仅3年零4个月(1863年秋以 9月为断限)。如以每年需要粮食ll7万石计算,这3年零4个月 共需粮食390万石。因为1863年秋以后输入天京的粮食极为有 限,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从1863年1O月至1864年7月这1O 个月的时间内,天京城中所消耗的粮食就可以看作是1863年秋以 前城中的余粮。而1863年秋天以前天京城中的粮食只能是1860 年5月以后输入的,因此最后1O个月城中所消耗的粮食应当是 1860年5月之后输入天京的粮食消耗以后剩余的部分。也就是 ① 《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3,“致曾元帅”,《丛刊续辑》(695),第2454页 ② 《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卷21,“致沈中丞”,《丛刊续辑M5),第14860--14861页。 ⑧ 朱洪章:《从戎纪略》,《丛刊》(1O7—108),第112页;《曾文正公全集·奏议》卷20, 《丛刊续辑》(1),第3318页。 · 6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86O 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 说,从1860年初至1864年7月,这4年零7个月的时间内,天京 城中粮食的实际输入量应当是中间3年零4个月所消耗的390万 石粮食与最后10个月所消耗的粮食的总和;而这一时期天京城中 粮食的实际消耗量应当是同时期的实际输入量与最初5个月所消 耗的粮食的总和。 1863年秋以后,天京粮食供给断绝,城中粮荒日益严重。与此 同时,天京城中的人口也开始出现了较大的变动。同年冬天,天王 派洪仁开出城催粮,以解燃眉之急,但“⋯⋯各路天兵惮于无粮,多 不应命”①。不得已,忠王采取减少人口以节约粮食的办法,“密令 放行,去年至今(1863年11月)各门放出足有十三四万人之数”②, 1864年4月、5月又先后两次放出老弱妇女及儿童数万人。⑨加之 同时期战死、饿死之数,估计这一时期天京城中人口损失将近20 万,呤呀『J亦指出:“忠王困守围城之际,城内人口必不少于二十万 人,也许还会远远超过此人数”。④假定城中人口有22万,以每人 每天消耗的粮食为原来的1/3计算,则最后这10个月中共消耗粮 食17万石。以相同的粮食配给量计算,则1860年初至同年5月期 间,天京城中42万人口共消耗粮食16万石。两段时间合计共消耗 粮食33万石。 如城中人均口粮按原来的1/3分配,则每人每天至少可以吃 一 顿饱饭,因此决不会出现饥饿致死的现象。但是1860年初天京 粮食断绝以后,城中“先是杀马而食,继而饿死不少”⑨。1863年秋 《洪仁开自述》,《太平天国文书资料汇编》,第546页。 《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文书资料汇编》,第535页。 《曾忠襄公奏议》卷28;甲子四月十九日、五月十三日《上海新报》“新闻”。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第652页。 《粤匪纪略》,《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1册,第5O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1期 天以后,同样因为“合城无食,男妇死者甚多” 。因此,这两段时间 内粮食的实际消耗量要低于估计的消耗量33万石。所以,从1860 年初至1864年7月天京城中粮食的实际消耗量要少于423万石。 除去城中原有余粮16万石,从苏浙、皖省、上海三地及通过其他途 径输入天京的粮食总量不足407万石。其中仅苏南地区输入的粮 食就有200余万石,将近占了一半。估计由苏、浙两地输入的粮食 大约可以占到总数的3/4以上,即约有300万石,而皖、沪两地输 入的粮食所占比例最高不过1/4,约为1O0万石。 四、结 论 从上述可以看出,1860至1864年间,天京消耗的粮食主 要来源于苏浙、安徽及上海等地,其中来源于苏浙的最多。从经济 因素及战争后勤的角度讲,1860年后太平军占领苏浙地区从而获 得了巨额的粮食,这是天京得以长期固守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 于明清时期人口的持续增长,商品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经济作物种 植面积的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的减少,以及酿酒等消耗巨额粮食的 产业的发展等原因,苏浙地区已经由粮食输出区逐渐转变成粮食 输入区,粮食已经无法自给。太平军占领江宁以后,整个长江中下 游地区遂成为双方厮杀的战场。苏浙地区不但原有的粮食输入途 径被切断,而且原本正常的粮食生产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加之,以 上三地输入天京的粮食,除上海一处是从外地输入外,其他两处都 是来自当地不足自给的自产粮食,因此,这就更加加重了苏浙地区 及皖南地区的粮食压力,这是造成太平天国战后苏浙、安徽等地区 大面积饥荒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同时这也是造成太平天国 ① 《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国文书资料汇编》,第531页。 · 6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860--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 战后苏、浙、皖等地区人VI锐减的一个重要原因。①从1860年至 1864年,天京共从上述三地输入粮食400余万石,加上城中所剩 余粮总共不足423万石,与同时期天京所需粮食536万石相比还 相差113万石,即大约相当于城中人VI一年的VI粮。因此,太平天 国后期天京城一直为粮食问题所困扰,时时面临粮荒威胁,这是导 致天京失守乃至整个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承复旦大学历史系沈渭滨教授及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 所曹树基教授指点,特此致谢。 [作者路伟东,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生。上 海 200433] 【责任编辑:徐秀丽】 ① 曹树基:《太平天国战争对苏南人口的影响》,《历史研究M998年第2期。根据曹树 基先生的估计,太平天国战后仅苏南地区六府一州(江宁、扬州、镇江、常州、苏州、 松江及太仓)人口损失就高达1481万,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粮食问题。 · 6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1860—1864年天京的粮食供应(路伟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