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2010-08-06 3页 pdf 241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270366

暂无简介

举报
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譬放手芝,苎专胁埘z008.25(8A)Nursj ChinPLA 。 ·45· 志,2006,22(9):49—50. [7]童莲英.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预防[J].福州 医药杂志,2003,25(5):156一157. [8]夏令琼.IcU护士心身耗竭综合征及其预防[J].实用心脑肺血管 病杂志,2005,13(4)12. [9]唐烨.易建华.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与调适对策[J].中华现 代护理学杂志,2007.4(14):1299. [10]敖新.国内护士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J].实用护...
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譬放手芝,苎专胁埘z008.25(8A)Nursj ChinPLA 。 ·45· 志,2006,22(9):49—50. [7]童莲英.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心理压力及预防[J].福州 医药杂志,2003,25(5):156一157. [8]夏令琼.IcU护士心身耗竭综合征及其预防[J].实用心脑肺血管 病杂志,2005,13(4)12. [9]唐烨.易建华.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与调适对策[J].中华现 代护理学杂志,2007.4(14):1299. [10]敖新.国内护士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 2000,16(7):1—3. [11]章月星,张学金.护理人员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管 理杂志,1994,10(4):214—216. [12]戴琴,王开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 [J].解放军护理杂志,z002,19(3):14一16. [13]赵晓莉,魏瑞丽,张霞.护士的压力及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 神经疾病杂志,2006。9(6):170. [14]李荣琴,张金秋.精神科护士心理疲劳的分析和对策口].现代护 理。2002。8(1):54. [15]孙月芬,闰丽红.护士流失的职业心理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2001,36(z):92—94. [16]郭春青。赵芹.Icu护士的素质要求[J].中国社区医师,2006, 8(17):110. [17]卢玉贞.IcU护士身心健康状况调查[J]-广东医学,2007.28 (2):297. [18]魏新文.临床护士心理状况分析及调节对策[J].职业与健康, 2006,22(10)t741. [19]聂娟.基层医院手术室与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比较[J]. 护理学杂志,2004,9(18):64. [20]吴晓玲,张冀蒙.应激因素对护士身心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对策 口].护理管理杂志,2002,2(6):16. [21]崔屹,金莹.探讨护士的压力及应对措施[J].上海护理, 2004,4(3):54—55. [22]曾铁英,李秀云,项莉.597名护士对各种激励因素需求的调 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35—637. [23]侯光明.管理激励与约束[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202. [24]张丽.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国际护理 学杂志。2007,26(2):144. (本文编辑:袁长蓉,陈如男) 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江 薇,蔡建英’,张玲娟,陈 琳,严立琴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433) 卒中是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卒中患者由 于意识障碍、长期卧床、脱水治疗等原因很容易发生静脉 血栓形成,若发生静脉血栓脱落,可造成静脉血栓栓塞症 (venousthrombosisembolism,VTE)[“,表现为深静脉血栓 (deepvein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01ism,PE)。30%~40%的卒中患者可发生DVT,严重 偏瘫患者的发病率可高达60%~75蛤21,影响患者的肢体 功能,增加医疗消耗,严重者还可因血栓脱落阻塞较大的肺 动脉而造成肺栓塞,后者占卒中患者急性期死亡原因的 25%[3]。现将有关DVT形成的原因、预防和护理综述如下。 l发病率 欧美国家DVT的发病率较高,我国近年亦有上升的趋 势。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病率为40%~70%,DVT继发PE 的发生率在4.6%~19.7%[“。脑卒中、心力衰竭、肿瘤及 骨折伤患者的下肢DVT发病率为4.2%,DVT继发PE发 生率为11.1%[“,左下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下肢‘“。 2病因及危险因素 2.1病因静脉血液淤滞、内膜损伤和血液的高凝状态是 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7],但在上述3种因素中,单一因 素往往不足以致病,多因素同时存在时危险性显著增加。 2.2危险因素 2.2.1年龄DvT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发病率明显升高,80岁者较30岁者可增加30倍。北美第5 次抗血栓治疗意见协调会关于DvT的危险因素评估中提 出【5]:年龄41~60岁为1分,61~70岁为2分,>70岁为3 分;而根据得分分类:2~4分为中度危险,超过4分为高度。 2.2.2血液淤滞下肢静脉血液向心脏回流,主要依靠静 脉瓣膜的正常功能、骨骼肌肉的不断收缩和胸腔内的腹压吸 引等。DVT常发生于疾病状态下,如脑血管疾病、心脏病、 肿瘤术后等患者需长期卧床,而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滞,尤 以中风、充血性心力衰竭、胸部感染者为著。脑血管疾病常 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管腔狭窄,导致血流缓 慢;在此基础上,脑血管患者急性期往往存在肢体活动障碍, 肌张力低下,肌肉松弛,静脉血回流不畅,易发生DVT。卧 床2周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卧床3d者一]。此外,还多发生于 肥胖患者,其腹部膨隆、腹压增高压迫腹腔静脉回流,左侧髂 静脉受腹主动脉分叉和左侧髂动脉及腹股沟韧带的压迫,引 起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 2.2.3血液的高凝状态卒中患者治疗时脱水剂和止血药 的使用,可以导致血液浓缩、黏滞度增高;手术、创伤等各种 应激状态下,机体释放大量的凝血酶原,使血液的凝固性增 高;卒中、心血管疾病、有血栓史等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增 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血黏度增高,易形成DVT。此 外,患者进食受限致使血容量不足也是引起血液高凝状态的 另一原因。 2.2.4深静脉损伤完整的血管内膜是血小板聚集的生理 屏障。深静脉置管术、介入性操作和静脉内注入高渗液,易造 收穑日期:2008一03—05;修回日期:2008一06—25 作者简介:江薇(1982一),女,安徽桐城人,护师,本科,主要从事神 经内科护理工作 *通讯作者:蔡建英,E—mail:cany79@sohu.com ·46·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8月。25(8A) 成血管内膜的损伤,一旦内膜损伤,血管内膜下的基底膜和 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裸露,促使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同时 释放促凝物质,加强血小板聚集;而且,内膜损伤可以释放组 织凝血活酶和其他的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易导 致血栓形成。 3预防 3.1预防静脉血液的淤滞脑血管患者多高龄,急性期肢 体瘫痪,肌张力低下,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 病‘1“,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造成血管内膜损伤[”],易发生 DVT。预防DVT最简单有效的手段为活动。对长期卧床、 姿势固定的患者可采取以下措施:(1)卧床患者至少每2h 翻身1次,主动或被动锻炼1次/6h。(2)加强足踝的被动 运动口“,左手固定踝部,右手握住前足做踝部关节屈伸运 动、足内外翻、外伸运动和内屈、内翻、外翻、外伸组合而成的 环转运动,屈伸运动、足内外翻运动30~35次/min,环转运 动10~15次/min,1次/6h。若患者意识清醒,应指导患者 行足踝关节主动运动,其中以主动环转运动对股静脉血流的 促进作用最强,预防作用最为理想[1“。(3)腓肠肌按摩,护士 或家属一手将患者下肢抬高,另一手在腓肠肌做有节律的挤 压,挤压1s与放开1s交替进行,持续3~5min,1次/6h。 (4)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发挥小腿肌肉泵的作用,促进血液 回流,减轻静脉淤滞。 3.2 改善血液循环 尤其应对卒中患者及早做好预防宣 教:(1)每日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病室安静、整洁;(2)进食低 脂富含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 物及高胆固醇饮食,保证营养的充足摄入,多食新鲜蔬菜水 果、黑木耳,忌食油腻、辛辣等食物;(3)嘱患者生活有规律, 禁止吸烟或远离吸烟环境,防止烟草中的尼古丁刺激血管, 引起痉挛[153;(4)指导患者每日做腹部环形按摩,养成定时 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5)嘱患者每日多饮水,饮水量 保持在1500~2ooOml,保证足够的液体量,防止血液浓缩。 3.3避免血管内膜的损伤 深静脉置管术、介人性操作和 静脉内注入高渗液可造成血管内膜的损伤,易继发形成 DVT。因此可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静脉穿刺技能,不在 同一条静脉上进行重复穿刺,穿刺时尽量缩短扎止血带的时 间,减轻对局部或远端组织及血管的损害;(2)注射各种强刺 激性药物及高渗溶液时,应充分稀释,确定针头在静脉内方 可输人,同时避免在下肢进行静脉输液,注意保护血管;(3) 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输液情况,防止药液外渗,对躁动 者必要时可使用约束带;(4)若局部组织肿胀、疼痛、发红、灼 热,应及时更换输液部位,局部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10~ 20min或用金黄散外敷[16];(5)静脉穿刺后局部加压5min, 动脉穿刺后加压lo~15min,以防止出血;(6)避免下肢深静 脉置管术。 3.4 及早发现DVT高危患者主诉站立后有下肢沉重、 肿痛感。即警惕有DVT发生的可能。触摸足背动脉和皮 肤温度。观察皮肤颜色及有无肿胀等异常情况,被动牵拉足 趾是否疼痛;每天测量并双下肢周经,测定部位为胫骨 结节上15cm和胫骨结节下15cmu7。。若两侧周径差大于 O.5cm。1“,应及时医生,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 3.5 合理药物预防 主要应用抗血栓聚集药物和抗凝 药物。降低血液的黏滞度。口服药主要有拜阿斯匹林、华 法林、双嘧达莫等;但妊娠3个月以内禁用口服抗凝药 物,妊娠6~9个月使用可导致胎儿和母体致命性出 血_l⋯。注射抗凝药中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低分子肝素(10w 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和右旋糖酐等。文献[”] 报道,缺血性卒中患者预防性应用LMwH后,使DVT发病 率下降接近80%。I.MwH一般用法为4oooIU腹壁皮下 注射,1次/d。连续应用7~10d。LMWH的作用与肝素相 当,但出血的不良反应小,故无需常规做凝血机制的检 测[2“。右旋糖酐对防治DVT的作用较小,但对PE有较好 的预防作用¨“。 3.6 物理预防 3.6.1 弹力袜(graduatedelasticcompression,GEC)或弹 力绷带 当患者可以下床活动时,每天早晨先抬高患肢 10min,使静脉血排空,然后包扎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弹力袜大小必须适合患者腿部周径,包扎弹力绷带应从肢体 远端开始,逐渐向上缠绕,松紧适度,平卧休息时解除,注意 肢端皮肤色泽及患肢肿胀情况,晚上睡觉时脱下,连续3周。 3.6.2 周围性充气加压(imenIlittentpneumaticcompression, IPc)IPC装置包括6个腔室,4个在小腿上,2个在大腿上,膝 关节处为不可充气部位。充气加压时序贯地从踝、小腿至大腿 加压,使下肢的压力成阶梯状(踝部压力最高,大腿压力最低), 有效地促进肢端静脉回流。迅速加压11s能使下肢深静脉排 空,减压60s使静脉完全重新充盈。入院第l天起每隔6h使 用IPC1次,每次2h,整个疗程至少14~21d。 3.6.3肌肉电刺激对足底肌肉或腓肠肌的中等强度的电 刺激可以加速股静脉和胭静脉的血流速度,减少制动、长期 卧床患者发生DVT的危险性[2”。电刺激装置可放在鞋袜 内.用电池充电,使用方便,在休息、行走、运动时均可使用。 3.6.4足底泵足底泵是利用腿套中的4个腔,定向顺序 充气加压.促进血液回流,尤其是深静脉血流至心脏。 3.6.5综合预防措施多种预防措施的组合应用,效果优 于单项应用[2⋯。如LMwH+GEC,右旋糖酐+肝素+IPC, GEC+IPC等。 4护理 4.1 健康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出现DVT的原因及发 病机制,提高患者对DVT的认识,告知患者早期活动对预 防DVT的重要性,同时给予患者饮食和生活上的指导。劝 导患者戒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 营养的充足,同时应多喝水,增加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滞 度,预防DVT的发生。 4.2 DVT形成后的护理 4.2.1心理护理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加强评估。讲解成功 恢复的病例,消除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增强治疗的信心。 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向患者解释其必要性,建立和谐的护 患关系,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 4.2.2抬高患肢 对已出现DVT症状的患者,血栓形 成后10~14 d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并高于肺平面 20~30cm[7,以促进静脉回流。 譬放手竺,篓毒衄埘2008'25(8A) Nursj Chi竹PLA 。 ·47· 4.2.3病情观察 皮温可反映血液循环情况。发生DVT 后,由于组织缺血、缺氧,皮肤温度可逐渐由暖变冷,颜色苍 白,尤以肢端为主,皮肤出现青紫花斑。此时应采取保温措 施,但不能采用冷、热敷。因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血 供;而热敷可使组织代谢增加,加剧缺氧[】“。一般采用空调 保温法,保持室温在25℃左右。不要进行按摩或做剧烈运 动,避免造成栓子脱落。 4.3用药的护理 4.3.1抗凝药物的护理抗凝疗法可防止血栓的扩散和新 血栓的形成,消除水肿和防止PE。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 皮肤、黏膜、消化道、泌尿系统、牙龈等有无出血及全身出血 反应。早期多为针刺部位瘀斑,最严重为颅内出血,如头痛、 意识障碍、视物模糊等。应用华法林时要定期测量凝血活酶 时间(APTT)和国际化凝血酶原时间(1NR),保持INR 在正常值的1.5~3倍范围[24],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4.3.2溶栓的护理溶栓过程中。仔细观察患者有无药物 迟发过敏反应。溶栓后患者不宜过早下床活动,患肢不能过 冷过热,以避免部分溶解的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密切观 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女性应观察月经情况);加强预防出血 的指导,如刷牙时动作轻柔,防止跌倒,勿抠鼻,进粗纤维饮 食防止便秘等。PE是静脉溶栓的主要并发症,应经常询问 患者有无胸闷、气促,胸痛、咯血等症状。用药后仔细观察患 肢的颜色,询问患者疼痛感有无改善,每日用皮尺测量患肢 周径并与健侧对照。 4.4肺栓塞的预防及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 并发症为PE。护理人员在预防DVT的同时,注意观察高危 人群PE的三联征表现:血痰、咳嗽、出汗;血痰、胸痛、呼吸 困难;胸痛、呼吸困难、恐惧等。如有上述症状应警惕PE的 可能,并及时通知医生,密切观察病情,立即将患者平卧,避 免深呼吸、咳嗽、剧烈翻身,同时给予高浓度吸氧[z“,急性呼 吸窘迫者可给予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遵医嘱静脉输液以维 持血压,尽量安慰患者,消除其恐惧感。 关键词:脑卒中;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进展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9993(2008)8A—0045一03 [参考文献] [1]李德志,张绍东,孙为发.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9例报道[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7):402—403. [2]TurpieAG.Prophylaxisofvenousthromboembolisminstroke patients[J].seminThrombHemost,1997,23(2):155—157. [3]KeIlyJ,RuddA,LewjsR,d“.Venousthromboembolismafter acutestroke[J].Stroke,2001,32(6):1113—1118. [4]吕后山.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杜,1999:184—543. [5]张啸飞。程显声.心力衰竭、脑卒中、肿瘤及骨伤病下肢静脉血栓 形成及肺栓塞发生率的l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慢性痛预防 与控制,2001,19(5):206—208. [6]陈柯.髋部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和护理[J]-中华护 理杂志,2003,38(8):618—620. [7]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2)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2:56l一562. [8]clagettGP,AndersonFA,Geertswt矗口f.Preventionofve— nousthromboembolism[J].chest,1998,114(5suppl);531s- 560s. [9]张颖,魏春叶.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5.1l(5):455—456. [10]沈素红,陈柯.髋部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分 析[J].中医正骨,2004.16(1):7_8. [11]张瑞芳,许江路.阎雪梅,等.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 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28—29. [12]金颖.张秀云,王庆珍,等.脑瘤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 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6):16—17. [13]张燕华,罗玉容.重型颅脑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208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z006,22(3):24—25. [14]陈廖斌。吴静.足踝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J]. 中华骨科杂志,2001,21(3):144—148. [15]刘岩,佟冬梅.股骨骨折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J]. 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6(3):168—169. [16]王金叶,刘淑香.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与对策 口].实用医技杂志,2005,12(7):1787. [17]高丽.马燕兰.苗军.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与血液 流变学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47—249. [18]谈晓芳,徐群.下肢骨折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 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18—620. [19]蔡莉莉。徐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进展[J].解放军 护理杂志,2003,20(11):39-41. [20]SandercockPA,vandenBeltAG,Lir—leyRI,矗口z.An— tithrombotictherapyinacuteischaemicstroke:anoverviewofthe completedrandomizedtrials[J].NeurolNeurosurgPsychiatry, 1993,56(1):17—25. [21]杨刚,高健.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后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2,38(1):25一z7. [22]KapnIanPE,czymyJJ,FungTS,d口z.Electricalfootstrtml一 afiouandimp“c8tionforthepreventionofvenousthombeoic[J]. Thrombnaemoet,2002,88(Z):200一204. [23]蒋米尔,陆民.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的近况[J].中国 实用外科杂志,2002,22(3):179—180. [24]刘端菊.34例下肢骨折术后并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中原 医刊,2005(10):66. [25]陆以佳.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2. (本文编辑:仇瑶琴)
/
本文档为【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进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