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感动的心境和北村

2010-01-17 50页 doc 381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0550

暂无简介

举报
感动的心境和北村感动的心境 李俊佑 没有特别注意,也许不能体会神的恩典是这么地大。   星期一下午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老师指定了阅读的书籍,感谢玫瑰有刺。原本是必读的课本,所以才忍耐地去读它,却没想到神带著隐藏的祝福,透过书本的话激励我的心。「世途漫漫,固然有阳光的晴和,花香烂漫,却也避免不了荆棘和蒺藜,我们远分辨不出哪一样教导我们更多。」圣经哥林多后书十二章第七节至第十节这么写著:「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为这事,我三次求过主,叫这刺离开我。他对我说:『...
感动的心境和北村
感动的心境 李俊佑 没有特别注意,也许不能体会神的恩典是这么地大。   星期一下午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老师指定了阅读的书籍,感谢玫瑰有刺。原本是必读的课本,所以才忍耐地去读它,却没想到神带著隐藏的祝福,透过书本的话激励我的心。「世途漫漫,固然有阳光的晴和,花香烂漫,却也避免不了荆棘和蒺藜,我们远分辨不出哪一样教导我们更多。」圣经哥林多后书十二章第七节至第十节这么写著:「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为这事,我三次求过主,叫这刺离开我。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为基督的绿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甚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感动的原因不是像保罗一样有坚固的信仰和对神的信心,而是主耶稣透过保罗的生命见证,在近两千年之后仍旧安慰拥抱我们。   我从哪里长进呢?是完全的顺境,或是挥之不去的刺呢?感谢主!赐我苦难;感谢主!我虽有苦难,你却和我同行,使我刚强;感谢主!我软弱,才能荣耀你,而不是看起来刚强的我。   我感动,因为我能感动。如果你发现有一天你心死了,我想你就能体会这句话。想哭,却没有眼泪;有句话明明切中心声,却没有任何知觉。   神正慢慢地医治两年来我破碎的心。   重建的过程是苦的。立下心志要好好读经祷告,好好读书,却总是不停地跌倒;别人随便抄袭的作业九十分,我认真地写,却拿个不及格。甭说灰心,在自己和他人的期望下,早就狠狠地摔了不知多少次,叹息多少回。但,我若不爬起来再走,撒但就要硬生生地把我再拖下去。常常在绝望里头,我只知道,耶稣在等我。   神医治!感谢主!我想起彼得奉耶稣的名叫生来是瘸腿的起来行走时,是多么地喜欢呀!这痊愈比金银都来得好!   感动的心境,就是这么喜乐。神的恩典不只够用,甚至满溢出来。感谢主。 爱是永不止息 ---------------------------------------------------------------------------------------------------------------------- 好冷,我觉得。洗完澡后总算温暖了多。   好久,没有在版上写写自己的心得了。一方面时间不多,再来要花好多电话钱。   有点儿晚,想起医生嘱咐要早点睡,不然身体只会恶化下去,但在这个时候,怎能让睡觉,可惜了满心的感动呢?来回台南台北之间,不过二十来个钟头,却有说不出的无限感动。看看大四这半年,做了一大堆傻事,但却是充满了主的恩典和喜乐。就像在又湿又冷的这时候去到台南,参加学弟的受洗,两个人相聚的时间连我坐车的时间都比不过,回来还要练诗,写、程式和卡片,准备为福音茶会且现在正在写的分享内容,我自己都看不出来,这到底有什么聪明的地方。我却好感恩,就像平常一傻起来一样,接下来就是感恩。   最近好像不能抓著一股傻劲等著神的恩典了。倒也不是神的祝福短少,只是我该开始学著负些责任。长大了,好像也有那么些坏处,不再是小小朋友等著圣诞老公公发糖,而是自己该是扮圣诞老公公发糖的时候了。   「怪老头」。也许哪一天也有一群孩子这么叫我吧。   好想看看下雪的样子。从来没看过呢!天父爸爸好手艺,创造了雪这玩意儿。不过它一直在我的书里,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能走进梦中,或著梦走进现实中,让我摸摸冰冰白白的雪。也许,有那么一天。   好冷,也夜深了。   我的书桌正面对著窗,窗上挂著我高三离开时,团契老师送我的一幅挂布。上面写著:「爱是永不止息」。想起孤单的那段岁月,想起痛苦挣扎的日子,想著风风雨雨,除了错乱就是茫然的生活。主的爱,总是比我所能受的多更多更多更多。我总是记起恩典的主耶稣的怀抱,宽容而永不舍弃的爱。就如同保罗所传给我们,圣经所记载的,「爱是永不止息」。   真的好冷,可是,主耶稣,你的手好温暖。   长大了,总是有那么些坏处。然而,我相信主耶稣还是一样的牵著我的手,而我开始要学像他,用我另一只空著的手,牵起需要爱需要温暖的弟弟妹妹,带到耶稣前面。   主耶稣,谢谢你。 ---------------------------------------------------------------------------------------------------------------------- 尤西的世界 陈惠琬 「如果你看不见,你是不是看见一片漆黑呢?」   「不!我并没有把一切看成漆黑。黑色也是一种颜色,可是我看不见颜色。」当我发现坐在我身边的男子,正摸索著餐具的位置,好把食物准确地送入口中时,我想起《盲爱》书里的这一段对话。   我知道他,他的名字叫尤西,早晨时大会的主席曾特别介绍过这位远道由日本飞来牛津参加开会的弟兄。那时他应主席的介绍,曾站起向周围的掌声鞠躬,那翘首摇摆的姿态,使我想到美国一 位著名的黑人作曲家,司提夫·汪德尔,只是眼前是位道地的黑发东方人。「让我来!」看他困难地想把奶油涂上面包,我提议帮忙。   生平第一次接触盲友,才知道「家常便饭」可以是这麽样一件琐碎辛苦事。饭菜得一手用叉,另一手用指头把食物推上叉子入口。碰到马铃薯泥或带肉汁的菜时,更增加了挑战性。至於杯中的水、碗中的汤,是如何知道「见底」?到现在我还觉得是个谜。   而他,尤西,却吃得那麽从容,面带微笑,还不时倾过身来听我说话。   比他早到牛津两天的我,此时脑中仍重叠著许多中古世纪城堡草坪的图画。望著浴在微黄吊灯下的他,心中有些恻然,觉得自己平常嫌丑,嫌近视深的眼睛,此刻真是奢侈的厉害。而英文形容残障儿是「次等神的儿女」( children of the lesser God),是否认为这是上帝创造时的失手呢?不知是红酒,还是城堡里的魑魅气氛,我开始多话起来。我先向他介绍我们进餐的大厅,有一排排深褐色的木桌木椅直敞尽厅头。桌上是一座座小灯,配上闪著晶光的银器酒杯,远望,似元宵节 一条条飘满花灯流动的河。   继而仰望著四周,对他说大厅幽黑深邃,放张圆桌便能让人想起英国圆桌武士的时代。厅顶如城堡凹进,两头还传统地刻画著众天使围绕上帝的天堂图案。若撤下餐具厨厮,换上神父、司琴,倒挺有大教堂的庄严气氛……叨叨切切像要弥补什麽似的,我发现自己正说个不停,间中还加上不必要的挥舞手势。我想,下意识里我在为自己的双眼抱歉著。几天来我饱览这异乡的风情特色,而我的盲友尤西老远由日本飞至牛津,恐怕只感觉到浓浓的英语腔,较日本话悦耳好听吧!暗暗地我作了个决定,次日出游时,我要守在他的身边作个向导,大家一 起来「观光」,免得辜负了这难得一见的良辰美景。   接下几天的活动,说实在尤西并不大需要我,他挽著我的手臂,健步如飞。听音乐会,「看」莎士比亚剧,他都正襟危坐十分投入的样子。有几次演员的笑话我都听漏了该笑没笑,而尤西却对诗样的台词反应得有声有色。到底是学语言学的,还真不含糊!   直到一天,我们来到了乡间。青草地厚垫垫地裹著山丘,数只绵羊悠闲地点缀其中,蓝天白云一片原野好风光,活脱脱一幅油画展露眼前。   我想作诗,我想吟词。回过头来,看到尤西,一下子语塞词穷起来。咳咳巴巴,我交待了有草地、有羊,却怎麽也说不出那种美来。况且,尤西知道草地什麽样,羊又是什麽样,蓝是什麽、绿是什麽吗?来到一个伯爵的宫殿,我像刘姥姥般左顾右盼。望著雕梁画栋,在太阳光照下闪著金色的璀璨,园中的水池,波光潋滟著蓝天白云的投影,那种壮观,好似把一方绝世的美凝成永恒。   「怎麽样?」身旁尤西感到我的屏息,好奇得问。   他棕黑的眸子里,有阳光、城堡映在其中,然而,它们却看不见阳光、城堡和水影。   嗫嚅著,我开始感觉到自己语言的无力。   对一个没见过金色、阳光、白云、投影的人,我该如何描述这一切?「你是怕说了我也不会懂?」他真够敏感。   「尤西,当我想描述看到的一些东西时,我发现我只会说那些东西‘看起来’像什麽。如果你从来都未看过东西的话,我的语言变得毫无意义了。」我有些为难,又有些挫折感。   「你认为一个人若是什麽都看不见的时候,他可以‘看见’什麽呢?」他扬了扬手杖,在空中划了个问号。   我心中一动,看见什麽呢?「一个人若是什麽都用看的去了解时,他又‘看不见’些什麽东西呢!」阳光在他脸上闪著。   意识到他话中别有玄机,我开始沉思起来。   「盲人虽然失去了视觉,但并不意味著没有了美感。上帝造人,亦把一份丰富的幻想力放在我们里面。你想想,亚当要是没有想像力,给千万种鸟兽取名字,该有多辛苦啊!」想到自己给女儿取名字,是和先生俩人躺在床上苦思了一下午才取成的,不禁「噗哧」一声笑出来。   他指了下眼睛:「我相信,若能看见,会是件美好的事,光生活上便不知方便多少。但凡事若都用‘看’来体会,某些方面来说,也是挺限制人的一件事。」他用杖回 身挥向天地:「我虽看不见山,看不见水,但我能在心中自由的勾划山水大地。我对人虽不知道他‘看’起来长什麽样,我却知道他‘是’什麽样的人。上帝给我们幻想力,形同给了我们一份创造力,不但能帮助我们生活於这世上,更让我们能参透他属灵的天机。」望著他豪放的身影,散发出的灵魂是自由奔放的。我忽然怀疑什麽才是日光下的真宝,更觉得自己才真是残障,是「次等神的儿女」。   可不是麽?眼前所有看得到的都是暂时,惟有看不见的,才是永恒。要了解上帝的事,脱离了具体物像,我们还剩下什麽?当我们不知道上帝「看起来」像什麽时,我们是否还确定知道上帝「是」什麽呢?「所以,告诉我」尤西打断了我的沉思问:「你眼前的世界,是什麽样子的世界?」我静静地望著、想著、沉吟著。   极尽我摧残已久的幻想力,在那片广场中驰骋…良久,我缓缓地转身,庄严地对尤西说:「天堂,像天堂一样地美!」我看见尤西仰天,在阳光下开心地笑了。 转自海外校园15期(1995) ---------------------------------------------------------------------------------------------------------------------- 点燃一盏不灭的光 刘晓亭   圣诞迎面而来,诸多的圣诞故事中,我却想起了一个令人不舒服的故事:「卖火柴的女孩」。故事描述在充满欢乐的圣诞夜里有一个女孩,在寒冬中卖火柴,由于天气寒冷,她点火柴取暖,在一根根点燃的火柴中幻想著她的美梦,但是当最后一根火柴烧完后,她却冻死了。 这实在不是个好故事,因为结局不美满。我们总是告诉孩子们王子和公主过著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恶的女巫终究遭到了坏报…吃掉祖母和小羊的大野狼肚子被剖开,无辜的人终于可以获救…。   环顾四周,离婚的王子和公主愈来愈多;无辜的人无故受到可怕的伤害;美丽的城堡会倒塌;坏蛋大野狼不一定可以顺利地被警察捉到…。   幸好,这不是真正的圣诞节情节。   回到两千年前的圣诞节,一位神圣的婴孩降生在卑微的马槽,环境比不上现代舒服,也没有热闹的电视转播。然而,从中下阶层的牧人到知识份子的博士都满足地看著他。因为肉眼所看不见的伟大上帝,为了表达对人的爱,居然化身为人人都可亲近的可爱小婴孩。   那一刻,没有烛光、没有圣诞树、没有圣诞老公公,只有人们满足的笑容。由于耶稣的来临,人开始学习爱神,因为圣诞节,神与人之间交会了!   他进入这世界是为了进入你我的生命里,与我们一起面对苦难。直到如今,人们仍然过著圣诞节,是因为人们知道二千年前的降生也是为了二千年后的痛苦与无奈。   圣诞节的意义是耶稣在你我的心里点燃一盏不灭的光,倾听我们不被了解的声音,安慰我们暗中的忧伤、指示我们未来的路,然后陪伴我们走过今世风暴。因为唯有神所赐的勇气与真理才能超越这世界的不美好!   您愿不愿意跟著圣经一起回到起初的圣诞节,没有商业气息,真正的圣诞节呢?现在试著向耶稣祷告,他将点燃您心中真正的圣诞之光!      原载于《基督教论坛报》 ---------------------------------------------------------------------------------------------------------------------- 圣诞夜怎么过? 彭怀真   「圣诞夜怎么过?」那还用问!天气那么冷,没办法飙车,只有飙舞了,不晓得阿扁能不能再找李表哥商量,让我们到总统府前疯一疯。除了飙舞,找人「飙口水」也是圣诞夜不可少的。大夥抬贡聊天,把一年的酸甜苦辣都说出来,发发牢骚、骂骂人,为走过狂飙而辛酸的一年收个尾。   找个PUB看看酒保耍酷地调酒,听听怀旧老歌,在寒冷的冬夜与不大相识的人浅酌。或许,在家听上一晚CD,复习自己最熟悉的旋律,想哭,就留点泪。管他什么选举、导弹和经济不景气!整理圣诞卡也可以考虑,整晚想想每份卡片背后的故事,想想远方的朋友。   世纪末了,连过完二十世纪都很累了,真不晓得为何有这么多基督徒相信比二十世纪初还要早上一千九百年的事?他们为何能不只对其他基督徒问安,还要在冬夜中对陌生人报「佳音」?世纪末了,或许,去教会走走吧!那里有美好的音乐,是唱了许久依然没被淘汰的诗歌,其中的旋律曾经扫除许多人心头的郁闷,歌词大概也能给人生命和能力。如果你我没在这一年好好听几首优美的合唱曲,别忘了圣诞夜去教堂,基督徒是很爱合唱献诗的。   如果心情「郁卒」,想在冬夜中找个人好好说话,去教会吧!基督徒没别的,总有个包容的爱心,教会中永远有许多愿和你聊聊天、帮你打打气的人。假如你许久没看过天使般温柔的笑容,许久没法无忧无虑地诉说心声,圣诞夜,是一个机会。   在这个不安的时代,在这个不安的小岛,你面对自己生命中的坎坷起伏,该到哪里去整理自己,让生命重寻安定?该到哪里去倾吐心声,让生命再次出发?走过不安的一九九六年,真没把握可以得到平安的一九九七年。那么,圣诞夜、平安夜,到教堂去吧!   教堂里,有位一千九百多年前降生人间的耶稣,他带给许多人改变,在如此长远的历史中,他的能力未曾改变。这样一位耶稣值得你在圣诞夜认真的结识。   在狂飙的时代中,当人们或去飙舞、飙歌时,今年不妨换一个方式,给自己一个宁静的夜晚,到教堂吧,耶稣不会让你失望的。当人们狂欢纵欲、寻求短暂爱情时,到教堂去吧!耶稣和基督徒们会用真爱迎接你,他也会赐给你永恒的爱!   原载于基督教论坛报    ---------------------------------------------------------------------------------------------------------------------- 寂寞的生命 黄友玲   时序十二月,大型百货公司都已妆点了圣诞节特有的红与绿色调,一派喜洋洋。圣诞红、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音乐烘托得冬季一片暖意。   各大餐厅饭店也纷纷推出圣诞大餐,不但营造浪漫温馨的气氛,还摆出各种令人食指大动的美味招待著过往的人们。书店更是明显,圣诞卡缤纷灿烂、花样百出,林林总总在你的面前。   圣诞PARTY、圣诞KTV、再加上圣诞假期出国疯一疯,年轻人积极地讨论著、安排著…。   这便是一般人对圣诞节的全部了解,一个神话式的欢乐缘由,一段不算短的假期狂乐,一年一度,彷佛为全世界都注入了一股活力,但,圣诞节究竟是什么?   有人听过耶稣的故事,也有人从未耳闻。有谁知道在这一切热闹沸腾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好孤单好孤单的故事?有一篇佚名的英诗写出了这个孤单的故事:   「他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   三十岁以前他的职业是木匠,   后来他成为一位传道人,走遍各城各乡。   他没有高级舒适的个人办公室,   他没有结婚,没有自己的家,   他从未进过大学,没有人以高薪聘请他。   但十九世纪如潮水涌来又退去,   多少军兵昂然走上战场,   多少船只疾疾航行海上,   多少会议肃然召开,   多少君王威仪赫赫,统治万方,   但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这样,   为全人类的命运带来如此翻天覆地的影响。」   一个悄然寂静的生命,却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不可替代、无可否认的痕迹,带来了无法估计、无法抗拒巨大的影响力,从古至今,他对每一个世代呐喊,他向每一个人呼吁。   人人年年在过圣诞节,圣诞节过得又热闹又成功,然而在举杯欢乐、高谈阔论之际,有谁听得见那嘈杂微小的声音是对自己而发?又有谁能懂得在绚烂的红绿色调之外,其实有一个孤单苍凉的故事是为自己而来?      摘自《一粒麦子》 ---------------------------------------------------------------------------------------------------------------------- 天使说,这是大好的消息   在那时候-最好的时候、最恰当的时候-神全能的儿子离开了他永远家中的一切荣华和快乐,踏出天堂,而且-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做的-以婴儿的样式来到这世界。   天堂和世界之间的距离该有多远呢?   要离开这么荣耀的家该有多难过呢?   当天使眼睁睁看著他们所爱、所服事的王向他们道别,并且踏出天堂,穿过黑暗的太空,向著你我所住的地球   向下   向下   向下时,   他们该觉得有多不可思议呀!天使知道这位耶稣将死吗?他们知道当他长大后,他有力又温柔的手会被钉上十架吗?他们知道他们的王将会为你我所犯的错误、仇恨的事,舍弃他的生命吗?   这些事他们知道吗?我想他们也许是知道的。   可是不久之后,天使们也来到了地上。在那个四下沉寂、只有星光闪烁的深夜里,那些天使撕开了天幕,就如同你我撕开亮晶晶的圣诞礼物一般。接著,由天上涌来的光亮与喜乐,就如洪水冲破堤一般,他们开始用欢呼与歌唱来宣告:基督耶稣已经降生了!   这个世界有救主了!天使说:「这是大好的消息」,的确是的。   到如今这仍然是个大好的消息,我相信一直都会是的。   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著更次看守羊群。有主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四面照著他们;牧羊的人就甚惧怕。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著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路加2:8-14)      (转载自 心灵故事 圣诞温馨小品,台福出版社) ---------------------------------------------------------------------------------------------------------------------- 担心 陈韵琳   我常常会「担心」,尤其在半夜突然醒来时。那种担心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绪,感觉像置身於深海或外太空,一人,四周只有无法测量的黑暗与无法测量的遥远。   我担心我的父母。他们年岁渐老,身体不硬朗、健忘而且固执。我老是担心他们生病,或因健忘,让炉子上的火烧着房子。我只觉得自己愈来愈忙,愈来愈没有时间回家探视,这更增加我对他们的担心。有一回去医院探视朋友,看见一垂垂老矣的老人,推着一张轮椅,轮椅上是另一个垂垂老矣的老者,两人无言的凝视遥远的某个点。我便生出好多好多的叹息。我很担心。   我也担心我的孩子。其实有时候我会想,生孩子在这时代是否是明智之举。他们的未来会有多少战争、污染、竞争、伦理道德的堕落、物质的永不餍足与精神的空乏等着他们。他们能否从身到心均健康的来面对呢?而我,我能陪他们多久?我的寿数有几何?即或我长寿,我有能力承担吗?他们愿领我的情让我承担吗?   我还担心我的丈夫。担心他的身体、担心他奔波沿途的安全,担心他受到挫折沮丧,却为了也担心我,而放在心里不让我知道。   至於我自己,我担心我自己什麽呢?我担心自己未来的老与病(或许病与死,不用等老即发生?),担心自己总有那麽一天,无能照顾自己,成为丈夫孩子的拖累,担心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憾恨,更担心因自己的老病死,使我对丈夫对孩子的一切担心的内容,终成事实。   我常常很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人性。我的人生,不断在爱与憎、欲求与割舍、得与失、勇气与惧怕之间摆荡来去。我置身於一个截然不同於过去,也截然不同於未来的时空,与整个世界的人一齐走过历史,却又孑然孤触的面对完全属於自己的人生。   以前总觉得,家,会使人摆脱孑然的孤独感。未料有了家,更因担心增多,而有了更多的孤独感。   我比未婚以前,更清楚知道自己内心里是何等需要一股超越的力量,让它帮助我超越我人性的有限、人生的有限、历史的有限,让我看见自己在浩瀚天地间的根基,让我确知自己在苍茫人生间有关爱的扶持。   我不可能只在自我封闭的人性中面对人生。因为我会对未来焦虑与担心。当焦虑与担心侣然间攫住我,而我真的承认自己害怕,我便向我心中那股超越的力量求助,他使我的心敞开向神,我看得见神的荣耀大能,也看得见他向我的一片柔情。   他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找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然後,我就从保罗那般的刚强得到安慰:「我无论在什麽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shy;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馀、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因此我便这样的不知几番在软弱的人性与超越软弱的内在力量间徘徊,不知几番在封闭的自我与开放的自我间徘徊,终让我体悟每一个信仰上帝的人的人生,都是亚伯?shy;罕的人生,他们不仅必须离开吾土,也必须「不知往那里去」;正是这种未知的人生给人契机向超越的上帝开放,随走随开放,终生与神相遇。   〔 记〕   「担心」这篇文章,也是写於七年前。现在回顾,发现那所有我担心的内容,继续成为我的担心,不免哑然失笑。   那时写的内容是:「每一个担心焦虑,都是跟上帝相遇的契机。」   但现今我明白了一件事,会为未来担心,实在是因为现在太幸福,惧怕失去这种幸福。   所以我现在会说:「每一个焦虑担心,都让我知道我要为现在拥有的一切感恩。」   校园早期的伟人李秀全有一次跟我们分享:年轻时,总是跟上帝有所求:「为什麽不是我得?」而後有一天,发现自己站在生命中途,回顾前瞻之际,跟上帝说的是:「凭什麽是我得?」其差别根本不在得与失,而在看见了对生命要存感恩的心。那时记住了,现在明白了。   陈韵琳 2000.11    ---------------------------------------------------------------------------------------------------------------------- 不灭的乡思 苏百达   诗人泰特齐夫( Tiutchiev)是这样道出人类的命运:看人类,流离失所被遗下作孤儿,影只形单,无能面对黑暗的深渊……而在这异乡隐秘的夜里他看见和认出那必然的命运。   似乎我们早已注定要在这世上流浪;似乎我们又不愿定居於这短暂的世界。於是,我们寻寻觅觅。似乎人类共同的基因里携带著这样的记忆:这凄凉的世界并不是永居的地方,我们来自一个更美好的故乡;若将全身心都投注於眼前变幻的世界,未免有点太浪费。这世界毕竟不是记忆中的家园。就连流浪者那张铁一 般的脸庞也流露出一丝无家可归的忧虑。   这世界所能给的一切使我们失望。於是,人们开始探寻今生这一旅程的目标、人生的意义。诗人追问道: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甚麽益处呢?(传道书 1:2-3)   就连虔诚的信徒也难免体验到人生的贫乏,而不禁陈情在上主面前:在你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你叫他们如水冲去;他们如睡一觉。他们如生长的草,早晨发芽生长,晚上割下枯乾。……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篇 90:4-10)   哲人齐克果( Kierkegaard)也苦於类似的困境,他说每个正常人心灵的深处都有一 种不可言状的忧虑,那是人生生存所固有的普遍现像。其外在的表现就是缺乏客观理由的不安、沮丧、压抑。这种忧虑其实就是人对生存本身的失望。人类对流浪生涯越失望,回 乡的渴望就越迫切。   也许我们已流浪了很久,很久,家的记忆渐渐地淡忘了。我们已讲不清楚家是甚麽样子,但我们却清楚地知道家不是甚麽:家不是令人激动的花花世界,不是名利地位,更不是欲望的满足……当相互隔离的世界各地开始彼此来往时,人文学家们惊讶地发现:人类所有的群体包括最文明的和最野蛮的,都有对神明的追求、崇拜,而任何动物却从来不具宗教现象。可见,返乡的渴望是超文化的,且仅归人类所共有。诗人密尔顿( Milton)在他的名著《失乐园》( Paradise Lost)中追求著人类悲剧的起源:始祖因背叛天父上帝而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了人类漂泊的生涯,也揭开了人类探索回乡之路那可歌可泣的一幕。   诗人唐亚平在《黑色沙漠》中,描绘著流浪者的生涯、不灭的乡思:晚风吹来可怕的迷惘我不知该往哪里去我这样忧伤也许是永恒的乡愁我想走过那片原野那是一片衰黄古板的原野土耳其诗人钱力背在《乘客与车夫》一 诗中,通过两人的谈话,流露出其归乡心切:漫漫的异乡啊凄凄的归望,车夫,这长途要几时才了结?“我都等了一 辈子,谁也不能够告诉我,还要磨多少岁月。”   生活的艰辛更激发了流浪者思家之情,然而,一代又一代的人漂流在天涯海角,经历了这麽多的年年月月,虽然我们乡思绵绵,但谁还记得回 乡之路呢?诗人布谨( Louise Bogan)感受到寻不著回 乡之路的恐怖,在《出海》( Putting to Sea)一诗中吟唱道:谁在黑暗中,将船缆解开?这不是往所知之地的航程……夏日还浓,使人无限依恋,我们所别之乡,而现在,空旷大海围绕,水深天高,苍茫中只见绝望……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也曾付出不懈的努力,试图指出那回 乡之路,然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够遥望著彼岸而声声感叹:“朝闻道,夕死可矣!”   但是,谁能忍受永恒的漂泊呢?谁能忘记自己的家呢?最终,人还是要回 家的呀!   如果连圣人、诗人、哲人们都迷失了,何况我们呢?我们是一群大大小小的盲人,谁都没有能力帮助谁找到回 乡之路。正如耶稣所说:“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都要掉在坑里”(马太福音 15:14)。   难怪人类最有智慧的人往往最明白自己的有限。爱因斯坦说,他所知道的一 切,若跟整个宇宙相比较,还不如沙滩上的一粒沙子。亚理斯多德被誉为“雅典城最有智慧的人”,然而,他自己却承认:我如果有智慧,那仅仅是因为我深知我的无知。   可见,人类的希望不在於人类本身,而应来源于一个更高的世界。谁能够来自那个世界,为迷失的人类带来光明?於是,耶稣降生於人间,道明了那条回 乡之路。他这样安慰找不到出路的人们:“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 14: 1-6)这声音,不正是人类所祈盼的吗?耶稣的应许、承诺,不是凡人所敢讲的言语,这不正说明了他来自於那个更高的世界,持有至高的权柄吗?叶落归根,人的生命应当回 归到创造他的天父上帝。我们都要回 家的,那是一 个美好的乐园。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神要擦去他们一 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      这不正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的图景吗?      □作者来自厦门,在美国进修文学与神学後,现从事学生福音工作。      转自《海外校园》(http://www.oc.org) ---------------------------------------------------------------------------------------------------------------------- 仰望耶稣 蒙诺(Adolph Mounod,1802-1856)   “仰望耶稣”,不过四个字,可是生活的全部秘诀都藏在里面了。“仰望耶稣”,仰望圣经中的耶稣,以致我们认识神,又认识祂所曾作的、祂所赐与的、祂所要求的;也找着神的品格,为我们的模范,祂的要求,为我们的指导;祂的训诲,为我们的律法;祂的应许,为我们的支持;并认识祂的本身,和祂的工作,以充分地满足我们内心的一切需要。      仰望被钉的耶稣,看见祂所流的血,为我们的赎价,使我们的罪得赦,也使我们与神复和。   仰望复活的耶稣,在祂里面得着义,作称我们为义的独一方法,叫完全不配的我们,得以靠祂的名,坦然亲近神,神是祂的父,也是我们的父,是祂的神,也是我们的神。   仰望得荣耀的耶稣,看见祂在天上作我们的中保,藉着祂的代求,完成怜恤的工作,和拯救的事工;现今也为我们显在神前;并且藉祂祷告的功效,补足我们祷告的缺点。   仰望圣灵所启示的耶稣,找着祂不断的交通,洁净我们玷污的心肠,照明我们黑暗的思想,变化我们叛逆的意志,也从祂得着能力,胜过世界和恶者一切的攻击 。藉着作我们能力的耶稣,抵挡那些仇敌的能力;藉着作我们智慧的耶稣,挫败他们的诡计;被凡事受过试探之主的同情所扶助,被不曾屈服于试探之主的援助所支撑。   仰望耶稣,从祂领受每天的工作和十架,同时获得够用的恩典而完成工作,背负十架。藉祂的忍耐而忍耐,藉她的活泼而活动,藉祂的爱心而行爱;不自问:“我能做甚么?”却要问:“有甚么而不能?”等候祂的能力,就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的。   仰望耶稣,以致祂面上的光辉,成为我们黑暗中的光亮;也使我们的喜乐得以圣洁,我们的忧愁得以止息。因我们仰望祂,祂就能降卑我们,又再抬举我们;能叫我们受苦,又再安慰我们;能使我们贫穷,又使我们富足,能教我们祷告,又答应我们的祈求。当祂留下我们在世上的时候,却能使我们与世界区别,我们的生命,与祂同藏在神里面;而我们的行为,替神作见证于人前。      仰望耶稣!不望我们自己,或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愿望、我们的目的。仰望耶稣,不望世界,和它的私欲、它的模范、它的格言、它的判断。仰望耶稣,不望撒但,无论它藉暴怒而威吓我们,或藉谄媚而引诱我们。哦,我们若一直的仰望耶稣,跟随祂到任何的去处,不遑旁顾主所以为不值得我们到的地方,免得看不见祂为我们所划出的途径,那么,我们必能脱去无用的疑问,不安的踌躇,与魔鬼会商的危险,心灵的散漫不羁,并空洞的幻想,辛酸的失望,痛苦的奋斗,可哀的失足了。   仰望耶稣,不望我们的默想和祷告,或是我们虔敬的谈话,建立我们的诵读,所常涉足的圣会,甚至我们所与分的圣餐。让我们忠诚地用这一切得恩的方法,不过不把这些与恩惠的本身相混乱,也不转移目光而不仰望主;惟祂能藉这些方法,使祂自己与我们交通,使这些方法发生效用。   仰望耶稣,不望我们在教会中的地位,我们所带着的名目,我们所承认的教理,或是别人对于我们的敬虔所生的观感,或我们对自己的敬虔所生的观感。许多奉耶稣的名传道的人,有一天要听见主对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然而祂要在神的父面前并祂的天使面前,承认最卑微的仰望神的人。      仰望耶稣,不望我们的弟兄,无论他是最好的,最被爱重的。跟从一个人,有走错的危险;跟从主耶稣,我们决不致走差。此外,若把一个人摆在主和我们中间,不知不觉地我们以那人为重,以基督为轻了。不久我们找不着那人的时候,我们便不晓得怎样找着耶稣;所以人的帮助一失去,我们一切便都失掉了。反之,假若耶稣保持祂的地位,在我们和我们的密友中间;那么,我们对人的依附,便立刻少一点的直接,多一点的甘甜,少一点的热恋,多一点的清洁,少一点的觉得必要,多一点的觉得有用。当神喜悦用他的时候,他在神的手中,便成为施大福给我们的器皿;及至主喜悦不用他的时候,虽然他不在了,福气依然存在。      仰望耶稣,不望我们旅途中所碰见的艰难;我们一停步而思想它们,它们就要使我们惊骇,叫我们动摇,使我们倾跌了;因为我们不明白为何神容许它们来到,不懂得怎样胜过它们。使徒彼得一看波浪,便立刻为飓风所困;可是他仰望耶稣的时候,他就走在海浪上,如在磐石上一般。我们的工作越难,十架越重,就更需要专望耶稣了。   仰望耶稣,不望我们所享受的暂福。若以这些为先而仰望它们,我们的心就易于为它们所夺,被它们遮蔽,便看不见赐这些福气之主的光了。若是首先仰望耶稣,就从神接受这一切的好处,是神的智慧所选择的,神的爱心所赐给的,宝贝得千万倍,因我们从神的手中取得,与祂交往而享受,并为着祂的荣耀而使用。      仰望耶稣,不望我们活泼的喜乐,或是觉得的热爱;否则当这爱不觉得热了,或是这喜乐偶然失去了或因我们怠惰,或因主试验我们的信心我们便立刻以为失去了能力,若不是任由自己停滞不动,就是忧郁沉闷了。哦,最好我们记得,虽然有时情感和它的甘美不在,信心和它的能力仍存;若要“常常多作主工”,就当不断地仰望始终如一的耶稣,不望我们常常改变的心境了。   仰望耶稣,不望我们的信心。仇敌若不能使我们旁顾,他就用最后的巧计,叫我们的视线,从救主的身上,转移到我们的信心上了,这样,我们的信心一弱,他就使我们丧志,信心一强,就以骄傲充塞我们,两者都足以使我们柔弱无能。因为能力非由信心而生,却从所信的救主而来;非藉着仰望我们的信心,却藉着仰望主耶稣。   仰望耶稣,我们由于神并在祂内得着知识,稳健地,得益地,按我们所可知的,认识世界和我们自己,认识我们的困苦,我们的危险,我们的接济,我们的得胜。因为是主使我们看见的,所以能够看出这一切的真相。这种知识,只能按着时候,照着度量,在我们里面结果,就是谦虚、智慧、感激、勇敢、儆醒、祷告。一切宜于给我们知道的,主耶稣自必教导我们;一切非从主学习得来的,最妙我们不知道。      毕生仰望耶稣,逐时逐刻地仰望耶稣,不让记忆已往和预料将来,夺去我们的视线;已往的当留在背后,将来的我们毫无所知。现今仰望耶稣,若是我们从来没有仰望过。重新仰望耶稣,若是我们已经中止仰望。惟独仰望耶稣。再复仰望耶稣。常常仰望耶稣,越望越切,越信越笃,“变成主的形像,荣上加荣”。等待那时来到,主必召我们离地升天,由暂时的进入永远的;那是应许的时候,有福的时候,终底“我们必要像神,因为必得亲眼见祂”。      (节录自《仰望耶稣》一书,蒙诺著,胡恩德译,宣道书局,1953)   原载于《校园》1997年12月号 ---------------------------------------------------------------------------------------------------------------------- 我的“911” 小约翰(感谢著者惠寄)      约翰·堂纳(John Donne)说:“没有一个人是座孤岛,可以离群索居;每一个人都身为大陆的一小块,整体的一部分;若海洋冲去了一片土,欧洲大陆就少了一块,不管那一块是海岬所缺的一角,或是你朋友的庄园,或是你自己的园子所流失的土地。每一个人的死,都是‘我’的削灭,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必追问丧钟为谁敲响,它是为你敲响,它是为你而响。”   这段话不单单是对欧洲说的,也是对全体人类说的。在这个荒寒冰冷、星云寂灭的宇宙中,在这个沧海桑田、世事莫测的自然中,我们其实是一个整体。任何阶级性、民族性和国家性的旗帜和口号都不能超越庄严、崇高的人的人类性和人类的人性。   所以,“9·11”是一个人类事件,是一个心灵事件。不单是一个杀人事件,也是一个戕害人类的心灵和摧残人自身尊严的事件。犯罪分子通过疯狂自戕式犯罪践踏的是整个生命的价值和整个人类的精神。这是所有的高科技和所有的娱乐媒体和所有的异端邪教和所有的意识形态所共同犯下的滔天大罪。   卑鄙到不敢承认,下流到幸灾乐祸,可怕到可以任意屠戮一切工作人员、一切妇女和儿童!   谁再说人类在进步可以实现乌托邦谁再安然睡去谁再向受伤者吐口水谁就应该自己从人类中从一切精神境界中被放逐。   我们每个人必须反思我们在其中的责任――   面对凶杀和暴力镜头我是否看得津津有味?   对自己的孩子是否从小就让他接受这些?   在我自己的家庭中我是如何爱自己的孩子的?他在家里得到足够的爱了么?   对脱离约束的高科技我是何等欢欣鼓舞过?   我首先是个人,还是首先是个民族符号?   难道任何苦难只要不是在我身边就和我无关么?   我们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能力的?   爱、宽恕、容忍、良心与同情就真的没有任何“用”么?   信仰因其被当作“圣战”的工具就被认为是罪魁祸首么?   祈祷真的没有必要么?   我们真的能主宰自己么?   生活中,我自己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工具么?   或者我对人粗暴么?   对我自己我会认为自己头上所有的苦难都是活该么?   我难道还认为人性本善么?   我自己永远比别人重要么?   …… ……      “9·11”之后任何苟活者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必须投入这样的反省;哪怕为了曾经是孩子的我们和我们自己的孩子。   每一次苦难,上帝都成了缺席的被告。但《圣经》的“诗篇”中说: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诗29:10)。其实上帝才是真正的审判者,人类才是不再缺席的被告。   那时那威严的声音会问:有没有好好对待你的兄弟姐妹?“你兄弟亚伯在哪里”(创4:9)?你好好看看,把我给你诗意栖居的家园弄成何等恐怖的战场了?   这时候我们会怎么回答呢?我们也许会像杀死自己弟弟的该隐那样凶狠狠地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神必会说:“你作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咒诅”(创4:10-11)。   好好看看,我们把神给我们的家园弄成何等令人恐怖的战场了?!我们把神给我们的生命变成何等骇人的杀人武器了?!   没有无辜者,只有凶手;和每个人都有关,和你我有关。没有善良和欢乐,只有不幸、痛苦和诅咒。   我的“9·11”啊……      2001年9月22日 ---------------------------------------------------------------------------------------------------------------------- 跪下向神乞求 海 平(感谢著者授权)      我知道耶和华救护他的受膏者,   必从他的圣天上应予他,   用右手的能力救护他。   有人靠车,有人靠马,   但我们要提到耶和华我们神的名。   他们都屈身仆倒,   我们却起来,立得正直。   求耶和华施行拯救,   我们呼求的时候,   愿王应允我们。      ~诗篇二十:9      一切都是那样的措手不及,一切都是在无法预料之中,一切都是在那短短的星期二早晨两个小时之内。六千多人就这样离去了。从此,母亲失去了亲爱的儿女,妻子再也等不到回家的丈夫,摇篮中的婴儿从此没有母亲的微笑和悠扬的哼唱¨¨¨¨¨¨。 人们是那样难以置信,在几分钟之前,我们刚刚还和他们沐浴在同一个太阳的光辉下,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亲人刚刚一起喝完咖啡吃过早点,刚刚吻别说过再见,刚刚还在电话里有说有笑,刚刚~~~~就这样永远地消逝了。来自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哭声都是为着同一件事悲痛。这一悲剧是一场疯狂的谋杀,无辜的孩子、父母、配偶、家庭、朋友将再也回不到这个世界了.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他们都和我们如此相似,都是如此普通、如此脆弱的生命。只不过,他们死了,我们还活着。尽管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有无数不想死的理由,但他们还是永远地分开了。死,一个永恒的话题。活者的所追忆的是与死者生前生命相容相交的时日,是相爱相依相聚的亲情,是死者在生者生命中难以磨灭的记忆。当你仰视所有飘扬着的半旗时,我不知这是为生者还是为死者所设立。当每天走过美国驻多伦多领事馆门前,见堆放的各样鲜花和纪念之词以及站在那里凭吊的人群,我不得不也防慢我的脚步,心中涌出难言的悲恸。9月14日下午2时参加了一个在METROPOLICE_HEADQUARTERS广场举行的追思聚会,没有太多的话语,很多人在默默地流泪祷告。当地的电视不断地播放着本地教会和在公园广场举行的烛光祷告会。那么多的蜡烛在风中闪烁哭泣,那么多的黄丝带在风中悲伤摇曳,感同身受,悲泣与共!实在为生者对死者的这份感情的流露而感动。不断地听到《天佑美国》(GOD_BLESS_AMERICA)歌声和曲调。在纽约,焦急万分满脸疲累的人们手举着失踪亲人的照片走过一家又一家的医院跑遍整个曼哈顿,在难以用语言形容的紧张而疲惫的救援的勇士们中,在各地长长的献血者的队伍中,在准备志愿参加任何可能需要的工作的民众中,我们看到了神赋予人们的良善的品质。在涌现出的大量甘愿奉献的行为中,我们看到了人们归向神以后的巨大的凝聚力。在美国,在加拿大,在全世界许多地方,人们都在神面前祈祷,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这个教堂里,都期待得到上帝的聆听和理解。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是一个道德的世界。灾难、悲剧和仇恨都不过是魔鬼的作为。真善美和爱将永存于这个世界。当面对那片废墟而大声泪流满面的时候,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好似失去了自己的弟兄。人类文明正处于危机之中。随着这次灾难中失去生命的数目增加时,心中又骤然感到生命的重要性。神啊!是的,赏赐的是你,收取的也是你。然而,你的名是值得称颂的。      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若我们在飞机被劫,有人要发动自杀式袭击,会想些什么呢?我们忙碌的一切,都要搁置,一切美梦,都要停顿。几秒之间,要变成灰烬,相信不会有很大痛楚,但面对死亡,生命的终结,是否已经预备好呢?死亡的痛苦是短暂,死后的景况是如何?若仍未信主而死,永恒的痛苦更悲,<<圣经>>启示录说:「若有人名字未记在生命册上,他们必昼夜受痛苦,直到永远。」(启二十:10,15)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每一个灵魂在神眼中都看为宝贵,肉身是短暂,灵魂是永恒的,如何把握现有的生命,去做有永恒价值的事,至为宝贵。纵然你有亿万家财,劳碌求富,生命到了尽头,一切成灰,钱财何用?人生最有价值的是「爱主,事奉主」,人生的意义就是回到造物主的面前,享受宁静的安息,享受与他沟通的甜蜜,享受屈膝的祷告,享受与神同行,享受唱诗赞美神。有一日我们都要改变,肉身会成为灰烬,灵却归于赐灵的神(传十二:7)。「你趁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传十二:1 )。      与一些弟兄姊妹分享中听到他们向神问道:「主啊!为甚么有这样的灾难呢?」是的,主仍然像往常一样以「默默无声」的方式来回答,但却隐隐让我们知道他有他的美意。因为他要将一些信息要传递给人类知道。灾难所带给人们的是悲苦的心情,沉痛的打击。灾难的出现,正好说明神仍然掌权。恐怖分子的卑鄙行径是全世界都深恶痛绝的!其原因何在?恐怖分子竟如此视生命于无物,其动力何在?只有一个答案:仇恨!如果感激这个词只会有持续十分钟的效力,那么仇恨却可以持续一百年,一千年!任何战争,最深受其害的永远是老百姓。综观人类历史,没有一场战争可以解决仇恨。只有遵循"爱和宽恕",才是解决仇恨的唯一办法。"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耶稣受刑前,分明受到了残酷地虐待:戏弄、蒙眼、辱骂、殴打。最后众人一齐喊着:"钉他十字架!"可是,当他被众人送上十字架后,却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新约.路加福音》)。你可以想象耶稣说话时充满悲悯神情;它的份量是用自己的生命垫底。人人都有其原罪,神先宽恕了人类,并派他的儿子耶稣基督来到人间行拯救之事。耶稣以被钉十字架舍命流血作为赎价,从而使凡相信他的人将获得了救赎。其实人对人的宽恕就是神对人的宽恕。既然神都宽恕了我们,我们为什么不彼此宽恕?      战争只能使更多的人成为拉登,只能让更多的仇恨凝聚,只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不安定因素!仇恨会使一个人变成一颗巡航导弹。人性的悲哀不是可用子弹和大炮能解决的,但没有一个纠纷是不能用爱心去征服的.「死被得胜吞灭」「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感谢上帝,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酥基督得胜」(哥林多前书15:54-57)   我们现在唯一所能作的就是把大家聚在一起为我们所不能的在神面前诚心祈祷,表示我们的愿望。布什总统在华盛顿国家大教堂的祈祷中说:「正如我们确信那样,任何事情,无论死亡、生存、权力、已经发生的和即将到来的事,都不能把我们与上帝的爱隔离开来。神将会看护死去的灵魂,也会安抚和启示所有的人们,并引导美国走在神指引的道路上。」      让我们一起低头祷告:掌管万物的主宰啊,我们确信人类文明及科技,乃彰显你在历史中不断创造之事实与荣耀。我们更确信你的慈爱、怜悯、公义、信实,存在于人类的心中,从亘古到永远。为无数生命遭受创伤,甚被夺去,和那些在灾难中受苦家庭,我们向你祈祷,求你怜悯;为受恐怖份子攻击、成千上万的人死亡而哀伤。求主医治拯救每一位伤者,带他们走过死荫幽谷,救他们脱离苦难。求主怜悯、安慰每一位受难者的家属,擦去所有罹难者家属的眼泪,善后事宜能尽快且妥善处理。为一切的救援工作,和参与救助伤亡人士的工作人员,我们向你祈祷,求你保守、加力;这个信靠主的国家,正处在极度的痛苦和悲伤之中;除了你,无人能安慰、抚平他们的愤怒。亲爱的主,求你帮助美国人民和他们的政府领导人;虽然遭受如此不幸的对待,仍要以怜悯为念,让他们知道:以仇恨报仇恨,是永远仇恨如此代代相报,绝没有平安。恳求主安慰赐□美国人民和政府,让他们勇敢地站起来、走出仇恨;求主帮助布希总统及官员能有智慧、理性地领导美国,坚强梃立,走出风暴。为美国的领袖能妥善处理善后工作和稳定国民的生活,我们向你祈祷,求你看顾。父啊,在整个灾难中若有痛苦,求你赐下平安;若有憎恨,求你赐宽恕;若有悲伤,求你赐下安慰,若有忿怒,求你赐下仁爱。求你使我们基督徒能更有信心、爱心、智慧,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得救、公义、和平与向上。求主帮助我们洞察「主的日子近了」,而能儆醒祈祷。求主亲自安慰美国民众,化悲愤为力量,尽快恢复常态,回转归向神。为你救恩的缘故,赐下悔改的灵,使世人回转,可以彼此相爱。在人的软弱上,显出你恩典的丰富与刚强,使世人可以一同高举你、可以归荣耀给你。求主让全世界金融市场稳定,各国不受美国影响而产生经济风暴。恳求主上帝的真理与公义彰显在全球,使全球能共同谴责暴力,克服暴力之威胁,甚而终止暴力。和平的主,求你止息这世代的仇恨,平安的主,求你赐下和平在各族群之中,求主使这些恐怖份子能即时停止这些残忍的暴力行动,忏悔、悔改,以理智、对话、爱心来解决一切。保守中东和平,化解以阿冲突,恐怖份子被绳子以法。求主让回教基本教义派的激进份子不再仇视基督徒与犹太人,愿「列国万族都在主的面前敬拜」! 愿天父看顾帮助一切在困境中的人。奉主耶稣基督之名。阿们。   ---------------------------------------------------------------------------------------------------------------------- 九一一
/
本文档为【感动的心境和北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