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2013-12-18 50页 ppt 4MB 698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1127

暂无简介

举报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nullnull背景音乐: 祖国,今生为了你0/0 近代中国寻梦人之10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文字作者:王德蓉 叶永烈等 编辑:HKSEW K.O.HO 201311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mail.com (手动翻页)孜孜追求“两弹一星”的“强国梦”孜孜追求“两弹一星”的“强国梦”他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36岁便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被美国人称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5个师的兵力”。他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孜孜追求 以“两弹一星”为重要 标志的新中国“强国 梦”,坚信“外国人能 造...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nullnull背景音乐: 祖国,今生为了你0/0 近代中国寻梦人之10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文字作者:王德蓉 叶永烈等 编辑:HKSEW K.O.HO 201311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mail.com (手动翻页)孜孜追求“两弹一星”的“强国梦”孜孜追求“两弹一星”的“强国梦”他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36岁便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被美国人称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5个师的兵力”。他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孜孜追求 以“两弹一星”为重要 标志的新中国“强国 梦”,坚信“外国人能 造出来的,我们中国 同样能造得出来”。 他就是钱学森。 改行投身航空业改行投身航空业令人惊讶的是,钱学森在大学学的 专业并不是航空工程,而是铁道工 程。1929年,钱学森考入上海交通 大学铁道工程专业。1934年夏,23岁的钱学森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报考清华大学公派美国留学,争取到“航空门”唯一的一个名额,从此“改行”。同学录中的钱学森“改行”不是偶然的“改行”不是偶然的钱学森的“改行”不是偶然的。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已开始侵占中国东北三省,1932年上海又爆发了“一二八”事变。日军的狂轰滥炸让钱学森痛心地意识到,没有强大的航空工业,中国只能任人欺负。国难当头,他毅然决定改变学习方向,投身航空工业。 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最年轻的终身教授1947年2月,刚满36岁的钱学森因在空气动力 学、火箭飞行理论、数学等领域的优异才能, 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当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每个系一般只有2-3名终身教授,而且是担任副教授不少于3年时间的人。而钱学森只当了1年的副教授,并且是第一个走进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行列的中国人。 麻省理工学院1949,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1935赴美 签证照世界公认力学界和应用数学界权威世界公认力学界和应用数学界权威在麻省理工学院,钱学森仅用一年时间就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1936年,他又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在世界著名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指导下,从事航空工程理论和应用力学的学习研究。他和冯·卡门共同创造的著名的“卡门-钱近似公式”,在航空科学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此时的钱学森,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力学界和应用数学界的权威、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冯·卡门教授与钱学森与美国宇航精英同列的中国科学家与美国宇航精英同列的中国科学家这张拍摄于66年前的照片,是美国国家航空顾问委员会在1947年2月3日的合影。在以美国航空事业奠基人冯·卡门博士(第一排左起第7位)为核心的美国宇航精英中,共有3位中国学者:第一排左起第3位是钱学森,第二排左起第一位是林家翘,第三排左起第2位是郭永怀。钱学森林家翘郭永怀冯·卡门漫漫五年归国路漫漫五年归国路他的回国之路,却是那样的艰 辛。1950年8月,钱学森一家 人准备离开美国。但是,美国 国防部以莫须有的罪名通过海 关扣留了他。美国当局深知 钱学森的价值,当时的海军部次长金贝尔说“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共产党中国”。美国政府先是取消钱学森参加机密研究的资格,然后以莫须有的罪名非法逮捕监禁他,最后竟然软禁他。 1945年的普朗特、钱学森和冯·卡门美国海军部次长丹尼尔·金贝尔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一个人都值 三到五个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回国夙愿竟酿成了一场劫难回国夙愿竟酿成了一场劫难1948年,祖国解放在望, 钱学森看到了国家的希望, 开始准备归国。当中华人民 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消息传到 美国,新中国成立使客居美 国的钱学森心潮澎湃,钱学森和夫人 蒋英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商量着早 日赶回祖国。后来,钱学森向美国方 面提出回国申请。可令他万万没有想 到的是,他的回国夙愿竟酿成了一场 劫难。归国途中被美国扣留归国途中被美国扣留1950年8月29日,火箭研究专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钱学森,拿到了从洛杉矶返回中国的船票。 但就在第二天,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钱学森被美国扣留。 扣留他的是美国联邦调查局,而出面召开记者招待会的却是洛杉矶海关。移民局交给钱学森的档说:“凡是在美国受过像火箭、原子弹以及武器设计这一类教育的中国人,均不得离开美国,因为他们的才能会被利用来反对在朝鲜的联合国武装部队。” 美国联邦调查局暗示钱学森是新中国红色间谍暗示钱学森是新中国红色间谍洛杉矶海关声称,在钱学森托运的行李中,发现了涉及美国机密技术的情报。涉密的有草图、笔记和照片等,总计近800公斤。他们解释说,联邦调查局之所以扣留钱学森,是因为他企图 将这些机密偷运回国,并暗示钱学森 是一名新中国的红色间谍,而丝毫不 提及钱学森此前已将全部行李交洛杉 矶海关查验过。 新中国的红色间谍??他一人至少能值五个师 他一人至少能值五个师 其实,此番扣留与美国海军部次长丹尼 尔·金贝尔的一番话有关。出于礼貌, 钱学森回国前,曾打电话告知海军部次 长丹尼尔·金贝尔。金贝尔接完钱学森 的电话,当即给美国移民局打了一个电 话,口气异乎寻常地强硬:“说什么也不 能放他回到红色中国。无论在什么地方 ,他一个人都值三到五个师。”金贝尔之 所以不愿意放钱学森回国,并拿钱学森 和一支部队相提并论,一方面是他深知 钱学森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因为,中美两国已处于敌对状态。放钱学森回国,无异于放虎归山。 钱学森度过了屈辱的15天钱学森度过了屈辱的15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移民当局强制钱学森在特米那岛上的拘留所中度过了屈辱的15天。直到加州理工学院以及留美中国同学的多方努力,并交纳15000美元保释金,钱学森才获准保释。但此后,他在美国的生活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他每个月必须要到移民局去登记,并要随时接受移民局官员的传讯。加州理工学院特米那岛上的拘留所被美国当局滞留了长达五年被美国当局滞留了长达五年钱学森并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多久,那些被海关扣留的箱子,他就再没打开过,一直放在那里。一旦有机会,他决定随时离开美国。可是,钱学森被美国当局滞留了长达五年时间。 美国移民局钱学森到移民局 报到的登记表5年岁月没摧垮钱学森铮铮铁骨5年岁月没摧垮钱学森铮铮铁骨5年岁月并没有摧垮钱学森的铮铮铁 骨。一部30万字的《工程控制论》在 软禁中问世,成为这个领域中奠基式 的著作。他一方面继续自己的科学研 究,一方面寻找回国时机。1955年5 月,他从海外华人报纸上看到一则关 于中国庆祝“五一”劳动节的报导,其 中有他家的世交陈叔通和毛主席一起在天安门城楼检阅游行队伍的消息。同年6月,他避开盯梢,通过一张小香烟纸,寄托了恳请祖国助他还乡的深情。陈叔通和毛主席1955年中美就侨民问题商谈1955年中美就侨民问题商谈1955年日内瓦会议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秘长王炳南与美国代表、副国务卿詹森就两国侨民问题进行初步商谈。美方向中方提交了一份美国在华侨民和被中国拘禁的一些美国军事人员名单,要求中国政府放他们回国。这些人中有违反中国法律而被中国政府依法拘禁的美国侨民,也有侵犯中国领空而被中国政府拘禁的美 国军事人员。 中美大使级会谈期间,中方大使王炳南(左二)与美国大使尤·阿詹森在波兰谈判桌前。钱学森用香烟纸写求援信寄给陈叔通钱学森用香烟纸写求援信寄给陈叔通这封信,是钱学森和妻子蒋英经 过精心策划寄出的。一天,钱学 森和蒋英相携出门。两个美国特 工尾随跟上。他们走进一家咖啡厅, 要了咖啡、点心,摆明要消磨一段时间 。特工也在邻桌坐下。钱学森端起咖啡 品了品,又慢慢放下,他对坐在对面的 夫人说,要去趟卫生间。特工当然听清 了两人的对话,钱学森起身时,他们稳 坐未动。钱学森悄悄走出咖啡厅,将寄给比利时亲戚的信投进了邮筒。为了避开可能的检查,钱学森将用香烟纸写给陈叔通的信,夹进了给亲戚的信中。 寄给比利时的信和信封密信辗转传到周恩來总理手中密信辗转传到周恩來总理手中这封信先传到在比利时的蒋英的妹妹手中,再传到在北京的陈叔通手中,最后传到周恩来总理手中。王炳南严正指出:「中国现有5000多名留学生在美国,有不少留学生要求回国,但遭到美方的百般刁难。当他们向美国政府申请离境时,美国政府却通知他们不得离开,甚至威胁说,谁要违反这一命令,将被判处5000美元以下罚款或者五年以下徒刑,或者同时予以两种处罚。这是毫无道理的。」中美双方会谈 美方拒绝让步中美双方会谈 美方拒绝让步作为回应,周恩来指示王炳南在6月15日举行 的中美第三次会谈中,要求美国准许中国在美 的侨民以及中国留美人员,其中包括钱学森回 国。直至7月21日,日内瓦会议闭幕,谈判仍 无实质进展。为使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沟通渠道不致中断,周恩来指示王炳南与美方商定自7月22日起在日内瓦进行秘密的领事级会谈。为了表示中方的诚意,中国还释放了四名被扣押的美国飞行员。可美国代表詹森总以中国拿不出钱学森要求回国的真实理由,拒绝让步。 风云特使── 老外交家王炳南一封信改变了谈判的进程一封信改变了谈判的进程正在此时,一封信改变了谈判的进程。 这封信是由时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的陈叔通,在接到信的当天火速转交周总理的。写信人是钱学森。他请求祖国政府帮助他回国。 陈叔通钱学森 的信王炳南大使亮出钱学森请求 中国帮助回国的信王炳南大使亮出钱学森请求 中国帮助回国的信此时,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便亮出了钱学森请求中国政府帮助回国的信件:“请先生好好看看,这封信里都说了些什么。请先生不要忘记,美国政府早在1955年4月间就发表公告,允许留美学者来去自由,为什么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博士还在6月间写信 给中国政府请求帮助呢? 显然,中国学者回国的请求 依然受到阻挠。”王炳南大使11名美国飞行员“换回”钱学森 11名美国飞行员“换回”钱学森 周总理接信后,当即做出了周密部署。外交部火速将这封信转到了正在日内瓦的王炳南手中。8月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一开始,王炳南率先对詹森说:“大使先生,在我们开始讨论之前,我奉命通知你下述消息:中国政府在7月31日按照中国的法律程式,决定提前释放阿诺维等11名美国飞行员。” 可当王炳南再次提起钱学森的回国问题时,詹森还是老调重弹: “没有证据表明钱学森要求归国。” 提前释放阿诺维等11名美国飞行员美国间谍在服刑时 排练文艺节目中美双方就两国平民回国问题 达成 批准钱学森回国中美双方就两国平民回国问题 达成协议 批准钱学森回国在铁的事实面前,詹森无言以对。至此, 美国政府不得不批准钱学森回国。 1955年8月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五次中 美大使级会谈,中美双方终于就两国平民 回国问题达成协议。第三天,即 8月4日,钱学森就接到了移民局 的通知,对他的管制令撤销,他 可以自由离境了。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终于 回到他魂牵梦绕的祖国。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一家乘邮轮“克利芙兰总统号”驶抵香港,中午钱学森抵达深圳,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先生当时住在上海愚园路一幢三层的红砖楼房里。10月10日 ,钱学森一家离开广州 ,乘火车前往上海。10 月12日上午,抵达上海 。钱学森与父亲相见, 分外欣喜。钱学森刚从美国经香港、深圳、广州 回到上海,与父亲钱均夫团聚。“钱先生,请坐车”“钱先生,请坐车”为了便于钱学森回家看望, 有关部门安排钱学森一家住 在附近的宾馆。钱学森一家 ,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父 亲那里吃饭。回到宾馆之后 ,钱学森就接到电话,提醒“钱先生,请坐车,务请注意安全”。不言而喻,刚刚回国的钱学森,受到中国有关部门的严密保护。即便是这几分钟的路,也务必请钱学森乘坐为他提供的专车,以保障他的安全。1955年10月,钱学森(左)回 到祖国后,对新华社记者说: 我终于回到了日夜想念的祖国,今后要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服务。务请注意安全务请注意安全10月28日,全家抵达北京,入住北京饭店256、257房间。北京饭店离王府井的东安市场仅一箭之遥,钱学森带着全家步行去逛东安市场。一回到北京饭店,又接到电话:“钱先生,请坐车 ,务请注意安全。”讲座中没有夹杂一个单词讲座中没有夹杂一个英语单词1956年,钱学森刚回国不久,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礼堂为200多位科技工作者讲授工程控制论,在整个讲座中没有夹杂一个英语单词!须知,当时他在美国生活了20年,讲英语比讲汉语更流利。 为了在讲座中涉及的 科学名词能够用中文 表达,他事先花费了 不少功夫作准备。图为钱学森在中科院力学所讲课钱学森当“中将” 的“故事”钱学森当“中将” 的“故事”1957年9月至10月钱学森以中国政府工 业代表团的成员身份访问苏联,曾经有过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苏联国防部提出,苏联的火箭、导弹和其他尖端技术设备属于高度保密的单位,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之中,只有相当级别的政府官员和相当高级军衔的军官才能参观。在代表团成员之中,钱学森是最资深的中国导弹专家,他当然要去参观苏联那些高度保密的单位。然而,钱学森没有军衔,更谈不上“高级军衔”了。周恩来总理知道了这件事,建议中央军委马上授予钱学森中将军衔。周恩来幽默地说:“早在1945年美国政府就曾授予钱学森上校军衔了。 ”中将军衔授予钱学森中将军衔?授予钱学森中将军衔?“按军队的晋升,也该轮到钱学森当将军了。”毛泽东得知此事,说道,“恩来同志考虑得很周到。我想,钱学森同志至少也得授予中将军衔。” 就这样,中央军委很快就作出决定,授予钱学森中将 军衔。 不过,这个故事并非 真实的。 1945年身为美军上校的钱学森与著名火箭专家冯·卡门钱学森本人说过:“这是误传”钱学森本人说过:“这是误传”钱学森佩中将军衔,出现在苏联。虽然这一传说有鼻子有眼,但是有三个明显的漏洞:一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录》里面查不到钱学森;二是从未见到钱学森佩中将肩章或者领章的照片;三是在《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以及《周恩来传》《周恩来年谱》中,没有查到相关的记录。这纯属讹传,造谣都造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 头上去了!许多人都信以为真。 中国能不能搞导弹?中国能不能搞导弹?11月23日,钱学森到了哈尔滨,希望能够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看望朋友,陈赓院长乘坐专机从北京赶来。陈赓大将当时是中央军委分管作战的副总参谋长。陈赓对钱学森说,国防部长彭德怀托他问一句:“中国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回答:“能!”彭德怀知道以后,说道:“就是当掉裤子,也要上导弹!”这是因为在朝鲜战争中,彭德怀深感中国与美国的科技差距,在现代化战争中没有导弹绝对不行,而打蒋介石的时候,他还没有这种感受。陈赓大将国防部长彭德怀开创两弹一星伟业开创两弹一星伟业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面对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果断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重大战略决策。勇敢承担赋予的重大责任勇敢承担赋予的重大责任在那个年代,我国物质技术基础非常薄弱,人才极度匮乏,现代科学技术远比欧美发达国家落后,火箭、导弹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只有少数几位留美、留苏的科学家做过一些研究工作。钱学森作为世界公认的火箭、导弹技术专家,担任了“两弹一星”工程中导弹、卫星工程的主要技术负责人,勇敢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责任。外国人能造 中国同样能造外国人能造 中国同样能造钱学森坚信:“外国人能造,中国同样能造!”他带领初创时仅有175人的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攻破了数千个重大技术难关,参与组织指挥了诸多型号的导弹研制工作。1960年,在他具体领导下,我国研制成功了第一枚导弹。之后,他又亲自主持我国“两弹结合”的技术攻关和试验工作,于1966年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部分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赵九章、彭桓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郭永怀、邓稼先、朱光亚、周光召著名科学家激动得泪水纵横著名科学家激动得泪水纵横当“‘东风一号’精确命中目标”的传来时,这位曾经在美国被无数次鲜花、笑脸、掌声 、地位、荣 誉簇拥都没 掉眼泪的著 名科学家, 激动得泪水 纵横。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研制发射人造卫星1965年,他向中央提出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时机已经成熟,并于1968年兼任空间技术研究院首任院长。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仅用10多年时间,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就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达到了世界上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所具备的实力和水准。中国古代对太空的美好幻想 首创“航天”一词中国古代对太空的美好幻想 首创“航天”一词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立轴上的月亮 、太阳、神仙,到嫦娥奔月神话、敦煌飞天壁画。 钱学森说,“航天”一词是他首创。人们常说的“天空”,其实“天”与“空”有着不同的科学概念,离地球表面100公里以内的是“空”,100公里以外的是“天”。飞机是在大气层里飞行,叫做“航空”。他把人类在大气层之外的飞行活动称为“航天”,是从航海、航空“推理”而成的。钱学森名字的来历钱学森名字的来历 “学”是辈分,钱家是依照“继承家学,永守箴规”八字论辈取名,所以他这一辈属于“学”字辈,其子女属于“永”字辈。至于名字“森”,繁茂之意,并无特殊含义。不过,“学森”的谐音是“学深”,倒是体现了学问深远之意。钱学森与夫人蒋英 一部“真实版的偶像剧”钱学森与夫人蒋英 一部“真实版的偶像剧”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 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 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 箭之王”。同时,他与夫人 蒋英的故事也成为一段才 子配佳人的佳话。 蒋英是中国杰出的女声乐 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她也是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和蒋左梅夫妇的三女儿,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表姐。 钱家和蒋家 乃世交钱家和蒋家 乃世交钱家和蒋家乃世交。蒋家是 浙江海宁望族,祖籍杭州, 而钱家也是祖籍杭州。 钱学森的父亲是“家”字辈,名家治, 后以字均夫行世,人称钱均夫(1880-1969)。 蒋英的父亲名方震,后以字百里传世,人称蒋百里(1882-1938)。蒋百里早年在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读书时,与钱均夫是同窗好友,莫逆之交。钱均夫与蒋百里,相继赴日留学。归来之后,钱均夫任杭州府中学校长,蒋百里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钱学森和他的家人 钱学森的父亲和蒋英的父亲钱学森的父亲和蒋英的父亲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和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早年都就读于浙江杭州求是书院(现浙江大学前身),18岁那年,两人又以文字互契而结为好友,后一起留学日本数年,一个学 军事,一个学教 育,回国后均居 北京。因此,蒋 、钱两家关系甚 密。钱学森(左一)和父亲(左二)、母亲(左三)、祖母(左四)以及女佣在杭州方谷园(陈天山提供)蒋百里有 “五朵金花”蒋百里有 “五朵金花”蒋百里有“五朵金花”,而钱 均夫膝下只有独子钱学森。 钱均夫与妻子章兰娟希望有 个女儿,见蒋百里的三女 儿蒋英活泼可爱,恳求蒋百里夫妇把蒋英过继给他们。蒋百里夫妇慨然答应,于是钱家正儿八经办了酒席,过继蒋英,从此蒋英改名“钱学英”,并与奶妈一起住进了钱家。钱学森和“钱学英”以兄妹相称,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他俩还曾一起合唱《燕双飞》,博得两家的喝彩。未几,蒋百里夫妇思念三女儿,还是把蒋英接回去了。蒋百里夫妇与“五朵金花”,左一为蒋英妻子差点当了“妹妹” 儿时蒋英曾改名为“钱学英”  妻子差点当了“妹妹” 儿时蒋英曾改名为“钱学英”  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是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陆军上将,著述宏富,以“兵学泰斗”驰名于世。蒋英是蒋百里的三女儿。只有一个独生子的钱均夫仗着同蒋百里的特殊关系,直截了当地提出要5岁的蒋英到钱家做他的闺女。蒋英从蒋家过继到钱家是非常正式的,蒋钱两家请了亲朋好友,办了几桌酒席,将蒋英的名字也改为钱学英。 蒋英全家福蒋英回忆儿时经历蒋英回忆儿时经历蒋英回忆起那段经历时曾说:“过了一段 时间,我爸爸妈妈醒悟过来了,非常舍 不得我,跟钱家说想把老三要回去。钱 学森妈妈答应放我回去,但得做个交易 :你们这个老三,现在是我干女儿,将来得给我当儿媳妇。再说,我自己在他们家也觉得闷,我们家多热闹啊!后来我管钱学森父母叫干爹干妈,管钱学森叫干哥。我读中学时,他来看我,跟同学介绍,是我干哥,我还觉得挺别扭。那时我已是大姑娘了,记得给他弹过琴。后来他去美国,我去德国,来往就断了。”蒋英儿时爱唱歌 有音乐天赋蒋英儿时爱唱歌 有音乐天赋良好的家庭环境,使钱学森和蒋英自幼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和家庭教育。蒋英儿时喜爱唱歌,颇有 音乐天赋。1937年,蒋英考进柏林音乐大学 声乐系,从此开始了她在欧洲学习音乐的漫长旅程。 著名作家金庸是蒋英的表弟,他曾在早年文章中描述过她的歌声:“不是捧自己亲戚的场,我觉得她的歌声实在精彩之极……歌唱音量很大,一发音声震屋瓦,完全是在歌剧院中唱大歌剧的派头,这在我国女高音中确是极为少有的。”右: 蒋英一家去旅游 左: 蒋英留学期间照片柏林音乐大学蒋英父亲想撮合这对杰出青年 钱学森“强硬”求婚蒋英父亲想撮合这对杰出青年 钱学森“强硬”求婚蒋英的父亲很想撮合这一对杰出青年, 他到美国考察还专门到钱学森就读的学 校,把12年未见的蒋英的照片给他。“二 战”之后,蒋英回到国内。这一年,蒋英 邂逅了同样学成归来的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钱学森。在1947年的旧历七月初七这个中国情人节,钱学森向蒋英求婚,他对蒋英说:“你跟我去美国吧?”蒋英说:“为什么要跟你去美国?我还要一个人呆一阵,咱们还是先通通信吧!”他反复就那一句话:“不行,现在就走。”没说两句,蒋英就投降了。桂子飘香的季节,钱学森与蒋英在上海喜结鸾俦,两人从此携手走过几十年风雨。  在波士顿的“蜜月期”在波士顿的“蜜月期”后来蒋英透露,当时她妹妹曾劝她 不要接受钱学森。但是比钱小8岁 的蒋英从心里佩服钱学森:“他那 时很出名,才36岁就是正教授,很多人都敬仰他。我当时认为有学问的人是好人。”这年9月26日,钱学森与蒋英赴美国波士顿,租了一座旧楼房,算是安家了。新家陈设很简朴,二楼一间狭小的书房,同时也是钱学森的工作室。起居间里摆了一架黑色大三角钢琴,为这个家平添了几分典雅气氛。蒋英长期在德国学音乐,来到美国后,一时英语还不能过关。钱学森就抽空教她学英语,还不时用英语说一些俏皮话,逗得蒋英咯咯地笑。因此,从这座小楼里时常传出笑语歌声。冯·卡门教授谈到钱学森的婚姻冯·卡门教授谈到钱学森的婚姻钱学森的恩师冯·卡门教授谈到钱学森的婚姻时,也显得异常兴奋:“钱现在变了一个人,英真是个可爱的姑娘,钱完全被她迷住了。”几年后,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在《钱博士的苦茶》一文中说:“钱和蒋英是愉快的一对儿。钱的一家在他们的大房子里过得非常有乐趣。钱兴致勃勃地做了一桌中国菜,而蒋英虽也忙了一天来准备这些饭 菜,却毫不居功地坐在他的旁边。但蒋 英并不受她丈夫的管束,她总是讥笑他 自以为是的脾性。与钱不一样,她喜欢 与这个碰一杯,与那个干一杯。”钱学森屡屡玩“失踪”钱学森屡屡玩“失踪”1955年回国之后,不久钱学森就一头扎在了 大西北,在人迹罕见的大沙漠中与科技人员一 起风餐露宿。有时,他神不知鬼不觉地返回来,蒋英问他去哪儿了,他只是淡淡一笑,就算支应过去。蒋英回忆说:“那时候,他什么都不对我讲。我问他在干什么,不说。有时忽然出差,我问他到哪儿去,不说;去多久,也不说。” 于是, 蒋英讲起那个听来啼笑 皆非的“索夫”故事。有 一回,钱学森又“出差” ,一去又是几个月,杳 无音信。钱学森和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战士在大西北蒋英急冲冲 找国防部“索夫”蒋英急冲冲 找国防部“索夫”急得坐立不安、寝食不宁的蒋英,再也无法忍受这种亲人死活不明的痛苦折磨,急冲冲地找到国防部问:“钱学森到哪儿去了?他还要不要这个家? ” 其实,这时的钱学森并没有失踪。1960年11月5日,新华社发了一条电讯通稿:中国第一枚“东风一号”近程导弹在中国西北某地发射成功。 蒋英心想:莫非是他 ? “ 他回来了,我猜中了。”一个献身科学,一个从事艺术一个献身科学,一个从事艺术回国后几十年里,每当蒋英登台演出或指挥学生毕业演出时,她总要请钱学森去听、去看、去评论。钱学森也把熟识的科技人员邀去欣赏。有时钱学森工作忙,蒋英就录制下来,放给他听。一个献身科学,一个从事艺术,双方并没有因在各自不同领域而“隔江相望”,反而互相促进、共同启发。1991年10月16日,钱老在人民大会堂授奖仪式上即兴演讲 ,他说:“44年来,蒋英给 我介绍了音乐艺术……正 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 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 免死心眼,避免机械,想 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 点”。钱学森夫人蒋英 与夫琴瑟和鸣钱学森夫人蒋英 与夫琴瑟和鸣钱学森夫人蒋英生于1919年 ,浙江海宁人,是中国杰出 的女声乐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权威”,著名钢琴家和歌唱家,音域宽广优美。蒋英最初被分配到中国歌剧院,后被调往中央音乐学院从事音乐专职教育工作。蒋英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是权威教授、著名音乐教育家。数十年间,她的学生从吴雁泽那一拨开始,到祝爱兰、傅海静等,人才辈出。她还著有《西欧声乐艺术发展史》,合译有《萧邦传》《舒曼传》等。良缘天成 佳话传世良缘天成 佳话传世蒋英后来毕业于柏林国立音乐学院,成为优秀的歌唱家、钢琴家。没想到,这个原本是钱家的过继女儿的“钱学英”,最后还是嫁到钱家,变成钱家的儿媳,可谓良缘天成,佳话传世。每天收听广播 “铁杆” 广播迷 每天收听广播 “铁杆” 广播迷 钱学森两件特殊的“作品”:一个是他 自己设计的音箱;另一个褐色的木柜,看上去像是五斗橱,那是钱学森自己设计的收音机。钱学森不仅每日读报,而且每天收听广播,是一个“铁杆”广播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一档科学普及节目,叫做“科学知识”。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知识”有两个忠实的特殊听众,一个是作家夏衍,一个是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每日必闻”钱学森“每日必闻”钱学森“每日必闻”——每天早上6点,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科学知识”节目。有一次,有人当面“考”他,今天早上的“科学知识”广播什么?钱学森脱口而出:“讲的是南京天文台的趣事。” 钱学森身为科学家,为什么还要收听“科学知识”节目呢?因为专家只是在他的专业范围内是“行家里手”,专业以外的知识,需要从科普作品中汲取。钱老学识渊博,他天天听“科学知识”节目,说明他深知专家也需要科普的道理。钱学森“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钱学森“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钱学森“雷打不动”的生活习惯是每天 晚上六时半,必定收听中央人民广播 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为此,钱家通 常在晚上六时吃晚饭,钱学森在半小 时内吃完晚饭,然后开始收听中央人 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他非常 关心国内外的政治动态,以为新闻联 播是资讯准确而又及时的节目。 直到九十多岁了,钱学森还一直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从不看电视到看电视从不看电视到看电视钱学森几十年来不看电视。这是钱学 森早年在美国任教的时候养成的习惯 。加州理工大学的教授们为了专心工 作,很多人不看电视。一位加州理工 大学的教授从商场里买了一台电视机 ,正巧被他的学生看见,他连忙解释 说,那是给他的太太买的。那时候, 加州理工大学的教授们以为广播是高雅的,而电视是通俗的,所以不看电视。但是,最近几年钱学森开始看电视了,那是由于他的听觉的衰退,听不清楚广播,改为看每晚七时的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虽说依然听不清播音员的声音,但是他可以从电视画面大致了解国内外动向。看完电视节目,他开始练气功,然后睡觉。多位国家 领导人 接见和 看望 钱学森多位国家 领导人 接见和 看望 钱学森null一张诚实谦逊的答卷 一张诚实谦逊的答卷 2011年,为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举办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在一个展柜里见到一件特殊的展品:这是交通大学1933年的一张水力学试卷,钱学森6道答题全部做对,只是在后面一道题的运算中,他将“Ns”写成了“N”,因此只得96分。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说:“老师都没发现这个错误,是父亲自己说写错了就要扣分。”这张试卷能留下来,也是因为钱学森的诚实谦逊感动了老师,老师就私藏了答卷,后人才得以见到。“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钱老生前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 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 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7 月29日,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 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 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 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 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 很大的问题。”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 奈尔得·科斯(Ronald Coase)说:“钱学森 之问”清晰表明,充满活力的思想市场不仅是 学术卓越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开放社会和自由经济不可缺少的道德和知识基础,没有这样的思想市场,人才的多样性必将枯竭。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钱学森在晚年提出“钱学森之问”时,他心中 已有了答案。钱老生前曾说起,在力学所学 术讨论班上,他讲完后没有人发表意见。后 来他在报告时故意讲错几处,但结果仍然是 冷场。究其原因,有人没有发现错误;有人 听出来讲错了,但认为钱老不会错,可能自 己错了;也有人听出来讲错了,但怕提出来 会影响钱老的威信。比起这种学术环境来, 钱老还是喜欢他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求学时 的氛围。因此,他在《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 谈话》中回忆说: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 ,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利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 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 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回国这么 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 ,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 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 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钱老在上述谈话中已表达了自己的答案:一个开放、包容的思想交流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null儿子钱永刚眼中的钱学森儿子钱永刚眼中的钱学森“父亲认为,一个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要具备两个能力:一是逻辑思维的能力,一个是形象思维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需要后天的培养、教育。”钱永刚说,“这是父亲结合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切身体会,加上晚年对思维科学的研究,并总结历史上人才培养成功的经验提出来的。” 什么是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训练并重实施的教育。”钱永刚认为,这也是钱学森提倡的“大成智慧”的精髓。钱永刚1948年出生。他精神矍烁,两鬓如霜。1988年,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电脑科学系获硕士学位,随后从事电脑应用软体系统的研制工作,现任上海交大的兼职教授。钱永刚冯·卡门评钱学森冯·卡门评钱学森在被软禁的情况下,钱学森于1954 年发表了开创性的《工程控制论》 一书。当钱学森日后在回国前夕向 他的老师告别时,冯·卡门充满感情 地说:“你现在学术上已经超过我 !”被誉为“世界超音速时代之父” 的冯·卡门门下,名家辈出,但他在 1967年出版的自传中,独为钱学森立传。他 对钱学森的评语是:“美国火箭领域中最伟 大的天才之一,我的杰出门生。”他还说, “人们都这样说,似乎是我发现了钱学森, 其实,是钱学森发现了我。”钱学森语录一钱学森语录一•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 ,我的归宿在中国。 • 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 险金没有,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 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 国住一辈子。 • 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钱学森语录二钱学森语录二• 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资料和公式吗? 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 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 我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 钱学森多次问总理:为什么现在我们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总理:60年了,为什么培养不出像钱学森那样的人才?钱学森故事一钱学森故事一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期间,一次水力 学考试中,所有试题钱学森全部正确完成, 金悫老师都打了钩(√)。试卷发下来,他发 现在一个连等式运算中, 在开始时他写了 “Ns”,下面的等式前是可以省略的,但他在 最后只写了“ N ”。 老师发现了并用红笔将注脚“ s ”补在下面,没有标错。钱学森立即举手发言,主动要求扣分,并把考卷退给老师。交大当时判卷打分非常严格,老师为这一小错扣了他4分。于是这份96分的水力学考卷被留在学校老师那里,并保存下来。几十年后,它成为学校的一份珍贵历史档案。钱学森从小具有的这种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在交大传为佳话,并成为交大教育学生的典型事例。 钱学森故事二1950年9月7日,钱学森 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 ,在狱中受到非人的虐 待,保释出狱后仍无人身自由。按规定每个月他必须到移民局去报到一次。期间,联邦调查局和移民局多次对钱学森进行审讯。 检察官在一连串例行提问后突然问钱学森忠于什么国家的政府。 律师抗议说:“这个提问对澄清钱学森案没有直接的意义。”但法官裁定:“抗议不成立。” 钱学森故事二钱学森故事二 (在法庭上的对辩)钱学森故事二 (在法庭上的对辩)钱学森略作思考,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 中国人民。所以我忠于对中国人民有好处的政府 ,也就敌视对中国人民有害的任何政府。” A:“你说的‘中国人民’是什么意思? 钱:“四亿五千万中国人。” A: “这四亿五千万人现在分成了两部分,那么我问你:你 是忠于在台湾的国民党政府,还是忠于在大陆的共产党 政权?” 钱:“我就是按照上面说的准则,决定我应忠于谁。” A: “你现在要求回中国大陆,那么你会用你的知识去帮助 大陆的共产党政权吗?” 钱:“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要给谁就给谁。” A: “那么你就不让政府来决定你所应当忠心的物件吗?” 钱:“不,检察官先生,我忠于谁是要由我自己来决定。难 道你的意愿都是美国政府为你决定的吗?” 第二天洛杉矶报纸上的大字标题是:“被审讯的不是钱学森,而是检察官!”钱学森故事三钱学森故事三钱学森出狱后,联邦调查局和移民局根据麦卡锡法案,继续对他进行监视和跟踪。钱学森为争取回国,转移科研方向,开始研究“控制论”。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人员,发现钱学森的房间里,经常彻夜灯光不熄,时时传出“嗒嗒”的打字机声。一天,他们闯进钱学森的书房,强行索去一部分打字稿,呈送给他们的上司。这位上司看了几遍,一头雾水。于是,又送给有关专家鉴定。结论,这是一本没有任何用途的“天书”,谁也看不懂。只好将这部分打字稿送还钱学森。 就在美国当局自以为阴谋得逞时,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英文版)完稿了。它的问世,很快在美国科学界,引起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工程控制学的奠基之作。 钱学森故事四钱学森故事四在加州理工学院的一次学术讨论中,钱学 森和他的导师冯·卡门发生了争论。他坚持 自己的观点,毫不退让,令冯·卡门十分生 气,他把钱学森拿给他看的论文稿往地上一 丢,拂袖而去。导师走后,钱学森默默拾起 稿纸,但他内心并未屈服,在科学问题上, 没弄明白之前,绝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 事后这位世界大权威经过思考,认识到那个 问题他的学生是对的。于是第二天一上班, 他亲自爬上三层楼梯,来到角落里钱学森小 小的办公室,敲开门,恭恭敬敬给钱学森行 个礼,然后说:“钱,昨天的争论你是对的, 我错了。”冯·卡门的博大胸怀令钱学森十分感动,并终身不忘。他回国后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在学术讨论中一定要发扬民主,大家一律平等,即使是权威专家,也要虚心听取年轻人的意见。 冯·卡门前排左一钱学森钱学森故事五钱学森故事五钱学森一家于1960年搬入北京航 天大院的一个单元里,至今仍住 在那里。单位及中央有关领导多 次提议为他改善住房条件,他一 概婉拒。1960年,在我国仿制P-2导弹的工作进行到最后阶段时,赫鲁晓夫下令撤走全部苏联专家,这给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导弹仿制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党中央、毛主席果断决定,要自力更生,发展我国尖端技术。聂荣臻指示五院: 凡科学技术上的事,只能由科技人员 定,其它人不能干预。钱学森一家1960年搬入 北京航天大院一个单元我国仿制P-2导弹钱学森 家族 关系图钱学森在 交大求学 期间与 父亲合影钱学森 家族 关系图null两弹一星 元勋两弹一星 元勋钱三强 钱 骥 姚桐斌 赵九章 邓稼先 王淦昌 彭桓武 程开甲 黄纬禄 屠守锷 钱学森 周光召 杨嘉墀 陈能宽 陈芳允 吴自良 任新民 孙家栋 朱光亚 王希季 王大珩 于 敏 郭永怀乘克利芙兰总统号回国的科学家乘克利芙兰总统号回国的科学家曾经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怀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 留洋求学,然后乘坐这艘邮轮义无反顾地回到祖 国:这是一群对新中国影响深远的人物,他们的 回国,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社会进程,他们的回国 也因此充满的艰辛和危险。他们的选择改变了中 国科技的发展历程,他们的精神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null 此投影片是由香港高龄教育工作者联谊会 (非牟利慈善团体)编辑, 投影片的文字,主要是作者王德蓉 (人民日报海外版)、叶永烈、长江日报、 重庆晚报等撰写的。 投影片使用了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 百度搜寻网、腾讯网和Google 等提供的 一些珍贵照片和资料, 使投影片有较好效果, 特此鸣谢。 又感谢各位的支持 谢 谢!鸣 谢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http://www.52e-mail.com七度蝈蝈推荐 其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373747324
/
本文档为【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