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美国推进快速全球打击计划

美国推进快速全球打击计划

2014-03-12 5页 pdf 1MB 5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0297

暂无简介

举报
美国推进快速全球打击计划2010/08新时代国防 5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提出建立“无核武器世界”,推动核武器削减;同时加快发展“快速全球打击”(PromptGlobalStrike)计划,力求具备1小时内用常规武器对全球任何目标实施打击的能力。快速全球打击武器正在成为美军新的非核战略威慑手段。它不仅具有战略威慑性,而且具有实战灵活性,使美国有可能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减少对核武器的依赖。快速全球打击概念的演变“快速全球打击”的概念是2002年首次提出的,经过美国国防部和各军种的研究与实践...
美国推进快速全球打击计划
2010/08新时代国防 5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提出建立“无核武器世界”,推动核武器削减;同时加快发展“快速全球打击”(PromptGlobalStrike),力求具备1小时内用常规武器对全球任何目标实施打击的能力。快速全球打击武器正在成为美军新的非核战略威慑手段。它不仅具有战略威慑性,而且具有实战灵活性,使美国有可能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减少对核武器的依赖。快速全球打击概念的演变“快速全球打击”的概念是2002年首次提出的,经过美国国防部和各军种的研究与实践,逐步走向成熟,正在物化为新型武器装备和作战能力。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在2002年发布的《核态势审议报告》中,美国首次提出快速全球打击的概念,即改变战略力量的构成,增加非核打击力量(包括常规打击和信息战)作为战略核力量的补充,并与之一起构成战略威慑力量。非核打击力量的提出加快了快速全球打击能力的发展。美国2006年《四年防务评审》报告提出“建立有针对性的威慑能力”,即在保持核威慑的同时发展各种常规打击能力,明确将快速全球打击列为需要优先发展的重点能力之一,打击目标包括恐怖分子网络、攻击美国及盟国的弹道导弹、敌方预警雷达、使卫星失能的地基激光武器、移动式导弹发射器等。2008年10月,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美国常规快速全球打击:2008年及以后的问》报告中,“常规”被定义为非核,“快速”被定义为在发射后1小时内实现打击,而“全球打击”则指“以数米的精度打击世界任意目标”。2009年6月,美参联会副主席卡特赖特称,对全球快速打击的低端需求是实现在1小时内打击全球任何目标,目前的备美国推进快速全球打击计划选是发展常规战斗部的洲际弹道导弹和助推-滑翔式导弹;远期需求是具备在数毫秒内打击任何目标的能力,而目前唯一能够实现该能力的领域只有网络-电磁空间。美国2010年发布的《四年防务评审》报告提出,将继续增强未来的远程打击能力。而2010年4月发布的新版《核态势审议报告》认为,在应对时间敏感目标的威胁时,非核快速全球打击有独特的价值。美国政府正在研究,如何在不影响与俄罗斯和中国核战略平衡的前提下,通过快速全球打击提高应对地区威胁的能力。快速全球打击的能力需求根据美国防部制定的快速全球打击武器研发计划,新的武器系统必须具备4种作战能力。一是瞬间打击能力。打击目标主要是转瞬即逝的时间敏感目标和高价值目标,如恐怖组织的会议场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发射平台等。因此,快速打击武器必须能够在接到命令后1小时内,对全球任一目标实施打击并予以摧毁。二是远程作战能力。快速打击武器要能够从美国本土打击境外任何目标,作战距离约10000~12000千米。三是隐身突防能力。各国正在竞相发展空中预警和电子干扰技术、提高拦截水平,而快速打击武器系统要在数年后才投入使用,因此,该武器在阶段就必须充分考虑隐身突防能力,以满足若干年后的战场环境要求。四是精确打击能力。快速打击武器将装备威力不大的常规弹头,因此对打击精确度的要求非常高,力求做到“一击中的”,以降低附带损伤、减少外交纠纷。推进快速全球打击的举措快速全球打击计划是由布什政府提出的,由于方勇综合述评6 新时代国防2010/08综合述评担心可能招致“核误判”,美国国会对发展该计划存在较大争议,因此计划进展不大。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在提出削减核武器的同时,对发展快速全球打击计划表现出积极态度。除了加大经费投入外,还指定专门机构负责该计划的统一管理,制定相关作战条令并开展演习,指导快速全球打击能力的发展。加强计划的统一管理美国防部确立了战略层面的领导机构,以加强对快速全球打击计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快速全球打击计划原先由战略司令部下属的空间与全球打击联合赋能司令部管理,包括制定全球打击和计划,负责快速打击武器的指挥控制。2010年3月,美国国防部决定改由空军统一管理各军种的快速全球打击计划,空军则将管理工作从下属的航天司令部转交给2009年8月成立的全球打击司令部。全球打击司令部除了管理空军的战略核导弹和战略核轰炸机外,还管理常规快速全球打击武器,在平时负责维持一支安全、可靠、有效的战略威慑力量,战时则根据战区指挥官和美国总统的命令实施全球打击作战行动。这标志着美军快速全球打击计划从概念阶段迈向具备实战能力的阶段。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为了改变对快速全球打击计划的投资过于分散的状况,确保计划经费的落实,美国国防部从2009财年开始为快速全球打击计划设立统一账户,将分散在各军种的经费进行统管。2009财年为快速全球打击计划拨款1.176亿美元,2010财年拨款1.658亿美元;在2011财年国防预算中又为快速全球打击计划申请2.39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44%;计划在2015财年前总共为该计划投资20亿美元。制定相关作战条令为指导快速全球打击能力建设,美军还开展了相关作战条令的制定工作,在参联会关于国土安全和国土防御的两个联合条令中描述了快速全球打击的作战应用。条令明确,快速全球打击是为打击战略目标而实施的快速规划、有限时间段内的远程精确攻击。美国空军部2006年12月发布的《空军作战概念》提出,快速全球打击是在不事先发出警报的情况下,快速地在全球任何地点攻击敌方舰队或稍纵即逝的高价值目标,以实现国家的战略目标,也是削弱敌方“反介入”能力的重要手段。美军还通过作战演习,将快速全球打击概念融入联合作战能力之中。美军战略司令部从2005年11月开始,就将快速全球打击纳入年度“全球闪电”、“全球风暴”和“全球雷电”演习中。快速全球打击武器备选方案美国国防部对快速全球打击武器系统提出了一系列备选方案。受到需求、经费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备选方案仍在不断调整中,以下几种方案的可能性较大: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式导弹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式(HypersonicBoost-Glide,HBG)导弹的设计思想是将火箭助推与无动力高超声速滑翔技术相结合。整个飞行过程是:助推火箭将弹药投送装置助推到100千米以上的高空,然后关机并分离;之后,弹药投送装置在大气层外惯性飞行;在到达目标区域附近时,弹药投送装置下降进入大气层,依靠气动升力作远距离高超声速滑翔机动飞行;在目标上空30千米左右,发射精确制导弹药攻击目标。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式导弹具有与传统洲际弹道导弹完全不同的弹道,可以有效避免战略核导弹携带常规弹头可能招致的“核误判”,“高超声速技术飞行器”(HTV)计划的目标是最终研制出“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HCV)。2010/08新时代国防 7综合述评是美军当前快速全球打击武器的发展重点,并可能成为美军实战部署的第一种快速全球打击武器。目前,美军主要通过“猎鹰”计划和“常规打击导弹”计划,发展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式导弹。“猎鹰”(ForceApplicationandLaunchfromCONUS,FALCON,意译是“从美国大陆使用和投射军事力量”)计划是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和空军于2003年联合推出的战略武器技术项目,目的是演示验证能够实施全球到达任务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最终开发出可重复使用的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HypersonicCruiseVehicle,HCV)。该计划研制了3种“高超声速技术飞行器”(HypersonicTechnologyVehicle,HTV)。HTV-1飞行器由于表面前缘曲线分层问题未能解决,于2006年5月取消。HTV-2是一种无动力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最大速度超过20马赫,可在2小时内打击16000千米外的目标。它采用GPS/惯性组合导航系统,圆概率偏差为3米。2010年4月,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进行了首次HTV-2飞行试验,用“弥诺陶洛斯-4”运载火箭将HTV-2送至预定分离点,HTV-2在飞行速度超过20马赫的情况下与火箭上面级分离;但在发射9分钟后,HTV-2与地面控制站失去联系。试验虽未取得成功,但验证了助推火箭与高超声速飞行器分离的技术,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计划于2011年进行HTV-2的第二次飞行试验。目前,美国还在开展HCV缩比技术验证机HTV-3的设计,以及HCV推进方案的选型工作。“常规打击导弹”(ConventionalStrikeMissile,CSM)是美国空军正在研制的另外一种快速全球打击武器,以“猎鹰”计划的“高超声速技术验证机”为基础进行研制。它也是一种无动力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在大气层内滑翔时间约800秒(后续型号将达到3000秒),最大飞行距离11000千米,可以投送包括“小直径炸弹”、“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情报/监视/侦察/毁伤评估无人机等多种有效载荷。目前,“常规打击导弹”的研制已进入第二阶段,将开展载荷投送飞行器的实际设计、研制和飞行试验。美空军计划在2012年初进行“常规打击导弹”投送载荷飞行器的飞行试验,2017~2020年在本土部署首个“常规打击导弹”系统。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高超声速巡航导弹(hypersoniccruiseMissile,HCM)是一种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可在大气层内实现高超声速飞行的巡航导弹,通过前沿部署执行快速全球打击任务。现役亚声速巡航导弹打击1000千米外的目标需要1个多小时,而高超声速巡航导弹不超过10分钟,在打击导弹发射架、航空母舰等高价值机动目标和时间敏感目标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高超声速巡航导弹在撞击目标时的巨大动能,还能有效提高对加固目标(包括深埋地下目标)的打击能力。X-51A“驭波者”(WaveRider)是美国空军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于2003年联合发起的一项计划,主要目的是验证超燃冲压发动机用于高超声速飞行X-51A“驭波者”(WaveRider)验证了超燃冲压发动机用于高超声速飞行的可行性。8 新时代国防2010/08的可行性,远期应用背景是发展飞行速度大于7马赫(8000千米/小时)、射程1300千米、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2010年5月,X-51A进行首次高超声速飞行,飞行速度达到5马赫,超燃冲压发动机运行约200秒,远远超过2004年11月X-43A高超声速飞行器运行时间12秒的纪录,标志着实用化的超燃冲压发动机首次完成高超声速飞行。美国计划于2010年进行4次X-51A飞行试验,以进一步验证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各项关键技术。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预计在2020年左右具备初始作战能力。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OrbitalTestVehicle,OTV)是一种可以重复使用、利用自身有效载荷舱部署小型航天器的空间飞行器。2010年4月,美国空军首架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由“宇宙神-5”运载火箭发射入轨,标志着可重复运载技术取得新的突破,也为美国发展快速全球打击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撑。由于X-37B飞行器具备在轨驻留能力,可根据作战指令快速再入大气层或在轨投放武器,对地面时间敏感目标和高价值目标实现快速打击,因此被美国防部列入可提供“全球快速打击”能力的远期备选方案,目标是在2030年左右具备1小时内精确攻击远程目标的能力。“常规三叉戟改装”计划美国海军于2006年3月公布了“常规三叉戟改装”(ConventionalTRIDENTModification,CTM)计划,旨在将美海军现役的“三叉戟”潜射弹道导弹的核弹头改装为常规弹头。改装后的“三叉戟”导弹外形与核洲际导弹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采用了新的常规弹头,提高了末段导航与控制能力。经过改装后,导弹命中精度从90~120米提高到10米以内,射程约7500千米,可以在接到作战命令后1小时内对全球任何地方的目标实施快速打击。美海军规划每艘“俄亥俄”级潜艇携带22枚“三叉戟”核导弹和2枚“三叉戟”常规导弹。但是,由于担心“常规三叉戟改装”计划可能会造成核误判,美国国会一直没有批准为该计划拨款,该计划有可能被取消。美军涉及到快速全球打击的武器还有海军的可修正弹道的“潜射全球打击导弹”(Submarine-LaunchedGlobalStrikeMissile,SLGSM)和陆军的具备高超声速滑翔能力的“先进高超声速武器”(AdvancedHypersonicWeapon,AHW)。后核武器时代的战略杀手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核力量,在常规武器方面也具有绝对优势,但仍然积极发展快速全球打击计划,这表明美国维持“一超独霸”战略地位、谋求常规战略威慑能力、以保护美国利益的决心没有改变。快速全球打击是一种非核战略威慑手段核武器威力巨大、附带毁伤效应持久,不便轻易使用。因此,核武器被视为一种战略威慑力量,而非实战武器。快速全球打击武器则不仅具有突出的战略威慑性,而且具有实战可用性。美军认为,对付潜在的军事对手以及拥有大规模毁伤性武器的国家和组织,更适用“量身定制”的威慑,而不是冷战时期传统的战略核威慑。快速全球打击武器所拥有的打击速度和全球到达能力,有助于美国实施“量身定制”的威慑。未来的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受到美国国内政治、技术发展水平和军控条约的限制,快速全球打击计划的发展前途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快速全球打击计划所面临的最现实、最受质疑的问题,就是可能由于“核误判”而引发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综合述评2010/08新时代国防 9意外核战争,许多分析家担心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可能会将快速全球打击武器误判为战略核武器。尤其是“三叉戟”型常规导弹与核导弹几乎没有任何区别,拥有相同的外形和飞行速度,并且从同一地点发射,极有可能被误认为发射的是核导弹。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并开展与俄罗斯等国的合作与沟通,可以减小“核误判”的可能性。如美国可以邀请他国检查快速全球打击武器的发射井,或在发射携带常规弹头的弹道导弹时预先通知有关国家,让它们确信发射的不是核武器。目前,美国已同意在进行重大弹道导弹试验或卫星发射时通告其他核大国。此外,助推-滑翔式导弹具有与传统弹道导弹不同的弹道轨迹,而且部署地点将与美军目前的洲际弹道导弹基地区分开。这样,具有战略预警系统的核大国就可以从发射位置确定是常规打击还是核打击,有助于减少误判。快速全球打击武器仍需突破一些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技术。目前,快速全球打击计划的各个备选方案都面临着一些共性的关键技术问题,如热防护问题,制导、导航和控制精度问题,推进系统的研制问题等。助推-滑翔式飞行器的热防护系统必须保证它在再入大气层后,能够高超声速飞行3000秒。当前所采用的热防护系统重量较重、体积庞大,不适宜在大气层内较长时间滑翔飞行。新型热防护系统的开发面临许多技术挑战,包括气动热力负载和烧蚀率的精确预测技术、大型碳-碳复合材料的规模制造技术、保护再入飞行器内部部件的绝热技术等。此外,高超声速巡航导弹还需要突破高超声速推进、发动机和机身一体化、热防护材料等关键技术。国际军控条约对美国发展快速全球打击能力将会有一定限制。2010年美、俄新签署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对快速全球打击武器的种类、部署数量和地点做出了限制。该条约要求美国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等投送工具的数量不超过700件,携带的弹头数量不超过1550枚,条约并没有对弹道导弹是“核”还是“非核”加以明确。受此限制,美国不可能大量部署快速全球打击武器。总体来看,国际军控条约对美国发展快速全球打击武器有一定限制,但影响有限。可能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美国通过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已经打破了与俄罗斯的战略平衡;而加快发展快速全球打击武器,将进一步巩固美国对俄罗斯的战略优势。俄罗斯对美国加快发展包括快速全球打击武器在内的非核战略威慑力量表示强烈反对,并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在与美国签署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后,俄罗斯表示,如果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发展快速全球打击武器,对俄罗斯的核心利益构成威胁,俄罗斯将退出该条约。同时,俄罗斯自己也在积极发展常规战略威慑能力。俄罗斯2010年2月公布的新《军事学说》强调,高精度常规武器将与战略核力量一起,构成俄罗斯战略威慑力量的主体。俄罗斯正在对图-160战略轰炸机进行改装,使其能够执行远程常规打击任务。未来,美、俄之间围绕常规战略威慑力量的较量将更趋激烈,有可能引发两国之间并带动更大范围的新一轮军备竞赛。高度(千英尺)范围(海里)几种快速全球打击武器的弹道比较弹道导弹常规三叉戟改装潜射全球打击导弹先进高超声速武器常规打击导弹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综合述评
/
本文档为【美国推进快速全球打击计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