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朱熹格物致知

朱熹格物致知

2009-09-07 12页 doc 60KB 4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41821

暂无简介

举报
朱熹格物致知前言 “格物致知”的学说源流最早是见于《礼记.大学》。在早期,格物致知,作为一种方法论和认识论,一开始是作为纯伦理学所命名出来的。 《大学》本身并没有深入地去解释“格物致知”,也没有为它下任何的定义。东汉时期的郑玄在为《礼记》作注释时云:“知,谓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也。此谓致知。”“格,来也。物,犹事也。此谓格物”。人们在进行道德实践时必须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发生的影响是“致知”,而人们根据这种影响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是“格物”。 这是“格物致知”最早的诠释。 从汉朝至唐朝,由于当时的文人着重于经典的训诂与考据,所以“格物...
朱熹格物致知
前言 “格物致知”的学说源流最早是见于《礼记.大学》。在早期,格物致知,作为一种方法论和认识论,一开始是作为纯伦理学所命名出来的。 《大学》本身并没有深入地去解释“格物致知”,也没有为它下任何的定义。东汉时期的郑玄在为《礼记》作注释时云:“知,谓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也。此谓致知。”“格,来也。物,犹事也。此谓格物”。人们在进行道德实践时必须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发生的影响是“致知”,而人们根据这种影响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是“格物”。 这是“格物致知”最早的诠释。 从汉朝至唐朝,由于当时的文人着重于经典的训诂与考据,所以“格物致知”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的解释,并没有学者超出郑玄对“格物致知”的注解。首先强调“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是南宋理学派二程中的程颐,而后来朱熹就根据程颐的说法,进而延伸出“格物致知”这一个重要的学说。本报告将会从“格物致知”的定义,进而谈到从“格物”到“致知”的认知过程,接着会从朱熹的“理”的角度去探讨他强调“即物穷理”的原因。 第一章:从物到理的认识过程 -朱熹的“格物致知”论 第一节:何谓“格物致知” 在了解了“格物致知”的源流后,本章节将会先为“格物致知”作解释,在接下的几个章节则会继续探讨从“格物”到“致知”的认识过程。何谓“格物致知”呢?南宋的理学家程氏兄弟中的程颐用义理的方法对“格物致知” 重新做了解释。他强调了“格物致知”的重要性,认为“人之学而莫大于知本末终始。致知在格物,则所为本也,始也;治天下国家,则所谓末也,终也。” “格物致知”是人的修养功夫之基础,也是 “治国平天下”的起点与基础,只有通过“格物”“致知”的过程以后,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才能达到。 朱熹可说是理学“格物致知”之说的集大成者。他延续了程颐的“格物致知”之说,从中也进行了改造与发展,把“格物致知”之说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二程与朱熹把《大学》、《中庸》从《礼记》里抽了出来,与《论语》、《孟子》合为《四》,并重新为《四书》作注解。在为《四书》作注解时,朱熹发现缺少了“格物致知”一传。他认为“格物致知”是要达到“修身”的一个重要过程,必须加以解说,但大学缺少了这重要的一章,因此朱熹为“格物致知”作了补传。 朱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即物穷理”。他在大学章句里为“格物”做了注解:“格,至也;物,猶事也” 。“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他在“格物致知”论也有提到“致知是自我而言,格物是就物而言。若不格物,何缘得知? ”因此,“格物”是“致知”的前提。在还没“格物”,穷尽事物之中的理之前就不会达到“致知”。所以,“格物致知”之说可说是一个从物到理的认知过程。 第二节:格物与穷理 在程颐的“格物致知”论里,他把格物也解释为穷理。曾经有人问过程颐:“格物是外物,是性中分物?”他回答说:“不拘。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程颐认为,“格物”就是“穷理”,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父子君臣之间的伦理秩序都是天理。 他之所以强调“格物穷理”,主要是希望人人能够通过“格物致知”,穷尽了世间的道理,把它一一结合起来,以天下之务所体现的天理来印证自己心里所固有的天理,内外相证,也就达到了认识的高峰 。因此,程颐所提出的“格物致知”论,主要是把认识论和道德伦理联系起来,也可说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其中一个突出特点。 而继承了程颐的“格物致知”之说的朱熹,“格物”是他《大学》思想中的核心。他把“格物”与“致知”列在“八条目”的前两目,又为“格物致知”作了补传;由此可见他认为“格物致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过程。他认为,格物的基本精神是穷理,并一再地强调穷理离不开格物,即物才能穷理。人们所要“格”的“物”,即包含“已知之事”,也包含“未知之事”。一件事情不管即至、未至都要穷极其理,这是“格”的第一层意思 。“格”的另一层意思是“尽”,朱熹认为格物必须穷尽事物之中的理。“若是穷得两三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 要“即物穷理”, 首先要确认格物的对象及范围。“物”在理学里含有相当广泛的意义。二程认为“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天底下所有的事情都可被称作“物”,包括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甚至自我的心理现象和道德伦理等。除此,朱熹认为“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 朱熹的观点和二程一样,他们都认为上至天地,下至一草一木都有“理”的存在。无论事物的大小、细微皆有理,因而要“穷理”,连细小的事物都不能忽略,必须逐一格过来了解其中的道理。 虽然如此,但朱熹也认为,在穷格自然物和伦理道德之间,后者是更为重要的,因此他强调了“格物须分先后缓急”之说,提出把格物的重点放在道德伦理上。 第三节:积累、贯通与推类 在了解了“格物致知”中的格物与穷理后,本章节将会继续探讨从“格物”到“致知”的过程中的程序。从“格物”到“致知”的具体方法和程序,可被称为“次第工程”,也是朱熹“格物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个过程就是程颐重复了许多次、朱熹反复强调的“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即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 从一天格一件事,所得到的知识慢慢地积累起来,总有一天就会“豁然贯通”。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他认为,从积累到贯通的过程必须备有两个条件。第一,凡是格一物或了解一件事物必须穷尽和“理会得透”,譬如光照一室,无处不到。 当格每件事物都穷尽,完全了解其中的道理;穷的理越多,积累下的经验越多,长久下去,自然贯通。第二,要从“积累有渐”到“豁然贯通”必须花力气,用工深。要达到“贯通”,除了要把一件事物理得透彻以外,也必须下功夫去了解,不怕麻烦,不急于成果。一旦急于达到“贯通”的目标,没有花气力、不用功,即使“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也不见得会贯通。 积累和贯通两者之间即相差几分,但又相互依赖。两者之间不可缺少其中一个程序,否则就达不到“格物致知”。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可从近与远、浅与深和粗与精这三个步骤中达到积累与贯通。从近与远的角度来看,人们往往都会先从自身或是平时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开始“格物”。在穷着一件事物的道理时,便会在里头旋转。旋转的当儿,至大至小的线索都不忽略,十分透彻,直到穷尽事物当中的理为止。穷尽了自身的事物,再去考察其他离自身较远的事物,这就是由近到远的认知过程。 接着,人们对某一件事物的认知,也是有一个由浅至深、由粗至精的过程。朱熹认为,认识一件事物必须一重一重,一层层地递进,从事物的表面至深层的线索都要一一格尽,如果只是了解到一件事物的表面,却没有去探讨它的深层意思的话就不算是“格物”。由此可见,要达到“格物致知”,必须经过细致的观察、由近到远、浅至深、粗至精的程序,从而达到“积累”和“贯通”。 在积累与贯通后,其实在还没到达“致知”之前还有个重要的程序,那就是“推类”。朱熹虽然强调要“穷尽天下所有物”,然而天下的事物无穷无尽,数也数不清,是不可能格完的。从格物致知的要求来看,既要穷尽天下之理,又要格到终物表里精粗无不到,这是有限与无限的一个矛盾所在。 因此,人们从“积累”到“贯通”以后,要进一步“推类”,这样就能把还未格到的事物也格尽,达到“格物致知”。 朱熹认为推类可被看作贯通的延续或者进一步地展开 。当人们从积累的过程升上了贯通以后,意味着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已经从特殊升上了普遍。他进一步的说明,既然人们已经能够通过格物把握到普遍的原理,而还没格过的事物也被列为在普遍原理之下,那么只要真正了解普遍原理,人们就可以根据那个原理对还没格到的事物进行推类,这样也就会对那件事物有个大体上的认识了 。除此,推类也可以找到不同事物的共同点,这样一旦无法格尽所有的事物,但对每一件事物都有个大略的了解,也可达到朱熹所说的“穷尽天下之理”。 第四节:致知 在了解了“格物以后”,本章节将会继续解释“致知”,“致知”是从物到理的第二阶段。“致知”,就是推致人们心中已经存在的知识,以达到“全知”。“致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将一切事物看得更透彻,将原本已经懂得的知识加以了解。即是“因其所己知者推而致之,以及其所未知者而及其致也” 。当致知达到最高点时,就是知致,也就是没什么是不知道的,也没什么是看不透彻的。 格物与致知这两个阶段看似有区别,实际上它们是有联系的。 朱熹认为,格物与致知两者之间的联系就是它们都是一件物体的两个方面又或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而已。所以,格物与致知不单止一起并进,而且致知是存在格物里,即“盖欲知便在格物中,非格之外别有致处也” 。 格物致知的区别分为四个类型。第一个类型就是全体与部分的不同,“格物是物物上穷其致理,致知是吾心无所不知” ,格物是另细说,致知是全体说致知是全体说,也就等于是“另细说”和“全体说”的差别。第二类型就是物、我的不同,“致知是自我而言,格物是就物而言” 。第三种类型是理与心的不同,“格物以理言。致知以心言也” 。最后一种类型就是方法上的不同,“格物是逐物格将去,致知则是推得渐广” 。这四种就是格物致知的区别。 第二章:朱熹强调 “即物穷理”的原因 第一节:从“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探讨朱熹强调“即物穷理”的原因 上一章已在各个章节解释了从“格物”到“致知”所经过的程序,本章节接下来将会探讨朱熹强调“即物穷理”的原因。首先,在程朱理学里,“理”是万物的本源,也是理学的最高范畴。理 (太极、道、天理)可说是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朱熹认为“理”是宇宙自然事物的的本质与,社会伦理与道德纲常的本质。 除此之外,“理”也万物存在的根据,“理”附在“气”的身上,借由“气”存在,渐渐地产生出万物。在万物产生的过程中,“理”也随着“气”进入了“物”。“气”作为物跟理的中,把两者结合起来。 根据朱熹的说法,“理”借由“气”产生了万物后,“物”一旦要回归到“理”,就必须经过“格物致知”的过程:通过“格物”、“积累”达到“贯通”,有近到远、浅入深、粗到静的认知过程,使自己在格物时所穷到的理跟自己心中固有的理结合起来,由“物”返回“理”。 因此,朱熹认为,“理”、“气”和“物”这三样事物是个回环,既能从“理”产生出“物”,也可从“物”回归到“理”。 朱熹在解释了理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后,再次强调了“即物穷理”的原因。他把“理”与“气”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地延伸,他认为人类之所以有道德,是由于人生来就具有宇宙中最高之理,也就是“仁义礼智”四端。不仅如此,人类也同时禀受着宇宙中的“气”。人受体内气质所影响,往往都不能很全面地秉承上天所赋予的“天理”,只有在禀受天理之全而又不受任何气质因素影响的人,才能展现全部的德性,成为“圣人”。 人虽然是凡夫俗子,但是在朱熹的“认识论”里有提及人可以以肉体之心来认识天理,但是肉体本身是一个局限与障碍。如果要克服这个障碍就必须“即物穷理”。他进一步地解释道,事物上的天理就是人身上的天理。人认识的事物越多,长久的积累下去,再通过“致知”,与内心的“理”相互感通; 时间长了,就可以“豁然贯通”,让自己的内心充满着“天理”,将形体的肉欲克制干净。这样人也就克服了肉体的局限,通达于天理,也就是圣人的境界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朱熹强调“即物穷理”也是希望人们“穷天理,灭人欲”,达到“止于至善”的“圣人”境界。 结语 在了解了从“格物”到“致知”的过程,朱熹强调“即物穷理”的重要性来看,足以发现到朱熹的“格物致知”论不单单只是一个认识论,它也有修养的成分所在。他重视《大学》,又为“格物致知”作了补传,这是因为他在《大学》所列出的“八条目”当中,“修身”是“跟本”,从“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这四条修身的方法进而达到修身的功用与目的,那就是“治国”和“平天下”。 通过了“格物”、“致知”、“即物穷理”,人人就能达到对天理的认识,进而达到“明明德”与“止于止善”的境界。 虽然朱熹为《大学》补写“格物致知”传的举动被后人誉为是相当狂妄自大,但它毕竟也是个可供汲取的思想材料,因此朱熹的“格物致知”论可说是中国古代认识论思想史上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参考书目: 1陈来著:《朱子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2陈正夫著:《朱熹评传》,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 3郭美华著:《与朱熹王阳明对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月。 5胡伟希著:《中国哲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6[宋] 程颢、程颐著:《二程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 7[宋]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 8[宋] 朱熹撰《昭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4册,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3年. 9[宋] 朱熹撰《朱子语类》,《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0册,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3年. 10张力文著:《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期刊 1刘泽亮:〈“格物致知”考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 �刘泽亮:〈“格物致知”考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刘泽亮:〈“格物致知”考辨〉 �[宋] 程颢、程颐著:《二程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页247。 � [宋] 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页4。 � [宋]朱熹撰:《朱子语类》,《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页256。 � [宋] 程颢、程颐著:《二程集》第一册,页247。 � 刘泽亮:〈“格物致知”考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 张力文著:《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页297。 � [宋] 朱熹撰《朱子语类》,《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页248。 � [宋]程颢、程颐著:《二程集》第一册,页247。 � [宋]朱熹撰《朱子语类》,《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0册,页258。 � 陈来著:《朱子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页303。 � [宋]程颢、程颐著:《二程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页188。 �张力文著:《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页308。 �张力文著:《朱熹思想研究》,页308。 �陈来著:《朱子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页310。 �陈来著:《朱子哲学研究》,页311。 �陈来著:《朱子哲学研究》,页311。 � [宋] 朱熹撰《昭庵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页226。 � [宋] 朱熹撰《朱子语类》,《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页344 � [宋] 朱熹撰《朱子语类》,《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0册,页254,255 � [宋] 朱熹撰《朱子语类》,《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0册,页256。 � [宋] 朱熹撰《朱子语类》,《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0册,页255 � [宋] 朱熹撰《朱子语类》,《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0册,页254 � 胡伟希著:《中国哲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页217。 �张力文著:《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页140。 �胡伟希著:《中国哲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页219。 �郭美华著:《与朱熹王阳明对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月,页116。 �陈正夫著:《朱熹评传》,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页122。 PAGE 12
/
本文档为【朱熹格物致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