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_孟二冬_

_孟二冬_

2010-06-04 7页 pdf 2M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886

暂无简介

举报
_孟二冬_ DISCUSSION ON NEW MOVIES 新作评议 053 哈斯:当时剧本不太成熟,我拿到的剧本大概有 一百五六十场戏,是啥都想说,最后啥都可能说不明白 的那种。我说这个肯定不行,然后我就跟编剧开始删改, 陆陆续续改了好几稿。当时我们一直在找,他为什么能 安于做学问,是什么样的精神使他长久保持对名利的淡 泊。现在的教师都很忙,通过很多校外的事务可以得到 更多的利益。在一次采访中,我偶然发现孟老师非常喜 欢陶渊明,他内心有陶渊明,有他的田园,他完全可以 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我从这一点上感觉到了孟 老师能多年坚持...
_孟二冬_
DISCUSSION ON NEW MOVIES 新作评议 053 哈斯:当时剧本不太成熟,我拿到的剧本大概有 一百五六十场戏,是啥都想说,最后啥都可能说不明白 的那种。我说这个肯定不行,然后我就跟编剧开始删改, 陆陆续续改了好几稿。当时我们一直在找,他为什么能 安于做学问,是什么样的精神使他长久保持对名利的淡 泊。现在的教师都很忙,通过很多校外的事务可以得到 更多的利益。在一次采访中,我偶然发现孟老师非常喜 欢陶渊明,他内心有陶渊明,有他的田园,他完全可以 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我从这一点上感觉到了孟 老师能多年坚持清贫淡泊的精神支柱。影片加进了对孟 老师学生的采访,当时挺害怕的,觉得这部影片成也此 举,败也此举。为什么这样强迫自己加这个采访呢?生 活的真实不代表艺术的真实,怎么拍,什么方式拍,大 家不敢或不会相信,在今天的社会当中真的有这样的人, 即便有,也可能认为那个人脑子有点问等等。为了让 观众相信生活当中确有其人,就把对学生的采访加进来。 加进来肯定不是他们说什么,我拍什么,他们说的都是 别的事,看似游离于我的故事之外,但其实弥补了很多 我无法用镜头能拍的孟老师的生活小事。这就是为了真 实。也算我的一次大胆尝试吧。 陈:影片是基本成功的。我的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标 准是,我看了,我接受,有时有点感动!我跟孟二冬应 该算同学,我们都是 1991 年入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我读 硕士,他读博士,我们算是同在一个非常松散的班里的, 我当时还是班长。因为认识影片的传主,所以我来看这 部电影的时候,心里一直打着鼓,他的音容笑貌我还记 忆犹新,也就是说,我心目中的“哈姆莱特”已经基本 定型,顽固地盘踞我的脑海,这无疑会造成认同和意识 形态“缝合”的困难。而且我同他一样是“北大”的老师,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在电影中看到一个完全虚构,非 常拔高的,极力表现他的不同于常人的“孟二冬”,会很 难适应。但影片并没有那样去表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影片中对学生的采访,或许是对中国的人物传记类电影 的创作会产生有益启示的、可贵的创新。几位朴实的学生, 貌不惊人、语不出众,面向摄影机(观众)谈自己与孟老 师交往和自己心目中的孟老师。这种直接来自生活的纪 实性、非虚构性,极为有效地阻断了虚构性,把一种真 实性表现出来。很多以现实生活中英模人物为主人公的 传记电影,往往在艺术创作中造成人物形象的不近人情、 不食人间烟火,更无法认同。学生的讲述把虚构电影的 线性时间链条不断打破,不断地提醒观众是在看一个现 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的电影。这一方面是把剧情电影的“假 出品: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龙江电影制片厂    北京天际远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华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编 剧:高雄杰 导 演:哈斯朝鲁 摄 影:海 涛 美 术:赵少平 录 音:李志忠 作 曲:查 干 主 演:谭洋 郑卫莉 《孟二冬》 对话时间:2009 年 5 月 5 日下午 对话地点: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会议室 对话者:哈斯朝鲁(《孟二冬》导演) 陈旭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王宜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叶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后) 054 定性”有意地暴露给观众,同时又起到丰富故事和形象 的作用,用一种台词语言方式弥补了影像所表现不及的 内容。这样,有效地以纪实与虚构结合的方式,塑造了 一个基本可信,能够认同的孟二冬。 哈斯:能得到您的认可我感到很欣慰。有个学生说, 孟二冬老师跟耿老师生活了二十多年,从没听说他背后 议论别人。我听后很惊讶,但没法拍出来,而通过学生 的采访表述出来就很有意义了。 陈:采访中是学生随意说,还是你安排的,要求他 们说什么,如何说? 哈斯:我请他们随意说,谈孟二冬老师给他们留的 印象最深的那一刻,是即兴。学生们一开始很紧张。职 业演员一开始都不太适应,谭洋开始演的时候,我镜头 正面对着他,我说你就看镜头,镜头就是观众,就是你 的学生。他不太适应,因为他拍电视剧老侧着拍,不像 电影,电影和电视剧手法不一样,镜头距离太近,演员 都很不适应。 王:你以往的电影比较喜欢用非职业演员。 哈斯:职业演员有很多毛病。非职业演员却不用 “演”。我经常跟非职业演员合作,我不要求他们看剧本, 到现场后,我告诉他们这场戏是什么内容,你们几个组 织台词,把我想要的内容表达出来,然后我根据他们的 再删改。对于专业演员来说,他得去演普通人,隔着东 西呢,所以放下职业演员的包袱对他们来说挺难的。我 正在甘肃拍的新片《大地》,对职业演员也是这么要求的。 王:我不知道导演什么时候看的剧本?大概在去年 夏天,北京大学发给我的即将投拍的《孟二冬》剧本, 可能导演最初拿到的就是这个本子。当时,我的建议是, 这样的题材拍纪录片可能会比故事片好。最早的剧本比 较全面地表现孟二冬的一生,从童年、少年、大学,恋爱, 夫妻分居时的离别、家庭矛盾。当时,我认为这是一篇 流水账,找不到人物的精神实质,也不能体现影片的主旨, 也就是为什么要拍摄这部影片。如果是为了宣传一个人 物,还不如拍摄一部纪录片。否则反而会损害这个人物。 现在看到的《孟二冬》远远超出了我的期待。我原 来的想法因此而改变。这部影片有纪录片不可替代的部 分,而且十分强烈,这就是情感和人物命运。纪录片总 好像在说别人的事情,但故事片是可以被观众认同的。 这部影片会让观众认同孟二冬这个形象。《孟二冬》让我 想到波兰电影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他先是拍纪录片, 后来改拍故事片的。他放弃拍摄纪录片的一个理由就是, 纪录片如果拍得深刻就要介入到拍摄对象的心理和情感 层面,要进入到人物隐私深处,作为导演,他会感到困 窘和束缚。所以拍摄叙事类虚构作品,他可以深入到人 物的命运层面,并可以自由地表达感性层面的内涵。《孟 二冬》以故事片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使观众更多地关 注人物的情感层面,这一点纪录片很难做到。哈斯导演 拍的《剃头匠》,之前也是有一部纪录片的。 哈斯:《剃头匠》是 2006 年拍的,纪录片好象是 2000 年前后的。 王:对观众来说,看纪录片与故事片的感受肯定是 不一样的。同样是敬大爷(故事片《剃头匠》及纪录片里 的人物)这个人物,纪录片客观记录了他的生活过程,但 是故事片则不是纯粹的记录。影片《剃头匠》里镜头越 是专注于敬大爷的脸,敬大爷越是表现出处之泰然的样 子,其实观众就越是担心这位高龄老人的生命。他已经 很老了,人们很担心第二天看不到他起床。看到他又坐 到早晨的阳光里,观众真心地为他高兴。这说明观众真 的认同这个人物了,开始喜欢他、关心他了,也很担心他, 这就是情感的进入。叙事电影是可以认同的,观众会把 情感投射到人物身上,观众真的在为自己喜欢的这个人 担心,纪录片则很难实现这一点。 电影《孟二冬》使观众投注入了一份情感,从情感 层面去接受一个人,观众开始喜欢这个人物了。电影中 孟二冬的去世让人很难过,这种伤感是真诚的。因为影 片叙事一直在铺垫,通过许多生活细节让观众熟悉这个 人,觉得他还是挺可爱的,一旦失去这个人,会有失落感。 陈:这部电影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克制。 编剧、导演、表演甚至音乐,都挺克制的。因此,在虚 构与纪实之间、平实与煽情之间,影片做到了张弛有度。 这部电影与哈斯导演以前拍的《剃头匠》和《长调》,在 风格上是有延续性的,都是隐忍不发,但有内在的张力, 耐得住细细咀嚼和品味。我们有不少电影喜欢煽情,因 为情节铺垫不够,性格表现不到位,只好,“情节不够音 乐凑”,常常莫名其妙地就出现了高调的、抒情性很强的 音乐,而效果却是适得其反。《孟二冬》的音乐不是很满, 也没有动不动就很高调。 哈斯:这个作曲者也是跟我们一直合作的。 陈:影片一直在有条不紊、娓娓叙来的基础上,最 后还是试图有升华。最后一个镜头是比较“煽情”的: 摄影机模拟已经去世的孟二冬的视点,平静、安详,又 有点隐忍的不舍,逡巡着河流般的学生队伍。但因为前 面的表现一直比较朴实,因而接受起来还是不错的,没 有突兀、高调、过于拔高的感觉。这一段拍摄也很有特色, 流动游弋的主观镜头,灰色调,间以低调音乐,学生们 均无声(像黑白的梦境),这样的一种“鬼魂视点”的表现, 好像是刚刚离世的孟二冬老师的灵魂在走向另一个世界 时与众人平静地告别,使情感达到了高潮;主人公形象 虽死犹生的升华,学生们的薪火相续,诸如此类复杂的 寓意都表达出来了。 王:说到影片风格,《孟二冬》这部影片让我联想 哈斯朝鲁 DISCUSSION ON NEW MOVIES 新作评议 055 到苏联影片《士兵之歌》。《士兵之歌》描述一个人的一生, 没有连贯的戏剧性情节,有点像公路电影。苏联卫国战 争期间一个叫阿廖沙的小战士因为战斗勇敢,被奖励回 家看望母亲,一路上他经历了很多事情。在这个过程中, 观众逐渐地认识了这个小战士,最后深深地爱上他,对 他有一份情感和担忧。所以当影片画外音说,阿廖沙再 也没有回来时,观众有一种巨大的失落感,像是自己的 一个好朋友,或亲人突然离去了,巨大的丧失之痛发自 内心。《孟二冬》正是找到了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影片没 有连贯的戏剧性情节,只是展示着一个个真实自然的生 活段落,全方位地让人们认识孟二冬这样一位老师、这 样一个人,渐渐地熟悉并喜欢上他,但是突然又失去他 了。这种发自真诚的失落感,是影片叙事方式所带来的。 影片总体风格是克制的,突然之间有一种真情流露,正 所谓蓄而待发,一往情深。 陈:这是在较长时间的平淡无奇之后的水到渠成、 高潮突起,境界全出。看美国独立电影,冯·特里尔的《大 象》,也是这样一种感觉。我想这应该源于哈斯导演引而 不发、自信从容、完全控制的心态,一种较难得的控制 力和自信力。 王:我喜欢影片的前半部分,就是刚才说的,展示 一件一件的事,让观众逐渐去认识孟二冬的方方面面, 上课、做学问、与学生和妻子女儿相处,等等。但孟二 冬生病后叙事线条就开始比较单了,这个时候,常规主 旋律影片的一些场面开始出现了,我不知道这是出自导 演的考虑,还是制片单位方面的特别要求。 哈斯:没有,没有任何人干涉我。你说得对,就是 前面部分,也就是一半多时候,几乎都是全景镜头,按 照纪录片的路子拍。到最后事件比较单一了,镜头比较 电影化了。各种技巧剪辑也就用在这儿。确实存在你说 的这个问题。因为他病中,不可能再有更多的事情来围 绕着他发生,这时候叙事线索全在他一个人身上,如果 还用常规的纪录式的镜头,可能凸现不了他,因为最后 很多东西需要用他的眼睛来表现。本来台词很少,越往 后台词越少。这时候就需要用镜头说话。但是我努力做 到比较自然地过渡,不知道做到没做到。到最后,大家 都看到了,煽了一点情,我认为结尾煽情一点,不会影 响大局。孟二冬的灵魂,从同学中间走到北大上空,他 的弟子还在延续他的使命。那儿稍稍地扬了一点点,我 不知道扬得过没过。 王:结尾这场戏很有意境,雪后的“北大”校园很美, 一种精神性的内涵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孟二冬》格 调高雅,很少有作品呈现出大学的这种氛围。影片用心 表现了一个纯净的学者,尽管有些人不相信,但大学里 确实是有这样的人。这部影片告诉人们,在学校里有一 批孟二冬这样的教师,他们始终保持着教师的与本 分,不管世界如何变化,他们始终如一。现实中的高校 教师不会像孟二冬那样纯净,但是主体是心向往之,而 且努力去做的。所以,影片这样表现并没有过分修饰。 有几场煽情戏值得商榷,特别是影片后半部分营造 了一些场面:石河子大学师生流泪场面、医院门口反复 出现的场景、众人期待的眼神等等,这些场景影响影片 的雅致氛围。我认为,影片风格立意不俗,但到了这里 有些太常规、太俗常了,反而不适合孟二冬这个人物了。 他是一个认真善良有责任心的人,他不需要太多,也并 不顾及别人怎样说,否则他就不能这样安静地教做学 问了。所以,最后的煽情场面反而损害了影片风格的统一, 也不一定有利于人物形象。 哈斯:那就应验了我拍以前说过的话。在拍之前, 我就说孟二冬真的是这么一个人,如果把它原原本本放 到艺术作品里,有时就给人感觉却是虚假。比如生活中, 当时袁行霈老师送孟二冬进手术室的时候,哭得一塌糊 涂。但电影中我没让演员哭。 王:我并不是单指您的影片,而是说这种手法用得 太多了。最早李雪健饰演的焦裕禄就有这种场面:乡亲 们扶老携幼,提着鸡蛋篮子,拥在医院门口,用这样的 场面煽情,渲染人格魅力。《孟二冬》是否需要这样的场 面值得商榷,它的整部影片风格很内在含蓄,从戏剧性 的角度推升一下情感,调动观众的情绪是可以的,但从 风格统一角度看,保持适当含蓄,不过多借助外在渲染 或许会更好。结尾镜头就很好,孟二冬虽然去世了,但 他留下了精神性的东西,镜头升格在高处俯瞰“北大” 校园,孟二冬的精神就在那里飘升,这种感觉非常美好。 哈斯:或者再压一下,前面再克制一下。生活中, 两个新疆的学生来看孟老师,当时真实的故事就让我很 挺感动:孟二冬全身是支架,打着吊瓶,硬撑着出来, 送那两个女孩儿,那两个女孩儿走到走廊尽头,就跟戏 剧、电影一样,她们疯狂地跑回来,抱着孟老师说我们 要做你的女儿。生活当中就是这样,我拍了,后来剪掉了, 因为即使生活中存在这种场景,观众也会认为是导演安 排的。 陈:从《孟二冬》的讨论,还可以延伸到中国电影 中人物传记类电影创作的问题。中国堪称人物传记电影 的大国。而且近几年尤其多的是英模题材的人物传记片, 更是中国特色。当然有很多影片根本就没进院线。今年 的,像《梅兰芳》、《邓稼先》、《铁人》,当然也有《叶问》 这样的传奇人物的传记,更是有一个非常集中的小高潮。 所以人物传记电影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部分。应该 说,很多影片都在努力、也常有突破,例如不再强调主 人公的政治意识、阶级属性,而是以人为本,回到普通人, 关注人的个体命运。但问题是,如何既写普通人又能好 陈旭光 056 看,如何使影片弘扬的先进价值观世俗化或者说主流化? 如何能与绝大多数观众共鸣和沟通?如何在现实与艺术、 纪实与虚构之间达到平衡?如何在大片的缝隙中市场化 生存?这些都是国产人物传记电影发展的难题。 叶:两位专家都是我的老师,我和他们的感觉非常 一致。这样一个题材由哈斯导演来拍是比较合适的,这 部影片如果换别人来拍,可能没有这个效果。您此前电 影里呈现出来的三个基本特点,很吻合这个题材。第一 是叙事风格,故事在您所有作品里边是很平静温和的, 不表现戏剧性的冲突,很多东西是被隐藏的。而孟二冬 这个人物恰恰不需要我们把他放到一个戏剧性的框架中 去表现,如果这样做的话,这部影片表现的一定是好莱 坞式的英雄。《孟二冬》这部电影对主人公从容平和地给 予了一种解释和呈现,将孟二冬的人生追求、情感状态 以及命运纳入到生活本身日常化、流程化的影像叙述当 中。对于一个从教室到图书馆,生活波澜不惊的“北大” 老师来说,这样的方式是很贴切的;第二,不论是《剃 头匠》还是《长调》,您一直比较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 人的精神状态,而对人的关注,尤其是对孟二冬这个人 内心世界的关注,在这部影片中是特别重要的。努力保 全生活本身的完整与丰富内涵,并试图使影片的画面呈 现出透明、多义的风格特点,让我们直接面对一个真实 的孟二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我认为 导演是很成功的。第三,从电影的形式、技巧方面来说, 哈斯导演的风格一以贯之。我特别喜欢的特征,除了两 位专家刚才说到的,还有三个方面,即电影形式之美。 第一个方面是对细节的把握和处理。我们在影片中看到 的“北大”的筒子楼、上课的教室、图书馆,就是我们 经常去的地方,具有生活的气息。导演不管是对孟二冬 生活层面的细节捕捉,还是对工作层面的细节把握,都 在电影中呈现出一种时间上的质感、空间上的质感。这 种质感是这部影片最能打动人、引起人的共鸣的。对孟 二冬生活环境的还原,是让观众接受银幕上的孟二冬的 前提。这方面导演做了很多工作。第二方面,我特别喜 欢纪录性的采访段落,面对面的方式,让所有观众倾听 孟二冬的同学、同事最真实的讲述。这对于电影中的孟 二冬来说,是一种很有效的补充。同时,您也同样采用 面对面的方式,用中近景的镜头让孟二冬教授给我们所 有观众上课,让这个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直接 和我们对话。这种方式很有冲击力。第三方面,导演试 图超越对孟二冬教授的塑造,提出一种充满深意的思考, 让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形式上并列起来:一种是现代 都市的喧嚣和繁华,一种是孟教授田园式的宁静淡泊。 影片中反复把在 CBD 拍的高楼大厦和“北大”校园的 空镜头穿插在一起。刚才陈老师用了一个词,克制。我 觉得还可以加一个词,温和。这种影像上的并列不突兀, 很温和,并没有表达导演的态度,但是在一种精神状态, 在两种生活方式面前,电影留给我们很多思考。 当然,作为曾经在“北大”生活的学生,我可能也 有一些不满足吧。带着一个疑问和导演交流,您在拍摄 之前,对孟二冬这个人物的预期,在现在的影片当中达 到了多少?第二,我们在座的可能都对高校的生活比较 熟悉,比较容易感同身受,对孟二冬的精神世界也比较 认同,但是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您觉得这部影片打动 他们的是什么,可以在哪些方面和您达到同样的情感饱 和度。 陈:另外,《孟二冬》虽在风格上与哈斯导演以前 的作品有一定的延续性,像《长调》、《剃头匠》。但毫无 疑问,这部影片在题材上跨度还是非常大的。你面对的 是很难表现、很难情节剧化的校园题材、很普通的知识 分子形象,你是怎么考虑这种跨度的巨大变化的? 哈斯:以前我拍的是由衷的想做的电影,这次是命 题作文。开始接这个剧本我挺怵的,因为他不是个简单 的中文系老师,他是研究古代文学的,而且研究的很深 奥。我出身牧民,本来就汉语不好,所以呢,对我来说, 真是有点高深莫测,再加上“北大”又是这么样一个比 较走极致的一个地方,我当时《剃头匠》在这上映的时 候主持人就上去跟我说,你别生气,我说怎么了?我们 “北大”的学生都是刺儿头,可能有些问题伤着你。其实, 那天他们没刺着我,拍《孟二冬》真的挺累,心累。你 的第一个问题是? 叶:第一个是说您先有个期待,有个预期,影片拍 出来之后,您觉得这个孟二冬是不是拍之前想要的形象? 哈斯:我觉得没做到位,但我也很努力了。当时有 很多客观限定,起初想用李幼斌还有濮存昕,但是剧组 没有那么多钱,如果这样的话可能能达到预期。因为每 个演员传达出来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对人物的把握,信 息量是不一样的。谭洋形象上比较靠近孟二冬,孟二冬 很帅。而我其实更多地是注重演员的气质。在现有的条 件下,能做到这样也不容易,谭洋也特别努力。任何一 个导演再拍一遍他的影片都能拍得更好,艺无止境。观 众传达的信息也大,《孟二冬》肯定没法跟商业片比,但 是它有自己的意义。刚才在下边电视台采访的时候我说 过,电影需要打打杀杀,但是电影也需要有一定责任感的, 具有社会意义的。我拍这个电影,肯定会和别的人物传 记片不一样。我在逐渐向这个影片的内容及人物渗透, 什么叫渗透呢?这看似非常非常简单,比如在拍戏当中 孟老师的女儿到剧组来了,我坐下和她聊天,我说你和 你爸生活当中还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她就说到一些细节, 包括搬桌子、扛自行车等,当时剧本里是没有的,用这 种重复性的镜头,包括某些台词的重复,还有繁华的街 王宜文 DISCUSSION ON NEW MOVIES 新作评议 057 道和校园的宁静不断的对比,这些看似跟孟二冬没有关 系的东西,但是在渗透,是点点滴滴细节的堆积。所以, 我在努力了,观众能不能找到共鸣,观众有自己欣赏口 味。拍《剃头匠》我说过,这部电影审美上可能有断层, 可能 35 岁以上,也可能 40 岁以上,有一定社会阅历的 人能理解。没想到大学生会喜欢,很多人都喜欢,这是 我没想到的。《孟二冬》大学生喜欢不喜欢我不敢说,现 在的大学生真是不好说。但它肯定有局限性。我的电影 都是小众电影。 王:如果能直接看到胶片放映,肯定会有更多的人 喜欢这部影片,尽管是小投资影片。《孟二冬》制作精良, 非常电影化。影调统一为冷静的青灰色,那种灰的、雅 的、轻的、透明的光线,有一种清丽的感觉,能衬托出 孟二冬这个人。我读剧本时很担心孟老师一个人到“北大” 图书馆读书电影怎样来表现,这是剧中很重要的场景。《孟 二冬》处理得很好,时间是早晨,晨曦的光线很美,孟 二冬处在全景中,他就像“北大”图书馆天然的一部分。 影片并不刻意突出这个人物,反而传达出了效果。还有 孟二冬的家,小小的蜗居,夜景很美,月光或者灯光把 树的影子折射到孟二冬的窗前,这些电影化表现增强了 影片的质感。影片表现大空间背景也很出色,大都市北 京的外景选择了 CBD,温暖色调中的北京喧嚣又温馨。 北京大学的外景也很美,雪后安静的校园,还有晨光里“北 大”的湖水、小桥等等。 陈:是。“北大”的风光可以表现得更美一点,这 也能够铺垫孟二冬无论外界如何利益诱惑,也甘愿平静 安详清贫地呆在“北大”、终其一生这样的个人选择。 哈斯:未名湖是冬天拍的,冰面全是杂冰和树枝。 因为电影是 1月份拍的,没办法。 陈:这部电影在整体上给人干净、沉静的感觉,像 他与他的导师、朋友、亲戚、同事的关系,都没有展开, 没有枝蔓,但是修剪得好像有点过于干净了。他跟其他 人的这些关系表现得似乎还不够充分。要让这个形象竖 起来,在各种人际关系的表现上可以有一些情节安排。 比如影片中有一个孟二冬让房子给一位教师的细节,但 这个教师是突然出现的,在让房子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 也没有铺垫,这就会使观众对孟二冬让房子的行为感觉 难以理解。在传记电影的人物塑造上,尤其是原本就是 普通人的英模人物,我们当然不能再有“高大全”式形 象模式,而是写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真人”,不 是“完人”。要到达这样的目标,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写 出历史中或现实中的人。要有人物的性格发展史或“前 史”——也就是对人物性格为人的由来应有一定的时间 的长度。当然,问题往往是由于投资、剧本、时长等原 因,我们又常常不能面面俱到地从人物的童年开始写。 但我觉得折中或补救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当下中表现过去, 有时甚至可以用几句台词就能达到这种功效。如果把孟 二冬对学术的热爱处理成一向的偏于内向、沉静的性格、 某种家学身世使然,也许更易让人理解和接受。因为这 种生活方式是孟二冬自己的选择。而现在就是一个尊重 每一个个体的选择时代。我们不一定过于拔高孟二冬的 选择古典文学,赋予这种选择以传承文化这样的崇高使 命。任何一部电影都有一个其传达的价值观能不能与观 众达成某种共鸣和交流的问题。 王:整部影片的风格比较节制,塑造人物也是这样 的。这部影片最大的长处是“收拢”,而没有过于外在地 展示人物动作行为,但有时感觉没有到点子上。比如饮 酒颂诗的场景、还有足球场上的戏,很可以表现孟老师 性格里唐诗宋词的豪情,但这部分收拢得有些过了,反 而使得感情没能够蓄积充分。我记得读剧本时非常欣赏 这一部分,这是高校教师里,特别是教授层面少有的。 影片也表现出孟二冬有一种豪气,而且踢足球也是很棒 的,有时候“收”也可以在一个瞬间爆发一次,比如他 和学生一起饮酒颂诗,等等。这样一来,人们会更喜欢他, 这个人应该是多层面的。 哈斯:孟老师这个人生活当中就是很丰富的,可惜, 当时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改剧本。中间我还到法国参 加了两个电影节,回来第二天就挺匆忙赶往新疆外景地。 时间确实太紧了,肯定留下了很多遗憾,但是这个话作 为导演只能是私下里说。影片出来时,观众是不会考虑 这些的。 叶:可能导演在拍摄过程中有一些很艰难的取舍。 据我了解,孟老师是一个能喝酒的人。看这部影片的时候, 我特别期望他能有一个爆发点,像他经常谈论的陶渊明 一样,有一次酾酒临风、豪迈奔放的释放和表达。影片 对于彼岸世界的、精神领域的、神性的东西,表现得很 充分了,而且能够让观众产生共鸣。对于此岸世界、人 世的关系也有展示,比如说围绕孟二冬的师生关系、夫 妻关系、父女关系、同事关系,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 不温不火,常态自然,非常好。但显得太温和了,如果 能够赋予他更多丰满的性格,就会更加完美。可能这种 期待有点高,但是影片如果能够通过一两场戏,连接孟 二冬的精神世界和他的现实生活,让他既有精神领域的 神性的崇高,又充满鲜活人性的生动,影片可能还会更 加精彩。 陈:踢足球的爱好也是,有两个镜头。 哈斯 :影片最后也有他对生活、对生命的向往, 包括他学开车,参加古代文学词典的修订,还有他在病 榻上刚好一点儿,就又出书一百多万字,这都是真事儿。 我只是捡了两个学车的情节。当时在病榻上,他不断在 给学生希望,经常用一些诗句鼓励自己、鼓励别人,表 现自己对生命的渴望。虽然知道自己不行,但他还觉得 自己是“枯木春”,还充满了希望。 陈:是不是像孔子一样不谈生死,所谓“不知生, 焉知死”。或者还是因为怕有损形象?有压力?有阻力? 哈斯:要更深入地了解孟老师,需要大量采访。“北 大”学子不是想象的善于言谈,他们好多都窝在心里, 包括他的弟子,不敢说,也许是怕说了,其他人不同意 其观点?所以,我对孟老师的了解至今还是很肤浅的。 但如果把孟二冬爱豪饮表现出来,我又担心“北大”或 058 他的家属不同意,真的挺难的,尤其是这种真人真事的 现实题材。不像我拍自选的文艺片,没有约束,可是只 要不超越基本的道德底线我就可以去做,思维的宽限度 比较大。 陈 :你还是在尽可能地妥协、折中、磨合…… 叶:这是有当代性的。这里面有对真实性把握的度 的问题。如果认识孟二冬,或者熟悉他的人觉得不是孟 二冬,影片就是失败的。如果把握不好失掉了影片的诚意, 就损害的人物,令人物面目全非。那么,现在影片里的 孟二冬,还是有生命的。 陈:的确,孟二冬早就成为公众人物,学校的某种 象征,某种“北大”精神的化身,某种文化大使了。学校、 家人都有自己的考虑。在这么多的限制束缚中,要把故 事写好,把人写活真是很不容易的。 哈斯:我正在甘肃拍摄“文革”时期的一位治碱专 家,如何表现“文革”的尺度,我现在把握起来也挺累的。 也是一部传记片,从 1968 年写到 1979 年,比拍《孟二冬》 好玩,它有故事。 陈:他面对死亡的心态,确实应该有。 哈斯:对,应该再加一点东西。 陈:其实《剃头匠》里面,最打动人的就是敬大爷 那种面对死亡的从容淡定,这成为了每一个观众的一面 镜子。这就产生了一种对生命敬畏的感觉。 王:敬大爷每天醒过来,觉得自己还活着,很欣慰; 观众发现他还活着也很高兴。这种情境很打动人。记得“北 大”首映式上,制片负责人说,《孟二冬》找到导演,影 片就成功一半了。此言不假,从哈斯导演之前的风格看, 这部影片算是找对了导演了。 哈斯:谢谢,过奖了。 叶:对北京大学全力投入拍摄的这部影片,我还特 别想补充一点。最近两年,高校主导下拍摄的电影已经 出现了几部,此前中国传媒大学也拍了两个片子,一个 是《夏天,有风吹过》,一个是《道歉》,而《孟二冬》 的出现,我认为意义非凡。《孟二冬》肯定不属于商业片 的范畴,但是它对中国主流电影创作来说,肯定是一种 启发。《孟二冬》代表了一个可以称为“高校电影”的新 的创作层面。观众对于这样的创作方式和创作主体,可 能会有一种更宽容的心态,电影创作会有不同的题材、 类型和风格,电影观众也应该有不同的需要,我相信很 多人会以一种不同的心态去看《孟二冬》这部电影,大 家会理解这部电影。不是所有中国电影都必须朝商业大 片的路子上去走,希望《孟二冬》可以开拓一条新路。 由哈斯导演这样比较注重电影艺术探索的导演来拍 《孟二冬》是很有意义的。像北京大学这样的高校,有深 厚文化的资源,有电影题材的资源,有人才的资源,都 可以充分开掘。据说“北大”拍摄蔡元培、王选等 “北大”的传奇人物和文化先驱。这样的方式做电影,可 能在商业上不会有多么成功,但是它可以丰富中国电影 的创作格局。高校肩负着这个时代需要承担的文化使命 和责任,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这肯定也是很有益的。 陈:这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新现象,也许代表电影的 一种新势力,当然如何适应市场,打开市场,还有很多 东西需要摸索。 叶:应该有一种新势力,同样地也要追求画面的美 感和质感。《夏天,有风吹过》也是走这样的路线,希望 更多有实力的高校加入进来。 哈斯:非常好,但是很难啊,这种电影谁给钱?电 影频道收购价不高,又不给黄金时段播放。电影频道对 艺术片的鼓励不够。《剃头匠》等好多优秀的文艺片都上 不了黄金时间,院线不支持我们,频道的黄金时间也不 给我们,很痛苦。 叶:现在有一个探索片场,在 22 点,最好的时段了。 但是我还是担心《孟二冬》对普通观众来说,影响还是 比较有限的。 王:主要是传播的问题,关键是要提供展映空间, 让人看到。影片在艺术质量上不俗,有感人之处,有机 会被人看到,肯定可以看得下去。 陈:大学生学文科的,可能会看这个。 王:最好的方式,可能是各大学巡回放映。 叶:这种巡映可能也是大家看的机会多一点,但是 要从影响力来说,可能还是不够。现在还是需要教育部 发个文件,推广推广。 陈: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这个办法不是特别管用。 王:现在组织学生看片难着呢,免费请他们来,都 未必请得来。 叶:很难。通过团委组织一下。 王:昨天我们学院组织放映“新影”纪录片《人民 至上》,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为了保证学生到场,我们 通过了各种方式,甚至有些强制性了,实际观影效果非 常好。这件事的启发是,一部作品,不是观众不愿意看, 而是因为作品到不了他面前,本身就没有机会,再就是 存有先见、偏见,像《孟二冬》这样的影片,一旦他看 到了,就会感觉不一样了。 陈:《孟二冬》有它的意义,不能用专业来衡量。 从“北大”的角度,从国家的角度…… 叶:一直没有听到中文系的那些老师谈到他。 陈:中文系的老师是觉得,得了癌症上课晕倒在课 堂上的老师很多。这样炒作有点过了。 叶:孟二冬虽然普通,但他是普通知识分子的一个 代表,被政府认可的一个代表。 陈:中文系的教师对他太熟悉了,觉得很平常,拍 叶宇 DISCUSSION ON NEW MOVIES 新作评议 059 成了一部电影,他就很反感了。影片“纪录”的成分还 可以再加深一点,多一些角度。这样电影就不是一个虚 构的电影了。 王:比较《邓稼先》我更喜欢这个。原以为“北大” 会对这个题材有很多约束,现在看来,编导其实自己也 给自己设了限制,所以孟二冬这个人就有些板了,风格 是收拢了,但该释放的没有出来,没能让人感觉出他巨 大的活力来。 叶:还是缺一点爆发力。 陈:《孟二冬》总体上有点压抑。有一个点可以发挥, 为什么我有那么多事情要做,为什么命运选择让我得癌 症? 王:影片的人物与情节太过纯净了。 叶:孟二冬这个人的稚拙没有缘由,说服力不够强。 陈:如果把孟二冬这种坚持写成职业上的自主选择, 理解起来会顺一些。而且还有一些人很可能是不太喜欢 社会上的各种潮流,不喜欢跟各种人打交道等。这些没 做到位的地方大概还是因为创作时间太紧张了。 王:完成片《孟二冬》比原来剧本强太多了,如果 依照我看到的最初剧本拍摄,显然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人物传记影片是一种重要的电影类型,是中国国产 电影中具有重要而独特价值的片种。中国电影诞生至今, 人物传记影片拥有相对清晰、独立、连续的发展脉络, 已取得卓越成绩。1949 年之前的《孔夫子》等,“十七年” 时期的《武训传》、《李时珍》、《董存瑞》等,新时期伊 始的《从奴隶到将军》、《李四光》等,新时期的《孙中山》, 90 年代的《焦裕禄》、《孔繁森》等,新世纪以来的《邓 小平》、《吴清源》、《梅兰芳》等,均系脍炙人口的上佳 之作。当前喜迎建国 60 周年之际,更涌现了多部优秀的 人物传记片如《愚公移山》、《铁人》、《孟二冬》、《潘作良》 等。事实证明,经过多年发展,国产传记片表现手段愈 加娴熟,表现对象愈加多元,题材上已从政治人物扩展 到非政治人物、从历史人物扩展到当代人物。此崭新变 化带来传记片创作空间的拓展,为国产人物传记片进一 步之繁荣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但与此同时,在传记片创作中,如何把握好历史真 实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如何以今天的目光探究和表 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何创作出既具有历史价值又具有 现实质感的人物形象,也正成为当下和以后人物传记片 的创作不可回避的问题。 为了厘清人物传记片的创作难点,探寻人物传记片 的创作规律,及时总结它的发展成就与经验,中国电影 艺术研究中心于 2009 年 5 月 15 日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多 功能厅召开了“国产电影论坛”之“历史与艺术——人 物传记片观摩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副主任饶曙光主持,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傅红星,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著名导演郑洞天,中国电影评论学 会会长章柏青,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会长张思涛,北京 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著名导演宋江波, 评论家黄会林,原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 副主任高尔纯,著名编剧赵葆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 诗兵,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和李道新等知名专 家学者、创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前,集中放映了《潘作良》、《邓稼先》、《孟 二冬》、《愚公移山》、《我的左手》与《铁人》六部国产新片, 与会专家学者带着最新思考围绕“国产传记片的创作与 发展”这一中心议题,回顾了国产传记影片的产生与发展, 从艺术创作规律出发,就国产传记片的主题、结构方法、 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探讨,对创作主体的意识与 心理进行了具体的,学界与创作界协手在总结近期 创作的得失经验之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国产传记影片 的艺术质量与市场竞争力群策群力。 理论争鸣 :历史与艺术 人物传记片主要以人物、事件为叙事对象与叙事线 索,它一方面受到历史真实性的制约,必须以历史材料 为基础塑造典型人物、体现典型环境;另一方面,电影 艺术属性决定其虚构本质,以情感之力予人以美与崇高。 国产传记片多为典型的真人真事题材或曰英模题材,天 然面临沉重的“真实性”的负荷。那么,人物传记影片 的历史与艺术关系应该如何?二者孰轻孰重?如何在二 者构成的坐标中求取一个适度的值落实到具体创作中等 均是极具研讨必要的美学问题。与会学者视其为直接关 系影片艺术价值的关键,各抒己见。 张思涛肯定真人真事和艺术虚构的这类问题值得讨 论。他指出,过去我们对这类作品是要求比较严格的真 人真事,对大的事件不能虚构的原则。但现在有些作品, 包括写先进人物的作品,出现基本上故事都是编的,人 物和名字是真实的现象。他以为不无不可。针对新出现 的含有较多虚构成分的传记片,他引用亚里斯多德的观 历史与艺术 ——“人物传记片观摩研讨会”综述 文 杨晓云 /Text/Yang Xiaoyun Summary on Seminar of Chinese Biographic Film
/
本文档为【_孟二冬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