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二期扩建项目

2013-09-01 47页 doc 2M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9545

暂无简介

举报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二期扩建项目环评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1970 号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二期扩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 代建单位:苏州新高置地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江苏宏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七月 本简本内容由江苏宏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环评单位)编制,并经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建设单位)、苏州新高置地有限公司(代建单位)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为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二期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苏州新高置业有限公司、江苏宏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本文本的真实性、与环评文件全本内容...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二期扩建项目
环评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1970 号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二期扩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 代建单位:苏州新高置地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江苏宏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七月 本简本内容由江苏宏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环评单位)编制,并经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建设单位)、苏州新高置地有限公司(代建单位)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为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二期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苏州新高置业有限公司、江苏宏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本文本的真实性、与环评文件全本内容的一致性负责。 1建设项目概况 1.1建设地点及项目背景 (1)建设地点:苏州高新区华山路95号(一期工程南侧地块) (2)项目背景: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坐落于苏州高新区华山路95号,其前身为吴县枫桥镇卫生院,始建于1952年。1993年被授予一级甲等医院,2006年更名为苏州高新区枫桥人民医院,2009年9月被授予二级乙等医院,2010年6月正式更名为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康复、急救等于一体的国家二级综合性医院,担负全区30万人口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病人的就诊救治工作,承担社区居民的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计生服务等多项工作,是高新区唯一一家公惠医院,也是苏州市卫生局确定的市级全科医学社区实践教学基地、高新区结核病防治定诊医院,并且为高新区医师定期考核的考核机构,同时,还是甘肃省卫生学校、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镇江卫生学校、丹徒卫生进修学校等院校教学实习基地。 多年来,凭着精湛高超的技术和细致周到的服务,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赢得了广大百姓的信任和认可,同时也赢得了国家级、省级、市区等大量荣誉。曾先后获得亚洲博鳌江苏省百姓放心品牌医院称号(国家级);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AAA级诚信服务单位”称号(省级);“医疗保险先进定点单位”;“2011年度卫生检查工作先进单位”; “苏州高新区卫生系统‘吴中医药杯’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竞赛一等奖”; “2010年度街道先进集体”、“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先进集体”、“平安创建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十佳优秀院长”等多项荣誉称号。 随着苏州高新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要尤为迫切。医院扩大规模、引进先进设备、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改善软硬件设施条件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在原医院南侧空地上准备扩建二期项目,为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不懈努力。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已经取得了苏州市卫生局“关于同意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二期建设增加床位的复函”(苏卫医(2012)74号)、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同意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二期扩建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苏高新发改项(2012)474号)。 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本项目为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二期扩建,同时对原一期建筑功能布局进行改造。该项目位于高新区长江路、华山路一期地块南侧,总投资100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00万元),建设医疗用房床位750张(包括一期在内)。总占地面积43969m2,其中建筑面积90098m2,建筑占地面积10846m2。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二期扩建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列表1.2-1。项目建筑面积分配情况见表1.2-2。项目公用辅助设施列表1.2-3。 表1.2-1 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不含一期) 项目 指标 单位 备注 总用地面积 43969 m2 实际用地面积 建筑占地面积 10846 m2 总建筑面积 90098 m2 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 68033 m2 地下建筑面积 22065 m2 包括设备机房、停车库、人防等 道路广场面积 13623 m2 容积率 1.55 地下建筑不计入容积率 建筑密度 24.7 % 绿化面积 20226 m2 绿地率 46 % 床位数 750 张 机动车总停车位 794 辆 地面泊车202辆,地下泊车592辆, 建筑高度 84.6 m 表1.2-2 项目建筑面积分配表(单位:m2) 建筑名称 新建(二期) 保留/改造 (一期) 总建筑面积 备注 急诊部 2200 2200 门诊部 3886 9471 13357 8层保留改造为门诊手术室 住院部 32843 3158 36001 医技科室 20195 5088 25283 保留改造部分主要为门诊用医技科室 保障系统 6629 1656 8285 其中设备机房位于地下建筑 行政管理 2517 1152 3669 10层保留改造为科研教学用实验室 院内生活 3284 3284 地下停车库面积 11937 1914 13851 地下建筑 人防面积 4337 4337 地下建筑 社区卫生中心 3090 3090 保留部分 社区服务中心 (科教楼) 2270 2270 总建筑面积 90098 25529 115627 表1.2-3 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 项目 建设名称 设计能力 备注 公用工程 给水 229475t/a 市政供水 供电 800万kwh/a 高新区电网 排水 医疗废水138351t/a 污水站预处理后接入污水管网 生活污水11005t/a 其中食堂污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其它生活污水一道接入污水管网 公辅设施代谢水15752t/a 直接接入污水管网 燃气 50万Nm3 锅炉、食堂燃料使 辅助工程 绿化 23226m2 绿化率46% 食堂 1500人次/日,12灶台 新增,位于住院楼地下一层,距病区、门急诊15m 冷却塔 100 m3/h×4台 本次新增,位于后勤保障楼顶,距病区、门急诊60m原有项目冷却塔淘汰 锅炉 燃气锅炉3台,共2093kW 本次新增,位于后勤保障楼,距病区、门急诊60m 废水消毒系统 1套 本次新增,距病区、门急诊30m 环保工程 废气处理(油烟) 85%油烟净化装置 处理后楼顶达标排放 生活污水处理 — 餐饮废水经过隔油池处理后同生活污水一起进入污水处理厂 公辅设施代谢水 — 直接接入污水处理厂 医疗废水 二级生化处理+消毒,处理能力600t/d 新增,位于院区西北侧,达标接管要求 噪声治理 加强管理、设置绿化带吸声等隔音措施 达到2类声环境 固体废弃物 医疗废物堆场100m2 新增,位于地下一层 1.3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1)与相关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为社会服务业,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中综合医院[8511]。 查阅《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本项目属“第一类鼓励类”中“三十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29.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 查阅《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苏州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不在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淘汰类之列,为地方产业政策允许类。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要求。 (2)与区域规划相容性分析 本项目为扩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苏州高新区华山路95号(一期工程南侧地块)。 根据《苏州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苏府[2011]239号),其规划总体目标:到2015年,完善与长三角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医疗保健服务、公共卫生服务、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卫生监督执法、卫生信息化和医疗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城乡卫生一体化、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卫生信息化,居民健康、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等指标居全国领先水平,基本实现卫生现代化,将苏州建设成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健康城市。具体目标:1、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2、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3、提升食品安全综合管理水平。4、提升医疗服务综合水平。5、提升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水平。6、提升医疗保障整体水平。7、提升卫生科技人才水平。8、提升医院现代管理水平。9、提升循证医疗卫生决策水平。10、提升卫生信息化水平。本项目建设提升了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的医疗水平,加强了苏州高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符合《苏州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 根据《苏州市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2011-2020)》, 苏州市市域范围内大于500床以上综合医院共设置了9所,其中新建2所,迁建1所,原址改扩建5所,保留1所。本项目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二期扩建项目属于上述原址改扩建5所医院其中之一。因此符合该规划要求。 本项目建设地块在原医院南侧地块,地块规划为医疗卫生用地,该地块原先为苏州天隆紧固件有限公司、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用地,现已经拆迁完毕。根据《苏州天隆紧固件有限公司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原苏州天隆紧固件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产品为各类紧固件,属于机加工行业,主要原辅材料为钢材、润滑油、淬火油等,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毒有害及含重金属物料,同时原苏州天隆紧固件有限公司地块在土地平整阶段已对其表层约5m深度的土壤进行了置换,因此原苏州天隆紧固件有限公司历史遗留问对本项目影响较小。另外原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不会对项目地块内土壤环境产生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本项目与相关法规、政策、区域规划相符,具备选址可行性。 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要求,主要原因是近年来高新区大量机动车排放汽车尾气影响;项目纳污河流京杭运河地表水环境能达到水域功能IV类水要求;项目区域地下水状况总体较好,出现项目地东侧50m地下水氨氮超标主要是原地块堆放的杂物对地下水污水所致;项目地四周声环境达到2类及4a类要求。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水文条件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具体结果见表2.2-1。 表2.2-1 评价工作范围 编号 类别 评价工作范围 1 区域污染源调查 评价区内主要大气污染源及水污染源企业的排污现状 2 大气环境 以厂址中心为中心点,半径为2.5km的圆形区域 3 地表水 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排口上游500m至下游1500m 4 噪声 厂界外1~200m 5 地下水 项目地方圆5平方公里范围 6 环境风险 以项目地为中心点,半径为3km的圆形区域 图2.2-1 项目大气、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图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3.1-1;本项目水污染物防治及排放状况见表3.1-2;本项目固废产生处置情况见表3.1-3;本项目各噪声源及治理措施见表3.1-4。 表3.1-2 水污染物防治排放状况 类别 废水量(m3/a) 污染物名称 污染物产生量 治理 措施 污染物排放量 标准浓度限值(mg/L) 排放 去向 浓度(mg/L) 产生量(t/a) 浓度(mg/L) 排放量(t/a) 行政人员生活污水 1150 COD 350 0.40 直接接入污水厂 250 0.29 250 新区第二污水厂 SS 250 0.29 60 0.07 60 氨氮 30 0.035 30 0.035 30 TP 4 0.0046 4 0.0046 4 食堂 污水 9588 COD 350 3.45 隔油池处理后接入污水厂 350 3.45 250 SS 250 2.46 250 2.46 60 氨氮 30 0.30 30 0.30 30 动植物油 100 0.99 20 0.20 20 一般医疗废水 138351 pH 6~9 — 院内污水站处理后接入污水厂 6~9 — 6~9 COD 500 69.2 250 34.6 250 SS 200 27.7 60 8.3 60 氨氮 30 4.15 30 4.15 — TP 4 0.55 4 0.55 — LAS 10 1.38 10 1.38 10 粪大肠菌群数 106MPN/L 5000 MPN/L 5000 MPN/L 公辅 代谢水 15752 COD 40 0.63 直接接入污水厂 40 0.63 — SS 40 0.63 40 0.63 — 表3.1-3 固体废物识别及处置 名称 分类编号 产生量 t/a 性状 含水率% 综合利用数量及处置方式 处理数量及方式t/a 感染性废物 HW01 150 固态 10% ─ 悦港公司焚烧处理 病理性废物 HW01 15 固态 10% ─ 损伤性废物 HW01 15 固态 0 ─ 悦港公司消毒后填埋 化学性废物 HW01 5 液态 0 ─ 悦港公司焚烧处理 医疗废水处理污泥 HW01 30 固态 85% ─ 生活垃圾 99 405 固态 40% ─ 环卫部门收集 表3.1-4 噪声污染防治排放一览表 设备名称 数量 声级值 dB(A) 治理措施 降噪效果 dB(A) 预计厂界噪声值dB(A) 标准限值 冷却塔 4台 75 距离衰减 31 达标 昼间60 dB(A);夜间50 dB(A) 冷水机组 4套 85 隔声、消声、衰减 50 达标 锅炉 3台 70 隔声、减震、衰减 40 达标 水泵 若干 85 隔声、减震、衰减 50 达标 排风机 若干 75 隔声、减震、衰减 50 达标 机动车进出 若干 60~70 低速行使、衰减 25 达标 表3.1-1 项目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种类 废气 编号 污染源 名称 排气量 (m3/h) 污染物 名称 产生状况 治理 措施 去除率 (%) 排放状况 执行标准 排放源参数 排放 方式 浓度 (mg/m3) 速率 (kg/h) 产生量(t/a) 浓度 (mg/m3) 速率 (kg/h) 排放量(t/a) 浓度 (mg/m3) 速率 (kg/h) 高度 m 直径 m 温度℃ 点源无组织 G1 地下车库汽车尾气 31500 CO 20.8 0.28 2.46 机械排风,通过4个排风口排风 0 5.20 0.07 2.46 10 / 2.5 / 20 间断 THC 2.54 0.034 0.30 0 0.63 0.009 0.30 120 0.14 NOX 2.37 0.032 0.28 0 0.59 0.008 0.28 240 0.011 点源有组织 G2 污水站恶臭 3000 氨 0.23 0.00069 0.006 生物滤池除臭 90 0.023 0.000069 0.0006 1.0 / 1 0.5 20 连续 硫化氢 0.03 0.00009 0.0008 90 0.003 0.000009 0.00008 0.03 / 点源有组织 G3 锅炉废气 1000 SO2 6 0.006 0.05 直接排放 0 6 0.006 0.05 100 / 8 0.5 50 连续 NOx 37 0.037 0.32 0 37 0.037 0.32 400 / 烟尘 14 0.014 0.12 0 14 0.014 0.12 50 / 点源有组织 G4 食堂 50000 油烟 12 0.41 0.6 油烟净化装置 85 1.8 0.06 0.09 2.0 / / / / 间断 3.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本项目周围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见表3.2-1。 表3.2-1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方位 距离(m) 规模 环境 功能 空气环境 高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现有+拟建) / / 750床位 GB3095-2012二级 东浜新苑 东 320 1000户 康佳花园 北 60 2000户 枫桥镇中心 幼儿园 西南 20(最近建筑物距离80m) 500人 枫桥中心小学 东南 400 700人 富康新村 西 50 150户 枫舟苑 东南 450 400户 风津新村 东南 600 300户 怡馨花园 南 200 200户 祥华苑 西南 350 50户 新狮新苑 西南 700 300户 毛家花园 西 280 800户 新区第二中学 西北 800 2000人 佳林花苑 东 660 200户 时代花园 东南 800 500户 东浜新苑 东北 400 200户 马浜花园 东北 900 1500户 枫秀苑 北 500 200户 大地之歌 东 1000 200户 何山公园 南 650 / 水环境 京杭运河 东 1800 中河 GB3838-2002Ⅳ类 小河 南 150 小河 太湖 西南 12000 大湖 GB3838-2002Ⅲ类 声环境 高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现有+拟建) / / 750床位 GB3838-20022类 康佳花园 北 60 2000户 富康新村 西 50 150户 枫桥镇中心 幼儿园 西南 20(最近建筑物距离80m) 500人 图3.2-1 本项目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3.3污染防治措施及效果 3.3.1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粉尘和尾气,建设过程必需遵守《苏州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苏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25号)规定,另外控制施工期粉尘和尾气的主要措施如下: (1)洒水抑尘 装运土方时控制车内土方低于车厢挡板,减少途中撒落,对施工现场抛洒的砂石、水泥等物料应及时清扫,砂石堆、施工道路应定时洒水抑尘。表9.1-1为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结果。经试验表明: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量减少70%左右,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因此本工程可通过该方式来减缓施工扬尘。 (2)封闭施工 施工期施工边界四周应当设置不低于5米的硬质密闭围挡,施工作业层外侧必须使用密目安全网进行封闭,缩小施工现场扬尘和尾气扩散范围。 (3)限制车速 施工场地的扬尘,大部分来自施工车辆。在同样清洁程度的条件下,车速越慢,扬尘量越小。本场地施工车辆在进入施工场地后,需减速行驶,以减少施工场地扬尘,建议行驶车速不大于5km/h。此时的扬尘量可减少为一般行驶速度(15km/h计)情况下的1/3。 (4)保持施工场地路面清洁 为了减少施工扬尘,必须保持施工场地、进出道路以及施工车辆的清洁,可通过及时清扫,对施工车辆及时清洗,禁止超载,防止洒落等有效措施来保持场地路面的清洁,减少施工扬尘。 (5)避免大风天气作业 建设项目需根据中国建设部《关于印发“2000至2001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1]87号)中相关要求作业。如: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水泥、黄沙等的装卸作业,使用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时不应露天堆放,即使必须露天堆放,也要注意加盖防雨布,减少大风造成的施工扬尘。 (6)其它措施 ①工程建设期间,施工工地内车行路径,应采取铺设钢板、铺设混凝土、工程建设期间,应对工地建筑结构施工架外侧设置有效抑尘的防尘网或防尘布。 ②工程建设期间,施工工地内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应当遮盖或者在库房内存放。 ③工地出口处必须设置冲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运输车辆驶出施工现场前应当将槽帮和车轮冲洗干净。 ④除此以外,为了减少施工扬尘,施工中还应注意减少表面裸土,开挖后及时回填、夯实,做到有计划开挖,有计划回填。 ⑤在建筑物、构筑物上运送散装物料、建筑垃圾和渣土的,应当采用密闭方式清运,禁止凌空抛撒。 ⑥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应随产随清,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当在施工工地内临时堆放并采取围挡、遮盖等防尘措施,不得在施工工地外堆放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 ⑦本项目的建设涉及大量物料运输,特别是建筑垃圾的运输,运输车辆运输过程中应采用帆布遮盖物料,或采取其它措施,尽量减轻物料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加强施工期管理,针对施工期污水产生过程不连续、废水种类较单一等特点,可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污水中污染物的产生量。 (2)水泥、黄沙、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淋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工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随雨水冲刷污染附近水体。 (3)工程建设期间,物料、渣土运输车辆的出入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或其它防治设施,防止洗车废水溢出工地;设置废水收集坑及沉砂池。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物料、渣土运输车辆,装载的物料、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 (4)施工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以免对污水管网造成堵塞。施工现场建造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含油量大的施工机械冲洗水或悬浮物含量高的其他施工废水经处理后尽量回用,砂浆和石灰浆等废液宜集中处理,干燥后与固废一起处置。 3、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1)遵照《苏州市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苏州市人民政府令第57号)。施工单位尽量选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在高噪声设备周围适当设置屏障以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施工场界噪声不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并由施工企业自行对施工现场的噪声值进行监测和记录。 (2)施工单位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合理选用打桩机,禁止使用高噪声柴油冲击打桩机、振动打桩机和产生pH值超过9的泥浆水反循环钻孔机等。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施工噪声影响时间。建设项目应尽量避免夜间施工,确需在夜间进行超过噪声标准施工的,建设单位应按照规定向当地环保局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并向当地公众公布有关内容。 (4)施工中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增大机械噪声的现象产生。 (5)本项目建设需要大量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在进入敏感点时,控制车速,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放。建议运输车辆通行路线避开噪声敏感建筑物,选择项目敏感点相对较少的路通行。 (6)施工期高噪声设备尽量布置在施工区西侧,尽量远离敏感区,施工区四周设隔声屏障。 (7)加强施工期管理,尽量缩短高噪声设备的使用时间,夜间、午休期间避免高噪声设备的使用。 (8)“高考”、“中考”期间等特殊期间,禁止一切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夜间作业。 4、施工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定点存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2)尽量减少建筑材料在运输、装卸、施工过程中的跑、冒、滴、漏。 (3)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筑垃圾尽量做到随产随清,若因特殊情况,需要在院内堆存的,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减小因建筑垃圾堆存产生的扬尘等二次污染。建筑垃圾尽量回收利用,多余的或不能回用的建筑垃圾运往相关部门指定地点。 (4)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可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在工地废料被运送到合适的市场去以前,制定一个堆放、分类回收和贮存材料的计划。一般而言,主要是针对钢材、金属、砌块、混凝土、未加工木料、瓦楞板纸和沥青等可再生材料进行现场分类和收集。 3.3.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建成后医院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污水站恶臭、食堂油烟、锅炉燃烧天然气产生的废气、检验科等废气。 (1)污水站废气处理措施分析 建设项目实施后,恶臭污染源主要来自污水站。建设项目实施后对污水站恶臭采取治理措施。污水站产生恶臭的污染源主要是格栅井、调节池、水解池、接触氧化池和污泥池。医院污水站为地下式封闭结构,恶臭气体进行脱臭处理后排放。污水站污泥经浓缩、脱水、消毒后及时外运,尽量缩短污泥在院内的堆放时间,防止因污泥堆放腐败而产生的恶臭污染。 (2)食堂油烟防治措施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食堂设计基准灶头数为12个,配备总排放量约50000m3/h的抽风机,食堂厨房安装油烟去除效率大于85%的净化装置,油烟经过净化处理后通至屋顶排放,可满足达标排放要求。 (3)锅炉废气处理措施分析 本项目锅炉使用天然气为燃料,属清洁能源,燃烧尾气中大气污染物浓度低,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标准限值要求,可通过8m高排气筒直接排放。 (4)检验科等废气处理措施分析 项目检验科、培养室、无菌室、接种室等场所废气主要是含病原菌的废气,处理措施是采取负压抽风的方式将室内废气排放至室外,收集效率可达98%以上,同时加装TC广谱氧化杀菌消毒过滤器,其处理效率达85%以上,能迅速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污染物,并能吸收和降低化学气体、TVOC、异味及尘埃。项目医技科室设置位于地块中部,废气排放量较小,因此不会对场界外产生影响。 2、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为大型综合性医院,《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2004)可知,营运期产生的废水种类包括特种医疗废水、一般医疗废水及其他废污水。 本项目特种医疗废水主要为含重金属废水,产生源包括牙科和化验室等。 一般医疗废水即除特种医疗废水外的其他所有医疗废水,产生源包括诊疗室、病房、洗衣房、手术室、院区拖地消毒废水等。 其他废污水主要包括食堂污水、行政人员生活污水及公辅设施代谢水。 院内对不同废水采取分质收集方式,具体如下: ①含重金属废液单独收集,并用桶密封包装起来,作为危险固废委托苏州市悦港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处置。 ②一般医疗废水 项目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手术室、院区拖地消毒等产生的废水统一收集,作为一般医疗废水。该类废水收集后通入综合污水站处理。 ③食堂污水 食堂污水先通过隔油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 ④行政人员生活污水 项目行政人员生活污水收集后之间排入污水管网。 ⑤公辅设施代谢水 项目公辅设施代谢水主要为锅炉强制排污及冷却塔强制排污。该类废水污染物浓度低,由单独管道输送,不与医疗废水混合接触,直接接入污水厂处理。 为避免不同水质污水交叉混合,院方将病区与非病区污水分流,并严格执行医院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污水和污物,不得将医院产生污物随意弃置排入污水系统。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医院建设工程实施后噪声源主要有冷却塔、冷水机组、锅炉、各类水泵、地下车库排风机、机动车辆进出院区等,从噪声源降噪和噪声传播途径着手,并综合考虑平面布置和绿化的降噪效果,控制噪声影响。医院具体采取的噪声治理措施如下: (1)设备选型:建议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 (2)减震降噪措施:在水泵等设备基础安装橡胶垫减震,并采用软性连接,降噪量约10dB(A)。 (3)隔声措施:污水站采用地埋式,各类水泵、泥泵和鼓风机均设置于地下室,隔声效果约20-30dB(A)。 (4)绿化:建设工程实施后医院绿化面积达到23226m2。建设工程通过在建筑物周边设置绿化带,道路两旁设绿化带,充分发挥绿化的降噪作用,每米绿化带产生的降噪效果约5-8dB(A)。 (5)合理布局:噪声设备布局充分考虑规避项目用地边界和敏感目标,通过距离衰减减小噪声对敏感目标的影响。 (6)强化管理:确保降噪设施的有效运行,并加强对设备的保养、检修与润滑,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建设项目实施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办公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门诊和病房产生的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医疗废物和污泥分类收集后委托苏州市悦港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收集处置,建设单位应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废物从产生、收集、运输到最终交接委外处置全过程管理,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固体废物不会对当地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3.4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3.4.1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建设期间,各项施工活动,物料运输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废气、粉尘、废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并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影响,其中以施工期的噪声和粉尘污染最为突出,本项目建设期约为2年,期内主要影响如下。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有关资料,在施工现场,近地面的粉尘浓度一般为1.5~30mg/m3,随地面风速、开挖土方和淤泥弃土的湿度而发生较大变化。 在干燥和风速较大天气情况下,施工现场近地面粉尘浓度超过GB3095-1996二级标准中日均值0.3mg/m3的几十倍,污染相当严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施工扬尘,及时给路面洒水,经常清洗车辆。尽可能避免尘土扬起。同时,控制施工运输车辆的车速小于40km/h,以减少道路二次扬尘。黄沙、水泥等粉料,应专门设置库房堆放碎包,并做到及时清扫地面和在施工现场洒水。使用合格的施工与运输车辆,保证汽车尾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要求。 2、水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期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是造成对地面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施工高峰时,现场劳动人数可以达到100人,按照排放量为100L/人·d计算,预计排放生活污水10t/d,COD排放量3kg/d。废水排放量不大,对周围地面水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但应加强管理、减少施工期间的污水排放;目前,污水管网已经通至项目所在地,施工单位应修建简单的沟渠和沉淀设施,使施工期生活污水有序的排放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施工期场地冲洗水和雨水经沟渠沉淀后回用于场地洒水抑尘,避免废水无序排放造成对周围水体的污染。 3、声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期噪声主要是施工作业机械和运料车辆产生的建筑噪声,噪声源强峰值达85~110dBA。施工期必须严格控制施工时间,禁止在晚22时~次日6时期间进行高噪声振动的施工工作,避免对周围民众产生噪声影响。建筑施工噪声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是不同的,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在土方、基础和结构施工阶段。施工机械中的高噪声设备有打桩机、振动棒、电锯、搅拌机、切割机、运输车辆等,最高声级达100dB(A)以上。对建设施工噪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和管理。 (1)建设中采取低噪声的施工工艺,如用液压打桩代替冲击打桩,用低噪声施工设备代替传统的高噪声设备; (2)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合理布局和使用机械,妥善安排作业时间,施工中应当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其它辅助施工设备;施工中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生噪声污染的落后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设备;提倡施工单位使用低噪声的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新型建筑材料。 (3)对一些固定的高噪声设备采用噪声控制措施,如搅拌机、木工机械、线材切割机等设备应放置在远离居民住宅处,并采取一些噪声屏蔽措施。 (4)加强对施工工地的管理和施工人员的环境意识教育。 (5)避免在夜晚22:00时以后施工,如果实在需要在夜间施工,则必须经过苏州市环境保护局的审批。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建设期建筑垃圾主要是开挖土方与废弃建筑材料,就地作为回填土处理,多余部分送至指定地点堆放。建设期现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按施工高峰期100人,每人每天产生1kg计算,预计排放生活垃圾100kg/d,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并处理。因此固体废弃物不产生明显的环境影响。 3.4.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建设项目实施后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有污水站恶臭、燃气锅炉废气、食堂油烟、地下车库汽车尾气等。本项目锅炉燃料使用天然气,为清洁能源,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很小;食堂油烟使用净化效率85%以上的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可以达标排放;地下车库汽车尾气通过机械排风对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主要为污水处理站的恶臭。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采用估算模式,选取氨和硫化氢作为预测因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估算模式,计算污水站排放H2S和NH3的浓度分布,见表6.2-2。从表中可以看出污水站恶臭气体最大落地浓度贡献值NH3为1.27E-04mg/m3,H2S为1.70E-05mg/m3,占标率分别为0.06%、0.17%,对应的距离为10m(场界内),由此可见本项目边界H2S和NH3浓度达标,污水站恶臭气体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考虑到恶臭气体具有异味,项目地处于人口密集区,因此建设项目以污水站恶臭气体排放口为中心设置50m的卫生防护距离。根据调查,本项目不在周边其他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同时在本项目50m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点和其他环境敏感目标,因此建设项目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2、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本项目投入运营后,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病区废水和非病区废水。根据本项目规模、参照医院现有污水排放情况以及同类型医院的情况,可估算出本项目污水排放量为379m3/d,并对病区废水中各含特征污染物废水进行分质分流预处理。预处理后各股废水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与全院其它污水混和后进行生化和消毒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排放标准后,排入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污水进污水厂处理后出水达到《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排入京杭运河。 另外,到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就医的患者绝大多数为高新区范围内居住的居民,该部分患者到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就医实际是只是改变了部分生活污水的排放途径,对于整个高新区来说,不会增加区域范围内生活污水的负荷。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3、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现有的资料数据,对计算模式进行简化并进行估算,为充分估算声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不满足计算条件的小额正衰减予以忽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各预测点的声级。先计算设备噪声到各预测点的声压级合成,即以装置作为一个整体声源,分段以不同模式测算其对外辐射的衰减量,预测各主要场源单独存在时对边界及外环境噪声的影响,并合成各设备声源对受声点的影响。预测结果见表3.4-1。 表3.4-1 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单位:dB(A) 测点 昼 间 夜 间 背景值 贡献值 预测值 标准 评价结果 背景值 贡献值 预测值 标准 评价结果 N1 61.8 26 61.80 70 达标 50.7 26 50.71 55 达标 N2 56.2 22 56.20 60 达标 49.0 22 49.01 50 达标 N3 57.1 44 57.31 60 达标 48.5 44 49.82 50 达标 N4 62.2 20 62.20 70 达标 50.3 20 50.30 55 达标 根据表3.4-1的预测结果和评价标准分析:项目建成后,各测点噪声均能达标排放,贡献值和背景值叠加后的预测值仍能达到相应的功能区要求。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建设项目实施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办公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门诊和病房产生的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医疗废物和污泥分类收集后委托苏州市悦港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收集处置,建设单位应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加强废物从产生、收集、运输到最终交接委外处置全过程管理,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固体废物不会对当地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3.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3.5.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为避免风险事故,尤其是避免风险事故发生后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建设单位应树立并强化环境风险意识,增加对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并使这些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为进一步减少事故的发生,减缓该项目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建设单位应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并从技术、工艺、管理等方面对以下几方面予以重视: 1、树立环境风险意识 该项目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对周围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发生环境安全事故后,对周围环境有难以弥补的损害,所以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应树立环境风险意识,强化环境风险责任,体现出环境保护的内容。 2、实行全面环境安全 项目在医疗废物运输、储存、处理等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各种事故,事故发生后均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应该针对该项目开展全面、全员、全过程的系数安全管理,把环境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消除系统的潜在危险上,并从整体和全局上促进该项目各个环节的环境安全运作,并建立监察、管理、检测、信息系统和科学决策体系,实行环境安全目标管理。 3、规范并强化在运输、储存、处理过程中的环境风险预防措施 为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建设单位必须制定比较完善的环境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从制度上对环境风险予以防范,尽管该项目的许多事故虽不一定导致环境安全事故的发生,却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事故后果。对于这类事故的预防仍然需要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运输、储存、处理等各个环节予以全面考虑,并力图做到规范且可操作性强。如:医疗垃圾在收集、预处理、运输过程中因意外出现泄漏,应立即报告医院保卫部门,封闭现场,进行清理。清理干净后,需要对现场进行严格消毒,对含有毒性强的医疗垃圾泄漏,还应该立即疏散周围人群,设置警示标志及距离,并在处理过程中穿防护服。 4、加强巡回检查,减少医疗垃圾泄漏对环境的污染 医疗垃圾在装卸、运输的“跑、冒、滴、漏”现象是风险来源之一,其后果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导致人员受伤或是设备受损,但外泄的危险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要加强巡回检查,是发现“跑、冒、滴、漏”等事故的重要是手段。每日的巡回检查应做详细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并做到及时防范。 5、建立事故的监测报警系统 建议建设单位在废水处理系统的进、出口,建立事故的监测报警系统。对于废水处理系统的进口,应予以特别的重视,监测系统应确保完善可靠。为了保证污水正常运行,防止环境风险的发生,需对污水处理站提供双路电源和应急电源,保证污水处理站用电不会停止,重要的设备需设有备用品,并备有应急的消毒剂,避免在污水处理设备出现事故的时候所排放的污水无处理便排放,可以采用人工添加消毒剂的方式加以弥补。 6、加强资料的日常记录与管理 加强对废水处理系统的各项操作参数等资料的日常记录及管理废水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减缓危害的措施。 7、加强危险废物处理管理 加强和完善危险废物的收集、暂存、交接等环节的管理,对危险废物的处理应设专人责任负责制,负责人在接管前应全面学习有关危险废物处理的有关法规和操作方法。做好危险废物有关资料的记录。 8、应对措施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为减少事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尤其是减少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建设单位除一方面要落实已制定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以及上述所列各项风险减缓措施,另一方面,建设单位还应对发生各类风险事故后采取必要的事故应急措施,建议建设单位对以下几方面予以着重考虑: ①制定全面、周密的风险救援计划,以应付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保证发生事故后能够做到有章可循。 ②设立专门的安全环保机构,平时负责日常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安全、环保措施的执行与落实,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事故期间,则负责落实风险救援计划各项措施,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展开。 ③制订污水处理站、医疗垃圾收集、预处理、运输、处理、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医院应急管理、报警体系;制订传染病流行期间和爆发期间的环境紧急预案(包括空气、污水、医疗垃圾的应急消毒预案,紧急安全预案,临近社区防范措施等)。 ④危险废物运输车辆上配备必要的防中毒、消防、通讯及其它的应急设施,确保发生事故后能具有一定的自救手段和通讯联络能力。 ⑤发生事故后,应进行事故后果评价,并将有关情况通报给上级环保主管部门。 ⑥定期举行应急培训活动,对该项目相关人员进行事故应急救援培训,提高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能力;对新上岗的工作人员、实习人员、进行岗前安全、环保培训,重点部门的人员定期轮训;在对所有参与医疗废物管理处理的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后,还对其进行了责任分配制度,确保医院所产生的医疗固废在任意一个环节都能责任到人,确保不出现意外。 3.5.2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为有效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及时、合理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及正常生产、生活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制定本预案。 1、制定目的 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是指为减少事故后果而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是进行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以下两点: (1)使任何可能引起的紧急情况不扩大,并尽可能地排除它们; (2)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以及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2、指导思想 突发环境事件控制和处置必须贯彻“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规范和强化环境管理机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为目标,以预防突发环境事件为重点,逐步完善运营单位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处置及善后工作机制,建立防范有力、指挥有序、快速高效和统一协调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3、基本原则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时控制; (2)按照“先控制后处理”的原则,迅速查明事件原因,果断提出处置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尽量减小污染范围; (3)以事实为依据,重视证据、重视技术手段,防止主观臆断; (4)制定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处置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安全; (5)明确自身职责,妥善协调参与处置突发事件有关部门或人员的关系; (6)建立以环境监察机构为主,部门联动,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 3、环境事故因素识别 根据该建设项目的规模和特点,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环境事故的因素主要有以下点: (1)在日常医疗过程中,由于医院方与众多病患及家属的高频接触,存在产生致病微生物蔓延的环境风险潜在可能性。 (2)项目医疗废水具有传染性、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其在处理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处理设施失灵造成事故排放的潜在的环境风险。 (3)医疗垃圾在收集、贮存、运送过程中发生渗漏、泄漏的环境风险。 4、组织机构及职责任务 组织机构主要为医院成立的环境安全管理机构,由医院环保第一责任人、环保直接负责人、环保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其他的专职环境管理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1)宣传学习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上级领导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的指示精神; (2)掌握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情报信息和事态变化情况,及时将事故上报有关部门; (3)负责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工作进展情况,信息联络、传达、报送、新闻发布等工作; (4)配合上级指挥部门进行现场处置、调查、取证工作; (5)协调有关部门,指导污染区域的警戒工作; (6)根据现场调查、取证结果并参考专家意见,确定事件处置的技术措施; (7)负责对外组织协调、分析事件原因、向应急领导组报告现场处置情况; (8)完成当地政府有关应急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9)配合专家组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做出科学评估,为上级应急领导组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 (10)配合专家组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警报设立与解除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主要任务 (1)划定隔离区域,制定处置措施,控制事件现场; (2)进行现场调查,认定突发环境事件等级,按规定向有关部门和当地各级政府报告; (3)查明事件原因,判明污染区域,提出处置措施,防止污染扩大; (4)负责污染警报的设立和解除; (5)负责对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取证,立案查处,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6)负责完成有关部门提出的环境恢复、生态修复建议措施; (7)参与指挥急救、疏散、恢复正常秩序、安定群众情绪等方面的工作。 5、处置程序 (1)迅速报告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当地环保部门应急报告。同时,配合有关管理部门,立即启动应急指挥系统,检查所需仪器装备,了解事发地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地表及地下水文条件、重要保护目标及其分布等情况。 (2)快速出警 接到指令后,配合应急现场指挥组率各应急小组携带环境应急专用设备,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事发现场。 (3)现场控制 应急处置小组到达现场后,应迅速控制现场、划定紧急隔离区域、设置警告标志、制定处置措施,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物扩散。 应急监测小组到达现场后,应迅速布点监测,在第一时间确定污染物种类,出具监测数据。 (4)现场调查 应急处置小组应迅速展开现场调查、取证工作,查明事件原因、影响程度等;并负责与当地公安、消防等单位协调,共同进行现场勘验工作。 (5)现场报告 各应急小组将现场调查情况、应急监测数据和现场处置情况,及时报告应急现场指挥组。 应急现场指挥组按6小时速报、24小时确报的要求,负责向应急领导组报告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动态情况。 应急领导组根据事件影响范围、程度,决定是否增调有关专家、人员、设备、物资前往现场增援。 (6)污染处置 各应急小组根据现场调查和查阅有关资料并参考专家意见,向应急现场指挥组提出污染处置方案。 对造成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小组需测量流速,估算污染物转移、扩散速率。 迅速联合当地环境监察人员对事故周围环境(居民住宅区、农田、地形)和人员反应作初步调查。 (7)污染警戒区域划定和消息发布 应急处置小组根据污染监测数据和现场调查,向应急现场指挥组提出污染警戒区域(划定禁止取水区域或居住区域)的建议。应急现场指挥组向应急领导组报告后发
/
本文档为【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二期扩建项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