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孤独感问卷调查

2017-06-03 10页 doc 142KB 1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2127

暂无简介

举报
孤独感问卷调查孤独感调查问卷实验报告 姓名:XXX区队:XXX级应用心理学二区队学号:XXXXX实验日期:2016年1月20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UCLA孤独量表调查问卷 【摘要】目的:(1)探索性别差异对孤独感的影响;(2)探索是否是独生子女对孤独感的影响;(3)探索家庭住址的差异对孤独感的影响;(4)探索是否是单亲家庭对孤独感的影响; (5)探索年级差异对孤独感的影响;(6)探索孤独感对实际生活...
孤独感问卷调查
孤独感调查问卷实验报告 姓名:XXX区队:XXX级应用心理学二区队学号:XXXXX实验日期:2016年1月20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UCLA孤独量调查问卷 【摘要】目的:(1)探索性别差异对孤独感的影响;(2)探索是否是独生子女对孤独感的影响;(3)探索家庭住址的差异对孤独感的影响;(4)探索是否是单亲家庭对孤独感的影响; (5)探索年级差异对孤独感的影响;(6)探索孤独感对实际生活有什么影响;(7)探索如何减轻孤独感。(8)探索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方法:用UCLA孤独量表对随机抽取四川警察学院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由表1可知,p<0.05,所以性别在孤独感上有显著差异;由表2可知,虽然p>0.05,但是t值等于-1.321,是独生子女比不是独生子女在孤独感上较为不明显;由表3可知是否是单亲家庭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t值等于0.105可得单亲家庭的学生孤独感分值较高;由表4可知家庭住址不同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由表5可知,年级的不同在孤独感上也没显著性差异。结论:(1)性别差异在孤独感上有显著差异;(2)是否是独生子女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3)家庭住址不同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4)是否是独生子女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5)年级不同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UCLA孤独量表产生原因 1引言 孤独是指个体对自己社会交往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的主观感受。认知加工理论(cognitiveprocessestheory)认为,孤独感的产生不是因为人类固有的社会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是因为个体对觉知到的人际关系现状不满意。换句话说,当一个人意识到他想要的或期望的人际关系与实际现状之间存在差距时,孤独感才会产生,或者说,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令他满意的程度低于他的期望时,孤独感便产生了。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定 义:孤独感是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孤独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与客观的社会孤独感(与社会隔离)在内涵上是不同的,它是一种困扰人类的普遍心理现象。 孤独感基本特征: 孤独是一种痛苦的体验。孤独就像感冒一样易感,难治,虽不致死但总是让人不愉快,有时甚至令人难以忍受。对个体而言,交往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个体得到健康的发展。当需要不能满足,孤独体验也就油然而生;孤独是个体的主观认知。孤独所指的对象是个体自身实际的社会关系与期望的社会关系的不一致程度,但孤独是个体自己对自己的人际需要或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体验,而不是来自他人的客观描述或评价;孤独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多维系统。每个人体验到孤独的程度有轻有重,而且在类别上也存在差异。从目前存在的孤独测量工具看,大多数孤独测评工具的结构都是多维的,尽管孤独可能随着环境的改变产生或消逝,但研究者认为孤独是一个相当稳定的人格特征。 国外用于评定个体孤独感的问卷有很多,其中Russell等编制的UCLA孤独量表影响较大,共有三个版本,分别是1978年的第一版,1980年的第二版和1996年的第三版。由于只有第二版有较为细致的心理测量学特性报告,第三版的信效度资料只零星地见于相关研究中,所以我们选用第二版的孤独量表。第二版的中文修订版共18个条目(其中保留了原量表的 。采用四点计分,针对每个条目所涉及的主观体验进行,16个条目和2个新加入条目) ,2分表示“很少”,3分表示“有时”,4分表示“一直”。其内部一致性1分表示“从不” 系数为0.9,分半信度(奇偶分半)为0.852。 孤独感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孤独感,适当的孤独感能使个体更好地健康成长,当需要满足时会产生新的需要。但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满意程度没有达到其期望值时,孤独感产生了,长期积累演变成深度的孤独感,会导致人们出现无法忍受的痛苦,以至于可能会转变为心理疾病,,如偏执症,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等。 本实验的目的在:(1)探索性别差异对孤独感的影响;(2)探索是否是独生子女对孤独感的影响;(3)探索家庭住址的差异对孤独感的影响;(4)探索是否是单亲家庭对孤独感的影响;(5)探索年级差异对孤独感的影响;(6)探索孤独感对实际生活有什么影响;(7)探索如何减轻孤独感。(8)探索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主要原因。 2方法 2.1被试 四川警察学院学生100名,随机抽样(男:女=1:1大一:大二:大三=3:3:4) 2.2仪器 UCLA孤独量表调查问卷 2.3程序 2.3.1程序1 (1)主试选取被试进行问卷调查。 (2)在填写UCLA孤独感调查问卷之前,主试发出指导语:“注意,请仔细阅读题目,根据你当前的主观感受选择最符合你情况的答案。” (3)答题结束后主试收取问卷,将得到的数据用加法运算得出被试孤独感的总分值。并进行数据分析。 (4)调查问卷如下: UCLA孤独量表调查问卷 性别: 男 城市 女 城镇大二 农村大三 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 是是 否否 家庭住址:年级: 大一 下列是人们有时出现的一些感受。对每项描述,请指出你具有哪那种感受的频度,并选择最符合你情况的答案。举例如下: 你常感到幸福吗?如你从未感到幸福,应勾选“从不”;如一直感到幸福,应勾选“一直”,以此类推。 从不 1.我感觉自己和周围的人相处和谐。2.我感到自己缺少别人的友情。 3.我的周围没有谁能让我可以向他(她)寻求帮助。4.我不感到寂寞。 5.我觉得自己是同伴中的一员。6.我想我和周围人有许多共同之处。7.我的情趣不能被周围人所共享。8.我是一个容易与人交往的人。9.周围有让我感到亲近的人。10.我有被别人遗忘的感觉。11.我觉得我和周围人关系淡漠。12.我感到没有人能真正理解我。13.我觉得自己被孤立。 14.需要时,我能找到人陪伴我。15.我能找到可与其谈心的人。 16.在我周围,有我能向其寻求帮助的人。17.我感觉自己和周围人缺少共同语言。18.我觉得有人关心我。 111111111111111111 少 很 时222222222222222222 有 直333333333333333333 一 444444444444444444 3结果 3.1收取问卷后统计有用问卷,计算统计后的问卷的被试的孤独感分值,在进行分析。表1 性别孤独感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检验男 (n=50) X±S 50.0+4 .81152.3+4.2710.0150.016-2.440女(n=50)FPt 表1呈现孤独感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可知,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检验,p<0.05,所以孤独感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2 独生 子女孤独感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性检验是(n=35) X±S .303 51.60+4.8150.9720.190-1.321否(n=65)FPt 表2呈现孤独感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可知,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性检验,虽然p>0.05,但是从t值等于-1.321可知,是独生子女比不是独生子女在孤独感上较为不明显。 表3 单亲 家庭孤独感在是否是单亲家庭上的差异性检验是(n=15) X±S 51.27+6 .22751.13+4.3701.9670.9170.105否(n=85)FPt 表3呈现孤独感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可知,在是否是单亲家庭的差异性检验,虽然p>0.05,但是由t值等于0.105可知,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孤独感上的得分较高。 表4孤独感在不同家庭住址上的差异性检验 X±S 51.07+4.6301.2780.283FP家庭住址城市(n=26)城镇(n=23)农村(n=51) 表4呈现孤独感运用单因素ANVOA检验,由表可知,在不同家庭住址的差异性检验,p>0.05,所以家庭住址的不同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 表5 年级孤独感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性检验X±S 50.40+5.678 50.73+4.370 52.02+3.9511.2180.300FP大一(n=30)大二(n=30)大三(n=40) 表5呈现孤独感运用单因素ANVOA检验,由表可知,在不同年级上的差异性检验,p>0.05,所以年级不同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 4讨论 4.1分析影响大学生孤独感的因素。 由表1可知,性别在孤独感上有显著差异。且女生的孤独感分值比男生孤独感分值高。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为:第一,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四川警察学院女生在某些方面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是说暂时得不到满足,比如,警校女生的娱乐项目比之男生要少了许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女生把大部分时间都建立在自身学业当中,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下可能会疏于建立并维护人际关系,因此,孤独感的性别差异也就差异明显。第二,使用同一量表的研究也出现不一致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被试取样等原因造成的。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无法确定性别是否会造成孤独感显著性差异,但是本次结论是会造成差异。由表2可知,独生子女在孤独感分值上小于非独生子女,在一般研究下,独生子女孤独感要较高于非独生子女,产生这样的原因可能是在录入数据时一些作废的问卷没有及时清理处理,在废卷的干扰下出现这种现象。表3可知单亲家庭的学生孤独感分值略高于正常家庭学生,从中可知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中的重要性;表4可,表5中看出,家庭住址,年级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这是因为大学新生入学后有一个适应期,但这个适应期可能随着现代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逐渐广泛以及适应新环境、人际交往的能力逐渐提高而缩短。另外,随着物质环境的逐步发展,大学生可以利用越来越普及的校园电话、互联网保持与家人和老朋友之间的联络、沟通,还可以方便地结识新朋友。这些条件都可以帮助大学新生在短时间内克服由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孤独体验。 4.2产生孤独感的原因: 1、个体因素缺乏基本社交技能,同伴接受性差。有些大学生性格较为内向拘谨,沉静寡言,较少参加集体活动和聚会,容易产生孤独感、寂寞感。还有一些学生乐意与别人交往,但一旦进行比较重要的而且时间较长的交往就会出现困难,他们对自己的伙伴不太感兴趣,常常不能对于对方所说的话题加以评论,也较少向对方提供有关自己的信息,更多的是谈论新的或与对方的兴趣无关的话题,倾向扮演一个被动消极的社交角色;青年期闭锁心理,自我防御性较强。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的闭锁阶段,独立欲望高、自尊心强,内心世界一般不愿轻易向外袒露,有时外显行为和内隐的情绪体验不完全一致。一些大学生则由于个性因素对别人怀有戒心,自我防御极强,常常把自己真实的、感情、欲望掩盖起来。这些成为导致大学生产生孤独感的又一个主要原因。 2、家庭因素家庭功能对孤独感存在直接的预测作用,如果大学生与其他家庭成员缺乏亲密的情感和有效的沟通,家庭管理比较混乱,他们可能直接在家庭背景下体验到孤独感。 父母关系不和,家庭成员亲密度低。父母之间关系越不和睦,子女越容易感到孤独。父母被孩子认为是最可靠的依赖。如果父母之间“战争”不断,家庭气氛紧张,孩子就会失去安全感,从而变得压抑、孤独;家长争吵破坏了家庭中和谐交流的气氛,孩子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到无所适从;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还会认为是自己不听话引起父母争吵,内疚和自责使他们更加沉默寡言,影响他们的正常交流。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一些离异家庭的子女在学校中受到一定的歧视,感到低人一等,会倍感孤独。独生子女家庭情感支持系统减弱。现在大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这与传统的多子女家庭相比,孩子的情感支持系统是不一样的。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遇到问题不愿和父母说时,往往可能通过兄弟姐妹来解决,在大家庭中还可能通过祖辈、叔辈来解决,有许多中间层次。今天的独生子女在遇到问题时,则缺乏这种情感支持系统,家庭环境使孩子在年龄较小时就要学会精神上的独立,克服孤独感是独生子女面临的最大难题。 3、学校和社会因素大学环境易使学生产生孤独感,没有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自己也没有住校的经历陌生的校园、陌生的面孔一切要自己来处理,行为要自己负责各种矛盾要自己协调许多事情变得手足无措,人际关系也难以处理,苦闷和孤独感随之而来。不会安排在校闲暇时间。从客观上讲,大学里学生的自学时间多了。很多人不知如何合理安排自己在学校的闲暇时光,一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爱好单一,对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及课余打工持消极态度,加上自己的经济不能独立,没有钱消遣等内心常感到空虚、无聊因而产生孤独感。 4.3大学生孤独感的对策和防治。 1、从自身来说一是认同角色,调整自我。通过自我心理训练、理智训练和道德规范训练,增强自我调控力,把孤独心理在形成之前就化解消除。二是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第一要改变社交观念;第二扩大社交范围;第三多渠道交往;第四注意对交往对象的筛选,注意与各类对象交往。三是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兴趣。四是开展心理咨询。大学生在参加各种交往和第二课堂活动以外,还应主动开展一些必要的心理咨询活动,以期治愈心理性的孤独感。 2、从家庭来讲父母首先应给子女更多关心、温暖和理解,增加沟通时间,注重家庭的亲密度,帮助子女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心境,增强环境适应性,从而减少孤独感。其次要有正确的沟通方式,父母要多以鼓励、理解、尊重的方式与子女谈心,即使惩罚也要富于情感性,要伴随合理的解释。 3、从学校来讲,首先,学校应及早对新生进行“适应环境”教育。大学生应该通过确立一个实际有效的目标,正视学习生活的压力;转移注意力,学会自我宜泄;上网有度, 积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朋友,而不应沉迷于网上交友和网恋;正确对待情感问题等等方法来调整自己,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5结论 (1)性别差异在孤独感上有显著差异; (2)是否是独生子女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 (3)家庭住址不同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 (4)是否是独生子女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 (5)年级不同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邓元芳,徐慊,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53 (2)张雪琴,大学生孤独感的分析与调适(J),高教研究,vol.232005no.18 附录 以下是本次实验的原始数据
/
本文档为【孤独感问卷调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