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云南-大理(丽江)野外实习报告

2017-06-01 17页 doc 270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云南-大理(丽江)野外实习报告1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地学疆外综合实习报告 题目:云南—大理(丽江)调研(实习)报告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专业班级:地理信息系统XX-X班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X XX指导教师:XXXXXXXXX 实习时间:2012年6 月 1 1实习概况....................................................................................................................2 1.1实习时间........
云南-大理(丽江)野外实习报告
1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地学疆外综合实习 目:云南—大理(丽江)调研(实习)报告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专业班级:地理信息系统XX-X班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XX XX指导教师:XXXXXXXXX 实习时间:2012年6 月 1 1实习概况....................................................................................................................2 1.1实习时间..............................................................................................................................2 1.2实习线路图..........................................................................................................................3 1.3实习目的..............................................................................................................................3 1.4实习内容..............................................................................................................................4 1.5实习方法..............................................................................................................................42实习报告正文............................................................................................................5 2.1实习区概况.........................................................................................................................5 2.1.1大理概况.................................................................................................................5 2.1.2丽江概况.................................................................................................................6 2.2实习区自然地理特征.........................................................................................................7 2.2.1大理自然地理特征.................................................................................................7 2.2.2丽江自然地理特征.................................................................................................9 2.3实习区人文地理特征.......................................................................................................12 2.3.1大理人文地理特征...............................................................................................12 2.3.2丽江人文地理特征...............................................................................................13 2.4实习区依托自然、人文资源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发展情况......................................14 2.4.1大理发展情况.......................................................................................................14 2.4.2丽江发展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2.5实习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8 2.5.1大理问题...............................................................................................................18 2.5.2丽江问题...............................................................................................................18 3、实习总结和感想....................................................................................................19致谢........................................................................................................................20 1 云南—大理(丽江)调研(实习)报告 1实习概况 1.1实习时间 1.6月17日23:46乘坐1044次列车赴西安,18日在火车上。 2.6月19早10:00到西安,赴博物馆及雁塔广场进行专业调研,夜宿西安。 3.6月20日9:30出发去兵马俑调研,17:30返回西安,21:00集合去火车站候车室乘坐22:18的K165次列车去昆明;6月21日在火车上度过。 4.6月22日早晨10:24到昆明,赴路南石林进行专业考察;晚上乘坐23:10的K9622次列车(卧铺车)赴大理。 5.6月23日早晨07:00到大理,在大理古城进行专业调研。14:00点在古城集合,回火车站,乘坐16:55的K9610/9611去丽江,夜宿丽江。 6.6月24-25日,在丽江进行专业调研,夜宿丽江。 7.6月26日早7点乘长途车去攀枝花,晚18:08乘坐K9536赴成都。 8.6月27日早晨10:12到成都站,夜宿成都。 9.6月28日学生赴青城山、都江堰实习,晚上进行实习总结。 2 1.2实习线路图 我们从乌鲁木齐出发经兰新陇海线到西安,于西安调研之后,经陇海线宝成线成昆线到昆明,在昆明调研之后坐火车到大理,再坐火车到丽江,在丽江调研结束之后坐大巴经盘山公路到攀枝花,坐火车到成都。 1.3实习目的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学综合野外实习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观察与调研,既可以使我们印证课堂上学习的书本知识,锻炼基本实践 3 能力;又可以使其通过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中国西北、西部、西南的区域差异,巩固课堂学习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能力。 作为能集成、存储、检索、操作和分析地理数据,生成并输出各种地理信息的系统,对地理信息的准确把握是信息集成的前提、基础。野外实习既是教学活动,又是社会实践活动,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强化和拓展,旨在培养、训练我们对地理信息的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通过gis手段展现和提取综合信息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增长见识、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专业实习,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更深入的掌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为以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1.4实习内容 本次野外综合实习,主要是理论联系实际、增长见识、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具体实习内容如下: 1、通过实习,了解实习区自然地理特征在气候、土壤、水文、地貌、植被等方面的综和区域差异,加深理解地域分异规律; 2、了解实习区域人文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3、分析各因子对实行区域差异的影响; 4、应用gis技术,将采集到的地理空间信息显示到地图上,用gis语言描述实习区域空间差异,并可查询。 1.5实习方法 1、在进行野外实习前,向学生发放野外实习指导书,并召开实习指导动员会,让学生明白实习的具体任务和预期目标;学生据此准备实习内容。 2、沿途观察并实习路线中有价值的地理信息。 3、在实习地点惊喜实习内容的初步搜索、分析和整理工作。 4、每天根据实习地点的具体情况完成500字以上的实习日记。 5、在主要实习城市召开专业讨论。 6、学生撰写3000字以上的实习报告。 4 2实习报告正文 2.1实习区概况 5 2.1.2丽江概况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10多万人。丽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纳西族23.37万人,彝族20.14万人,傈僳族10.62万人。 丽江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滇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汉唐时代通往西藏和印度等地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散地。蜀汉时期丽江设遂久县,元代先设茶罕章管民官,后改丽江宣慰司,丽江路军民总管府,明初置丽江府,清朝设丽江军民府,民国30年设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12月成立丽江人民行政专员公署,1950年4月改为丽江专员公署,辖丽江、永胜、华坪、宁蒗、维西、兰坪、中甸、德钦、碧江、福贡、贡山、鹤庆、剑川13个县,1953年泸水县划归丽江专区,后于1954年和1957年分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归丽江专区代管,1973年撤销代管,1956年将鹤庆、剑川划归大理白族自治州,1980年设立丽江地区行政公署,2002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丽江 6 撤地设市。 丽江市地势起伏较大,山区、平坝、河谷并存。最高海拔为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5596米),最低海拔为华坪县石龙坝乡塘坝河口(1015米),海拔高差4581米,立体气候显著。年均气温12.6℃─19.9℃,年均降雨量910毫米─1040毫米,全 年无霜期为191─310天,日照时间为2321─2554小时。 2.2实习区自然地理特征 2.2.1大理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地貌- 大理市地处于滇东高原和滇西峡谷的交接地带,地形复杂,高原、山地、盆地相间分布。大体可以分为高山峡谷地形、高山山麓洪积扇地形、湖滨倾斜坝地形、中山宽谷及复合地形和中山谷地及湖滨复合地形等五个地貌单元。东有玉案山,南有哀牢山,西有点苍山,三山环状相连。东部为洱海断陷盆地,西部是西高东低的狭长缓坡坝区。点苍山马龙峰为境内最高峰,海拔4122米,地处漾濞江边的坦底摩村为境内最低点,海拔1340米。境内高山、湖泊、河流、丘陵、盆地交错相间。全市总面积1468平方公里,其中坝区面积22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71%;山区面积978.9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7.27%;洱海水域面积249.3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7.02%。俗称“七分山,一分半水,一分半平地”。 7 -山脉水系- 大理市处于横断山脉和哀牢山脉的交汇区。苍山属横断山脉云岭余脉,由十九座南北走向的山峰组成,海拔3074米至4122米不等,境内长度为43.6公里,是境内的主要山脉。洱海是全国著名的七大淡水湖泊之一,其主体部分在大理市境内,走向与苍山平行,南北长40.5公里,东西宽3至9公里,当水面高程为1974米(海防高程)时,最大水深为20米,平均水深为11.52米,面积249.34平方公里,蓄水量30亿立方米。西洱河是洱海的主要出水口,源于下关向西汇入澜沧江支流的漾濞江,境内长度23公里,落差660米,年均出水量10亿立方米。 -气候土壤- 大理市地处低纬高原型北亚热气候带。年平均气温为15.1℃,最冷月平均 8.7℃,最热月平均20.1℃。年平均无霜期230天,初霜期为11月中旬,终霜期为3月末。年平均降雨量1078.9毫米,平均降雨日136天。坝区极少降雪,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76.6小时。年平均湿度为66%。大理既有印巴次大陆热带干热气团调节冬令气温,又有洱海对气温和空气湿度的自然调节,季节变化不明显,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寒暑适中,四季如春,具有旅游观光和度假疗养的良好气候条件。大理土壤有高山草甸土、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石灰岩土、红壤、紫色土、冲积土、水稻土等10大类。 8 大理市 2.2.2丽江自然地理特征 -自然资源- 丽江市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资源主要有旅游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能资源。 旅游资源以"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为主要代表。保护区和旅游开发区,景区面积约2.63万公顷。景区内有北半球距赤道最近的现代海洋性冰川,分布有20多个保留完整的原始森林群落和59种珍稀野生动物,被誉为"冰川博物馆"和"动植物宝库"。老君山是"三江并流"的核心景区,总面积842.64平方公里,区内有独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种类丰富、未遭破坏的动植物群落,分布有种子植物79科167属280多种,其中很多是珍稀濒危植物。 一城,即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古城 9 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湖,即泸沽湖,位于宁蒗县境内,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湖面海拔2685米,面积48.4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3米,最深达93.5米。泸沽湖景区已被列为云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旅游度假区。651公里,沿线景观独特,最具代一风情,即摩梭风情,生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母系走婚习俗。 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全市有13000多种植物,占全省植物种类的70%强,云南八大名花和国家保护植物珙桐、红豆杉、三尖杉、榧木、银杏等在丽江广为分布。中英合作复建项目--丽江与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合建的丽江高山植物园已于2001年5月18日奠基开工。丽江是云南省重点林区之一,林业用地1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0.3%。丽江98.2%的国土面积属金沙江流域面积,是国家实施天保工程的重点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各种动物提供了生息繁衍的良好环境。据统计,全区共有兽类83种,占29.6%;鸟类290多种,占云南鸟类总量的37.6%。丽江的药材资源及其他可开发的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中药材有444种,仅开发利用200多种;永胜县的程海是中国唯一能天然生长螺旋藻的湖泊,目前已建成年产1000吨的世界最大的螺旋藻生产基地;山嵛菜、苦良姜等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开发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气候条件- 全区属金沙江水系的大小河流91条,其中较大的26条,主要有丽江县的金庄河、冲江河、黑白水,永胜县的五郎河、马过河、仁里河,华坪县的新庄河、鲤鱼河、乌木河,以及先流入雅砻江再归入金沙江的宁蒗白渠河、永宁河。境内天然湖泊主要有永胜程海、宁蒗泸沽湖、丽江拉市海,另有文笔水库、清溪水库、羊坪水库、务坪水库等130多个中小型人工水库,象颗颗明珠点缀在重峦叠嶂的 10 大地上,显得格外瑰丽晶莹。 在群山环抱之中,或沿江河分布,或在湖泊周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的断陷盆地,俗称"坝子"。全区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共有111个,其中最大的是丽江坝子,有198.63平方公里。这些坝子大都地势平坦连片,常有河流蜿蜒其中,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是城镇所在地和主要产粮区。 丽江虽处低纬地区,但海拔较高,加上地势北高南低,山川纵横交错,因而形成气候区域差异和一个地方的垂直差异明显,使全区兼有亚热、温、寒带三种气候。就全区范围看,西温寒,东南暖热,玉龙雪山永久积雪,为寒温带高山气候;平坝及半山区凉爽宜人,属暖温带高原山地气候;金沙江河谷干燥炎热,属亚热带气候。就某一地看,则三种气候并存,比如金沙江虎跳峡,谷底海拔1500~1700米,两侧的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海拔分别为5396米和5596米,相对高差达3900米,江滩是亚热带气候,随海拔上升,依次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气候,山顶则是高山苔原带和终年积雪的雪山冰漠带,典型地体现出"一山分四季"和"立体气候"的特色。 丽江平均海拔高,全区太阳辐射较强,以每年3月—5月最强;丽江坝子年日照时数为2530小时,光能充足,丽江、华坪两县更高,年均在2500小时以上。年太阳辐射量每平方厘米为146.5千卡,为全省最高值区。加之丽江工业不多,自然环境很少受到污染,空气清闲洁净,到处青山碧水,四季庄稼生长,尤其冬春二季,天空分外湛蓝,阳光充足明媚,令人赏心悦目。 由于丽江地区冬、夏控制本区的气团性质截然不同,形成了冬干夏雨、干湿季分明的季风气候。丽江年均降雨量为1000毫米左右,5~10月为雨季,来自印度洋及南海(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即吹送过来丰沛的水汽,使境内湿度变大,云雨增多,降雨量占全年的85%以上,7、8两月特别集中;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受印度大陆北部干暖气流控制,天晴日暖,雨雪量少,故常有春旱出现。从丽江古城到玉龙雪山仅15公里之隔,海拔从2400米上升到5596米,垂直高差达3196米,上下温差约为18.8℃。这相当于我国南端城市广州和北端城市哈尔滨之间的温差。 丽江处于低纬度高原,地面温度比较均匀;每年夏秋,阴雨天多,地面气温不易升高;加上山脉阻挡北方寒流,所以全区大部分地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11 气候宜人。最热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8.1~25.7℃;冬日阳光明媚,温暖如春,最冷月份的平均气温为4.2~12.1℃;但阴雨天气温较低,故有"四季无寒暑,有雨便成冬"之说。丽江年温差小,长春无夏,春秋相连,一年四季都适于旅游观光。 2.3实习区人文地理特征 2.3.1大理人文地理特征 南诏往事 在大理这块土地上,白、彝、汉等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最辉煌的是距今1000多年前的南诏和大理国,这也是大理州博物馆最重要的展示主题。在“南诏大理国历史文化展厅”,记者看到了气势宏大的《南诏疆域图》。图上滇池边有一座拓东城,这就是今天的昆明。公元765年,南诏王阁逻凤命他的儿子凤伽异修建拓东城,并坐镇这里统治滇池地区。 南诏王的名字很有意思,是“父子连名”,如皮逻阁——阁逻凤——凤伽异——异牟寻……皮逻阁是开国之王。公元738年,他统一六诏,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皮逻阁与唐玄宗关系很好,到了他儿子阁逻凤时期,唐玄宗两次派兵征讨南诏,两次全军覆没,可见南诏国的强盛。战后南诏国收敛安葬了唐朝将士遗骸,还在都城刻立了《南诏德化碑》,说明自己是不得已与唐王朝进行了两次战争,虽然获胜,但并不愿脱离中央政权,愿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展厅中陈列有《南诏德化碑》碑阴的拓片,这块碑石经1200年岁月侵蚀,现在还残留下700多字,是国家重点文物。 南诏后,继之而起的是白族段氏建立的大理国。由于金庸武侠小说的传播,大理国早已闻名天下。其实《天龙八部》中的主人公之一段誉确有其人,是大理国第16代国王,又名段正严,他在位39年后出家为僧。 白族文明 作为地方政权,南诏和大理国与中央政权的关系十分密切,当地文化也受到中原文化的巨大影响。在展厅中陈列的大理古城遗址中出土的莲花瓣纹饰瓦当,就与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中出土的瓦当相同,说明中原文化在大理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大理自古就有“文献名邦”之称,据史书记载,白族先民从汉代开始就通 12 中原、习汉学。到了近现代,大理百姓无论家境贫富,都要送子女读儒书。大理、凤仪、宾川、鹤庆、巍山都有文庙或书院,大理州博物馆中就有这些文庙和书院的照片和文字介绍。 虽然与中原文明保持着亲密关系,但白族文化仍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文化展厅”是博物馆里的另一个重要展厅,在这里,白族的农业生产、建筑、渔猎、造纸和煮盐工艺、交通运输、服饰、刺绣、染织、文学艺术、民间工艺、婚姻家庭、民族节日等各方面情况都有实物或图片文字介绍,堪称白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妙香佛国 大理被称为“妙香佛国”。在大理州博物馆中,最丰富也最有价值的是关于南诏和大理国佛教艺术的文物,这部分内容有3个展厅。以“阿嵯耶”观音为代表的大理佛像,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阿嵯耶观音是密宗传入大理的最早的佛教造像,也是白族信奉的阿咤力教中特有的观音和最高神祗。中原的观音造像是女性,阿嵯耶观音却是男性形象,呈站立姿势,头戴莲花宝冠,体态纤细修长,上身裸露,赤足,和印度、泰国、尼泊尔、爪哇等国的佛教造像相似,反映了南诏大理国东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除了阿嵯耶观音,大理州博物馆收藏的各式各样的南诏和大理国时期的塔模、“万”字大日如来坐式佛像、崇圣寺鎏金铜佛像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2.3.2丽江人文地理特征 丽江因美丽的金沙江而得名,它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金沙江中游;正好处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衔接地段,西和北与怒江州兰坪县和迪庆州维西、中甸接壤,东北面与四川省木里、盐源一盐边三县毗连,南与大理州剑川、鹤庆、宾川三县及楚雄州大姚县连界。丽江地区风景秀丽,物产丰饶,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古老的民族文化,构成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境内的玉龙雪山风景区和泸沽湖风景区,以各自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而闻名中外。古朴幽雅、自然、富有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高原水乡丽江古城,风景宜人的万里长江第一湾,幽雅俊秀的玉泉公园,以及被喻为“云岭第一枝”、“环球第一树”的万朵山茶等景色;组成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白沙壁画, 13 融道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以及东巴文化为一体;以其精巧的布局、独特的色彩和笔法,成为研究明代艺术的奇珍。神奇的东巴文化以纳西族古老的宗教为载体,以东巴经书为主要的记录方式,反映了纳西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历史。被称为“中国音乐活化石”的纳西古乐,以其高雅清纯的韵味吸引着游客。有人会用二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来形容美丽的丽江,即为:玉龙雪山和老君山、丽江古城、泸沽湖、金沙江、纳西东巴文化。丽江著名的民族文化就是纳西族。纳西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他们的文字是云南最古老的少数民族象形文字。千多年前,纳西族信奉多神的原始巫教“东巴教”。东巴文化就源于东巴教。东巴文化包括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舞蹈等,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极大关注与重视。东巴文被誉为“东巴文化的瑰宝”是纳西族在传统宗教东巴教的经书中使用的一种图画文字,由东巴(乐巴教巫师)用竹尖笔或铜尖笔蘸上用松明烟和酒、胶水、胆汁调制成的墨汁,写在树皮制的厚棉纸上。 2.4实习区依托自然、人文资源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2.4.1大理发展情况 大理旅游业,从一九九四年开始,就大力实施“以旅活市”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做好旅游发展规划,依据规划重点开发,创名优旅游产品,深化旅游企业改革,完善现代,开展旅游“创优”活动,强化旅游市场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坚持依法依规治旅,不断整治旅游环境。通过 2010年全市共接待努力,大理旅游业从一般“接待型”到“支柱产业型”转变升级。 海内外旅游者590万人次,同比增长5%,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30.81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46.21亿元(旅游外汇总收入9522.05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39.33亿元),同比增长10%。2011年2月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95.16万人次,同比增加8.95%,其中海外旅游者29581人次,同比增加18.49%,旅游社会总收入7.52亿元,同比增加19.18%。旅游者接待量和旅游社会总收入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为大理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旅游交通——建成并开通国内多条航线的机场和大理至昆明铁路专线,修通 14 了大理至昆明、大理至保山的高等级公路、大理至丽江的旅游公路,环洱海旅游公路,修建了苍山索道、洱海航运码头,开辟了旅游专线。目前,全市有750辆旅游客车,800余辆出租车及游船41艘(其中5艘豪华旅游船,小船36艘)。形成了集航空、铁路、公路、洱海航运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 旅游接待——有旅游餐馆260多家,旅游星级饭店69家(星级饭店房间数5877间):其中五星级饭店2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22家,二星级40家,旅馆、客栈、招待所600多家,总接待床位34896张,餐饮、住宿设施总体能满足游客需求。旅行社23家(从业人员345人),同时为适应旅游市场发展的需求做强做大旅游企业,培植骨干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实现规模经营,在州、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营销、统一结算”的原则,2002年9月26日正式组建成立了大理旅游集团公司,全市旅游团队的接待能力不断增强,从1980年接待国内旅游团队22个,199人次,发展至2008年接待国内外旅游团队9万多个,200多万人次,旅游从业人员发展到10多万人,其中直接从业人员3.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8万多人。 旅游景区(点)——全市列为接待的旅游景区(点)有100多处。南诏风情岛、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点),蝴蝶泉公园、天龙八部影视城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点),洱海公园、罗荃半岛旅游区、上关花景区和南国城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点)。目前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正在申报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张家花园待评3A,玉玑岛待评2A。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含南诏德化碑)、喜洲白族古建筑群等5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保中故居、杜文秀帅府等1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大理古城“洋人街”和“大理风光一日游”被国家旅游局列入精品旅游线。 旅游商品——随着大理旅游的发展,旅游商品日益增多,天然大理石画、大 15 理石系列工艺品、白族三道茶系列产品,周城扎染系列产品、民族民间刺绣、下关沱茶等旅游商品。有旅游定点购物单位6家,大理古城旅游商品一条街,各旅游景区(点)购物市场等,极大地方便了中外游客的购物需求。 2.4.2丽江发展情况 丽江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两山、一城、一湖、一江、一文化、一风情”是丽江旅游资源的主要代表。“两山”即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景区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区、省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旅游开发区,被誉为冰川博物馆和动植物宝库;老君山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域,有独特的丹霞地貌、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种类丰富的动植物群落,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一城”即丽江古城,有800多年历史,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一湖”即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泸沽湖,是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是云南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一江”即金沙江,流经丽江615公里,沿江有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代表性的有万里长江第一湾、虎跳峡、宝山石头城、塔城唐代铁桥遗址等。“一文化”即纳西东巴文化,是融纳西古乐、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为一体的纳西文化体系,东巴古籍文献已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一风情”即摩梭风情,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母系氏族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习俗,被称为“人类母系文化最后一片净土”。 丽江旅游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省委、省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立足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确立和实施旅游先导战略,逐步走上了一条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优先发展的路子。1994年11月,省政府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办公会,提出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带动迪庆,启动怒江”的发展思路,丽江旅游业进入了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这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里程碑。1996年“2·3”大地震恢复重建,1997年12月丽江古城成功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9年昆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丽江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丽江旅游业快速实现了从接待事业型到经济产业型再到支柱产业型的转变,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步形成。2006年2月云南省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提出了“做精大理,做大丽江, 16 做优迪庆,开发怒江”的发展思路,丽江旅游业发展进入了“提质增效,二次创业”的阶段。 进入“十一五”,市委、政府提出了“文化立市、旅游强市、水能富市、和谐兴市、人才推动和全面开放的六大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清洁能源基地”、“生态产业发展基地”和“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三大发展目标。为全面推进丽江旅游“二次创业”,加快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建设步伐,在2008年的全市旅游工作座谈会上,王市长提出了实现丽江旅游科学发展的“六个转变”,即在发展模式上,实现由政府主导为主逐步向政府引导调控、市场主导为主转变;在发展质量上,实现由数量规模型逐步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发展方式上,实现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变;在旅游产品结构上,实现由观光旅游逐步向休闲度假康体等综合旅游转变;在旅游功能上,实现由旅游目的逐步向旅游集散地转变;在旅游管理上,实现由行政手段管理为主逐步向依法治旅为主转变。 通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丽江已成为在海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热区和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8%。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市有1500户旅游基本单位,占全省总量的13%;有27家旅行社,其中有9家国际旅行社;有星级酒店208家,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13家;全市有6家旅游汽车公司,600多辆旅游车;有29家旅游购物会员商店;有22个旅游景区(点),其中国家5A级1个,4A级4个;有注册导游5679人,其中语种导游188人,实际从事导游工作约3000人左右。全市直接从事旅游的员工约4万人,间接从事旅游业的超过10万人。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丽江旅游造成的不利影响,市委、政府高度重视,要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逆势而为,主动应对,采取积极措施,助推旅游业持续发展。由王君正市长带队,我们先后到上海、大连、南京、长沙等城市开展大型旅游宣传促销活动,采取召开恳谈会、新闻发布会、广场展演、签订旅游合作等形式,加大丽江旅游营销、推广力度,增强了丽江旅游市场吸引力。在主要客源城市设立旅游办事处和旅游形象店,面向消费者直接营销丽江;鼓励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积极开展“云南人游丽江”、“丽江人游丽江”等系列活动;加大景区、城市、交通、机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开展 17 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及时退还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免收导游证制卡费。由于措施得当,应对及时,丽江旅游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758.14万人次,同比增长21.21%,其中海外游客52.59万人次,同比增长12.89%,同期全省增长13.1%,全国下降2.7%,国内游客705.55万人次,同比增长21.88%,同期全省增长17.3%,全国增长11.1%。旅游业总收入88.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4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7084.13万美元,同比增长15.2%,同期全省增长16.9%,全国下降2.9%,国内旅游收入76.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5%,同期全省增长22.9%,全国增长16.4%。丽江旅游经济综合指标远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1至6月,我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94.85万人次,同比增长14.51%,其中,海外游客28.4万人次,同比增长11.46%,国内游客366.45万人次,同比增长14.76%。旅游业总收入45.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9310.41万美元,同比增长15.95%,国内旅游收入38.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09%。 2.5实习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5.1大理问题 通过在大理的半天实习,我认为大理老城区和新城区的规划跟好,但是老城区和新城区的交通太差,从新城区火车站下了车到老城区去的车辆太少,尤其外地旅游的人坐车太不方便。还有大理古城人流量很多,但是用于与现代的结合,基本已经没有多少特色而言。还有就是居民往洱海里面排放生活垃圾,是的洱海有一定的富营养化,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新老城区的交通建设、古城的特色开发和洱海的环境保护工作。 2.5.2丽江问题 在丽江我们待了三天,是休息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我很喜欢丽江的两个古城,都很有特色。但是丽江火车站里的丽江市区太远,幸亏坐公交车还算方便。但是丽江古城旁边有个菜市场,真的好乱、好脏。完全不像一个旅游名城,所以希望政府们把菜市场换个地方,给游客带来一个好的第一印象。 18 3实习总结与感想 本次对于我们来说相当于一次毕业旅行。在这次实习中我首选感受到的是集体的力量,我学会了我们出去应该团结互助,互相帮忙。通过这次实习我更加爱我们这个集体。尤其在坐火车的时候,相对于我以前放假每次独自坐火车回家,这次在火车上的时间过的真的好快,将近十天坐车旅程比我回家两天的都还要过得快,我想这就是集体在一起的力量。这次实习我帮助别人,也受到了别人的帮助,让我认识到在外面的时候同学之间的那种无形的友谊。 从乌鲁木齐出发,这一路上感受了从第一级阶梯到第三级阶梯气候的明显变化,文化以及价值观的明显差异. 这次去内地实习,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地域的辽阔,中国人口众多同时也让我们身临其境的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同时感受到了伟大祖国欣欣向荣与繁荣昌盛,而且实地考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加深了。由于实习地之间相距远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乘坐火车,我们对经过沿途铁路线的观察,沿途的自然景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疆到兰州沿途由荒漠逐渐变为多山地带,最后放眼望去尽是绿色植物,且气候也变得湿润起来,西安-昆明铁路,成-昆铁路线一路尽是高低起伏的山峦,火车不停的进出山洞。对于定点实地的考察,西安、昆明、大理、丽江、成都让我们对当地风土人情及其文化的了解,以及当地气候的变化,及随纬度变化产生的水分,土壤颜色变化,增加了我们的阅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了解了我国的地理分布及变化的部分情况,我们对于地理规律的了解更上一层,通过教材与现实的比对,我们能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这些地理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谓“破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 19
/
本文档为【云南-大理(丽江)野外实习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