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度量

2010-04-25 50页 ppt 547KB 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45305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度量null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度量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度量基本要求:了解宏观经济学定义、目标和手段; 掌握GDP及其相关概念和宏观经济学恒等式。 8.1 宏观经济学概述 8.2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相关的量 8.3 宏观经济基本恒等式宏观经济学§8-1 宏观经济学概述§8-1 宏观经济学概述1、宏观经济学及其范围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经济学分支学科,是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后才正式形成。 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社会科学...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度量
null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度量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度量基本要求:了解宏观经济学定义、目标和手段; 掌握GDP及其相关概念和宏观经济学恒等式。 8.1 宏观经济学概述 8.2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相关的量 8.3 宏观经济基本恒等式宏观经济学§8-1 宏观经济学概述§8-1 宏观经济学概述1、宏观经济学及其范围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经济学分支学科,是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后才正式形成。 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社会科学。 宏观经济学是把社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考察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的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非精确的科学,其研究框架为:度量—影响因素—变动趋势。null2、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和目标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内容: 经济状况、经济增长,度量: GDP /GNP 就业与失业,度量:失业率 价格与通货膨胀,度量:通胀率 对外经贸关系,度量:汇率、进出口余额等 宏观经济三大目标: a.高且不断增长的国民产出水平 b.高就业、低失业 c.稳定或温和的物价水平,消费者物价水平指数(CPI) §8-2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相关的量 §8-2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相关的量 [引例]: 假定一件上衣从生产到消费者最终使用共要经过5个阶段:种棉、纺纱、织布、制衣、销售。 一、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一件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就等于该最终产品的价值。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述1、定义 在西方经济学中,国内生产总值(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本土范围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述2、对GDP概念的理解2、对GDP概念的理解1)市场价值的概念 2)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 3)现期生产而非销售 4)流量而非存量 5)GDP和GNP 6)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1)市场价值的概念1)市场价值的概念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产品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 假如某国一年生产10万件上衣,每件上衣售价50美元,则该国一年生产上衣的市场价值为500万美元。2)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2)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例如,如果把棉花、纱、布及制衣厂手中的成品的价值都算作这一时期生产的价值,则其总额将是:15 + 20 + 30 + 45 + 50 = 160元,而不再是50元,但其卖价只能是50元,因为50元的价值才是这件上衣生产中真正被创造出来的价值,而绝不能把重复计算的价值计算在内。3)现期生产而非销售3)现期生产而非销售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若某企业年生产100万美元产品,只卖掉80万美元,所剩20万美元产品可看作是企业自己买下来的存货投资,同样应计入GDP。相反,虽然生产100万美元产品,然而却卖掉了120万美元产品,则计入GDP的仍是100万美元,只是库存减少了20万美元而已。4)流量而非存量4)流量而非存量GDP是计算期内(如2006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而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若某人花20万美元买了一幢旧房,这20万美元不能计入GDP,因为它在生产年份已计算过了,但买卖这幢旧房的经纪人费用可计入GDP,因为这费用是经纪人买卖旧房过程中提供的劳务报酬。5) GDP和GNP5) GDP和GNP国民生产总值GNP: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与GNP的区别: GDP是一个地域概念,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属地原则),即不论本国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凡是在本国国土范围内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都计算在内,但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它是一个生产的概念; GNP是一个国民概念,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属人原则),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内和国外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但不包括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它是一个收入的概念。nullGNP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所以两者之间的区别产生于对资本跨国流动所产生的收益的计量。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中,不存在资本的跨国流动,GNP和GDP是相等的,而在开放的经济中,两者往往不相等。因此,若某国一定时期内的GNP超过GDP时,说明该时期内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超过了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而GDP超过GNP时,说明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nullGNP与GDP的关系: GNP=GDP+本国国民在国外投资的收益–外国国民在本国投资的收益; GDP=GNP-本国国民在国外投资的收益+外国国民在本国投资的收益; 发达国家GNP大于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外国的收入大于外国公民在本国的收入。 GNP和GDP中的“国民”并不是法律上的,而是指本国的“常住者”。 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宏观经济分析多采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总量指标。6)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6)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许多产品和劳务虽然对人们的经济福利很有关系,但如果不是市场交换活动,就不包括在国内生产总值之中。如自给自足的生产、慈善机构的活动、家务劳动等。null[注] 计入GDP的具体项目:剔除不被计入GDP的项目,余下项目均为计入项目。 不计入GDP的项目有: 1、生产性非交易项目 1)家务劳动;2)免费公共服务 2、非生产性交易项目 1)中间交易; 2)金融交易; 3)非法交易; 4)转移支付,有: a、政府转移支付:救济金、养老金、国债利息等 b、企业间转移支付:捐赠等 c、个人转移支付:赠与等null判断是否计入的标准:交易中有没有产生新的价值。 [例]:判断下列项目应否计入GDP   国债利息    × 企业债券利息  √ 卖画收入    √  拍卖佣金    √   拍卖利差   ×    股票交易    × 救济金    ×null应该计入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应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A.当年生产的拖拉机 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 GDP指一定时期内新生产而不是新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3、名义GDP与实际GDP3、名义GDP与实际GDP1)名义GDP:是指按产品和劳务的当年销售价格水平计算的 GDP。统计值,未剔除价格因素(通胀因素)。 2)实际GDP:是指按不变价格水平计算的 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已剔除了价格因素[无特别说明时,通常指实际GDP。null区别:名义GDP既反映实际产量的变动又反映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实际GDP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只反映生产产量的变动,仅仅是产量的变动。实际GDP比名义GDP更能反映真实的经济福利水平。 所以,在实际分析中,为了消除价格水平的变动,通常用“GDP折算数(平减指数)”来真实反映产量的变动。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通常以物价指数作为折算因子。null举例:名义GDP与实际GDP比较10年间名义GDP增长=(330-135)/135=144%; 10年间实际GDP增长=(235-135)/135=74%;(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核算GDP 有三种基本:支出法、收入法、产出法(增加值法)。 1、产出法(增加值法) 2、收入法 3、支出法(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null1)产出法又称部门法,是从最终产品的价值形成角度出发,把生产过程各个阶段上产品和服务的“增值”加总求和,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 剔除中间产品,统计最终产品。产出是指增值,或者说产出等于新增价值。 从理论上说,一个社会各企业的增加值之和与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是相等的。 GDP=总产品价值−中间产品价值=新增价值之和 2)计算: 第一步,计算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值; 第二步,计算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第三步,从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得出各产业部门的增加值。所有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总和,便是GDP。1、产出法(增加值法)null增值法举例服装生产的各个阶段及其增值null1)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收入角度出发,把企业为使用各种生产要素而向居民支付的所有要素报酬(居民收入)加总,再经过必要的调整,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由于要素的收入从企业角度看即是产品的成本,所以这种方法又称要素成本法。 2)所以,用收入法核算GDP,公式为: Y=工资 + 利息 + 利润 + 租金 +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 折旧 + 统计误差2、收入法null雇员报酬:企业、政府和居民等三大部门的员工挣得的工资薪水和其他福利补助金。 净利息:企业所付的利息。 租金收入:指企业租用土地、厂房、设备等支付的租金,以及个人出租住房所获得的租金。企业或个人使用的是自己的土地和房屋,则计入估算的租金。此外,包括专利权、版权和具有自然资源所有权性质的收入。 公司利润:是公司制企业的销售收入扣除各种成本项目之后获得的净剩余。 业主收入:各种非公司型企业的收入,是以上各种要素收入的混合。 收入项目:null+间接税:由消费者在购买物品与劳务时所支付的税收。 -补贴:政府向生产者进行的支付。 +折旧:由于时间流逝和磨损所引起的资本存量价值的减少。 GDP=雇员报酬+租金收入+公司利润+净利息 +业主收入+间接税-补贴+折旧调整项目:null1)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的各种最终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费用加总起来计算GDP。该方法最具现实性。 2)包括四类: 用支出法核算GDP,先要确定最终产品的购买者,即谁是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者。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除了居民个人消费,还有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及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3、支出法 GNP=C+I+G+X-MⅠ、消费 Comsuption 【C】Ⅰ、消费 Comsuption 【C】消费支出:居民户除购买住房以外的一切物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包括: ① 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等); ② 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 ③ 劳务支出(如医疗、旅游、理发等); ④ 住房租金(建造住宅的支出则不包括在内)。支出项目:Ⅱ、 投资Investment 【I】Ⅱ、 投资Investment 【I】存货投资=企业持有存货的变化,即产量超过销量的存货。 是净存货(即年初存货与年底存货的差额)。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包括:支出项目:投资固定投资居民住房投资企业固定投资固定: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null支出法应计入总投资的是: A.个人购买小汽车 B.个人购买游艇 C.个人购买住房某年转手的旧房交易: 房屋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国民生产总值中; 但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应计算在该年国民生产总值。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A、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B、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 C、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 D、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Ⅲ、 政府购买【G】Ⅲ、 政府购买【G】政府购买支出Government purchase:各级政府购买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 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些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以避免重复计算。 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体现的是再分配职能救济金,失业保障金。 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没有交换的产生。政府的转移支付给予后,无非是归入个人消费和投资(主要是消费)。支出项目:Ⅳ、 净出口【X-M】Ⅳ、 净出口【X-M】用支出法核算GDP,公式为:Y=C+I+G+(X-M)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 表示本国的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是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和使用的净支出。 因此,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它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支出项目:4、产出、收入、支出的关系4、产出、收入、支出的关系广义看,宏观经济中的产出、收入与支出完全等值; 一国或一地区,一定时期内的产出总量就是其收入总量从而也就是其支出总量,即: 总产出 ≡ 总收入 ≡ 总支出 1)产出=收入,产出增值=投入要素的收入 2)产出=支出,最终销售=最终支出从一个国家来说,总支出与总收入应当是相等的; 但由于统计误差,即支出法与收入法统计的结果可能不同;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支出法为准进行调整,所以,用收入法核算GDP要额外有一个统计误差项。5、总产出核算的重要意义1)总产出是最基本的宏观经济变量。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消费、储蓄、投资、税收、财政支出、进出口等等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只有通过总产出水平的变化才能得到最终说明。比如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等。 3)“总产出 ≡ 总收入 ≡ 总支出”的恒等式是建立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依据。 核算国民收入可用产出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但最为常用的为支出法和收入法。5、总产出核算的重要意义二、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的概念二、几个重要的国民收入的概念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所讲的国民收入,实际上包括以下5个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净值NDP(或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民收入NI 个人收入PI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这5个总量的含义和相互关系是:1、国内生产总值(GDP)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DP),其含义在本章第二节中已说过,它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范围内的所有的生产活动。“某年某国产出多少?”就是指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总”字意指在计算各个生产单位产出时,未扣除当年的资本耗费。2、国内生产净值(NDP) 或国民生产净值(NNP)2、国内生产净值(NDP) 或国民生产净值(NNP)NDP或NNP是一国在一定时期(1年)内新增加的产值。 任何产品价值中不但包括消耗的原材料、燃料等的价值,还包括使用资本设备的折旧。最终产品价值并未扣去资本设备消耗的价值,因此,还不是净增价值。 把最终产品价值中消耗的资本设备价值扣除,就得到了净增价值,因而从GDP(或GN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NDP(或NNP),这是能够用来进行消费和追加固定资产及储备的产品与劳务的总量。 公式:NDP = GDP - 折旧,或NNP = GNP - 折旧3、国民收入(NI)3、国民收入(NI)这一概念在经济学中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泛指国内生产总值的国民经济核算的各个总量指标。 狭义:一个经济社会一定时期(1年)用于生产的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所获得的收入总和,即租金、工资、利息和利润的总和,是从GDP中减去折旧和间接税而得到的。包括: 雇员的报酬 非公司业主收入 个人租金收入 公司利润 净利息公式: NI=NDP -间接税 =GDP -折旧-间接税 或 NI=工资+租金+利息+业主收入+企业利润4、个人收入(PI)4、个人收入(PI)PI: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个人一年内从各种来源得到的全部收入的总和。 生产要素报酬意义上的国民收入并不会全部成为个人的收入。因此,从国民收入中减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所得利息,大体上就得到个人收入。 PI=NI-公司利润-代扣的社会保险税金+红利+个人所得利息+个人所得转移支付 其中,个人所得利息=政府支付利息+消费者支付利息 个人所得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企业转移支付 转移支付,如退伍军人津贴、失业救济金、养老金、职工困难补助等。5、个人可支配收入(PDI)5、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DI:个人实际得到的、可用于消费、储蓄、投资的收入总和。 个人收入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PDI=PI-个人所得税 可支配收入的去向:消费和储蓄 注意:在宏观经济学中,凡是不用于消费的部分,我们都计为储蓄,不论储蓄的具体形式是什么。银行存款叫储蓄,购买证券也是储蓄。6、各指标间的关系6、各指标间的关系下面我们用1988年美国的材料来说明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到可支配收入的核算过程及相互关系。 [资料来源:美国《当今商业概览》。 单位:[10亿美元]GDP-固定资产折旧 =NDP 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 =NI NI-公司未分配利润 -企业所得税 -社会保险税 + 红利 +个人所得的转移支付 +个人所得利息 =PIPI-个人所得税 =DPInull三、GDP统计体系存在的缺陷 三、GDP统计体系存在的缺陷 1、许多具有经济价值的活动未计入 地下经济、非法经济 非市场经济 2、未能反映许多与经济福利相关的问题 GDP增长可能是以环境破坏、资源利用率下降等为代价的。 3、存在纵向比较上的问题(历史比较) 主要是基年的选择与调整,因为不同时期的商品结构很不同,给物价指数的确定造成困难。 4、各国物价水准有差异,汇率也会发生变动,各国统计水平、统计体系各不相同; 5、似是而非的结果。 1)地下经济1)地下经济地下经济是指为了逃避政府管制所从事的经济活动。 一些地下经济活动是为逃税或逃避政府的最低工资法、劳动保障法等,而有的活动本身就属于非法行为,如走私、贩毒等。由于这些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躲过了政府的记录,因此,这些交易没有被计入GDP中。 2)非市场经济2)非市场经济非市场经济活动是那些公开的但没有市场交易行为的经济活动。 家务劳动是典型的非市场经济活动,它由家庭内部成员完成,不进入市场进行交换,故无法用市场价值来衡量。 例如,当一位保姆提供家务劳动时,收入被计入GDP,但如果这位保姆与男主人结婚了,她付出跟以前相同的劳动,但这些劳动就不再被计入GDP了。因此,有人嘲笑地说,离婚可以增加GDP。 3)福利状况3)福利状况GDP并未告诉我们享受了多少闲暇?收入分配如何?环境污染到了什么程度?产品质量的改进情况? 总产出增加的同时往往会带来污染、噪音、交通拥挤。因此,在GDP增加的同时,社会福利却有可能减少。(修改:绿色GDP) Nordhaus和Tobin了一个经济福利标准(measure of economic welfare)来试图反映福利状况。 经济福利标准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加进了对闲暇、家庭劳务、收入分配、污染、城市的拥挤等调整和折算。 四、GDP增长与失业率的关系:奥肯定律 四、GDP增长与失业率的关系:奥肯定律 1、潜在GDP与实际GDP 潜在GDP: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可供利用的生产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产出的最大产量,也就是实现充分就业时会有的GDP。 潜在GDP是不断增长的,导致其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实际GD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所生产的GDP。即由有效需求水平所决定的GDP,它和潜在的GDP相对应。 GDP缺口:潜在GDP和实际GDP之间的差距。 在有效需求不足或经济萧条期间,潜在GDP大于实际GDP,二者间的差额就是萧条缺口(通货紧缩缺口); 若有更多的成年人参加劳动或增加时数,则实际GDP大于潜在GDP,二者间的差额就是通货膨胀缺口。null3、奥肯定律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Arthur Okun 1928-1980)根据美国的统计资料,测算出GDP增长与失业率的关系规律:GDP每增长2.5%,失业率下降1%。奥肯定律表明: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其中,GDP增长是相对于GDP*(“潜在GDP”)而言的,经验数据:GDP*年均增长率为3%。 理解:1)假定潜在GDP每年增长X%(经验数据为3%); 2)如果实际GDP每年增长超过潜在GDP增长的2.5%,则失业率下降1%。 注意两点:1)这是一种经验验证; 2)为调节经济提供了一种政策依据。null[例1]:1979年-1982年总统任期,其目标为实际GDP不变,已知1979年初失业率为5.8%。问:1982年的失业率为多少?(其中3%为GDP自然增长率) [解]:实际GDP不变,即未能保持与GDP*同步增长,则1982年GDP*应有3%×4=12%的增长,实际GDP相对于GDP*下降了12%,于是,1982年的失业率为: 12%/2.5+5.8%=10.6% [例2]:1988年-1992年总统任期,其目标为1992年底GDP水平达到GDP*。已知1988年初失业率为7%,自然失业率为6%。问:GDP年均增长应达到多少? [解]:GDP达到GDP*水平即充分就业,此时的失业率即自然失业率6%,则GDP年均增长为: (7%-6%)/4×2.5+3%=3.625%§8-3 宏观经济基本恒等式 §8-3 宏观经济基本恒等式 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得到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并进而得到对分析宏观经济行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这就是储蓄—投资恒等式。 国民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是要说明经济中各种经济单位之间的相互联系的 。 国民经济可以区分为由居民户和厂商所组成的两部门经济;由居民户、厂商和政府所组成的三部门经济;以及再加上国外部门的四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又称开放经济,它是现实的经济 。 从GDP指标体系可以得出宏观经济的重要关系。用Y表示宏观经济的产出/收入水平(主要是GDP),讨论如下: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1、两部门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 1)两部门经济是指只包括企业和家庭两部门。 2)模型图示 2、[分析]:假设一个经济社会只有消费者(家庭)和厂商(企业)。为简化分析,先撇开折旧和企业间接税,使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都用Y表示。此时,国民收入的构成情况将是这样: 从总需求(支出)来看: 总产出(Y)=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消费(C)+投资(I) 从总收入也就是总供给看: 总产出(Y)=要素收入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消费(C)+储蓄(S) 由于有Y=C+I,Y=C+S,所以,C+I=C+S, 即I=S I=S,这就是储蓄—投资恒等式。简单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简单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二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二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1、三部门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模型 1)三部门经济=两部门(企业+家庭)+政府部门 2)模型图示 2、[分析]: 在三部门经济中,引进了政府部门。政府的经济活动表现在,一方面有政府收入(主要是向企业和居民征税,这里先把企业税收撇开),另一方面有政府支出G(包括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以及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这样,把政府经济活动考虑进去,国民收入的构成将是这样:null从总需求来看, 总产出(Y)=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C+I+G 从总供给看, 总产出(Y)=要素收入总和=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税收 =C+S+T 由于总产出=总收入,即C+I+G=C+S+T, 所以I+G=S+T,即I=S+(T-G) 其中,T-G是政府的储蓄。T>G时,差额为预算盈余;T
/
本文档为【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度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