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2017-03-18 2页 doc 7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6899

暂无简介

举报
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治疗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症状消失时间和自主排气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手术方式  随着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由结直肠癌导致的结直肠...
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治疗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症状消失时间和自主排气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手术方式  随着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由结直肠癌导致的结直肠梗阻病例也在不断增加,而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需要经过二次手术才能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且并发症较多。另外,相关指出,及时接受了急诊手术,患者术后30d内的病死率仍达到14.9%,其大大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探讨更加有效的手术治疗措施十分必要。为进一步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治疗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患者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8~72岁;观察组男22例,女8例,年龄29~7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手术:在结肠镜下向患者的直肠内置入金属支架,对胃肠进行减压。②观察组采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进行治疗:首先在对患者进行清洁灌肠后,进行结肠镜检查,通过结肠镜观察到梗阻部位。然后将导丝置人活组织检查孔,在导丝的引导下将导管逐渐深入到患者肠道内,并显示其近端结肠。然后将扩张导管沿导丝的路线置入患者肠道,进行球囊扩张术。扩张完毕后退出扩张导管,然后植入肠梗阻减压导管,并注入30mL生理盐水,同时利用减压导管进行固定。手术完成后在减压导管外端连接Y型接头,观察引流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抗生素治疗、利尿,维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时间、自主排气时间及胃肠减压量。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O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川r检验,用(x±s)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观察组腹痛、腹胀症状消失时间和白主排气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并发症: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3例、吻合口瘘2例、腹腔感染I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14.08%;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l例,小良反应发生率4.2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目前,对于治疗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导致的肠梗阻并无完全统一的,尤其是闭型肠梗阻,其病情发展快,发病过程中常伴有严重感染及水电解质紊乱,且由于大多数患者都会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病,治疗过程中其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因此,在进行结直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时,应考虑手术安伞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从而提高患者木后生活质量。  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利用金属支架进行直肠梗阻的治疗,然而金属支架其造价较高,对患者造成较大经济压力。另外,金属支架为硬性支架,而结肠弯曲较多,造成手术难度增加,在手术过程中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即使放置成功,也易发生粪便堵塞、移位等并发症,应用效果受到一定限制。  利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进行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的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的结直肠梗阻治疗方法。使用减压导管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腹部通气,缓解患者腹痛、腹胀等不适感,能有效达到通气的目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利尿剂、抗生素等进行治疗,可以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止术后感染。  本研究中,观察组平均腹痛、腹胀症状消失时间(43.58±6.78)h,远远短于使用金属支架进行手术的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自主排气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其中有5例患者在治疗后48h内就能够排气通便。另外,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l例,其并发症发生率4.23%,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08%,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对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轻患者心理、生理、经济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本文档为【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