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小儿急腹症

小儿急腹症

2009-03-25 8页 doc 42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647621

暂无简介

举报
小儿急腹症小儿急腹症 小儿患腹痛,可按腹痛发作部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上腹正中痛:多为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急性胰腺炎、胸膜炎、大叶性肺炎、胆道蛔虫症等。 2、右上腹痛:多为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肠蛔虫症、胆道蛔虫症。 3、左上腹痛:多为脾脏创伤等。 4、脐周围痛:多为肠蛔虫症、肠痉挛、急慢性肠炎、过敏性紫癜等。 5、右下腹痛:多为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结核等。 6、左下腹痛:多为痢疾、粪便堵塞、乙状结肠扭转等。 7、脐部痛:多为肾盂肾炎、输尿管结石等。 ...
小儿急腹症
小儿急腹症 小儿患腹痛,可按腹痛发作部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上腹正中痛:多为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急性胰腺炎、胸膜炎、大叶性肺炎、胆道蛔虫症等。 2、右上腹痛:多为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肠蛔虫症、胆道蛔虫症。 3、左上腹痛:多为脾脏创伤等。 4、脐周围痛:多为肠蛔虫症、肠痉挛、急慢性肠炎、过敏性紫癜等。 5、右下腹痛:多为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结核等。 6、左下腹痛:多为痢疾、粪便堵塞、乙状结肠扭转等。 7、脐部痛:多为肾盂肾炎、输尿管结石等。  另外,小儿感冒时也常出现腹痛,这是小儿感冒的一个特点。其腹痛往往在早期出现,疼痛可轻可重,一般在脐周或右下腹,为阵发性或持续性,无明显压痛。 小儿腹痛对小儿健康威胁很大,如处理不及时,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治疗小儿腹痛的关键是诊断及时、准确。凡小儿腹痛明显且不能缓解者应立即到医院。如果是2岁以下小儿突然腹痛、阵发性哭闹不安、下肢屈曲、双手握拳、面色苍白、呕吐、便血呈“果酱”样大便,可能为肠套叠。应立即带患儿到医院急诊。如患儿发热、腹痛明显、以右下腹痛为重、腹部发硬、不能按压,可能为急性阑尾炎,应到外科急诊,千万不能耽误时间。 腹痛,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胸骨下、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者,均统称腹痛。 一.从年龄看腹痛 不同年龄的小儿的腹痛,其好发疾病亦各异。对于3岁以下尤其小婴儿而言,其语言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所以不能完全用语言达自己的感受,仅用哭吵来表达自己的不舒服,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引起注意了,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好向医生介绍便于诊断。这一阶段多见肠套叠、小婴儿肠绞痛、嵌顿性疝以及肠道感染。 肠套叠 对于婴幼儿尤其2岁以下的阵发性的哭吵,不容易安慰,哭吵持续约10-15分钟,间隔15分钟至一两个小时,可伴呕吐以及排暗红色或者果酱色大便,可能是肠套叠。 婴儿肠绞痛  多见于生后早期,多在4个月后缓解,原因不清楚。 嵌顿疝  在婴幼儿中也能见到,一般这样的小儿有疝气的病史,一定要告诉医生,家长还当注意疝皮肤的颜色改变。 婴儿肠胀气  表现为婴儿突然大声啼哭,腹部膨胀,两拳紧捏,两腿间及腹部蜷曲。多见于一岁内的小婴儿,因过食奶类、糖类或腹内吞人了大量气体产生腹胀而导致腹痛。 特别提醒  这一阶段的孩子在护理上,尽量少让婴儿空吸奶嘴,不要在配方奶粉中加糖,对莫名的婴儿哭吵应当去医院。此外小儿夜啼,一到夜晚就不睡觉而哭吵,反复发作,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内脏神经发育未成熟有关的。 二.从疼痛特点看腹痛: 阵发性疼痛或绞痛——有梗阻性疾病,若局部喜按或热敷后腹痛减轻者,常为胃、肠、胆管等空腔脏器的痉挛; 持续腹痛——加剧多见于胃肠穿孔;持续性钝痛,改变体位时加剧、拒按,常为腹腔脏器炎症、包膜牵张,肿瘤以及腹膜脏层受到刺激所致。 隐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 急性腹痛——不能耐受伴有其他症状如呕吐,便血,面色苍白,意识改变,可能是急腹症如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过敏性紫癜、胃肠的扭转、胰腺炎等。这时候就不要轻易使用镇痛药,而且加重病情使之恶化。也不要热敷和揉腹部了,应当立即禁食禁水。  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多呈隐痛能忍受,可伴随植物神经症状如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等,多见于再发性腹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铅中毒、镰状细胞性贫血、腹型偏头痛、腹型癫痫、肠激惹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对于功能性病变如肠激惹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这样的儿童应当养成按时排便和规律进食的习惯。 再发性腹痛——疼痛是痉挛性或绞痛性的,多在脐周,也可在腹部其它部位;可每日、每周、每月发作,或数月发作一次,每次发作不超过1-3小时,可自行缓解;发作以晨起、下午3—4点时比较多见,常于空腹或进餐时突然加重。再发性腹痛90%是功能性的,与生长过快导致的钙缺乏、植物神经失调,内脏感觉高度敏感,胃肠动力功能失调,心理因素如突然受打击、焦虑、忧郁症、学校恐怖症等有关。 发病急骤或阵发性加剧者常为外科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绞窄性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肠套叠及腹股沟疝嵌顿等。发病缓慢而疼痛持续者常为内科性疾病,如肠蛔虫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炎及病毒性肝炎等。但要注意有时慢性腹痛和急性腹痛的病因可以相同,这是因为疾病在不同阶段其性质发生变化所致,如溃疡病原属慢性腹痛,在合并穿孔时即为急腹症。所以对那些原来有慢性腹痛的孩子,如果腹痛转为持续性或突然剧痛的话,应注意急腹症的可能。 2.腹部器质性病变的疼痛特点为:①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②局部压痛明显;③有腹肌紧张;腹部拒按;④肠鸣音异常;腹部功能性病变的疼痛特点为:①发作性钝痛,反复发作;②局部压痛不明显;③腹部柔软;局部喜按④肠鸣音无改变。   3.如果腹痛是在食用牛奶、蛋类、鱼虾等食物后发生,一般为过敏性腹痛,只要停止给小儿食用这类食物,腹痛就会好转。避免暴饮暴食,或者过食冷饮,也可减少小儿腹痛。   4.有一种腹型癫痫引起的腹痛,会突然发作,突然自愈。腹痛消失后,小儿精神及体力上均无异常。这种类型的腹痛,需要到医院做脑电图才能确诊。   三.从大便性状看腹痛   小儿的腹痛一定要观察孩子的大便情况,有无大便,没大便几天了和孩子的进食情况。   1.几天无大便伴腹胀者,可能是肠梗阻。   2.便脓血尤其在夏秋季节当注意是痢疾、出血性大肠杆菌性肠炎、麦克尔憩室炎等。   3.大便呈蛋花汤样或者水样便,伴呕吐,尤其秋冬季节,多是轮状病毒性肠炎。这种疾病多见于幼儿可能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家长当注意给孩子多喝水。   4.如果有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应当注意不完全性巨结肠症和肠激惹综合征,这种便秘可以用开塞露以通便。此外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喝碳酸饮料。   对于新换种类或者刚开始喝的奶制品,有可能发生过敏,常表现腹痛后发生腹泻。这样的话,家长就应当换回原来牌子的奶制品,或者用少过敏的奶制品,小婴儿不要吃纯牛奶。一般而言孩子不要时常更换奶制品的品牌,一来孩子可能会因为口味不适应而导致不喝奶,二来有可能发生过敏。   四.从腹部体征看腹痛   掌握怎样检查孩子腹部的体征。一般的是:家长让孩子仰面躺在床上,下肢弯起来,家长一边与孩子交谈,一边用温暖的手指平贴在孩子的腹壁上,手指轻弯曲感觉孩子腹壁肌肉的紧张度。如果柔软无抵触感,则一般病变较轻或者是功能性病变;如果腹壁硬或者孩子不让抚摩腹部或者全腹疼痛,则大多是器质性病变。  如果孩子腹痛是器质性病变,此时如果按揉儿童肚子,或做局部热敷,就可能促进炎症化脓处破溃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按揉腹部,只会刺激虫体,甚至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还可能穿破幼儿娇嫩的肠壁,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按揉,可能造成套入部位加深,加重病情。   五.从伴随症状看腹痛   1.应注意腹痛与发热的关系。先发热,后腹痛多为内科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常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反之先腹痛,后发热多为外科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继发性腹膜炎等。   2.伴随恶心呕吐的多是消化道的病变;伴随咳嗽、发热的要注意腹外器官的病变而导致的腹痛,如下叶肺炎所引起的牵涉痛。   3.注意皮肤出血点、瘀斑和黄疸,有助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紫癜及肝胆疾病引起腹痛的诊断。   4.阵发性腹痛伴有频繁呕吐,明显腹胀,不排气及不排粪者,常提示肠梗阻。   5.急性腹痛伴中毒性休克多见于胃肠穿孔、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胰腺炎、卵巢囊肿扭转等。   6.腹痛剧烈不敢翻动体位且拒按者,常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刺激症,如阑尾炎,腹膜炎等。  腹痛(abdominal pain)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小儿腹痛的临床特点:小儿腹痛随年龄大小而有不同的表现。新生儿机体反应差,虽有严重的腹内脏器病变,但往往不表现腹痛,而仅出现顽固性腹胀和频繁的呕吐。婴幼儿多无自述腹痛能力,更不能确切陈述腹痛的性质、部位及其演变过程,仅以其表现可被家长及医生理解为腹痛,如阵发性或持续性的哭吵,两下肢蜷曲,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汗,拒食甚或精神萎靡。年长儿腹痛时常哭闹或转辗不安,双下肢向腹部屈曲,并以手护腹部,而对腹痛性质、经过常常描述不确切,定位能力差。对腹痛病儿的正确诊断,则有赖于医生详询病史,耐心观察腹痛情况,仔细全面地进行检查,方能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 一、病因 (一)儿内科疾病 1.腹内疾病 急性胃炎、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痉挛性绞痛、肠及胆道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坏死性肠炎、病毒性肝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各种胰腺炎、各种腹膜炎、肝脓肿、膈下脓肿、尿路感染,细菌性痢疾等。 2.腹外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胸膜炎)、心血管疾病(急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肌炎)、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紫瘢、荨麻疹、哮喘)、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腹型癫痫)、代谢性疾病(低血糖症、尿毒症、卟啉病)、传染病(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及败血症、带状疱疹、铅中毒等。 (二)儿外科疾病 急性阑尾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机械性肠梗阻、肠套叠、肠系膜动脉栓塞、急性肠扭转、回肠憩室炎并发穿孔,梗阻、原发性或继发性腹膜炎、嵌顿性腹股沟疝、泌尿道结石、肾盂积水、肝破裂、脾破裂、卵巢囊肿扭转、睾丸蒂扭转、髂窝脓肿等。 二、诊断 应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进行全面,必要时辅以实验室检查或其他检查,尽快作出早期、正确的诊断。 (一)病史 1.年龄 肠痉挛多见于3个月以下的幼婴,常由于喂养不当或吞咽空气过多所致。肠套叠、嵌顿性疝以及肠道感染多见于两岁内小儿,急性阑尾炎、肠道寄生虫病则相对少见。胃肠道感染、肠寄生虫病、肠系膜淋巴结炎、胆道蛔虫病、大叶性肺炎、腹型癫痫,过敏性紫癜等以年长儿为多见。 2.腹痛发生的急缓 起病急缓对鉴别诊断往往具有重要意义。发病急骤或阵发性加剧者常为外科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绞窄性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肠套叠及腹股沟疝嵌顿等。发病缓慢而疼痛持续者常为内科性疾病,如肠蛔虫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炎及病毒性肝炎等,但要注意有时慢性腹痛和急性腹痛的病因可以相同,这是因为疾病在不同阶段其性质发生变化所致,如溃疡病原属慢性腹痛,在合并穿孔时即为急腹症。故对原有慢性腹痛者,如腹痛转为持续性或突然剧痛,应注意急腹症的可能。 3.腹痛的性质 腹痛可为阵发性疼痛、持续性疼痛或轻度隐痛。阵发性疼痛或绞痛有梗阻性疾病,若局部喜按或热敷后腹痛减轻者,常为胃、肠、胆管等空腔脏器的痉挛;持续腹痛加剧多见于胃肠穿孔;持续性钝痛,改变体位时加剧、拒按,常为腹腔脏器炎症、包膜牵张,肿瘤以及腹膜脏层受到刺激所致。隐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放射性疼痛为一个局部病灶通过神经或邻近器官而波及其他部位的疼痛如大叶性肺炎引起同侧上腹部疼痛。腹痛伴排粪或排尿困难,可能为粪块堵塞或尿路感染、结石。总之,腹部器质性病变的疼痛特点为:①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②局部压痛明显;③有腹肌紧张;④肠鸣音异常。 4.腹痛的部位 一般腹痛的部位与病变的部位相一致。如右上腹痛常见胆道蛔虫症、病毒性肝炎以及同侧的胸膜病变或大叶性肺炎。剑下疼痛见于消化性溃疡。右下腹痛以阑尾炎及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可能性最大。左下腹痛要想到便秘或菌痢的可能性。脐部疼痛以肠蛔虫症及急性肠炎为多见。全腹剧烈疼痛,伴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者,多提示原发性腹膜炎。沿输尿管部位的绞痛,伴腰痛者,应多考虑尿路结石的可能。但有的疾病,起病时的疾病部位可能与病变部位不同,如阑尾炎最早可在脐周、中上腹痛,6-12小时后转移局限于右下腹痛。 5.伴随症状 应注意腹痛与发热的关系。先发热,后腹痛多为内科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常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反之先腹痛,后发热多为外科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继发性腹膜炎等。更应注意腹痛与伴随症状属于哪个系统:如腹痛伴发热,咳嗽则为呼吸系统疾病;伴恶心,呕吐、腹泻,便血或呕血等多为胃肠道疾病;伴尿频、尿痛,血尿或脓尿者,多为泌尿道疾患,但阑尾脓肿、髂窝脓肿也见有泌尿道刺激症状或里急后重等肠壁刺激症状,须注意鉴别,伴黄疸者多系肝胆疾病。阵发性腹痛伴有频繁呕吐,明显腹胀,不排气及不排粪者,常提示肠梗阻。急性腹痛伴中毒性休克多见于胃肠穿孔、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胰腺炎、卵巢囊肿扭转等。腹痛剧烈不敢翻动体位且拒按者,常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刺激症,如阑尾炎,腹膜炎等。 6.既往史 应详细询问患儿既往有无类似腹痛发作,大便排虫和皮肤紫癜史,应了解发病前有无外伤,饮食卫生和进食何种食物等,均有助于腹痛原因的诊断。 (二)体检 除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外,应注意观察小儿的面色、表情、体位和精神状态,须仔细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尤以腹部检查对诊断更有帮助。 1.腹部检查 ⑴视诊 注意有无腹胀,肠型,肠蠕动波和腹式呼吸。若有明显肠型或蠕动波者,提示有肠道梗阻可能;若伴有明显腹胀者,应考虑肠炎,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等;弥温性腹膜炎时,腹式呼吸常受限。 ⑵听诊 正常肠鸣音,每分钟1~5次。肠鸣音减少或消失,可能为肠麻痹;肠鸣音不规则的亢进,提示有肠道感染可能;肠鸣音高亢、气过水声、金属音则常表示肠梗阻的存在。 ⑶叩诊 腹胀明显者应检查肝浊音是否消失,有无移动性浊音,对腹腔脏器破裂、出血、穿孔的诊断甚为重要。鼓音明显者提示肠腔充气,有梗阻可能。肝浊音区消失是穿孔的表现。 ⑷触诊 腹部触诊是关系到能否正确诊断的重要环节。触诊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争取小儿合作接受检查,幼婴可利用玩具或吸奶;年长儿力求让患儿自己用一个手指,指明疼痛部位或范围;②不合作者,可于啼哭吸气时检查或待病儿睡眠时进行检查;③检查者应态度和霭,手宜温暖,动作轻柔缓慢;④检查应由非疼痛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疼痛部位,要反复对比各部位的反应,找出压痛及紧张部位、范围和程度,可疑时应反复检查,最好能争取在小儿安静时或入睡后再次检查。应强调三层(轻、中、重)检查法,在施行检查中要观察各种手法时,患儿面部表情、局部拒按、哭叫程度是否严重。若全腹柔软,疼痛部位不固定,基本可排除外科急腹症。阑尾炎,右下有明显压痛,同时有反跳痛、肌紧张;全腹肌紧张伴压痛及反跳痛者,提示有腹膜炎存在或腹内空腔脏器有穿孔。腹内触及肿块者对疼痛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肠套叠可于右上腹或脐上方触及腊肠样肿物;蛔虫性肠梗阻,常有腹痛缓解时,于脐周触及不规则的条索状物;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有时可在右下腹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可于肋下缘与右腹直肌间触及橄榄样肿块。 2.其他检查 注意皮肤出血点,瘀斑,黄疸有助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紫癜及肝胆疾病引起腹痛的诊断。心肺检查可协助诊断大叶性肺炎、胸膜炎,心脏疾患所致腹痛的诊断。检查腹股沟,以免漏诊嵌顿性疝。疑有急腹症时应作肛指检查,注意穹窿处有无触痛(腹膜炎)、肿块(卵巢囊肿扭转)及血便(肠套叠)。 (三)辅助检查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体检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下列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液和大小便常规检查,有时可提供有诊断价值的如血红蛋白及红细胞逐渐下降,须警惕内出血的存在。白细胞总数升高常提示炎症性病变。观察粪便性质有助于肠道感染和肠套叠的诊断。尿内有较多红细胞或脓细胞提示尿路感染。必要时需检测血和尿的胰淀粉酶等。 2.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胸膜及心脏病变。腹部透视和摄片检查,如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提示胃肠穿孔;肠内有梯形液体平面,肠腔内充气较多,提示肠梗阻。若疑及肠套叠可作空气灌肠以协助诊断和复位治疗,但疑有内脏穿孔者禁用。疑有尿路病变可摄腹部平片或作静脉肾盂造影。 3.B型超声及其他检查 疑有胆石症、肝脓肿、膈下脓肿时作腹部B型超声检查。疑有腹型癫痫可作脑电图。疑腹腔有积液或出血,可进行腹腔诊断性穿刺,吸取液体进行常规检查和细胞学检查,可以确定病变性质。 三、治疗 (一)病因治疗 根据病因作相应处理。如肠痉挛给予解痉剂。胆道蛔虫症或蛔虫性部分肠梗阻,可用解痉止痛药等治疗。炎性疾病应根据病因,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外科急腹症应及时手术治疗。 (二)对症处理 1.有水和电解质紊乱或休克者,应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抗休克治疗。 2.病因诊断未明确前,禁用吗啡、度冷丁、阿托品等药物,以免延误诊断。疑有肠穿孔、肠梗阻或阑尾炎者,禁用泻剂或灌肠。止痛可用一般镇静剂,维生素K3或针刺治疗。 下面转帖比较有点临床价值: 腹痛是小儿一个很常见的症状,原因很多。我们要善于鉴别各类腹痛,以便对症处理。 4-12个月的婴儿突然大哭大闹,2-3分钟后又一切正常,但精神差,想睡觉,间歇10-15分钟左右哭闹又反复,则肠套叠可能性较大。 幼儿往往不能准确诉说疼痛的部位,这时家长可趁孩子安静熟睡时,轻轻触摸进行腹部检查,可能会得一些非常有用的线索。触到疼痛点时小孩面部会有痛苦的表情,或迅速将检查者的手推开。如果触痛处在右下腹,而症状是先腹痛,后发热、呕吐,右下肢卷曲,则应考虑阑尾炎的可能;假如先发热、咳嗽,后发生右下腹痛,有可能是大叶性肺炎。 腹痛位于上腹部,而且是阵发性的剧烈疼痛,甚至痛得打滚,很可能是胆道蛔虫症。 如果腹痛位于肚脐周围呈阵发性,但不剧烈,一阵痛后又活泼自如,患肠蛔虫症的可能性大。当蛔虫多,聚集成团时,会阻塞肠腔,导致腹痛剧烈,同时伴有呕吐、腹部能摸到包块,需考虑蛔虫肠梗阻。 有时腹痛无固定位置,但有咕噜咕噜的肠鸣音,一痛就拉肚子,大便伴有脓血和鼻涕样的粘液,且发病前吃了不清洁的食品,则患肠炎、菌痢的可能性很大。 小儿喂养不当,吃得过饱,也可引起腹痛。有时疼痛较剧,没有固定部位,一阵疼痛时,在腹部可触到条索状物,可能是肠痉挛。 受了风寒的孩子,在上腹部也会隐隐作痛。此时孩子往往喜欢拉着家长的手轻轻按摩疼痛部位。遇到这种情况,腹部保暖十分重要。 上述任何一种腹痛,如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均需送医院诊治。家长们特别注意要先看小儿外科医生,排除需要马上开刀的外科情况,以免耽误病病情而造成严重后果。另外还要提醒家长,在诊断没有明确之前,切勿自己给孩子吃止痛药,以免掩盖症状,误了大事。 鉴别小儿外科急腹症或儿内科急腹症 (1)小儿外科急腹症特点:① 全身情况较重,精神差、发病较急,呈急性面容,表现哭闹不安、面色苍白、出汗,重者常合并脱水及休克,饮食后常腹痛加重。② 先腹痛后发热。③ 阵发性或持续性绞痛,常频发呕吐,或呕吐物含粪便。④ 剧烈腹痛伴血便,或明显血尿。⑤疼痛开始在上腹部,以后蔓延至全腹,或疼痛开始于脐周,以后转移至右下腹。⑥ 阵发性腹痛而不能排便或排气。⑦ 腹痛时上腹膨隆,或见胃型及逆蠕动波,或见肠型及肠蠕动波。⑧有明显的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⑨ 可扪及腹部包块及索状物。⑩叩诊肝浊音缩小或消失,或腹部有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⑩腹部透视膈下有游离气体,或肠腔有多个 液平面。⑩ 即往腹部有手术史而突发腹痛。⑩ 腹腔穿刺有血性或脓性液体等。(2)儿内科疾病所致腹痛,通常有以下特点:①有引起腹痛的内科疾病本身固有的症状和体症。② 先发热后腹痛。③ 腹痛程度一般较轻,部位不固定。④ 腹部较柔软,(少数亦有腹肌紧张者)无明显压痛,(偶有例外)也无明显腹膜刺激征。⑤ 特殊检查有内科疾病病变的阳性发 现。 2 引起小儿腹痛常见的内科疾病(1)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感染、大叶性肺炎、胸膜炎。(2)循环系统:病毒性心肌炎、心 包炎。(3)消化系统疾病:d,JD腹泻病、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急慢性肝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胃肠功能紊乱、胃肠痉挛、过敏性肠炎、细菌性痢疾、坏死性小肠炎、肠道寄生虫病等。(4)过敏出血性疾病:腹型荨麻疹、过敏性紫癜。(5)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炎、腹型癫痫。中毒:食物、毒物、慢性铅中毒。(7)药物所致,如红霉素、四环素、水杨酸类等。其他:脊柱结核、肿瘤、病、急性溶血、腹型风湿热及结缔组织疾病等。 3 区别腹外疾病或腹内疾病 3.1 腹外疾病引起的腹痛,其特点 (1)腹痛范围较弥散.性质较模糊,疼痛一般不剧烈;(2)腹部多无明确的压疼和肌紧张;(3)腹式呼吸不受限制;(4)常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但应警惕腹部病变合并存在的可能性。常由侵犯支配 腹壁的肋间神经、腹部脊神经、炎症波及下部胸膜、膈肌、或形成膈下脓肿,多为胸部疾病引起放射性腹痛,中毒与代谢 疾病所致的痉挛性腹痛。有原发疾病的症状体征,而腹部体症不明显或缺如,又无食欲不振及呕吐等胃肠症状。腹内疾病引起的腹痛较重,发病开始即有腹痛,与饮食关系密切,常 有食后加重,并伴恶心呕吐,腹部体症较明显。 3.2 腹内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腹痛,多为持续性急性腹痛,结肠与小肠急性发炎也常发生绞痛,但往往伴有腹泻;在持续性疼痛的基础上阵发性加剧,多表示炎症同时伴有梗阻。腹腔脏器炎症查体时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部压痛,常发热,化验白细胞增多与左移。 4 腹部器质性病变腹痛与功能性腹痛鉴别 (1)器质性病变是由脏器炎症、穿孔、破裂、梗阻、套迭、扭转绞窄等原因,引起病理解剖上的变化。因此,起病较急,病情变化快,病人一般状况较差,腹痛及腹部体症较明显。根据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有无转移痛或放射痛,以及伴随的症状、可做出相应疾病的诊断。(2)功能性腹痛多由单纯的胃肠痉挛引起, 常与神经精神因素、饮食不当有关。起病缓慢,常反复发作,或有周期性,不伴发热,腹痛轻,腹部体症少或无,进食后无腹痛加重,一般状况好,休息、腹部热敷,或用适量镇静解痉药腹痛可缓解。 5 腹部器质型病变引起的腹痛鉴别诊断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1)发病年龄。(2)发病时间及发作情况。(3)腹痛的性质。(4)腹痛的部位。(5)伴随症状。伴随症状在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① 发热:起病即有发热,提示为炎症性疾病;病初无热,以后有热多为继发感染。前者多为内科性疾患如肠炎、痢疾、肠系膜淋巴结炎、尿路感染等;后者可能为急性阑尾炎、胆道蛔虫伴胆管炎等。②呕吐:腹内脏器炎症引起呕吐,大多发生于疾病早期,呕吐次数不多,吐出胃内容物;高位肠梗阻者呕吐出现早,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幽门以上梗阻呕出为内容物,十二指肠壶腹以下梗阻,呕吐物中带胆汁,结肠梗阻呕出带粪臭物;溃疡病出血呕吐带血及胃内容物,少量出血呈咖啡色,大量出血可呕出血块或鲜血。呕出蛔虫者可确定有蛔虫病。③ 排便及排气情况:腹痛伴频繁呕吐而无排粪及排气且腹胀者,应考虑胃肠道梗阻;有腹泻者多为肠炎或痢疾;肠套迭可排出果酱样大便,溃疡病出 血可排出黑便、柏油样便或暗红以至鲜红血便;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则排出带腐肉臭的红豆汤样便。④ 腹痛伴出血性皮疹:考虑过敏性紫癜。⑤ 腹痛伴尿痛、尿急、血尿:可考虑尿路感染和(或)结石。
/
本文档为【小儿急腹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