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国个人理财业问题探析

中国个人理财业问题探析

2013-12-01 4页 pdf 120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119614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个人理财业问题探析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8年第4期(总第120期) ①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 人口比例达到7%即为老年型国家。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 示,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已达6.96%。 ②2007年,我国CPI指数为4.8%,超过了1年期存款利率。2008年 以来,我国CPI指数更是持续高于1年期存款利率。 ③幸福指数是衡量国民幸福感或生活满意度的主观指标数。幸 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 的。幸福指数与人均GDP或人均国民收入并不完全成正...
中国个人理财业问题探析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8年第4期(总第120期) ①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 人口比例达到7%即为老年型国家。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 示,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已达6.96%。 ②2007年,我国CPI指数为4.8%,超过了1年期存款利率。2008年 以来,我国CPI指数更是持续高于1年期存款利率。 ③幸福指数是衡量国民幸福感或生活满意度的主观指标数。幸 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 的。幸福指数与人均GDP或人均国民收入并不完全成正比。 ④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短短两年多时间,上证综合指数从 1000点上涨到6100多点。 摘 要:个人理财业在我国已经兴起并迅速发展,但是理财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理财实践,理财服务还处于产品推销 的阶段,只重视推销理财产品不重视推销理财理念,产品同质化,理财人才缺乏等问题制约了个人理财业的发展。 关 键 词:个人理财;金融机构;理财产品;问题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4-0023-03 收稿日期:2008-05-16 基金项目: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科研课题(03JYQ02) 作者简介:陈兵(1972-),男,硕士,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副教 授,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澳大利亚CharlesSturt University访问学者,香港注册财务策划师(RFP-HK),上 海投资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个人理财与金融风险。 一、引言 个人理财,尤其是以投资和退休储蓄为核心的 生命周期理财,在国外是长期受人们关注的话题。最 近几年,中国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 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个人理财产品, 尤其以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中心”和不断创新的理 财产品为典型代表,居民对个人理财也表现出极大 的热情,个人理财的热潮在中国迅速兴起。 个人理财在中国兴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1)从 微观层面上看,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国民财富的迅 速积累,客观上要求财富得到有效的管理;中国自 2000年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①,与此同时,社会 保障体制不完善加大了人们对退休养老、医疗的担 忧,而高昂的房价更是加重了国民的财务负担;低利 率甚至负利率使17万亿居民储蓄存款损失严重②, 需要寻找合适的投资渠道保值增值;金融改革和创 新使金融产品日趋丰富,更需专业的理财服务来合 理配置资产。(2)从宏观层面上看,通货膨胀率的走 高、人民币升值的持续、证券市场的动荡、金融改革 和开放使金融风险客观上不断加大等都需要金融机 构为国民提供专业的个人理财服务,帮助居民家庭 做好理财规划和安排,合理配置家庭金融资产,降低 家庭财务风险,顺利实现家庭理财目标,提升家庭的 生活品质,从而提升整体国民的福利水平和幸福指 数③。正是这样的背景,促使个人理财在中国迅速兴 起,其突出表现为近几年国内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 和旺销以及证券市场的持续繁荣④。但是,考察国内 个人理财的发展状况,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二、中国个人理财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研究明显落后于理财实践的发展 从实务的发展情况来看,个人理财业尽管在中 国的发展时间不长,但迅速升温甚至有过热的现象, 以至于有人将2004年称为“理财元年”。与之相比,个 人理财的理论研究要冷清许多,尽管相关文献不少, 但很多个人理财的文献都是关注理财实务发展或者 是理财从业人员对理财业务的探讨,而高质量有较 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太少,特别是对个人理财学 科体系的理论基础关注几乎是空白。近年来,国际上 特别是美国对个人理财基础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 进展,产生了如随机游走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流 动性约束假说、习惯养成、生命周期理财新旧范式、 多期风险对冲技术、状态求偿权、连续时间金融 模型等理论。此外,国内对个人理财业、个 中国个人理财业问题探析 陈 兵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金融学院,上海 201620) 23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8年第4期(总第120期) 人理财业比较研究、个人理财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 究也明显不足。 (二)只重产品不重理念,只关注产品销售不关 注客户需求 从目前各金融机构推出的理财服务来看,很多 金融机构的理财服务还停留在简单的产品组合上或 者开发一些理财新产品,理财理念反而被理财产品 淹没了。仅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来看,2003年, 在外币存款利率很低的背景下,银行大量推出外汇 理财产品(尤其是结构性外汇存款)来吸引客户,一 时间外汇理财产品铺天盖地,但很多外汇理财产品 设计复杂,普通投资者很难理解。在银行的个人理 财中心,理财专员(客户经理)主要给客户介绍和推 销理财产品(主要是储蓄、银行开发的外汇和人民币 理财产品、代销的基金、保险和国债等),很少介绍和 传播理财理念。而且,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客户经理 通常只是简单地将产品推销给客户,并不考虑不同 的客户对象和客户的需求,理财服务还处于产品推 销的阶段。个人理财中心仅是理财产品销售中心,只 是传统产品销售渠道的简单延伸。 事实上,理念是第一,产品是第二。在个人理财 发展的起步阶段,树立正确的理财理念比了解理财 产品本身更重要,况且国内很多人(包括不少理财从 业人员)对理财的内涵把握并不清楚,没有掌握正确 的理财理念。目前国内对个人理财的理解存在两种 典型的误区:一是将理财简单等同于投资,突出表现 在理财就是买股票、基金、炒房产等;二是认为将金 融产品堆在一起卖的“金融超市”就等于理财。因此, 在开展个人理财服务时,金融机构如何帮助人们在 分析家庭的财务状况、合理配置资产的基础上,制定 适合不同家庭的理财规划,以此来推广正确的 理财理念,做好投资者的教育工作,而不仅仅是简单 推销理财产品,是中国个人理财业发展急需补上的 一课。 (三)产品同质化严重 从理财产品本身来看,也存在诸多问题:不少理 财产品的设计缺乏长远的考虑,往往寿命不长;竞争 的加剧迫使不少金融机构在设计理财产品时过多地 关注收益,对风险的重视和揭示不够;不少理财产品 的开发带有打“擦边球”的嫌疑,最终难逃被监管部 门整顿的命运;在保险市场上,很多长期的储蓄性险 种未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年金产品的研究开发 明显不够,而险种结构的失调所导致的负效应已经 开始显现!"。考察国内个人理财行业,近几年理财产 品迅速增加的同时,却存在明显的产品同质化倾 向。以商业银行为例,目前各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主 要集中于外汇理财产品、人民币理财产品和信用卡 业务,这些产品的设计上大同小异,功能几乎相差无 几,并没有什么个性化的特征,客观上也导致了商业 银行间的过度竞争。产品的同质化倾向,也反映出创 新不足的问题,在金融产品知识产权缺乏有效法律 保护的情况下,很多银行只是简单地复制其他银行 的产品。 (四)理财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理财人才缺口大 个人理财业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而人才 得益于理财的教育和。目前,国内理财培训市场 已经兴起(其中包括不少国外理财协会推出的理财 培训),但培训水平参差不齐,高质量的理财培训太 少。而且,目前的理财培训显然还不能很好地解决 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兼容问题。个人理财业是本土化 特征非常明显的行业,因为受制于各国的法律、政策 的差异,理财服务内容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个人 理财业的发展还有国际化的趋势,中国金融理财师 标准委员会(FPCC)#"已经于2004年9月正式成立, 且中国已经加入国际注册金融理财师(CFP)理事 会 $"。因此,未来中国个人理财业发展如何实现本土 化和国际化的兼容是FPCC和相关管理机构必须考虑 的问题。 在理财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同时,理财人才的 数量也明显不足。个人理财在中国有着现实的需求 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 构都在大力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各金融机构也急需 个人理财专家(客户经理),但目前的理财培训(包括 各金融机构内部举办的理财培训)远满足不了市场 发展对理财师的需求,理财人才缺口巨大④。 (五)分业经营的限制 个人理财主要涉及到投资、保险、退休、税务、遗 !"近几年,国内保险公司热衷于开发和销售投资险和分红险,导 致居民持有的保单中,投资险和分红险比重过高,这一方面使得保险 的保障功能被弱化,另一方面投资险和分红险的收益不稳定或不理 想,导致退保率上升并引发投保人对保险公司的不满。 #"目前,中国金融理财师标准委员会(FPCC)已改名为中国金融 理财标准委员会(FPSCC),并在中国大陆推出两级金融理财师认证 制度,即金融理财师(AssociateFinancialPlanner,简称AFP)和国际 金融理财师(CertifiedFinancialPlanner8,简称CFP)。 $"CFP,注册金融理财师,是全球个人理财最权威的职业资格, 由国际注册金融理财师理事会认定。 ④据深圳特区报(2006年4月6日)记者李丽发表文章的预测,国 内理财规划人才缺口达70万。 24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8年第4期(总第120期) (下转第29页) 产等方面。目前,国内的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金融 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也直接受其影响,这是对个 人理财发展最大的制约,这将使一站式的综合理财 服务遇到很大障碍,而一站式的综合理财服务又是 个人理财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中国的金融业已经 进入加入WTO后的深度开放期,越来越多的国外金 融机构将进入中国,在个人理财业务上,国外金融机 构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且从发达国家的金融业 (特别是银行业)现状来看,个人理财业务贡献了相 当大的利润。此外,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使 得国外金融机构在体制上具有比较优势,更容易实 现一站式综合理财服务;而跨国金融机构遍布全球 的分支网络,更使其对资金的运作具有更大的空间。 因此,国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必然将个人理财 业务作为重点拓展领域,事实上,部分国外金融机构 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视已经初见端倪。如花旗银行 进入上海多年,正采取各种对策从中资银行挖走高 级人才和VIP客户,积极开发理财产品,推广理财理 念和品牌,与国内银行合作拓展信用卡业务,花旗人 寿保险也在上海正式开业。因此,在金融业分业经营 的背景下,中资金融机构如何来推进和实施一站式 综合理财服务,如何与外资金融机构竞争个人理财 业务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六)理财经营模式的问题 美国是个人理财最发达的国家,其理财模式大 致可分为两种:独立理财体系(主要在咨询公司、理 财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 务所从业)和机构内部理财体系(主要在银行、保险、 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内从业)。在机构内部理财体 系中,理财通常被作为促进本机构商品销售的手段 或仅给VIP客户提供。理财策划、咨询等通常免费, 但策划内容通常与本机构的业务相关,因此独立公 正难以保证。在独立理财体系中,理财被作为其本身 的业务,由于没有自身的产品兜售,因此相对公正。 其收费项目有以下几种:为客户提供理财规划方案、 撰写理财规划书而收费;通过为顾客管理和运用资 产而按一定比例收取手续费;当出售特定的金融产 品时,会从该金融产品的所有权人处(如某一银行或 保险公司)获得一定的手续费(佣金);以小时为单 位,收取顾问费(咨询费)。美国有超过2/3的理财师 在专业理财公司从业或者是隶属于会计师事务所等 社会中介机构,属于独立经营型理财师。另外约1/3 是在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业,属 于机构型理财师。 目前,国内主要是金融机构理财(特别是银行理 财、保险理财),金融机构在开展理财服务时如何能 做到公正、客观,保证客户利益至上,而不是借理财 的名义推销金融产品是金融机构理财模式面临的突 出问题。至于独立理财的发展则明显滞后,国内的理 财公司才刚刚兴起,在市场上影响还微乎其微。尽管 独立理财的发展有助于个人理财业的竞争,有利于 提高整个理财服务的水准,但独立理财体系对理财 师的素质要求通常更高,而且理财公司在国内个人 理财业刚起步的背景下,如何设计自身的经营模式 和业务范围以维持其生存本身就是很有挑战性的问 题。此外,理财公司的信誉和规范经营也是很值得重 视的问题。 (七)监管滞后,风险防范问题凸显 个人理财业近几年发展迅速,不少金融机构推 出的理财产品竞相给客户以高回报承诺,理财产品 的同质化严重,不少金融机构将理财产品视为竞争 资金的手段,在回报率上恶性竞争,而不考虑其后 果。在个人理财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个人理财 业的监管明显滞后,尽管2005年中国银监会出台了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 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但个人理财相关法 规还很不完善,特别是适应金融业混业发展的趋势, 综合性的个人理财法规还几乎是空白,这显然不适 应个人理财监管的需要,不利于个人理财业的健康 发展。 另外,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也不利于个人理财 业的风险防范。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个人信用体系 是信用经济的保障和基础,个人理财的最高层次是 财富管理,因此个人理财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个人 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是个人理财 风险防范的有效载体,也是制约个人理财业务健康 发展的“瓶颈”之一。尤其是商业银行开展的部分个 人理财业务如消费信贷和信用卡业务,健全的个人 信用体系对这些业务的顺利健康开展至关重要。我 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正处于起步期,2000年上海 资信有限公司成立,而全国性的个人征信系统建设 还很滞后。与此同时,各地政府都在酝酿成立各自所 辖区域内的征信机构,这不仅会造成重复投资,甚 至会严重影响未来征信系统的质量,可能会导致风 险信息的标准不统一、风险信息的共享差,使个人征 信系统的功能发挥不充分。 25 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8年第4期(总第120期) (上接第25页)因此,加快个人理财法规和个人信用体 系的建设也是关系到个人理财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 键问题。 三、结语 个人理财业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以上 问题是难免的。同时,中国个人理财业的未来发展还 有一系列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如:个人理财业制 度如何设计;金融机构理财业务能否作为独立业务 发展;金融机构间如何合作来实现一站式综合理财 服务;独立理财是否有发展必要和空间;个人理财业 的监管及立法;等等。 参考文献: [1]陈兵.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需求分析[J].上海投资,2005(3). [2]陈兵.中国个人理财业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3). [3]陈兵,AlfredWong.澳大利亚个人理财业的发展与启示[J].金融 教学与研究,2007(1). [4]陈兵,李莉.加拿大个人理财业的透视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南 金融,2007(8). [5]陈兵,李莉.我国个人理财业经营模式选择[J].现代金融,2007 (10). [6]杜莉,姜峥睿.美、日、澳金融策划业的发展与中国本土化发展设 计[J].东北亚论坛,2004(1). [7]黄向阳.西方生命周期理财概念的评析和启示[J].中州学刊, 2004(3). [8]赵建兴.生命周期理财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J].经济师,2003(5). [9]孙飞,陈兵.美国个人理财业发展概况[J].农村金融研究,2006 (2). [10]李善民,毛丹平.个人理财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龙会芳;校对:卢艳茹) 衡量因素。激励形式包括薪资报酬、完善晋升制度、 员工持股、股票期权激励等。实现激励机制多元化, 除薪酬机制外,还可采用经营权机制、精神激励机制 和竞争机制等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责任 约束机制,完善对管理层和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工作 评定,强化他们的义务和责任,并加强对经营者的监 督和管理。 (四)加强基于文化价值观的引导与规范 从现代组织文化理论的观点看,个人行为和集 体行为相一致、个人动机同社会责任相统一有利于 整合组织行为规范,使组织行为在高质量和高层次 上有序运行。诺斯认为文化作为伦理基础,是一种意 识形态。组织内部的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组织资本。德 姆塞茨也认为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组织运行中的一种 “团队精神”是必不可少的,企业文化可能显示出高 度的“路径依赖”。从商业银行组织管理的角度来看, 企业文化对银行成员实施管理的意义,其关键在于 企业文化具有一种社会资本的功能,它在银行发展 中能起到一种润滑剂的作用。银行文化作为一种有 价值的组织社会资本,能够在得到银行员工认可的 基础上起到粘合作用,从而使商业银行与个体员工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应该有意 识地塑造适合自身发展的银行文化,并加强基于共 享价值观的文化整合与规范,促进商业银行成员在 价值观方面实现与银行之间的一致性认同。 (五)优化银行的风险管理架构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的定义,信用风险、市场风 险和操作风险等金融风险以不同程度存在于商业银 行各项业务中,银行的风险管理涉及组织架构所有 组织层和交易层。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优化 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有效 提高公司治理状况。目前,国外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 逐渐由单纯强调层级管理、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转 变为层级管理与联动协调相结合、机构扁平化、业务 垂直化的模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它们还特别注重 内外部系统风险的管理。借鉴国际银行业的先进经 验,国有商业银行应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 理组织体系,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风险管理办法;实 行授信管理与授权管理的结合;实行惩戒和激励并 重的风险管理机制;实行事前引导与事后督导相结 合、突出事前管理的风险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M].北京:商务印 书馆,1995. [2]蔡鄂生,王立彦,窦洪权.银行公司治理与控制[M].北京:经济科 学出版社,2003. [3]李维安.现代公司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4]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5]刘伟,黄桂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 构[J].经济研究,2002,(8). [6]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郄彦平;校对:李巧莎) 29
/
本文档为【中国个人理财业问题探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