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郁证

2018-03-31 65页 ppt 203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小嘎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郁证郁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刘立公顾 杰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运用计算机对93种古医籍中用针灸治疗郁证的内容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疗本证共涉及文献132条,穴位123个,总计259穴次。  常用穴位及其次数为:大陵14、神门11、心俞10、百会8、通里7、少冲7、间使6、劳宫6、水沟6、足三里5、关元5、中脘5、鱼际4、灵道4、内关4、下巨虚3、公孙3、商丘3、三阴交3、涌泉3、然谷3、上脘3。  常用经络及其穴次为:心36、心包34、膀胱28、督25、任18、胃17、脾17、肾15。常用部位及其穴次为:手掌46、头34、臂阴28、足...
中医基础理论郁证
郁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刘立公顾 杰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运用计算机对93种古医籍中用针灸治疗郁证的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疗本证共涉及文献132条,穴位123个,总计259穴次。  常用穴位及其次数为:大陵14、神门11、心俞10、百会8、通里7、少冲7、间使6、劳宫6、水沟6、足三里5、关元5、中脘5、鱼际4、灵道4、内关4、下巨虚3、公孙3、商丘3、三阴交3、涌泉3、然谷3、上脘3。  常用经络及其穴次为:心36、心包34、膀胱28、督25、任18、胃17、脾17、肾15。常用部位及其穴次为:手掌46、头34、臂阴28、足阴25、上背23、胸脘22、足阳10、腿阳10。  各种针灸方法的穴次为:灸45、针25(包括补5、泻3)、刺血17、缪刺2。  对文献及其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可知本证的古代针灸治疗特点如下:  【循经取穴特点】  1、多取心经、心包经穴:心经为36穴次,心包经为34穴次,分占各经穴次的第一、二位。中医认为“心藏神”,故对于“神失所藏”引起的情志不舒,当取心经和心包经穴。常用穴为神门、通里、少冲、灵道;大陵、间使、劳宫、内关等。如《脉经》载:“心病……啼笑骂詈,悲思愁虑,面赤身热,其脉实大而数,此为可治,春当刺中冲,夏刺劳宫,季夏刺太陵,皆补之;秋刺间使,冬刺曲泽,皆泻之;又当灸巨阙五十壮,背第五椎百壮。”  2、多取膀胱经、督脉穴:膀胱经为28穴次,督脉为25穴次,分占各经穴次的第三、四位。因为膀胱经背腧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而督脉与膀胱经相连,故治疗本证当取相应背腧穴及督脉穴,以调整肝、心、心包、脾、胃、肾等脏腑之功能;又因为膀胱经与督脉均入脑,而“脑为元神之府”,与精神活动相关,故本证的膀胱经与督脉穴次较高。常用穴为心俞、络却、胆俞;百会、水沟、神道、风府等。如《千金要方》取神道、心俞等穴治疗“悲愁恍惚,悲伤不乐”。  3、常取任脉穴:任脉为25穴次,占各经穴次的第五位。因为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与肝、心、脾、肾皆相关,故治疗本证也取任脉穴。常用穴为关元、中脘、上脘、巨阙等。如《古今医统》云:“诸气逆上,腹中雷鸣,呕逆烦满,忧思结气,心痛:太冲、太仓、胃脘(并宜灸)。”  4、选取脾、胃经穴:脾、胃经均为17穴次,并列为各经穴次的第六位。因为忧虑过度,可致气机不畅,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司,故治疗也选用脾胃经穴。常用穴为公孙、商丘、三阴交;足三里、下巨虚等。如《外台秘要》载:三阴交主治“心悲气逆”;《针灸集成》载:足三里配合其他穴位治疗“太息善悲”。  中医学认为,本证与肝关系较大,因此古人也选用大敦、行间、太冲等穴,但统计结果显示,古人选取肝经穴次并不高,仅8穴次,占各经穴次的第十二位,其原因尚待探讨。现代临床也根据循经取穴原则治疗本证如吴北燕氏[1]以针灸治疗抑郁症,取心、肝、脾、肾四经及任、督脉腧穴,如内关、神门,太冲、行间,三阴交、阴陵泉,太溪、照海,中脘、气海、关元,百会、四神聪等穴,吴氏的取穴原则与上述古代统计结果相似。又如杨秀娟氏等[2]以针刺任、督脉穴为主治疗抑郁症,取神庭、百会、大椎、身柱,膻中、巨阙等穴;黄学军氏等[3]用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疼痛,取疼痛部位所在经络的穴位,均为循经取穴之例,可见古人的循经取穴原则仍被今人所采用。  【分部取穴特点】  1、多取上肢阴面穴:手掌部为46穴次,手臂阴面为28穴次,分别占各部穴次的第一、三位。因为本证多取心经、心包经穴;而从现代全息观点来看,手掌和前臂阴面分别与头面部和胸腹部相应[1],故上肢阴面穴的次数很高,如《甲乙经》曰:“心澹澹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千金要方》云:“通里主卒痛烦心,心中懊憹,数欠频伸,心下悸,悲恐”;《铜人》载:大陵主“喜悲泣,惊恐”;《类经图翼》言:“劳宫:捷径云,治忧噎”;《采艾编翼》道:“五痫悲惊恐,神门及少冲”。其他常用穴还有间使、鱼际、灵道、曲泽等。现代临床也用上肢阴面穴治疗本证,如梁粤氏[5]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手智针,即内关、神门、劳宫三穴,这与古代取穴原则是一致的。  2、多取头部穴:头部为34穴次,占各部穴次的第二位。因为“脑为元神之府”,故治疗本证多取头部穴。如《灵枢·口问》云:“人之哀而泣涕出者……补天柱经侠颈”;《太平圣惠方》载:风府主治“多悲恐惊悸”;《神应经》曰:“喜哭:百会、水沟”;《百证赋》道:“听宫脾俞,祛残心下之悲凄”;《资生经》记载了作者的亲身体验:“执中母氏久病,忽泣涕不可禁,知是心病也,灸百会而愈,执中凡遇忧愁凄怆,亦必灸此”。其他常用穴还有络却、风池等。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与大脑皮层相关,因此现代临床治疗本证比古人更多地选用头部穴。如九省市协作组[6]用电针治疗抑郁症患者,取百会、印堂穴;康波氏等[7]用电针治疗抑郁症,取百会、印堂、脑户、前顶、后顶,均为例。现代又发明了头皮针,故常用头皮针治疗本证,如孔尧其氏[8]治疗郁证,针刺头皮针额旁2线、额中线、顶中线,用抽添补泻;梁粤氏[5]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取智三针,即前发际正中及其两侧,均为例。头皮针在古代是没有的,是今人对古代头部穴的发展。  3、多取足阴部穴:足阴部为25穴次,占各部穴次的第四位,因为本证与肝、脾、肾三脏相关,故当取肝、脾、肾三经穴;而在“四肢部一级全息元”中,足与头面相对应[4],故足阴部的穴次较高。如《甲乙经》载:然谷主治“心如悬,哀而乱,善恐”;《针灸聚英》载:涌泉主“善悲欠,小腹急痛,”;《针灸大成》载:公孙与冲阳配合治疗“腹[月真]心闷意凄怆,恶人恶火恶灯光”。其他常用穴还有商丘、大敦、行间、太冲、隐白、照海、大钟等。现代临床也用足阴部穴治疗本证,如肖仁鹤氏[9]治疗癔病性抑郁症,针刺涌泉穴,即属此例。现代还常将足阴部穴与上肢部穴配合使用,如杜晓山氏[10]用针灸治疗郁症,以太冲配内关为主穴;骆方氏[11]治疗抑郁症,针补大钟穴,泻郄门穴;符文彬氏[12]以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取四关穴,即合谷配太冲。古代虽然也有上下配穴者,但不如今人这样明确,这是今人发展的结果。  4、多取上背和胸脘部穴:因为本证与心、肝、脾三脏相关,故上背部与胸脘部的穴次较高,上背部为23穴次,胸脘部为22穴次,分别占各部穴次的第五、六位。如《太平圣惠方》云:“忧噎,灸心俞”;《医说》言:“五噎诸气,妇人多有此疾……此病缘忧思恚怒,动气伤神,气积于内,气动则诸证悉见……灼艾膏肓与四花穴”;《扁鹊心书》载:“一人功名不遂,神思不乐,饮食渐少,日夜昏默,已半年矣,诸医不效,此病药不能治,令灸巨阙百壮,关元二百壮,病减半,令服醇酒,一日三度,一月全安,盖醺酣忘其所慕也”;《甲乙经》曰:“伤忧悁思气积,中脘主之”。其他常用穴还有神道、胆俞、上脘、日月等。现代临床亦选用上背和胸脘部穴治疗本证,如姜凤莲氏等[13]治疗老年期抑郁症,针刺肝俞、心俞、肾俞等穴;李林章氏等[14]用排针法刺夹脊穴,治疗神经衰弱引起的郁证;吴北燕氏[1]用针灸治疗抑郁症,捏脊上下各五遍,这些均是取背部穴的例子。选用胸脘者,如李成贤氏等[15]报道“肝神”组穴有解郁作用,该组穴位置在剑突右侧靠肋缘下,共四穴;日本福田文彦氏[16]用针灸冶疗老年人的精神抑郁状态,取中脘等穴。但总的来说现代临床取背部与胸脘部穴不如古代频繁,因为今人更重视头部穴的解郁作用。现代吕梅氏等[17]对当代近十五年来针刺治疗抑郁症选穴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代最常用的六个穴位依次是百会、印堂、内关、三阴交、四神聪、神门,而前述古代最常用的六个穴位是大陵、神门、心俞、百会、通里、少冲。两者相比,可以看出古今均重视选用与心脑相关的穴位,但同时又有以下差异:第一,现代以治脑为先(百会、印堂、四神聪),而古代以治心为先(大陵、神门、心俞、通里、少冲);其次,现代治心重视内关,而古代治心重视大陵;其三,现代重视三阴交的作用,而古代不如之。上述第一点差异的原因是现代认为本证病位主要在脑,而古代认为主要在心,第二、三点差异的原因尚待探讨。  【辨证取穴特点】  1、寒郁:多取脾经穴,因为脾生化气血,并将气血运输布散到全身,以温煦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故脾经穴可治疗寒郁。如《甲乙经》云:“大风逆气,多寒善悲,大横主之”;《千金翼方》载:三阴交主治“逆气虚劳,寒损忧恚”。治疗寒郁的其他穴位还有中脘、水沟、百会、合谷等。  2、热郁:多取心经、心包经穴,因为心属火,心包属相火,故该两经可治热郁。如《素问·刺热篇》曰:“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刺手少阴、太阳”;《千金要方》载:“劳宫、太陵,主风热善怒,心中悲喜,思慕歔欷,喜笑不止”,“通里主热病先不乐数日”。治疗热郁的其他穴位还有神门、隐白、日月、液门、中渚、尺泽等。  3、虚郁:对于虚郁,古人根据脏腑辨证选用相应经络与穴位。如《甲乙经》载:脾经经穴商丘主治“脾虚令人病寒不乐,好太息”;《子午流注针经》载:心经荥穴少府主治“少气悲忧虚在心”;心经井穴少冲主治“虚则悲惊实喜笑”;《扁鹊心书》曰:“着恼病:此证方书多不载,人莫能辨,或先富后贫,先贵后贱,后暴忧暴怒,皆伤人五藏……先服姜附汤以散邪,后服金液丹以保脾胃,再详其证而灸之,若脾虚,灸中府穴各二百壮,肾虚,灸关元穴三百壮。”  4、气郁:对于气郁,古人亦根据脏腑辨证,选用不同的经络穴位治之,如《千金要方》云:“心腹诸病,坚满烦痛,忧思结气……灸太仓百壮”,此当为胃气之郁;《甲乙经》曰:“短气心痹,悲怒逆气,恐狂易,鱼际主之”,此当为肺气之郁;《甲乙经》又曰:“心悲,气逆,腹满,漏谷主之”,此当为脾气之郁;《圣惠方》载:心俞主治“心气乱,语悲泣,心腹烦满”,此当为心气之郁;《子午流注针经》载:大陵主治“喜笑悲哀气上冲”,此当为心包气之郁。  现代临床也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本证,如张道武氏等[18]以辨证治疗郁证,分为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滞痰郁、忧郁伤神、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等六型,分别取相应穴位,用针灸治疗;丁德正氏[19]将抑郁状态分成心气虚、心血虚、肝郁、痰郁、痰火上泛、肾气虚等六型,分别取相应穴位,用针刺,或艾灸,或耳穴等方法治疗。由此可见,今人的辨证比古人更为细致具体,这是受中医内科学的影响,古人不如之。  【针法灸法特点】  1、艾灸调节内分泌:古人认为本证与心、肝、脾、肾的病变相关,而对于内脏病变,有时针刺的效果还不够理想,《灵枢·官能》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因此古人常用灸法;现代医学认为,本证常伴有内分泌功能的失调,而艾灸对人体内分泌系统有良好的调整作用,故统计结果显示,古代艾灸总计45穴次,占各种方法穴次之首。如《千金翼方》载:“复连病,令人极无情地常愁不乐健忘,嗔喜,有如此侯,即宜灸之,当灸悬钟穴”;《扁鹊心书》曰:“一人年十五,因大忧大恼却转脾虚……遂致饮食不进,胸中作闷,余令灸命关二百壮,饮食渐进,灸关元五百壮”;《痧惊合璧》载:“佯颠惊症:今有小儿行走坐立,忽然佯狂跌倒,语不能清,此因被打未哭,郁气在心,当顶门一火,当心一火,手足心各一火,脐下一火”,均为例。现代临床也用艾灸法治疗本证,如吴北燕氏[1]以艾灸治疗抑郁症,选中脘、气海、足三里、涌泉,用艾条悬灸;郑卓人氏[20]治疗郁证,取肾俞、胆俞、腰阳关三穴,用麦粒灸。当代还有人通过动物实验来探讨艾灸治疗本证的机制,如李晓泓氏等[21]研究证实,艾灸大椎对慢性应激大鼠神经营养因子有良性调节作用,并对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这样的研究在古代也是无法想象的。但总的来说,现代治疗本证用艾灸还不多,故上述古人的艾灸经验可以借鉴。2、针刺平衡大脑皮层:本证属精神科疾病,与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有关,而针刺肢体穴位,通过神经传导,可刺激大脑皮层,兴奋正常区域,抑制异常兴奋点,从而平衡大脑皮层功能,故能起到治疗效果。如《肘后方》曰:“治女人与邪物交通,独言独笑,或悲思恍惚者,欲因杖针刺鼻下人中近孔内侧空停针,两耳根前宛宛动中停针,又刺鼻直上入发际一寸,横针又刺鼻直上入”;《古今医统》载:“合谷,治忧死无气,手足冷,心腹温,目中神彩不转,口中无涎,舌囊不缩,用针刺入三分,活”,即为例。古人针刺还配合补泻手法,如《灵枢·口问》云:“人之唏者……补足太阳,泻足少阴”;上述“多取心经心包经穴”中,《脉经》治“心病”,春夏用补法,秋冬用泻法,均为此例。现代临床比古代更多地采用针刺方法治疗本证,这显然是受现代神经学说的影响,上面所列今人报道多数采用针刺疗法,又如姜揖君氏[22]治疗精神分裂症之郁证,针刺后溪配申脉,并取太冲、神门、三阴交等穴;郑卓人氏[20]治疗郁证,取肾俞、胆俞、腰阳关、前顶等,采用针刺提插捻转,平补平泻;刺照海、间使、三阴交、内关、颧髎,采用深刺重提插。现代又有人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针刺治疗本证的机制,如金光亮氏等[23]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影响,发现电针刺激“百会”、“印堂”后,5-羟色胺得到调节,从而发挥了抗抑郁的作用,这显然比古人进了一大步。  3、砭刺驱逐瘀血:古人认为本证可由气机郁滞所致,而气滞则血瘀,血流不畅又加重了病情;现代医学认为,精神科疾病患者的血液粘滞度往往高于正常人,而刺血疗法对此类病人有良好疗效,统计结果显示,古人用刺血疗法达17穴次之多。如《素问·缪刺论篇》载:对于“恶血留内”的“善悲惊不乐”,当“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见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灵枢·癫狂》云:“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阴、阳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阴、阳明”。在现代文献中,尚未见有用刺血疗法治疗本证的报道,故现代临床不妨一试。  古人还将上述方法结合运用,如《太平圣惠方》取百会穴治疗“多哭,言语不择,发时即死,吐沫,心中热闷,头风,多睡心烦,惊悸无心力,忘前失后,吃食无味”,方法是:“针入二分得气,即泻,如灸数至一百五,即停,三五日讫,绕四畔,以三棱针,刺令出血,以井华水淋,淋令气宣通”,此处是针刺、艾灸与刺血结合运用。又如《类经图翼》云:“百会:一曰治悲笑欲死,四肢冷风欲绝,身口温,可针人中三分,灸百会三壮即苏”,此处是将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数种方法综合运用,其疗效当高于单一方法的运用。  【结语】  根据上述对古代文献的统计与分析结果,兹提出治疗郁证的参考处方如下:①上臂阴面的大陵、劳宫、间使,神门、通里、少冲等心包经、心经穴;②头面部的百会、水沟、风府等督脉穴;③足阴面的涌泉、然谷,公孙、商丘等肾、脾经穴;④上背部的心俞、神道、胆俞等穴;⑤胸脘部的中脘、上脘等任脉穴。现代临床重视选用头部穴,选用内关和三阴交,采用上下肢穴相配的方法,这些是与古代不同的。对于寒郁,可多取脾经穴(如三阴交、大横等);对于热郁,可多取心经、心包经穴(如通里、劳宫、大陵等);对于虚郁与气郁,则根据脏腑辨证选用相应的经络与穴位。在临床上对于大脑皮层功能失调者,可用针刺法;对于内分泌功能失调者,可用灸法;对于瘀血阻滞者,可用刺血疗法。也可采用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现代临床重视针刺疗法,还采用穴位注射、耳穴疗法、埋线、离子透入等古代没有的方法。请多指导!谢谢!
/
本文档为【中医基础理论郁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