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肿 瘤

2013-04-19 50页 ppt 5MB 4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05469

暂无简介

举报
肿 瘤null肿 瘤肿 瘤长沙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主讲:阮建阳 副教授 肿 瘤Tumor 肿 瘤Tumor概念 : 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基因突变或基因表达调控异常,导致其失控性增生和分化障碍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1、单克隆性异常增生 2、丧失分化成熟能力(分化障碍);相对无限制增生(失控性增生) 3、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有本质区别 肿瘤的特性 肿瘤的特性 肿瘤的形态和结构: (一)肿瘤的形态: 1、肿瘤的大体形态:...
肿    瘤
null肿 瘤肿 瘤长沙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主讲:阮建阳 副教授 肿 瘤Tumor 肿 瘤Tumor概念 : 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基因突变或基因表达调控异常,导致其失控性增生和分化障碍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1、单克隆性异常增生 2、丧失分化成熟能力(分化障碍);相对无限制增生(失控性增生) 3、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有本质区别 肿瘤的特性 肿瘤的特性 肿瘤的形态和结构: (一)肿瘤的形态: 1、肿瘤的大体形态: 形状、体积、颜色、 硬度(质地)、数目 null大体形态大体形态(二)肿瘤的结构:(二)肿瘤的结构: (1)实质:肿瘤细胞,是肿瘤的主要成分,是病理诊断中判断肿瘤的组织来源和良、恶性的重要形态学基础。 (2) 间质:脉管、结缔组织,对实质起支持、营养作用。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肿瘤的异型性 atypia肿瘤的异型性 atypia 概念: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或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异型性大小是病理学上诊断和鉴别良、恶性肿瘤的重要形态学依据。 间变:指恶性肿瘤细胞缺乏分化,异型性显著。 间变性肿瘤:主要由未分化细胞构成的高度恶性肿瘤。 null 异型性越大、差异越大、与其起源的组织不相似、分化越差(幼稚)、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 异型性越小、差异越小、与其起源组织相似、分化越好(成熟)、分化程度越高、恶性程度越低。结构的异型性:结构的异型性: 是指肿瘤细胞丧失了正常的排列规则或极性以及与间质的关系紊乱。 (1)良性肿瘤:瘤组织的分布和瘤细胞的排列不太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起源组织正常有序的结构与层次,但异型性小,光镜下易判断其组织来源。 (2)恶性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较明显,主要表现为瘤组织和瘤细胞的分布和排列明显紊乱,有时光镜下较难甚至无法判断其组织来源。 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1)   肿瘤细胞的多型性 (2)  核的多形性:核浆比例失调、形 态不一致、病理性核分裂像。 (3) 胞质的改变:游离核蛋白体增多及RNA增多,胞质嗜碱性。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病理性核分裂像 病理性核分裂像 null肿瘤的生长与扩散(1)  生长速度 肿瘤的生长速度取决于肿瘤的性质,一般来说:1)恶性变; 2)肿瘤继发坏死、出血、囊性变。null(2)    生长方式 肿瘤的生长方式有三种,临床上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式来判断肿瘤的性质,所以他也是判断良恶性肿瘤的重要依据。 1)  膨胀性生长expansive growth 2) 侵润性生长 invasive growth 3) 外生性生长 exophytic growth null    生长方式     生长方式     生长方式     生长方式   生长方式  生长方式肿瘤的扩散 肿瘤的扩散 (1)直接蔓延 (2)转移 1)淋巴道转移:癌最常见的转移途经。 2)血道转移:肉瘤最常见的转移途经;肺、肝等脏器。 3)种植性转移 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1、 糖代谢:糖酵解增强 2、蛋白质代谢: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均增强,合成代谢明显超过分解代谢。恶病质;肿瘤标志 3、核酸代谢:DNA、RNA含量增加,DNA与瘤细胞的分裂、增生有关;RNA与肿瘤性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4、酶系统改变:合成酶活性增强,分解酶活性降低;特殊酶类;端粒酶活性 null  肿瘤扩散的:扩散包括侵袭和转移 1)  肿瘤细胞同质型粘附力降低 2)  肿瘤细胞异质型粘附力增加:瘤细胞与宿主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粘附称为异质型粘附。 3)  ECM的降解 4)  瘤细胞的运动能力 5)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和抑制基因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ras、myc、erb-2、neu、CD44、MMP 抑制基因:TIMP、E-cad、nm-23 6)  局部组织微环境的差异 恶性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恶性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分级:判断预后 Ⅰ级、高分化,低度恶性; Ⅱ级、中分化,中度恶性; Ⅲ级、低分化,高度恶性。 分期:TNM分期法 T-原发病灶; N-有淋巴转移(N1~N3) M-有无血道转移(M1~M2)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一、良性肿瘤: 1、局部压迫和阻塞 2、继发性改变(出血和感染) 3、激素增多症状 null二、恶性肿瘤: 1、继发性改变 2、恶病质(cachexia) (1)   营养缺乏 (2)   肿瘤分解产物的毒性作用 (3)   患者的不良心理和精神负担及疼痛等 3、异位内分泌综合征和副肿瘤综合征: 少数肿瘤(主要为癌)患者,可因肿瘤产生“异位激素”和 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或受不明原因的毒性及免疫性因素作用,使机体出现内分泌症状和神经、肌肉、骨关节、皮肤及肾等损害,并伴有血液、代谢和免疫功能异常等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表现。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见下表) nullnull1、区别的相对性 2、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tumor) 3、最本质的区别?肿瘤的命名 肿瘤的命名 1、良性肿瘤的命名: 部位+组织来源+瘤 2、恶性肿瘤的命名: (1)    癌:部位+组织来源+癌 (2)    肉瘤:部位+组织来源+肉瘤 (3)    癌肉瘤 null3、特殊命名法 (1)    母细胞瘤 (2)    在肿瘤名称前冠以“恶性”二字 (3)    以“瘤”字结尾的恶性肿瘤 (4)    以人名或“病”命名的恶性肿瘤 癌与肉瘤的区别 (见表)癌与肉瘤的区别 (见表) 癌 肉瘤 组织来源:上皮组织 ; 间叶组织 年龄: 多见于40岁以上 ; 多见于青少年 发病率:较常见,约为肉瘤的9倍; 较少见 形态特点:质硬、灰白、干燥 ; 质软、暗红、湿润、鱼肉状 组织特点:形成癌巢, 弥漫分布, 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 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 转移:多经淋巴道转移; 多经血道 最本质的区别: 组织来源组织结构组织结构nullcarcinomasarcoma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 CK(+)Vimentin(+)上皮组织肿瘤 上皮组织肿瘤 (一)上皮的良性: 乳头状瘤papilloma; 腺瘤adenoma; (1)囊腺瘤,常见于卵巢; (2)纤维腺瘤,常见于乳腺; (3)多形性腺瘤,常见于涎腺,特别是腮腺; (4)息肉状腺瘤,常见于肠道和膀胱。 (二)上皮的恶性(二)上皮的恶性 1.鳞状细胞癌:凡是有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 2.基底细胞癌:主要发生在基底细胞; 3.移行细胞癌:主要发生在泌尿系统; 4.腺癌: (1)管状或乳头状腺癌:常见于胃肠道子宫、卵巢等; (2)实体癌(单纯癌):常见于乳腺; (3)粘液癌:常见于胃和大肠。 上皮组织肿瘤 上皮组织肿瘤 papillomaadenoma上皮组织肿瘤 上皮组织肿瘤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denocarcinoma间叶组织肿瘤 间叶组织肿瘤 间叶良性Benign tumor 间叶恶性 malignant tumor 纤维瘤fibroma; 纤维肉瘤fibrosarcoma 脂肪瘤lipoma; 脂肪肉瘤liposarcoma 血管瘤hemangioma; 血管肉瘤hemangisarcoma 淋巴管瘤lymphangioma; 平滑肌瘤leiomyoma; 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骨瘤osteoma; 骨肉瘤osteosarcoma 软骨瘤Chondroma 横纹肌肉瘤RMS 恶纤组MFH Lipoma leiomyomaLipoma leiomyoma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一)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是指某些统计学上癌变潜能较大的良性病变。 (二)非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dysplasia 上皮细胞异常增生,细胞具有一定程度异型性, 但不足以诊断为癌。 I 级、II级、 III级;上皮内瘤(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IN);I 级、II级、 III级非典型增生分别称 为IN-I、II、III,其中,IN-III包括原位癌在内。 (三)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 nullatypical hyperplasiaatypical hyperplasiacarcinoma in situ carcinoma in situ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1、白血病 病理变化: (1)白血病细胞侵袭和破坏组织、器官所致的原发性或特异性病变(外周血象、骨髓、淋巴结、脾、肝、神经系统); (2)白血病细胞的肿瘤性增生,抑制了正常血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免疫功能,引起贫血、出血、感染等继发性病变。 null2、淋巴瘤lymphoma; malignant lymphoma 是原发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一组恶性肿瘤,起源于T、B淋巴细胞、NK细胞和组织细胞,以B细胞来源最常见。 (1)霍奇金氏淋巴瘤 Hodgkin lymphoma:约占10%~20%;主要累及浅表淋巴结,以颈部和锁骨上最多见;镜下观:淋巴结正常结构破坏,由肿瘤组织取代。 null 1)肿瘤细胞:即R-S细胞;可分为典型(诊断性)R-S细胞及变异性R-S细胞,镜影细胞(mirror image cell)对HL具有确诊意义。 2)非肿瘤细胞:即反应性与间质性细胞,构成HL的炎症性背景。 3)组织学类型:WHO(2000)分类:经典HL(结节硬化型、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HL、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减少型)、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HL。 nullHodgkin lymphomanull(2)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 70%起源于B细胞,其次是T细胞,起源于NK细胞和组织细胞者很少见,65%病例累及淋巴结,35%病例发生于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和脾、骨髓、皮肤、乳腺等处。 1)镜下共同特征: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的正常结构部分或全部被增生的瘤破坏、代替,并可破坏淋巴结包膜,瘤内见分布均匀、新生的薄壁毛细血管;瘤细胞呈相对单一性,有不同程度异型性和病理性核分裂像;肿瘤的基本组织结构呈滤泡型或弥漫型。 2)组织学分类:WHO(2000)分类:前B细胞肿瘤、前T细胞肿瘤、成熟(外周)B细胞肿瘤、成熟(外周)T细胞和NK细胞肿瘤。 nullNH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学 1、外环境致癌因素: 1)化学致癌因素: 多环碳氢化合物、芳香胺类、亚硝胺类、真菌毒素、氯乙烯、 其它(苯可致白血病、镉可致前列腺癌和肾癌) 2)物理性致癌因素; 电离辐射、紫外线、热辐射、慢性刺激。 3)生物性致癌因素 病毒、幽门螺杆菌、寄生虫 2、肿瘤发生的内在因素: 1)遗传因素 2)免疫因素 3)种族因素 4)年龄和性别 5)激素因素 null(二)肿瘤的发病机制 1、正常细胞的转化与恶变 1)原癌基因的激活:激活的机制和途径:基因突变、基因表达调控异常;有致癌活性的癌基因表达的转化蛋白称癌蛋白 2)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 2、肿瘤的形成与演进: 1)激发阶段:正常的细胞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转变为潜在的肿瘤细胞 2)促进阶段:潜在的肿瘤细胞在致癌物质的再次作用下演变成癌细胞 3)进展阶段:最后形成肿块
/
本文档为【肿 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