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三江源

三江源

2009-04-27 13页 doc 84KB 1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225193

暂无简介

举报
三江源民间习俗和节日风俗 随着西部大开发在三江源地区的渐次深入,不论是出于“自知”的目的,还是出于“知人”的目的,三江源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民间习俗和节日风俗都值得我们去了解。截止目前,在青海省建立自治州、县的少数民族包括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和蒙古族5个,其中撒拉族和土族(甘肃天祝和土登有少量土族分布)基本上为青海省所独有,所以,这一节主要叙述三江源地区汉族和这5个少数民族的民间习俗和节日风俗。截止上世纪末,青海省全省统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0%。①这些少数民族在分布上形成了与汉族大杂居基础上的小聚居的局面,而...
三江源
民间习俗和节日风俗 随着西部大开发在三江源地区的渐次深入,不论是出于“自知”的目的,还是出于“知人”的目的,三江源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民间习俗和节日风俗都值得我们去了解。截止目前,在青海省建立自治州、县的少数民族包括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和蒙古族5个,其中撒拉族和土族(甘肃天祝和土登有少量土族分布)基本上为青海省所独有,所以,这一节主要叙述三江源地区汉族和这5个少数民族的民间习俗和节日风俗。截止上世纪末,青海省全省统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0%。①这些少数民族在分布上形成了与汉族大杂居基础上的小聚居的局面,而这种局面以及人们宗教信仰的不同,再加上三江源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传承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促成了民间习俗多元化和节日风俗多样化的特点的形成。 一、多元化的民间习俗 本文的民间习俗主要包括饮食、服饰和居住习俗,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吃、穿和住。各地都有各地的相对独特的民间习俗,而民间习俗主要受当地的气候、物产、民族杂居状况历史传承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1、饮食习俗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生存是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基本前提,而要生存就必须吃饭。整个三江源地区气候相对高寒,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和青稞,这种具体的气候特点决定了该地区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物产条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基本的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食。 三江源地区汉族的饮食习俗同中国其他地区的汉族的相比较而言,具有食域宽泛、风格独特的特点:主食为面食,其主要形式包括手工拉面、手工面片、饺子、拌汤等。做法比较有特色的面食有:用鏊烧制而成的馍馍,以青稞面为主要原料烙成的干粮、锅盔,油炸的张嘴、馓子、翻跟头、油馃子等。青海汉族的肉类辅食比较宽泛,包括大肉、牛肉、羊肉以及各类家禽的肉,部分人也吃马肉、驴肉和骆驼肉。肉食在做法上比较特殊和考究的是“羊羔焖被儿”:将肥羊羔宰杀洗净后切成小块,配以八角、茴香、草果、花椒、胡椒等香辛料,佐以盐、生姜、大葱、大蒜、料酒、鸡精等调料,用清油爆炒后加适量的清水,将羊肉压平后,在上面盖一个大而厚的面饼,用文火焖至烂熟;面饼就汤和羊羔肉吃。这道肉食具备色味俱佳、质地鲜嫩、营养丰富的特点,是款待佳宾贵客的上等菜肴。在饮品上,青海汉族喜欢喝茯茶和奶茶,少部分已经城镇化地区的汉族青年喜欢泡清茶;每逢喜事或逢年过节,他们必定饮酒。 由于青海藏族多在高寒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从事牧业或农业,故与其生产方式紧密相联系的是以糌粑为主食的饮食习俗,呈现出荤素搭配、酒茶至上的饮食习俗特点。糌粑是把青稞干炒熟后,用水磨或磨面机磨成细面粉,以牛羊肉汤、酥油和油脂拌和后即可以食用的食品。除了糌粑外,青海藏族还常吃面条、馍馍以及油炸食品。藏族牧民喜欢吃牛、羊肉——或把它做成风干肉,或把它做成血肠,或将牛、羊肋条和里脊做成“手抓”。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牛、羊肉也用来红烧、清炖、油炸或水煮。受生产方式和影响,大部分藏族群众喜欢喝牛、羊奶,喜欢吃奶制品。奶制品中以酸奶和奶渣为地域特色。此外,他们对自家酿造的青稞酒情有独钟。藏民族豪放好客,对于贵客,他们讲究用青稞酒和牛、羊肉热情款待,并以醉为快。甚至有的人外出,时常怀揣酒瓶,遇见好友或熟人即席地而饮。向客人敬酒,必满三杯,否则视为失礼。孝期孝子敬酒,仅以一杯为限。客人饮酒前,必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空中弹三下,以示对“天”的敬仰和对敬酒人的感谢。藏族普遍喜欢饮酒的习惯是与其所居住的高寒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很有关系的。藏族特别喜欢湖南益阳和临湘两地生产的茯茶,这是因为“茶之为物,西域土番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②当然,生活在三江源地区的各族人民几乎都嗜茶如命,这是因为一方面饮茶能够帮助消化油脂等食物,另一方面这还与其主食和辅食都比较缺乏维生素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回族和撒拉族都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由于宗教信仰的关系,他们的饮食习俗品种繁多、禁忌分明的特点。具有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面食的具体形式较三江源地区的其他民族的要丰富些,主要包括拉面、面片、馍馍、锅盔、包子、馒头、饼子、花卷、油花、炒面等。油香和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大卤面、肉炒面、豆腐脑、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他们吃馒头、饼子、馍馍等时,有特殊的讲究——要先掰开后再吃。肉食主要是牛、羊、骆驼等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的肉和鸡、鸭等食谷物的禽类的肉,以及带鳞的鱼,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鸽子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鸽子可作补品食用。在诸多肉食之中,回族和撒拉族特别喜欢烤羊肉。回族和撒拉族的主要饮品有麦茶、奶茶和茯茶。饮麦茶是先民的遗习。制作麦茶时,先将主要原料麦粒炒焙半焦捣碎后,再加盐和其他配料,以陶罐熬成,味道酷似咖啡,香甜可口。由于牛、羊等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他们喜欢喝奶茶。此外,现在的受外界社会生活影响比较大的年轻人喜欢喝三宝茶、八宝茶和冰糖茶。 三江源地区的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都、门源县。土族先民在现在的青海定居后,先以牧业生产为主,元代、明代以后,逐渐转化为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现在他们的饮食习俗基本上与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同时又还保留有牧业生产方式的遗痕;饮食习俗具有明显的见证历史、以酒待客的特点。土族一般习惯于日食三餐,早餐比较简单,大都以煮洋芋(土豆)或糌粑为主食;午餐比较丰富,有饭有菜;主食为面食,常制成薄饼、花卷或疙瘩、干粮等食用;晚餐常吃面条或面片、面糊糊等。牧业生产方式在土族饮食习俗上的遗痕主要现为:在款待客人时的桌子上,放有内盛上插五寸尖刀的整块猪肉的木质方盘;在宴席的酒壶上,还系有一小撮白羊毛;③敬客时,首先要敬酥油茶,并摆上一个“西买日”(插有酥油花的炒面盒子)。宴席酒壶上的白羊毛也是他们生活尚白习俗的见证。土族的大众食品包括馄饨、蒸饼、菜饼、馒头、花卷、油炸盒子、千层月饼、凉粉、凉面、“卓阔”、“哈流”、“哈里海”、“沓呼日”等等。淳朴好客的土族人习惯以酒会友和以酒待客,所以,土族民间有“客来了,福来了”的说法。一般说来,做客时,至少需要饮三次酒,依次为“临门三杯酒”、“吉祥如意三杯酒”和“上马三杯酒”,三三九杯,杯子比较大,而且杯杯必须喝干见底。当然,实在不能饮酒的客人也可以采用变通的方式——用无名指蘸酒,向空中弹三下。土族人饮酒很注重礼节,在传统的比较正式的场合下饮酒礼节如上所述;即使是在亲人内部饮酒、敬酒也很讲究:同辈之间可以相互敬一杯;晚辈向长辈必须敬两杯,长辈可以回敬晚辈一杯。“馏酩”酒是土族人最有特色的饮品,用青稞酿成,酒度数较低(约30度),清醇绵软,馨香可口,家家皆能自酿,在酿制时都习惯加中药羌活,饮时味稍带涩,有散表寒、祛风湿的功效。除酒以外,土族日常饮品还有茯茶、奶茶和酥油奶茶。 从恰卜恰到格尔木,随处可以感受到蒙古族在三江源地区的影响,有人甚至认为“马头琴声遍青海”。三江源地区的蒙古族聚居在乌兰、都兰和德令哈,他们多数从事畜牧业生产或半农半牧业生产,其饮食习俗具有红白分明、羊大为美的特点。青海牧区的蒙古族人以肉食和乳制品为主食,他们把绵羊看成是生活的保证和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肉与奶。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即“红食”;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作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乳制品。青海的农区蒙古族人以面食为主食,最常见的是面食是面条和烙饼,特色面食包括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和蒙古糕点“新苏”饼等。但因为农区蒙古族人的先人是牧民,所以他们的辅食和主要饮品的变化却不是很明显——以肉食、乳制品和蔬菜为辅食,以奶茶和马奶酒为主要饮品。其中,奶茶在蒙古族人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他们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文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加入,烧开即可。不论是牧区还是农区的蒙古族人,对羊肉都情有独钟。羊肉常见的传统形式包括清水煮全羊、嫩皮整羊、煺毛整羊、烤全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余种,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抓羊肉。热情好客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他们多喜欢用手抓羊肉、清水煮全羊、酸奶酪、黄油、奶茶和马奶酒等上等饮食来款待客人。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抓羊肉时,一般在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 “民以食为天”,三江源地区人们的饮食习俗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的饮食和饮食活动以及相关的饮食文化及宗教观念信仰长期影响和积淀的结果,在形成的过程中,同时还受时代、各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自然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就源头上说,三江源地区的少数民族都是外来民族,他们在扎根三江源地区以前,基本都是以牧业文化为主,所以饮食上也自然地保留了牧业文明的显著特点;但进入三江源地区以后,受到当地农耕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牧业民族逐渐定居下来,饮食文化受当地的影响甚为明显。同时,由于在这个多民族杂居地区,人类文明特别容易交融,所以原来的汉族也纷纷学习、仿效和吸收外来民族的饮食文明,慢慢地形成了这个地区特有的饮食文化和饮食习俗:地处高原,人烟稀少,民风淳朴,人们大都热情好客;该地区主产青稞小麦,各族人民都以面食为主食;高原气候寒冷,昼夜温差相对较大,饮酒可以去寒保暖。(回族受教义影响,不饮酒)就实际而言,各族人民的面食形式是大同小异的,肉食也基本上是以牛羊肉为主,并且无一例外地都喜欢喝茶。随着三江源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部分游牧人群的逐渐定居,人们的饮食习俗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饮食习俗也正在慢慢地演进着。 2、服饰习俗 三江源地区各族人民的服饰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趋势而产生着相应的变化,这就使得该地区各民族的服饰具有比较典型的时代特征;但是,受该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该地区的服饰又具备典型的适应高原气候的基本特征——寒冷季节人们所穿戴的衣服、鞋、帽,基本以具有较好的防寒保暖的皮、毛、布制品居多。 汉族服饰习俗受时代变化的影响比较显著,具备与时俱进、婚否有别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前,比较富有的家庭的男子,头戴礼帽、皮帽或毡帽,身穿长袍、马褂,脚穿布鞋或船形皮鞋;女的头梳发髻,身穿长衫。比较贫困的家庭的男子,根据不同的季节,或穿老羊皮袄,或穿羊毛褐褂,或穿汗褡等;女的则穿大襟短褂、夹棉大襟等。解放后,青海汉族衣服次第包括中山装、列宁装、素色短袄、夹克、西服、羽绒服等。近年来,某些城镇中的女式服装里还兴起了裙装和套裙装。金、银、玉质的手镯、戒指、耳环、项链等,一直是青海妇女喜爱的饰物。传统毕竟还是传统,在受传统习惯影响比较大的地区的一些女性,她们终生都不怎么剪头发,并用发式来表明自己的婚姻状况和年龄——未婚少女留双发辫,成年已婚妇女梳单发辫,老年妇女则盘发髻。 同三江源地区简短的汉族着装相比较,藏族服饰习俗具有明显的一袍多用、历史悠久的特点。藏袍是藏族人民的比较典型的传统冬装,它以老羊皮或羔羊皮为主要的衣料。藏族人的内衣一般为长袖短褂,男子穿裤子,女的穿藏裙,外面穿藏袍。藏袍的最显著的特点是长,藏袍一般比着装人的身体还要长出20厘米左右;其他的特点有圆领、大右襟、袖长过膝、腰大、无兜,这种样式保留了中国古代的衣服的样式风格。比较讲究的男式藏袍,多用狐狸皮或豹子皮做衣领并以绒布或黑棉布镶袖口和收衣摆;女式藏袍则多用纯白的羊羔皮做衣领,用绒布镶袖口和收衣摆。藏袍不但样式和做法特殊,而且穿法也显得有些特别。穿藏袍,先用头顶住衣领,再穿衣袖,等束好腰带后,才将衣领放下来。这种样式和穿法,使着装人的腰间形成一个百宝囊,可以用来装随身的茶碗等物品,在冬天甚至可以放小孩或小羊羔。藏袍的样式是由其多种用途决定的,白天穿在身上时是袍子;晚上脱下后,盖在身上是被子。它的宽大的衣袖,除了具有衣袖的功用之外,还具有其他的用途:天热时,将长袖褪下,扎在腰间,可以当作护腰的腰带;天冷后,举起长袖,捂住口鼻,可以当作口罩。服装是与气候相适应的,而气候除了季节性差异外,还与人们所居住的具体的自然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系。牧民日常生活中用以防雨御寒的服装是毡衣和氆氇衫。在海拔比较高、气候比较寒冷的青海玉树、果洛地区,藏族人夏天一般穿短毛皮袍;在海拔比较低的气候相对比较温暖的青海海南、黄南以及东部的农业区,他们一般都穿氆氇衫或灯芯绒等面料加绒布、棉布作衬里的夹层短袍,有的人还穿白布汗衫。藏靴和皮帽也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藏靴又以三江源地区的牧民所穿的为正宗。这是一种黑红相间的翘鼻子靴,玉树人叫它“算巴”,果洛人称之为“罕木”。⑤这种藏靴以红牛皮做勒,以黑牛皮做面,以紫红色氆氇做靴统,以薄毡做里子,以生牛皮做底,以牛毛细绳为线缝制而成,靴尖部分呈向上翘起的鼻梁形。对于这种典型的藏靴的来源有一种民间传说是:松赞干布东迎文成公主之时,即穿该款藏靴;该款藏靴在当时得到了来自富有的东土大唐的文成公主的极大赞赏。于是,这种藏靴从那时起就得以推广和流传,并美其名曰“藏王靴”④藏式狐皮帽是十分适应三江源地区的高寒气候的藏族服饰之一,多以各色绸缎做面料,帽统比狐皮高出一寸左右。藏族人冬季的帽子,除了戴狐皮帽之外,还有羔羊皮帽。因为三江源地区的夏季户外的紫外线十分强烈,所以藏族人的夏季帽子为宽沿的左右向上翘起的牛皮礼帽。戴狐皮帽的人比较少,基本上都为猎人。藏族具有尚武的光荣传统,据说狐皮帽在历史上是专门为那些战场逃兵预备的。他们的衣服上,有的配备闪闪发光的银质佩饰,这是古代盔甲在服饰习俗上的遗迹,即鲁迅在《阿Q正传》中所提到的“白盔白夹”。从发型上可以看出三江源地区的传统藏族女性的婚否情况:未婚少女梳两根发辫垂于后背,辫梢以麻线作结;已婚妇女则梳三、五、七根辫子垂于后背,辫梢以黑丝作结。藏族女性都以长发为美,有的甚至终身不剪自己的头发。这不是因为“发肤肢体,受诸父母,不敢随意毁伤”;而是因为,以前三江源地区的气候恶劣,医疗条件相对较差,人们的平均寿命比较短。而传统藏民认为,人的头发与人体的气血(藏语里叫做“普”)有直接的关系,剪头发会直接损伤人体气血,进而影响身体健康,从而缩短人的寿命。三江源地区的藏族男性主要的佩饰有子弹袋、藏刀、火镰、银盒、针线包、护身符、锥子、解锥索、长马鞭、觳子、石索、刺针等,女子的主要佩饰包括耳环、项链、银盒、蹄绳、奶钩等。藏族男女都喜欢金、银、玉、骨质的手镯、戒指等首饰。 “盖头”和“白顶帽”是回民家中三件宝中的两件,是回族服饰的重要标志性特征,并具有相对比较严格的年龄、性别和季节特征,具有宗教特色、老少有别的显著特点。男子喜欢戴无沿平顶圆帽,叫“顶帽”,也叫“礼拜帽”。帽子的厚度和颜色随季节的变化而变换——夏季以单层白色为主,冬季则以夹层黑色为主。由于冬季比较寒冷,除了戴帽子外,还可以辅以皮、毛、棉质的耳套。天气太冷时,人们往往改戴狐皮帽或高原特有的自纺自织的样式与顶帽相似的“尕毛”帽。老人在冬季则戴黑羊皮做的棉转帽。九岁以上的少女和未生育的新媳妇戴绿色披肩短盖头,中年妇女戴青色或黑色披肩盖头,有孙子的和年过五十的老年妇女则多戴长及腰间的无花白色盖头(现在部分老年妇女也习惯戴黑色披肩盖头)。回族妇女戴披肩盖头,是为了将头发、耳朵、脖子等“羞体”遮盖起来不使外露,否则就有失回族妇女的体面,并违犯了伊斯兰教教义。同其帽子和盖头一样,回族的衣服也具有比较鲜明的年龄和季节性特点。中青年夏天喜欢穿白色对襟短褂,外套黑色马甲;冬天穿青布对襟棉衣或皮大衣。老年人穿青色或灰色长大衣,裤子则夏单冬棉,袜子多用布料或毛线编制而成。为了防寒和灵活便利,回民有扎裤腿的传统习惯。鞋子多为条纹或平纹自制的布鞋,其式样有圆口、松紧口、齐眼、胡椒眼等多种;有的回民还穿自制的麻鞋和山皮鞋。回族女性多戴耳环、戒指、手镯,并佩戴香包。撒拉族的服饰与回族的十分相似,男青年戴帽子,束腰带,扎绑腿,穿靴子。其中的靴子可能是其中亚突厥先民的遗风,也可能是受游牧生活的影响;而腰带和绑腿可能是藏传佛教对民族服饰的影响。 土族的传统服饰具有五彩斑斓、刺绣见长的独特性。中青年男性,头戴锦质卷边“拉金锁”绒毡帽;上身穿斜襟、黑边袖口、彩图当胸的绣花高领白短褂,外套黑色或紫色小马甲;腰系绣花长带并勒绣花围兜;下身穿蓝色或黑色的大裆裤,系绣花长裤带;腿扎上黑下白的“黑虎下山”小绑腿;脚穿花云鞋和绣花袜。中青年女性上身穿各色式样比较复杂的斜襟宽大长袍:衣领口有三四层之多,并饰以丝线刺绣图;两袖为依据彩虹颜色以红、黄、绿、紫、蓝五色彩布或绸缎拼做而成的花袖,长垂过手,遮手部分俗称“套袖”。女性的上衣外面套黑色或深蓝色小马甲,腰系宽大的锈有花、鸟、蜂、蝶等图案的彩色腰带。下身穿白边绯红的百褶裙,脚穿绣花连袜齐膝鞋,裤子膝下部分套有约一尺高的黑色、深蓝色或红色的裤套“贴弯”,其中红色“贴弯”是土族未婚少女的服饰标志。土族女性的发型也比较有特色。未婚少女一般在鬓间各梳一条小辫子,中间梳一条大辫子,然后在三条辫子合辫的后面用红头绳扎在一起,辫子上点缀一两片贝壳或海螺片。已婚妇女则梳双辫并纳以辫套,辫套上佩戴“埋当”或“步摇”;也有部分妇女把头发拢在双鬓间,发辫翻上去系在头顶上。总之,刺绣工夫在土族传统服饰中,特别是中青年的服饰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土族老年人的着装比较朴素,以黑色和深蓝色为主色调。他们一般头戴卷边帽或圆顶绒帽,身穿小领斜襟长衫,外套黑色马甲,系黑色或咖啡色腰带,脚穿白袜黑鞋。 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长袍、腰带、靴子和首饰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族的典型传统民族服装是男女老少皆宜的蒙古袍,它的总体特点是身长宽松。不论是长皮袍还是长布袍,其衣袖都比较长,袖口比较窄小并且呈马蹄形。不同质地的袍子适宜于相应的季节:单袍和夹袍适合夏季,羊皮袍适合冬季。袍子的颜色与着装者的性别和年龄有一定的联系:青少年男性喜欢穿棕色和深蓝色的袍子,青少年女性喜欢穿浅绿色、橘红色和粉红色的斜襟袍子,老年人则更钟情于青色和灰色的袍子。蒙古人腰间多系宽大的红色或绿色绸质腰带,脚穿高及膝盖的牛皮长筒马靴或藏靴。男性根据不同的季节,或戴礼帽,或戴鸭舌帽,或戴狐皮帽。根据发型可以直接判断出蒙古族女性的婚否状况——未婚少女将头发梳编成若干小辫子,上饰银牌等物,垂于后背;已婚妇女头梳两条大辫子,纳入绣有精美图案的辫套,上饰银牌,垂于前胸。蒙古族女性特别喜欢头饰,喜佩带大串珊瑚、翡翠、玛瑙等。不论男女青年,也不论婚否,他们一律都很喜欢金、银、玉、象牙和铜质的耳环、戒指、手镯等饰物。总之,蒙古族服饰习俗宽松豪放、披金戴银的特点。 总之,服饰是有着古老的文化传承特点的,在其诸多的特点中,保护作用是居首要位置的。受自然条件决定的防寒作用是三江源地区人们服饰的主要特征;其余的服色、款式、图案、花纹及佩饰(包括头饰和相关的首饰),是社会政治观念复杂化后,礼仪伦常、审美心理及民族自我意识等诸多社会内容的具体结果。在服饰习俗上,三江源地区各族人民都表现出对金、银、玉等各种质地的首饰和佩饰的特别偏好,这主要是由于历史上该地区生活单调,艳丽的服饰色彩无疑是漫长的冬季中自然的单一色彩的良好的有益补充和亮点啊。而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的各族青年男女,在日常生活中,都习惯于穿著汉族简易实用的服装;民族传统服饰,一般只能在比较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中才能见到。 3、居住习俗 同服饰习俗一样,居住习俗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地域气候条件的影响;此外,还受各族人民具体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典型的三江源地区的汉族传统的住房是单门独户的四合院庄廓,具有高墙厚门、长幼有序的特点。庄廓占地一般在500平方米左右,四周围以高大厚实的土墙。这种土墙墙基宽1米,墙头宽0.35米,墙体通高3.7米,整个围墙的横断面为等腰梯形。院内一般四面都有土木结构的房屋建筑。房顶式样同陕西、甘肃的民房房顶相同,为单一斜向院心的斜面,以木柱、木梁、木椽为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椽上铺木质的塌子,塌子上盖麦草,麦草上压黏土抹稀泥。房屋四周框架上以土砖或砖砌成墙,向院心的一面安门窗。院内房屋除了四面建的之外,还有建北、东、西三面的,也有只建在北面的。不管是建一面、三面,还是建四面的,都以北房为主房。主房的地基高,用料好,一般只供长辈或户主居住。主房的中间设中堂,中堂里放长条桌或面柜子。中堂的东、西房屋为卧室兼餐厅,内盘冬天可以烧火取暖的泥炕或板炕;炕面铺羊毛毡或厚毛毯。白天在炕上放长条形炕桌后,即可于炕上就餐;晚上撤了炕桌后,在炕上歇息。院内建筑除了可以用于住人的正房和厢房外,还有做厨房和牛、羊、猪圈的角子。院心空地,或重花草,或种果木。 对应于牧业和农业两种生产方式,三江源地区藏族的住房相应包括游牧帐房和普通住房两种,表现出形式灵活、历史积淀深厚的特点。游牧业以帐房为居住的主要房舍,包括以牛毛或布制成的大帐房“拉”、小帐房“热乃合”、花帐房“查角”、和单身帐房“热玛”四种。大帐房“拉”由自纺自织的牦牛毛布单缝制而成,里面用8根、外面用9根木杆撑起,四面透风处用装食物的毛袋、皮袋或木箱堵住。也有的大帐房中间有一根横梁,前后用两根支柱顶起横梁;在帐房内引出8根牛毛绳,用木楔固定在帐房外。因为小帐房“热乃合”的形状像枚方印,所以有的地方也称之为“一颗印”,这种帐房内用3根、外用6根木杆撑起,四边着地,具有很好的避风保暖功能。以上两种帐房内都设有锅灶。花帐房“查角”和单身帐房“热玛”,都以白布制成,具备方便轻巧的特点,所以多见用于近距离游牧和流动商贩。 三江源地区定居的藏民的住房包括庄廓、藏式石头房子、碉房“夸日”和碉楼“黑头”。在形式上,藏民的庄廓与汉族的庄廓基本相同,细微的区别有两点:其一,受藏传佛教尚白的影响,围墙石头和住房的墙的外壁,于每年藏历正月十五,用白灰涂刷;其二,在家门前立有避邪恶的“玛尼”旗杆。藏式石头房子,主要用不规则的石头和木椽构建而成。墙体依据不规则石头的具体形状“随意”砌成,显得十分厚实。屋顶由数十根木椽次第摆开,木椽上铺厚石板,石板上厚铺黏土。这是因为,藏族基本都居住于特别高寒的地区,建筑相对贫乏。但藏式石头房子整体上却十分保暖。碉房“夸日”也主要用石块砌成,或三层、二层不等,整体呈长方形,内部层次和用途比较分明:底层设门,为养牲畜之用,其内有用于上人的独木梯;中层住人;上层堆放粮食。⑥碉楼“黑头”高二三十米不等,通体由不规则石块砌成,外观上小下大,各个墙面呈等腰梯形,里面用木头、木板等物分隔成层。这种碉楼十分结实,是为防兵患匪贼所的;但因其防范作用的丧失,现在大部分碉楼都废弃了。 回族和撒拉族,因为长期同汉族杂居,其住房与汉族的没有多大的区别。但由于全民信教,为了方便参加宗教活动,他们都习惯居住在清真寺周围,同其他民族的居住习俗相比较,呈现出特别鲜明的围寺而居、洁净卫生的特点。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青海省循化县。全省各县都有回族居住,他们往往聚居在一个村庄或一条街道。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镇,一般是一家人(也有几家人)住一个庄廓,除了少数住二层楼房外,其余的都喜欢住出檐或挑檐的平房。在院子里面的大门前,有的有照壁,院内多种植花草。房屋建筑在院内的北面,地基高出院内平地一尺左右。北房的廊檐宽敞,廊檐边安放木质栏杆,栏杆上一般摆放盆花。北房的中间是客厅,俗称大房,大房的北面墙上正中,一般悬挂毛笔写的阿拉伯文格言的中堂。大房的两侧是卧室。由于高原气候寒冷,所以人们喜欢盘大炕,炕上铺毯子或毡子。炕的贴墙摆有成对的内放衣服、杂物等的炕柜,被子和褥子白天整齐地叠放在炕柜上。炕的中间白天摆长方形的炕桌。墙上大多贴挂山水花草字画、阿拉伯文毛笔对联、“天房图”、“回历图”等。回族和撒拉族都禁绝偶像崇拜,所以他们的屋内不悬挂张贴人物画像,即便老年人也不留照片。他们酷爱清洁卫生,所以另围偏院,以建牛羊圈、搭鸡窝和盖厕所。不论男女老少,天天洗脸,定期沐浴净身。他们洗脸有专用的热水汤瓶——回民家中三件宝之一,沐浴有专门的吊桶。家人远出或归来、或遇婚丧节庆等,须洗“胡斯里”大净;平常礼拜前,须洗“阿布带斯”小净。此外,他们还早晚点卫生香,并特别注重伙房的洁净。总之,回族和撒拉族的庄廓院落,给人以一种整洁朴素、干净大方、清爽舒适的感觉。 青海土族的居住习俗大体上也与汉族的相同,一般单门独户住一个“昂图”庄廓。庄廓的围墙修得比较高,围墙上半部分用黏土和白灰抹得很光,给人以整洁美观的感觉。土族比较重视居住门面的建筑装饰,院门的木件质地上等,做工特别考究:檀香木的门牌、油松木的门框、桃木或杏木的门槛、红柳木的门扇、桃木的门闩,⑦这些木件上都有各种精刻的花卉图。还在大门顶上摆放“斯郎”,或插蓝白色的印有“辟邪”经文的“玛尼”旗(有的人家也将这种旗子插于院内的“中宫”之上)。土族人认为,“玛尼”旗上的经文经过风吹动后,可以起到与人们念经的相同效果——“辟邪”和为家人带来幸福。有的人家院内大门前有照壁。庄廓的中心是“中宫”,其形状或方或圆,均以砖头或土砖砌成;方形的上面培土种花,圆形的则可作拴牲口用的转槽。院内房屋建筑多为土木结构的小平房。住人的正房一般三间为一个单元,用木板做隔墙和门面。有的人家还修建“二加七檩”的大房和前后出檐的“过亭”,房屋木件或雕或画,屋顶平展光滑。正房中间的堂屋内摆大红油漆面柜。堂屋的左右两边是靠窗盘泥炕的卧室,卧室的侧面是伙房,伙房内供有灶神。土族住的火炕与锅灶相连,火炉子直通炕中,所以烧火做饭后,火炕也烧热了,一家人便可以都坐在炕上吃饭。冬天则在火炕上煨一盆火,用以取暖。一般情况下,血缘关系较近的亲属,都居住在同一个区域。待兄弟都结婚后分家时,旧房归长子居住,其余儿子另迁新居;父母一般随最小的儿子居住。这种居住习俗大概印证了“皇帝重长子,百姓爱幺儿”的民谚吧。总而言之,土族居住习俗具有做工考究、印证民谚的特点。 蒙古族本为游牧民族,所以典型的蒙古族居室建筑应非蒙古包莫属。蒙古包由高约1.6米的“特日美”支架、“俄尼” 圆形围壁和“哈拉齐”伞形顶架三部分构成。支架数目的多少、圆形围壁的长短和伞形顶架的大小,是由蒙古包的大小决定的。一般说来,大的蒙古包需要86根支架,小的蒙古包需要64根支架。以毛毡覆盖的蒙古包的面积大,采光好,冬暖夏凉。蒙古包内正上方设有佛龛等,两侧放置箱柜家具和食物等,中央垒有锅灶,周围铺以毛毡、地毯。蒙古族的座次习俗比较严格:长辈坐正上方,男性坐右侧,女性坐左侧。这可能是中国古代“尚右”和“男女有别”社会生活习俗的孑遗。蒙古包的特殊结构,使其易于搬迁,很适合游牧生产方式。牧民除了住蒙古包外,也有住牛毛帐房的。定居在农区的蒙古族人,多住土木或砖木结构的平房,并且聚居为自然村落。不管是游牧的蒙古包,还是定居的平房,都具有宽敞明亮、座次严格的特征。 三江源地区各族人民的传统居住习俗,也是与该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紧密相关的。据老人们说,即使是在三四十年前,野兽还经常出没于许多该地区,而定居于农区各族人民住房的高墙厚门,正好可以抵御夜晚野兽的侵袭。此外,由于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历史上医疗条件相对较差,所以人们对自然“神灵”的畏惧和敬仰程度相对较高,因而许多人家里都供奉有神灵牌位,(回族和撒拉族不在此例)刻用桃木门件或立“玛尼”旗以“辟邪”。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各族人民的居住习俗正发生着迅速的变化。现在,许多人都离开了传统故居,正如过去庄廓代替黑暗狭小的窑洞住房一样,高大宽敞的砖混结构的二层小楼房大规模地代替了费而不惠庄廓,也有一些人落户城镇里花园式的小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传统居住习俗的逐渐消亡。 总之,三江源地区多元化的民间习俗的形成是与该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所决定的生产方式紧密相关联的,并且也与其多民族杂居的社会现实状况和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密不可分,并日益呈现出由多元化趋同的发展态势,而定居于农业区的各族群众的民间习俗的趋同化特点更为突出。如: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和撒拉族都忌食猪肉、驴肉、马肉、马奶及鸽子肉等,都严禁偷盗和吸烟喝酒等;土族、藏族和蒙古族都信奉藏传佛教,都有尚白的习俗;献哈达(哈达是藏语,本意为纱巾或绸巾)成为藏族和蒙古族共同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部分土族和藏族群众信奉苯教。 二、多样化的节日风俗 三江源地区汉族一年四季都有节日,节日时间均以农历为,显现出底蕴深厚、月月有节的特性。春节是诸多汉族节日之最:人们最为重视,准备和持续的时间最长,节日内容最丰富。时进腊月,外出务工、工作和学习的人们便纷纷赶回老家去,准备过节。春节持续的时间很长,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所以有“汉族过年,一过半年”的夸张说法,因此习俗也就相应地多了,主要包括过小年、祭送灶神、扫尘、购年货、贴春联、燃爆竹、除夕守岁、亲戚相互拜年等等。过小年和祭奠灶神都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从二十四起,开始杀鸡宰猪,打扫房屋,清洗衣服被子等物,炸油馃,蒸馍馍等。洗衣服和扫尘土,为的是祈求来年全家都平安幸福,人们是特别重视的,所以有句民谚说:“腊月二十五,扫房又掸土;腊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土都搬走。”⑧在打扫卫生的同时,人们开始购买春节期间吃、穿、用和娱乐的东西,包括神像、果品、蔬菜、酒类、饮料、衣物、春联、鞭炮,并压长面条。腊月三十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包括上联(右联)、下联(左联)和横批三部分。因是在春节时贴,再加上其内容又与新春有关,所以特称之为春联。贴春联之风始于五代,到明朝普及民间。春节除了在大门和大房门口贴春联外,还倒贴“福”字,取“福到了”的象征含义。此外,还贴年画、窗花、剪纸之类的。经过字画花纸的装饰之后,整个居住环境充满了节日的隆重喜庆气氛。腊月三十上午,有的人家到坟地去为已逝的亲人化纸,并“邀请”他们回家过年;这天黄昏时,有的人家在大门外为祖先化纸。腊月三十晚上称之为除夕,取除旧迎新之意。这天晚上,一家男女老少,不论远近,都会回家吃团圆年夜饭。吃年夜饭的习俗至少在南北朝已经盛行起来了。对于吃年夜饭的意义,有一首诗是这样概括的 :“一餐年饭送残年,腊味鲜肴杂几筵。欢喜连天堂屋内,一家大小合团圆。”年夜饭中,全家人都喝酒,吃猪头肉或大块带骨猪肉——称之为“咬鬼”或“咬鬼肉”。全家吃完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饭后,便围在炕桌边开始“守岁”。到子夜时,家家点灯、焚香、燃爆竹、放礼花,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庆完新年后开始最重要的“社交”活动——拜年,即所谓“长幼悉正衣冠以次祝贺”,一般是晚辈给长辈拜年贺喜,长辈给晚辈和未成年的家庭成员几角到几十元不等的“压岁钱”。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盼望辈快快长大,早出人头地。正月初一的早饭吃油饼、馓子、油馃、包子、饺子等带油的食物,这是人们希望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得顺顺利利的;这天吃饺子,取新旧更替、“更岁交子”之意。这天吃鱼,取“年年有余”的象征含义;这天家里不炒菜、不烧干锅,寄以新的一年里家人和平相处(不动干戈)、不吵(炒)不闹的美好希望。这天给牲畜脖子上系红布条,以求它们顺利生长。正月初二,人们给岳父岳母、舅父舅母拜年。初三,上坟祭奠祖先。从正月初一到初三的这三天中,不得扫地,据说扫地会把一年的财运好运通通扫出家门。从初四到十五,亲戚朋友相互拜年。初六到十五,村村和各街道开展耍社火、唱秦腔、踩高跷等形式的文艺娱乐活动。总之,春节时的贴年画、换门神、写春联、请福字、剪窗花等林林总总过年的形式背后都蕴涵着古老的传说和深厚的文化背景。 所以有人这样认为:春节带给人们的不应只是浓烈的色彩和欢腾的气氛,更重要的是那些充满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以及蕴藏其中的文化魅力。节日期间特有的礼节行为、吉祥用语以及人们所互相传达的种种情感,是汉民族心理的突出体现。其中呈现的尊老爱幼,邻里亲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的珍惜年华、团结奋发,是可贵的民族精神。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灯节、元夜或上元节。人们都很重视这个节日,所以节日的活动比较多,包括闹花灯、舞狮子、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形形色色的过大年的活动,而这些活动都寄托着人们的人寿年丰、吉庆有余的良好愿望。。“正月十五闹花灯”,张灯结彩是取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的含义。元宵节舞的狮子,据说是从西域传入的,三江源地区又比较接近通西域的要道,所以该地区的舞狮子显得比较古朴。据说元宵节的形式源自道教。 二月初二是饮龙节,也叫龙抬头节。节日时,家家炒吃大豆,并祭龙王。人们认为,吃大豆可以避瘟祛邪;。祭龙王是因为三江源地区靠天吃饭的农牧民认为“春雨贵如油,一滴不能溜”,祭好了龙王,一年才可能风调雨顺;只有下好了春雨,春耕才有希望,一年的农事农活于是就开始了;牧草才能生长好。所以祭龙王的节日习俗,寄托了农牧民对农牧业丰收丰产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极大敬畏和崇拜,同时也说明三江源地区气候比较干旱。 饮龙节之后是三月中旬的清明节。这时节,往往是一个家族的所有成员全体出动,备上牺牲、纸钱等,集体上坟地扫墓祭祀。(也有单门独户去祭祀的)行完祭祀礼后,如果居住地附近有隍庙,人们还要到隍庙去给祖先和已故的亲人化纸。除了扫墓祭祀之外,人们还搞些植树、插柳、春游、踢球、荡秋千、放风筝等民俗活动。 四月初八是踏青节,也叫娘娘节。这时普通农民早已忙完春种,并且可以看见田间地头庄稼的青色了,他们最希望下点雨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于是再次举行祭龙王仪式。据说,这天是大慈大悲的可以为人送子的观音娘娘的生日,所以久婚不育的妇女们,便在这天去跪拜她,以乞生子。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也叫端阳节、重五节、浴兰节。端午以后,三江源地区的天气逐渐湿热起来了,疾病容易传播;于是,民间便形成了一系列的避瘟祛邪的节日习俗。这天,家家门楣和屋檐上,或插柳树枝条,或插白杨树枝,取其枝叶繁茂、生机勃勃的象征意义。户户吃凉粉、凉面、三角馍或韭菜盒子,喝雄黄酒,人们认为这些饮食可以消夏、祛毒。亲友、老人多在小孩的手、脚、脖子上系五彩“长命”丝线环。青年男女则煎兰草汤沐浴;有的借此机会,穿戴一新,不辞辛劳地赶赴百里之外,去喝“药水”山泉——实际上有的青年却是去寻觅自己的“梦中人”。 六月初六为沐浴节。传说这天的水都是药,所以人们便早起去洗露水澡、喝“药水”泉。有些地方的人们,一边游览避暑,一边举行“花儿会”。 七月初七是乞巧节,也称七夕。有的妇女十分羡慕由牵牛星和织女星演化而来的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织女高超的织绣技巧,于是便在他们相会相悦之时,向织女乞求巧技。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民间也称之为“鬼节”。人们或到坟地化纸祭祖,以示纪念;或请和尚、道士诵经礼佛,以“超度亡魂”;或进隍庙,烧香拜佛。这天夜里,除了少量人在岔路口圈地化纸以“安慰游魂”外,人们绝少外出,以免撞上那些“游魂”,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灾难。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团圆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蒸外贴各种图案,内有红、黄、绿多层花色的“千层”月饼。是夜,如果秋高气爽,月色皎洁,(实际上,三江源地区的中秋时节,正值一年一度的雨季,不可能年年都可以见上圆月的)人们将蒸好的月饼及备齐的果品摆上院心的大桌,等圆月上来后,便开始燃烛、焚香、祭拜月神。在此期间,如果供品“不小心”被人“偷掉”,是不能做任何计较的。月亮升高后,团圆的家人才正式开始赏月、饮酒和分食月月饼。中秋节一系列的与月亮有关的民俗活动,可能源于先秦帝王们秋季祭的礼制;当然,更主要的是寄托了人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团圆家人的美好愿望。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汉族视“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又叫重阳。传说,东汉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认为桓景家九月初九的灾祸须全家登高山、饮菊花酒方可免除。待其家人登山归来,发现留在家里的鸡犬竟无一幸免。于是,重阳时节登高饮酒以避灾祸的民俗因此得以流传。三江源地区的人们习惯于初八夜至初九凌晨,呼朋引伴,扶老携幼,备酒肴,提灯笼,负柴草,登高山,焚放“禄马”,以期祈解厄运、消除灾病。的确,由于冬季的气候过于严寒,人们往往不愿出门锻炼,所以入冬前出去走走,锻炼锻炼,对身体健康不能说是没有帮助的。 冬至节一般在冬月下旬。民间把冬至看作是添岁日,所以说“冬至大如年”。这天,三江源地区的人们吃“麻食”、饺子等丰盛的饭食,所以俗话说:“过冬至,宰公鸡。”另外,人们认为,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可以让自己的耳朵避免在严寒的冬季里被冻坏。除春节外,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可以称之为一年中最后的一个汉族民间传统节日。这天,人们喝小米粥,吃麦仁饭。过完腊八节之后,便开始“胡乱”地为过春节做准备了,所以,有句歇后语是“吃腊八粥——糊涂了”。喝腊八粥的习俗据说源于佛教救济天下众生的教义。 总之,三江源地区的汉族节日是按照农历历法时序排列而成的、周期性的、约定俗成的社会民俗文化活动;其起源和发展是同该地区的农事活动、祭祀祖先、历史传说、宗教影响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的;按其意义性质标准,这些节日可以归结为互访共庆节、时令自庆节和祭祀节三大类。互访共庆节包括传统的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大节日;时令自庆节包括饮龙节、踏青节、沐浴节、乞巧节、冬至节和腊八节等;祭祀节包括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和偏食节。由于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客观制约,有的汉族节日在个别小地区可能并不受重视;即使是在相邻的两个地区,同一个节日的习俗细节也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 以藏历为标准的印证历史、依托宗教的三江源地区的藏族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是藏历年年底的藏历新年,其在藏族人民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如同春节之与汉族,在时间上同春节相差几天到一个月不等,这是藏族人民在一年中最隆重、最具有全民意义的节日。藏历新年是根据藏历推算而来。据记载,早在公元前100年,藏族就有了自己的历法,当时是根据月亮的圆缺来推算日、月、年。到了元代,藏族已形成天干、地支、五行合为一体的独特历法,并吸收蒙历的做法把每年的藏历元月一日定为新年。部分藏族群众在藏历新年前的农历腊月二十四祭灶神,关于这个习俗,有 一个比较心酸的传说。传说以前,有个藏族人很贫穷,以至连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神的三柱香都买不起,于是只好点三根草绳去糊弄灶神。灶神见状大怒,到天庭回奏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派人到人间查明真相后,决定给藏民婚配汉族女子和一定数量的财产,使其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该藏民十分感激,于是决定在腊月二十四重祭灶神,并进而形成了独特的节日习俗。 家家户户从十二月初就开始为藏历年忙碌了起来:清理帐房,打扫庭院,买年画年货,购置新衣等。十二月二十九隆重举行“古多”送鬼仪式,以祈求来年生活吉祥如意幸福美满。每户的大门外用石灰粉画上象征吉祥的“八瑞相”符号,在打扫干净的室内铺上新“卡垫”。在正房的佛龛前叠放各式油炸果子和各种水果以及酥油、茶砖、干果等供物。到了除夕晚上,就开始正式过年。开始过年后,人们一般紧闭家门,家里人不能出去,外人也不能进来,传说这样做可以在来年不受“魔怪邪气”的侵扰。家人都到齐后,一家老小团团围坐后,便吃团年饭。新年之夜,全家团聚,共吃“古土”(面团肉粥)年夜饭。吃完晚饭后,人们燃爆竹,唱赞歌,通宵“守岁”,相互说“扎西德勒”,互赠洁白的“哈达”,祝愿对方在新的一年中的生活平安幸福。这天晚上,家家还在墙头献“净水”,在大门上贴用黄表纸做的三角形的“钱马”。到了正月初一的凌晨,全民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穿上华丽的盛装,开始点酥油灯、磕头拜佛;吹海螺,祭“鄂博”山神;给马、牛、羊脖子上系羊毛绳和五色布条以求牲畜繁殖兴旺。天明后,年轻人身着节日盛装,走街串巷,拜亲访友,城乡各地变得歌声阵阵、各种服饰异彩纷呈。老年人则在家里接待那些前来拜年的客人。来客喝完一般茶后,吃糌粑、油炸馍、手抓羊肉和炒菜,喝青稞酒或白酒。客人走时,主人一般总会回送酒和其他礼物。藏历新年期间,人们往往欢聚一堂,举行赛马、跳锅庄等活动。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宗教活动,会一直持续到藏历十五。三江源地区的藏历新年的风俗、习惯具有浓郁的牧区特色和藏民族传统年节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前这里的藏族人只过藏历新年,但现在春节也受到了他们的欢迎。过春节,不但融合了藏族、汉族的传统习俗,而且气氛也越来越浓郁。 藏族有尚白的节日生活习俗,总是在正月十五这天,用白灰把住房和寺院的外墙和围墙都刷成白色。这无形中给冬天荒凉的三江源地区的自然增添了一道亮丽醒目的人文风景。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点灯,以求光明吉利。村子里还燃起火堆,村民跳“火牙”,以求祛灾。 四月初八是青苗节,这时田间的绿色,意味着在庄稼发芽生长良好,农业丰收有望;而草原上的绿色则意味着牲畜的兴旺。所以,全庄人背上经卷,在田间地头转一圈,吹吹海螺,念念“玛尼”,以祈求风调雨顺、庄稼茂盛、牲畜兴旺。 朝山节,也称转山节,在六月中上旬举行。节日期间,藏民去寺庙里拜佛诵经后,开始成群结队地去转“神山”。很多人欢聚在寺庙附近,搭帐房,过“林卡”,载歌载舞;同时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传统节日活动。 此外,还有一些与宗教有关的节日。四月十五点灯节,纪念释迦牟尼诞生与成佛;十月二十五的燃灯节和十二月二十五的“阿却”节,都是纪念宗喀巴涅槃的。 由于藏族几乎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再加上其日常生活都与寺庙有密切关系,所以他的们的节日习俗多半同宗教的联系比较紧密。其节日多以寺庙、神山、圣湖为中心,实质上几乎都为宗教节日。 以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历时间为标准的长幼有序、大庇寒士的回族和撒拉族的节日主要有三个,并且都是宗教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开斋节,叫“尔德”节,也叫“肉孜”节,于十月初一到初三举行,俗称“三天尔德”,含有过年的性质。伊斯兰教教规规定,九月为“勒麦丹”斋月;在斋月内,每位成年的伊斯兰教信仰者(男子在12岁以上,女子9岁以上)都必须封斋。在封斋期间,每天早晨和晚上,在不见太阳之时,各吃一餐饭。在临近开斋节前,家家户户杀鸡宰羊,蒸甜饭,炸油香、馓子、蜜馓、花花(为回民在开斋节中最丰盛可口的油炸食品)等油食、油炸食品,在准备充足的食品的同时,打扫好居室院落的卫生。十月初一这天早上,全家人“大净”后,穿上新的干净的传统服饰。在吃完由家庭妇女准备丰盛的早餐后,男子去清真大寺庙参加“会礼”礼拜;由于回民和撒拉族人在民俗生活中特别重视人伦,尊老爱幼,所以在“会礼”中相互祝平安时,一般是信教群众先给阿訇说,年少者先给年老者说,晚辈先给长辈说,以示孝顺和尊重。“会礼”后,男子到坟上去礼拜先人。直到十月初三(现在也有延长至十月中旬的),人们走亲访友,相互祝贺。总之,整个开斋节的节日气氛显得特别亲切和友爱。 宰牲节,又称献牲节、“古尔邦”节、大“尔德”节,距离开斋节九十天,于十二月初十到十二三天举行。初十这天早上,全家照例“大净”后,穿上传统节日服饰;不进早餐,封半天斋。礼拜习俗与开斋节完全相同。礼拜后,根据伊斯兰教教规,由阿訇念祷词后,宰杀牛、羊等牲畜献祭,以纪念仁慈的真主“安拉”。作牺牲的牛、羊,要体态端正,无缺损。宰后的牲畜按传统分成三份,一份施散济贫,一份送亲友(但不送给其他非伊斯兰教信仰者),一份留自己食用,都不能出卖。牺牲的牛、羊的骨头、血液和下脚料埋在地下;皮张不能出卖,可以制成拜毡。有经济实力的信教群众还远去沙特麦加朝觐。 圣纪节,又称“圣忌”节,于三月二十举行,主要是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节日前,各教坊集钱宰牛,煮麦仁饭,炸油香。节日这天,伊斯兰教信徒集会于清真寺大殿内,围成圆圈,听阿訇诵经、赞圣和讲述穆罕默德事迹,并聚餐以示纪念。 除了以上三大节日外,回族和撒拉族还过“阿树拉”节、“德图麦”节等宗教传统节日。过“阿树拉”节时,要选用当地的五谷杂粮,掺上牛羊杂碎煮熟食用;节日期间宴请客人必备手抓羊肉,其次是用鸡肉做成的各种菜肴。 以汉族农历时间为标准的植根历史、放眼未来的土族节日与汉族的最为相近,他们很重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这些节日风俗的细节与汉族的又略有区别,比如:在过春节时,他们不贴春联;在中秋节晚上,一般不摆供品祭月,而是抓一把草木灰向月亮方向抛洒。据说部分土族人的祖先是蒙古人,而这一中秋节异俗,是与“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历史传说有关的,同时也是弱小民族在历史上深受大民族主义之害的折射。 当然土族人也有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节日:“纳顿”节。“纳顿”节从七月十三到九月十五,前后持续六十三天,堪称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⑨据说“纳顿”节起源于一次农民起义。传说以前青海有一次土族农民起义,皇帝派人去侦察实情,已经集结的起义部队因为力量比较弱小,于是藏匿了兵器后,开始过“纳顿”,跳“会手”舞。农民起义军借此骗过了皇帝的密探,保存了起义军实力。于是“纳顿”节至此流传了下来。实际上,“纳顿”节的节日习俗与此关系并不是很大;从本质上说,“纳顿”节应是一个宗教形式的农业节日。 “纳顿”节前夕,在外务工和求学的人们都赶回家同家人团聚。家家户户打扫好庭院居室,蒸大馍,炸油饼,酿馏酩酒。节日第二天早上男女老少都穿上传统节日服饰,去会场的大帐房内叩拜祭祀以前从四川请去的二郎神神像及土族其他神像感谢神灵保佑今年的庄稼得以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叩拜祭祀后,有的人许愿,有的人还愿。之后,老年人留在大帐房内喝茶吃酒,其余的人都跳“会手”舞狂欢去了。“纳顿”节基本上以村为单位,根据各村季节早晚所决定的庄稼收割时间,次第举行,一般一个比较大的村庄或两个比较小的村落占一整天时间。除“纳顿”节外,土族还有一些区域性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如:二月初二的擂台会,三月初三和四月初八的庙会,六月十一的“丹麻”会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民俗很有特色,如:妇女们特别喜欢荡秋千,四十封斋,供奉家神、村神等。 以农历时间为标准的众生平等、邻里和睦的蒙古族的民族传统节日有:“白节”、“朝木齐特”日、“那达慕”大会和“祖吾里”日。“白节”,又称“白月”,是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传说“白节”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和春节大致相近。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朝木齐特”日,于四 月十五举行,主要目的是庆祝人畜安全度过寒冬。三江源地区冬季比较寒冷,对于人与牲畜无疑存在一定意义的生存考验;尤其对初生的羊羔和牛犊更是如此。所以人畜能平安过冬,对于以牧业为主的三江源地区的蒙古族来说,当然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幸事了。 “那达慕”大会,一般于六月中旬在地势开阔平坦、依山傍水的草原上举行。“那达慕”在蒙语里有“娱乐”和“游艺”的意思,源于古代蒙古族祭祀和娱乐相兼的活动。⑩大会期间,人们穿上传统节日盛装,参加民族竞技体育活动,包括歌舞、骑射、摔跤、刁羊等,其中最精彩最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是赛马、射箭和摔跤。大会场面热闹,声势浩大。 “祖吾里” 日,于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这个节日主要是纪念宗喀巴诞辰和成佛。蒙古族都热情好客,不论是节日期间还是平常,熟人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相见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作为人类群体性活动的节日,总带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三江源地区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也不例外,一般是与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相关的。如:回族和撒拉族全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传统节日多为宗教性节日,且以穆罕默德历为时间标准;藏族全民信奉藏传佛教没,故其传统节日多与佛教有关,且均以藏历为时间标准;蒙古族虽也信奉藏传佛教,但因三江源地区的蒙古族只是其民族的和硕特一小部而已,而大部分蒙古族在历史上与汉族的交往十分密切,所以其传统节日时间均以农历为标准。宗教信仰还影响到节日习俗,如藏族和土族都信奉藏传佛教,所以他们在各种节日期间都有去寺庙转经和“煨桑”的习俗。为便于集会,朝日、望日、月与日数字相重复的日子常被确定为节日举行的时间,这些节日或起源于人们群体娱乐活动,或起源于宗教活动,或起源于祭祀活动等等。但有一些节日逐渐演变成为家人团聚的日子,这些节日客观上起到了联系亲情与和谐社会的作用。
/
本文档为【三江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