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次按真面目:從天使到魔鬼

2010-02-20 5页 doc 52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2226

暂无简介

举报
次按真面目:從天使到魔鬼次按真面目:從天使到魔鬼           Ref:2007.09.03   亞洲國際工商資訊 次按真面目:從天使到魔鬼 六月份爆發第二輪次按危機以來,債市、股市、匯市空前動蕩,全球金融市場,一時風聲鶴淚,要不是各國貨幣當局及時出手,兼仍處升勢的全球經濟為之提供長遠的信心支持,還不知“次按”要搞出多大的事情來。 “完美無缺”的金融創新 事情還得從居民按揭貸款說起。根據風險收益對稱原則,美國的按揭貸款大致分為三類:最優(Prime)按揭貸款、超A(Alt-A)按揭貸款、次優或次級(Subpri...
次按真面目:從天使到魔鬼
次按真面目:從天使到魔鬼           Ref:2007.09.03   亞洲國際工商資訊 次按真面目:從天使到魔鬼 六月份爆發第二輪次按危機以來,債市、股市、匯市空前動蕩,全球金融市場,一時風聲鶴淚,要不是各國貨幣當局及時出手,兼仍處升勢的全球經濟為之提供長遠的信心支持,還不知“次按”要搞出多大的事情來。 “完美無缺”的金融創新 事情還得從居民按揭貸款說起。根據風險收益對稱原則,美國的按揭貸款大致分為三類:最優(Prime)按揭貸款、超A(Alt-A)按揭貸款、次優或次級(Subprime)按揭貸款,相應貸款人的信用依次降低、需支付的利率依次提高。其中,次級按揭貸款,主要提供給那些信用分數低、並缺失收入證明的購房者。 在這種情況下,低收入或工作不穩定的人,由於信用較低,若想擁有自己的住房,只能以較高的按揭利率,為貸款支付更大的代價,這進一步限制了他們的支付能力與購房需求。同時,對於銀行來說,存款的期限一般較餖,按揭貸款的期限一般較長,只有較高貸款利率才能與資金的限期結構相匹配,但這又面臨著其他金融機構(如貸款協會等)的競爭壓力。也就是說,這種金融安排,雖然符合經濟學原理和商業經營原則,但借貸雙方都不是很爽。 這時候,腦袋靈光的美國人,具體地說是華爾街的那些精英們,玩起了稱之為“金融創新”的遊戲,開始了製造“天使”的過程。為了讓低收入者貸得起款,他們推出了各類新的貸款產品,如無本金按揭、浮動利率按揭、甚至負本金按揭(開始時還款額低於利息本身)等;其共同特點是:最初的還款額很低,一段時間之後,還款額陡增。這些寅吃卯糧式的創新,尤其集中在次級按揭上:據估計,浮動利率貸款在最優按揭貸款中的比例不足20%,但在超A和次級按揭貸款中,則分別佔到60%和85%。 貸不起款的人,現在貸得起款了,但商業銀行或貸款公司卻有點麻煩:信用低、無收入證明的人,違約風險本來就大,寅吃卯糧與還款額陡增,無疑進一步加大了未來的違約風險。不用擔心,新貸款產品只是華爾街精美們“金融創新”的起點,他們早就為銀行或貸款公司想好了出路,此即“資產證券化”,即以這些次級按揭貸款收益作為資產和抵押品,使之生成標準化的、具有高級流動性的可交易債券,然後將它們賣給投資銀行。這樣,商業銀行或貸款公司的風險,就轉化為投資銀行持有的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產品。具體來說,賣出這些抵押債券後的貸款公司或商業銀行,已經變成了不必承擔任何風險的“二道販子”:它們僅負責從按揭者手裏收集本金和利息,然後“公事公辦”,把它們傳遞給抵押債券的購買者,至於購房者還不起欠款的違約風險,那也是購房者和投資銀行之間的事情,同貸款公司或商業銀行無關。 作為“金融創新”的高手,投資銀行自然有規避風險之道。它們首先將這些抵押債券分類、切割,然後同其他債券或金融衍生產品混合,以形成風險收益不同的、形形色色的債務低押債券(CDO),再經過穆迪、標準普爾等評估公司的評級和一系列包裝後,將這些CDO分門別類地出售。高級別、低風險的CDO成了保險基金、養老金等的搶手貨;至於風險最高、收益亦最高的那部分,它們想到了酷愛“刀口嗜血”的對沖基金。這些高風險的CDO,可以直接賣給對沖基金,但更多的時候,投資銀行會親自成立一些對沖基金,把這些高風險CDO剝離給這些對沖基金。至此,投資銀行從商業銀行或貸款公司那裏繼承的風險,亦基本轉化完畢。 “皆大歡喜”的神話 華爾街精英們的“金融創新”,可以說是皆大歡喜:低收入者可以一圓自己的住房夢;商業銀行或貸款公司在擴大顧客群的同時,可以坐收高利息的按揭貸款,而不必承擔任何風險;投資銀行不僅擴大了資產管理規模,盡享各類費用收入,而且將風險擺脫得乾乾淨淨;對沖基金雖然承擔了最後的風險,但通過被複雜的技術處理、衍生後的衍生、合成後的合成,其持有的金融產品已經同“次按”十萬八千里了,而高收益卻實實在在、近在眼前的。 同時,CDO的交易與投資,一般都在機構投資者之間進行,外界難以瞭解其內幕細節。不過,這些金融機構創新的現實成果卻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儘管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以來,美國的房價節節攀升,但美國居民的住房自有率,卻由一九九五的64%,快速升至二00六年的69%,其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自有率升幅更快,約超出高收入家庭2個百分點。 尤其是二000年美國科網泡沫爆破和二00一年九.一一事件之後,為了防止經濟衰退,美國步入減息週期,美聯儲連續10餘次大幅減息,聯邦基金利率降至半個世紀來的低水平,令美國的房地產市場迅速升溫,並成為帶動美國經濟增長的重要發動機。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在次按及CDO等方面的金融創新功不可沒。二00三年,次級與超A按揭貸款僅佔當年按揭貸款總量的15%,二00六年已增至46%,接近按揭總量的一半。 顯然,華爾街精英們在次按與CDO方面的創新,確實創造了一個滿足各方需要、人人皆大歡喜的神話,金融界、學術界及政府部門無不歡欣鼓舞。就連一向謹慎的原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二00四年亦對那些在金融創新面前仍有些謹慎的貸款機構,發出了抱怨之聲:“如果貸款機構能提供比傳統固定利率貸款產品更為靈活的選擇,那麼美國民眾將受益匪淺”。 面對這種誘惑,各類投資者開始湧入了CDO市場,推動了該市場的急劇擴張。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新發行的CDO在二00四年是1,570億美元,二00五年為2,490億美元,而二00七年第一季度就達到了2,500億美元。目前,美國住宅按揭抵押債券的規模已高達5.5萬億美元。而美國證券業及金融市場協會的數據顯示,美國CDO市場上流通的證券總價值,己超過9萬億美元。當然,在這些CDO中,次按所佔的比例有限,但經過多次的證券化過程和必割包裝,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不僅如此,在美國、尤其是最近幾年,次按證券化所形成的債券,在CDO中的比例並不低;如穆迪和摩根士丹利估計,在二00六年美國銷售的3,750億美元的CDO中,次按債券約為1,000億美元。 神話的破滅 在樓價上升時期,次按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由於美國二手房市場發違,即使購房者無力還款,也可以輕鬆地出售房產,套現離場。不過,近兩年的情況發生了許多變化,尤其是美國進入加息週期,美聯儲連續17次加息,令聯邦基金利率亦隨之水漲船高,導致次按業主的供款能力大大降低,樓價亦掉頭向下。樓價轉向,令次按所隱藏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天使”露出了猙獰的“魔鬼”面目。 具體而言,隨著美聯儲多次加息,美國樓市開始向下調整,樓價下跌、樓市萎縮。全美住宅建造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me Builders)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的房屋市場指數值HMI),由二00五年七月的70,降至二00六年七月的39和二00七年的24。樓市的急劇惡化,令房屋遭受銀行查封的案件迅速增加,今年上半年達到92.6萬件。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協會的數據亦顯示,二00七年第一季度,美國90天及以上次級按揭的嚴重違約率平均達到8.3%,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的比例也超過了2%。 如果說樓市為“體”,那麼次按就是“皮”,所謂“皮之不在,毛將焉附”,樓市和次按出現了問題,早晚會引發CDO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的動蕩,但有關方面並沒有做出及時有效的反應。包括美聯儲在內,它們在開始時都估計不足,認為次按債券所佔比例不大、影響有限,但它忽略了這樣的事實:一顆老鼠屎很小,但它足以壞掉一鍋粥。 商業銀行或貸款公司,由於能夠將次按的違約風險轉嫁給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對次按缺乏監管和風險控制。殊不知,在現代經濟體系中,所有金融機構和整個金融市場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的資金來源,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商業銀行。一旦投資銀行和對沖基金出現問題,必然會波及商業銀行。事實上,近來各主要經濟體央行紛紛向商業銀行大規模注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次按危機引發的對沖基金清盤,已經威脅到了商業銀行和信貸市場上的流動性。 另外,複雜的技術操作,令次按債券深深隱藏在龐大的CDO中,保險基金、養老基金等穩健型機構投資者,在購買CDO時很可能已經在不知不覺之間陷入次按陷阱。就是投資銀行與對沖基金本身,它亦往往難以在第一時間將次按帶來的損失計算得清清楚楚,並採取相應的風險化解措施。同時,由於CDO交易多在機會投資者之間進行,缺乏公開性和透明性,外界難以估量影響究竟有多大。事實上,正是由於次按、CDO交易及對沖基金本身缺乏透明性,加劇了市場的恐慌心理,令除國債外的整體債券市場需求枯竭、有價無市,投資者擠兌基金、對沖基金沽售套現,形成了證券市場中的惡性循環和投資者間的悲觀情緒。一旦市場悲觀情緒彌漫,在現化金融體系下,這將是很可怕的事情:市場信心崩潰,導致債券有價無市;若A無法賣出次按債券,也就沒有錢來還其欠B的債務,B也就沒錢還C機構的賬,D乃至X可能真的有錢,但卻緊緊攥在手裏,因為他們不相信其他人會還錢,於是惡性循環愈演愈烈。 次按風暴衝擊全球金融市場 如果次按僅僅對美國的對沖基金、投資銀行、商業銀行、以及區域性證券市場造成衝擊,問題也還不大。事實上,現代國際金融體系的特徵,尤其是低息的日元資產,一度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重要資金來源。美國次按危機會誘發日元的套息交易活動,進而影響整個國際金融市場的資金流動、甚至主要貨幣的匯率。八月中旬,受對沖基金平倉、日元套息交易衝擊,日元創下了一九九八年以來的單周最大升幅,對美元匯價十七日一度摸高112。 次按及其引發的債市、股市、匯市惡性循環,令八月的國際金融市場血雨腥風。儘管八月九日至十七日之間,各國央行投入的救市資金合計達3.3萬億港元,但全球股市仍呈大幅震盪下挫之勢,歐美、亞洲等地的股市幾乎無一倖免在七月三十一日至八月十七日之間,環球主要股市共蒸發2.08萬億美元市值。 可以說,如果缺乏足夠的應對措施,次按有能力擊垮包括債市、股市、匯市在內的整個金融體系。次按危機初期,美聯儲明顯估計不足。確實,次按本身的規模不大,但它對金融市場的影響程度絕非僅僅限於自身規模。如果市場信心出現問題,那麼,次按的高槓桿、及其同CDO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的關係,決定了它有足夠的能力,將市場整個搞壞。 八月九日以來,為了舒緩信貸市場的流動性壓力,各主要經濟體貨幣當局向貨幣市場注資數千億美元,金融市場漸趨穩定。尤其是美聯儲十七日下調貼現率後,主要資本市場出現了明顯的反彈。 儘管如此,斷言次按危機已經過去,仍然為時尚早。不論是央行注資還是降低貼現率,其主要作用均在於舒緩信貸市場流動性壓力、穩定市場信心,它影響的是次按危機對金融市場產生影響的中間傳導機制,而不是次按本身。未來一段時間,次按及其對投資銀行、對沖基金的影響依舊,而它們對證券市場、信貸市場的影響,則決取於央行的貨幣措施和市場信心,這是一個動態互動的過程。 長期而言,次按從“天使”到“魔鬼”的墮落,反映了任何創新都伴有相應的風險,反映了對沖基金缺乏透明性及監管缺位。加強對沖基金、金融衍生產品交易、證券評級等領域的透明性,強化風險管理和監管機制,是人們從此次“次按”危機中應該學到的教訓。 資料來源:香港<<紫荊>>雜誌二00七年九月刊內同名文章,作者:華竺(北京),特許本中心轉載。 � EMBED Word.Picture.8 ��� PAGE 5 亞洲(澳門)國際公開大學,現代管理研究中心編輯 _1128864750.doc
/
本文档为【次按真面目:從天使到魔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