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希腊文明展览

希腊文明展览

2013-10-20 32页 doc 7MB 5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75038

暂无简介

举报
希腊文明展览 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 展览时间:2007年8月12日-11月9日 开馆时间:9:00—17:00(16:00停止售票,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 地上一层临时展厅(B厅) 2007年8月12日至11月9日,首都博物馆将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联合推出“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展。     本次展览展出的大部分文物创作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属于希腊古典时期的作品。     根据展览主题,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在古典希腊时代;第二单元:古希腊人的神灵世界;第三...
希腊文明展览
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 展览时间:2007年8月12日-11月9日 开馆时间:9:00—17:00(16:00停止售票,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 地上一层临时展厅(B厅) 2007年8月12日至11月9日,首都博物馆将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联合推出“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展。     本次展览展出的大部分文物创作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属于希腊古典时期的作品。     根据展览主题,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生活在古典希腊时代;第二单元:古希腊人的神灵世界;第三单元:与希腊名人对话。     展览时间:2007年8月12日——11月9日     开放时间:9:00—17:00(16:00停止售票,周一闭馆)     展出地点:首都博物馆 地上一层临时展厅(B厅)     主办单位:首都博物馆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赞助单位:盈科大衍地产发展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第一单元 生活在古典希腊时代      男性的世界     公民与战争        绘有重装士兵的红像陶杯 约公元前490年 发现于意大利卡普阿(Capoue)/雅典制造 陶质/高8.9厘米,直径23厘米 原为巴拉维(Paravey)收藏/1879年入藏卢浮宫     酒杯上的画面主要表现了古希腊的重装步兵。重装步兵来自城邦的有产阶级,他们身上的武器和盔甲装备均由士兵自备,主要装备有:青铜铠甲、长矛、短剑和圆盾。酒杯的一面,一名重装步兵身穿无袖短袍、条纹胸甲、鸡冠状头盔,手持长矛,正把一饰物递给另一名执剑战士。另一名手持长矛的重装士兵正准备登上四马二轮战车。在另一面,四名士兵中,一名战士在自己的一条腿上捆扎好胫甲,手里拿着另一块。一名蓄胡子的士兵正在用剑割头发。古希腊的恋人之间经常互赠鸽子作为礼物,酒杯底部一名裸体的年轻男子,手持一只鸽子,可能是出征前要将它送给爱人。有学者认为画面讲述了传说中的“七将攻特拜”,现藏多伦多的一只三耳瓶用7名率军远征特拜的勇士之一——帕耳忒诺派俄斯——的名字命名,瓶画中也出现了断发献神的场景。     古希腊瓶画的作者通常在器皿上签上姓名。根据研究确认:此瓶画的作者是活跃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古希腊画家马克隆。          绘有战士与武器的红像陶杯   约公元前480年 发现于意大利科尔奈托/雅典制造 陶质/高9厘米,直径23.3厘米 原为巴拉维(Paravey)收藏/1879年入藏卢浮宫                  骑兵墓碑 约公元前350~前340年 发现于希腊北部色萨利(Thessalie)的拜利纳(Pelinna)城 大理石/高41厘米,宽38.5厘米 1861~1862年L. 赫泽(L. Heuzey)与H. 多麦(H. Daumet)在马其顿考察时发现此碑/1863年入藏卢浮宫     古希腊的骑兵主要由富裕公民担当,只有他们才有能力饲养马匹并自备武器。骑兵通常利用快速优势,采取迂回行动,从侧翼和背后对敌军进行袭扰。此文物是石碑上部的小三角楣,浮雕的士兵可能是死者本人。骑兵头戴顶端弯曲弗里吉亚头盔,配备有护颊,身穿由小片连缀的护胸甲和宽大的短上装,背上飘荡短斗篷。骑兵的护胫、马靴及战士右手的投枪也被清晰地雕刻在浮雕中。画面中的武器装备可见于记述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36~前323年在位)征战的文献中。根据墓碑马身上仰的风格来看,死者应该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或亚历山大大帝麾下的战士。          绘有武装猫头鹰的红像陶瓶 约公元前410~前390年 制造于雅典 陶质/高6.4厘米,直径5.9厘米 1919年入藏卢浮宫    小陶瓶上装饰着全副武装的猫头鹰。它头戴一顶双重翎饰的头盔,身着铠甲,手拿盾牌和长矛,属于典型的重装步兵装束。在古希腊传说中,猫头鹰是雅典守护女神雅典娜的爱鸟,是智慧的象征。        公民与竞赛      泛雅典娜节的黑像陶双耳瓶 公元前323~前322年 发现于班加西(今利比亚境内) 陶质/高66.5厘米,直径32.6厘米 瓦捷·德·布尔维耶发掘/1851年入藏卢浮宫    古代希腊的体育比赛经常在宗教节日中进行。这种双耳瓶用于雅典城每4年举行一次的泛雅典娜节上:人们通常向画家和陶工预先订制这种瓶子,并在瓶中盛上橄榄油,传递给竞技比赛的优胜者。瓶上图案主题比较固定:一面是雅典娜女神,另一面是竞技。此瓶上的黑绘人物中,一面是女神雅典娜,她身穿无袖长袍、头戴战盔、手执矛与盾,正走向右边的柱子;一面是武装赛跑场景:三名全裸的重装步兵戴盔执盾。中间一名士兵的盾牌绘成白色。柱端上是带翼胜利女神尼克。陶瓶上留有执政官克菲索多罗斯(公元前323~前322年在位)的名字,人们据此来推断陶瓶的制作年代。尽管此时陶器装饰早已流行红绘画法,但黑绘技法仍因宗教等特殊目的被保留。          竞技者的头像   于1世纪或2世纪仿制,原作于公元前5世纪 发现于意大利 大理石/高28厘米 原为博盖塞收藏/1807年入藏卢浮宫                   束发带者 约于公元150年仿制,原作约公元前430年为波吕克里得斯所作 1863年发现于法国荣纳省维尔纳夫的沃吕桑大主教修道院 大理石/高24厘米 1923年由罗恩医生的继承人捐赠    这是《束发带者》雕塑的仿制品。阿哥斯的青铜雕塑家波利克里托斯在约公元前430年创造出《束发带者》类型的雕塑,用于祝贺在竞赛中获胜的竞技者。波利克里托斯以对男性裸体的研究而闻名,他将研究记录在一部名为《法则》的著作中。他认为:田径运动员所表现的美与自然的美感有很大的区别,是一种经过计算的、和谐的美,是理想的世界在现实中的反映。一个世纪以后,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也描述了一个理想世界,他认为现实世界是完美的理想世界在大地上的反映。通过对同类仿制品的研究,人们发现,这类雕塑遵循1:7的比例。            男青年 约公元150年仿制,原作于约公元前420年 发现于埃及克索伊斯附近 大理石/高114厘米 1894年入藏卢浮宫     此件展品仿制于罗马时代。原作已遗失,现存至少有37件仿制品,所有仿制品的大小相同。作品的风格属于雕塑家波利克里托斯的流派,体现出了波利克里托斯式身体平衡手法——利用腿的姿势分担身体的重量,此处更进一步利用左臂支撑减轻右腿重量负担。     青年男子靠在柱子上,人们认为他是在欣赏自己脸庞映在水中的倒影。也有人认为柱石象征了体育场,塑像表现的是泛希腊赛会第一竞技组,年龄在13~18岁之间的竞技者。           手持铁饼的竞技者 公元1~2世纪仿制,原作约公元前400~前390年为纳乌库德斯所作 可能发现于意大利 雅典附近彭特利库斯山的大理石,左臂石膏质,原像头部遗失/高167厘米 原为博盖塞收藏/1807年入藏卢浮宫     原作应该是古希腊雕刻家纳乌库德斯所作的青铜雕像。根据古典作家普林尼《自然史》记载,纳乌库德斯是雕塑家波利克里托斯的学生。他对波利克里托斯开创的人体塑像身体平衡法进行革新,将平衡应用于特定时空,用自然主义的手法突出表现正在运动者肌肉的形状变化。此处着重表现了掷铁饼者微微拱起的三角肌。     泛希腊运动会最负盛名的运动项目是:短跑、掷铁饼、标枪投掷、跳远及角斗,最终的获胜者需要在至少三个项目中夺冠。塑像表现的是竞技者在掷出铁饼之前调整动作的时刻。从雕塑右脚脚趾的蜷缩也可以看出,投掷前,竞技者身体表面平静,实际上全身都倾注了力量。           雕有青年男子的基座残片 约公元前330~前320年 发现于雅典 彭特利库斯山大理石/高49.5厘米,宽47厘米 1888年入藏卢浮宫   从公元前6世纪起,在个人塑像或墓葬的浮雕中用于表现获得过荣誉的运动员生活已成为一种习惯的场景。右边休息着的男子手中拿着上色的擦洗具或某种田径用具;左边男子的右腿上靠着件弯曲的物体,可能是用于运送洗漱用具的手柄,也可能是缠绕在标枪上的皮带。           竞技者墓碑   约公元前360~前350年 发现于雅典 彭特利库斯山大理石/高128厘米,宽70厘米 1911年入藏卢浮宫               擦澡用具   公元前5~前4世纪 1923年发现于埃雷翁特(Eléonte)大墓地 青铜/长25.6厘米,宽3.34厘米 法国驻君士坦丁堡占领军队发掘/1923年入藏卢浮宫           卢卡尼亚红像陶酒壶 约公元前420年 发现于美塔本特(今意大利卢卡尼亚) 陶质/高24.8厘米,直径19.3厘米 1991年入藏卢浮宫     这一酒壶画面的上部是月桂树的条形饰,下部为十字回纹饰,中间是两个田径运动员。左边的运动员拿着一块擦洗皮肤的工具,右边运动员的左手拿着一只标枪,右手拿着一个香水瓶。它可能出自画家皮斯底斯之手。他的作品很少选择神话主题,而是主要表现日常生活场景。画家创造的艺术形象特点是:长长的腿,窄窄的上半身。           绘有圣火传递仪式的红像陶瓶 约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 发现于库勒纳伊卡/雅典制造 陶质/高23.5厘米,直径14.3厘米 1851年入藏卢浮宫       此类场景自公元前5世纪末起出现在阿提卡陶瓶身上。     火炬接力赛是雅典神灵祭祀上的活动之一,这些神灵主要有雅典的保护神雅典娜、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工匠保护神赫维斯托斯等。在泛雅典娜节上举行的火炬接力通常由雅典执政官组织。它是一项集体运动,分队接力,赛程为2500米,从八个不同方向出发,终点为雅典卫城。         诗歌与会饮     阿尔基洛克肖像 公元1世纪或2世纪仿制,原作于公元前3世纪末或公元前2世纪初 发现于意大利 大理石/高62厘米  原为博尔盖塞收藏/1807年入藏卢浮宫             阿纳克瑞翁肖像 2世纪或3世纪仿制,原作约为公元前440年菲迪亚斯所作 发现于意大利 大理石/高31厘米 原为法国王室收藏/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入藏卢浮宫           斟酒者萨堤尔 约130年仿制,原作为普拉克西特利斯(Praxitèle)公元前370~前360年作品 大理石/高150厘米 原为博尔盖塞收藏/1807年入藏卢浮宫             长柄酒盏 公元前4世纪或前3世纪 发现于意大利南部或西西里 银质,部分镶金/高30厘米 2002年J.-L. 夏尔曼捐赠     这是一件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珍贵金银器,宴饮时用于舀酒。长柄末端弯曲并装饰有狗头图案,狗头上有包金的项圈。器具上的装饰图案还展现了男性狩猎活动。在一些表现宴饮场面的瓶画上,同类器物还包括质地多为青铜的长柄大汤勺。                 在英雄会饮上的狄奥尼索斯 公元前3世纪或前2世纪 发现于雅典卫城北部建造房屋时发掘 彭特利库斯山大理石/高54.5厘米,长68.5厘米 1880年入藏卢浮宫     浮雕展现出一幅有希腊神话人物出席的宴饮场景。左边是狄奥尼索斯,他身穿短内衣,罩豹皮外套,手持神杖,脚穿翻边靴,下面微露猫样的爪蹄。神杖顶端饰有松果,杖身缠满饰带。这种权杖是酒神的标志之一。拖着长长马尾巴、半人半兽的萨堤尔搀扶着酒神。右边三人表现了一场丧宴,一名妇女端坐在床边;中间半卧着被纪念的男子。古希腊人总是把诗人和醉酒联系在一起,所以那位男子应该是一位诗人。床前站着一名斟酒小人,造型与《斟酒者萨堤尔》相同。           红像陶杯 约公元前480年 发现于埃特鲁里亚(今意大利境内)/雅典制造 陶质/高11.8厘米,直径28.4厘米,长37.5厘米 原为坎帕纳收藏/1863年入藏卢浮宫           迪奥斯福斯的黑像陶双耳尖底瓶 约公元前500~前490年 发现于意大利诺拉/雅典制造 陶质/高18.4厘米,直径10.3厘米 原为迪朗收藏/1825年入藏卢浮宫          希腊戏剧       绘有埃斯库罗斯《奥瑞斯泰亚》剧情的红像陶尖底酒壶 约公元前380~前370年之间 发现于意大利南部卢卡尼亚 陶质/高46.2厘米,直径31.1厘米 1871年入藏卢浮宫     陶器上的主要场景是埃斯库罗斯的悲剧《奠酒人》。在《奠酒人》中,因母亲谋杀了父亲,奥瑞斯泰亚为父阿伽门农报仇,杀死了母亲克吕特美奈斯特,最后奥瑞斯泰亚也受到神的处罚。画面上的坟墓基底有五层,上面竖着一根石柱,石柱上挂着一根细带子,一个香水瓶,一个擦洗具,坟墓顶上还放着一只斟酒双耳爵。阿伽门农的女儿埃莱克特坐在墓基上,头埋在右手里,神态悲伤。她听从母亲克吕特美奈斯特的指令,跟其他妇人一同带来祭品:三耳瓶、两个带有手柄的细颈长瓶,一根带子和一些水果。左边是她的哥哥奥瑞斯泰亚。奥瑞斯泰亚被他的妹妹认出,并向妹妹解释说他接到了天神阿波罗的指示,要替父亲阿伽门农报仇,杀死所有谋害他的人。这部悲剧获得了巨大成功。索福克勒斯与欧里庇德斯也采用过同一主题,分别留有一部《奥瑞斯泰亚》。            坎帕尼亚红像陶双耳尖底瓶 约公元前330年 发现于意大利库迈,产自坎帕尼亚卡普阿 陶质/高48.5厘米,直径18.2厘米 原为坎帕尼亚收藏/1863年入藏卢浮宫           喜剧演员塑像 约公元前370年 可能发现于雅典 陶质/高11.2厘米 1886年入藏卢浮宫           喜剧演员塑像 公元前4世纪初期 可能发现于雅典 陶质/高5.5厘米,宽3.9厘米 1909年入藏卢浮宫           酒神狄奥尼索斯的面具 约公元前450~前400年 发现于希腊中部彼奥提亚 陶质/高30厘米 1895年入藏卢浮宫           老人面具 公元前3~前1世纪 发现于乌克兰克里米亚的刻赤(Kertch)附近 陶质/高14厘米 1920年入藏卢浮宫           妇女面具 公元前1世纪 发现于今土耳其弥里纳 陶质/高15.2厘米 E. 鲍狄埃及S. 海纳克发掘/1883年入藏卢浮宫           村夫面具 约公元前300~前250年 发现于希腊中部彼奥提亚的塔纳格拉 陶质/高8厘米,宽7.2厘米 1874年入藏卢浮宫          工匠与劳动         索西努斯的墓碑 约公元前410~前400年 可能由S. 富瓦尔发现于阿提卡的比雷埃夫斯港 彭特利库斯山大理石/高95.5厘米,宽62厘米 由皇家博物馆总经理A. 德·福尔班伯爵带回/1817年入藏卢浮宫    石碑的构造像小型的庙宇。在石碑的突饰上刻有铭文:“戈提那的索西努斯,青铜浇铸工。逝者索西努斯的子孙建筑此墓,以纪念他的公正、智慧与才华”。戈提那是克里特岛城邦。根据铭文可以推断出:索西努斯是居住在雅典的外邦人,从事青铜浇铸,并死于雅典。             制床者的墓碑 2世纪或3世纪 发现于希腊群岛 可能是帕罗斯大理石/高58.5厘米,宽27厘米 17世纪前,该石碑被运往君士坦丁堡,J. 斯蓬在1674~1676年间的旅行中仿制了原作,原属于诺安戴尔侯爵藏品的一部分,后被遗赠给国王的图书管理员M. 泰乌诺;1692年由B. 德·戴瓦尔购得,遗赠给法兰西铭文研究院;1795年存入法国纪念建筑博物馆;1803年入藏卢浮宫            雕像模具 公元前4世纪末 发现于斯姆尔纳(今土耳其境内) 含云母的棕橙色黏土/此为模具的一半/高25.1厘米,宽12.6厘米,厚度4.4厘米 波提尔夫人于1934年捐赠卢浮宫希腊、伊达拉里亚及罗马古艺术品部 卢浮宫珍宝亮相首都博物馆       7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了“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展的文物开箱仪式。由中国首都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联手推出的此次展览将于2007年8月12日-11月9日在首都博物馆展出。48箱文物、2箱展具全部从巴黎运抵首都博物馆,总保价达三亿多人民币。文物开箱仪式上,卢浮宫珍宝阿芙罗狄忒头像和红像陶双耳罐在首都博物馆亮相。开箱仪式标志着本展览筹备工作的最后一步——文物点交与布展工作的开始。   阿芙罗狄忒头像 约公元前150年根据约普拉克西特利斯公元前360年原作创作 约1885年发现于特拉莱斯(今土耳其境内) 大理石 现存高度35厘米 原为科弗曼收藏, 1951年入藏卢浮宫     该头像是《克尼杜斯的阿芙罗狄忒》最好的复制品,原作出自古代最著名的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利斯之手,现已遗失。这尊塑像让欣赏到普拉克西特利斯的独特风格:人物的脖子修长,脸庞清癯,嘴小,额头几乎完美地被几绺头发勾勒出了一个三角形,头发中分,用两根平行的发带束住。但是最重要的特征是眼睛的技法:下眼皮很深,眼眉从眼角处开始形成了完美的弓形,使女神的眼神显得深邃而神秘。这张古典面庞确立了希腊美的典范,并由罗马人传播到整个西方艺术之中。   红像陶双耳爵 约公元前500~前490年 发现于埃特鲁里亚(今意大利境内) 陶质 高33厘米,直径33厘米 原为坎帕纳收藏,1863年入藏卢浮宫     年轻的特洛伊英雄伽尼墨德以俊美闻名,天神宙斯对其爱恋不已。传说,他在特洛伊城边看管父亲的羊群时被变成鹰的宙斯掠走。图中伽尼墨德一边走一边滚圆环,玩一种儿童游戏,这显示出这个人物非常年轻。其红棕色的长头发,是用稀释的釉画出来的。他左手里的公鸡是宙斯送给他的礼爵物,显示出宙斯对这个年轻人的爱恋。     这种双耳爵是在会饮中用于混合酒和水的,其比例协调,爵的身高和直径相等,爵脚的直径与杯口的直径相等。画家经常在这种红绘双耳爵一个侧面只描绘一个人物形象。       始建于1190年的卢浮宫既是一座宫殿,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馆。本展览是继2006年春与大英博物馆合作推出“大英博物馆之250年藏品展”之后,首都博物馆与世界著名博物馆的又一次全方位合作推出的力作。 首都博物馆正在大力加强与世界一流博物馆的合作,定期举办充满震撼力的大型展览,为广大观众提供丰盛的文化盛宴。                                               “卢浮宫珍藏展——古典希腊艺术”展的五大特点 1、本展览是卢浮宫馆藏艺术品首次在京展出,更是卢浮宫在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展览。卢浮宫的外借展览,往往采取与其他博物馆携手展出的形式,参与展览的卢浮宫各分馆一般只借出十几件藏品。而此次在首都博物馆的展览,一次就集中了卢浮宫古希腊分馆130件藏品,规模之大、展品之多、质量之高,是卢浮宫历次外借展览所罕见的。这一难得的机缘使得本展览成为“北京2008人文奥运”的一首序曲。 2、一些珍贵展品入藏卢浮宫以来首次离开法国展出,如《帕特农神庙的雅典娜》、《战神阿瑞斯》雕像,原路易十四藏于凡尔赛宫的《阿芙罗狄忒》雕像,以及原为意大利王子博盖塞收藏的艺术精品。 3、本展览展现的是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希腊古典时代”。古典时代是一个神奇的“轴心时代”,这期间世界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流派和思想家,中国产生了老子和孔子,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古希腊的文明也发展到顶峰,出现了“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期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杰”的头像也在本展览展出)。古典时代是世界文化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时期。 4、中法专家联手设计。西方博物馆通常采用艺术史的叙事方式展示艺术品,而本次展览的卢浮宫策展人Martinez先生则选择了文明法诠释展览的主题,不失为艺术品展览的一次创举。首都博物馆设计人员与专家在尊重卢浮宫策展人主体构想的基础上,经过双方共同努力,将展览划分为《生活在古典希腊时代》、《古希腊人的神灵世界》以及《与希腊名人对话》三个部分,分别从社会生活环境、精神信仰和文化魅力三个角度展示希腊古典时期的社会与文化面貌,向观众展示2500年前的古希腊人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发展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创造了古典时代的辉煌文明。 5、首都博物馆为本次展览精心准备,将推出中法专家系列学术讲座、精美图录、纪念品,为观众印制了精致的赠品。并借助报刊、电视、网络、广播、户外广告等全方位进行宣传推广,以期向广大观众推介这一机会难得、价值非凡的文化盛宴。     特别鸣谢盈科大衍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对本展览、对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持。   主办单位:中国首都博物馆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展览时间:2007年8月12日至11月9日(每周一闭馆) 开放时间:09:00-17:00(16:00停止售票) 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一层B展厅 咨询电话:63370491  63370492   卢浮宫——缪斯女神构筑的“狼穴”   首都博物馆 薄海昆     大概每一位造访法国巴黎的游客,都不会忘记去看看静卧在塞纳河北岸的卢浮宫,那是座令无数人心驰神往、魂牵梦萦的文化宝库,是展示世界文明成果与艺术家卓越功勋的圣洁殿堂。     卢浮宫造建于公元1190年,原本是卡佩王朝统治者奥古斯特营建的城堡,它的法语名字“卢浮”(Louvre)与拉丁文“狼穴”(lupara)发音相似,再加上那里当时还是不毛之地,常有狼群出没,因此好像是狼穴。到公元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卢浮堡才被瓦卢瓦王朝的查理五世用作皇宫,此后几百年中寓居了一代又一代国王与皇后,记载着中世纪宫廷的悲欢离合、血雨腥风,见证了法兰西历史的朝代更迭、兴衰起伏。     卢浮宫仿佛是古希腊文艺女神缪斯赠给人间的美妙礼物,从一开始它就发挥着保存王室档案、储放奇珍异宝的功能,经过若干世纪积淀,逐渐赢得了不可替代的艺术地位。它拥有别致的建筑与丰富藏品,每一件藏品、每一个角落都荟萃着时间和万物酿造的精华,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间不断散发出诱人芳香。       建筑:源自文艺复兴的美     卢浮宫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优雅的拱顶、精致的雕栏和古朴的石柱,仿佛集合了古希腊、古罗马、凯尔特与法兰克能工巧匠的智慧,它从黑暗时代脱胎而来,在文艺复兴的曙光中重获新生。   (拍摄:孙小勇)       我们现在看到的卢浮宫主体是公元16世纪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下令建造的,他把奥古斯特的城堡拆毁,委托建筑师皮尔莱斯科在原有基础上重起一座真正的宫殿。这位热衷艺术的君主深受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并与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结下了深厚友谊,他们情同手足。据说晚年贫病交加的达·芬奇承蒙弗兰西斯关怀和庇护,最后平静地死在这位君主的怀中,并把他从未离身的《蒙娜丽莎》留作遗赠。因此,新卢浮宫成了法国文艺复兴的结晶,其一扫哥特式建筑的繁琐、拘谨和沉闷,焕发出世俗活力与人文主义的美。随后,弗兰西斯的继承者们又按自已品味对卢浮宫加以改动和扩建,使它蕴蓄了多种格调,融贯了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情。     亨利四世花费13年功夫建造了卢浮宫最壮观的部分——大画廊。这是长达300米的豪华走廊,可以栽花种草,饲养禽兽,亨利四世甚至还在廊中纵马捕猎。“太阳王”路易十四在卢浮宫生活了72年,他给这个情深意切的家构造出正方形庭院,并在外面增添了流光溢彩的柱廊。公元19世纪,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和他的侄子拿破仑三世也都对卢浮宫建筑加以补充,终于使它呈现出今日模样。   (拍摄:孙小勇)       由于多位主人前仆后继的“合作”才使卢浮宫布局复杂,错综迷离,它既有体现王权至上的“U”型整体外观,也有满足生活乐趣的“口”型独立空间,汩汩喷泉映衬着黄色墙壁。在天光照耀下抖动出悦耳音符,适当缓解了中轴对称格局造成的凝固与严肃。       藏品:站在历史与艺术巅峰     听说,来卢浮宫的游客最喜欢看三件“宝”:米洛的维纳斯、胜利女神像和含有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它们的确是最伟大的艺术品,但如果观众只把视野局限在这个范围则未免太可惜了,卢浮宫的藏品精选自世界各地,很多都是最具代表性的杰作,有的能证实一个古国的存在,有的则开启了一种绘画流派,它们都不约而同地站在了这历史与艺术的巅峰。   《蒙娜丽莎》图片来源:www.louvre.fr       目前卢浮宫藏有40多万件文物,这笔财富是法国人处心积虑、经营多年的成果。卢浮宫历代主人都努力聚敛珍宝来装点这座奢侈宫殿,譬如路易十四就曾大量购买了包括伦勃朗在内的名家油画。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用龙骑兵和野战炮摧垮了封建贵族的同时,也趁机把几千吨艺术品从被征服国度运回巴黎,收进已成博物馆的卢浮宫。虽然滑铁卢战役后很多东西物归原主,但是卢浮宫在那时期还是大有收获。     根据来源地的不同或种类差异,约一万两千件卢浮宫藏品被分列在六大展馆中,即东方馆、埃及馆、希腊罗马馆、珍宝馆、绘画馆和雕塑馆。每个部分都有意义非凡的看点,如东方艺术馆中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用楔形文字镌刻着四千多年前古巴比伦王国的法令条文,这大概是目前所见人类历史上最早一部成文法典。埃及馆的木乃伊、内脏瓶、护身符和线描壁画既尊贵又神秘,仿佛让人触摸到了封存在尼罗河膏泥中的法老风范。绘画馆更是大师作品云集,我们不但会沉醉在文艺复兴三杰的天才气息中,还会感受到佛兰德斯画派的商业味道、体验着新古典主义的坚实和深邃,品味出浪漫主义的绚丽与灵动。高高墙壁上悬挂着太多名扬四海的红幅巨制,大卫的《拿破仑加冕》将1804年发生在巴黎圣母院的壮观场景加以捕捉;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室》精心描绘出裸女的万种风情,几近写实技巧之完美境界;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歌颂反抗强权的巴黎起义,画面上女神挥舞的三色旗飒飒飘扬,振奋人心……   《拿破仑加冕》图片来源:www.louvre.fr     《自由引导人民》图片来源:www.louvre.fr       卢浮宫是一部难以在短时间读懂的大百科全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文化艺术宝库。       玻璃金字塔:永远的卢浮宫     卢浮宫广场上耸立着一座通体透明的玻璃金字塔,它是博物馆的入口,是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的代表作。与文艺复兴建筑和众多古物名画相比,玻璃金字塔无疑是卢浮宫整体布局中最年轻的部分,尽管它的出现曾遭猛烈抨击,如今却成了卢浮宫必不可缺的标志性符号。   (拍摄:孙小勇)       这座玻璃金字塔是时代的催生儿。进入二十世纪后半叶,随着游客人数的渐增,卢浮宫原有的建筑结构越发显得陈旧落后,其已不能满足游客的参观需求。它的内部空间比较分散,从一个展厅到另一个展厅,最远的相距有七八百米,更糟的是,它的基础服务设施根本不到位,偌大的博物馆竟然只有两个卫生间。当时目光长远的密特朗总统决定请贝聿铭在不破坏卢浮宫原貌的前提下进行整改,于是贝聿铭拿出了建造玻璃金字塔作为博物馆新入口的方案。此想法一经出台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很多官员和民众认为玻璃金字塔不伦不类,会玷污卢浮宫的古典美。法国人掀起反贝聿铭运动,对这位建筑师出言不逊,一个女人甚至朝他身上吐口水。贝聿铭顶住各方面压力,没有在乎舆论批评,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才能,相信坚持下去就是成功。为了在密特朗任内建成金字塔,贝聿铭和助手们废寝忘食、日夜劳作,终于在1988年使玻璃金字塔大功告成。     事实证明,现在玻璃金字塔发挥出其强大的实效作用,解决了卢浮宫过去存在的许多棘手问题。首先,它把各个展厅都连缀起来,观众从玻璃金字塔入口下去,可以便捷地通往任何一个展厅,其次,它给博物馆开辟了现代化后勤服务空间,把办公区、休息室、邮政局和售票处等单元安置在金字塔底。   (拍摄:孙小勇)       玻璃金字塔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功能上的拓展,更重要的是它巧妙运用透明结构建筑打破了法国传统建筑风格,使卢浮宫成为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精彩范例。贝聿铭在设计玻璃金字塔时绞尽脑汁,他明白任何形式的砖石建筑都难以同趋近完美的卢浮宫融为一体,只有透明结构才不会彻底阻挡视线,反倒可以使卢浮宫的米黄色身躯透过玻璃依旧完整地跃入人们眼帘,并依然可以突出文艺复兴建筑的主体地位。虽然玻璃金字塔使用的材料是最新颖的,但其三角锥体造型足以令人产生遐想,回忆早已消逝的古老帝国,这恰是卢浮宫藏品给人制造的心理效果,却丝毫不会给人以突兀的感觉。玻璃金字塔不仅拉近了古代与现代的距离,也拉近了文物与观众的距离,它是缪斯女神在“狼穴”外装点的新饰物,也是卢浮宫又一件无价的艺术珍品。     2007年8月12日,卢浮宫、希腊、罗马展厅中的一百多件陶瓶、雕塑和金属制品将运抵北京,在首都博物馆一层临时展厅内陈列,届时它不仅将古希腊的风貌慷慨呈现给中国观众,还把美丽雍容的卢浮宫满载人类文明遗产展示在中国人面前。     卢浮宫肩负着传承艺术成就的使命,在不断适应时代要求的大道上昂首前进,步履坚定地迈向远方。   “卢浮宫珍藏展”部分展品介绍   首都博物馆 薄海昆     绘有圣火传递仪式的红像陶瓶     这尊红像陶瓶制造于公元前四世纪上半叶的雅典,绘有三名裸体运动员参加圣火传递仪式的场景。火炬接力赛是雅典的一项集体祭神活动,通常由雅典执政官组织,献祭的神祗主要有雅典娜、盗火者普罗米修斯和火神赫菲斯托斯等。运动员从不同方向出发,将燃烧的火炬传递到终点后将献神祭品点着。这一运动体现了城邦公民对诸神的集体敬仰。时隔千载,本已销声匿迹的火炬传递活动再度被组织起来,成了奥运会开幕前非常重要的仪式,它将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呼唤全人类的和平。     保留下来的陶器为人们提供了古希腊装饰绘画的实物证明,记录了神与人的一个又一个精彩瞬间。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如此丰富的瓶画,是因为古希腊人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陶器,他们主要用陶器来盛放葡萄酒和橄榄油。陶器造型多样,经常装饰有美丽图案,大致经过了几何纹样、东方纹样、黑色纹样、红色纹样和彩色纹样等几个阶段。这件陶瓶便属于红色纹样阶段的艺术品。       戴面纱的女性头像     戴面纱的女性头像是公元二世纪罗马帝国早期的仿制品,原件大约创作于公元前460年,应是安放在雅典卫城入口处的青铜像。关于雕塑人物的身份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她是某位女神,也有人猜测她是雅典政治家伯里克里的情妇。     古希腊妇女担负着养育后代和操持家务的重任,为辛勤耕作、奋勇杀敌的男人们解除后顾之忧,也许是饱经历练的结果,在她们天然的柔美中隐约透露出几分刚毅。斯巴达的女性堪称楷模,像男人那样毫不懈怠地从事着体育活动与搏斗训练。在斯巴达人的观念中,只有身体强健的母亲,才能生下刚劲的战士。斯巴达妇女极其坚忍,她们不怕骨肉在战场上伤亡。一位母亲把盾牌递给即将奔赴沙场的儿子时告诫他:“要么拿着,要么躺在上面”。     然而,在受男人主导的古希腊社会中妇女基本没有权利与自由,她们唯一能参加的公众活动就是祭拜神灵。所有妇女都被排除在政治和文化生活之外,她们不能参与民主选举、不能读书受教育、不能进入剧场看戏……妇女在很大程度上被剥夺了自由,富裕人家的女子外出时,一定要有男子陪同,有时还要戴上面纱。她们根本无法掌控自己的爱情与婚姻。难怪欧里庇得斯在剧本《美狄亚》中感慨:“一切有生命有思想的生物里,妇女的命运是最不幸的!”         阿芙洛狄忒雕像     阿芙洛狄忒雕像是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初期的仿制品,原件出现于公元前360年,为希腊艺术家普拉克西特利斯创作。1651年,有人在法国阿尔勒的古剧院废墟中发现了它,那里过去是罗马帝国那尔旁高卢行省的繁华都市。这件雕塑品质超群,曾被法国国王放在凡尔赛宫镜厅的北入口处。女神右手拿一个苹果,左手持镜子手柄,该雕像捕捉了盲诗人荷马笔下阿芙洛狄忒赢得选美大赛后的得意神情。     阿芙洛狄忒多次卷入特洛伊战争,是这场浩劫的诱因。根据《伊利亚特》故事描绘,阿芙洛狄忒与赫拉、雅典娜彼此不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神,于是她们让特洛伊小王子帕里斯进行裁判,并叫他把金苹果递给获胜者。为了赢得比赛,赫拉向帕里斯许诺,如果选她,就把最富有的国家交给这位小王子统治;雅典娜许诺让帕里斯成为最聪慧刚毅的人;阿芙洛狄忒则许诺拿世上最美丽的女人做报答。经过权衡,帕里斯把金苹果送到阿芙洛狄忒手中,因而小王子得到了斯巴达美女海伦,但却引来希腊联军大举来犯。这则故事格外突出了希腊神灵的人性方面,也深刻揭示了被阻挡在“美人关”之外的凡人弱点。这件雕像恰如其分地把握了主旨,让观众就希腊人神之间的模糊界限产生无尽思考。         伽尼墨德胸像     伽尼墨德胸像是公元130年罗马帝国安东尼王朝时期的仿制品,原件创作于公元前五世纪初。这件文物本来放在梵蒂冈大主教的房间中起装饰作用,1798年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弄到卢浮宫收藏。     特洛伊小王子伽尼墨德头上戴有西亚风格的帽子。他俊美的模样倾国倾城,甚至吸引了宙斯的眼光,于是宙斯化成雄鹰将伽尼墨德掳掠而去,逼迫他充当酒童给自己斟酒,这样他就可以天天看到这个美丽的男孩。赫拉妒火中烧,决定陷害伽尼墨德。她把王子心爱的侍女放走,故意造成二人私奔,再当场捉住他们问罪。被激怒的宙斯决定处死伽尼墨德。然而,就在射手放出致命一箭的刹那,侍女挡在了伽尼墨德胸前。赫拉恼羞成怒,将可怜的王子变成了一只水瓶,要他永生永世为宙斯倒水。然而,水瓶中倒出来的却是辛酸眼泪。众神无不为之动容,宙斯便将他封为天神,是位水瓶星座。     古希腊时代,男同性恋风气盛行,但通常只限于成年男人和小男孩之间的爱恋关系。一般来说,他们之间并不一定发生性行为,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契合。年长男子必须具有相当大的人格魅力,小男孩也往往会对自己的同性年长者怀有友谊和景仰之情,他们会从成年男子那里学到优雅的行为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价值。         阿里斯托芬与索福克勒斯双头像     阿里斯托芬与索福克勒斯双头像是公元130年罗马帝国安东尼王朝时期的仿制品,原件创作于公元前四世纪。这个作品可能发现在罗马附近蒂沃利的哈德良别墅。在狂热崇拜希腊文化的罗马人眼中,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和悲剧家索福克勒具有互补性。阿里斯托芬惯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和令人捧腹的插科打诨;而索福克勒斯擅长在对比中刻画人物性格,描写事件突变,使结局更显催人泪下的黑暗色彩。     古希腊戏剧出自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崇拜,只在酒神庆典期间演出,是祭祀活动的一部分。悲剧最初从酒神颂歌中发展而来,它逐渐摆脱祭祀形式,增强戏剧冲突和戏剧动作,使演员表演成为主导因素。喜剧则源于崇拜生殖的低俗歌曲,出现的时间比悲剧稍晚,主要放眼在社会讽刺。总之,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各自发展了狄奥尼索斯祭祀的不同方面,却都富有娱乐性和道德感召力。       苏格拉底胸像     苏格拉底生于大约公元前469年,死于公元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和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喜欢在公众场合与各种人物谈论学术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和伦理道德等。相貌丑陋的他过着艰苦生活,无论严寒酷署,苏格拉底都只披一件单衣,还经常不穿鞋子,但他专心钻研学问。他的学说带有神秘主义色彩,却没留下任何著作。     遗憾的是,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渎神和腐蚀青年思想之罪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过出走机会,但他还是接受了惩罚,因为他认为逃亡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衣衫褴褛、散发赤足的苏格拉底镇定自若地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即将到来的死亡。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酒进来,他才闭口不谈。     苏格拉底的心境完全超越生死,他的名言解读了这一点:“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知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天国的视觉境界。”     相关内容  
/
本文档为【希腊文明展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