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传统文化复习资料

传统文化复习资料

2013-12-22 41页 doc 219KB 10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5489

暂无简介

举报
传统文化复习资料第一章 绪论 一、“文化”界说 1.文化的词源 文:《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各色交错的纹理(本义);《周易》:“物相杂,故曰文”。 引申为:(1) “修饰”、“文采”、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等。(2)品德修养——人文,文德教化。化:《说文解字》 :“教行也” (“教行于上,则化成天下。”) ;《庄子・逍遥游》:“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变也” 。 《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引申为:教化、教行、迁善、感染、化育的意义。 “文”与“化”连用,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传统文化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一、“文化”界说 1.文化的词源 文:《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各色交错的纹理(本义);《周易》:“物相杂,故曰文”。 引申为:(1) “修饰”、“文采”、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等。(2)品德修养——人文,文德教化。化:《说文解字》 :“教行也” (“教行于上,则化成天下。”) ;《庄子・逍遥游》:“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变也” 。 《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引申为:教化、教行、迁善、感染、化育的意义。 “文”与“化”连用,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察天道的变化,从中看出要发生的事情.注重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 ,来治理好天下 。文化:“文治教化”,即礼乐和典章制度等。 将“文”与“化”二者合并而成一词,则始见于西汉末年刘向所著之《说苑・指武》。其中说:“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显然将“文”和“武”相对应而有别。 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是日本人对西方术语的使用过程中开始的。日本人用“文化”一词来对英、法文的culture翻译。 拉丁字Cultura具有耕种、培植、居住、练习、留心、注意、敬神等诸多意蕴。16、17世纪欧洲英文在使用此Culture过程中由耕种等义引申出对人类心灵、知识、情操、风尚的化育,从重在物质生产转向重在精神生产。 文化与文明 与“文化”一词意义相近者有“文明”一词。“文明”中之“文”实指文采、文藻、文华;“明”指开明、明智、昌明、光明。 “文明”一词首见于《尚书・舜典》之“睿智文明”。按孔颖达的说法,则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他在疏解《易・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时说:“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和万物,故天下文章而光明也。” 在中国古典载籍中也有将“文明”看作一种进步状态来与“野蛮”相对,如李渔《闲情偶寄》中就有“辟草昧而致文明”。 英文“Civilization”源于“城市”,表示城镇生活的秩序和原则,是与“野蛮”和“不开化”相对的概念。 “文化” 与“文明”两词常相混用。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内涵和价值功能上不同。 文明是文化发展的正面效应,是在社会公益要求下产生的人类自我约束和规范的积极成果。 文化与文明的关系:其一,历史上先有文化,后有文明。其二,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 其三,文化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因而具有多源性、多样性和多元性。文明因社会公益需要而产生,因而具有合目的的一元性和历史性。历史性表明文明的提升和变迁。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简言之,“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 二、广义文化与侠义文化 广义: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器物、制度、实践行为、(价值观念等)精神文化。 狭义: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结果。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三、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1) .文化的特征 第一、时代性 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蒸汽机时代到现在的信息时代,都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化变异的结果。 第二、地域性 逐水草而居:草原文化特色 春种秋收:农耕文化特色 第三、民族性 第四、阶级性 :当社会集团内部分化为不同的阶级时,文化不可避免地被打上阶级的烙印,文化自然具有了阶级性。 第五、同一性 文化的同一性包含两个层面:超自然性与超个体性。 第六、继承性:文化从时间上的纵向继承关系 . (2)文化的功能 第一、满足需要的功能 人类的需要无不与文化息息相关,即使是最基本的生理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也日益获得了文化的内涵。(如饮食) 第二、认知的功能 通过文化的积累延续,人类得以将有关知识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并不断加以充实。 第三、规范的功能 社会规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规章制度、社会舆论表现出来,并渗透在大众的风俗习惯、感情倾向和理想信念中,是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是社会得以在一定秩序中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四、凝聚的功能 因为有了共同文化,人们才感到自己属于某一民族,从而很自然地仿效自己同胞的语言、服饰、习俗、风度甚至思维方式。这样,共同文化就成了民族成员紧密团结的基础,产生出一种巨大的凝聚力。 四、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华夏——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 1、何谓“传统”? 传统一词的拉丁文为tradium,意即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这也是英语中tradition一词的最基本的涵义。从这种操作意义上来说,延传三代以上,被人类赋予价值和意义的事物都可以看作传统。它们包括物质产品,关于各种事物的观念思想,对人物、事件、习俗和体制的认识。 2、何谓“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从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自己脚下这块土地上创造出来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早产生的四大文明之一,跟埃及、巴比伦、印度及希腊文明不同,是唯一延续到现代,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体系。 3、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特点(略)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以研究“人际关系”、“怎样做人”为主旨的文化。 因此,相对古代西方神本文化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如下重要特点: 人文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和人的关系,远比人和神的关系重要。中国虽然也有神学,但沒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神学也没有取得像欧洲那样无上权威地位。中国没有教皇、没有宗教裁判所。中华文化所崇拜的是祖先、注重的是祭祖。或者崇拜那些为民族的生存以及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非凡贡献的人,例如孔子、李冰父子、司马迁,虽然都有祭祀他们的庙宇和祠堂,但他们还是人而不是神。 “神”(天)与“人”的关系 《尚书》里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连上天也要顺从人民的视听,以决定其好恶取舍。 《左传》里还有这样的话:“夫民,神之主也”。应该先办好人的事,然后再置办神的事 《说文解字》解释“人”这个字的时候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人是和天地并列的三才之一,是万物之灵。 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如何做人 中华文化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些道德素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 人和禽兽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人的道德,这可以叫做道德意识和人格意识。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又说“杀身以成仁” ;“仁者爱人”。 孟子说:“舍身而取义。” 孟子还有一段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崇尚群体中国传统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崇尚群体利益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先公后私,对群体负责的精神在千百年文人墨客的文字中不可胜记。 《礼记》中说:“天下为公” 。 孔子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苏辙说:“不以私爱害公义。” 顾炎武也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足矣。”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鲁迅在《自小像》里说:“我以我血荐轩辕》。” 夏明瀚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瀚,自有后来人!” 注重平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平和的文化,所谓“平”是注重平衡、均衡,所谓“和”是注重和谐。 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同的东西彼此和谐才能生世间万物,所有东西都一致的话,世界也就不再发展了。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孔子倡导:“过犹不及”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里的“均” 不是平均、均匀的意思,而是“均衡”的概念。均衡就是公平、衡定,让人信服。孔子特别反对士大夫“超标”享受的僭越行为,“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中庸》以“致中和” 为修养的最高境界。 平和的精神渗透到各个方向,城市的规划,房屋的,室内的摆设,都讲究对称。 书法和绘制讲究结构的对称与力度的平衡,作诗讲究对偶,审美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做人要兼顾文和质两方面,质朴超过文采就粗野了,文采超过质朴就浮华了,两方面配合适当,“文质彬彬” ,才称得上君子。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人体的各个器官及其功能达到平衡和协调,就可祛病延年。 中国人早就懂得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道理,强调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古代哲学家们讲“天人合一”,就含有这种光辉思想。 这些都是强调把握一个恰当的度,以求得均衡,均衡才能稳定,均衡才美。 五、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简要历程 1、前文明时期: 此时期上启自人类的初始至传说中的大禹传子。它包括旧石器时期。 我们的初民(蒙古人种),在经历100多万年的采集和渔猎后,开始农业栽培和家畜驯养,成为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在我国黄河、长江有众多初民生活的遗址被发现,中华大家庭并非是所谓“西来”的。 2、文明奠基时期(夏、商、周及春秋战国) 这一时期中国首先出现了甲骨文,文字的出现使人们可以记录下大事及多种思维的结果,无疑是人类的巨大进步。 由于有了文字,在这一阶段出现了影响万代后世的中华元典:《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墨子》、《孟子》、《老子》、《庄子》等。这些元典系统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中坚概念、人文精神、忧患意识、天道自然的宇宙生成论,以及阴阳、道器、有无、理气等范畴,并且在诸子辩难、百家争鸣的时代已张扬展开,在这一时期象形会意的文字、诸子思想、宗法伦理已臻完善,并对后代开始产生其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中华大地上已开始使用青铜器。与西方文明不同的是,青铜器被优先应用于生产工具。作为祖先崇拜的天、地、人三大祭祀活动,在此时已经成立了定势,它形成了慎终追远、重史立言的一种宗法制。 3、秦汉时期(公元前220—公元220年) 这是一统帝国文化的探索定格期。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从而使这一时段成为古代帝国的完成期。在这一时期里,中国文化的很多基本层面都已固定,如度量衡的统一,文字的厘定;教育模式、户籍控制、官吏的铨叙都有一定规范;经学和史学体系有了一定范式;集权制已经形成,儒家文化已被经学化、官学化;各王朝的家天下制度已经肇始。 4、魏晋南北朝至唐代中叶时期 这是胡汉、中印文化的融会期。历史上的“五胡乱华”,促成了我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中国本土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的相互影响,使得中原文化向东南推进。 5、唐中叶至明代中叶,是我国近古文化定型期。 在此期间过去的领主庄园经济已经渐趋破产,地主—自耕农经济逐渐定型。唐末宋初,“实物经济”式微,货币(纸币)大量流通,城市已由单纯的政治、军事中心演变为经济和文化的集散地。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市井文化趋于活跃,反映市民生活及情趣的小说、戏曲,在内容及形式上都别具一格。此一阶段的宋明理学,在一定意义上是儒家人文理性的复归。 6、明末至五四运动是中西文化交汇及现代转型期。 明朝中叶以后,商品经济渐趋活跃,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到了清代,由于国家内部压力和外力的冲击,渐使清末的社会向着现代化社会转型,东南沿海成了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而中华民族在空前危机与共同奋斗中形成了新的凝聚力,在新崛起的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基础上,开始向现代民族转变,国家形态终于结束了持续两千年的君主制体制,开始向现代化国家体制转变。由于新型工业文明的诞生和成长,传统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面临着千年未有的巨变,但是,所有的这些转变无论在时间范围内还是空间范围内仍在进行中,而距离转变的完成还将有很长的距离。 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1. 研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使我们更加准确、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2. 研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创造我们美好的未来。 思考题 1.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2.怎样认识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节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1、疆域与政区 稳定的中原,变动的边疆。 中央和地方:三级——二级 2、民族和人口 多民族:龙图腾 民族融合 人口多,分布不均、迁移频繁。 相传龙的形体“九像九不像”,宋代罗愿 《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闻一多《伏羲考》。龙即大蛇,蛇即小龙。闻一多认为,蛇氏族兼并别的氏族以后,“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氏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lie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成为后来的龙。 3、地形地貌 多山,地形复杂。 4、气候 北温带——文明带 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1、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受制生产力水平,越是早期对人类影响越大。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适于农业——农业文化,有利于文化延续:防止被外来文化打断。 3、地理环境对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多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人们不同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4、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开放封闭的相对性。不同时期地理障碍影响力不同。自然地理并不是决定开放的唯一条件(海洋、陆地都可以开放)。 思考题 1、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第二章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经济成分。 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第二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殷商西周: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二、东周以降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 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 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牵制与束缚。 第四节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思考题:1、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2、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 第三章 中国文化倚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第一节 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1.宗法制度的产生。(地理环境、生活方式) 2.宗法制度的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度。) 第二节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1.家天下的延续。 2.封国制度不断。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4.家国同构。以德治国-把治家方法用于治国,取代以法治国(在古代,不孝是一种严重的犯罪。《孝经·五刑》中写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在隋唐律中,不孝被列属“十恶”范畴。此后,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一一沿袭。 ) 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宗教——世俗权力 二、中国君主专制的特点。 1.武力先导,时间漫长。 2.经济基础稳固。(国有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君主专制逐步极端。 4.人身控制严密。(人口统计和户籍) 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文化的伦理性。文化政治化,政治伦理化。 1. 政治专制性。文以载道. 2. 宗法伦理性。以德治国: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秩序等级观念,迷信、服从权力,强调个人修身养性缺少法治观念。 思考题: 1、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特征是什么? 2、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1.中国人起源 2.原始物质文化 3.原始观念文化 4.原始社会组织 5.上古文化分布 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1.中国人的起源 2.原始物质文化,灰黑陶高领三足罐形鼎 龙山文化 陶折复圆 河姆渡文化 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 3.原始观念文化 4.原始社会组织 5.上古文化分布 华夏 东夷 苗蛮 第二节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1.殷商神本文化 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未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特色。 2.周人的文化维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_《诗经》 周代的“制礼作乐”礼的内容,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二是“尊尊”,执行政治关系的等级原则。 第三节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1.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礼崩乐坏、兼并战争诸侯争霸、私家学者集团 2.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辨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 墨家:强调物质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反对生存需要基本外的消费,强调“兼爱”。 老庄道家:“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自持” 法家: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严刑峻法,在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第四节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统一 1.宏阔的文化精神 2.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3.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第五节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1.玄学兴起 2.道教创制与佛教 传入 3.儒、玄、道、佛相与激荡 第六节 隋唐:隆盛时代 1.文化背景 2.“有容乃大”的 文化气魄 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师开放的,坚守并蓄而好探求的。 ——《世界简史》威尔斯 3.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 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极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苏轼 第七节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于市井文化的勃兴 1.理学建构 2.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 3.市井文化之勃兴 4.教育和科技成就 暗香 作者: 姜夔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徵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第八节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1.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 2.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 3.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九节明清:沉暮与开新 1.空前严厉的文化专制 2.早期启蒙思潮 3.古典文化的大终结 4.西学东渐及其中断 思考题: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意义? 2、儒学如何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 3、明清文化出现了哪些新的因素? 第四章 多民族文化融合 中外文化交汇 文化交汇有其必然性与优越性。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与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才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与时间上的延伸。 中国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决非自我禁锢的系统。 文化交汇的途径:迁徙、聚合、贸易、战争。 第一节 中华境内民族文化的 交流融合 中国境内文化有着丰富的多样性,从根本上讲是因为环境的多样化而形成的。 中国境内民族尽管多姿多彩,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中原定居农业文化。 其中以中原定居农业文化为核心。 北方游牧民族指东北、内蒙边陲的守卫者,西北部的拓荒者,主要民族有东北的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西北的回族,土族,撤拉族、保安族、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以及藏族等。 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 两种文化的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等降水线。 万里长城大致即沿此线展开。 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进行交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战争。 长城。 第二种途径是贸易。 “茶马古道” 、 “丝绸之路” 第三种途径是迁移。 鲜卑 、契丹 、党项 除了上述三种方式外,通婚也是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文化交融的一种形式。昭君出塞、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通婚 。 两种民族文化的关系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两大文化之间,文明与野蛮、先进与落后,形成长期的对峙,在这种对峙中两大文化得以交汇融合,如春秋战国、南北朝、汉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民族大融合时常发生。 民族融合的结果是通过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定居农业文化发挥主导作用,使境内两大文化类型抟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两大文化类型实现共存共荣。 二、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汇: 游耕文化核心要素是“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和“不定居的生活”。游耕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游耕是其经济基础,如民国《蓝山县图志·礼俗》卷14在谈到南方山瑶的经济生活方式时说:“凡过山瑶,迁移縻定,以游种为业,颇近上古游牧之风。” 南方山地游耕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和南部,包括西南的彝族、白族、傣族、景颇族、苗族等,南部有壮族、瑶族、土家族等等。 其特征为: 1〉 在耕作方式上“刀耕火种”。“耕无犁锄,率以刀治土,种五谷”,“燔林木使灰入土,土暖而虫蛇死,以为肥”。 2〉 与汉族“安土重迁”的生活方式不同,游耕民族过着迁徙无定的游动生活。 3〉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尚处于不成熟水平:商品交换与手工业生产不发达,种植作物单一,渔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住宅简陋,保留原始婚俗风习等。 这两种文化交融的方式主要是移民和教化。 两种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由其经济方式所决定,南方游耕民族与中原民族不存在争夺生存空间的问题,双方关系总体而言较平和。历代王朝对其往往是采取羁縻柔远的怀柔政策与强硬镇压相结合的办法,重在设官治理,积极推行教化。由此加速了中原文化向南方的输出,带动了南方的社会经济的开发与发展。 同时,南方文化对中原文化也带来了一些影响。如重庆地区巴渝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就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史上重要的篇章。 三、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1、在经济生活方面: 羊肉串、烧饼 葡萄酒、烧酒 2、在衣着服饰方面: 棉花种植和、织布技术 胡服骑射 旗袍马褂 3、在日常起居方面: “马扎子” 4、在音乐、舞蹈方面: 石磬 铜鼓 羌族人的笛子 维吾尔族的手鼓,壮族和苗族的笙 箜篌、琵琶、铜钹、唢呐、胡琴、马头琴 宗教祭祀舞蹈、民族风俗舞蹈,古典娱乐舞蹈 5、文学方面: 《格萨尔王传》(藏) 《江格尔》(蒙 )《福乐智慧》 《阿凡提的故事》 (维吾尔) 6、史学方面: 蒙古族人用蒙文创作的《元朝秘史》、《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 西藏史学家宣奴贝所著的《青史》 藏族的医学及其经典著作《四部医典》 布达拉宫 《藏文大藏经》 藏传佛教 回族民歌“花儿” 元代天文学家扎马鲁,明代航海家郑和,进步思想家李贽 四、历史上民族文化交融 比较明显的几个时期 一是汉代。汉匈文化交流频繁。 二是北朝。孝文帝 三是唐朝。唐太宗说:“自古皆贵 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汇 中国文化的母体中,亦有外来文化的因素,其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等。 中外文化交汇大的有两次。 一、中外文化的第一次大交汇: 汉代晋唐时期,始于汉代。 外来文化有西域(中亚和西亚)文化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 汉唐之际中国吸纳的外来文化主要是南亚次大陆的佛教文化。 南北朝时期,佛教僧人进一步把佛教思想和儒道思想相融合,开始创造具有中国色彩的佛教宗派。 唐代的艺术因吸收佛教文化 而更加瑰丽多彩。 石窟艺术是人们欣赏古代佛教艺术的最好的殿堂。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对其他文化领域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学进入中土,与中国传统哲学相交融,逐渐本土化。一是在佛教基础上,相继产生了中国化的佛学宗派,如隋唐时期的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等即如此。二是影响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宋明时期,新儒学派从佛学中汲取思想因素,与易、老、庄三玄相融,由此产生了宋明理学。 二、中外文化第二次在交汇: 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即16世纪末叶西方耶稣会士来华传教。 中国文化面临的是水平超过自己的西方文化。 第二次文化大交汇与第一次文化大交汇有所不同:第一次文化交汇时,两汉是对落后于本土文化的西域草原文化的吸收,魏晋唐宋时期是对与本土文化水平不相上下的南亚次大陆文化的借鉴。 第二次文化交汇,是中国人吸收文化水平超过自己的欧洲文化(后来包括美国和日本)。 本次文化大交汇始于耶稣会士来华 耶稣会士于明万历年间开始进入中土,其直接目的是来华传教,肩负宗教殖民的使命,方式是“学术传教”,即通过介绍西洋科学、哲学、艺术来引起士大夫的注意,由此扩大宗教影响。因此他们来华客观上起到了传播西洋文化的作用。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系统迅速解体,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文化中国的传播,带有强制的性质。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力求在中国文化之本不变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科技工艺。西方科学技术大量被中国人引进。 1919年前后(自1915年9月至1921年7月历时六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进行了思想观念的革命。 当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仍处于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的时期,这种中西文化交融是一个双向过程。 四、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中国的科学技术发明、文学、史学、哲学、文字学等被介绍和发播到西方,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 (一)中国文化在亚洲的传播与影响: 受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是朝鲜和日本。 越南、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在历史上都比较早地与中国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中国文化都不同程度的传播到这些国家和地区。 (二)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影响 1、器用技术在西方的传播: 丝绸与瓷器 炼丹术 四大发明 2、各门艺术在欧洲的传播: 山水画 园林艺术 古典文学 3、哲学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孔子 孟子 老子 西方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曾在中国哲学中汲取思想营养,成为他们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则是伏尔泰(1694—1778年针对迷信、愚昧、反动的宗教神学,主张建立一个崇尚理性、自然和道德的新的“理性宗教”和“哲学的宗教”,在他心目中,中国儒教乃是这种“理性宗教”的楷模,他称中国人“是在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他也推崇孔子,称他“全然不以先知自诩,绝不信为自己受神的启示,他根本不传播新的宗教,不求助于魔力”。 像狄德罗也推崇中国儒教,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是“理性”,称中国儒教“只须以‘理性’或‘真理’就可以治国平天下”。莱布尼兹艳羡《易经》的“天行健”;孟德斯鸠赞赏中国政治科举制度对血统世袭制的超越,为“柴门”“寒门”奋斗者开辟了“通达之路”;歌德推崇中国话本小说中的世俗人格;叔本华看好宋明理学家的人格方式;海德格尔认同道家的生存方式。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也经常引述老庄的言论,他将“自我实现”者的精神状态称为“道家式”的。 在今天工业发达的西方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非但未减弱而是日益加强。汤因比和池田大作在《展望二十一世纪》中说:“世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 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式的中华民族。”(认为在人的异化问题异常突出的现代社会,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无异于一剂良方) 思考题:分析文化交流与文化融合在中华文化形成与壮大中的作用。 第六章 中国语言文字 第一节 汉语的历史和特点 1、汉语的历史: 词汇:新词增加,从单音为主到双音为主。 语音:声韵母系统逐步简化。 语法:词序稳定,句式逐渐丰富。 2、汉语的特点及其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 词序严格,声调变化,多词同音。 联合国工作语言。 第二节 汉字的历史及其特点 1、汉字的历史:甲骨文,金文,篆、隶书,楷书。 2、汉字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字中的地位:表意。趋简。规范化。代表了表意文字发展。 第三节 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 一、汉语汉字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汉语汉字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 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 二、汉语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三、汉语汉字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思考题:简述汉语汉字的特点及其在世界的地位。 第七章 古 代 科 学 技 术第一节   古代科学的主要门类和成就 一、 天学(天文学)  (一)天象记录: 我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特点是:记录准确丰富,而且从未间断。 关于太阳黑子、彗星、流星雨、新星及超新星的记录,资料相当丰富。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就有世界上最早的、正确无误的太阳黑子记录。 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哈雷慧星记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 流星雨的发现和记录,也是中国最早。鲁庄公七年(公元前687年)的记录是世界上流星雨最早记录。 中国对日月食的记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丰富的。 新星和超新星 (二)天体测量:天体测量是通过测定天体的位置和天体到达某个位置的时间来为各种科学目的服务的一门学问。我国古代在这方面成绩卓著。尤其是在测天仪、星表、星图、测定子午线长度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1、测天仪器 漏壶、浑仪、浑象、简仪 2、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二十八星宿,121颗恒星 3、星图的测绘 4、子午线长度的确定 (三)历法: 1、岁实的确定,岁实既一年的天数,夏历、阴历、周历都是使用四分历(春夏秋冬),每年的天数是365.25日,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  2、置闰与节气 19年7闰 391年144闰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数学 (一)记数和十进位制: (二)计算和《九章算术》 四则运算 乘法口诀“九九歌” “算筹” 珠算 《九章算术》: ①方田:田亩面积计算法。 ②粟米:粮食交易换算法。 ③衰分:分配岁收时按比例分配计算法。 ④少广:从已知田亩面积计算周长、边长等方法,其中提出了开平方和开立方的方法。 ⑤商功:工程技术中各种体积的计算方法。 ⑥均输:求粮食运输均匀负担的计算方法。 ⑦盈不足:财务盈亏计算法,讲述了二元一次联立方程的解法。 ⑧方程:叙述三元一次方程和四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⑨勾股:提出勾股定理,用以解决各种几何问题。法译本出版 (三)魏晋南北朝算学与圆周率 刘徽 祖冲之 (四)宋元算学与开方术和方程论 贾宪、秦九韶、李冶、朱世杰 、杨辉 秦九韶纪念馆 三、医学(一)中医学理论概况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 ) (二)中药学 一是完备扎实的药学和中医学理论体系: 二是独树一帜的药物学分类方法: 三是成熟的药物加工制造方法: 金匮要略方药、医圣张仲景祠 三)临床治疗技术 1、人工呼吸的最早应用:张仲景 2、全身麻醉外科手术:华佗 3、免疫法的先驱:葛洪 4、人痘接种法的发明: 5、独具一格的针灸疗法: 美容、减肥 第二节    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技术的伟大成就 一、火药 曾公亮、丁度 《武经总要》 二、指南针 司南 指南鱼,指南龟和指南针 三、造纸术 蔡伦 四、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2、活字印刷术: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实用性 (1)在天文方面:一是统治者顺应天意和农业立国。二是农业生产离不开历法 。 (2)在数学方面: 地理情况的了解、地图的测绘、土地的丈量、赋税的计算,包括制定历法,观测天象 2、整体性(辩证整体性) 天的运动与人类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将天、地、人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能体现辩证整体性的是中国古代医学。 二、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1、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 其一是重实用,轻理论。 其二,重印象,轻分析。 2、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3、封建制度的扼制 一是知识分子热衷功名仕途,科技人员社会地们低下。二是明清两代的锁国政策、文化专制及其腐败的官僚政治,使得中国近代科技发展渐渐与世界脱节。 思考题: 一、中国古代主要在哪些科学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 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世界技术史上产生了哪些影响? 三、简述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论述题: *关于中国科技落后之我见。 第八章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状况 一、中国古代教育机构和选士制度 夏商周:夏、商、周三代,开始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国学 乡学 “辟雍piyong ” “泮宫” 教学内容有:礼、乐、射、 御、书、数六艺。 春秋战国:私学大师: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 “有教无类” 汉代:汉代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类。太学、五经博士 仆射 “博士弟子”私学 马融 董仲舒 察举制 举孝廉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国子学和太学、“四学制”:儒学、史学、玄学、文学 “九品中正制” “唯才是举”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隋唐  :国子监 “六学二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 弘文馆 崇文馆 科举考试制度 “生徒法”、“贡举法”“制举法” 宋元 : 宋代,基本沿袭唐代学校体制 “书院” 江西庐山的白鹭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 明清 :国子监及宗学 蒙学 乡试 (解元) 、 会试(会元) 、 殿试(状元) 时代 教育机构 选士制度 夏商周 国学、乡学 春秋战国 官学、私学、如辟雍、泮学 秦汉 中央、地方、私学、如太学 察举制(孝廉、贤良方正、茂才) 魏晋南北朝 中央、地方、如国子学、太学 九品中正制 隋唐 中央、地方、如六学二馆 科举考试制 宋元 中央、地方 科举考试制(元中断) 明清 中央、地方、如国子监 科举考试制(乡试、 会试、殿试) 二、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点: 春秋时的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春秋战国之交的墨子(言必信,行必果); 孟子(养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荀子(劝学篇“主张日积月累,专心致志”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契而不舍,金石可镂”。); 董仲舒,汉代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化民成性进行教育。 唐韩愈《师说》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宋代朱熹提出“循序渐进”与“熟读精思”。手植樟 明代王守仁(王阳明)重视 “躬行实践” “自求自得” “循序渐进”。 明末清初黄宗羲。治学上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 颜元也是明末清初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事业,主讲于肥乡漳南书院。主张教育“经世致用”,教育必须以“实学、实习”为主 。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点: 一是综合观,即大教育观,突出教育的重要地位,教育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它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二是辨证观,即对立统一观,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皆可成为尧舜” 三是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日三省乎已” “慎独” 还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并重和有机结合。 二是注重教育方式的灵活性,采用灵活的因人因事而异的教育方式。 三是德智结合,突出德育、美育重要性。 四是强调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五是重视人文教育,文史哲不分家。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一、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所谓“因材施教”即根据教学要求,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使学生各尽其才。 孔子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孟子“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之者。” 启发诱导—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形式。 “闻一知二”、“闻一知十”、“告诸往而知来” “引而不发,跃如也”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二、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学习与思考是学习过程中两个决定性环节。孔子提出了学思并重的思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 。 《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孟子 “尽信书不如无书” 。 王充 “唯精思之,虽大无难”。 朱熹“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王夫之“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在温故与知新的关系上,古代教育家既重视时习温故,又不忽视探索新知识。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朱熹说:“温,寻绎(就是思维,就是思考和发现 )也,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 三、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中国古代教育家普遍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颜渊赞扬孔子“循循然善诱人” 。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孟子:“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孟子 离娄下》 由博返约是强调教学中正确处理广博与 专精的关系。 孔子:非常重视博学,又强调用一贯之道去 驾驭广博的知识。 孟子:提出学习深造的途径,不仅要博学而且还要善于由博返约。 荀子:认为缺乏广博的知识,就失去了专精的基础,而没有专精的功夫就会散乱无章,一无所得。 王夫之 :认为广与专、博与约不可偏废,由博返约,以约驭博,教学效果才可以提高。   四、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长善救失,就是长于发扬学生的优点,又要善于补救学生的缺点。 长善救失的教学思想是《礼记·学记》提出来 的。 “多、寡、易、止 ” ——“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于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长矣 。” 中国古代教育家还强调教学相长。《礼记·学记》中首先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思想,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能助长学,学也能助长教,这就叫“教学相长” 韩愈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能者为师” 五、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孔子要求教师事事处处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作为学生的表率,这就是他说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无言之教” 。 荀子认为教师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教师要有尊严,能使人敬服;二是教师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三是教师需要具备有条有理有系统地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不违反师说;四是了解精微的理论而且 能解说清楚。 关于师生关系,中国古代教育家提倡学生尊敬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孔子是和善可亲的先生;荀子则是威严可敬的老师 。 思考题: 1、简述历代的教育机构及选士制度。 2、汉代太学与西方的哪些学校同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校? 3、宋代有哪些著名的书院?书院有哪些功能和特点? 4、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哪些? 5、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有哪些精华? 第九章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一、文学作品在古代文化典籍中比重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1、诗歌的发展历程: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建安七子、(李白、杜甫、白居易)唐诗、宋词、元曲。 2、散文的发展历程:尚书、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史记、汉赋、骈文、古文运动,功能:叙事论说,抒情 3、叙事文学的发展历程:小说:上古传说,史传作品,魏晋志怪小说,轶事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清章回小说;戏曲:汉百戏,唐参军戏,宋金诸宫调,元杂剧,明清传奇,京剧。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成就及现代意义: 成就:1、爱国忧民的情怀2、具有永久魅力的艺术形象3、脍炙人口的语言:音韵之美,具有强烈的表现 现代意义: 1、是传统文化中最易接受的形态 ; 2、是沟通现代人与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桥梁 ; 3、是其它文化背景的人们了解中国文化的最佳窗口。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 一、诗经与楚辞 1、诗经:305篇,风雅颂;赋比兴        现实主义 2、楚辞: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  浪漫主义 二、先秦散文与汉赋、汉乐府 1、先秦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2、汉赋:短赋,大赋 3、汉乐府:民歌,文人诗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三、唐诗和宋词 1、唐诗: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李白(浪漫)、杜甫(现实 白居易、韩愈、王之涣 2、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四、元曲与明清小说 (一)元曲:杂剧  散曲:小令、套曲 杂剧类型:1、爱情剧;2、公案剧; 3、历史剧。 文化意蕴:1、反抗精神;2、泾渭分明;3、浪漫方式处理现实题材 (二)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 第三节    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特征 一、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例如“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大禹治水”其中的女娲、后羿、大禹等神话故事人物其实就是人间的英雄,氏族的首领。“夸父追日” “精卫填海”实际上反映了当时先民们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都是关注现实的历史人物在神话传说中的投影。《离骚》 《西游记》 二、“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文以载道”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儒家首先提出的。意思是文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载道,即道德的提高和完善,宣扬政治,提升道德。 三 、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写意手法原本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手法。在中国文学中也有大量的注重写意的作品。所谓写意,就是作者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不重写实而重写意。 思考题: 1、中国古代文学的成就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有哪些代表性作家作品。 第十章 中国古代艺术 第一节 辉煌的远古艺术 1、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2、10000年前到3000年前的北方岩画 3、6000年前到4000年前的彩陶,居于华夏文化的核心,被认为是中国艺术史的真正开始 一、原始彩陶 1 、时间:从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到4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 空间分布:中原地区、西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2、基本情况:1) 器皿的造型:摹拟植物、动物、人类和器物的造型。最常见的是符合陶器功能的碗、钵、盆、罐等十余种2) 装饰图案:以几何纹最为常见。3) 从具体形象向抽象图案变化的中国彩陶图案的演化历程。这种由具象到抽象、由实到虚的变化,与中国思想从原始到理性的演化轨迹是相吻合的。 3、彩陶隐含的中国艺术的基本法则 1)游目:移动的散点透视(移步换景),在有限的圆形图面上体会出“无尽”的韵味 2)仰观俯察:注意由上观下的整体效果 4、彩陶代表的是中国艺术虚灵飞动的一面,和希腊彩陶的静态和谐不同,中国彩陶突出动态的和谐 二、中国远古艺术的另一高峰:青铜纹饰 1 、青铜时代:形成于大约公元前2000年,经历夏、商、西周和春秋,约15个世纪。其中,商周青铜器位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意义尤为重大 2 、类型:农具、工具、兵器、日常用具、礼器、乐器、车马器、符及玺印等 3 、青铜纹饰:各种动物纹(兽面纹、龙纹、凤鸟纹等)、兽体变形纹、火纹、几何纹、人面像等 4、青铜纹饰的两大现象 1)代表重组变形法则的饕餮纹 饕餮是由两种或者多种动物组合构成的具有独立整体的威猛狰狞的形象,象征权威和殷周礼制的神圣秩序。最常见的饕餮由两条夔龙组成。饕餮纹所象征的重组变形法则,体现出上古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想象和艺术构思的方式,构成具象化却又非现实的文化象征物,由此种法则的运用产生出中国文化的神仙与魔鬼世界 2)人兽共生 第二节 古代艺术各个门类成就 1、古代艺术的等级 艺术等级:诗文最高,绘画和书法次之,建筑、雕塑又次之。这种等级的依据是各种艺术门类的精神性程度的高低,或者说,它们表现道、真理的程度,对于物质媒介、技巧的依赖程度。 一、建筑 1、历史演变 1) 西安半坡的圆形住房、大方形住房 2) 东汉以前,主要是以帝王为核心的宫室、苑囿、庙社、陵墓等宫廷建筑体系的发展和完成 3) 东晋,体现士大夫情趣的私家园林开始风行 4) 南北朝开始,寺庙建筑大量出现,从而最终奠定了古代建筑的四种基本类型:宫殿、陵墓、寺庙、园林 2、宫殿:以皇宫为代表,其目的是显示帝王之威,具有高、大、深、庄的四大特点 1) 高:高于一般房屋,同时增加纵深度、长度以显示天子的博大厚重。与西欧宗教建筑强调高度以指向至高无上者的权威不同 2) 大:空间巨大,建筑物众多,以配合于建筑群与建筑物的长度 3) 深:建筑群的空间纵深。通过建筑群落自身的变化和彼此配合形成连绵之节奏,在人的行进中将空间的纵深转化为时间上的律动,从而召唤出并且加强着行进者的敬畏和肃穆 4) 庄:庄重威严。它主要通过建筑完全按照中轴线对称排列和墙柱门的深红色来表现 3 、陵墓:另一种高、大、深、庄,表现已逝帝王的威严 1)以青土暗示永恒、宁静。依山为陵或者累土为陵,植树以像山。 2)另一种高、大、深、庄。山陵之高,空旷阔大,从陵墓第一道门到地宫墓门,距离漫长,神道两旁有对称的华表和石雕。 4、寺庙 1)寺庙建筑始于东汉洛阳白马寺 同样有着对于庄严肃穆的要求。 2)塔:道观与佛寺的区别。 3)整体对称和肃穆心理。 5、园林 1)始源于西周初年的苑囿合池;在春秋到秦汉间发展壮大。是为皇家园林。 魏晋后士人园林兴起,中国园林开始具有独特品格。 2)园林品格:以情趣、尤其是自然情趣为核心,建筑布局随地赋形,讲求自然之美,注重人与自然的谐和、交流。 3)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 江南私家园林:规模小,布局灵活巧妙。 北方皇家园林:规模大,气势雄伟。 6、中国建筑的特点:注重整体协调;追求动态和谐,在时间流动中展开;虚实相生,人工与自然相互交流、相互结合 二、雕塑 1、四集群:陵墓集群(陵墓表饰、墓室雕饰、明器艺术等)、宗教集群、建筑装饰、工艺雕塑 2、特点:1) 服务于整体,具有功能化的定位、2) 程式化、3) 平面性、4) 彩绘 三、书法 1、含义与特点; 1)含义: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特点:①汉字书法是线的艺术,它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②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3)、它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门类,正式出现于汉末魏晋。此时:A出现了以书法为纯艺术的书法家:蔡邕、张芝、钟繇、王羲之等B 形成一定的书法思想C 笔墨技巧成熟,书法反映时代的审美风貌 2、汉字形体的演变及五种主要书法字体 1)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一草书—楷书—行书。 2)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拓展:其演变规律? ——由繁到简。 中药里的惊世发现——甲骨文 相传1899年,中国学者王懿荣在他吃的中药“龙骨”里发现了距今3千多年前的汉字-甲骨文。图为王懿荣。 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 铸造出来的文字—金文 “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形式要求庄严、稳重、端肃、有序、精美,以符合“藏礼于器”的礼仪文化的特点。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铭、《大盂鼎》铭、《散氏盘》铭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3、书法的主要字体及特点; 篆书——创始于秦代。 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 楷书——形成于汉末。 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 。 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 小篆——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有图案美 监狱里造出的汉字:隶书,是小篆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
/
本文档为【传统文化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