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蹦极数学模型求解

蹦极数学模型求解

2010-08-06 11页 pdf 198KB 6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84081

暂无简介

举报
蹦极数学模型求解 蹦极的数学建模及其龙格-库塔法求解方法 信息学院计算机系 05 级硕士研究生 赵也非 51051201062 商学院情报学 05 级硕士研究生 周自力 51050500186 统计系 05 级硕士研究生 孙晶 51050625004 摘要 本文通过参照题中给出的数据,对蹦极者在蹦极过程受到重力,拉力,空气 阻力等受力分析,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将这种现实生活中连续状态的非线性系...
蹦极数学模型求解
蹦极的数学建模及其龙格-库塔法求解方法 信息学院计算机系 05 级硕士研究生 赵也非 51051201062 商学院情报学 05 级硕士研究生 周自力 51050500186 统计系 05 级硕士研究生 孙晶 51050625004 摘要 本文通过参照中给出的数据,对蹦极者在蹦极过程受到重力,拉力,空气 阻力等受力分析,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将这种现实生活中连续状态的非线性系统 进行建模,得到一个完整的蹦极数学模型。该模型表现为蹦极者位置 x对下落时 间 t的二阶常微分方程。然后利用 Matlab 编程,采用龙格-库塔法方法,完成了 赛题中所有问题。全文的分析思路如下: 首先,求解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关系。题中给出了一组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实测 数据,通过程序 BengJi NiHe.m,进行多项式曲线拟合,发现空气阻力和速度符 合二次多项式,求出了二次多项式的系数,验证了该二次多项式具有良好的拟合 效果。 然后,对蹦极者受力分析,发现这是典型的具有连续状态的非线性系统。建 立二维空间坐标模型,并令蹦极者位置为 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蹦极模型 的数学表达式,得到蹦极者下落位置 x对下落时间 t的二阶常微分方程。 为简化计算,决定采用计算机对蹦极数学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和系统仿真。因 为 MATLAB 只能解一阶常微分方程,所以先手工把上面的二阶常微分方程转化成 一阶常微分方程,再采用计算机求解。通过对 Matlab 中不同的龙格-库塔法方法 进行分析后,发现 ode23 方法最适合求解具有连续状态的非线性系统,且精度符 合要求。 因此,程序(BengJi.m, BengJi_Sub.m)中使用 ode23 方法,对蹦极数学模 型进行数值计算和系统仿真。并得出了系统要求的数值解和系统仿真图表。通过 极值和折半法,求出在蹦极绳弹性系数 k=5 时,蹦极者有最大刺激,即在安全的 情况下最接近湖面。此情况下,脚踝受到的最大拉力为 670 磅,蹦极者的最大速 度为 105.1469 英尺/秒,蹦极者反弹回来离起跳点的最短距离为 69.7566 英尺, 并给出了系统仿真图。 将蹦极系统的理论数值解和仿真数值解进行比对验证,误差分析,发现系统 仿真结果符合实际,本数学模型可以客观正确地反映蹦极过程。 最后,论述了此模型的优缺点,讨论了模型的改进,列出了相关参考文献和 术语。 关键字 数学建模 MATLAB 非线性系统 常微分方程 龙格-库塔法方法 多项式曲线拟合 数值计算 系统仿真 蹦极 1 一. 问题重述 蹦极者脚踝上扣有 L = 160 英尺的蹦极绳(蹦极绳的弹性系数 k 未知),空 气阻力与速度有关,给出下列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实测数据。 速度: 英尺/秒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阻力: 磅英尺/秒2 7 24 51 88 135 192 259 336 423 520 627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32 英尺/秒2 ,脚踝所受的拉力不能超过 800 磅, 若起跳点离湖面 300 英尺,不让蹦极者碰到水面。蹦极者身高H=6 英尺, 质量 m=160 磅, 且蹦极绳的弹性系数是常数。 求:1 蹦极绳的弹性系数 k 为多少时,在保证蹦极者安全的前提下(脚踝受 拉力不超过 800 磅),能让蹦极者得到最大刺激(最接近水面,而又不进入水中)。 记算出来的 K为 K1. 2 K1 下蹦极者的最大速度(英尺/秒) 3 K1 下蹦极者脚受到最大的拉力(磅) 4 K1 下蹦极者反弹回来时离起跳点可能达到的最短距离(英尺) 二. 模型假设 1. 通过给出的一组空气阻力和蹦极者下落速度的实测数据,根据拟合方法, 得出空气阻力和蹦极者下落速度的数关系。 2. 蹦极者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空气阻力,蹦极绳拉力的作用,不考 虑其他作用力的影响。 3. 蹦极绳的弹性系数 k是一固定常数,且蹦极绳不会断裂。 4.蹦极者起跳时候无初速度 5. 蹦极者在起跳到头顶碰到湖面之前为一个质点,不考虑高度和翻转等运 动。 6. 蹦极者得到最大刺激指的是在最能接近水面时 三. 符号定义 m 人的质量 g 重力加速度 k 绳的弹性系数 x 蹦极者的位置 . x 位置 x对时间 t的一阶微分,即蹦极者的速度 .. x 位置 x对时间 t的二阶微分,即蹦极者的加速度 F resis ( ) 空气阻力,与速度 有关 . x . x b(x) 绳子的拉力,与蹦极者 x所在位置有关 四. 模型建立 2 1.建立坐标体系 对蹦极场所建立坐标系,以起跳点下 160 英尺为坐标原点,坐标原点以下为 正,坐标原点以上为负,x为蹦极者在此坐标中的位置。考虑到绳是系在脚踝上, 人身高 6英尺,x的有效范围应该在[-160 英尺,134 英尺]以内,才能保证蹦极 者在起跳点起跳,不碰到湖面。 0 -160 140 图 1 X 坐标系 下落过程,在绳子绷紧之前,人向上受到空气阻力,向下受到重力的作用。 在绳子绷紧之后,人向上受到空气阻力和绳子的拉力,向下受到重力的作用 人的脚踝扣有弹性系数为 k 的蹦极绳,依据胡克定律,蹦极绳的拉力 b(x) 和蹦极者位置 x的函数关系为: b(x) = ⎩⎨ ⎧ <= >− 0,0 0, x xkx F resis ( )为空气阻力,与速度有关。将在后面的章节依据给出的 11 组数据 找出它们的关系。 . x 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可以,可得到下图,mg 为人的重力 b(x) F ( ) resis . x mg 3 图 2 蹦极者受力分析 2 模型分析 在蹦极者下落过程中,蹦极者处于失重状态下。按照牛顿第二定律,质量乘 以加速度等于合外力 m =F (公式 1) .. x 由公式 1以及上面的推导可得出蹦极系统的数学模型为: m = mg - F ( )-b(x) (方程 1) .. x resis . x 这是典型的具有连续状态的非线性系统。 依据假设,蹦极者的起始速度为零, (0) = 0 . x 依据假设,蹦极者在起跳时视为质点,蹦极者的起始位置为蹦极绳的长度, 即 x(0) = -160 五. 模型求解 1.空气阻力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F resis ( ) . x 已知给出了一组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实测数据,用图形分析得出的结果,如图 3所示: 阻力速度关系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0 50 100 150 速度 阻 力 阻力: 磅英尺/秒2 图 3 阻力速度关系图 看上去象二次曲线,可以考虑用一个二次多项式进行曲线拟合。 在MATLAB里(BengJi_NiHe.m),对空气阻力和速度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的结 果图 4所示: 4 图 4 因此得出,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关系为: F ( ) = 0.05| | + 0.2 (方程 2) resis . x . x . x . x 2 求解整个蹦极系统的数学模型 将方程 2代入方程 1得到: m = mg + b(x)– 0.05| | - 0.2 b(x) = (方程组 3) .. x . x . x . x ⎩⎨ ⎧ ≤ >− 0,0 0, x xkx 初始条件: x(0) = -160; (0) = 0 . x 注意到 方程组 3 是关于 x的二阶微分方程,需要把上面的二阶微分方程化 为一阶微分方程 ,以方便在 MATLAB 对中求解 令: Y = ⎥⎦ ⎤⎢⎣ ⎡ . x x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05.02.00 10 0, 0 ||05.02.0 10 . . . . x g Yx mm Y x g Yx mmm kY 初始条件变为:Y(0) = = ⎥⎦ ⎤⎢⎣ ⎡ )0( )0( . x x ⎥⎦ ⎤⎢⎣ ⎡− 0 160 得到上面的一阶常微分方程后,就可以在 MATLAB 中用龙格-库塔法方法进行 求解,所对应的 MATLAB 命令为 ode(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的缩写)。 ode 有 ode23, ode45 等不同方法用于求解不同类型的微分方程。 因为本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具有连续状态的非线性系统,精度在 10 以内, 所以采用ode23 方法进行求解。程序( 3− BengJi_Sub.m,BengJi.m) 由已知条件得:对于不同规格的蹦极绳每拉长一英尺拉力增加的范围为 4 至 6磅。蹦极绳的弹性系数 k的取值范围在 4~6 磅/英尺。 湖面的坐标为 140 英尺,所以如果 k选取得当,则蹦极者位置 x的最大值应 该是 134 英尺(因为湖面坐标 140 英尺,且人的身高 6英尺)。 5 首先用两个极值进行试探性求解 当 k = 4 时,如图 4所示,位置 x的最大值在 150 英尺,这时蹦极者落在湖 面以下 10 英尺,需要增大弹性系数 k。 图 4 K=4 的模拟结果 当 k = 6 时,如图 5所示,位置 x的最大值在 115 英尺,这时蹦极者离湖面 还有 40 英尺,没有碰到湖面,需要减小弹性系数 k。 6 图 5 K=6 的模拟结果 弹性系数 K与蹦极者的最大下落距离为单向递减的关系,因此合适的弹性系 数应可以使用折半查找(Binary Search)法(又称二分查找)。 第一次折半,K=(6+4) /2 = 5 时,位置 x的最大值在 134 英尺, 符合实际 情况。所以不用再继续折半查找,因此选取弹性系数 k = 5 磅/英尺。 运行 MATLAB 源程序 BengJi.m,求得蹦极者受到最大拉力,最大速度,离 起跳点的最小距离,得到的数值结果如图 6 所示: 7 图 6 蹦极模型数值解 在蹦极绳的弹性系数 k = 5 时,在 MATLAB 对系统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得: 1. 他的脚踝受到的最大拉力(磅) ---- F = 670 磅 2. 他的最大速度(英尺/秒) ---- vMax = 105.1469 英尺/秒 3. 他反弹回来时离起跳点可能达到的最短距离(英尺) ---- minL = 69.7566 英尺 六. 验证与分析 当弹性系数k = 5 时,运行MATLAB源程序BengJi.m,系统仿真结果如下图所 示: 图 7 K=5 的模拟结果 其中,横坐标是时间 t,从 0~200 秒。 纵坐标是蹦极者以起跳点下面 160 英尺为坐标原点(因为绳长是 160 英尺), 坐标原点以上的位置为负值,坐标原点以下为正值。所以蹦极者的起跳点坐标是 -160 英尺,湖面坐标是 140 英尺。 从上图可以看到,蹦极者的起跳位置是-160 英尺,坐标最大位置是 134 英 尺(湖面坐标 140 英尺,人的身高 6 英尺),200 秒之后,蹦极者的坐标位置趋 近于 32 英尺(因为拉力等于重力),这和现实是非常吻合的。 8 七. 模型的优缺点及其改进 1. 优点 1) 求解速度与阻力的关系时,我们拟合到了与测试数据非常符合的模型, 提高了计算结果的精度,这就提高了以后模型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2) 模型的形式是简单,在物理学上下落的过程考虑到受力不同,要分为 4~5 个阶段。而利用向量,微分方程等建立一个形式简单,比较完美的模型。 3) 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推广性,蹦极者的质量,绳长,蹦极的高度,等都是 可以改变的,改变初值,输入程序即可得到最后不同的结果。 4) 利用 Matlab 编程,使用了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借助计算机大 大简化了手工计算的工作量 2. 缺点 模型与真实解有一定的差距。现实中,可能还需要考虑风力以及人的翻 转等影响。在此模型中没有予以考虑。如果可以在数据量充足的情况下, 模拟出风力,翻转等影响,模型会更加完美。 八. 参考文献 [1] 刘卫国 陈昭平 张颖,MATLAB 程序设计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2] 刘兵团,数学建模基础,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年。 [3] 苏晓生,掌握 MATLAB 6.0 及其工程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年。 [附录 1] 相关术语 龙格-库塔方法 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是一种在工程上应用广泛的高精度单步算法。由于此算法 精度高,采取措施对误差进行抑制,所以其实现原理也较复杂。同前几种算法一样,该算 法也是构建在数学支持的基础之上的。对于一阶精度的欧拉公式有: yi+1=yi+h*K1 K1=f(xi,yi) 当用点 xi 处的斜率近似值 K1 与右端点 xi+1处的斜率 K2 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斜率 K*的近似值,那么就会得到二阶精度的改进欧拉公式: yi+1=yi+h*( K1+ K2)/2 K1=f(xi,yi) K2=f(xi+h,yi+h*K1) 依次类推,如果在区间[xi,xi+1]内多预估几个点上的斜率值 K1、K2、……Km,并用他 们的加权平均数作为平均斜率 K*的近似值,显然能构造出具有很高精度的高阶计算公式。 9 经数学推导、求解,可以得出四阶龙格-库塔公式,也就是在工程中应用广泛的经典龙格 -库塔算法: yi+1=yi+h*( K1+ 2*K2 +2*K3+ K4)/6 K1=f(xi,yi) K2=f(xi+h/2,yi+h*K1/2) K3=f(xi+h/2,yi+h*K2/2) K4=f(xi+h,yi+h*K3) 折半查找法: 折半查找法也称为二分查找法,它充分利用了元素间的次序关系,采用分治策略,可在 最坏的情况下用 O(log n)完成搜索任务。它的基本思想是,将 n 个元素分成个数大致相同的 两半,取 a[n/2]与欲查找的 x 作比较,如果 x=a[n/2]则找到 x,算法终止。如果 xa[n/2], 则我们只要在数组 a 的右半部继续搜索 x。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F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 外力的方向相同。 胡克定律: 在材料的线弹性范围内,固体的单向拉伸变形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也可表述为:在应 力低于比例极限的情况下,固体中的应力σ与应变ε成正比,即σ=Εε,式中 E 为常数, 称为弹性模量或杨氏模量 10
/
本文档为【蹦极数学模型求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