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吸收能力_

2014-04-12 7页 doc 60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223994

暂无简介

举报
吸收能力_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基于吸收能力的 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 作者 韦影,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年份 2007(9) 样本 本研究总共发出调查问卷268份, 收到来自浙江、广东等地的有效问卷142份,有效问卷率为53%。 样本涵盖的行业范围: 即包括软件、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制药和新材料业等高新技术企业71家, 以及机械制造、化工和纺织业等传统行业企业71家, 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与传统产业的企业所占比例各一半。 样本产权性质...
吸收能力_
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基于吸收能力的 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 作者 韦影,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年份 2007(9) 样本 本研究总共发出调查问卷268份, 收到来自浙江、广东等地的有效问卷142份,有效问卷率为53%。 样本涵盖的行业范围: 即包括软件、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制药和新材料业等高新技术企业71家, 以及机械制造、化工和纺织业等传统行业企业71家, 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与传统产业的企业所占比例各一半。 样本产权性质: 样本企业中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所占比重相对较大。 样本企业设立的年限: 样本企业既包括成立不到5年的新企业, 也包括长达50余年的老企业, 总体上以成立年数在10—15年的企业居多。 样本企业规模: 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约占25.4%, 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至3亿元之间的中型企业和超过3亿元的大型企业分别占31.7%和43%。 样本员工总人数:既有不足50人的小企业, 也有超万人的大企业。综上分析可知, 本研究样本覆盖范围较为广泛, 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研究背景 现有研究中专于探讨企业社会资本概念的研究较为缺乏, 大多数关于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在概念上仅将社会资本的概念延伸至企业层面。总体上可将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划分为两种:基于资源的概念和基于能力的概念。 为深入展开企业社会资本及其相关研究,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划分。他们所采用的研究维度主要分为三种: 一是从企业内的个人层面出发分解社会资本进行研究(边燕杰, 丘海雄,2000; 张其仔,2002);二是单从企业内部或外部联系出发划分社会资本(Cooke and Clifton,2002;张方华,2004;石军伟等,2007);三是从企业社会资本自身的特征维度出发进行研究(Nahapiet and Ghoshal,1998; Yli-Renkoet al.,2001; Landryand Amara,2002;王霄, 胡军,2005)。 自变量 企业社会资本(包括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关联维度,其中认知维度为结构维度和关联维度的中介变量) 因变量 企业创新绩效 中介变量 认知维度在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发挥效应中承担中介变量的作用 吸收能力在企业的社会资本和创新方面承担中介变量作用 主要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考虑吸收能力作用的情况下, 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和认知等三个维度的水平对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均具有积极显著的作用; 企业社会资本三个特征维度的水平通过提高吸收能力进而正向影响技术创新绩效;其中, 认知维度在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发挥效应中承担中介变量的作用。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建议以知识的获取和利用为导向, 注重企业社会资本三个维度水平的均衡提高。 研究局限性 问卷样本太少,并且问卷的结构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本文的样本选取只是选取了中国的几个城市的企业,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把认知维度作为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的中介变量,这只是实证结果的一个展示,还缺少有力的理论支撑。 未来研究方向 可以进行企业的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 研究企业社会资本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以及社会资本的三个属性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 研究企业社会资本是如何影响吸收能力,吸收能力是如何影响创新能力的。 定义 文中没有提到 测量 文中没有提到 基于吸收能力的企业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的概念模型 Inter-firm tecnology coorperation effect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firm size and specialization 作者 Frederico Rocha 期刊 The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ies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年份 1997.11 样本 资料来源于81家公司,31家日本公司,23家欧洲公司,27家北美公司。主要搜集这些公司的专利存档。其余的信息从欧洲专利办公室获得。 研究背景 实证和历史研究表明,跨领域的技术研究会提升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的生产周期,这会导致企业的技术重组,重组的一部分就是企业间的合作。在企业研究中,应该强调研究与开发的能力获得。异质性资源不可能被内化,因而,应该由联盟来获得。企业间的合作是为了避免高的沉没成本。企业间的合作会越来越频繁,多样化经营的企业会更加注重企业能力的整合。 技术合作的推动力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技术成本的上升 跨领域的合作 缩短生产周期 提升技术进步频率 吸收能力比企业内部的研究与开发更有优势,发展好的企业倾向于和其他企业合作来发展自己的技术多样化。研究与开发有利于吸收能力的提升。同时有契约的企业间合作,不会明显增加合作的成本。 自变量 R&D企业研究发展强烈程度(以专利度量) 企业的规模(以销售额来度量) 生产的专业化(以对国家的总产值的贡献率来度量) 技术专业化(以企业的专利量为度量) 因变量 企业的技术性合作倾向(以企业的共有的专利来衡量) 中介变量 无 主要结果 1.在企业R&D非常低的情况下,企业的合作倾向(吸收能力)才随着R&D增长。 2.企业规模与吸收能力成负相关,企业规模越小,越倾向于合作。 3.企业的专业化对于合作和吸收能力有轻微的影响。 4.生产专业化的企业更加倾向于合作,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5.日本企业比欧洲企业更倾向于合作。 6.企业获得异质性资源的倾向是企业合作的主要原因。 研究局限性 用专利来衡量企业的专业化程度过于片面。 选取的样本规模太小,并且不是特别具有代表性,很多企业不属于一个国家,而是跨国企业。 用销售额来衡量企业规模也不是很合理。 未来研究方向 对于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对于各变量的测量指标和测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模型: 企业合作倾向(吸收能力)=R&D+企业规模+生产专业化+技术专业化+企业的所属国别 作者 Arvind Malhotra; Sanjay Gosain;Omar A.El Sawy 期刊 MIS Quarterly 年份 2005.3 定义 Zahra and George {2002a) 把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创造和使用知识的动态能力,使企业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吸收能力包括获得,通化,转化,开发。缺陷在于只研究了企业内部的吸收能力,没有研究企业外部的吸收能力。 Dyerand Singh(1998)把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机制。 形成过程 Koka and Prescott (2002); Uzziand Lancaster (2003)发现,企业的竞争者;以技术进步为依托,会产生竞争优势。企业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就要形成吸收能力,以吸收现有的企业需要的知识,然后发展出新的知识。 Moweryetal(1996)Szulanski(1996)把吸收能力作为组织产出的预示。 企业间的共同决策机制促进信息的互通,有利于吸收能力的提升。 组织间的一体化机制:有利于吸收和同化,包括组织的共同决策,组织的过程模块化,组织的电子商务交流 合作者的信息交流系统:促进信息同化和传递,包括:组间活动的记忆机制,组间信息的解释系统。 截面化的信息传递:促进吸收能力的产出。包括信息传递才宽度,信息交换的质量,私有信息交换,合作信息交换。 吸收能力的产出,包括:组织运作的有效性,合作市场知识的创造。 ABSORPTIVE CAPACITY CONFIGURATIONS IN SUPPLYCHAINS :GEARING FOR PARTNERENABLED MARKET KNOWLEDGE CREATION Absorptive capacity, innovation and cultural barriers: A conditional mediation model 作者 Antonio L. Leal-Rodríguez, José A. Ariza-Montes, José L. Roldán, AntonioG.Leal-Millán 期刊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年份 2014 定义 按照Cohen and Levinthal (1990)对吸收能力的定义:吸收能力是对个人知识,原有知识,企业特殊能力以及获得企业外部资源的结果。知识的储存和流动促进吸收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的创新。 分类 Kocha & Strotmanna, 2008吸收能力包括内部吸收能力和外部吸收能力,是企业的创新的关键。潜在吸收能力包括获得和同化,这种能力使得公司对收购开放和同化外部生成的知识。可以使得企业评估和获得外部知识,但是不能导致知识创新。吸收能力可以对获得的知识进行改造和利用。潜在吸收能力需要高度变化的文化,而吸收能力需要稳定的文化。 形成过程 吸收能力最为推动者,促进企业产品,服务,流程的创新。 组织中的潜在吸收能力促进吸收能力,进而促进创新。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 作者 Shaker A. Zahra and Gerard George 期刊 Academy of Management 年份 2014 定义 Cohen and Levinthal (1990) 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评价,同化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Mowery and Oxley (1995)认为吸收能力是企业处理隐形流动知识的技能和处理外部知识的技能。 Kim (1997a,b, 1998)认为吸收能力是学习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分类 吸收能力包括潜在吸收能力和已实现的吸收能力。 潜在能力包括知识的吸收和同化,已实现的吸收能力包括知识的利用和创新。 影响因素 企业面临的外部知识资源的多样性和互补性越多,企业越有可能发展动态能力。 企业拥有的经验会影响企业动态能力的发展,特别是经验会影响研究的进程,和以方法为依托的外部知识的获得和同化。 企业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将会影响知识,经验和吸收能力的关系。这种外部刺激的来源将会影响企业研究的轨迹。这种刺激的强度将会影响企业对于吸收和同化外部知识的投入。 运用社会一体化机制来减少潜在吸收能力和已实现吸收能力之间的隔阂,将会提升吸收能力的有效性。社会一体化机制一方面降低知识流动的障碍,另一方面提升同化和转换能力的有效性。 对知识转换盒开发能力有着很好发展的企业,相对于没有很好发展的企业,这些企业将会更加有可能通过产品的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 企业在知识的获取和同化方面有着很好发展的话,就更加有可能保持竞争优势,因为它们在重组资源的时间安排上比其他企业更有灵活性。 制度的专属权将会调节以实现吸收能力和保持竞争优势方面的平衡。更强的制度专属权与更好的竞争力保持相联系,因为这使得被效仿的成本大大提升。低的制度专属权的情况下,只有企业拥有特殊的机制来保持他们的知识产权和能力,否则这种联系会很弱或者根本不存在。
/
本文档为【吸收能力_】,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