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 硅谷”挺进青海高原

2014-03-25 1页 pdf 530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9472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 硅谷”挺进青海高原 2 ■ 责任编辑 / 阴汉武 组版编辑 / 余敬存 ■ 投稿邮箱: hdsb@vip.163.com 2012 年 6 月 8 日 星期五 域内要闻 (上接第一版) 会上,车军平代表海东地委、地区人大、行署、地区政协向大会的召开表 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海东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是海东文艺发展史上的一 件大事,全区文艺工作者站在了新起点上,要肩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上承 传统,下启新篇,创造海东文艺事业新的辉煌。 海东是河湟文化的重要发源 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
“中国 硅谷”挺进青海高原
2 ■ 责任编辑 / 阴汉武 组版编辑 / 余敬存 ■ 投稿邮箱: hdsb@vip.163.com 2012 年 6 月 8 日 星期五 域内要闻 (上接第一版) 会上,车军平代表海东地委、地区人大、行署、地区政协向大会的召开表 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海东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是海东文艺发展史上的一 件大事,全区文艺工作者站在了新起点上,要肩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上承 传统,下启新篇,创造海东文艺事业新的辉煌。 海东是河湟文化的重要发源 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 有的大发展、大繁荣,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涌现出一大 批文学、书法、摄影、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海东 文艺事业的发展繁荣。 车军平要求,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在上级文联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时代脉搏, 弘扬先进文化,立足海东实际,服务人民群众,突出特色文化,打造文艺精 品,提高自身素养,做到德艺双馨,加强团结协作,发挥桥梁作用,为推动海 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早日把海东建设成文化强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当天,海东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召开了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议 审议通过了《海东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 会议选举产生了海东文学 艺术联合会主席、副主席及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上接第一版) 今年是海东加快推进经济建设 “三大历史任务”的关键之年。海东要实 现历史性跨越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金 融支撑。 近年来,海东投融资工作紧紧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积极构建 投融资体系,提升投融资能力。 截至去 年底,全区 9 家融资平台公司注册资本 达 19.33 亿元, 总资产达 71.1 亿元,累 计融资到位 40 亿元, 贷款余额 24.59 亿元。 全区共有融资担保公司 7 家,截 至去年底, 注册总资本为 3.2 亿元,累 计担保贷款达 9.79 亿元。 全区融资担 保平台的建设和融资工作为地方经济 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云龙充分肯定了海东金融工 作取得的成绩,并就今后工作提出了 四点要求: 一是海东发展潜力大,加 快工业化、 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 程,需要由金融提供强大支撑;二是 要高度重视金融管理工作,扎实做好 金融资源挖掘调度、金融服务体系建 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三是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地方政府组 织协调服务金融工作体系、金融知识 宣传和金融产品推介体系、财政奖补 体系;四是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地方经 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把“保增长”放在 更加突出的位置,满足地方经济社会 发展合理的信贷需求。 高云龙指出, 海东要在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和 金融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建设上走在 全省前列,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社 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努力使广大人民 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据座谈会上介绍的情况,近年来, 海东地区投融资工作紧紧围绕经济社 会发展目标任务,坚持改革创新、统筹 谋划、科学决策、扎实推进,构建了投 融资工作体系,提升了投融资能力。 截 至去年底, 全区 9 家融资平台公司注 册资本达到 19.33 亿元, 总资产达到 71.1 亿元, 累计融资到位 40 亿元,贷 款余额 24.59 亿元, 9 家公司平均负债 率为 34.6% 。去年全年, 9 家融资主体共 融资到位 16.24 亿元。全区共有融资担 保公司 7 家,截至去年底,注册总资本 为 3.2 亿元,累计担保贷款达到 9.79 亿 元。 全区融资担保平台的建设和融资 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 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元至四月份,全区 各融资平台公司共融资 12.19 亿元;各 担保公司担保总额为 5 亿元; 鑫融典 当公司为 20 家企业提供服务,过桥还 贷金额达到 5380 万元。 会上, 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省 银监局、 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青 海银行、浦发银行西宁分行、泛华建设 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分别就有关国家 金融宏观政策, 国家金融监管政策,支 持地方投融资改革创新,促进投融资方 式多元化等内容做了交流发言,并提出 了意见建议。 “中国硅谷”挺进青海高原 海东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高歌猛进 (上接第一版) 为了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各 县下大气力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 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着 力打造“高原牌、绿色牌、有机牌、富 硒牌”。 截至目前,全区农牧业产业化 重点龙头企业中 10 个产品获得 “青 海省名牌产品”认证, 2 类产品获绿色 食品认证, 12 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认 证, 3 个商标获 “中国驰名商标”, 19 个商标获“青海省著名商标”,并成功 注册了 6 个地理标志。 全区农产品市 场流通网络初步形成, 9 处农产品专 业批发市场年成交额 4 亿元; 83 处农 产品集贸市场年销售额 8 亿元;农牧 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 672 家, 拥有会员 6.35 万人。 海东地区还依托国家发展兰西 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和省委 “四区两 带一线”的发展布局,按照“园区引 领、产业集中、培育主体、提质增效” 的原则和“引大龙、扶真龙、育小龙” 的思路,引企业、扶龙头,建项目、上 产业, 全力提升园区建设的质量和 档次。 截至目前,互助、乐都国家现 代农业科技园区, 平安富硒农业示 范区及民和、化隆、循化农业示范园 区面积已分别达到 27 万亩,辐射带 动周边特色农产品基地 160 万亩,园 区累计完成投资 35.38 亿元,累计入 驻企业 107 家, 引进新品种 855 个, 新技术 225 项,新设备 262 台(套), 带动核心区农户 9.5 万多户,培训农 民 3.2 万人次, 园区就业人数达 6.1 万人。 为充分发挥全区各级农牧部 门职能作用, 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 学院、 青海大学及杨凌高科技示范 区、中科院武汉油菜所、正大、希望、 大北农等企业的联姻, 为本地企业 和种养户引进集成配套的先进养殖 管理模块。 至 2011 年底 , 全区引进应 用标准化种植、 养殖技术集成管理 模块的企业和场户达到 400 多家;聘 请两院院士在内的 15 名国内知名专 家作为海东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顾 问, 为海东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提供 科技支撑; 地县积极组织科技人员 深入基层, 从事现代农业技术的试 验、示范、推广,参与农产品生产、销 售环节,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 全程服务。 “乡村游”:富了农民乐了游人 □ 本报记者 邵秀芳 金显花 清式的茶几、供桌、太师椅,灰墙 黛瓦的农家小院, 与周边的水光山 色、翠绿的树林等自然风光、田园景 色交相辉映,前来游玩的客人或挥毫 泼墨写字作画, 或仔细品名字画,或 依栏观赏湟水美景……这份宁静来 自于位于乐都县碾伯镇杨家门村的 怡馨园“农家乐”。 连日来,陆续有挂 着不同牌照的小轿车绕过小村弯道 来到这个山坳里来休闲度假。 引胜沟的雪水滋养着这一片村 林。 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已成长为当地 的支柱产业,不仅为杨家门绿中添景, 而且帮农民增收致富。 村民孙学平看 到别人搞农家乐的生意很火, 村里的 设施蔬菜名气又大, 在去年毅然投资 200 多万元,在杨家门第一个建起了农 家乐, 还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怡 馨园。 在他的办公室,他一边接听订餐 电话,一边对记者说:“五·一开业到现 在一个月时间,我已经收入了十多万, 在县城里还小有名气咧! ” 这是乐都县发展“农家乐”的一个 缩影。 近年来 , 乐都县农家乐发展势头 迅猛,目前,全县农家乐已经达到 130 多家,成为拓宽农民增收的一个渠道。 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长期融合 的乐都不乏美誉:“人文乐都”、“彩陶 王国”、“南凉古都”、“高原小故宫”等, 随着每年举办的高原赏荷节, 河湟民 间射箭邀请赛等也逐步被外界所熟 知。 与此同时,乐都县还让农村资源参 与旅游文化区域分工合作与竞争,把 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打造。 起 草了 《乐都县加快观光农业和乡村旅 游发展指导意见》,乡村旅游有序 发展。 积极引导农家乐经营户参与乡 村旅游星级评定, 提升乡村旅游接待 能力和档次。 在政策推动下,乡村休闲 旅游业迅猛发展, 一批具有较强竞争 力的特色“农家乐”应运而生。 旅游文 化品位及现代服务能力的迅速提升, 推动了乐都县文化旅游市场的大发 展。 去年全县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 比上年增长 24% 和 50.7% 。 乐都县旅游局局长冉得军说, 为 树立乐都 “河湟文化珍藏之地、 现代 特色农业展示之地、 高原最佳人居环 境首选之地” 形象, 乐都县旅游以规 划为龙头, 文化为支撑, 配套夯实基 础, 宣传树品牌, 整体上水平, “十 二五” 末, 全县旅游基本形成六大精 品旅游品牌, 即以柳湾原始公共墓地 为代表的史前文化旅游品牌; 以瞿昙 寺、 药草台寺、 央宗寺、 石沟寺等位 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品牌; 以药草 台、 仓家峡、 央宗林等为代表的生态 旅游品牌; 以农业园区核心区和辐射 区为代表的农业观光旅游品牌; 以民 俗风情园为代表的民俗风情旅游品 牌; 以河湟碑林、 九曲黄河灯阵、 南 凉古城、 县城滨河景观带为代表的河 湟文化旅游品牌。 互助全力研究探索农业生产发展新模式 本报讯(记者梅英)今年以来,互助土族自治县创新思路,狠抓落实,特 色制种业、设施农业全面推进。 特色制种业蓬勃发展。 全县共建立制繁种基地 30 万亩,其中,在塘川、 红崖子沟等地区建立杂交油菜制种基地 3 万亩, 集约化基地 1 万亩; 在东 山、南门峡等乡镇建立常规油菜繁种基地 0.8 万亩;在蔡家堡、丹麻等乡镇 建立青薯 2 号、下寨 65 、青薯 9 号等种薯繁育基地 18 万亩,集约化基地 0.5 万亩;在台子、五峰等乡镇建立小麦制繁种基地 5.2 万亩,集约化基地 0.2 万 亩;在塘川、南门峡等乡镇建立蚕豆繁种基地 3 万亩,集约化基地 0.4 万亩。 高原夏菜绿意盎然。按照“上规模、有亮点、集中连片”的要求,在塘川镇 建立互助长白葱和娃娃菜标准化生产基地 600 多亩; 在威远镇卓扎滩建立 标准化示范基地 1600 亩; 在示范区建立互助长白葱、 西兰花标准化基地 300 多亩,使高原夏菜种植达到了 9.5 万亩。 科技推广惠民生。 把“青海 13 号蚕豆”作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新途径,大 胆探索进一步加大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终于在脑山地区成功推广。 目 前,在林川、南门峡等乡镇建立基地 1.2 万亩。 设施农业顺利推进。通过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运作等方式,在塘 川、台子、五峰等乡镇流转土地 2800 亩。 在塘川镇新建高标准深冬温室 600 栋,现已完成 220 栋。 同时,完成全膜双垄覆盖技术推广 16 万亩,建立万亩 示范点 1 个、千亩示范点 6 个、百亩示范点 16 个。 建立玉米、马铃薯膜下滴 灌试点各 500 亩、全膜油菜试点 0.1 万亩、全膜蚕豆试点 200 亩。 市场体系全面建立。 成立了互助县绿河源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设立” 台子富农蔬菜瓜果直销门店“ 26 家;威远镇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办公楼主 体已封顶;保鲜库基础工程已完工, 100 多万元制冷设备已订购, 300 万元的 交易大棚项目资金已到位。 高庙镇设施农业取得新进展 本报讯(记者阴汉武 通讯员张玉英 鲍文浩)乐都县高庙镇不断加大农 业的投入力度,设施农业取得了长足进展。 目前,该镇已投入农业生产的温 棚达 8235 栋,种植面积达 4130 亩。 近年来,高庙镇累计争取各类项目资金 816 万元,群众自筹 408 万元,对 原有的 2253 栋第一、 二代温棚进行了改造升级, 新建第三代日光节能温棚 1502 栋,新建第四代新型日光节能温棚 538 栋,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 强和完善。 他们还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建设等项目,争取项目资金 773 万元,改造灌溉渠道 38 公里,打灌溉用水井 25 眼,在柳湾等四个村安装温棚 滴灌设施 520 套,安装自动卷帘机 128 台。 高庙镇通过科技示范户的推广带 动作用和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 群众的传统种植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 多的群众意识到搭建高性能现代温棚的重要作用,使得群众对搭建高性能温 棚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种植特色农业产品,尤其是反季节蔬菜的经济效益 逐年攀升。 通过农业设施的配套,农业生产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温棚生产效 率明显提升。 目前,种植温棚的除了原有的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合作社外,出现 了越来越多的单户经营和多家农户联合经营的可喜局面。 高庙镇在不断扩大 乐都长辣椒、韭菜等优势产业的种植面积的同时,通过推广现代科学种植技 术,不断引进新品种,推广高附加农产品的试种等措施,使温棚农产品的产出 效率明显提升。 截至目前,该镇乐都长辣椒种植面积达 3080 亩,韭菜种植面 积达 1220 亩。 此外,黄瓜、西红柿、木瓜、香蕉、人参果、梯子等新品种试种成 功并在逐步推广中,并且木瓜、提子等品种的种植已初具规模。 化隆投资 490万元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 化隆讯(马春花 冶晓煌)化隆回族 自治县投资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 490 万元,同比增加 36 万元。全县补贴购置 农机具 618 台,补贴金额 239 万元, 539 户农户收益。 今年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 类含盖种植施肥机械、 田间管理机械、 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 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 械、动力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设施 农业设备和其他机械等 13 大类 41 个 小类 153 个品目。为使这项惠民政策落 到实处,化隆县农业部门严格按照资金 使用管理办法以及实施的要求,克 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多重困难,高度重 视,紧密配合、精心组织、职责明确,充 分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 宣传,全面发动,认真贯彻农业部“三个 绝不能、三个严禁、四到户”的规定和省 上的有关要求,坚持阳光操作,规范运 作,严格实行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 管理制、补贴政策公开制、受益农户公 示制、资金集中支付制、管理监督制和 绩效考核制”,规范化管理,严肃工作纪 律,做到了公开公正、科学规范、高效便 民,切实保障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 实。 农机购置补贴的顺利启动,有效促 进了化隆备耕春播工作的开展,提高了 农机化整体作业水平。 互助加大治污减排力度 守护碧水蓝天 互助讯 ( 刘雅萍 ) 近年来,互助土 族自治县将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绿色互助的重大举 措,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为目的,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的 双赢局面。 随着互助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 工业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全县 现有排污企业 80 多家, 涉及碳化硅、 铁合金、 水泥建材、 金属冶炼、 食品 加工、 养殖等多种行业。 其中, 一些 高耗能、 高污染企业对县域环境质量 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守护土乡的蓝天碧水, 实现经济 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近年来, 互助 县加大投入力度, 狠抓源头治理。 对 全县所有的企业的工业废水, 生活污 水分别配套建设了 112 套环保设施 , 总投资累计达 7000 万元, 并确保环保 设施正常运行, 运行率达 98% 。 通过 采取配套环保设施、 技术改造、 厂区 环境综合整治、 环保设施升级维护 、 排污口安装视频监控装置等措施, 引 导企业走上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良性 循环轨道。 同时, 互助县环保部门以 开展 “整治违法排污企业, 保障群众 健康” 环保专项行动为契机, 严厉查 处和有力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期 间关停违法排污企业 4 家, 淘汰落后 生产线 13 条 , 限期治理不达标企业 27 家, 处罚环境违法企业 21 家, 通 过严管重罚确保了县域环境安全。 海东要在金融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建设上走在全省前列 今年“六一”节,西宁市城中区人口和生育局联合西宁市出租车“党员示范爱心车队”的司机,带领留守和 孤残儿童参观和游览了科技馆和景色优美的湟水河森林公园,并给每个儿童送上了书包、帽子、故事书和学习用品。图 为在计划生育局干部的带领下留守儿童们参观科技馆青少年集邮展。 本报记者 / 杨展望 通讯员 / 孔令霞 摄 6月 6日,部分工程已完工的西宁市北山地质公园京韵青风景区内,游客 在欣赏美景。据了解,今年,西宁市多个主题公园加快建设步伐,其中北山地质 公园建设已近尾声。河湟公园和文峰耸翠景区也正在加紧建设当中。已再现西 宁古八景的石峡清风景区和北山烟雨景区也将于近期动工。 邓建青 摄 本报讯(记者 苏昂欠)开启新征 程,续写新辉煌。 “中国硅谷”挺进青 海高原。 6 月 8 日,青海中关村高新技 术产业基地暨海东科技园在海东工 业园区临空综合经济园平西经济区 隆重奠基,海东跨越式发展迈出实质 性步伐。 省委书记强卫等省领导出席 了奠基仪式。 国家科技部、北京市政 府、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及中关村 管委会有关领导分别参加了签约仪 式和奠基仪式。 海东地委书记于丛乐 在签约和奠基仪式上致辞。 当天, 中国工商界精英云集海 东。 60 家以中关村为主的企业、 20 家 大学科技园、 10 家专业园、 50 名留学 生前来洽谈交流, 以中关村生命园、 国际孵化器为代表的 10 个中关村专 业园区开展对口支持, 8 家企业签约 入驻海东科技园, 4 家企业举行奠基 仪式, 15 家大学科技园和 5 家专业园 签约支持海东科技园, 20 家留学生企 业签约入驻海东科技创业大厦,海东 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取得重大突破。 自 2009 年青海省与北京市签订 科技教育合作之后,在青海省委 省政府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 注与大力支持下,海东地委、行署、工 业园区管委会与中关村方面深度交 流、密切磋商,最终促成了中关村高 新技术产业基地暨科技园落户海东。 由此,海东破茧化蝶,将实现由农业 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迈进的华 丽转身。 该项目将用 3 — 5 年时间,按 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低碳、绿 色、集聚、循环的要求,将其逐步打造 成为全省高新科技产业基地、高素质 人才创业基地、 中小企业孵化基地, 成为引领全省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先 导和技术创新的重要示范区。 海东地 委书记于丛乐在致辞中指出,以签约 仪式为标志, 海东在依靠科技引领,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上翻开 了历史性的新篇章,必将对青海乃至 兰西经济区未来经济社会的跨越发 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作为全国 首家在北京市以外由中关村管委会 支持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青海 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暨海东科 技园的建设,必将为海东进一步拓展 发展空间、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发展 方式、加快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带来重 大机遇与动力。 海东科技园正式成立于 2O12 年 3 月,是海东工业园区的园中园,一期 规划面积 2180 亩,位于曹家堡临空综 合经济园的平安县柳湾村,交通、地理 条件优势明显。 科技园依托中关村高 新技术产业优势,以智力密集为依托, 以开发高新技术和实现科技成果的产 业化和国际化为目标,通过软、硬环境 的局部优化,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 结合, 建设成为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基地。 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 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是我国最具 代表性的高端产业功能区。 其中,大 学科技园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及首都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 海东科技园 ) 是中关村园区在北京市 外建立的第一个辐射基地,中关村国 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委会将积极推 荐中关村园区高科技企业到海东科 技园落户和发展,推动中关村园区内 26 家大学科技园在海东科技园建立 分园,并在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企业 孵化等方面对海东科技园进行支持。 海东地区将配合和优先支持中关村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管委会推荐的 高科技项目和企业,对入驻企业在税 收、土地、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国家 西部大开发和青海相关地方优惠政 策服务。 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 海东科技园 ) , 计划在 5 年时间内实 施 “ 5318 ”工程 ( 即 :力争在五年时间 内, 入驻科技型企业达到 300 家,园 区总产值达到 1OO 亿元, 凝聚各类 高端人才达到 8000 人 ) 和“ 5223 ”工程 ( 即: 5 年内, 吸引海归 200 人, 博士 200 人 , 技术和管理领军人才 300 人 ) ,建立青海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 园等 10 个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的专业 园,搭建企业孵化平台、金融服务平 台、人才培育平台,设立博士后科研 工作站, 建成国家级重点试验室,引 进风险投资公司和培育上市公司。 通 过科学规划、精心建设,将海东科技 园打造成为青海省的 “科技创新中 心、人才集聚基地、创业孵化基地”。 目前已有 8 家企业签约入驻海 东科技园,项目包括计划投资 1 亿元 的百能储能项目、 计划总投资 1.5 亿 元的能高新能源项目、 可提供 1600 个机架服务能力的中国移动青海公 司(云计算)数据中心、拥有 10 个专 业园的海东科技创业大厦、计划一期 投资 5000 万元的道通新一代信息物 联网、总投资 3 亿元的汉纳新媒体和 节能环保园组团 (小型风力发电机、 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 皇品 LED ) 项目。 海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豪迈出 发。
/
本文档为【“中国 硅谷”挺进青海高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