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乌镇旅游发展

2013-07-19 4页 doc 38KB 6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53814

暂无简介

举报
乌镇旅游发展乌镇旅游发展 一、乌镇的发展起源 乌镇1991年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就在没多少年前,桐乡市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进行大规模的古镇保护与开发,确立了100年前清朝末民国初的时空定位和挖掘民俗民间文化特色的个性定位。那时中国南方省份的一个水乡小镇,古旧,清静,安详而且幽静。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它的影子。那里有高高的屋檐,黑黑的窗棂,长长的青石路,窄窄的街衢,幽幽的水巷,瘦瘦的乌篷船。烟起雾落,云蒸霞蔚,草长莺飞,花开花落,流年似水。 随着后来经过发展和广告的大力宣传以及5A级景区地位的确立,使它立即变得世界闻名起来。一改往日...
乌镇旅游发展
乌镇旅游发展 一、乌镇的发展起源 乌镇1991年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就在没多少年前,桐乡市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进行大规模的古镇保护与开发,确立了100年前清朝末民国初的时空定位和挖掘民俗民间文化特色的个性定位。那时中国南方省份的一个水乡小镇,古旧,清静,安详而且幽静。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它的影子。那里有高高的屋檐,黑黑的窗棂,长长的青石路,窄窄的街衢,幽幽的水巷,瘦瘦的乌篷船。烟起雾落,云蒸霞蔚,草长莺飞,花开花落,流年似水。 随着后来经过发展和广告的大力宣传以及5A级景区地位的确立,使它立即变得世界闻名起来。一改往日的低调,开始让人们孰知起来。蓬勃发展,出现了跨时代的繁华。 二、乌镇旅游开发现状 (一)旅游开发现状 乌镇是中国最早修镇志的镇,古往今来人文荟萃,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茅盾故居及翰林第、修真观戏台、昭明太子读书处等名胜古迹。 根据调查,目前来乌镇游客的旅游活动行为具有以下特点:以双休日、节假日一日游为主;双休日期间游客数明显多于平时游客数,周六游客数明显多于周日游客数;一年内存在两个高峰期:春季高峰期和秋季高峰期。 (二)精品战略的实施主要表现 其一、精心的景区。游客抵达乌镇后首先来到的是一个现代大型停车场,景区人口前是具有现代气息的雕塑和喷泉,俨然置身于现代游乐园。游客疑惑间已迈人景区,但见园内修竹茂密,绿荫蔽日,已然一派古典园林风情,令人心旷神怡。 其二、精品化的旅游线路。短短2km旅游线路安排了丰富的旅游内容。东栅景区由东栅老街、观前街、河边水阁、廊棚组成,传统作坊区、传统民居区、传统文化区、传统餐饮区、传统商铺区和水乡风情区几个内涵、特色不同的区域。 其三、较为完善的旅游解说系统。乌镇景区旅游解说系统设计较为完善,例如人住子夜大酒店的游客可通过酒店内设电子触摸屏了解乌镇及景区各景点基本概况。 其四、高投入高产出战略作为一个新近开发的旅游景区 三、乌镇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 (一)旅游产品单一,与周边水乡产品雷同 据我们对来乌游客进行的随机问卷调查显示,虽然多数游客对乌镇整体感觉很好,但是他们指出缺乏“亮点和特色”,即核心吸引物。特别是到乌镇旅游的游客中大多数有过游玩同类景点的经历,如本次调查中,213的游客曾去过周边的周庄、同里、西塘等古镇,而由于旅游项目大多雷同,因此在113被调查者心目中,乌镇不过是“与周庄、同里等地类似的较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尽管在学术上还可将乌镇与其他水乡作进一步细分,但这种细分对于游客的认知微不足道,对于匆匆游玩的游客来说,此地的小桥、流水、民居与周庄等地的小桥、流水、人家几乎毫无区别。 (二)社区参与尚待提高 在文化旅游地中,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然而在乌镇的整个东栅景区,居民生活因旅游开发之需受到了严格控制,临街人家白天不得在家中或门前摆摊设点或从事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这一方面可以视为乌镇旅游开发非常成功的一面,因为目前从问卷中游客普遍反映周庄商业氛围过浓,淡化了水乡古镇特有的宁静韵味,但与此同时,人们在游览乌镇时却感觉到这里似乎缺少了真实的生活气息,或者说“人气”。同时,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一期旅游开发过程中,曾将部分东栅居民搬出其世代居住的祖屋,引起了不少当地居民不满。而那些仍居住在旅游线路上的居民,对于政府禁令其白天从事经营活动而无法从旅游发展中直接获利也颇有微词。调查表明,多数被访群众对政府及旅游开发经营者表示不满,他们对于旅游开发非但不持热情、支持态度,反而存在抵触情绪,这一点尤其值得当地旅游部门及规划者重视,因为社区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无疑是保证当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悉,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乌镇旅游管委会已作决定,让临街居民在帮岸南侧新辟的购物街租赁摊位,参与旅游商品经营活动。 (三)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由于乌镇旅游开发历史很短,目前虽在景区内及外围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颇有成效,但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旅游设施的建设却显然未能满足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乌镇现有最高档次宾馆为二星级宾馆子夜大酒店,但酒店设施、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此外尚有数家小型家庭旅馆,共约200张床位,多为仿古式建筑,价格较为便宜,20~30元昧,卫生状况一般,目前主要面向前来旅游、写生的学生游客。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现有设施无论质或量都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尤其是中高消费层次游客的需要。景区内现虽有三四家老字号酒店,但接待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各消费层次游客需要,特别是到双休日、节假日,景区内游人如织,各档次餐饮接待设施的匾乏成为来乌游客抱怨最多的因素之一。这一点在我们进行的问卷调查中也有明显反映:l/3以上在乌镇用中餐被调查者提出“餐厅收费不规范、吃饭地方太少、用餐需跟上”等建议。2002年上半年在帮岸南侧新辟一条购物街,约有80个摊位,初衷是在不破坏景区景观的前提下延长游客滞留时间,刺激游客消费。然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由于该购物街既非旅游必经线路,亦非游客游程之终点,因此团队游客很少滞留于此,目前前来购物的多为散客。 据了解,除双休日、节假日时生意尚可,平时街上较为冷清。除了这条购物街外,旅游公司还有计划对沿东栅景区外围南侧街道进行整修,并将之改建为商业购物街。由于同样道理,我们认为这一设想仍值得商榷。虽然整个东栅景区已实施“泛光工程”,但目前过夜客人数较少,尽管景区白天游人如织,然而下午5点之后.景区便立刻沉寂下来.可供游客参与的娱乐设施更是网如。随着二期工程的建设,乌镇将逐渐建设为兼有水乡古镇风光和现代人休闲度假中心的旅游地,针对休闲度假者的娱乐设施的增建势在必行。 (四)景区周边水质污染严重 据我们调查所了解:在乌镇的开发景区范围内,水质优良,观赏鱼成群。在穿越于乌镇的一条主河道把乌镇分为东西两个部分,污染很严重,周围居民与小型工厂肆意排放废水,垃圾四处飘浮,竟无人问津,与风景区的优良水质截然不同,形成鲜明对比。作为以鱼米之乡著称的古镇景点,不仅影响了游客的观赏兴致,更使游客对现代景区刻意维持环境清洁而感到失望至极。难道游客不观光的地方就不用清理和管制了吗?乌镇作为一个整体古镇,无论景区开发与否,环境的清洁都需要我们来维持,这样才能顺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门票问题备受争议 当前乌镇旅游的门票分为三种:西栅白天140元、夜游80元,东栅100元,联票150元。这相比于西塘、周庄高很多,这使很多游客望而却步。但事实上乌镇与西塘、周庄的区别在于:乌镇有大量的后期投资建设,据周边居民说当时国家为了旅游公司发展乌镇旅游就投资了3亿人民币。旅游公司也大量投入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大家现在看到的西栅几乎全部是还原了当时明清时期的模样。原本乌镇的西栅的西大街保存完整,10年前,由于一场意外火灾烧毁了大半条有着明清味道的西大街。为了开发扩展景区旅游公司将大量的当地居民外迁,可想而知,用于对居民的住房安置以及对他们的土地购买就耗费了多少资金。并且在宣传上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如找名人代言,使之成本大大提高,因此对于乌镇门票高于西塘、周庄是有它合理的原因的。 四、乌镇旅游发展的战略特色——高投入高产出战略作为一个新近开发的旅游景区 桐乡市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在宣传促销方面投人巨大,2001年先后与多家电视、新闻媒体展开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主动与新闻影视单位合作,广邀各大新闻媒体和记者前来乌镇参观访问,或拍摄风光片、电视剧,仅2001年乌镇赞助某电视剧拍摄一项就投人200万元。 据统计,乌镇2001年用于宣传促销方面的费用高达1300多万元,这么巨大的高额投人在国内同类景区是少有的。乌镇每年广泛参加国内外各大型国际旅交会,在正式开放1年多时间内先后参加了2001年11月昆明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2001年6月、2002年4月分别在成都和南京举办的中国旅游博览会,2002年5月28日至6月5日期间的香港国际旅交会,2002年3月联合上海、浙江等地赴德国参加柏林国际旅展,全方位打响乌镇知名度。大量的宣传目前已初显成效,现已有法、德、美、日、英等多国旅游者前来乌镇观光游览,体验水乡生活情趣。积极参加大型特色节事活动。 自景区开放至今,乌镇已先后成功举办香市、花车巡游、烟花大会、接待APEC嘉宾、首届中国桐乡乌镇水乡童玩艺术节等大型宣传活动和节事活动。众多活动的开展集中展示了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民情风俗,塑造了乌镇别具特色的江南水乡的新形象,引起海内外游客的浓厚兴趣。巨大的投人为乌镇旅游业带来了令人嘱目的成绩,乌镇也因此成为旅游界一匹异军突起的“黑马”。 由于乌镇在进行旅游开发之前进行了大量科学、详尽的前期调查工作,先后多次制定了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规划,使得乌镇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仍较好保持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乌镇在全国古镇、古城保护中首创的“管线地埋”、“改厕工程”、“泛光工程”、“智能化工程”等模式,使古镇的历史性与现代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也使得乌镇成为古镇保护的典范,走出了古镇保护和开发的新路子。 五、水乡古镇旅游开发的战略思考 (一)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战略. 水乡虽美,然而众多历史古迹巫待修缮,恶劣、落后的居住和卫生条件有待改善,因此,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尤为重要. (二)“以人为本”战略 在水乡古镇的旅游开发中应遵循一条重要原则,即:重现水乡真实生活,保护千年悠久文明。“以人为本”在古镇旅游开发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旅游的本质在于其文化性,而文化的载体是人,失去文化的载体,古朴的巷道、潺潺的流水、富足典雅的高宅深院、简朴素淡的普通民居,则无异于一堆传统建筑的遗骸。我们在此呼吁古镇旅游开发经营者,千万不能为了营造所谓的“原始风貌”而赶走原始居民,臆造出其想象中的“原始风貌”。 (三)旅游产品区别化开发战略 目前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品单一,仍以观光游览为主,缺乏参与性娱乐项目.因此,突出优势,体现特色,是吸引游客的关键。 (四)区域网络营销战略 鉴于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品牌已经树立,并对游客具有较强吸引力。江南水乡古镇可加强彼此间联系,大力开展旅游整体促销,增强水乡古镇旅游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拓展水乡古镇旅游的客源市场。 (五)实施“名人”战略 实施“名人”战略,可吸引相当稳定的一部分青年学子及文化程度较高的游客群,形成水乡古镇发展文化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两翼并举局面。 (六)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战略 旅游地居民的积极参与是旅游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旅游开发经营者应彻底抛弃将社区居民视作“包袱”的想法,并将他们看作是建设和经营度假区所需要的旅游资源来加以挖掘和开发。通过提供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农村传统手工艺品制作、销售的观光、参与项目、开设家庭旅馆等方式,充分利用本地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
/
本文档为【乌镇旅游发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